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4900000013

第13章 正德初年的政治风波

历史进入正德年,一个伟大的时代终于拉开帷幕,我们的明王朝终于进入多姿多彩的时期,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看见很多人精彩的人生。虽然它只有十六年,比弘治王朝还短了两年,但它可记载的事情却比弘治王朝多的多,对于士大夫来说,它是荒诞、令人不愿意回想的十六年,但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它却是资料丰富的十六年,在这十六年中,从中枢到民间,整个帝国都在跟随那个活泼的孩子一起跳动。

朱佑樘给他的儿子选了三位顾名大臣,他们是刘健、谢迁、李东阳,时人对这三人的评价为李公谋、刘公断、谢公侃,这三人都是令朱厚照头疼的人物。

朱厚照继位之初也曾发誓要做一个好皇帝,像他父亲那样,兢兢业业、披星戴月,但这明显不符合他的性格,起初他还能坚持每天早起早朝,但随后开展的经筵他再也忍受不了,皇帝自小受到多种类型人的引导,他的价值观是多元的,他不可能像他的父亲那样被迫接受儒生们的絮絮叨叨。皇帝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抵制经筵,终于在正德元年(1506年)他等来了大婚的机会,皇帝以此为借口暂停经筵,此一停就再也没有开过。

皇帝选择配偶的决定权通常并不在自己手里,而在两宫太后手里,正德朝的两宫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皇室选择未来的后宫之主自有它的一番标准,这个人的家世不能太显赫,她也不应该太漂亮,她更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她甚至不需要有才,她只需要形态端庄,身体壮硕能生孩子即可。对于我们这个帝国来说,皇后跟他的丈夫一样只是执行礼仪而存在,或者还要执行生儿子的义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不到皇帝和他的配偶之间的爱情存在,皇帝如果不喜欢他的皇后,宫中还有无数的宫女,无论是其他妃子还是宫女选拔的标准都跟皇后一样,皇帝在这个死寂寂的宫里没有任何新鲜感。

虽然朱厚照大婚了,不仅娶了位皇后,还连娶两位妃子,但这三个女人都令朱厚照提不起兴趣,一方面是令人厌烦的文臣,另一方面是令人毫无感觉的女人,朱厚照此刻切实感到了做一个皇帝无奈,他就像一个囚徒,一个被锁在深宫中的囚徒,但朱厚照明显是有想法的人,他不愿意就这样认命,他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从1506年的8月份开始,也就是他大婚之后,他便开始跟太监厮混在一起,他们在皇宫里骑马、射箭、踢球,皇帝是个很灵光的人,他懂音乐,甚至还对梵文有研究。从这个月开始皇帝时常化装跑出宫去,在宫外的街肆流连,酒馆、赌坊、妓院都是他流连忘返的地方,尤其是在妓院里看见各色女人,令他大开眼界。

九月份,皇帝与文官的矛盾终于爆发了,爆发的原因却是前面几朝都不存在的财务问题。

本朝宫中每年开支都是定额,朱厚照登基后开始大手大脚花钱,登基、大婚、庆典,还有数目庞大的其他花销,以及对身边玩伴的赏赐。朱厚照登基不到一年便感到手头紧蹙,便让户部拨钱,户部自然不给。眼看没有钱用,朱厚照再怎么折腾也还是不行的,看来只有乖乖听他们的话。

朱厚照让户部的官员想办法弄钱,户部的官员只是让朱厚照厉行节约,提不出来什么能弄到钱的法子,户部官员们弄不来钱,太监们弄钱的路子却一条接一条,朱厚照这个时候发现身边的这些宦官们真是不得了。

宦官们搞钱的方法都是绕过户部,到地方去设卡抽商税,去找免税的皇庄要钱,这些措施无疑遭到文官的激烈反对,对于这些文官们来说只有免税才符合他们心目中的道德理念,增税是万万不能的,从洪武开国起,除了崇祯年,本朝的税收只见减少,却没见增加。这种情况却是在人口、田亩、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儒家的桎梏在这里又一次显而易见。

