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100000027

第27章

【题解】

清道光十九年(1839),龚自珍辞官南归故乡,沿途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写下杂诗三百五十首,因为这一年是己亥年,故称“己亥杂诗”。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百三十首。诗人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吟咏对象,标举其人热情豪放、胸怀天下的一面,反对前人单纯地将陶渊明归入隐逸诗人行列的观点,可谓知人论世,见解不凡。

【注释】

a 卧龙:指诸葛亮。

b 浔阳:郡名,晋时治所在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松菊:语出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c 梁甫:指《梁甫吟》。骚:指《离骚》。

台城路赋秣陵卧钟,在城北鸡笼山之麓,其重万钧,不知何代物也

清·龚自珍

山陬法物千年在a,牧儿叩之声死。谁信当年,楗槌一发b,吼彻山河大地。幽光灵气。肯伺候梳妆,景阳宫里c?怕阅兴亡,何如移向草间置?

漫漫评尽今古。便汉家长乐d,难寄身世。也称人间,帝王宫殿,也称斜阳萧寺e。鲸鱼逝矣f。竟一卧东南,万牛难起。笑煞铜仙g,泪痕辞灞水h。

【题解】

这首词作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八月龚自珍游历南京时,是年鸦片战争爆发,次年诗人去世。词中所言卧钟,铸于明初,实重二十三吨,今在南京鼓楼东北大钟亭内悬挂。鸡笼山,即鸡鸣山。词人认为,卧钟正象征着清王朝不可挽回的衰败命运,一卧不起,再难悬挂。这一敏感的直觉体现了词人的远见卓识,笑中有泪,令读者感喟不已。

【注释】

a 山陬:山脚。

b 楗槌:钟鼓、铃铎。

c 景阳宫里:事见《南齐书·武穆裴皇后传》:“武帝以宫深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以应五鼓。宫人闻钟声,早起妆饰。”

d 长乐:西汉长乐宫。

e 萧寺:指鸡鸣山上鸡鸣寺,梁武帝所建,梁朝皇帝姓萧,故称萧寺。

f 鲸鱼:撞钟之杵,形似鲸鱼,故称。

g 铜仙:即西汉金铜仙人承露盘。

h 灞水:在陕西,源出蓝田东,西北流经西安,北注渭水。

广陵吊史阁部

清·黄燮清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a,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b。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c。

【题解】

广陵,即扬州。这首诗赞美了史可法临危受命、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同时讽刺了朋比为奸、醉生梦死的弘光君臣,以史可法的崇高对比弘光君臣的卑鄙,抑扬分明,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之情。

【注释】

a 隳:倾覆。

b 靴刀:用唐将李光弼的典故,指短刀插在靴中,表示与敌人决战的斗志。

c 芜城:扬州别称。

西施咏

清·金和

溪水溪花一样春,东施偏让入宫人。

自家未必无颜色,错绝当年是效颦。

【题解】

这首诗对“东施效颦”的历史典故做出全新解读,表达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杰出见识。诗人认为,东施未必真的貌丑,她的错误在于不善于发现自身的美并使之自然流露,却偏要生硬地模仿他人,结果弄巧成拙。这一解读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

读宋史

清·张之洞

南人不相宋家传a,自诩津桥警杜鹃b。

辛苦李虞文陆辈c,追随寒日到虞渊d。

【题解】

这首诗借宋朝统治者不信任南方人的荒唐心理,讽刺清朝政府一味信用满蒙官员,却始终对汉族官员心存疑忌的当朝现实,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用人政策的不满。

【注释】

a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及其将领皆是北方人,因此对南方人不够信任,形成了不用南方人为宰相的传统。

b 宋神宗破例任用南方人王安石为宰相,邵尧夫等保守派便编造谣言,称于洛阳城外天津桥上听到杜鹃啼鸣,预言将有南人为相,扰乱天下。

c 李虞文陆:指南宋忠臣李纲、虞允文、文天祥、陆秀夫,这四人皆为南方人。

d 寒日:落日,喻指国势艰危的南宋。虞渊:神话中日落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长沙吊贾谊宅

清·黄遵宪

寒林日薄井波平a,人去犹闻太息声。

楚庙欲呼天再问b,湘流空吊水无情。

儒生首出通时务c,年少群惊压老成。

百世为君犹洒泪,奇才何况并时生。

【题解】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秋,黄遵宪以湖南长宝盐法道接署湖南按察使,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继而推荐梁启超到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此诗即作于本年冬天。贾谊宅,即贾太傅祠,在湖南长沙西区福胜街三条巷。诗人在诗中表面上凭吊贾谊,实际上却借古喻今,以贾谊比附梁启超,并通过赞颂梁启超鼓吹新政。

