登陆注册
5611200000023

第23章 明清时期的以孝选官(3)

从明朝的很多史料中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出,深受扭曲的愚孝观念的影响,明朝出现了很多割股、割肝的愚孝行为。这不仅造成尽孝者本人的身心创伤,更重要的是当这些愚孝行为得到朝廷与官府的嘉奖和褒扬后,使当时的人们形成了一股相互效仿、攀比的恶劣风气,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孝的基本含义是敬养父母,但是那些通过割股、割肝、卧冰等自残甚至自杀的行为来尽孝,其结果只能使尽孝者变成残疾,这样的人如何来侍奉和赡养父母呢?同时,这些残忍的行为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自伤”的传统观念是完全相违的。对于那些自杀殉父、杀子祀神的行为更是直接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孝道。明朝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父权主义的不断强化,臣民对国君、父母的孝道也逐渐演变成对父母的不论是非的绝对顺从。这其中蕴含的愚孝行为一旦被整个社会视为美德后,就会引来很多人竞相效仿,其结果只能导致愚孝行为愈演愈烈,严重扰乱正常的伦理秩序。同时由于明朝孝道文化的这种畸形发展,也导致当时许多礼仪制度在某种程度变态化。例如在为长辈举行祝寿庆贺活动的同时,为体现儿女的孝道之心,大肆攀比,大摆宴席,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对待我国古代传统的伦理道德,必须正确区分和对待。孝道文化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维系家庭凝聚力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明朝孝道文化中汲取感恩、敬爱、赡养等合理的养分。倡导孝敬父母,这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是培养人文意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人们尽孝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抵制自私自利思想的疯狂蔓延,还有助于整个社会树立良好的养老敬老的社会道德风尚。但是,我们首先必须坚决摒弃传统文化中的愚忠愚孝、铺张浪费的封建糟粕。正确借鉴和发扬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文化,对于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明清时期孝文化的发展

孝道文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予同先生曾经指出:“孝的产生正是导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中我们的先祖就形成了崇拜和敬畏祖先的观念。到了春秋时期,由于过去的鬼神观和天命观受到圣人们的怀疑和批判,因此崇拜祖先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仪式已经不再是孝德的主要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对父母的生孝、死葬、祭祀等具体活动的实践。孔子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不仅指要从物质上赡养父母,还要从精神上对父母要恭敬。但传统社会在忠即是孝观念的支配下,孝道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培养民众忠于君主、顺从皇权的一种工具。尤其是在宋明时期封建理学的极力推崇下,国家更加注重对孝道行为的大肆宣扬和褒奖。

