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4400000087

第87章 她这一辈子(1)

韦君宜

我的四妹韦君之去世了。

当我赶到病房的时候,她已经停止呼吸。我抚着她盖着洁白棉被好像还温热的身体,没有哭泣,只是喃喃地说:“你不再受苦了。’身上也不疼痛了。老四,你平安地去吧。”

她去了。她比我年轻,却先去了。她是个高级工程师,不是死于一般营养良好的老人常得的病症一一心脑血管疾病或癌症,而是死于穷人的病一一肾盂肾炎转尿毒。直到我像送人远行似地送她进了太平间,回来坐在自家的书桌跟前,回想她的一生,我才觉得眼泪忍不住了。

我必须为她写点什么。不是因为她有多少丰功伟绩,她只是个极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就是要写这个普通知识分子。

她比我小四岁。当1937年抗战爆发我离家南下的时候,她初中还没毕业,我怕她出去不会料理自己,就没有带上她同走。后来在延安我碰上了一个刚从天津来的认识她的女同志,说她“现在在念书”。以后我也接到过她的信,是她的结婚照片。披着纱,戴着珠花,穿着软缎西式长裙,脸上显然用心化妆过。

信上还说她做梦梦见了我在边区所生的小女孩,穿着蓝天鹅绒小衣裳,多么漂亮……唉!那时我只觉得我的家庭和弟妹,离我已经有多么远了’。以为她们大概再也不可能和我走一条道路。

没有想到,熬过了抗战,又来了解放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我们的解放大军包围了城市。我竟得到机会在1947年年底从老解放区化妆潜回北平,又见到了她和家里人。当我身穿一件旧蓝布大褂,像农村妇女那样用两个发卡别着头发,走进家门时,迎候我的妹妹们已经把佣人都打发开了。自己把着大门,招呼我赶紧溜进屋去,换上一件适合身份的橙红色驼绒旗袍,才敢出来见人。我见到了四妹和第一次见面的四妹夫黄云。这时他们俩已经都是好几年的工程技术人员。那几天,我住在这个虽然极口叫穷却依然显得陈设华贵的家庭里。听他们每天谈的除了向我打听解放区情况之外,就是大骂国民觉。黄云问:进解放区要不要都参加共产党。四妹断言,国民党已经完全众叛亲离,他们用不着怨共产党。她说:“现在连舞女都请愿。难道这些舞女还可能是受共产党煽动的吗?是国民党自己实在该完了!”她那时正在铁道科学研究所做化学研究工作。

她说:”上班没事干,就把很值钱的细砂状化学试验材料打开几管,磨竹针织毛衣,这年头有什么法子呢?“

后来我要回解放区了。过去参加过革命的三妹决定跟我走。四妹什么也不说,只是大哭起来。她大概知道这是不能挽留也不应该挽留的,但是姐妹之情有点合不得。那时候,我看他们夫妻俩对于共产党实在没有什么认识,一本书也没看过。但是对国民党却很有认识。当然这不是依靠她十五岁时候接受的那一点点革命宣传,而是依靠她对于当时现实生活的深切体会。

后来,三妹没有走,却和地下党接上了关系。到我回解放区大半年之后,四八年初秋,四妹和四妹夫黄云忽然一起到解放区找我来了。我不知道他俩是怎样下这个决心的。他们一下子来到了平山县夹峪村,出现在我那没有桌子只有砖炕的卧室中间。我一看她,身穿花布裤褂,服装像个乡下女人,头发却还是像城市妇女那样毛茸茸地向后梳着,脑门上更没有农村已婚妇女通行的“开脸”痕迹。我马上笑起来,说:“看你这样儿,要是我,一眼就能查出你是个知识分子来!”她也笑着,说:“反正是混过来了呗。他们的检查光会出洋相。捏着棉被问我,‘这里面有什么?’我就说,‘什么也没有。’其实棉被里当然有棉花,什么也没有不成了夹被了吗?”她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耽心他们并没有什么政治思想上的准备,刚进解放区,能不能习惯。但是他们很高兴地告诉我:一到石家庄招待所就碰见了廖承志同志(那时正管新华社和广播台)。廖公知道了他们是来解放区找我的,又知道黄云是搞无线电技术的,马上就在招待所把他们截留下来,叫他们上广播电台去。所以,他们还没走到我这夹峪村,已经参加了革命工作了。四妹简直是全身充满新鲜之感,向我详细报告她怎样坐牛车来村和代赶牛车的经过。她摇头笑着:“这地方呀,抬头一看,就是再叫我出去,我怎么也找不着出去的路了。”意思准备终老此乡。

解放区的一切对她都是饶有趣味的。因为廖公布置下来了,广播台就尽可能优待他们。四妹对于人家给他们打那么多开水,简直受宠若惊。说:“喝也喝不完哪!真正抱歉,只好洗了脚了。”后来黄云很快就在广播电台管上了机务。

