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4000000006

第6章 系史传承(3)

1955年7月,政治教育系已建立“马列主义基础”、“中国现代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逻辑学教学小组。在校外学习的教师张伟垣、毕淑芝、胡恒立、任家麟、王承璞、李连英等陆续回系讲课。到1955年12月,系里的在职教师已有78人。1956-1957年秋,系领导研究提升了一批讲课教师为讲师,选留了本系第一届毕业生中王寿图、谢忠民、沈培芹、叶维琪、詹君仲、谭玉轩、姚寿南、赵鸿庆、胡满蓉、孔念晓、杨镜江、杨寿堪、卢瑶清、曾务杨、徐景翀、杨百顺、杨志德、伊福临等,第二届毕业生麻星甫、王朝美、王鼎元等20余人充实各教研室,从而组成有教授、讲师、助教百人左右的队伍。当时,张刚、王文枢带头系统听苏联专家讲课,认真学习理论,还亲自与纺织工业部陈维稷副部长联系,组织师生近500人分批参观北京国棉一厂、二厂、三厂等工业化新成果,与北京市委联系,组织教师下放农村劳动,组织参观农村合作化新进展,参加北京市全行业公私合营工作组的工作,帮助师生联系实际地跟上政治形势,提高思想觉悟,促进了政治教育系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成功坚守政治教育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阵地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的良好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会议要求在学校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当时,大学、中学均设置政治课。1952年,在“全面地系统地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要求下,学习苏联取得很多成就,但因为学校教育整体上照搬的绝对化,把苏联教育中并不先进的做法也学来了。例如苏联顾问专家认为苏联中学的教学计划是通过历史课、宪法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设政治课;建议在中国中学也只设历史课、宪法课,取消政治课。教育部就曾发通知逐年减少中学的政治课,到1956年秋季开学,仅在高三设宪法课。1954年11月,苏联顾问专家参观北京师大政治教育系时讲:“苏联曾有类似政治教育性质的系,但经验证明,这个系的任务应由历史系承担,所以很快地把这样的系取消了。”他建议“短期内要把政治教育、历史两系合并起来”。1955年7月中旬,在学校领导研究执行苏联专家建议过程中,没有取消政治教育专业,同意1955年7月初张刚的建议,历史、政治教育两系合并后,不定名为历史系,定名为“历史政治系”,设两个专业;学校任命王文枢为系主任,张刚为副系主任。9月,新学年开学,历史政治系就保全了原属政治教育系的各理论教研室教师的编制,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按原教学计划继续学习。

1956年4月12日和7月27日,王文枢、张刚根据中苏两国中学政治教育实际情况不同和历史政治系近一年实践经验,认为苏联中学设历史课,无政治课,而中国中学尚设有政治课程的实际,“高师就有培养政治课师资的任务,我校还办研究班,有培养高师和师专的师资任务”,要求改变“事关苏联专家建议”的执行,一而再地向学校领导提出恢复政治教育系建制的报告。学校两次报请教育部批示,于9月才恢复政治教育系的建制。1957年4-5月间,全国开展群众性帮助党整风提意见时,政治教育系有些学生认为当时中学大部分政治课程设置取消了,担心毕业后不能学以致用,就临时组织起来,向学校、教育部提意见,建议北京师大政治教育系要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理论系合并。教育部高师司、中学司领导准备接见我系学生时,王文枢让我随学生前往教育部,阐述我系准备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坚持建设好北京师大马克思主义教学阵地的决心。教育部领导兼听了我系师生的意见,表示需分析研究后再作复。1957年6月19日,公开发表了毛泽东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批评了青年学生中思想政治工作减弱的偏向,强调了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8月1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明确了在中学各年级都要求恢复设置政治课。1954-1957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而严峻,王文枢、张刚在校党政领导下,敢于抵制各种削减青年学生政治课阵地的压力,慎重探索有别于苏联的中国青年学生政治教育模式,成功坚守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政治理论教育阵地,这样的革命精神是可贵的。

三、大力培育政治教育系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对于教育实践中克服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轻视劳动的思想起了重要作用。1957年夏至1958年初,中共中央从中央一级党政机关中抽调出1000名高级和中级党员干部,派往大、中学校和科学、文教单位担任主要领导工作。这时浦安修调来北京师范大学接替王文枢担任政治教育系系主任。她在工作中特别关爱师生,平易近人,既重视理论学习,又深入师生,深入工农,调查研究。

