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4400000080

第80章 三叔达夫——一个真正的文人(节选)(3)

在上海的回忆

1926年6月,三叔为龙儿之死从广州赶回北京,10月再到广州时,郭老已随大军北伐,原来由创造社人员几乎包办了文科的广东大学也改组为中山大学,领导人员几乎都换了国民党中人,如戴季陶、顾孟余、丁惟汾、朱家骅等,文科由傅斯年主持。达夫看看无可作为了,便於11月底辞职,仍回到上海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并主编《洪水》和《创造月刊》。在1927年1月出版的《洪水》上,达夫发表了他写的暴露广州政府中黑暗面的《广州事情》,引起很大震动,跟着发表了一些对达夫的批评,成仿吾写了《读(广州事情)》在《洪水》上发表,郭沫若也对他很不满意,认为不管怎样,与北洋政府相对来说,暴露黑暗总是往革命政府脸上抹黑,於革命不利。后来也到了中山大学任教的鲁迅读了《洪水》,却曾著文替达夫辩解,认为他说的是实话。

1927年初春的政治气候正是乌云翻滚,非常险恶,影响到革命阵营内部也不一致。三叔这时一个人住北闸在创造社的编辑部,情绪消沉。恰好就在他的留日同学孙百刚家里遇见了王映霞。后来他曾对孙百刚吐露过他当时的心情:“近来我寂寞得和一个人在沙漠中行路一样,满目黄沙,风尘蔽日,前无去路,后失归程,只希望有一个奇迹来临,有一片绿洲出现。”当时的中国,哪里是绿洲呢?於是三十一岁的三叔第一次性命交关的掉在爱情的“绿洲”上了。

单凭他的满腔热情,在当时的环境下,要以行动闯出一条革命道路来虽然不足,但对於排除爱情的障碍,战胜宗法社会的种种非议却是有余的。他和王映霞终於结婚了‘,在赫德路嘉禾里安了家。熟人、朋友、两方面的家庭自然都不赞同。听母亲说,父亲在北京知道后非常生气,不知写过多少信去告诫三叔,作为法官的父亲首先就指出,这是要犯重婚罪的,然而既成事实终究是既成事实。

在新旧交替的婚姻问题上,这样的事在当时毫不稀奇。在受害者的旧式妇女方面,已经承受惯了千百种封建压迫,与其再遭受“离婚”更受歧视的打击,勿宁接受生活的一定保障来抚儿育女更来得现实些。三叔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经常汇钱回富阳去给三婶。

这一年他开始雄心勃勃的编辑出版《达夫全集》,第一卷《寒灰集》出版了,接着《文学概论》、《日记九种》出版了。之后,到1933年移家杭州以前,陆续出版了全集二卷《鸡肋集》、三卷《过去集》、四卷《奇零集》、五卷《敝帚集》、六卷《薇蕨集》和不列全集卷数的《忏余集》,以及《小说论》、长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迟桂花》、翻译集《小家之伍》等等。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后,他支持几个青年人创办《民众旬刊》,他写《发刊词》和评论,出了五期停刊。从1928年5月到1929年8月,和鲁迅合编《奔流》月刊,被迫停刊后,1930年又与陶晶孙合编《大众文艺》月刊,成为左联的机关刊物之一,不久又被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禁刊。1933年4月,达夫和王映霞移家杭州,但是他为了收稿费,买书,还是经常来上海。

我是1933年7月到上海的,当时是十七岁,已经用假文凭考进了北京艺专学了三年西洋画。因为父亲已先於一年前调到上海租界法院里工作,这时全家都搬来上海了。我高兴极了,早已响往上海,进步文艺活动的中心。我渴望见到三叔,他会带我去看这大都市里的新鲜事物,去看有名的作家。可是他也许和七年前在北京时不一样了吧?他有了个王映霞,再到我们家来会不好意思吧?

