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6800000117

第117章 米爸爸的良方

老式的二六自行车,前面架着一个老旧的车筐,车筐里是米爸爸的黑色提包,提包里,装着一个饭盒和一本书。

米果的黑眸如同水洗过一般,她攥紧手掌,屏住呼吸,一步一步,走向米爸爸。

上车的时候有点困难,米爸爸帮她坐上去,并且拉着她的手,握紧车座。

“坐好了。”

米爸爸叮嘱完,就利落的推动自行车,沿着大路朝自家楼房那里走。

一边走,一边说起米果小时候的趣事。

米果觉得很不自在,因为家门口聚集的那些老街坊邻居们,看到他们父女之后,都停止议论,用一种匪夷所思的表情盯着他们。

米果偷偷地拽了一下米爸爸的衣服,极小声地提醒他:“到家了,爸爸。”

她以为米爸爸只是心血来潮,想载她一段。

谁知,米爸爸的声音却愈发大了起来,推行的速度,也快了一倍。

“果果,抬起头!咱们老米家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别人说闲话!谁无生老病死,谁能绕开你的职业,你做了你这个年纪做不了的大事,了不起啊,果果!爸爸以你为荣!”

“谁要是欺负我们家果果,就是和我老米过不去,我这人,虽说没什么本事,但是为了我们果果,我这条老命,就摆在这里了!”

米爸爸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不仅让一群爱说闲话的大妈们傻了眼,更是引来楼上住户的关注。

米爸爸不以为杵,竟跨上自行车,带着米果绕着附近的楼房转了几大圈,他逢人就打招呼,逢人就夸他家的果果好,几圈下来,没有任何悬念的,他和米果成了街坊邻居餐桌上议论的头条新闻。

谁都知道,老米护犊子护到了变tai的地步。

但茶余饭后,讨论最热烈的还是关于米果从事的职业和米果这个孩子的品性问题。

殡葬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始终不为老一辈的人所接受,但是年纪稍轻一些的小辈,思想就很开明。他们认为职业,就是安身立命之本。劳动本没有贵贱之分,行业也就应该没有高低之别。如果说因为殡葬职业跟死人打交道,就对其不屑,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向家中老人科普,随着国人老龄化的加剧,今后几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人世。让逝者有尊严的“往死”,就是殡葬服务人员的功劳。小辈们又向老人们举例,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重视临终关怀,重视殡葬文化。台湾一家从事殡葬业的上市公司,登上了福布斯亚洲中小上市企业200强的排行榜。而且人家没有随便起一个普普通通的XX殡葬公司的名字,而是把企业称之为XX人本。人本,以人为本,每一个人作为大写的人,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逝者也是同样。这家公司招新的时候异常严格,它们不仅要求员工的样貌和学历,甚至招聘护柩者,也会优先聘用一些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年轻人。

所以说,他们老一辈的人观念太落伍了。

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习惯也非儿孙们的三言两语就可以轻易改变,毕竟,行业的特殊性,主观上给了人们一种排斥感。但是这些,都不妨碍街坊邻居们对于米果的印象。

这几幢单位楼房里,所有的老中青,包括未成年的孩子们,他们一致认为,果果这孩子,好的没话说!

老年人对她的印象好,是因为这个长相可爱的小丫头,总会帮他们的忙。譬如顺道拎个菜,搬个板凳,扶他们上个楼梯等等,这些自家儿孙都做不到的小事,果果却能做得很贴心,很好。

中青年对米家果果印象好,是因为小姑娘性格好,看到谁都笑嘻嘻的主动问好,而且,小米果和那些花枝招展,妖娆扭捏的同龄女孩不同,她总是穿得很可爱,很正常,从不化妆,行事走路都让人觉得很舒服。

小孩子喜欢米家果果,原因就更简单了。

“果果姐姐的背包里,总有数不清的好吃的!”

米果是大家的开心果,是街坊邻居眼中的乖宝宝,虽然她的工作确实有点那个,可他们这些人,是不是对果果也太严苛,太歧视了。

相较于别家饭桌上的反思和议论,米家的餐桌就显得过于安静了。

米妈妈因为刚才米爸爸带着米果游街的行为,气恼不已,她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根本不搭理家里的两个神经病。

在她看来,外面的一对父女,就是神经病。

一个迷上了给死人整容,一个呢,却尽心维护,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家出了个奇葩货!

神经病!

