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400000003

第3章

作者开篇以议论之笔道出了谨慎立身、防微杜渐的哲理,化用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典故。接着又用“治病于未病”的道理来说明凡事应早做准备。其实,即使是哲人也有力有不逮之处,他们能够察觉到个人的不足与缺点,所依靠的是朋友及他人的劝诫。能否接纳劝谏和意见是能否远祸避乱的根本。所以作者紧接着又用了“曲突徙薪”的典故来劝诫世人:珍惜那些能够真心为你提出意见的朋友。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直言进谏者不受欢迎,曲意逢迎者却奉为座上宾。作者面对这种情形,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诱道,那些逆耳的忠言虽然阐述的可能是很小的道理,但是只要能积少成多,也能有所裨益。

【注释】

a堤溃自蚁穴: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造成大祸。《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b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有时又指皮肤和肌肉的交接处。

c曲突:“曲突徙薪”,典出《汉书·霍光传》。

d燋烂:烧焦糜烂。燋,通“焦”。

e鸡跖:亦作“鸡蹠”,即鸡足踵,古人视为美味。

f肥泽:肌肉丰润。《淮南子·说山训》:“执狱牢者无病,罪当死者肥泽,刑者多寿,心无累也。”

咏怀诗(八十二首选三)

三国魏·阮籍

其五

天马a出西北,由来从东道b。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c,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d,谁能常美好。

【题解】

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阮瑀的儿子。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此诗是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其中的一首,哲理意味隽永。诗的开头用“汉武帝得天马”典故。“天马”,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汗血宝马。它产自西北大漠,传入中原能被人熟知是依靠着向东不断延续的丝绸之路,这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一面。同时事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对立的情况,寿命有短有长,富贵不能常保,它们都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人的贤愚好坏难以与其命运的优劣穷通画上等号,就像霜露可能同时沾溉皋兰和杂草一样,机会是均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命也是均等的,它不以地位而改变。这些永恒不变的哲理就是我们常说的客观规律。因此,作者不禁感叹自己不是仙人王子乔,不能永葆青春与逍遥。这也是诗歌所阐明的最为重要的哲理,人是不能逃脱客观规律的束缚的,人可以利用客观规律,但是永远不能改变它。

【注释】

a天马:汗血宝马。汉武帝元鼎四年,汉武帝得自西域,并为其作《天马歌》。《史记》载此马出自大宛,即今中亚土库曼斯坦。

b东道:向东的道路。

c皋兰:皋,水岸。即水岸边的兰草,用以比喻贤人或贤德才能。

d王子晋:古代神话人物。即王子乔,周灵王的儿子。传说其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遇到道士浮丘公,随之上嵩山修道成仙。

其六

昔闻东陵瓜a,近在青门b外。

连畛c距阡陌,子母d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题解】

作者开篇即用典故暗喻自己所要阐明的道理。“东陵瓜”指的是秦东陵侯召(邵)平的故事。他本来是秦国的公侯,秦亡之后,家贫无以为继,只得种瓜于长安城东,因为瓜香味美,广获赞誉,所以世称“东陵瓜”。因为它种在长安东门外,因此又被称为“青门瓜”。作者此诗所阐发的哲理与老子“祸福相依”的道理近似,邵平国破家亡,从高位跌落人生谷底,却不想因祸得福,因为瓜味鲜美而重新获得世人的称赞。

【注释】

a东陵瓜:秦东陵侯召(邵)平,秦亡,家贫无以为继,故种瓜于长安城东,因为瓜香味美,广获赞誉,所以世称“东陵瓜”。

b青门:长安东门霸门。按照五行学说,东方属于长生之地,属木,色尚青。故古人将东门涂成青色,又称“青门”。

c连畛:满田、连片。

d子母:指大小。

其七十二

修涂a驰轩车,长川载轻舟。

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亲昵怀反侧b,骨肉还相仇。

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题解】

诗歌的第一层是用工整的对仗起始:笔直的道路适宜奔驰驷马轩车,长长的川流可以承载轻舟。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相互调谐的一面,这是诗歌哲理的表层含义。诗意在三四句陡然一转,事物的运行、天道的变化并非是自然的,而是受到人为干扰的,这是全诗的题眼。“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争名逐利,使人目眩神迷,遗忘了本心。一旦为名利所迷惑,再亲近的人都会变得各怀私心,乃至于相互倾轧,至亲骨肉在名利面前也会反目成仇。在阮籍看来,名利是令人丧失本心,毁灭本性的毒药。怎样解决名利问题,究竟如何处理个体与名利之间的关系?诗人的办法是“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其目的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