我很替三婶难过,可又很同情三叔勇敢地顶住了一切非议,获得了幸福。不久,他和王映霞到我们家来了,仍然穿着长衫,很随便、很快活的样子,爽朗的大笑,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而父亲呢,竟然也对他们很和蔼,很亲切,一点也不板面孑L。王映霞给我的印象不像我想像的那麽年轻,说一口杭州话,很会应酬,开起玩笑来也绝不会吃亏,衣着打扮在我这个女学生看来更接近於少奶奶型,穿一双绣花鞋。这最初的印象与我后来的了解还是相符的。达夫生过一场大病,她尽心护侍,病后她每天墩野鸭、甲鱼给他吃,她的确很会烧菜,也很会管家,三叔的收入全靠零星稿费,很不稳定。过去他向来是钱一到手,不是买书就是请朋’友喝酒,很快就花光了,如今全由王映霞管起来,酒也不许喝过量。也是她的主意,重新把出过的书编全集由北新书局重排出版,每月抽一定的版税,保证了固定收入。父亲到上海时,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而母亲和北京的家还没有搬去,父亲一个人暂时住在办公室里,下班以后经常就到嘉禾里,谈天吃饭,有时打四圈小麻将,谁输了拿出钱来买菜请客。就在那儿,父亲认识了田汉和阳翰笙同志。后来,抗日战争期间,我在桂林经常见到田汉同志,他多次和我谈起三叔、父亲在嘉禾里时的情谊,也一再谈起他自己被捕时父亲帮助他脱险。他说,那真是戏剧场面啦,几天以前还坐在一起打麻将的,忽然就在法庭上见面了,他一看是父亲坐在上面,一本正经的审问他,他差不多想笑出来。我也和他谈起,父亲对三叔犯“重婚”罪曾经很生气,怎麽到了上海又跟他们和好了呢?他说:“你不知道哇,在法律上重婚罪是要有当事人告状才成立的,没人控告就不论啦!哈哈哈!何况王映霞给大伯伯烧的一手好小菜,你爸爸就爱吃她烧的甲鱼呢。”他一面说一面哈哈大笑。

三叔第一次看见我,非常惊讶:“长得这样高!是个大姑娘啦!”记得他跟我开了许多玩笑,用富阳家乡话说我是个“木都”(就是傻瓜的意思),说要带我去见见世面,还说要给我找个好婆家。我很生气他还把我当小孩,而不是正经把我当个大学生那样谈话。但是我也看出他很高兴我是学画的,他有了个搞文艺的后代,因为父亲叫我拿出习作来给三GIGIA看(我还是一直叫他三GIGIA),他确实是很高兴的夸奖了一番。

这之后,他几乎每天都来带我出去玩,可惜我都记不清楚了。只记得除了坐电车之外,走路走得很多,而且他走得很快,在大街上我想看看橱窗都来不及,到了一处跟一些人说说笑笑,介绍我是她的侄女,又出来再到一处,就好像不是带我去见世面,而是带着我去给他的朋友们看。我现在能记得的就是去过菜市路上海美专,见过倪贻德和刘海粟;还去过霞飞路一个“按摩院”的楼上,那是漫画俱乐部,在那儿第—次认识了叶浅予、黄苗子、丁聪、梁白波、胡考、陆志庠、张乐平……等许多人。

三叔和鲁迅

我家当时住在虹口江湾路花园坊,走出来经过虹口公园,不远就是内山书店。每次跟三叔出去或回家以前,常常到那里转一转。在那里不止一次遇见鲁迅先生,但我已记不清第一次看到鲁迅先生是跟三叔一起还是跟父亲一起,因为每星期日早晨常常跟父亲出去散步,也要到内山书店坐一会儿。他们和内山完造先生总是说日本话。我深深记得的是鲁迅先生和蔼的笑容,很特别的是用大拇指和四个手指拿香烟而不是夹在食指和中指中间的姿势。有一次,三叔很不客气的对他说:“我这侄女是学画的,你有什麽画册给她一本吧。”后来,果然送了我一本《引玉集》。更珍贵的是,1936年初,送给我那本用珂罗版宣纸印刷的八开本《柯勒惠支版画集》,有鲁迅先生亲自用毛笔写的编号“37”,我一直保存在上海家里,抗日战争也没毁掉,解放后才要来放在自己身边,直到十年浩劫被“劫”去便没有再回来,这是我损失的书中最大的损失。