她则在广播电台给我们那些从未受过正规科学教育的机务人员们教理化课程。

教了几课之后,她有一次来夹峪,很认真地表示感动:“我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用功的学生!这样努力,这种学生北平找不着。”她当然不会知道我们的这些青年机务员的经历。这些放牛娃、高小生,大概是生平第一次碰到系统地给他们讲授科学的老师。当然拼命也得把这些珍贵的知识吃下去。四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现在见到,她对他们的印象非常之好。一点不觉得自己和他们之间有什么隔阂。

她到解放区不过半年,就准备解放北平了。我们分别跟着自己的单位,进入北平城。我进城稍晚,来到之后,弟弟妹妹们已经都工作上了。那时正在忙接管旧机构,收录留用人员。四妹也做了进城接管干部。她是学化学的,组织上派她去接管一个工业研究所。我抽了一个星期日由机关回到自己家。记得是个冬天的下午。只见四妹穿着一身又肥又厚的灰棉军装,躺在母亲的大床上,嘟着嘴睡得正香,样子像个孩子。屋里好些人,那么吵,真亏她能睡。我说:“怎么这么困呀?”三妹代答道:“她大概一辈子也没有这么累过。代表共产党新政权去接管,亲自一个一个去查点那些瓶子罐子,不是玩的。”我笑道:“对,现在她是接收大员了。”

后来,她就留在那个研究所当了技术员,以后升了工程师,一直搞她的炼焦研究。也可能她太不像一个“接收大员”,或者后来的领导也忘了她原是一个代表共产党前来接管这个机构的干部,总之,她可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接收大员”,后来她也没有做政治工作,还是照过去的原样,当她的技术员和工程师。

不过她干得可是与解放前大不相同了,一趟解放区没有白去。到三十岁又从头学俄语,学日语,还告诉我:本来懂英语的人可以如何利用英语去掌握其它外语的经验。她的业务原是好的,念大学时得过华北区统考第一名。这一阵,她全部身心投到实验室里。所有的衣服不分衣料如何,上面几乎都有化学试剂烧破的洞,就那么穿着出去作客。那几年大家都忙得要命,只有在“回娘家”的时候姐妹们见见面。谈话材料就是政治。我的爱人杨述老是充当临时政治讲师的角色,给我父亲和弟妹们讲各种中央精神,讲政策。有时我也讲点“内参”里见到的违法乱纪的消息,四妹一听总是十分愤怒,大骂那些不爱祖国的可恶的人。她本来完全可以入党,也并不是支部不要她,是她自己认为凡党员都是最圣洁崇高的人,衡量了衡量,总觉得自己还差,还得提高,她当时没有提出申请。

黄云还在广播电台。他是开国大典那一天在天安门广场负责转播工作的工程师。也是一心一意扑在他的工作上。有一次,干了一个通宵,清早去用冷水冲脸,却忘了脸上还戴着眼镜。叭的一下,把眼镜砸在盆里。他们一心一意,以为共产党做的一切全是对的。到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黄云来了个挺身而出,批驳别人说的党外人士常常有职无权,他说:“我不是党员,我体会自己就是有职有权!”后来,他由此被称为反右的积极分子,入了党,当了总工程师。

他们夫妻俩是那么天真,实在不知道党内还有什么阴暗面。

1958,年大炼钢铁,这下子四妹可忙坏了。炼钢铁要用焦炭,当时在全国搞开了“大炼土焦”的运动,她就到全国各地农村去跑,近至河北,远到广西。

她是研究炼焦技术的,出过国,懂得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时却天天忙着帮助农民搞那一个一个大坟堆似的土包,中间堆上煤,下面留条出风道。她未尝不知道用这样的方法炼出来的东西不大可能适用于现代化的高炉平炉,但是她说:“这是党号召的,我得尽量扩展我的知识范围,也可能找出一条可行的新路。”

为此她努力钻研,碰壁无数。还真的搞出一本《全国简易焦炉配煤方案》的书。

同类推荐
  • 飘飞的思绪

    飘飞的思绪

    本书收录作者多年创作的诗歌、散文、游记等作品140余篇,有记录从下放农村到返城工作的人生追忆,有对现实生活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有缅怀亲人的泣血之作,也有游历国内外山河风景的慷慨壮歌。
  • 4比3的人间

    4比3的人间

    这是一本将电影情节和生活细节结合起来讲的文学随笔。我们吃饭、上厕所、洗澡、抽烟、吵架、养狗、谈情、说爱......一句话,我们在生活。同时,我们也看电影,既在看别人的故事,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那么,电影在表现这些生活细节的时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事实,又带给人何种体悟,这本书便是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读。文章用横向比较和片段摘录的方式来观察不同电影是如何表现生活事件的,在结构上分为“日常不庸常”“男女那点事儿”“时光的灰烬”“善恶无界”“闲情与逸致”五个部分。它并不是影评集,不是企图去解读电影的艺术手法,而是想用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来透视现实生活细节,是一本探讨生活与光影的书。
  •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诗词选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诗词选

