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6400000005

第5章 何谓懂得语文教学(1)

余映潮[1]

做热爱语文教学的好老师,一定要懂语文教学。

什么叫做懂得了语文教学?懂得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以阅读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如下五点至关重要。

第一,要懂确保语文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独立的多角度的课文研读。

课文研读,就是品析、欣赏课文。这是阅读教学所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

深入细致的课文研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开端与基奠。对课文研读的领悟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只有确有心得的阅读才能成就有质量的课。

中学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

课文研读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而且更是一种艺术。从常规的视角去分析课文,从一般备课的角度去理解课文,都可能不会有精致的结果。教师对课文的研读必须是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否则发现不了“真金”。

课文研读要深究一个“内”字,即着力于课文的内容去进行研读。读《我的叔叔于勒》,可以用课文内容印证非常多的“文学知识”: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情节,细节;背景,场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描写;波澜,巧合;虚实,抑扬;伏笔、照应;详写,略写;顺叙,插叙……从多层次多角度地指导学生阅读。

课文研读要勾连一个“外”字,即课文可以牵连出很多课文之外的知识。研读《行路难》,得弄清楚什么是乐府诗、乐府古题、典故、映衬、警句、炼字、炼句、诗眼等,以备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课文研读要坚守一个“细”字,细细地品味,细细地欣赏。读《夸父逐日》,如果注意到文中的分号与句号,便能够立即感受到本文的情节结构。你会发现,《夸父逐日》37个字中,有故事的开端:夸父逐日;故事的发展:渴,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故事的高潮与结局:未至,道渴而死;故事的尾声:弃其杖,化为邓林。37个字中,有波澜壮阔的英雄故事,有永恒的雄壮与悲壮。

课文研读要讲究一个“美”字,要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要列举。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你会感到它的美妙绝伦:首联语势豪迈,总领全诗,高度赞美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颔联写山,写红军对山的征服。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全联用语新奇,境界阔大。颈联写红军对水的征服。“暖”字温馨,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尾联抒发喜悦之情。诗的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如果能确有心得地进行课文的“精读”,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教学上便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反过来说,一位连教材、课文都无法进行独立阅读、欣赏的语文教师,是一定设计不出有训练价值的语文课的。

第二,要懂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的积累。

积累,就是打好基础,丰厚底子。

语文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与知识积累,那叫什么语文教学?学生如果没有或缺少语言积累,将如何追求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约20次直接提到“积累”一词,其中关于语言积累的说法也多次出现。高中课标的力度更大一些,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积累优秀散文中的名言佳句,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学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学语文“积累”教育的重视。

那什么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积累”呢?

广义的解释是:从显性和隐性的角度,在语言储存、能力培养、方法养成、情感熏陶、思维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而切实的训练,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

狭义的解释是: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存,丰厚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更高层面的意义上对“积累”进行了反复强调。

1.“积累”是作为“素养”提出来的。课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节中说道:“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积累”是作为“策略”提出来的。课标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这一节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3.“积累”是作为“基础”提出来的。课标在“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4.“积累”是作为“目标”提出来的。课标“总目标”的第七点说道: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5.“积累”是作为“要求”提出来的。课标在“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6.课标也并没有在“评价”中忽略对“积累”的要求。它在“评价”这一部分中说道:“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这样的不厌其烦,这样的强调力度,表现在课标之中,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与提醒:语文教学要非常关注学生的积累;不注重积累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

第三,要懂语文教学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形成、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一个人的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主要是在课堂训练中培养出来的。就课文教学而言,无数的话题与无数的讨论只是集中在“教懂”二字上,我们几乎不研究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能力。其实,“教懂”课文不是目的,培养与训练能力才是目的。

文章是教不完的,一个人有了阅读能力,才能解读无数的文章。

在初中学段,如果大面积的语文教学都能够关注如下所列阅读能力的训练,那就真正说得上是高效阅读教学。

(一)基础辨识能力

1.辨识各种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辨识各种表达方式,如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

3.辨识新闻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4.辨识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5.辨识记叙的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6.辨识说明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7.辨识说明的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

8.辨识论证的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9.辨识小说的要素,包括人物形象(主人公和次要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0.辨识各种描写方法,包括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郝朴宁教授领衔的“现代影视艺术研究团队”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教材借鉴了众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采写经验,众多广播电视媒体组织和部门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辛勤的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研究的案例。写作的过程中也从各种版本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和教材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并听取了兄弟院校教授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课程同仁们的中肯建议。
  • 飞向太空港