而这次皇帝与文官矛盾的第一次爆发就是由宦官弄钱引起的。明代户部每年会给宦官一定数量的盐引,让宦官购买食盐去贩卖,实际上是在潜规则下给皇帝增加些收入,虽然这不符合规制,但社会的运行自有阴的一套和阳的一套,表面上的谓之阳,私下里谓之阴,阳的可以不去遵守,但阴的就必须要去遵守,否则人们会认为你拎不清。

眼看发生了财政危机,朱厚照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户部还欠宫里12000盐引,如果把这部分盐引要过来,又是一大笔钱,想到这里朱厚照非常高兴,便让太监去要。太监在户部那里吃了闭门羹,户部不给,消息传来朱厚照懵了半天。他发觉了一个奇妙的事情,主宰天下的自己在这个国家中连讨要盐引这样的小事都办不到,朱厚照终于愤怒了,摊牌吧,这个小牌迟早要摊。

更令朱厚照感到惊讶的是,文官们比他还要兴奋,一个个摩拳擦掌、急不可耐,仿佛等待了许久似的。先是给事中陶谐、御史杜旻、邵清上奏书反对,接着天上出现流星,南京的官员们又以此上书要挟,然后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集体上书指责宦官乱政,这些人仿佛是商量好的,朱厚照自然认为内阁阁臣刘健、李东阳、谢迁是幕后指使者。

明武宗大发雷霆,他将对内阁的怨恨发泄到户部身上,眼见如此户部官员拿出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给6000盐引,朱厚照的怒火依然没有熄灭,自己是皇帝,居然被文官讨价还价,他将内阁三巨头招了来,要好好问问他们。刘健、李东阳、谢迁态度依然坚决,他们抬出祖制来压朱厚照,并一口咬定宦官拿着盐引干不了好事,朱厚照被激怒了,他驳斥道:“国家事岂专是内官坏了?文官十人中仅有三四好人耳,坏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辈亦自知之。”朱厚照的这番话可以说已经是对帝国文官的全盘否定,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回去后集体上了一道奏折以辞职相威胁,朱厚照最终还是做出了妥协的决定,同意了户部提出了只给一半的提议。

发端于正德元年的这场盐引之争似乎只是正德年间的小事件,但它却成了明王朝君臣关系的分水岭,从此之后,君开始视臣为仇寇,由于儒生的偏执与跋扈,帝国的政治终于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越至晚明这种政治上的死结表现的益发显性,这不是偶然因素带来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的道德思想已经开始跟这个时代不合拍,它不仅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发展,反而成了这个时代发展的羁绊,我们暂时不去探讨这些大话题。我们知道君主随意使用钱财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这只是其中一种。成化朝虽然给官僚政治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但成化朝的文官还未能成型,他们跟三杨一样跟君主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贵族的羁绊、文官的踽踽都使得此时的文官政治既决然又虚弱。但弘治朝皇帝的羸弱使得官僚跟君主之间的联系被完整的切割开来,官僚日益成为一个独立而又张扬的整体。

正德皇帝在与文官的第一次交锋中败下阵来,他意识到要采取措施压制这股势力,他需要能够制衡文官的力量,在这种局面下,刘瑾走上了历史舞台。

刘瑾是朱厚照在东宫时的旧人,他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够带着朱厚照玩乐,更为重要的是在朱厚照登基后刘瑾在理财方面颇有心得,他会出一些主意让皇帝创收,他更是偷偷告诉皇帝国库收入减少是因为文官们管理不善或贪污所致,要求对文官进行彻查。皇帝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瑾,刘瑾还有七个帮手,他们是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这七个人也是围绕在朱厚照身边的人。皇帝的确是孤立的,不仅在外廷那里得不到任何帮助,内廷也是如此,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跟前朝的怀恩一样跟他的主子对着干。皇帝逐渐依靠身边的这八名宦官建立自己的班底,盐引之事已经让皇帝决定跟官僚集团彻底决裂,但内廷和外廷已然联成一体,朱厚照只能暂时拿清查国库帐目一事打击官员,并让刘瑾掌握京师军队,以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

