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500000004

第4章 嬴政 要有干大事的雄心(3)

这时丞相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进行焚书。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敢违抗命令,议论政事的人一律处死。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书的人同等治罪。

秦始皇出于稳固统治的目的,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全国进行焚书,除了少数史书之外,其他的最后只留下了关于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与秦的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

但是,烧掉书籍并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齐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活埋。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后人称秦始皇的行为是“坑儒”。

秦始皇的种种加强君权的政策,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许是当时的客观形势使然,谁不想让自己的江山更稳呢?

4.留住人才就有了成功的资本

人才是一切生产力的核心,历史发展到今天,人才越发显得突出重要。缺乏人才就像没有汽油的汽车,哪怕再豪华也无济于事,等于废铁一堆。由此可见,人才是一个集团乃至一个国家核心的竞争力。

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战国七雄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才争夺战。各国不拘一格的任人方式激励着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才周游列国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战国后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竞争更加激烈,被各国委以重任的杰出之士,其对一国兴衰起着巨大的影响力。各国中又以秦国最敢于也最善于利用他国人才,这也是秦能最终胜出的重要原因。其中在秦王嬴政时期比较著名的人才就有李斯、尉缭、顿弱、王翦、蒙恬等一批人才。

在秦王制定了统一战略后,着手攻打韩国,韩国在秦国的攻伐下,感到危急,为了残喘延命,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派出了一名叫郑国的人到秦国去做“内间”。根据史书记载,郑国是一个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人才,他到秦国的目的就是想要让秦国把人力物力投入到兴修水利工程上去,借以削弱秦国的国力,使秦国无力东伐。

但是当吕不韦失势后,郑国作间的事被发觉了,这时秦人的排外情绪更高了。秦国上下为之震惊,许多宗室大臣议论纷纷,并向秦王政进言说:“诸侯国的人来秦做事,都是为他们自己国的君主来游说离间秦国的,长此下去,秦就有危险了,现在应当把他们驱逐出去。”

秦王政又想到了吕不韦曾经的威胁,同时又看到那么多的诸侯国人在秦国,于是就同意了驱逐宾客的意见,发下了逐客令。正是在这种氛围里,秦国进行了一次大搜索行动,凡是诸侯国来的人,一律驱逐出境。

李斯与《谏逐客书》

“逐客令”的下达,把一人推上了历史发展的前台,这个人就是李斯。

“逐客令”公布的时候,客卿李斯就认为此举纯属荒唐而极力反对。李斯出身南方的楚国,他拜著名学者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

李斯认定在七个强国中只有在秦国干事才有前途,于是离开故乡楚国前往秦国。他先在吕不韦门下充当舍人,后成为秦王政的客卿。

由于李斯只是客卿,又与吕不韦有关系,自然也要被列在被驱逐的名单上。

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李斯展示了他的政治才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他向秦王政上了一封书信,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在这篇文章里,他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和严谨务实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说:“秦下逐客令是错误的举措。从前,秦穆公求纳四方贤士,从西得到了西戎的由余,在东得到了百里奚,请到了宋国的蹇叔,晋的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虽然都不是秦国生的,但却使秦国能够兼并二十多个国家,从而才称霸了西戎。秦孝公因为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得以富强;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谋,打破六国的合纵联盟;秦昭王得到范雎,使王室权力增强,抑制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而这四位国君都是以客卿来为秦国建立功业的。”

“从这些方面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那些美女、乐声、宝珠、好玉,虽然不是秦国出产的,但大王却多方求取享用。而对于用人却不这样,不问可不可用,不论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人都不用,凡是来客都要驱逐出去。这是只看重美女、乐声、宝珠、好玉,而轻视人民的举措。臣听说泰山不出让每一块土壤,所以才能成就其大;河海不拒纳每一个细流,固能成就其深;做君主的只有不遗弃民众,才能显明其德。这正是五帝、三皇能够天下无敌的原因。而如今秦却要抛弃人民,让他们去帮助敌国;辞退宾客,让他们去壮大诸侯。这实际上就是借武器给敌寇,拿粮食给盗贼的举措。”

