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6400000014

第14章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的三个层级(1)

程翔[1]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从内容上看有三个层级,它们是基础层级“习惯、积累、了解”,中等层级“体验、感悟、揣摩”,高等层级“评价、鉴赏、探究”。

[1]程翔:《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的三个层级》,载《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01)(02).

习惯,积累和了解

一、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习惯是由阅读实践巩固下来的阅读方式、方法和程序等的通称。习惯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直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首要内容。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对此极为重视。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1]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良好习惯:

1.诵读。诵读要求熟练运用普通话,发音准确,读句流畅,节奏和谐。诵读要有感情,抑扬顿挫,起伏有致,体现汉语的音韵美。学生的诵读,可以单独,也可以齐声,还可以分部读。教师的示范诵读有必要,但不是主流。学生诵读出现问题,教师适时的范读能起到纠正和示范的作用。切忌只让少数几位水平高的学生霸占课堂的诵读时间。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诵读。当然,诵读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默读、速读、品读等方式。

2.查工具书。读书时会遇到拦路虎。要在读书前准备一部字典或词典,遇到生疏的字、词,及时查找,消灭拦路虎。生疏的字、词有两种情况:①首次遇到,完全陌生。②知道读音,不知意思。③知道意思,不知读音。以上三种情况,无论何种,都要查阅工具书加以解决。

3.圈点勾画。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就是说,要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要画下来,便于以后查找。还要善于点评,即在书页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比如读到一个好句子,可以写“妙!”“妙极!”等字样。如能多写几句,更好。看一个同学读书认真与否,从他的圈点勾画中可见一斑。

4.看注释。课文注释是帮助阅读的重要辅助材料,一定要重视。课文注释“①”一般是对作者和版本的介绍,对掌握作者的基本情况大有帮助。课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注释①,有400多个字,属于比较长的注释。阅读这段文字,可以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的基本情况,还可以知道译者朱生豪先生情况,了解节选部分之前的剧情。像这样的注释,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多达几百个,涉及古今中外,把它们汇总起来,就是一部小型的文学词典。更多的注释是对字词的解释,包括注音,释义。比如《药》中“丛冢”一词:“丛冢,乱坟堆。冢,坟墓。”对比较难懂的句子也作注释。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注释:“林黛玉聪明颖悟胜过比干,病弱娇美胜过西施,比干,商(殷)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纪》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古人认为心窍越多越有智慧。”文言文的注释比现代文更加详细,有对文言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的注释,这些注释对学习文言文必不可少!

课文注释基本上都是准确的,有个别注释可能会出现问题。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又要鼓励学生对注释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5.做笔记。读书做笔记,这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习惯。教师精彩的讲解,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子、自己的独特感受等,都可以记下来。教师要提醒同学经常翻看记录,对照课文,加深记忆和理解。

6.看“说明”和“目录”。每一册课本都有说明和目录。“说明”是对本册书的整体构想进行的比较详细的解说,涉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大部分。“目录”是一本书的纲,告诉读者全书分几个单元,单元的组成是怎样的,哪些是教读课,哪些是课内自读课,哪些是课外自读课;现代文有多少篇,文言文有多少篇,写作训练的安排如何,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有哪些“附录”等,可谓一目了然。

7.阅读姿势。阅读姿势属于阅读卫生的内容。作为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读书的姿势对身体发育有明显影响。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读书坐姿要端正,挺直腰板,眼睛和书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趴着读书,不要歪着头读书,不要埋着头读书。

还有许多阅读习惯,以上所说是最基本的。

二、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离开了积累就无法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1.积累字词。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精彩的词语。对这些词语要做到学一个巩固一个。要做到“三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个别的还要会运用)。“课后练习”中,经常汇集一些重点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写一写。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那么高中阶段应该掌握4000左右。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核”,没有这个“基本内核”支撑,是无法学习语文的。语文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举行一次“词语比赛”,形式灵活多样。一旦学生掌握了大量词语,就奠定了语文学习的基础,一辈子受用。

2.积累语文常识。语文常识涉及方方面面,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囊括所有知识,只是对最基本的语文常识进行学习。比如,作家作品、朝代国度,语法基础、逻辑常识,文体知识、古代文化,等等。

3.积累篇章。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各种文体的代表之作,总要装上几十篇在脑子里。这不仅是为了应付背诵默写,更重要的是提高文化素养。背诵,不仅仅指诗歌、散文,对长篇小说、戏剧中的精彩段落也要背诵。

4.积累阅读感悟。阅读感悟是读者阅读文本时的收获,往往表现为火花似的灵感闪现出来,稍纵即逝。积累这些火花,对以后的阅读具有导火线的作用。

三、了解。需要了解的内容基本上属于知识范畴,因此了解还是对知识而言的。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用了“了解”一词。初中部分要了解的内容有:1.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2.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高中部分要了解的内容有:1.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2.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1]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05):67.