【注释】

a修涂:涂,通“途”,道路。笔直的道路。

b反侧:反复,反叛。

秋胡行

西晋·陆机

道虽一致,涂a有万端。

吉凶纷蔼b,休咎c之源。

人鲜知命,命未易观。

生亦何惜,功名所勤d。

【题解】

陆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

此诗表现了陆机的人生思考和哲学体悟。首先,在作者看来,天道的本质是不变的。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世间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就具体的时代背景而言,它指的是魏晋以来长足发展的“玄学”之理。其次,“道”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就好像道路一般,有着不同的路口。《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但是其中既有正道,也有邪路。不同的选择之间,决定了人的不同命运。吉凶安危、休戚祸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再次,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人具备认知客观规律的能力,但是在认识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作者正是认识到了这种局限性,故而发出了人鲜有知晓天命者和天命并不易感知的喟叹。那么作者所提出的解决之道是什么呢?既然世上并不存在长生,人终有一死,那么不如将身心投入到功名事业中去,建立自己的功勋,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a涂:通“涂”,道路。

b纷蔼:繁多。陆机《文赋》:“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

c休咎:吉凶,善恶。

d勤:勤勉,努力。此句有异文,本集作“叹”。《艺文类聚》《乐府诗集》作“勤”。

饮酒(二十首选一)

东晋·陶渊明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a。

问君何能尔b?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题解】

《饮酒》二十首是诗人辞官归隐后所作,这是其中的第五首,又是《饮酒》组诗的题眼所在,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精神。诗歌首联即提出了客观环境与主观心绪之间的矛盾,当为人夷雅旷远,不为物累之时,外界的纷扰与喧哗就无法影响内心的平静。诗人强调的是一种安然淡泊、宁静自守的精神境界,也提出了具有辩证法意义的哲学命题,即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个体虽然时刻都受到环境的制约,但是只要能够发挥主体的作用,心灵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环境的限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诗的名句,也是本诗哲理的形象化体现。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悠然起身,不经意间见到了余晖掩映的南山,秋菊在篱笆边随风摇摆,青色的南山在落日中变换了妆容,相伴而还的飞鸟掠过天空,时快时慢。这种种景象令诗人感到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欢乐,“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在发现自然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个体生命与自然同化的愉悦,这时的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言语是有限的,而“意”则是无限的。本诗在历代诗选、诗话中都享有极高的评价,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哲学思辨的深度,更因为他的诗歌绝无“理语”,诗人的情、景、理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和谐,是三者的完美融合。

【注释】

a喧:声大而繁闹,喧哗之意。

b尔:代词,这样。

【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杂诗(十二首选一)

东晋·陶渊明

其一

人生无根蒂a,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题解】

《杂诗》是陶渊明创作的表现归隐生活乐趣的系列组诗。本诗是第一首,主要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根本问题即命运问题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生漂泊不定,不同的人之间,虽不是兄弟姊妹、血脉至亲,也可以相亲相近。因为人生苦乐无定,一旦遇到难得的欢愉时刻,应当相聚共和乐。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作者回归田园,适性自然,鄙夷“智巧萌”“大伪兴”,其所追求的是一种真挚淳朴的生活,希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实现“抱朴含真”的理想社会。最后两联欲扬先抑,表面上看诗人似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感慨时光易逝,盛年不再,按照这一逻辑推演就容易陷入汉人“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中。然而诗人笔锋一转,鼓励自己和读者努力奋进,这种在黑暗中依然苦苦追寻光明的求索精神,时至今日依然令人感到振奋和敬仰。