在这篇论理充分、举例详明的文章中,李斯列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并且都是有目共睹,不容秦王政不回心转意。秦王政自有他的难处,他同意下逐客令,是因为他考虑到吕不韦的宾客党羽在朝危害他,而现在他见李斯的谏文,却没有提到吕不韦,消除了他心中的疑虑。另一方面,李斯的谏文句句在理,已经打动了他,所以他当即派人把李斯召回,恢复官职,并取消了逐客之令。从此,李斯成为秦王政的重要谋臣,为秦的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尉缭与《尉缭子》

尉缭,魏国人,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尉缭来到秦国的目的是明确的,他认准秦国必然要一统天下,便到这里来施展平生所学,一逞抱负,所以当他初谒秦王,就详细地提出了统一决战的具体问题。

尉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他认为决战的形势对秦是极为有利的,他说,其他诸侯国同秦国的实力比较,其他诸侯势力如同郡守县令,每一个诸侯都无法与秦相抗衡。因此,尉缭最担心的是山东六国会再结联盟,合纵击秦,并且列举了秦王熟悉的历史事件,以此向秦王敲响警钟。

秦王听后,非常赞同尉缭的看法,对于如何避免合纵局面的形成,是一个关乎统一决战成败的重大问题,秦王询问了尉缭的意见。尉缭说,方法很简单,只要秦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对于尉缭的建议,秦王感到切实可行,所以,秦王接受了尉缭这个建议,同时,对尉缭处理军事问题的能力也很赞赏,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战略家。

为了表示对尉缭的尊敬和重视,秦王在接见他时,坚持以平等之礼对待尉缭,不再摆秦王的架子,以此表示对尉缭的珍惜和对人才的渴望。

尉缭曾写了一部《尉缭子》,这部书内容丰富,列举了战争观、战略战术的运用、军队的训练与管理、指挥艺术等等,对当时战争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对于尉缭的建议,秦王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加以付诸实施。许多秦国使者怀揣着金银珍宝,前往各国,想尽办法贿赂收买显贵“豪臣”,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离间六国之间的关系,而秦则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将六国各个击破,实现秦一统天下的战略目标。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一措施很奏效,由此可见,尉缭的战略性建议,在秦国的统一决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说客顿弱

顿弱也是从其他国家入秦的游说之士,其身份类似于宾客。

当秦王政派使者通知顿弱进见时,顿弱请使者向秦王政转达说:“臣客居秦国,按理来讲,相见的时候,我不能参拜秦王。秦王如果能允许臣相见时不行参拜之礼,臣愿意奉召晋见;如果不允许,那么,臣就不敢进见了。”

使者回来后,向秦王转达了顿弱的回话,秦王政觉得顿弱有点奇怪,但出语不凡,揣想其人必有奇才,所以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当顿弱前往宫中见秦王的时候,开始就大谈“名”与“实”。他说:“天下有其实而无其名者,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有无其名又无其实者,不知大王是否知晓?”秦王政被顿弱弄得莫名其妙,不知顿弱真正要说些什么,便只好回答说:“不知道。”

顿弱接着做出了解释,他道:“有其实而无其名的是商人,商人手不挟持农具耕田,却拥有积粟之实,所以有其实而无其名;无其实而有其名的是农夫,农夫在大地解冻后便从事耕种,于烈日之下赤膊锄草,却无积粟,所以无其实而有其名;而无其名又无其实的是国王,作为万乘大国之君,至尊至贵,没有孝敬双亲之名;用地方千里奉养双亲,没有孝养双亲之实。”

秦王政听出了顿弱是在借他将母亲从咸阳迁出的事情,说自己不孝,羞辱自己,所以面露愠色。

顿弱见自己的言语已触到秦王的痛处,便话锋一转。他向秦王说:“山东有六个强国,以大王之神威,现在重点应当放在山东六国,而非母后那里,臣私下以为大王不会采取如此之策。”

顿弱的寥寥数语,打消了秦王政的怒气,他向顿弱询问道:“山东六国可以兼而有之吗?”

