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9600000036

第36章 中国气候区划(13)

我认为,如果说前面说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基本保证了我国古人的吃饭穿衣,因而得以繁衍生息的话,那么中医药就是保证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健康生活和生存。这是另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它们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才有可能创造出四大发明等先进文化,从而极大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中医药治病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加上天然中草药物和自然疗法无损伤,毒副作用较小,符合“回归自然”和“环境保护”的现代理念,因此当今世界上还掀起了中医热,联合国卫生组织还专门提倡用中医治疗慢性病。目前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我国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医药,许多国家允许开设中医诊所,甚至还有中医药的研究和教育机构。这是不是对世界的大贡献?

所以,我曾认为,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和二十四节气一样,都是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实际上,它们不仅可以看作是两种发明,而且更重要的,还是两种文化。

中医药诞生在具有特殊气候的中国,这绝非偶然。除了中医最能鲜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外,可以说还和中国特殊的气象条件有着不解之缘。有的中医文化学者甚至说,中医讲的就是“东南西北,春夏秋冬”。我曾发表文章说,“中医是中国气候给逼出来的”,“为什么中医只可能诞生在中国”。这在后面我们要讲到。

一、中医与阴阳五行学说

要说中医,首先必须说到阴阳五行,因为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纲领和方法,或者说是构成中医的框架。不过,阴阳五行亦曾被算命郎中奉为理论,误解甚多,因而讲讲中医的阴阳五行和气象学的关系,倒还有破除迷信这一方面的作用。

那么阴阳概念是从何而来的呢?

古人的一切认识都来自实践,阴阳也不例外。《易·系辞》中说,阴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最早的阴阳指的是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逐渐引申发展到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进而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世界一切事物都可用阴阳进行分析,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如阴阳学说用到说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时,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的人,就是健康的正常人,阴阳失衡便是病态。因此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调节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阴阳平衡,病便治好了。从道理上说,确实就是这么简单。

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阴阳学说。中医的“圣经”《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它可是中医治病的总纲。明代张景岳说,“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又说“命之所系,惟阴与阳,不识阴阳,焉知医理”?同时代的张介宾也说,“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惟阴阳而已”。有的说得更明白:“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明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阴阳而已。”

大家千万可别认为阴阳捉摸不透,太玄,不科学。其实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阴和阳的关系大致体现了现代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法则。这可是哲学家说的。

大家也不必奇怪,为什么中医“望、闻、问、切”等获得的大量人体生理和病理信息,竟然可以归纳成阴和阳两个简单变量。其实科学研究证明,恰恰正是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复杂系统(例如人体),在整体层面上才能表现出如此的简单性。这是符合现代科学的系统论的。

但是,阴阳是纲,是原则。而仅有原则,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还是不能治病的。而五行就是这样的办法。

五行最初来自五材,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材料。古人认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缺)一不可”。到了先秦时代,概念有了质的发展,《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也就是把五材升华成为五种功能属性。

具体说来,水的“润下”属性是指水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可以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于水。火的特性“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昌茂繁盛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于火。木的特性“曲直”,是指树干曲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等生发状态。凡形容具有生长、生发、舒畅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都可归属于木。金的特性“从革”具有收敛肃杀之意,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均可归属于金。“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为土。

实际上,在五行学说中古人是以四季为中心来把自然界各种现象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因为四季可以说是自然界中影响人体的最强烈的阴阳变化因素。

不过,一年只有四季,如何与五行相配合呢?古人们把大体夏季后半段即不仅高温而且多雨潮湿这一段分出来成为“长夏”,这样就一年五季了。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相应于五行的“木、火、土、金、水”,相应于农作物就是“生、长、化、收、藏”,相应于气候特点就是“风、暑、湿、燥、寒”。