【注释】

a根蒂:事物发展的根本或初始点、根由。

【名句】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形影神(三首选一)

东晋·陶渊明

其三·神释

大钧a无私力,万物自森著b。

人为三才c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d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e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遇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f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题解】

《形影神》是陶渊明创作的系列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作者自退隐后,内心深处时常充斥着贫与富、穷与达之间的矛盾交战,以及生与死的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亲人的离世,诗人的生活日渐窘困,陶渊明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人生的归宿问题。“形神”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命题,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陶渊明针对当时庐山慧远《形尽神不灭论》而创作的,也有学者认为与东晋南朝流行的道教思想“长生久视”有关。陶渊明此诗主要针对“惜生”之感而发,清晰地显示了诗人超越死亡的心理轨迹,表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大度与豁达。诗人最终以“委运乘化”“不喜不惧”的态度消解了生死问题所带来的痛苦,以求得个人灵魂的解脱与超越。诗人认为,同自然万物冥化合一是实现有限生命与无限时空之间统一的唯一途径。他试图通过以回归自然的方式来达到永恒的目的。“自然”成为诗人追求的生命的最高境界。

【注释】

a大钧:指运转不停的天地自然。钧本为造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化。

b森著:森罗万象,宗宗林立。森,繁盛。著,立。

c三才:指天、地、人。

d三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说法不一,一般指伏羲、燧人、神农。

e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活了八百多岁,曾为尧之医官。“爱”当为“受”字之讹,《楚辞·天问》:“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f大化:自然的变化。

【名句】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梅花落

南朝宋·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a。

问君何独然b?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c,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d无霜质。

【题解】

鲍照,南朝刘宋著名诗人。这首诗使用了借物喻理的手法,通过描写冬日梅花来阐述哲理。诗人认为世间的事物是复杂的,现象和本质,内在与外在,形式与内容往往是不相一致的。但是,本质并不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梅花能够在凛冽寒风中独自盛放,是因为它有着傲然霜雪的本质。然而,不但世间的事物是复杂的,事物的变化更是复杂的。梅花虽能抵抗风雪,但是春风一度,却又飘零。作者将其比喻为霜所形成的霜花,一遇阳光照射便又化成水了。所以作者最后感叹梅花“徒有霜华无霜质”,真正的贤者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心性不变,这种高洁的品德就是所谓的“霜质”。《中庸》所说的“君子慎独”也表达了相似的道理。作者提醒世人,不论是退处江湖之远还是高居庙堂显位,都应该警惕谨慎,志得意满时更应小心应对,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注释】

a咨嗟:赞叹,出自《楚辞·天问》:“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王逸注曰:“咨嗟,叹而美之也。”

b然:这样。

c实:果实,梅花接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可入药。

d霜华:霜。霜为粉末状结晶,因形似花故称之。白居易《长相思》:“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赠逸民a诗(十二首选一)

南朝梁·萧衍

其十一

如垄b生木,木有异心c。

如林鸣鸟,鸟有殊音。

如江游鱼,鱼有浮沈。

岩岩d山高,湛湛水深e。

事迹易见,理相难寻。

【题解】

同类推荐
  • 山生

    山生

    让我们去看一看王彦生的故事,从他的故事中去体会什么是渺小与伟大,短暂与永恒、虚荣与快乐,怯弱与坚定,浮华与庄严……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静候绽放的时光