顿弱回答道:“在山东六国之中,韩地处天下的咽喉,魏是天下的胸腹。大王如能出资万金,听任臣下东游韩、魏之臣,离间他们君臣,如果韩、魏的大臣事于秦,则韩、魏从秦。一旦韩、魏服从于秦,则天下即可得之。”

“寡人之国贫,恐怕难以资给万金去供游说。”秦王显得有些为难。

于是顿弱分析了天下的形势,他说:“现在天下大势非常明显,非‘合纵’即‘连横’。若‘连横’成功,则秦称帝于天下;若‘合纵’成功,则楚称王于天下。如果秦称雄于天下,就可以用天下的资财来供养秦;如果楚称王于天下,无论大王有多少财金,却无法据为私有啊!”

秦王政听了顿弱的话,点头称“是”,于是待顿弱为上宾。

从此,秦王出万金派顿弱东游韩、魏,使韩魏将相事于秦;北游于燕、赵。最后的效果非常明显,赵国名将因赵王中离间计而被杀;后齐又入朝于秦,顿弱之谋功不可没。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秦王对韩非的渴望,更富有戏剧性。

韩之先祖与周同姓,姓姬氏,后属晋,至韩武子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芮城),因此以封地为姓。春秋末至战国初,晋国公室衰微,六家卿大夫瓜分晋国政权。公元前403年,韩与赵、魏三家通过周考烈王的册命,正式成为诸侯,晋君反而成为他们的附庸,史称“三家分晋”。到公元前376年,三家干脆灭掉了晋君。

韩国最先建都在阳翟(今河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把国都迁到了新郑(今河南新郑县),其辖境包括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的中部、南部。韩国地处天下腹心,西与强秦为邻,东与魏国接壤,南有地广人众的楚国,被诸强包围,偏偏在地势上又无险可依,所以经常遭到其他诸侯国的攻击,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

韩国最危险的敌人,是有“虎狼之心”的秦国。

秦国亡韩之心久矣,早就计划要将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夺到手中。昭王时,范睢就曾说过:秦之有韩,好像木头里有蠹虫、人的心腹有疾病一样,万一天下有变,对秦国威胁最大的一定是韩国,应当灭了它!出于同样的考虑,秦王政在制定统一六国的战略时,也是决心搬掉韩国这块挡在秦国正面的大石头,以肃清秦军东进的道路。因而,韩国的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同类推荐
  • 马云传

    马云传

    从顽劣少年到“创业教父”,从英语教师到新经济领袖,马云是如何完成这场完美逆袭的?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马云的成长、创业和缔造“阿里帝国”的过程,描写了他遭遇过的困苦、经历过的辉煌,解剖了他的奋斗精神和管理智慧。想创业的年轻人,正在人生事业上勇攀高峰或艰难跋涉的年轻人,都可以从马云身上汲取力量,从马云身上学到人生的智慧,为自己补充正能量!
  • 千古绝恋

    千古绝恋

    帝妃爱情绝唱古已有之,但像光绪皇帝和珍妃这样,把自己的爱情和国家命运、民族存亡紧密相关,这更是爱情中最伟大的和最悲壮的,他们高尚和凄美的生死恋在中国帝妃爱情中堪称千古绝唱。这段爱情既让人伤心落泪,又让人肃然起敬。故事从慈禧太后给光绪皇帝指定皇后酿成了他的婚姻悲剧开始,描写了光绪帝与珍妃的相爱给光绪帝痛苦、孤独的心带来了春天。他们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共同的政治见解使他们爱得死去活来。然而,政治是无情的,正当他们生死相随要变法强国时,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珍妃被打入冷宫,一时间血腥苦雨、阴霾遮天。
  •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冯其庸是我国著名的红学研究学家、著名艺术家、著名考证学家。他出身于贫寒之家,从童年起他就饱受苦难,历尽艰辛,由于家境贫寒和时世动荡,小学和中学曾经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可以说,他主要是凭着不懈的个人奋斗完成学业,并最终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代学术、艺苑大家。
  •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梦圆江河