刘瑾和他的七名助手对文官的清查使他们感到不安,一旦在皇帝那里落下什么口实,皇帝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他们进行打击。正德元年的十月份,盐引事件刚刚过去一个月,紫禁城的气氛便剑拔弩张,文官们坐不住了,开始提前出手,而文官们的提前出手也使得正德年间的政治冲突全面爆发。

1506年10月27日内阁和司礼监上书要求武宗处死八虎,此时朝臣已经给刘瑾等八人取了个外号,名曰“八虎”,皇帝接到朝臣和司礼监的上书彻底绝望,他让人去央求内阁与司礼监,要求将这八人发配南京了事,内阁态度极其强硬,声明只将这八人处死,不做其他议题,而且要在二十八日的早朝上逼迫皇帝做此决议,大明朝到了这个时候已是倒了个个,不是皇帝对官员发议题,而是官员对文官发议题。到了晌午,朱厚照将此事压了下来,愣是不批。

下午,内阁和司礼监共同商量了一个议题,那就是到了夜晚在宫中密杀这八名宦官。物极必反,文官们的跋扈终于在文官内部招致不满。吏部尚书焦芳本就跟内阁三人有嫌隙,他将这一消息告知了八虎,这场战斗刚刚打响,文官内部就已现分裂,焦芳的叛变导致文官们的计划功亏一篑,正德年的政治形势发生惊天逆转。焦芳不是一个个案,嘉靖年还有张骢,从焦芳和张骢我们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文官在跟皇帝的斗争中还略显稚嫩,二是此时的文官还未上轨道,后世跟皇帝合作的严嵩和张居正的惨烈结局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帝国是士大夫的帝国,如果有谁敢跟天下的文官作对,严嵩、张居正就是榜样。

八虎得知了朝臣要对自己动手的消息,集体跪在了朱厚照面前痛哭,朱厚照此刻终于意识到形势是何等严峻,自己已经是退无可退,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他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果自己不合作,自己作为皇帝的合法性是否也会被动摇。虽然朱厚照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他仍是一筹莫展,这时候狡猾的刘瑾有了主意。

如果文官们不是要把这八虎赶尽杀绝,刘瑾等人也许就会乖乖去了南京,此后朱厚照就会失去最后的依靠,但皇帝在局势缓和后将这些人重新召回来也不是没可能,总之,一切还都是变数,但如今刘瑾等人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了。刘瑾告诉正德其实局势很好化解,先抓捕司礼监掌印王岳,将内廷控制在手里,然后将外朝的文官分化,如此这个僵局自然会破解。

朱厚照发觉如果顺着刘瑾这个思路做下去,的确有胜算的可能,文官都是纸老虎,真动起手来他们能坚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自己必须要反攻了,为了祖宗成法,为了自己不成为一个傀儡皇帝,也为了后世子孙,必须要这么做了,我朱厚照不在乎后世对我的评价。

当天夜里,朱厚照指挥宫内禁军抓捕司礼监掌印王岳,随即让刘瑾执掌司礼监,丘聚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张永协助分管京营。这一切都在10月27日的夜里秘密进行,天还没亮,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已经牢牢掌控住了大内和京师禁军,他开始稳稳当当的坐在乾清宫内等待大臣们的早朝。

当鱼贯而入的文官们进入朝堂的时候,他们发现站立在皇帝身旁的不是王岳,而是刘瑾的时候,就觉得事情已经起了变化。刘瑾宣读了皇帝的告示,王岳被发配南京,皇帝驳回了处决八虎的奏书。

内阁三巨头当堂表示辞职,皇帝干净利落的批准了刘健和谢迁的辞职,但却将李东阳的辞职驳了回来。皇帝在这个时候又一次展现出了他的超强政治手腕,这件事情李东阳不是主谋,另外,如果将三人全部赶走,内阁没有挑大梁的,所以他留下了李东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皇帝还不想让内廷力量太强大,还也需要让内阁来牵制刘瑾等人,他还要对双方的力量进行对比,以便日后再微调,帝王的心术在这里又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与此同时,朱厚照将那个告密者焦芳调入内阁,用于制衡李东阳,又让张永、谷大用、丘聚制衡刘瑾,朱厚照在短时间内就建立了一种精妙稳准的政治结构,正德年间的这场风波就如此悄无声息的被平息了,但它带来的政治地震远没有结束。