在《鲁迅日记》中,1932年10月5日记载着:“晚达夫映霞招饮於聚丰园,同席者为柳亚子夫妇、达夫之兄嫂、林微音。”据母亲回忆,席间三叔曾和鲁迅开玩笑说:“你又交华盖运了吧?”后来就作起诗来,也可能只是一两句吧,那就是一星期以后鲁迅为柳亚子书成条幅的那首有名的“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的“运交华盖欲何求”的诗。

同类推荐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 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 见闻札记

    见闻札记

    华盛顿·欧文(1783—1859)一生曾三度赴欧,在英、法、德、西等国度过17年。在这期间,他访问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收集民间传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从1819年起,他陆续发表了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1820年汇集成《见闻札记》在英国出版,引起轰动,流传甚广,使他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欧文《见闻札记》的艺术水平,超过了他的其他任何一部作品。它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浪漫主义奇想与日常生活场景的真实描写、幽默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这是一本故事和散文集,其中的《作者自述》、《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等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名篇。
  • 301医院的神秘病人

    301医院的神秘病人

    301医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简称。在很多国人眼里,301医院是一个既神秘又威严的地方。不仅因为其医术高超、医疗设备先进,而且它还是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医的地方。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聂荣臻、黄克诚、王震等都先后在301医院接受手术和治疗。邓小平:无非第四次被打倒“神秘病人”住进领导专区未曾开放的楼层我有幸结识邓小平同志,并为他进行手术服务,是在1976年末的一个暖冬日子。记得那天下班回家较晚,刚吃完饭,就听到走道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的另一头让我速到医院南楼。按经验判断,肯定是有重要任务。
  •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天空中有雨滴滑落,矜持说那是她的眼泪,做男人的悲哀,莫过于真正爱上一个女人,风吹开了云,风却不知将要飘向何方……本书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一直相信有些遇见是命中注定。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辗转又念

    辗转又念

    从校园开始,从何时结束呢?是不如开始还是不知结束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 金牌相公腹黑妻

    金牌相公腹黑妻

    舒清鸾,相府嫡长女,知书达礼,温婉淑雅,是内定的太子妃人选。眼见圣旨即下大婚在际,却被人捉奸在床。“孽货!不知廉耻!让她去死,免的败了我舒家的门!”生父绝然拂袖而去。“你无情,休怪本宫无义!”曾经誓言相对的男人,欲将她杀之。“姐姐,何以你要如此不堪?”姐妹情深的妹妹言辞指责。“鸾儿,你让姨娘很失望。”疼爱有佳的姨娘恼羞成怒。三尺白绫,结束自己。再次睁眸,绝地反击。你不让我好过,我便让你生不如死!【片段一】:夜美人出浴……男子灼目相视她泰山蹦于前不惊色,一抹娇娆尽显风华绝代:“王爷可还满意所见?”他倾城一笑:“本王绝对相信自己的眼光。”【片段二】:“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王爷何须为了一件衣服而失去手足?”十足挑衅的话对着他说,十分暧昧的眼神对着她看。她星眸潋滟,嘴角微扬,露着一抹比之狐狸还要狐狸的狡黠笑容:“王爷,有人想穿你的衣服,你给穿不给穿?”他眉头不带半皱一下,杯盖轻叩杯沿,风淡云轻:“谁动我衣服,我砍他手足,谁动我手足,我让人穿他衣服!夫人若是喜欢,本王找足一队人去穿了他的衣服。”她嘴角含春,笑如桃花:“不好意思,我家王爷没有与人共穿衣服的癖好。您若有此癖好,请另寻他人。恕我们夫妻不奉陪!”
  • 孽缘总裁精灵妻

    孽缘总裁精灵妻

    两年过去了,嘉旭过着平凡的生活,跟苏群没有瓜葛,但是当朋友苏珂追求自己的时候,苏群横加阻拦,并让她继续做他的妻子。后来嘉旭跟着苏群南下,出了意外,两个人沦落到台北,苏群在这里跟嘉旭说过两句话是嘉旭一辈子铭记的:1.“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2.“回去我帮你找你的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风徐过夜旖旎