【注释】

a 井:长沙贾谊宅前有井,传说为贾谊所凿。

b 事见《楚辞·天问》王逸《章句》:“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

c 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首出:初出。

满江红朱仙镇谒岳鄂王祠敬赋

清·王鹏运

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尚仿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a。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更何堪雪涕读题诗b,残碑打c。

黄龙指d,金牌亚e。旌旆影,沧桑话。对苍烟落日,似闻叱咤。气慑蛟鼍澜欲挽f,悲生笳鼓民犹社。抚长松、郁律认南枝g,寒涛泻。

【题解】

这首词作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朱仙镇在今河南开封南,建有岳飞祠。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岳飞率军大败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正欲一鼓作气,直抵黄龙府,却被朝廷强令班师,以致功亏一篑。这首词描绘了岳飞祠凄凉衰飒的气氛,怀念当年岳飞的卓著战功,更感叹其壮志未酬的悲剧命运,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哀悼之情。同时,这首词借古喻今,也寄托了词人对清朝国运日下的浓重愁思。

【注释】

a 神游如乍:形容精神恍惚。

b 雪涕:拭泪。

c 残碑打:指拓印残碑上的题诗。

d 黄龙:黄龙府,金国早期都城,在今吉林农安。

e 金牌:皇帝圣旨的一种形式。亚:迫近。

f 蛟鼍:蛟龙、鳄鱼之类。

g 郁律:遒劲貌。

秋登越王台

清·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a,三千劫几历轮回b?

腐儒心事呼天问c,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d,岂无倚剑叹雄才。

【题解】

这首诗作于清光绪五年(1879),当时康有为二十一岁。越王台在广州市北越秀山上,相传为西汉南越王赵佗遗迹。诗中描写登临越王台所见风云变幻,并由此联想到历经浩劫的国运时局,呼唤当今之世也能出现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手握长剑,力挽狂澜。诗作气势磅礴、风格雄健,体现了康有为独特的艺术个性。

【注释】

a 十七史:化用文天祥“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之语,指从《史记》到《五代史》的十七部史书。

b 劫:佛教术语,指世界毁灭、重生的周期。轮回:佛教术语,指众生各依因果,生死相续,轮转不停。

c 腐儒:诗人自谦之语。

d 睨:斜视。八表:八方以外极远之处。

读《陆放翁集》

清·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a,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b,亘古男儿一放翁。

【题解】

这首诗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梁启超旅居日本期间。陆放翁,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诗中热情地歌颂了陆游诗歌里渴望建功立业、为国驱驰的慷慨之志和老而弥坚的高昂格调,高度评价了陆游千古难遇的奇男子气概,表达了诗人对陆游的异代同心之感。

【注释】

a 靡靡:萎靡不振。

b 什九:十分之九。

读史(二十首选二)

清·王国维

其十

挥戈大启汉山河,武帝雄才世讵多。

轻骑今朝绝大漠,楼船明日下牂牁a。

【题解】

王国维《读史》组诗共二十首,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十首。诗中以汉武帝为吟咏对象,歌颂了武帝南征北战的雄才大略。前代以汉武帝为题材的诗歌作品多讽刺其荒淫误国,此诗却充分肯定了汉武帝的功绩,指出其功大于过,体现出王国维作为一代学者的卓越史识。

【注释】

a 牂牁: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今贵阳附近,管辖地区大致包括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

【名句】

轻骑今朝绝大漠,楼船明日下牂牁。

其十四

北临洛水拜陵园a,奉表迁都大义存b。

纵使暮年终作贼c,江东那更有桓温。

【题解】

这首诗是《读史》组诗中的第十四首,诗中以东晋桓温为吟咏对象。桓温是历史上极富于争议的人物,既才能出众,又充满野心。诗人在这首咏史诗中则重点强调桓温之功,对桓温北伐中原、奉表迁都的事迹予以充分肯定,指出桓温虽阴谋篡国,但仍不失为东晋南朝最具雄才大略的人物。

【注释】

a 指桓温北伐中原,一度收复西晋故都洛阳。陵园:指西晋帝王的陵墓。

b 奉表迁都:指桓温屡次上表,请求皇帝还都洛阳,却遭到世家大族的反对。

c 终作贼:指东晋太和六年(371),桓温废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另立简文帝司马昱,专擅朝政,阴谋篡国。

同类推荐
  • 暗香

    暗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四十年代出生的铁路技术高级工程师周桂欣的一生。小说从他考上江南理工大学讲起,以他与失散多年的初恋情人夏丹的重逢作为结尾,讲到了他与孙教授的师生情、与夏丹的恋情、与家人的亲情,以及与童养媳即后来的妻子张翠翠的情感纠葛。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今世今生