父女俩沉默着吃完饭,米果要收拾碗筷洗涮,却被米爸爸按住,“去休息吧,累了一天了。爸爸来。”

米果起身,眼眶红红的看着米爸爸,“那您记得叫妈妈吃饭。”

米爸爸看着女儿垂头丧气地进了房间,才收拾碗筷送进厨房洗涮,洗到一半,胳膊一阵酸麻,他赶紧托住碗底,才不至于摔了碗。

“唉!真是老了,蹬了这一会儿车,老胳膊老腿就不管用了。”米爸爸捶打着腰背,叹息道。

不过,当他回想起米果扑进他怀里,感动的只知道流泪的情景,他又觉得,所有为了女儿,为了家庭付出的苦痛都是值得的。

洗涮完,擦干净流理台,他倒了一杯温水用钥匙打开了紧闭的卧室房门。

里面黑乎乎的,只能看到家具的大概轮廓。

他叫了一声曹秀云,回答他的却是粗重急促的呼吸声。

米爸爸打开台灯,把水搁在床头柜上,坐在床边。

他推了推背朝他躺着的妻子,“喂,差不多就行了啊,你还真准备和果果划清界限啊。”

米妈妈缩了一下肩膀,用力甩开他的手,“滚一边去,别烦我!”

米爸爸苦笑着朝边上坐了坐,“滚远了。”

见米妈妈不吭声,他叹了口气,劝道:“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果果有错,她欺骗了你,让你在街坊邻居面前丢人了,你生她的气,理所当然。可是你,冷静下来有没有想过你也有错。”

“我有什么错!我错就错在,当初不该生了她!”米妈妈抻着脖子夺过话去。

“曹秀云!!”米爸爸的声量蓦地变大,语气变得异常严肃。

米妈妈被这声带有明显责备性质的吼声给震住,她嗫嚅着嘟哝了一声,吼什么吼,便又扭过去躺着。

“曹秀云,你的心怎么变得这么狠,当年,你为了果果做了多少牺牲,你都忘了?我还记得,你流掉我们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你哭着对我说,要一辈子对果果好,疼爱她,因为要加上对失去的那个小生命的愧疚和爱。曹秀云,你摸着良心说,果果这些年可曾让你失望过,可曾对我们不孝?还有当初,若不是你眼红什么事业编,怂恿果果去学殡仪,她又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凡事有因才有果,果果要不是学了殡仪,她可能到现在还按着我们规划的生活,过的无滋无味。果果性子平和,习惯了以我们的意志为主,二十几年里,她难得真正的喜欢一件事,难得勇敢一回。可见,这次的事,她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我们大人,通常遇到子女的事,往往会武断专行。我们除了横加指责和干涉之外,难道,就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想想吗?想想她为什么会执意选择整容师这个职业,想想她为什么在婚介公司工作的不快乐。不是所有的事,都如书本上描绘的那么美好。果果她是我们的女儿,没错,但她,首先是一个有思想,独立的人。她有她的喜好,有她做人的根本,有她不能触及的底线。她长大了,会自己分辨美丑,善恶,会有她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我们如果还把她当成孩子,恨不能时时刻刻替她做主,替她去生活,这合适吗?”

“秀云啊,这些天,孩子和你一样,都在受煎熬。你看果果她好好吃过一顿饭吗,每次吃饭的时候,她都咬着筷子,盯着卧室的房门,每次从饭桌上离开,都会叮嘱我劝你多吃一点饭。孩子没有变,她还是我们熟悉的善良的果果。她也深爱着我们,哪怕我们曾那样的误解她,伤害她,她仍旧对我们,充满了愧疚和爱。秀云,就算你不承认,我也知道,你是后悔了。这些天,你没睡过一个好觉,每天晚上,等果果睡着了,你就偷偷的去看她,对不对?还有,你做的那些菜,名义上是为了给我补身体,其实,都是果果平常爱吃的,对不对?”

米妈妈起初不吭一声,后来,当她听到丈夫的质问后,她才猛地耸了下肩膀,扯过枕巾蒙着脸哭了起来。

米爸爸叹了口气,却也欣慰,毕竟,所有的误会和偏见,哭出来,就好了。

同类推荐
  • 蔷薇航班

    蔷薇航班

    褚穆是最年轻的驻德外交官,霸道强势、杀伐决断、喜怒无形。舒以安幸运地见证了他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成熟稳重的男人,可惜那些最好的时光,陪在他身边的不是她,而是她的学姐陶云嘉。陶云嘉为了留学后能进入外交部就职,轻易接受了褚穆父亲的提议,背弃了这段感情。所以当褚穆突然向舒以安求婚时,舒以安妄自菲薄地认为,或许他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而已。在爱情面前,理智早已无处栖身。纵然舒以安有着百转千回的疑虑,都敌不过褚穆的一句“嫁给我”。
  • 萧先生的糖很甜

    萧先生的糖很甜

    青春初遇时,她喜欢他,他漠然青春进行时,她追随他,他漠然青春结束时,她爱他,也放弃他,但他却说“我心悦你”但她不知道的是,他却从来没有真正拒绝过她“萧先生,你占据了我的整个青春,但以后就各自安好吧”慕烟已经不再如同从前那般执着,追在萧燃身后。“慕小姐,我的小尾巴从来不会走丢”萧燃微微一笑,以后,就让我来追随你。
  • 想等风起再见你