正德二年三月,刘瑾命群臣跪于金水桥上宣读奸党名单,宦官王岳在去南京的路上被刘瑾派来的杀手诛杀,回到原籍的刘健、谢迁随即被削职为民,户部尚书韩文因管理国库渎职而被罚俸1500石,本就经济不宽裕的户部尚书竟然一发窘迫起来。从正德元年开始一批反对刘瑾的官员被免职或被廷杖,刘瑾已经开始发威了,而朱厚照明显还想让他继续发威一段时间,一旦他触到朱厚照的底线,朱厚照就会收拾他。

正德元年的这场政治风波表面上看并无大的波动,也不见流血之事件,但其意义却非同小可,称其为一场不流血的政变也不为过,这场政变的直接受益人是皇帝和围绕在他身边的内侍。弘治十八年正德登基后,官僚们便发现这位新主子不好对付,为了控制住皇上,避免皇上被他人干扰,官员们才想出处死八虎的主意,文官们的这一行为是对皇权的严重蔑视,虽然皇帝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却改写不了皇权已经衰落的现实,而这场政治冲突的背后是厂卫政治重新崛起的事实,从文官们的表现我们更可以看出一个深层问题,那就是士大夫们的陈旧思想已经跟这个时代不合拍了,我们的帝国已经无法在一种激烈的对抗中求取政治上的平衡。

同类推荐
  •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

    本书选取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外交活动,如尼布楚会谈、《辛丑条约》的签订、柏林——罗马轴心的形成、苏伊士运河问题的谈判解决等等,这些外交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反映了重要的历史问题,值得我们去详细了解。
  • 武松要救潘金莲

    武松要救潘金莲

    穿越过后的武松,想要让潘金莲,还有林冲娘子、扈三娘、李师师等女人,以及那么多兄弟,都过上好日子。庙堂纵横,沙场征战,力挽大宋,再创华夏历史,这酸爽!—————————————————————更新时间:一般为中午或晚上23:30以后,视情加更。为保证质量,慢工细活,非特殊情况不多更。
  • 隋风烈

    隋风烈

    杨二穿越到了大隋朝成了杨广,身处盛世大隋初期,经过宫斗、西征、北伐、灭陈、破虏,改制、兴学、基建、富民、强军等措施统一强大国家。杨广立志不作短命隋炀帝,要带领大隋成为一个国泰民安,繁荣富强,屹立东方,八方来朝的庞大帝国。
  • 科技三国之吕布奉先

    科技三国之吕布奉先

    一次爆炸,成为三国吕奉先。他不想碌碌无为,成为那历史上只有勇猛之称的吕布,他要志勇无双。当然,在这三国群起的年代,专门靠头脑,武力是不行的,还需要科技。手枪,机枪,丹药,飞机,坦克,样样都来。不过据说张飞啥的,一声爆喝,能够挡子弹,看来我吕奉先也不能落后。武有赵云,黄忠,夏侯惇,马超。文有诸葛亮,周瑜,庞统,他都要一一收服。随我一统天下……
  • 银狐

    银狐

    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活着,第二要求还是活着,第三要求依旧是活着……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活着就成了一种奢望。在地狱中我们仰望天堂,把手伸出去,虽然不能触碰到天堂,却能让我们距离天堂更近一些。在地狱里歌唱,在地狱里感恩,在地狱里相爱,在地狱里相杀,我们流着眼泪相互簇拥而后将匕首刺进对方的胸腹,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哪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感恩。大宋的世界是我的羁绊,也是我的天空,只有振翅飞翔的鸟儿才晓得天空的含义。皇帝说——借我皇家广厦一角,与你母子安身。铁心源说——滴水之恩我当涌泉相报,不过你不能要求,我给你什么样的报答,你接受就是了。我可能比你们所有人都聪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就是先知,我就是哲人,我就是神!
热门推荐
  • 命侠