体验,感悟和揣摩

我们注意到,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都运用了“体验”“感悟”和“揣摩”这样的词语,应该属于中等层级。

一、体验。什么是阅读体验?主要指的是,学生要有原始阅读和原始理解。原始阅读就是初始阅读,是第一次接受课文,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没有干扰因素。为什么要强调阅读体验?因为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有深刻印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是阅读体验的主人。没有亲身体验,学习就隔了一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不让学生亲自读书,一上来就放录音。学生听了别人的朗读后,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模仿,失掉了自己的原始阅读和原始理解,所以,听录音这一环节最好安排在学生读书之后,作为一种交流或鉴赏来听。

阅读体验还应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一个句子可以有多种读法,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读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所有的学生阅读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这样的阅读教学是充满了无限乐趣的。

阅读体验还包括对情感的体验。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出来。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事物总会有自己的好恶感情,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这比教师不厌其详地分析效果好得多。“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1]另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审美体验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精神的愉悦。如果学生没有阅读体验,也就不可能获得审美体验。

二、感悟。感悟是建立在阅读体验基础之上的一种心理过程。学生对课文有了亲身体验后,就会产生感触,就会有所觉悟,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认识到艺术上的巧妙之处,悟得了人生的真谛——这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一种境界。教学贵在让学生自悟其道,比教师奉送答案强百倍。朱熹说过:“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涵泳”包括了体验和感悟,“体察”就是体验,目的就是获得真正的理解和领悟。

教师在学生感悟的过程中做什么呢?引导、启发、点拨。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同一时间有所感悟,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适当地引导是必要的。引导,主要是思维方向上的引导。启发,主要是给学生以必要的铺垫,使之有台阶可登。点拨,主要是帮学生拨开迷雾,显露山水。三者有时一致,有时参差错落,巧妙地使用它们,是课堂教学艺术的表现。

说到感悟,似乎应谈到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2]吕先生认为,“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它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语义感就是对一个词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言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的敏感;语音感就是对语音的使用是否准确的敏感,王汉长先生根据语感的功能,将语感分为基础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和语用感)和审美语感;根据语感的层级,将语感分为感性语感、理性语感和直觉语感。[3]直觉语感是最高的语感层级,是语感教学的终极目标。所谓直觉,“就是人脑基于有限的数据资料的事实,调动一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联系做出迅速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判断的思维过程。”[4]直觉语感“是长期以来积淀的感性经验和已经牢固内化于大脑之中的理性知识融为一体在发挥作用。表面看不假思索,实际上是由于长期反复、认真思考作基础,因而这时的思维过程极为熟练稳定,模式筛选十分敏捷而高度自动化”[5]。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日积月累,习惯成自然。

三、揣摩。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写过一篇文章《揣摩》。作者以《孔乙己》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揣摩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揣摩就是反复思考、推求,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揣摩的内容有:1.字词的精妙。2.句子的隐含意义。3.深刻含蓄的题旨。4.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揣摩的切入点是灵活多样的,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可以从逻辑的角度,等等。揣摩是体验走向感悟的必然过程。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有一句话,夏瑜在狱中对管牢的阿义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对这句话就要细细揣摩一下。夏瑜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回顾历史,我们知道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其政治纲领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当时秋瑾在日本,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同盟会。“鞑虏”是汉人对清朝异族的蔑称,“驱除鞑虏”这个口号,对号召广大汉人推翻清王朝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夏瑜(秋瑾的化身)对阿义大讲革命道理:劝其不要做异族的走狗,因为这大清的天下本来就是汉人的,理应回到汉人手中;你阿义不知羞耻,甘心做奴才,真是可怜!对此,做惯了奴才的阿义当然不理解,也无法理解,包括康大叔和茶馆的茶客都不理解。他们认为夏瑜说的不是人话,是发疯了。其实,夏瑜一点也没有疯,倒是暴露了茶客的愚昧落后。经过了这样一个揣摩的过程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揣摩还可以是对艺术手法的反复推求。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写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片段。

体验、感悟和揣摩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体验是感悟和揣摩的基础,感悟和揣摩是体验的结果。感悟是明晰的、确定的,揣摩则是推求的、或然的。感悟是揣摩的必然准备,揣摩则是感悟的升华。三者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三者的关系,使其各臻妙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2]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567.

[3]王汉长:《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68.

[4]董奇:《论直觉思维》,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1).

[5]阚兴礼:《语感新探》,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03).