    今世今生

    葛水平是一个多面女人,会做衣服,会绣花,穿自己改良过的中式服装,穿自己做的绣花鞋;外表看似很文静,骨子里却很野性,喜欢钓鱼、打猎等很男人的娱乐方式。俗话说,有才的女子常常不漂亮,漂亮的女子常常徒有其表。但女作家葛水平,却完全颠覆了这一流传久远的说法;有文学评论家说她是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女人味的才女;她被评论界誉为“一匹黑马”、“中国文坛最抢眼的作家”、“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她笔下的叙述是娴熟的,情感是丰润的,充满着乡村田园式的诗意和意味别具的哲理。
  • 心魅

    心魅

    在那个年代,怪异之事时时发生,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以至于有些麻木了。有关三奶奶给狐狸大仙接生的这个故事在民间一直闹得沸沸扬扬,各种各样的说法和猜测都有,像鸟儿和蜻蜓一样在我们的家乡上空满天飞。我清晰地记得三奶奶拉着我的手,蹒跚着尖椒样的小脚,边走着,边用另一只手指着出现在眼前的那片田野,喘吁吁地说,瞧,就是这儿,就是这儿。一点儿没错。那晚上灯光黄亮亮的,狐女淌的血真多呀。我说,我怕,我想回家。三奶奶便拉着我的手离开了这个不祥之地。在地方上,三奶奶是少数几个极有名的人物之一。
  • 乡村爱情

    乡村爱情

    《乡村爱情》精选了作者公开发表的33篇小说,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作品内容纷繁复杂,底蕴丰厚,人物形象活脱;创作风格灵活多变,技法娴熟,艺术特色鲜明,所选作品洋溢着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彰显出现实主义写作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The Fashion Insiders' Guide to New York
  • 打狗不看主人

    打狗不看主人

    无名山庄三小姐大病醒来,成为众人眼中的“失心疯”患者。然而,在强者为尊的世界,她竟是世上唯一的神符师,两大强国太子争先恐后抱大腿。“请来我国接任国师一职,不来?给我打!”“关门,放二狗!”这里不是打狗看主人,而是打主人请先看狗!……画风忽转,谁说打狗不看主人?“我一生身陷囹圄,如何与天抗衡?”“我愿为你万劫不复,为你身败名裂,为你披荆斩棘与天一战!”……【强强+互宠+HE】
  • 我不是大侠

    我不是大侠

    每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我用我的梦祭奠渐渐远去的老派武侠,重温江湖,刀光剑影,侠骨柔情……
  • 大佬的隐婚小娇妻

    大佬的隐婚小娇妻

    她叫顾泠烟,字七弦,出生于官宦世家顾氏。但一朝身死,她成了京城四大纨绔之首的顾泠烟。万千宠爱于一身。直到。。。。。。她救了他,他爱上了她,他最后成了她的隐婚“小娇妻”。顾泠烟:“女孩子怎么可以俯首称臣。”【顾·攻系少女·泠烟x沈·伪小绵羊·铮】
  • 鹿鼎记(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鹿鼎记(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这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倒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密密切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令人赞叹,几乎信以为真,而小宝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黑暗面这种做法,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
  • 梦柏氏

    梦柏氏

    人死如灯灭,花谢如草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故不问何来,亦不问何去。随我身者,自当得偿所愿,得其所有;与我敌者,该当魂飞魄散,葬体化阶。
  • 穿越之原来爱在等待

    穿越之原来爱在等待

    两世的情缘都让雨霏伤心,难道雅欣的血咒一直应验在自己的身上吗?本以为只要自己放弃爱情,就能活的潇洒一些,可是,为什么自己总是纠葛在情感上面,不能自拔?本以为可以放弃心中的痛,可是,又为什么一牵动,全身都在痛?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这本埃·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文学名著。全书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眼光,从10月开学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学年结束。记载的多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肺腑的“爱”。这种“爱”大至国家、民族、家园,小到父母、师长、同学、亲友甚至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部及具爱心与教育性的读物,已成为各国中小学生的成长必读书。
  • 执道天尊

    执道天尊

    “我做了一辈子别人的手中刀,这一次,我是执刀人。”你修的又是谁人的天道,何不将天道执掌于自己手中什么逆天道改命,只要你想,你自己就可以成为天道,何必卑躬屈膝于我命由我,这天命都是你嗦了蒜。
  • 世界哲理微型小说佳作选(精品文学书系)

    世界哲理微型小说佳作选(精品文学书系)

    《世界哲理微型小说佳作选/精品文学书系》主编李超。一篇好的微型小说要富有哲理性。它要求作家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和洞察能力,不放过任何一种能反映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以及能及时捉捕住自己头脑中稍纵即逝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