孝道作为人之常情,在传统社会却往往成为君主控制臣民的一种方法。明朝大儒方孝孺曾说:“圣人之治人,以常人之情为中制。”洪武四年二月,朱元璋申明:“人情莫不爱其亲,必使之得尽其孝。一人孝而众人皆趋于孝,此风化之本也。故圣人之于天下,必本人情而为治。”因此,利用孝道来加强对民众的教化便成为朱元璋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为此,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诏举孝弟力田者,升以显秩。又令正官与耆民以礼遣孝廉之士至京师。其百官闻父母丧者,不待报许即去官。”同时还从精神上给予奖励:“国初凡有孝行节义为乡里所推重者,据各地方申报风宪官核实奏闻,即与旌表。”在各种形式的鼓励和刺激下,明初曾出现了割股卧冰等现象,洪武年间对此也进行了严厉禁止,但到永乐年间,却又死灰复燃。英宗时期同居共食五世以上,会得到封建国家的嘉奖。天顺元年七月十一规定:“民间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及同居共爨五世以上、乡党称其孝友者,有司取勘以闻即为旌表。”武宗时则有所限制:“令举孝义,文武官及科目出身者,不得与官,给银三十两,付其家自树坊表。复其家二丁,百官有亲丧者,皆不得夺情,著为令。”到嘉靖三年又下诏令:“已旌表年及六十的孝子,冠带荣身。”在《明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明朝初期朱元璋开始强调推行嘉奖孝行的必要性后,一直到明代正统、景泰、天顺年间,是一个倡导贞节与孝行的活跃时期,平均每年或每隔几个月就要进行旌表,正德年间虽然有所减弱,但这种旌表活动在明朝从没有停止过,直到天启六年十二月仍在继续。同时《大明律》还规定:“凡骂祖父、父母及妻妾骂夫之祖父母、父母者,并绞。”还规定:“凡子孙违犯祖父母、父母教令及奉养有缺者,杖一百。”因此,在法律的严格控制下,所有不尊重父母的行为都会被按照罪行的轻重分别予以惩处,这就使传统社会中的孝道传播有了法律上的保障。孝本出于天性,但封建社会为了树立孝子的榜样,以旌表或免除徭役等作为诱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超越常规的孝行和孝子的诞生。作为儒家文化的摇篮和发源地的明代山东尤为典型,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国家嘉奖的孝行对象。其一,以儒生为代表的孝子。如洪武十八年二月受到旌表的汶上县民侯昱,“事母甚谨,尝受业于东平州学,闻母病即谒告归省,昼夜侍汤药,衣不解带。母殁,庐于墓侧。寝苫枕块,蔬食水饮,旦夕哭奠如初丧日。三年后归。事闻,诏旌表其门曰孝子侯昱之门”。其二,以普通民众为代表的孝子,其孝敬对象不仅包括其父母,还包括其祖先。历城刘兴祖,“亲操畚锸,负土成坟,葬父母以上未葬之六祖,洪武二年下诏有司,旌其门并赐粟帛有差”。山东东昌府堂邑人赵岩,“母亡,奉父甚谨。家贫,常借贷衣食以供父,艰苦不使父知。父殁,合葬母墓。悲慕不已,建思亲堂于墓侧,图亲容奉之如生”。其三,有的孝子则祷告于上天,向天表达自己甘愿代替父母承受痛苦的愿望。济宁汶上马威,“父病焚香吁天,请以身代。父卒,朝夕号恸,不饮酒食肉,隆冬服单衣,露顶跣足。自负土筑坟,庐于墓侧,事闻旌其门曰孝行”。从明朝褒奖的这些对象来看,他们对孝道行为的理解,普遍表现在对待父母恭敬体贴、有疾病亲自侍候等方面。他们当时的行为是出于本能还是怀有某些动机,我们今天无法轻下断言,但是,毕竟被褒扬的孝子还是少数,我们不能因此就片面夸大政府褒扬的作用。不容否认的是,这些行为一旦得到国家的旌表,就会立刻成为群众所效仿的榜样,这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引导和个人意识的培养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危害。

其次,行孝对象范围的扩大化。除了对自己的父母尽心尽责外,还扩散到了孝顺其他亲属,如伯父以及无血缘关系的继母等长辈。掖县人毛聚,为继母尽孝,有强盗扰民,人们都纷纷逃难,唯独毛聚照顾继母不离开,强盗问他原因,毛聚回答道:母在我在,岂敢自求活耶?强盗被他的孝行所感动,遂离去。

此外,在古代社会中孝顺父母并不是男性所独有的权利,也有一些女性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尽孝。明代临沂有王思义女王氏,“母病亲尝汤药,历久不懈,母死绝粒而亡,郡守州牧为之建坊,题其墓曰孝女墓”。有的以终身不嫁为代价而守孝,如沂卫镇抚房翱之女房氏,“正德元年,房氏年十六,选入京,习礼三月,闻父丧,诏命还家,独居终身,至七十有七而终”。有些女性在出嫁后,“善事翁姑,若翁姑病,则必焚香祈以身代,夜不交睫,衣不解带,旦莫视食和药,夫妇跪捧盂以进,顾两尊人色稍和,退而相庆”。有些妇女甚至愚蠢地认为如果父母亲人患病是因为自己不够孝顺所导致的,这种想法何其愚昧和可笑!可见传统社会的孝行是受到多种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当然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儒家的封建伦理纲常。

与国家的褒扬政策遥相呼应,地方官吏也积极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宣扬孝行,促进了孝文化的传播,因此,我们可以说政府的提倡、地方官员的鼓励和百姓的响应共同促进了孝道文化的普及。