    飞向太空港

    本书是对人类航天和中国航天的悲壮历程所能容涵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人生内容的一次顿悟,讲述了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这一事件。作者以这一事件的始末为经,以当时国际航天时势为纬,辅以史实,穿插人物介绍,加之作者的独到见解,将中国航天人为促进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发展所作的努力和所经历的艰辛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山沟里携手合作的秘密与友情,也有中西方两种文明在发射场上的碰撞与冲突,让我们在了解历史真相的同时,又能从人性的高度去反思生命的存在意义,可以说开创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落花生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落花生

    本版《落花生》以《空山灵雨》等为底稿,收集了许地山先生一生最精华的散文、小说创作,如散文《空山灵雨》《落花生》等,短篇小说《缀网劳蛛》《命命鸟》《商人妇》等,展现了许地山晓畅通达的文风及对生活细致深沉的感悟,文字幽默令人莞尔。
  •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辽宁抗战英雄故事(小学高年级版)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辽宁抗战英雄故事(小学高年级版)

    从1931年的九一八,到1945年日本投降,辽宁人民共坚持抗日战争14年。在本书,是在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的安排下,作者选择了14位曾在辽宁土地上坚持抗战的英雄,进行了艺术性的撰写。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十四位抗日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套书曾以数以五十多万的印数在辽宁省各级学校发行,深受广大师生欢迎。本册为小学高年级版。
热门推荐
  •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精选集:春风沉醉的晚上》一书收录的都是郁达夫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成长?我的梦,我的青春”收录的是郁达夫于1934至1936年写的8篇自传性质的文章,基本记录了作者本人成长历程;“第二辑:漂泊?一个人在途上”收录的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第三辑:挚友?风雨故人”收录的是郁达夫回忆徐志摩、鲁迅、徐志摩等友人的文章;“第四辑: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收录的是郁达夫最为著名的小说作品,例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等等。
  • 灯谜趣事

    灯谜趣事

    全书分10章,计灯谜知识、名人灯谜、名著灯谜、名句灯谜、名胜灯谜、历史灯谜、汉字灯谜、成语灯谜、杂项灯谜、网络时代。章内设节,以第五章《名胜灯谜》为例,共分中国名山谜、中国名水谜、中国名寺谜、中国地名谜等四节。该书使灯谜这种独到的艺术形式融入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值得品读。
  • 修真道传

    修真道传

    修仙得道三千载,回首一看是凡人......
  • 史海拾趣

    史海拾趣

    本书主要从战国后期开始讲起,对一些历史故事进行重新演绎。以史料为依据中间穿插许多笑料,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故事变得更生动,更具观赏性。
  • 那夜,你放开了我的手

    那夜,你放开了我的手

    山花烂漫的时节,他紧紧握住我的手,深情地许诺,“我会一辈子宠你,爱你,永远都不会放开你的手……”时间流逝,洗尽铅华,我才知,情深终究架不住缘浅。暮然回首,他已不在原地等候。爱是带刺的玫瑰,伤了我,也刺痛了他……
  • 最美不过遇见你

    最美不过遇见你

    温暖觉得这个世界都疯了!三十万彩礼背后,藏着一个惊天秘密。她被闺蜜暗算,还好这个世界上还有他爱她宠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布鲁克林大桥

    布鲁克林大桥

    14岁的男孩约瑟夫·密德姆从小在布鲁克林长大,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很幸福的孩子,因为他的父母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只泰迪熊,他们家的糖果店变成了玩具熊加工厂,金钱滚滚而来,生活似乎什么也不缺。可是约瑟夫却不这么认为,他厌烦了没完没了的干活儿和枯燥无味的生活,渴望生活能有些变化,一心想着到康尼岛的月神乐园去痛快玩一场。在最爱的歌尔达姑妈不幸病逝后,在莫名“失恋”后,在弟弟病重、垂死挣扎时,在老鼠姑妈也要离开时,约瑟夫的身心一次次受到折磨,内心的想法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 清寒入骨

    清寒入骨

    他忍辱负重多年,在上位之际,不顾天下人反对,娶了最心爱的女子,可她却在新婚之夜私藏匕首,以死相逼“,别过来!”她将匕首放到脖子上,由于刀子锋利得紧,脖子上很快出现了一条红蛇。“阿清,你这又是何苦呢?你若是不肯同房,我不碰你便是。”见她如此,他心疼得紧,连忙往后退了几步。“穆徵寒,你好可怕,你太可怕了。”她已是感觉不到脖子上的疼痛。“阿清”他轻轻的唤着他的名字,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古典小说的世界: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四季

    中国古典小说的世界: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四季

    《中国古典小说的世界——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四季》是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品牌学术沙龙“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三季”二十期活动中的精彩内容修订整编而成。主要内容是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代表作品:《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部名著进行讲析与解读,引导读者进入古典文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