同类推荐
  • 灵感火花,打造智慧人生

    灵感火花,打造智慧人生

    本书内容既有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发明创造的小故事,也有一些新观念、新方法的思维创新的故事。它们个个寓意深远,文学气息浓厚,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创新的重要意义,体会创新的无限乐趣,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 好句好段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好句好段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本书针对小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内容,将精彩的好句子好段落进行科学、系统地归纳,既为小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供急需的素材,又助其在借鉴经典句段中升华思想;既为其寻找到了一位常伴身旁的良师益友,又能激发其创新灵感,进入迷人的作文世界。
  • 烽火岛(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烽火岛(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在希腊人民为争取自由的战斗中,法国军官亨利。达米被莱来到希腊参加了解放希腊人民的战斗中,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随后他又和希腊海盗们展开了较量。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同时还穿插了许多历史地理知识,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别具特色的作品。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汉字起源到甲骨文的诞生;甲骨文概述;甲骨文的发现与早期研究;“甲骨四堂”等。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哈姆雷特》的整个故事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表达。本书还收录了莎士比亚另外两本经典剧《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热门推荐
  • 综漫物语

    综漫物语

    新人新作,治愈向,微虐,假面骑士龙骑,春物,路人混合
  • 快穿拯救中:女配个个在作死

    快穿拯救中:女配个个在作死

    夏情‘意外’身亡,为了复活,努力完成任务,虐主角,结果发现,这一切都是师父的骗局。识破之后,等着她的却是一个填不完的大坑……祸国妖妃,未婚妈妈,自杀少女……为了拯救她们凄惨的人生,夏情与小乌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的来到她们身边,帮她们反抗命运,重塑三观,捡起节操。一边拯救黑化,崩溃的女配,一边还要消灭层出不穷的敌人。简直操碎了一颗心。黑化女配对爱矢志不渝,一个个的非要作死。夏情清冷一笑:“没事,还有救。”小乌躲在墙角,一路看着黑化女配们重新面对人生。ps:(无CP)女主的寄主都是男的,走黑化反派男神路线。
  • 成为修行界大佬

    成为修行界大佬

    【新书《掌门师叔不可能是凡人》,点击作者主页即可】穿梭至神奇的修行界,激活最强辅助系统,读取、顿悟、推演,无所不能。叮!消耗500亿五行本源,灵根提升到神品!叮!宿主进入顿悟状态,悟性提高一百倍,瞬间学会十种绝学!叮!消耗五万五行本源,推演出宗师级绝学《浩海裂山印》,价值百万灵石!叮……宿主已经无敌了!【书群号:830146237】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EUROPEANS

    THE EUROPE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尹小姐的醋精先生

    尹小姐的醋精先生

    (新书《此生我只钟情你》已发)“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第一帝少墨昕宸一句话,锁定了尹恩希一生。用尹恩希的话总结她的老公,那就是腹黑!霸道!占有欲极强!“不许看别的男人!不许撩女人!不许被人欺负!”听着墨昕宸霸道独裁的话,尹恩希翻了个白眼,她功夫一流,谁找死地来欺负她?[本文1v1,巨甜酥爽宠文!]
  • 知道

    知道

    作者吴克敬老师曾获多个文学奖项,写作经验丰富。本书是他的散文随笔集。作者在写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时代有机结合,通过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写出了独特的人生感受,反映了人性的本质和对真善美的追求。《知道》比一般散文更具故事性,可读性更强,生活的色彩和跳跃在该书文字中可见一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鸳鸯相报何时了

    鸳鸯相报何时了

    杜未央仰慕顾秦淮三年了,没想到顾秦淮突然就成了驸马,一怒之下,扔了烟熏弹进礼堂。魏羡渊也喜欢祁玉公主三年了,没想到她突然就要嫁人,一气之下,趁着烟熏弹就要抢婚!意外的是,婚没抢人,礼没乱成,两人就这么成了冒犯皇帝的刺客,被追得走投无路结为夫妇。“我们的目标是:让顾秦淮迷途知返!”“救萧祁玉脱离苦海!”出谋划策离间神仙眷侣,想方设法毁灭家族联姻,鬼马精灵的杜未央和风流倜傥的魏羡渊在同行的路上相知相惜、相互嫌弃。合作双赢之后再内部撕逼,日子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谁知转眼风云变,阴谋算计浮出水面,家谋算计浮出水面,家国大乱天下不宁。杜未央红着眼睛朝魏羡渊吼:“要杀顾秦淮,你先杀我!”“恭敬不如从命!”
  • 重生之末世女王来临

    重生之末世女王来临

    她,是杀手排行榜第一名,在好友的人背叛下被重伤推进海里,穿越到她看过的一本书里,有空间在手,在末世里的除了杀丧尸,过的比谁都好,可是,遇见了他.....他末世里的最强的存在,可遇见她之后那就是宠她,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