    静候绽放的时光

    在这个动荡浮躁的社会,你还能找到坚持30年,20年,或者哪怕是10年,5年以上的人或事吗?几乎没有人觉得自己大学读对了专业,没有人觉得正在做自己喜爱的工作,没有人满意现状,也没有人肯安心下来,在一个地方长期停留。今年86岁高龄的渡边和子,在圣心女子大学已整整工作50年。36岁时,她从国外修习归来。初来乍到的城市,毫无准备的任职,困难重重的任务,这一切与她想象中的生活相去甚远,苦不堪言。不知不觉中,她成了委屈一族,抱怨连天。正当她考虑退出时,一位传教士送给她一首英文短诗,第一句便是: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撑不下去的日子,不能入眠的夜晚,诗中的话激励着她,让她受益。在所在的地方活出自我,就会有一种“被守护”的安心感。工作,事业,恋爱,结婚,育儿,或许一生中,残酷无情的事太多太多,拼尽全力也无法绽放,那就深深向下扎根吧。无论身处何方,请保护好你渴望绽放的心。你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
  • 百年潮·中国梦

    百年潮·中国梦

    《中国梦》是当下中国政治抒情诗创作的可喜收获,主要包含了三部分,即《中国梦》《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畅想曲》《大道小康》。这三部分又是统一的,它们都是“中国梦”这一主题下的创作,将个人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融合得非常完美。《中国梦》一直保持了它的主题思想:以诗歌的形式、诗人的激情,侧重表现了我们所处时代,中国人自己的梦,中国的精神,中国的道路以及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本诗集《中国梦》结集出版,是在《中国作家》已发表的作品基础上进行一次序列组合,以感觉更为统一完整,以“共同体”的方式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精神彰显。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热门推荐
  • 我和大圣是兄弟

    我和大圣是兄弟

    王虎穿越了,而且悲催的成了五指山下的一只老虎。“我去,这是要做猴哥虎皮裙的节奏?”王虎表示不服。作为一只21世纪穿越来的新时代老虎,怎么着也要和猴哥拜把子,做兄弟啊!此时此刻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压五行山马上就满五百年,再有十年,波澜壮阔,影响三界格局的西天取经之旅就要开始,看王虎如何在其中搅动三界风云,与猴哥一起再掀万妖狂潮。新书《我有无限气运》正在连载中……
  • 南明大丈夫

    南明大丈夫

    在属下眼里他是英明神武的将军,在同僚眼里他是个精明市侩的小地主,在李自成眼里他是可堪一用的外省人,在崇祯眼里他是失陷亲藩的贼寇,在多尔衮眼里他是厚黑无耻的南人,在郑成功眼里他是值得信赖的盟友。历史的节点在这一刻转动,潮流的波澜在这一刻起伏,欢迎阅读南明大丈夫,看高二哥再造天下。作者已有三百万字完本作品一部,书友放心收藏。欢迎加入话凄凉书友群,无管理冷清群号码:162357907有管理撕逼群160522963
  • 紫萱花与七公子

    紫萱花与七公子

    紫萱与七公子的短暂邂逅,两人的世界却没有交点……轮回转世,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On Sense and the Sensible

    On Sense and the Sensi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生有幸之逍遥妃

    三生有幸之逍遥妃

    无父无母,无名无姓,唯有代号,长于孤儿院,成于军事秘密基地,混于大学历史系,捎带辅修食品系,终究卒于高科技爆炸中,享年24岁。苍天有眼,命格奇特,军中小花一跃成为侯府中的小可爱。深得父母宠爱,锦衣玉食,使奴唤婢,贴心赠送皇室婚约。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望不穿的权力巅峰,谁知一夜成空,父慈母爱皆是虚幻,皇权的路上鲜血淋淋,血流成河。凡是爱自己的皆死于眼前,两世才得来的腹中宝宝也化成黄金宝座下的一缕血,享年16岁。命格奇特且阎王业务繁忙有疏忽,前前世的军中小花,前世的亲王妃华丽丽的回归。这一世再不能视金钱为粪土,奇珍异宝,金银首饰,古董豪宅通通到我的怀抱来,至于王爷,还是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没有功夫陪你刀山血海勇闯权力巅峰。山川之美,世俗之烟火,远远胜过囚禁在四方天地的锦绣繁华。当然血债血偿,这是无论哪个时空都恒古不变的真理。无奈亲生血缘追的紧,更无奈的是王爷就跟灌了迷魂汤得了抽心疯,走哪跟到哪,类似名点糖不甩。累积三世的浩然正气才谋得心心念念的烟火生活。神棍施施然出场,老衲看过世间无数命格,唯有你的最喜人,主要表现在能够活到一甲子年的命硬生生被你活成三生三世,赚大发了。想续命,自己想办法。
  • 夜路