1958年教育革命中,学校各单位努力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路子,政治教育系师生不仅积极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的劳动,还向首钢工人学习,在校内成功地试办了渣棉厂,在校外到京郊房山县长沟公社的南正、北正、坟庄等村实行半工半读试验。浦安修常到各劳动场地检查生产安全状况和劳动保护措施,并了解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她听取学生学习理论、“向党交心”工作汇报时,对学生交心中谈的模糊认识,总是循循善诱,真诚地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她还关心哲学研究班35名研究生的培养。该研究班采取苏联专家莫洛佐夫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教师结合我国实际(包括研究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等生动活泼的方法学习,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打下较好的基础。该班研究生毕业时,举行了欢送苏联专家康·叶·莫洛佐夫回国的大会,学校党委书记刘墉如、副书记王正之、副校长马建民、教务长黄彦平、人事处长张斧等领导均到会。

北师大哲学研究班欢送苏联专家康·叶·莫洛佐夫回国合影(1958.6.29)

前排左起:翁世盛、马特、刘文瀚、王正之、黄彦平、刘墉如、莫洛佐夫、浦安修、张斧、马建民、齐振海、彭万春。

浦安修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1958年,她从本系四年级学生中挑选贾勇、许建辉、柳玲梅、刘淑娥、姜泽仁、井惠英、梁梅芳、梁中义、孙清波、郑佩权、吴家国、蔡德金等十余人提前毕业充实教师队伍;选送沈小峰、刘建能等到中央高级党校自然辩证法班、逻辑学班进修;亲自带领姚森、余少波、杨年高等至河南、安徽等地农村调研。浦安修曾与解放军总政治部肖华主任联系,请解放军院校给予理论干部支持。1959年初,党中央提出“认真读书”时,她为了使政治教育系的哲学课和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公共哲学课都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提高教育效果,亲自邀请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正副所长潘梓年、张镛,中央高级党校哲学部正副主任艾思奇、孙定国等著名学者到北师大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报告,并安排本系的哲学教师到各系做辅导,以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根基,启发学术探讨的兴趣。这些工作都传承并发扬了党的优良学风,指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才成长的正确方向。

半个世纪前,张刚、王文枢、浦安修三位系领导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精心建设政治教育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的智慧与业绩影响深远。他们艰辛探索的工作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倍加珍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贺允清,1929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中学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社长、主编。曾兼任国家教委中小学思想政治教材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政治学科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联系实际探索新路立德树人——中学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回顾

贺允清

一、北京师范大学中学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建立的过程(1979-198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根据新时期要求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途径是:1.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学校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教育、科研、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这些指示使我国教育走上了康庄大道并取得重大成就。

1979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京师大)在原政治教育系的基础上组建了哲学系、经济学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当时我在哲学系担任系副主任和中学政治课教学法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政治课程设置研究和《社会发展简史》教材编写等工作。1980年9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文件,要求北京师大为贯彻此文件精神多承担任务。1980-1984年,我随北京师大党委书记聂菊荪、副校长肖敬若、任炎等先后到中宣部、教育部连续接受王惠德、曾德林、张承先、张文松、彭珮云等副部长委托承担有关加强中学政治课的多方面任务。王惠德在中宣部召开的会议上,要求肖敬若组织力量,探讨大、中、小学政治课课程设置方案;曾德林在教育部会议室面告任炎,要抓紧筹办“中学政治课教学”月刊,并指定北京师大党委书记担任月刊的编委会主任;张文松、彭珮云、李正文等与聂菊荪联系要求北京师大主办全国中学政治课骨干教师进修班;张承先、张文松直接指示我进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会筹备组工作,函请北京市委原常委兼秘书长张大中任研究会理事长,亲自到北京师大参加政治课骨干教师进修班开学典礼和政治课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并讲话。他们指出“教师在讲台上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革命先烈流血牺牲赢得的神圣权利,我们要珍视这种权利”,要求大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新时期的新路子,改革政治课,用马克思主义哺育一代新人”。

北师大为适应党和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要求,于1984年7月建立了中学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不仅组织编教材、负责办月刊、办进修班、培养研究生、筹备召开政治课教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等任务,还与北师大附校合作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学校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大纲研究”。此后,中学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多渠道的工作联通、协同,产生了综合优势,使月刊中栏目的内容、进修班上教师讲授的重点、研究会秘书处草拟学术交流的议题、附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实践、“六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的布置,都联系改进、加强政治课的实际,从而形成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综合研究阵地。