    本书为纪念中华诗词学会成立30周年而编,故选中华诗词学会成立至今,即1987年—2016年全国诗词大赛获奖作品中的优秀之作。所选诗词,在优中选优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作品的多样题材与作者的多种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作者及海外华文作者。诗词表达的内容意境高远,态度积极向上。
  • 一茬一茬的月光

    一茬一茬的月光

    月光也是冰凉的啊,它穿越时空,一层一层地落在尘埃之上,落在我和父亲身后的路上。
  •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喜剧之一,书中讲述了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此剧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戏剧史上影响巨大。
热门推荐
  •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20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纪伯伦的诗集,由知名文学家冰心翻译,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和人生的智慧书。《沙与沫》由一篇篇韵味悠长的短章组成,好比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折射着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瑰奇想象,与泰戈尔的《飞鸟集》堪称双璧,二者都以简短而寓意隽永的诗句,点滴深入读者的心灵,而纪伯伦的《沙与沫》比起《飞鸟集》的灵动洒脱,则更显端庄大气,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先知》被誉为“东方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是一部指引人生路途的经书,字字珠玑,诗意盎然,宛如一道甘泉,潺潺滋润读者的心田。
  • 六宫凤华

    六宫凤华

    新书《一品容华》发布了,欢迎老读者们跳坑。谢贵妃,熬死所有仇人,在八十岁时寿终正寝含笑九泉。不料一睁眼,竟回到了纯真善良的时期。----------小情建了书友群,群号六九三九二六八四九,欢迎书友们加群~(#^.^#)~
  • 九州之云起

    九州之云起

    九州,共分九个大陆,州州之间,却存有州界,州界所立之处,凡人触之便会化为虚无,不知何人所设,仿若在这片大地上出现生灵之前便已经存在。虽有州界却非常在,每隔四十天州界减弱维持约三天,俩州之间便会发生争斗,为了开疆扩土的野心,也为了更好的生存。中州大陆存国大周,人口数十亿记。虽是九州,却也有记载存留其域外四州。极北之地,终年风雪不断,却生存有无数兽族之人,隐秘其内的蛮荒之气,虽有州界却难以阻隔完全,非兽族之人沾染上便会癫狂致死。极南之处,花草树木异常巨大,一株小草也能长到俩米多高,其内万物皆为生灵,其奉陆地中央有仙树,尊其为圣灵。极西之地,沼气弥漫,人畜进入其内不消片刻便会化为枯骨,也许能在这里生存的就是那枯骨。极东之地,邻国长风,其现任国主天纵之才,其国内却是多奇人异事,比起大周更加蓬勃向上。九州未曾被发现的四州随着一声儿童的哭喊,在迷雾中渐显身形,等着有人去寻觅去探索……等待着他们的也不知是危险还是机缘...
  • 第七界灵界

    第七界灵界

    百年之前,灵界建立,六界首次联合,对抗灵界,灵界被击败后,余党四处溃逃,六界对灵界余党进行了百年的围剿。各地战火不断,在人界边陲的小村子,年仅8岁的李云逸目睹全村被屠,母亲也为救他而死,可是六界军队的一个将军依然不满足,拿着利剑刺向李云逸,此时突然……
  • 巨猫日常

    巨猫日常

    管天是个正常的巨猫兽人,起码在十七岁以前都是。所以管天十七岁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未来能比爸爸高大。”男孩子大多希望强壮一些。十七岁到五十岁之间的愿望就变成……“我只要变回十七岁的样子就好了”五十岁以后就变成……“求让我变回原来的样子吧(╥╯^╰╥),不然媳妇真的要跑了。”
  •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诸天太白

    诸天太白

    动漫二次元,游戏系统无限流,天刀信仰白。李帝携天涯明月刀,太白角色游戏系统。降临动漫世界,横扫诸天!强不强是版本的事,帅不帅是一辈子的信仰!ps:本书腹黑向,请慎用!
  • 嘿我真的不想你

    嘿我真的不想你

    做可爱的人。让当初不爱我的人抓心挠肝肝肠寸断去!当初决定放手时,林燃就是这么想的。十年过去,她和她求而不得的人重逢,心态反而很佛系。爱情对她而言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随遇而安就好。如今,她早已不是当初的偏执少女。周唯也不是当初的傲娇少年。两个人做不了恋人,那握手言和做朋友吧?毕竟,他搬到了同一栋公寓,哪能一辈子不碰面?于是,分别了十年的青梅竹马再度比邻而居……
  • 禀告王爷:王妃又写休书了

    禀告王爷:王妃又写休书了

    21世纪金牌杀手苏清俞遭师父背叛死去,穿越重生到南国废柴苏二小姐身上,爹不疼后母恨,姐姐欲杀之,难得善心大发救下的公子哥竟然是未婚夫南国七王爷洛见荀,更糟糕的是这个未婚夫一言不合就要寄休书……某日。“王爷,你的休书掉了~”某君脸一别,“瞎说,分明是给你的情书!”
  • 鸿蒙悟空传

    鸿蒙悟空传

    因果发新书了。《齐天无上》,主角也是孙悟空。创世签约,大纲完整,必定完本,请大家搜因果就可以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