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6500000003

第3章 为什么说寄宿学校是教育理想国

寄宿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地方,也是四年后考上好大学的一块跳板,更是孩子生活、交友、成长,甚至了解美国文化、融入美国社会的起点。在这个至关重要的社区里,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联系、互动的?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为什么说寄宿学校是教育理想国的现实版?

非洲有句古老的谚语: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努力(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healthy and hopeful child)。这句话所包含的真谛可以经得起任何文化、任何时代的考验。用通俗的话来讲,培养一个孩子仅仅靠父母、靠一个家庭是不够的。

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理想的村庄里,居住在一起的人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和高度的信任。如果你生病了,左邻右舍会过来看望、安慰,甚至帮助你收发邮件或者帮助你看管孩子;你晚上睡觉或者白天外出的时候,你的家门是不用上锁的,或是你的邻居有你家的钥匙,你的钥匙也可以打开邻居家的房子;晚饭之后,你会放心地让孩子在户外尽情地玩耍,因为你知道外面是有安全保障的。这些在美国的寄宿中学里都得到了体现,因此它就是这种理想国的现实版。

寄宿学校作为现实社会里的理想国,它的建立和发展依赖于它的核心价值:社区认同感(sense of community)。不管是亚洲家长还是欧洲家长,送孩子去美国读中学,首先要认识到寄宿学校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学习的地方,也不仅仅是用来考上好大学的一块跳板,更是孩子在人生关键的3~4年时间生活、长大的地方。这个地方意义神圣,绝不可以仅仅用考试分数或者大学录取来判断其价值。在这里,教育是24小时的,天衣无缝地跟孩子的生活、成长融于一体。在这么一个紧凑的社区里,人跟人之间又是如何互动的呢?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是怎么培养的呢?

1.学生和老师

老师和学生的第一层关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表现在学术上:老师为授课者,学生为学习者。因为私立学校采用小班教学,一个教室容纳10~15人,所以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再者,私立学校的课程选择丰富,如外语课,可选择西班牙语、法语、中文、德语、拉丁语等。由于选择面广,课程的难度层次分明,因此学生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能力的等级,学到的东西容易消化和吸收。

老师和学生的第二层关系是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在美国社会,体育是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在美国学校,每位学生都必须参加体育运动,参加比赛,而老师则担任教练的角色,组织比赛。体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强身健体,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它能够帮助参与者领悟到什么是团队合作,什么是领导能力,什么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以及什么是体育精神等等。体育发展了一个人的体魄的同时,也发展了这个人的德和智。

老师和学生的第三层关系是朋友关系,表现在平时的生活上。老师会邀请学生到家里吃东西、聊天,周末一起出去活动,作为平等的朋友来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遇到长周末(long weekend)时,老师会邀请国际学生或是住在比较远的外州的学生到家里来,一起做饭、聚会。比如在中国春节的时候,国际学生,特别是韩国和中国学生是我的常客。我们会用整条的鱼作为主菜——在美国居住过的人都了解,整条鱼,在美国非华人地区是很难买到的,一般只有冷冻鱼片出售。看到这道整条鱼的主菜时,有几个学生都快哭了,一边吃一边说不敢相信自己能在这样的白人小镇里,吃到这么精致的整条鱼。虽然他们平时也叫中餐的外卖,但都是快餐类型。面对正式的上桌大菜,而且是在家庭的氛围下,学生们的思乡情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很多人都认为,在美国的私立寄宿高中上学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是非常好的,也都是被家里惯坏了的,在物质上很难得到满足,其实多数的学生还是很容易满足的,特别是老师给与的真诚和关爱,才是他们更看重的。

此外,在其他的一些美国传统节日里,老师也会和学生一同庆祝,但是这些庆祝都不是学校行为,而是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偏好,设计不同的活动。就拿我特别喜欢的万圣节做个例子,艺术范儿的老师会带领学生们做南瓜灯,而爱好户外运动的老师会和学生们一起设计鬼路(haunting trail)。