    夜路

    对于一位母亲,生活意味着一连串选择。坚持……放手……遗忘……原谅……你将选择哪一条道路?18年来,朱迪·法拉德把孩子们的需求置于她本人之上。她的双胞胎儿女米娅和扎克是一对乖巧而又快活的少年。当莱克茜迁入他们那个组织严密的小社区里,没人比裘德更欢迎她的到来。莱克茜曾是他人的养女,有着一段黑暗的过去。她很快成了米娅最好的朋友。接下来,扎克爱上了莱克茜,于是他们三人变得形影不离。为了让孩子们进入大学,远离危险,朱迪尽到了一切努力。这曾经轻而易举,直到高中的最后一年。她忽而手足无措。一切都不再安全;孩子们每每离开家中,她便为他们担心。一个夏日的夜晚,她的恐惧不幸成真。一个抉择将会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转瞬之间,法拉德家庭就要骨肉离散,莱克茜也会失去一切。随后的几年里,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那一夜所导致的后果,要么找到遗忘之道……要么找到宽恕的勇气。作者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个错综复杂,感人至深的故事,关于母性、个性、爱情、原谅,《夜路》都提出了深刻的问题。这是一部倾向光明而又令人心碎的小说,既能引起失去的巨大悲痛,又能激发希望的惊人力量。关于对家庭的渴望,关于人心的韧性,关于原谅所爱之人的勇气,克丽丝汀·汉娜尽她所能,讲述了一个难忘的故事。
  • 穿越之冷王的小小宠妃

    穿越之冷王的小小宠妃

    她本是21世纪的女大学生,却因救人,狗血穿越。好吧,她认了。她好不容易从5岁长到12岁,殊不知,一道圣旨就要嫁给王爷,她也认了。初入王府,他说:“既然你已成为本王的小王妃,本王就会把一切告诉你。”片段一:“王爷,你不用搀着臣妾。”“为夫怕爱妻摔倒。”“王爷还是把您的手拿开吧!”“那爱妻不怕为夫摔倒吗?”片段二:“王爷,臣妾的床小。”“为夫可以抱着爱妻睡。”“臣妾睡觉姿势不好!”“为夫不嫌弃。”“臣妾会流口水!”“为夫帮你擦。”“臣妾会打人!”“为夫的荣幸。”他冷漠,他无情,他腹黑,至少,他宠她!她被人劫走,他说:哪怕是地狱,我也要去闯!3年后的大街,扎着两个马尾辫的小萝莉对身旁的白衣女子说:“娘亲,昨天我和哥哥看到了哥哥的放大版,ohmygod!娘亲,娘亲,你快看,他在那......"再次相遇时,他已不是最初的他,她亦不是当初的容貌。然而,他们相遇时,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 画心双重人格

    画心双重人格

    一次意外,她重生到自己的亲生的姐姐身上,从此她就跟她的亲姐姐共用一个身体。 但她与她姐姐的性格完全不同。她姐姐性格软弱,她性格活泼,两人虽然是双胞胎,但性格不同,或许是她从小经厉得太多了,但姐姐虽然被家人保护,但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常常会被欺负。 妹妹虽然是鬼魂,小时在没阎王他们的保护下也会被欺负,但她一天比一天强大,最终保护好了自己。 但有一天发生了意外,让她重生到亲姐身上,她就成了护姐成魔 谁敢欺她姐姐,打。 谁敢负她姐姐,让他后悔来到这世上 但有一天,她们两个爱上了不同的人,但只有一个身边,她们会怎么处理呢?
  • 我的上古之旅

    我的上古之旅

    讲述一个人来到上古卷轴世界的成长之路。魔改上古卷轴5的同人文?我也不晓得,瞎写瞎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