    梦圆江河

    本书为作者黄河、长江等众多水域的游记散文。分别包括:峡江情、难舍三峡一江水、路、“海”之恋等等。
  • 七色花的凋零

    七色花的凋零

    病在床上躺了七年的江云被一位西域僧人救起,但是站起来的代价却是寿命只剩七天,热爱游历与推理的江云决定在七天里赶往西域,并看看那朵独一无二的西域七色花,在这七天里,江云经历了舍利丢失案、密室杀人案、无故失踪案等一系列的案件,并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推理智慧成功破案,但是破案的江云却看到了一幕幕的人间惨案。江云在生命的最后来到了西域,见到了七色花,就在江云以为自己要消逝时,他却看到了他病在床上时七年梦境中的人,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循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腹黑老公笨笨妻

    腹黑老公笨笨妻

    连续相了五次亲失败,灰心下她冲动的嫁了一个认识不到两小时的男人。本以为结个婚就像过家家,完了后她可以继续出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本以为自己老公就是那种看起来斯文有礼的好好先生,结果、、、、、、完全相反。于是,一段甜蜜,温馨的婚姻生活展开了。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红眸冷妃:逆天废材小姐

    红眸冷妃:逆天废材小姐

    穿越万年,只为与你相遇,同你携手走上世界巅峰…………她是现代杀手界的King,却悲催的穿越到了玄灵大陆南陵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废物身上,这是一场意外还是命中注定?熟不知这是另一场阴谋的开始——————————(本文无虐,男主女主身心干净,无小三)那时,她问:“若我离你而去,你会怎么样?”他答:“会死。”“为什么?”他指了指心脏的地方,“因为这里将不再跳动。”在之前无数个漫长的岁月里,他孤身一人徘徊在这世界中,一颗心从没跳动过,直到遇见了她,第一次知道心动是什么感觉,她的笑,她的狡黠,她的一切都让他着迷。后来,他终于明白了,之前那颗心从不跳动,只因少了一个她,之前的孤身一人,只为遇见她…………
  • 大隋女歌

    大隋女歌

    开皇盛世耀清歌,大兴之城百媚生。俊眉君子征宫妃,美目盼兮灵秀妻。一代倾城出江陵,纤指若兰透骨香。一抹华云一曲柔,回眸此生朱颜辞。她是西梁国公主,也是杨广的王妃,更是隋炀帝的皇后。她曾母仪天下,也曾是亡国的遗民。她亲敛亡夫,被困异族,却终老于长安……她漫长的一生起起伏伏,一曲肝肠断,一曲殷殷阙歌。生命的无常不过如此而已!最重要的是:这一生,她爱过!
  • 皇花劫

    皇花劫

    她刚一出生就是整个王朝最尊贵的人,异国国主是她外公,其他附属国也都和她牵连关系,身为轩辕皇室的长女,她从小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精美腹黑双子,谪仙叔叔,霸气小将,妖艳花魁,倾城公子……她的归宿是…
  •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他是各行业都有渗透的巨头古氏财团的年轻总裁,时而魅惑,时而冷漠,又时而狂暴,令人捉摸不定。而她,不过是一个无父又无母、寄人篱下的小孤女。原本就是两个世界里的人,却因为命运的转轮,而有了交集。他看着她清冷娇弱的脸庞,审视着她的眸子,逼迫她交出她的一颗真心;最后,在她丢了心,心甘情愿的留在他的身边,满怀着喜悦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的时候,却见他忽现阴鸷的神情——“滚!……就因为我厌倦了你、腻了你,所以你该滚了!”心碎,就只是在一念之间而已……◆可爱的小虫虫◆三岁——小虫不悦的嘟着嘴:妈咪,为什么你要我打扮成女生的模样?她头上冒出了几根黑线:因为女孩子能够穿漂亮衣服。小虫厌恶的瞅着身上的白色蓬蓬裙:可是小虫不喜欢穿漂亮衣服。她皱眉兼无语,看来无法忽悠了……
  • 小人物之修仙

    小人物之修仙

    路在何方?看透迷雾,飞越迷雾就是道!一代仙君意外回到了地球,这一切让他很吃惊。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好似什么都没看到。习惯了大人物的眼光看世界,如今我要做个小人物换个角度来看世界。原来这样才能成仙,原来仙路是这样的崎岖艰难。当知道了真相他也是无奈,因为:道不可轻传!但是他依然向前,不为其他只为心中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