但是,中医对自然界的五行分类最终是为诊病治病服务的。因为既然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具有五行结构,那么人体也不例外。因而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脏象学说。五脏的相应五行归类分别是,“肝、心、脾、肺、肾”。具体说来,因肝有疏泄作用,喜条达而恶抑郁,“通于春气”,即与春季的生发性质相似,而春属木,故肝亦为木。心主血脉、藏神,心脏功能健全,则血液运行正常,精神旺盛,面色红润,“通于夏气”,即与夏季万物茂盛相似,夏属火,故心亦为火。脾主运化,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从胃入脾后,由脾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和转输全身,供生命活动之需要,“通于土气”,即与土生万物相似,故脾属土。肺主呼吸,主肃降,喜通畅、清净,“通于秋气”,即好像秋季之天高气爽。秋属金,故肺亦为金。肾藏精,“主津液”,“主蛰,封藏”,“通于冬气”,即好似冬季中生物蛰藏。冬属水,故肾亦为水。这样就把五行和五脏的联系建立起来了。

中医理论甚至还把人体的五脏、五官、五体、五态、五脉等都联系了起来。下面举五官为例。例如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有肝病的人眼睛不经常发黄吗?脾弱的人不常口苦长唇疮吗?肾病的人不多耳鸣吗?再如五行对应于人的五态为“怒、喜、思、悲、恐”;大怒则伤肝,甚至暴亡(生活中多见);大喜则伤心,甚至发疯(历史上“范进中举”)……但是,光是有了构架,还是不能具体诊病治病。五行治病的原理是根据五行间的相互关系,即生、克、乘、侮理论,来调整脏腑间相互作用,使脏腑恢复正常功能,人体阴阳达到平衡。这些内容过于专门,而且与气象学基本无关,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二、天人相应因时治病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现象,和大自然一切生命一样,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中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的理论基础,而气象条件又是大自然中影响人体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黄帝内经》中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南京中医学院当时80多岁的干祖望教授更是坦言,“欲知《灵枢》、《素问》之精华,半在气象”(《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大部分)。

因为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雨,是温带中也是世界上人体感觉四季最鲜明的国家。这种气候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把四季和阴阳一起提到“根本”和“死生”的高度看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个“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季。

既然鲜明的四季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此显著,自然脏腑功能现象在四季中也一定会有明显不同,因此中医治病便首先要因时(季节)制宜。

例如,切脉是中医诊病最主要手段之一。而人的脉象却因四季而有显著不同,例如春脉弦,夏脉洪,长夏脉濡,秋脉浮(毛),冬脉沉(石)。因此切脉诊病时必须考虑季节因素。古人认为,如果脉顺四时(正常脉象),即有病亦易治,原因在于病未深入;如果脉与四时相逆,则一般来说病常已到了难治或不治的地步了。从现代医学化验的多项生理常数看,冬夏季节中一般都有较大差异,甚至冷暖锋过境前后也有很大不同。可见四时和天气对人体影响之大。中医针灸也讲究四时,不同季节取经络脏腑的不同穴位,即春取络穴,夏取俞穴,秋取合穴。冬季因气在内,体表对外界反应较迟钝,因此一般用药多而用针灸少。针灸时进针深浅也要“以时为齐”。春夏宜浅刺,秋冬要深刺才有显效。例如,治疗坐骨神经痛,取环跳、秩边等穴,春夏一般只刺4.5厘米~6厘米深,秋冬可刺7.5厘米~10.5厘米甚至更深。

李时珍在著名药典《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他用药讲究季节。《内经》中还具体指出,在春、夏、长夏、秋、冬季节中用药宜分别加相关药物,以顺应春升、夏浮、化成、秋降和冬沉之气,做到顺四时气象而养天和之气。

中医认为,疾病的生消发展是由“外感病邪”(外因)和人体抵抗力(内因)的消长所决定的。中医称人体抵抗力为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抵抗力强时,疾病不会上身。但一旦“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或者“饮食不当,过于劳倦等”时,人的正气就会削弱,外感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这就是著名的中医的致病“三因(外感病邪,内伤七情和饮食不当过于劳倦等)学说”。中医把致病的外感病邪即外因归为“风、寒、湿、热、燥、火”六淫(因为《内经》中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湿、热、燥、火”),可见它们除了火(可以是内热、虚火等)以外,都和气象条件有关。因此,根据五行归属理论,我国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当然,当天气变化过大和环境条件特殊时,一个季节中也可出现另一个季节的病。因而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而且,中医在治病时并不完全针对直接病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侧重于对六淫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的调整,从而消除症候。这正是中医的高明之处。