    想等风起再见你

    若没有感受过阳光便可以承受黑暗,顾屹辰对于苏沫来说便是那阳光,旁人皆知顾屹辰为了苏沫可以付出一切,但没有人知道苏沫最后的那一点希望却是顾屹辰毁灭的
  • 愿你珍惜我的微笑

    愿你珍惜我的微笑

    她是季家的私生女,母亲早就病死了,无奈之下回到了她父亲家居住。她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所欺压,在家里活得比佣人还要辛苦,在自己考上了大学之后搬了出去,自己照顾年迈的外婆,在学校遇到了她的白马王子,他们在一起后,因为自己没有一个高贵的身份,她收了他妈妈的支票,带着外婆离开了B市三年后,她是首席设计师,兼著名歌星,回到了B市,自己上班的公司刚刚好就是在他的公司“你这个总经理还要不要干了?”某人对她说“不想,我要辞职”她愤怒的说他低头吻上了她的唇“想得美,想辞职要赔违约金,违约金我不想要,你想辞职那作为违约金你得嫁给我”“呵!那我不辞了”
  • 爱在发芽

    爱在发芽

    那美丽的风景是在南湖堤段。站在堤坝上,微风拂来,使人神清气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摇晃着翠绿的脑袋,身高体健的杨树,它看起来是那么舒服,看着那绿色,似乎进入了梦幻王国,然后,眼睛便又看到了那似乎是被擦洗过的宝石一般的天空,还有那轻盈、洁白的闲云,不时还传来飞翔音乐家—小鸟的歌,那么动听,美妙。
热门推荐
  •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党员学党建》紧扣时代的脉搏,突出主旋律,抓住广大党员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新时期对党员的素质要求,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对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路线方针和执政理念做了系统阐释。作为一种创新探索,作者力求把党建读物写得好看、好读,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党建学习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于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等各种学习活动,更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读书月”活动的理想读本。
  • 阳庚的手

    阳庚的手

    吕翼1971年生,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昭通市昭阳区文联主席先后在《大家》《民族文学》《青年文学》《滇池》《青年作家》《边疆文学》《佛山文艺》等刊物发表小说多篇有作品入选《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出版有小说集《灵魂游荡村庄》《割不断的苦藤》和散文集《雨滴乌蒙》曾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边疆文学奖、云南日报文学奖、云南省优秀期刊编辑奖等。这样的夜,多么美好。星光灿烂,夜露晶莹,光亮从淡淡的云隙里掉下来,从支离的瓦隙里沁进来,独眼赵四就睡不着了。独眼赵四虽然年纪已大,虽然只有一只眼,可他对光亮却十分敏感。
  •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寻找幸福的天堂

    寻找幸福的天堂

    一个生活在和平富裕家庭名叫玛雅的年轻女人,不忍命运给予的精神软暴力与家人的情感无情,对生活感到失望,她抱着绝望与毁灭的想法,逃避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这个同样也充满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她遇见一个名叫苏菲的孤儿和一个叫森的男人,被卷入一场血腥的阴谋之中,在这生命如蝼蚁般被利用的阴谋里,苏菲的善良与坚强与森潜意识里对爱的向往使她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她渐渐明白人生中所谓寻找的幸福到底在哪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嘿!宝贝儿,别这样

    嘿!宝贝儿,别这样

    宝宝好习惯的养成,取决于父母的教养行为和态度。本书不仅仅指出为人父母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还包含了孩子0~6岁之间所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及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是专门提供给父母的一本宝宝习惯教养参考书。只有深谙育儿指导,抓住孩子的关键成长期,改变教养方法和手段,才能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塑造孩子优秀人格养成,孩子才会有灿烂的未来。
  •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 靠制度管人,不靠人管人

    靠制度管人,不靠人管人

    马云曾经说过,没有好的制度,这是公司的灾难。由此可见制度化管理对于一个团队是何等的重要。一个企业,应当依“规”管理,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人管人,总是有漏洞可循,因为人是有弱点、有感情的。企业内部有一套运行得当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团队的基本特征。若是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那么,这个团队便会成为缺乏凝聚力与执行力的一盘散沙。本书从如何选拔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精细化管理等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入手,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读者明白了“为什么”之后,更懂得“怎么做”。极具实用性和操作性。
  • 拈花笑佛自逍遥

    拈花笑佛自逍遥

    如果是一出戏的开幕,那么等待也会成为优雅的美丽;如果是一出戏的散场,那么离别也会成为经久的回忆。只是一段人生的萍聚,不需要刻骨去珍惜。来得的时候,你还是你,当所有的路人都转身离去,那走进戏中的你,不知道还能不能走出自己编织的梦?–《一出戏》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