做南瓜灯是一件很有趣的活动。老师会先去周边的农夫市集(farmer’s market,而不是超市)买当地的鲜南瓜,这些南瓜个头不会很大,适合做雕塑。然后老师会发给参与的学生每人一把小勺子、一把带齿的小锯刀以及一些下载打印好的南瓜灯图案(比如鬼脸的、带小蝙蝠的、hellokitty的)。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先把南瓜的顶部切开,带着南瓜把儿的顶部就像是一个盖子,然后用小勺子把里面的南瓜瓤都掏出来。等南瓜瓤掏干净了,再把打印出来的图案贴在南瓜上,这样刻鬼脸时就不用担心眼睛或者鼻子的位置不对了,接下来用带锯齿的小刀沿着模板的轮廓开始雕刻。等脸部刻好后,有些学生还会小小地装饰一下,比如用南瓜叶子或是藤,做一个尾巴或是一对耳朵,创意无限。最后,每个学生把蜡烛点燃,放进南瓜里面,这样从外面看,就有萌萌的、温暖的南瓜灯的感觉了。所有学生的南瓜灯都会放在宿舍门口排开,学生老师们争相点评拍照,不亦乐乎。

2.学生和学生

同学之间也有多层关系,第一层就是传统上一起求学的同伴。对国际学生来讲,不管是来自哪种母文化,大家都是比较熟悉这层关系的。这层关系的建立基于学术,学生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时常有合作关系,总体来讲简单易懂。

第二层关系是室友,此关系比第一层关系复杂。两个人住在一起,对不少学生来讲是个新的经历,因为他们以前很可能没有群居过,而且受不同的母文化影响,所以室友之间出现矛盾是常见的。跟另外一个人同住,学生会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管室友之间的关系是良性发展型还是矛盾冲突频发型,一个人都要学会理解他人,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容忍不同的声音,认识自己。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女生,刚去美国上学的第一年,她跟自己的室友经历过热战和冷战,全校皆知,最后两人倒成了最好的朋友。这是一次多么珍贵的成长经历,多么有价值的学习机会!

第三层关系是队友。因为每位学生都需要参加体育队,进行比赛,所以在一天课业结束之后,学生们就得穿上球衣进行训练。在一支球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作为队长,一位领队人物,不仅仅要自己技艺出众,而且要能够领导队员,在竞技场上掌握比赛节奏并协调战术。作为队员,必须服从指挥并全力以赴为球队赢得比赛。当个人利益跟他人或者团队利益发生冲突时,学生要经得住考验。如果某个队员发挥失常,甚至是因此而输了比赛,那么球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宽容,并要安慰发挥失常的队员,从而使队伍更团结。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做到了,每一位队员都已经成长了。

第四层关系就是朋友。一个十几岁的人离开父母在他乡生活,肯定会碰到生活上的酸甜苦辣,朋友将是他最好的依赖和支持。如果说求学的伙伴、室友和队友这三层关系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机会下建立的,那么朋友的关系就是前三种关系得到巩固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不限于某种特定的环境,如体育竞赛或者同住一屋,但它能够对个人的整体生活起到安定、调节作用。

3.家长和学校

家长有两种,一是现家长,二是校友家长。现家长指的是孩子还在该学校上学的家长,而校友家长是已经从该学校毕业、进入大学或者开始工作的孩子的家长。寄宿中学能以一个和谐村庄的形式来培养孩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家长的参与。家长虽不在学校求学,但是他们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

首先,他们都是志愿者、义工,对学校别无所求。他们为学校服务的动力来自于两点:

(1)感谢学校对自己孩子的培养,为孩子的付出。虽然他们已经付了昂贵的学费,但是老师为孩子的付出不是能够用学费来衡量的。当学生完成四年的高中求学和生活之后,脱胎换骨,这个时候他们的家长完全是出于对学校的感恩之心,才为学校做义工。不少家长就算是自己的孩子都毕业了,还是多年如一日地继续为学校服务;

(2)为人父母,一心都是为了孩子,却不仅限于自己的孩子。比如说学校棒球队的球棒经过风吹日晒,出现了老化的迹象。某家长刚好是经营体育用品生意的,那么他会很愿意为自己孩子的棒球队捐上一整套新的棒球用具,这样既帮助到自己的孩子,也帮助到了别的

孩子。

那么,如果家长想为学校出点力,有什么样的机会可以利用呢?

(1)招生办家长代表:因为美国的私立学校招生都是自由、市场竞争式,所以学校必须遵守市场的规律,要主动把自己“推销”给新的家庭,而新的家庭作为消费者,自然有多项选择。学校若有家长为自己的服务质量现身说法,那岂不是最有说服力?招生办的家长代表都是无偿服务的,因此能够胜任该岗位的,都是学校最忠实的粉丝;

(2)体育啦啦队:家长最喜欢去看自己孩子在体育场上竞技了,而学生在比赛时候的士气会因为家人的到场大受鼓舞。父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啦啦队,为孩子带来最大的动力和自豪。在赢得比赛的时候,父母会为孩子庆祝;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父母会安慰他们。一位来自广州的学生曾经这么跟我说:“好多次在比赛完之后,一些根本就不认识我的家长拿着自己做好的食物,同我分享。他们连我的名字都不一定能叫的出来,但是他们对我的那份热情,是真挚的,让我感觉生活在一个大家庭。”;