同类推荐
  • 北平抗战纪实

    北平抗战纪实

    在中华民族辉煌的抗战史上,“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淞沪会战”“长沙会战”都被浓墨重彩地描绘过,而我们的古都北平呢?当日寇的炮火轰开我们国门的时候,当日军在北平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北平怎样了?北平人民怎样了?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日子。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的作家,当我环顾四周时,发现我就读的北京市西苑小学就是日寇西苑集中营旧址,我当新兵蛋子时住过的房山军营周围就有很多日寇制造的惨案遗址,我工作过多年的黑山扈解放军309医院就是当年“国民抗日军”用机枪击落日军飞机的抗战旧址。
  • 小说艺术探胜

    小说艺术探胜

    雷达文学评论集,对驰名全国的佳作和活跃于文坛的许多优秀作家,做了颇有见解的评价和深入的品评与研究。对创作中的艺术问题,给予有益的研究和分析。
  • 心灵花雨:通信集

    心灵花雨:通信集

    本书收录了9篇通信稿,包括:《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对话引起的震荡》、《青春是一个斜坡——与大学生们的通信》和《学海无涯苦勤是岸》等。
  • 郁达夫散文选

    郁达夫散文选

    《郁达夫散文选》精选了十几篇郁达夫精品散文,主要有银灰色的死、茫茫夜、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等文章。
  •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

    本书是一个充满家园、父爱、温暖的都市乡土文学。讲述主人公豆豆一出世,三个亲人相继离奇去世;成长过程中再起风云,几次险将殒命,最终是平凡而伟大的父爱让豆豆获得新生!父母给孩子一次生命是正常的,《回家》的父母却给了小主人公豆豆三次生命,让人更感家的温馨和眷恋,深感回家的不易和幸福,是一部爱铺满了孩子回家路的温馨礼物!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心里住着一个你

    心里住着一个你

    两年前情场失意准备借酒消愁而被卢微微鄙视了的男人,摇身一变变成了地产界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因缘巧合地和同样被家里逼婚的卢微微签了一份恋爱协议演情侣。但是,没有人告诉他,演技不好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假戏真做。
  • 王小波文存

    王小波文存

    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她要讨论的事是这祥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偷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如果我要安慰她,并不困难。我可以从逻辑上证明她不是破鞋。如果陈清扬是破鞋,即陈清扬偷汉,则起码有一个某人为其所偷。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陈清扬偷汉不能成立。但是我偏说,陈清扬就是破鞋,而且这一点毋庸置疑。
  • 重生八零逆袭记

    重生八零逆袭记

    推荐新文(你家祖奶奶重生了)希望大家多多去支持投票,么么哒! 前世一场大火让张兰英成为了孤儿,懵懂无知的她,被渣男渣女挑唆,玩弄于鼓掌之中。谋取她的家产,夺取了她的性命,凄惨而死。如今重来一世,张兰英发誓,要借着重生的东风将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保护好弟弟,当一个合格的姐姐。孰不了却被他霸道的拥入了怀中,从此成为了他的心尖宠。
  • 她从来不想那么坚强

    她从来不想那么坚强

    她是农村出来的普通女孩。她并不美丽,但她为人善良。她并不出众,但她乐观自信。她并不富有,但她家庭幸福。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那么自然,直到生活中的一场狂风暴雨袭来,她发现自己竟然无处可逃。。。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蜜糖初吻:我和偶像恋爱了

    蜜糖初吻:我和偶像恋爱了

    不愿接受家族联姻,豪门千金蓝恩星选择女扮男装离家出走,谁知却在机场意外撞上大明星韩西辰,他不仅恶劣的夺走她的初吻,诬蔑她是私生饭,占完便宜还嫌弃她是“飞机场”!她蓝恩星可不是好惹的!扮丑入学伊世学院,强势成为韩西辰的助理,打脸心机女,脚踩白莲花,誓要捕获韩西辰的真心,让他跪地求饶!恶女VS渣男,偷心游戏正式开局!却不知真爱早已在两人间悄悄萌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本心

    末世本心

    世界树再次开始生长,神话时代即将来临,所有的生物都开始了空前的进化,人类将面对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而在这末世之中,最为重要的却并不是强大的力量,还是坚守自己的本心。
  • 三个火枪手(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三个火枪手(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三个火枪手(套装上下册)》中主人公达尔大尼央是一个外省的贵族子弟,来到巴黎后加入了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队,并与另外三个火枪手结成了莫逆之交。王后安娜与英国首相白金汉有私情,安娜送了一串钻石坠子给白金汉;而与王后为敌的首相黎塞留却派人去英国偷得坠子上的两颗钻石,想使王后在舞会上出丑。达尔大尼央自告奋勇与三位朋友一起去英国,几经周折终于取回坠子,保住了王后的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