    命侠

    我在述写我心中的侠客,我小时心中的英雄一个大侠
  • 问渠哪得明月临

    问渠哪得明月临

    前世,她是万众瞩目的影后,却身负诸多骂名,在车祸中丧生。再睁眼,她是身份卑微的沈家二小姐,忍辱负重,苦熬数载,终成声名鹊起的当代名伶。时逢乱世,泱泱北朝分崩离析,哀鸿遍野。因一命之恩,她与名震北朝的骠骑将军霍问渠结下不解之缘。但他心中有锦绣江山,有万千子民,他想要的,是万世安定。而她心中,只有他。直至为国捐躯之时,他才明白,自己不负天下却负了她。“若是可以,我愿用这家国天下,换来再见她一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种我自己

    我种我自己

    昨天,我种下自已,长出无敌神主。今天,我种下自己,结出满天大道。明天,我种下自己,生出......【读者群火锅粉《一号桌》,群号489337956。本书作者已完本460万字《九阴传人在都市》、420万字《随身带着女神皇》、220万字《捉妖奶爸》。放心阅读,品质保障。】
  •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书深入介绍了科学种植、生产加工等新工艺、新技术,切实帮助广大农民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引导农民朋友们脱贫致富,轻轻松松奔向致富之路。
  • 恶作剧之劫

    恶作剧之劫

    秋芷璐在进景颢高中的第一天就得罪了小霸王圣豫宸,幸好有钢琴王子君宇灏为她解围。君宇灏对她的好感导致一向以君宇灏女朋友自居的毕菌莎处处与她作对,秋芷璐几乎成了女生的公敌,多亏圣豫宸和君宇灏每次都及时相助。一个是凶又暴力的校园小霸王,一个是完美无缺的钢琴王子,面对他们同样的真情该怎样选择? 原来,灰姑娘和王子真的只是童话,什么也抵不过心里最真实的声音。
  • 二世之狼王妃

    二世之狼王妃

    如果人生天翻地覆,你愿意从头再来,还是做个截然不同的自己?不是武烈侯夫人,不是武安侯嫡女姜芫娘,七妹还能做些什么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千金:BOSS,来呀

    最强千金:BOSS,来呀

    “你真是蠢笨至极,还以为我真心爱你,余炜彤,你不过是我复仇路上的垫脚石……”看着眼神冷漠陌生的丈夫,余炜彤才明白,她把一头白眼狼引进家门!当心脏停止跳动,当灵魂出窍,当余炜彤变成林芳菲……当被捧杀的豪门千金睁开犀利的眼眸,嘴角那一抹冷笑,以及眼里流出的泪水,都在祭奠上一世父母的亡魂,告诉他们,天堂不收她,那么她就要把那些迫害她全家的人,一个一个拉下地狱!蠢笨千金一朝秒变腹黑女王,她要跟那个两辈子都深爱她的男人携手,叱咤商界,笑看风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妃医手遮天

    魔妃医手遮天

    【先更完九尾猫】初暖语录:“我就是神中极品,神老大都要看我脸色行事。”她柳眉微挑,笑得春风得意。“别人害我三分,我杀那人三生。”她面容绝美,却神情淡淡,气质出尘。“空城犹如潮拍岸,一拍一打成两半。”纤指微抬,指了指前面荒芜的明月城。“我眉眼弯弯,笑得风情万种,我玉指勾勾,无数男子挣的头破血流。”她以袖拂面,故作娇羞可谓是红袖添香黯销魂。第一次相见,她误撞他怀,他神情淡淡,气质冰冷。后来他们都穿了,从此......仙子降临,锋芒毕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琴妃逍遥:妖孽王爷追妻

    琴妃逍遥:妖孽王爷追妻

    夜千落,风云山庄的真正继承人,五岁时亲眼所见父母被杀,她发誓定百倍还之。修内力、练《音诀》、建势力,一把碧瑶琴,搅得这天下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