(3)捐赠:捐赠对私立学校的运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家长为学校捐赠也是一种最直接的支持。捐赠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体育器械,或者是无形的礼物。举个例子:学校每学年结束的时候都会举办一次教师感谢会。在会上,家长委员会给每一位老师献上一份既实用又有意义的礼物,意在表达对所有老师的感谢。

4.校友和学校

新旧交替,这是世间常理。学生从学校毕业,就如同一个孩子长大了,要离开家,自力更生。他的离开代表着新生活的开始,但不代表以前关系的结束。相反,一个健康成长的人身上将永远有着自己村庄的烙印,因此校友对学校的意义极其重要。一所学校的成功与否,一大衡量标准就是校友的忠诚度。校友可以通过捐赠来表达自己对学校的感恩之情,也可以为学校争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作为学校,它希望得到的不仅仅是金钱的回报,更希望能够跟校友保持联系,经常听到校友们的消息,比如某某结婚啦,为人母啦,或者某某取得什么成就啦。学校也会定期给校友们分享最近的校园信息,介绍学校的发展,取得什么进步或者成就等等。这就像是在一个大家庭里,孩子虽然离开了家,但他永远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而在外拼搏的孩子,也永远惦记着培养过自己的家。

虽然每所学校的校友忠诚度不一样,但是美国私立学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是大同小异的。

5.老师和学校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刚刚来到第一所美国中学上任的时候。当时我搬进了一套三室的公寓,但是里面没有任何家具,连桌子和凳子都没有。第一个星期我都是打着地铺睡觉的,但就在周末之前,我的饭桌、凳子以及餐具都齐了,都是我的同事们听说来了一位新人,刚刚搬到学校,就纷纷从四面八方来“救济”,其中一位同事搬了一张桌子,直接放在我的家门口,留了张纸条就走了,令人感动!

在寄宿学校安家的老师占大多数。每到节日,就会有很多教职员工的小孩子一起参与到庆祝活动中,凸显友爱大家庭的感觉。比如说万圣节,一大群小孩子会打扮自己,扮演卡通影片或者小说中的角色,如小美人鱼、小蜜蜂等,拎着糖果篮子,各家串门讨糖果。这个时候老师们一定要买很多的糖果做准备。各种不同口味、独立包装的糖果让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国际学生完全可以去做保姆,帮助自己的老师带4~5岁的小孩子,或者是当课外辅导员,这样也可以逐渐成为老师家庭中的一员,以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信任与好感更带有一种家庭式的亲切,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业之外也更容易了解美国文化,融入美国社会。

同时,学校会为老师的子女提供免费的教育机会。消除了老师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久留,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寄宿学校的教学和生活里来,而学生们也会因为老师的专注而受益,对学校产生感恩之情,毕业后也会成为忠实的校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人人得益。

在美国的教育界,不同理念的教育者经常辩论一个问题:是否要在学校里开一门道德课。他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

(1)该课程的有效性。因为在课上讨论的毕竟是理论,无法实践,所以理论是否真正深入人心是不得而知的;

(2)受教育的时间。绝大多数的学校为走读学校,一天24小时,学生在校外花的时间要超过校内;一年365天,还有100来天是大大小小的假期,学生根本就不在学校。言外之意是,学生在校外所受的影响和熏陶要强于校内的教育。那么仅仅依靠在校有限的时间来进行道德教育,是否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并没有实际意义?

但是这两点在寄宿学校都不是问题。首先,因为寄宿学校是24小时制,所以学校的教育对学生具有全天候的影响。其次,寄宿学校并不需要依赖理论式的课堂讨论来进行道德教育,从学业、课外活动、生活起居、社交生活等等,学校可以从实践中对学生进行360度教育。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需要整个“村庄”,那么寄宿制学校不就是现实生活中最接近这种模式的教育理想国吗?