中医治病还特别强调因地因人制宜。因为一地环境气候条件经常作用于人体,人体也不断产生反应。一部分人体质好或注意养生,适应了,另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则体内产生了虚症等潜在疾病。例如,寒冷的北方,人体质阳虚和呈寒象者居多,南方因气候较热,人体质多阴虚。元代朱丹溪和明代张景岳均为一代名医,都是浙江人。朱丹溪在浙江义乌行医,发现“江南土地卑弱,湿热相火为病者最多”,因此提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论点和治疗原则。而张景岳因一直在北方行医,根据北方人多阳虚体质,病多寒象的特点,又提出了“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不同论点。近年来的调查也证实了他们的论点。

南北方人体质既因外因影响而有不同,因此治病用药和药量亦应有所区别。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皮肤薄脆,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大地干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以外感风寒为例,江南一般麻黄一钱就可出汗散热,所以南方医书上有“麻黄不过一钱”之说。而到黄河以北麻黄要用到三钱,始能发汗退寒。

在这一节的最后,我们再简单说一种叫“冬病夏治”的中医疗法。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的“因时制宜”疗法。这个方法最早是1955年北京的广安门中医院首创的,最初主要是治哮喘。

我国冬季气候寒冷,许许多多的人患上了咳喘、腰腿疼、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感冒、咽炎、鼻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多种寒性疾病给病人带来痛苦,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西医对症治疗,疗效常常有限,且常治常犯。但中医采取在盛夏季节进行穴位敷贴、服药、针灸等,疗效却常十分显著,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例如仅据广东省中医院从1983年到2004年的统计,就有50万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近些年来,每逢三伏头日贴伏贴的日子,北京各大医院门前都要排起长队,还常常绕几圈,医生护士加班也忙不过来。北京市卫生局不得不组织宣传:“各社区医院都可贴,用药一样取穴一样,效果也是一样的”,以此分流疏导患者。

同类推荐
  • 不可思议的大自然

    不可思议的大自然

    大自然有许多事情令人不可思议,看起来不像是真的,但却都是事实,这正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本书通过介绍白蚊、雨林、南北极、美洲沙漠、海洋等,让你走近大自然,了解真实的世界。
  • 哈勃望远镜20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哈勃望远镜20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哈勃望远镜的20年了解宇宙。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的郊野研习中心,自1995年启用,一直以来致力于在香港及邻近地区推动环境教育和天文教育的工作。除了0.5米口径望远镜外,还有大量小型望远镜等天文设备,平日提供天文课程、天文观测活动、教师培训等,以推广、普及和提升地区的天文知识水平为宗旨。天文馆在2006年引进了数码立体星象馆系统,使用全天候运作的虚拟数码技术,为天文教学及星空体验提供了最佳工具,成为地区上的先驱。
  • 滑波、泥石流防范与自救

    滑波、泥石流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天气:喜怒无常的天气

    天气:喜怒无常的天气

    一种新的气象现象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
  • 天文:从望星空到登天

    天文:从望星空到登天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科学魅力大探索天文:从望星空到登天》详细介绍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思想成就,以及测量日影仪器表、候风地动仪等天文学科知识。
热门推荐
  • 异磁突起

    异磁突起

    科技带来繁荣,也带来毁灭,而毁灭也会带来新生。废土,玄幻,科技,幻想杂糅的小说。
  • 未来黑科技制造商

    未来黑科技制造商

    带着未来的科技回来了,开了一家让世界颤抖的公司……复仇者联盟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帮小弟而已……一部手机app,掌控数万亿纳米生物机械军团,动动手指便可让人起死回生……不用吃饭、睡觉,没能量、没知识技能可以一键安装,一切无限可能……
  • 庶女棋后