1.士大夫的积极倡导。有的官吏积极为历史上有孝行的人立祠纪念,用以激励民众效法。如长山董孝子祠,在县南二十里,祀汉董永;沂州府孝友祠,在城北孝感河上,祀晋王祥王览;临清孝子祠在州治南,祀孝子郑兴等,明嘉靖中建;青州府有孝妇庙,祀齐孝妇颜文姜,后周建,成化十三年提学佥事毕瑜奏请载祀典,每岁秋七月镇颜神本府通判致祭。这些孝子、孝妇的孝道行为被广泛传诵,一旦得到民众的宣扬和扩散,他们的事迹就会在山东其他地区被人们普遍赞颂和效仿。对于给这些孝子孝妇建祠的目的,提学副使杨文卿曰:“都宪公留意事神治民,有废必兴,有坠必举,而于此尤加意焉。盖所以敦崇政,本欲使世之几为人子者,咸知感慕以各孝其亲,以阜厚各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人墨客为有孝行的人作诗题词颂扬。明朝一些官员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甘愿舍弃官职去侍奉父母,如新城王之垣,嘉靖壬戌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自己因为要侍奉老母,把做官的机会让给家族内其他子弟,回家侍奉老母亲二十余年。

总之,无论是国家的褒扬还是来自民间的赞赏和仿效,其目的都是为了统治阶级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我们不能否认国家及其地方士大夫的旌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孝行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明朝刻意用各种物质或精神的奖励作诱惑,使得各地出现了很多割股疗亲等不合常理的现象。洪武十八年青州日照民江伯儿,“母病许愿,若母亲痊愈杀子以祭祀,太祖大怒,命捕伯儿,谪海南”。对于出现这种愚孝行为的原因,除了学者们通常认为的与逃避赋役有关外,我们还应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孝道文化传播的原因,除了国家和地方上的嘉奖刺激之外,还与当时社会上各种教育方法和观念等息息相关。

2.孝道行为传播的平民化。从民众接受孝行的途径来看,《孝经》、《二十四孝》等一直是孝道教育的最佳材料,如山东历史上鹿车载父的董永、卧冰求鲤的王祥等孝子形象一直被人们所传诵和效仿,同时一些孝子的形象被写进明朝的戏曲剧本,并搬上演艺舞台,使得孝道行为的传播更加平民化。前面曾讲述的例子如割股割肝、亲尝汤药等都是传统“二十四孝”故事的内容。此外,一些官员也把圣谕六言通俗化,更便于民众理解和模仿。据《高密张氏族谱》记载,其族人崇祯名臣张福臻,天启二年仲冬之际根据明太祖洪武三十年的圣谕六言撰写《俗解》一编,在孝顺父母一节中首先解释了为什么要孝顺的原因,其次,对于如何孝顺父母也给出了敬心诚意、和颜悦色去侍奉的答案,最后举出孝子董永等事例加以劝诫。歌曰:“父母勤劳生此身,万般教养始成人。恩同天地应难报,孝顺如何不究心。”

3.孝道行为的神秘化。传统的孝行,为了达到让百姓接受和信服的目的,往往又被赋予了某些神秘意味,逐渐与普通民众的信仰相结合。益都王让,“事亲有孝行,尝庐墓致涌泉之应”。户部尚书东阿师逵,“少孤,事母孝。年十三,母疾危殆,思食藤花。菜地不尝有,逵亟出求,至城南二十五里得之。及归,夜已二鼓。道遇虎,逵惊呼天。虎舍之去,持菜归,母食之遂愈”。郯城儒学生郭秉,“父丧,庐墓负土成坟,疾风大雪墓旁草木禾稼无损,表其曰孝行”。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孝行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因果报应观念在民众心理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势,甚至比国家的强制推行更有利于在民众中普及。

综上所述,明代孝道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孝道行为的愈演愈烈,台湾学者邱仲麟说:“应该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员、士大夫群体以及宗教组织、民间文化彼此互动的结果,同时由于孝感观念融合了巫术、神化等信仰思想,它还是一个文化建构与文化动员的过程。”