同类推荐
  •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对于生命,它是灿烂的,是美丽的,但也是脆弱的,是短暂的。本书针对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为我们论说了人活着的意义,让我们懂得生命,珍爱生命,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 震撼中学生的101个故事

    震撼中学生的101个故事

    当我们阅读历史,阅读生活,总会被一些人的经历和故事所感动,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还会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一些十分有益的启示,而这些启示会激发我们奔向未来的勇气。本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们对知识的实际需要,通过大量查阅资料,耐心细致地筛选出101个故事,其中既有名人小传、民间故事,又有情感小语、心灵故事、生活小文,还有人生哲理、生存之道,这些无不影响着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使我们积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 穷人怎么办

    穷人怎么办

    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你至今都没有获得你梦想的成功?我曾拿这个问题问我的一些朋友。我的朋友有的茫然,有的思索一会儿,迟疑地说出几点理由。显然他们在这之前都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我给他们讲了本书中的一些故事。他们的反应不出我的所料:有的表情凝重,陷入了沉思;有的情绪激动,眼含热泪……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你为什么还不是赢家?或许,对这个问题,第一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提问本身。不做有才华的穷人,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没有你的位置。
  • 方与圆

    方与圆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方圆之道解读说话技巧、方圆之道解读处世方法、方圆之道解读商场风云、方圆之道解读职场准则、方圆之道解读爱情与友情、方圆之道解读人生禁忌。
  • 做人不能太死板

    做人不能太死板

    成功的推销很简单,只要掌握一些推销的诀窍和技巧,并努力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推销中去,就能成为一个所向披靡的推销高手,哪怕是刚入行的新手。所以,好的推销员必须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日常的许多成功案例,甚至是生活的点滴,他们都能从中得到启示。本书认真编选了100个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启发性的故事,供广大推销员们阅读参考。帮你更加深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助你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快,展翅高飞。
热门推荐
  • 遗梦千年·寻秦

    遗梦千年·寻秦

    卫龙是一位历史系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没有立刻参加工作,而是留校参与研究有关秦始皇之死的历史课题。阴差阳错中他在考察时穿越回秦朝。依靠自己的运气与贵人的帮助,逐渐走近秦始皇,并走上了一次惊险的旅程……
  •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最新版)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最新版)

    本书通过许多富有哲理的生活故事,让人们明白如何才能在当今社会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把书中的指导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孝琳皇后又记

    孝琳皇后又记

    林清妍穿越架空朝代,在夏朝天和年间平淡幸福的度过了八年,一道圣旨把她许给十六岁新皇为后,同时还有加封四大妃嫔的圣旨,林清妍觉得以后的日子开始苦逼了。谁家公子结亲之前已经有了四位贵妾了?偏偏她还不能拒绝,不过林清妍觉得幸好老天爷给了她一根粗壮的金手指,以后就在皇宫看戏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三国有心机

    读三国有心机

    有人把《三国演义》说成是一部兵书,其实《三国演义》更是一部“心机”智谋全书。人的智慧,文采武功,权术谋略,在当时都发挥到了极致。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如隆中对、舌战群儒、空城计、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巧取西川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无不让人惊叹不已。曹操是不折不扣的谋略大师,一生用计,刺董卓、战官渡、得荆州、间马超,戎马一生,惟一败笔就是赤壁之战,但这也丝毫抹杀不了曹操一生的功绩和谋略大师的形象。
  • 老岸

    老岸

    八十年代苏州,医生世家出身并受过医科高等教育后在街道医院做推拿大夫的巴豆,有心助人却涉进一桩文物走私案中,导致五年劳改。刑满回来,妻女已离去,不得已踏起客运三轮车谋生,并期望解开受害的谜团,不料又一次次被人摆布、陷害,迫使他奋力抗争,顽强地追寻那个始终躲在暗处的人物,也执着地追求人生是真谛……
  • 篮坛巨人

    篮坛巨人

    因伤退出NBA的篮坛小巨人东方明耀,在科技集团的帮助下,看到重返篮球巅峰的希望
  • 闪婚七秒:纯情总裁咬一口

    闪婚七秒:纯情总裁咬一口

    萧初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夜锦给睡了,虽然在这条路上她是屡战屡败,但也阻止不了她那颗屡败屡战的决心。谁让她小时候因为好奇玩了他的丁丁呢,让他对自己有着强大的心理阴影。于是在自己那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下。萧初不得不对着夜锦禽兽了一把,并且闪婚。而婚后的萧初才明白,原来一直纯洁于莲花的夜锦,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
  • 修真极恶魔头

    修真极恶魔头

    本书凡人流、黑暗文。有的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他可以被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对不起,我什么都没给你留下。”弥留之际,枯瘦如柴却又因为肾衰竭四肢浮肿的母亲对韩林说道,“你不要怪我。我也没有办法,以后,你要自己一个人活了。对不起。”才十二岁的韩林安静地给母亲穿上寿衣,送去火化,埋在了后山。最后立木牌的那一刻,他还是没忍住哭了出来。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哭。(本书群号:97476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