    清风徐过夜旖旎

    他是东晋最有成就的王,百姓将世间所有美好的词藻堆砌到他身上,相信他是神派来保护东晋子民的。似乎总是无所不能的夏侯逸清此时正眯眼看着对着自己的这柄长剑,开口道,“你可知道就这一个动作已经是死罪了?”“臣妾犯得死罪还少吗?也不差这一项,皇上,今天你必须放了我姐姐。”夏侯逸清嘴角一歪,露出一个戏谑的笑容,“人我不会放的。”千旖也不怕,跟着说道,“好,那你就别怪臣妾心狠。”执剑的手轻轻一动,鲜血随之迸出。一代英明皇帝就这么死在了曾经倍加宠爱的皇后手下? 曾经的伉俪情深,生死相随,最后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欲知后事,请客官且往下看。
  • 神的奋斗史

    神的奋斗史

    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英雄,远古的遗闻,失落的传说,不灭的是神之遗迹……奇诡的魔法和锋利的斩魄刀,神秘的忍术和强大的小宇宙,陨灭英灵留下的火种开始发芽……诸神已经死去,新神终将诞生!谁在触及非凡?又是谁在耳边低语?我从睡梦中醒来,睁眼看到了这个世界。
  • 国民老公的一亿宝妻

    国民老公的一亿宝妻

    十年的感情付出,抵不上一个富足的小三,什么同甘共苦的青梅竹马,全都见鬼去了。"你对我儿子来说,不仅没有用,而且是个包袱。你问问你自己能给我儿子什么呢?凭你们家那一点房子,听说还是小产权房?"前竹马的母亲,本来是她顾暖的未来婆婆,突然翻脸不认人了。顾暖知道,一千万,如果不让人彻底变性,不叫做一千万了。不过,TMD的,你儿子这种渣能值一千万?一千万就得瑟的人,让那些亿万富豪情何以堪。要是她顾暖将来嫁个亿万富豪,这对母子岂不是得去跳河?*首富的儿子,地产大亨的独生子,亿万家产的继承人,娱乐界贵人圈里处于风口浪尖的一代,有着典型富二代的本钱,却同时被誉为富人区中最奇特的怪人。有人把他形容为最致命的一朵罂粟。因为他提出的征婚条件是:"零家产。嫁给我的女人必须是零家产。我不需要她用钱养我,我的钱永远比她多。离婚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财产分割的问题,让她净身出户,没有人会说一句非议。"问及什么叫做婚姻,他更是挑挑眉头:"婚姻从来都是爱情的坟墓。你问的是不是笑话?"坦率、直白、一言一行永远出人意料。有人把他干脆叫做渣。可就是这样一个貌似是渣的坏男人代表,让每个女人都想嫁他这样的男人,国民老公的称号不胫而走。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当有个女人嫁给他时,所有人都说,这个女人肯定是个无恶不作想巴结他的坏女人。"听说萧先生结婚了,大家都很好奇,萧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说我太太是什么样的人?如今,我太太的风头都盖过我了。"薄如刀裁的唇角薄然一笑。"怎么说呢?每个人都知道她听不见,所以干脆当着她的面说她的坏话,打算对她做的坏事都一并说了出来。"主持人:。。。。。。女人不坏,男人不爱。一个坏男人加一个坏女人的故事。
  • 空间皇后种田记

    空间皇后种田记

    她穿越而来,直往架空世界而去,附带空间。成了东陵国最尊贵男人的妻子,正正经经,根正苗红的正宫皇后娘娘。可惜啊,这夫君始终不愿意瞧她一眼…没关系,那些都没什么用,只要她能吃得饱,穿的暖,还能安安静静写小说,其他的都靠边站。再说了,空间在手,吃喝全有,没有人找trouble,她就是这皇宫大院儿里最靓的崽…嘿嘿…美滋滋…不过…忽然有一天…什么出了点小小滴意外…这夫君啊…
  • 安逸时光皆因你

    安逸时光皆因你

    (?????)胡安逸每年的生日和新年愿望都会有一个是相同的——成为顾言的女朋友!('?')重遇顾言后,胡安逸更是把“成为顾言的女朋友”定为最终目标!直到在某一天月黑风高的晚上,顾言把胡安逸逼到角落,贴近她的耳朵低声道“我来帮你完成愿望”? 【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