同类推荐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古教遗珠 光彩夺目

    古教遗珠 光彩夺目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茫茫昆仑山、巍峨唐古拉、雄奇巴颜喀拉山,苍山雪峰,环绕周边;滔滔通天河、蜿蜒澜沧江,汹涌澎湃,自北南流,哺育大地。境内地域辽阔,草场广袤,山原起伏,地形复杂,江河纵横,资源丰富;雄伟的雪山,美丽的河流,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织成五彩斑斓的自然风光图画;尤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散射出夺目的光彩,是全省最具典型性的地方。纵览玉树地区的藏传佛教,主要有以下一些最为突出的特色。玉树地区是青海藏传佛教传播最早、保持古风最多、教派最全的地区。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然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常住人口数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四合院、水井、胡同已经渐渐被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高楼大厦、高级商场所取代,但那些奇妙美好的民间传说的并未因此消失,《老北京的趣闻秘事》正是一本记录北京辉煌时光的好书。翻开本书,聆听古老的北京城最悠远动人的传奇,感受那个不一样的古老帝都。
  •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春秋五霸崛起的时代,谁在维护封建秩序最后的尊严?《左传》帮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都能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封建秩序,封建秩序中人们如何思考、如何行事,也能够具体感受到,这样一套存在了几百年的秩序逐步衰颓瓦解,对这些人的生活、感受,产生了多大的冲击。今天被通称为“春秋”的历史时期。“春秋”之名源自《春秋经》,不过若是光看《春秋》经文,我们只能对那个时代雾里看花,很难谈得上认知了解,“春秋”的人与事,今天我们能够谈论“春秋”的历史,其实主要靠的是《左传》所提供的扎实内容。
热门推荐
  • 挽红楼之玉亦狂

    挽红楼之玉亦狂

    颜如姣花,魂为仙株。气比幽兰,骨似冰雪。她是集天地眷顾于一身的傲骨奇葩。千秋华彩,比之黯然失色。再生续梦,泪尽还情。傲骨藐世,爱恨凭心。她是离恨天外一缕缠绵不断的痴魂。万代情史,至此悄然终结。孤标傲世白花首。天下灵秀第一人。红楼一叹,叹那香消玉殒的绝世倩影。重回是处,改这撼动众生的千年悲歌。…广告区(可略过…【挺起胸膛吼一句:做亲妈还是做后妈,就看大家了!弱弱地说一句:其实就是票票,收藏那点事儿,嘿嘿…】…红楼群:59283575(敲门砖:说出本文第八十九回的题目)把那些耗费我大把大把青春的旧文用金丝托盘捧出来:《挽红楼之黛玉绝爱》地址:写得最累的红楼文,字斟句酌,努力贴近原文人物,自我感觉还不错。《帝妃轻绝》地址:落花最用心的文,男女主角一同穿越,乱世残酷,坚定不移的感情能不能走到最后?《莲花祭》地址:第一次网络写文,也是被人砸了七十二个鸡蛋的文文,我对它都重新勾起了阅读的好奇心。——★★★★★—【推荐:脂砚斋出品的精彩美文】—★★★★★——《一梦潇湘冷清秋》瑾瑜地址:《挽红楼之玉亦狂》落花楼主地址:《穿越红楼之黛倾天下》雁无痕地址:《红楼尘梦》林梦儿地址:《红楼寻梦之情满潇湘》沧海明珠地址:《红楼之禛心俜玉》梅灵地址:《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君幻凤地址:——★★★★★—【脂砚斋出品·绝不抄袭·绝对完文】—★★★★★——
  • 霸者无敌

    霸者无敌

    一个试图挑战天下第一宗门的普通少年,立志踏上武道之路。然而他不但资质欠佳,甚至连心智都远低于常人,被别人称为白痴,废物。可没想到连平凡都称不上的少年,其实却是刀法奇才!庸碌少年在濒死之时,偶得来自上古的刀魂传承,从此一飞冲天,震惊天下,以上古刀法,杀伐决断,霸气纵横,展开了一段热血复仇之旅。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 遇恩录