    庶女棋后

    魔幻生死棋,两大棋王家族各执一半棋谱,白玉象棋,杀机无限,王侯将相,无不谈之色变,谁能拥有整本棋谱,谁能号令天下,天下无敌…她们本没有任何交集她,人称草包美人,天下两大棋王世家之一洛家庶女,在棋艺精湛的棋王世家中,是个标准的草包,亦是个标准的受气包。她,二十一世纪的巨富之女,本应该衣食无忧,尽享荣华,不料亲姐姐心生异心,一夜之间,公主变乞丐,以在街头摆残局为生,人称残局皇后。当残局皇后穿越时空进入草包美人的身体,她们的互补达到了极致,她棋艺精湛却满脸刀疤,她倾国倾城却腹中空空。当美貌和才华合并的时候,且看她如何力挽狂澜,统领棋国,且看她如何征服各路美男心…片段一:九宫宫心,少女白衣胜雪,挥动帅旗,众人惊呼,“红棋帅主,”众人感慨,传说中的红棋帅主终于出现,那这天下,到底鹿死谁手?片段二:那一刻,洛依寒流泪了,她忍不住站了起来,随着秦畅一起唱起那首歌,那首属于她和凌涵的情歌。同样的歌,不同的人唱出来,感觉自然不一样,秦畅唱出的,是份青楼的哀怨,是份青楼的清冷,而洛依寒唱出的,却是一份少女的缠绵,却是一份少女失去爱情、失去亲人的痛彻心扉。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凤凰涅槃的故事《绝色残后》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一对孪生姐妹的异世之旅……妹妹篇:《穿越之寻爱千年》姐姐篇:《穿越之绝色倾妃》请大家支持!谢谢!推荐恩师的美文:懒离婚:《重生一豪门邪女》沧海明珠:《少年地主腹黑妻》琉璃纹:《无敌女夫子II》这一路走来,懒大给了很多鼓励和支持,烟火很庆幸,这一路走来得到两位老师的指点,就是懒大和沧海明珠。她们在烟火最彷徨的时候,给了烟火很多的希望……推荐好友的美文《主母烟七七》《黑道教父的寡情妻》《重生一极品村姑》《限制级离婚》《不良嫡女》《嫡女逃妃》《睡睡平安之流氓公主》
  • 无花蔷薇(全2册)

    无花蔷薇(全2册)

    在品牌专卖店当小小库管的林艾,有着不为人知的惨痛经历。少时家庭巨变,生活一夕倾覆,父死母亡;大学时无辜受牵连,被学校开除,前途尽毁。绝望之余,在边缘地带游走。后来终于幡然醒悟,认真工作,努力生活。而这时,林艾的一个个故人却隆重登场。宋令韦,林艾少时的初恋情人,已是成功商人,重逢之后,感情从暧昧不明到纠缠不清,最后终至欲舍难离;操曹,林艾大学同学,考试时阴错阳差,致使两人同被开除,后赴德留学,为大学教授,一直对艾爱慕不已;周处,与林艾自小相识,在林艾离开学校绝望无助的时候伸手援助。因为危险的身份,深爱在心口难开。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一段凄惨悲伤的亲情。最终,她将与谁牵手,回归幸福?
  • 逗宠俏王妃

    逗宠俏王妃

    公元二零一零年五月三十日。和风日丽,晨起的太阳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跃然上空,林立的高楼大厦被包裹在一片柔和的金光中肃穆安详。某科研机构实验室。“教授!您不要开国际玩笑好吗?我需要在那个破地方那么长的时间吗?稍微转圈不就好了吗?您别逗我了,再说那个什么玄墨火麟玉肯定不会那么好找的,你派别的人去吧!”子赢娇俏的脸上一片焦急。搞什么飞机,这是什么乌龙状况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永远不说再见

    永远不说再见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芬的最新作品选集,包括《永远不说再见》《伞》《逃离》等作品。刘芬的作品语言清晰、故事叙事饱含对人世、情感的思考,既有女性作家的细腻心理描写,亦有对现代都市中众生相的深刻洞察。每一篇都是近年来女性作家中难得的优秀作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Frances Waldeaux

    Frances Waldeau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