    遇恩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楼名侦探

    红楼名侦探

    非贾府人物开局,以推理能力名震官场,以纯爷们视角解读红楼!
  • 骄阳

    骄阳

    青春的时候总是有太多太多的选择,如果不小心做了错误的选择该怎么办?家境贫寒的女大学生楚漫偶然认识了冷面律师沈澈,因为楚漫奶奶生病急需手术费,楚漫在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下,擅自将身份证借给闺蜜,在闺蜜的帮助下,奶奶的手术费的贷款很快到账。虽然解了这次的燃眉之急,楚漫却发现自己掉入了一个更大的深渊!不久后,网上四处都是楚漫拿着身份证的“特殊照片”。楚漫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谩骂。无奈之下,她想到了沈澈——拥有一面之缘的知名大律师。他会帮她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萌妃嫁到,魔尊太难缠

    萌妃嫁到,魔尊太难缠

    她是叶家嫡女,自小灵脉受损、家族厌弃、肥胖如猪,就连唯一的婚事也被庶姐夺走,惨死山林。穿越而来的叶小萌,修灵脉,报血仇,顺带修修仙,日子过得不亦乐乎。只是,为什么她捡来的那只小黑猫会说话?还要娶她?“小萌萌,你救了本尊,本尊自当以身相许。”某美男笑得一脸宠溺。什么鬼,本尊?她救的居然是人人闻之色变的七万年前大闹天庭,血洗云雾殿的魔族至尊帝无痕?叶小萌风中凌乱,除了逃还是逃,可魔尊大人变幻无常法力无边,根本逃无可逃。“你想怎么样?”“嫁给本尊,魔族十万里江山,千万妖魔供你差遣!”“……成交!”
  • 我的徒弟们来自地球

    我的徒弟们来自地球

    【玄乎+争霸+宗门+世界+玩家+游戏+奇葩+轻松向+脑洞+搞笑+吐糟+皮皮流+系统流+++++++额加不下去】此书原名是【带着一群神仙徒弟开荒世界+宅在宗门看徒弟们肝的日常+徒弟们把这个世界当游戏了怎么办+徒弟们来自地球星+享受徒弟的服务是一种什么感觉+来自曰地宗的深深恶意+++徒弟这么猛,不需要我动手】的浓缩版。王不见:“呼叫系统,呼叫系统,收到请over!收到请over!!”系统:“主人莫慌,金手指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感觉小说还不错,动动你灵活的小指头,点一下收藏(眼睛发光的看着你)。
  • 八十年代之空间有点田

    八十年代之空间有点田

    秦凝前一世吃了亏,这一世再不软弱,亲爹使坏她都坑,亲奶奶欺负她都砍。重生七十年代,没吃没喝不担心,她有空间;遇上各类极品,斗智斗勇不害怕,她有胆量:她往致富路上一气狂奔,就想当农村白富美;只是,撞上一位腹黑的帅哥哥,她有点犯愁。初见。帅哥哥一副斯文模样,低声跟她说了一句话。秦妹子没听清:一个大男人,说话不能大声一点?谁知帅哥哥当着所有人面大声喊:老子喜欢你!《从前书信慢,车马远,一生只爱一人》篇帅哥哥:我真的喜欢你。秦妹子:我也喜欢自己。“我每天给你写一封信,你就能对我了解多些。”“我看,那样的话,我会对邮递员了解的多些。”“你喜欢什么,告诉我,回头买了给你寄来。”“我喜欢……买地。”“什么地?”“你能走得死心塌地。”“……!”《唯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篇帅哥哥:你的理想是什么?秦妹子:混吃等死发大财算不算?“只是这样?”“这样就好。你呢?”“我的理想是,你。”《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篇帅哥哥:现在的人啊,都不会写信了。秦妹子:所以呢,你也不写信了?“我有啊,昨天我给你写信。”“在哪?”“你看你的哔哔机!”秦妹子拿出刚买的时髦小匣子:“老婆,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