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4400000044

第44章 忆探亲(1)

陈白尘

1972年春节以后,忽然“皇恩浩荡”,我第一次获准探亲假了!本来人各有亲,探望家人是人的权利,但在我类“黑帮”,却是例外。“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也从未存此幻想。但听说张光年同志邑向连部提出申请了,几位朋友便怂恿我一试,我俩地位近似嘛。事出意外,报告送上以后,不久竟被批准了。而更出于意外的是:先提出申请的光年却被驳回!论情况,他上有父母,比我更多一层亲人;说路程,他可以乘京广车直达,何以厚我而薄彼呢?事后才明白时机不对:当光年提申请时,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在北京访问,所以不准。何以故呢?大概是怕“黑帮分子”拦舆告洋“御状”吧?于此可见,江青之流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在洋大人面前也还是有点洋奴相的。真是孱头!

不过我的探亲假比别人要少四天,只给十天,以示与“革命群众”有别。

这在我,自然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便毫无怨尤地背上背包,提上行囊,欣然奔向县城火车站去了。“归心似箭”这句成语的滋味,这次才真正体会到。车到汉口,等不及买第二天的船票,便在车站混进一辆经过郑州的列车,从郑州又换乘南去的列车,真恨不得一步跨进南京城。

但火车越近南京,我却越感到情怯。离家六年了,多愁多病的金玲,是如何苦苦撑持这个家庭的?儿女们该都长大成人了,当年离别时我曾安慰过他们说,自己问心无愧于党,是没有问题的。但前年,《红旗》这份党的刊物上点名批判了我,这会给他们造成多大的苦难?我是欣然归来了,但能带给他们以什么安慰和希望呢?……

我忘了长江大桥已经建成,以为还要用轮渡过江的,不料火车已飞过大桥,缓缓进站了。金玲在月台上随车奔走,一边向我挥手,儿:女们也都睁大眼睛在找寻他们的父亲。特别是小女儿,车已停稳了,她还在问她母亲:“那是我爸么?那是我爸么?可见几年的劳动改造,的确把我改造成另一副模样了。写“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人大概是衣锦还乡的,所以颇有点欣慰之情。而我此时此刻究竟是悲是喜、是苦是甜,实在说不出什么滋味来!连爱小提琴如命、不肯浪费片刻光阴的儿子,也到站上来接他父亲了,总感到一点安慰吧,我于是从金玲和大女儿起一一拥抱了他们。他们有的憨笑,有的抹泪,而神经质的金玲则是边笑边抹眼睛,兴奋不能自己。直到第二天全家游玄武湖时,她竟然不顾严寒,解开头巾,向湖挥舞,让头巾飘入湖中,随波流去……

回家后被问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还用那个信纸写信?”所谓“那个信纸”,就是歪歪斜斜题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字迹的那一种,我被问蒙了。于是第二句又问:“你不知道林彪摔死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去年9、l0月间,“革命群众”常常神色紧张地背着我在议论什么,报纸上好久又不见这位“副统帅”和“接班人”的行踪,我也有过疑问,但被批斗得麻木不仁的人,颇具有“国家事管他娘主义”意味,也懒得打听。我不得不佩服我们干校领导,竟然把这国人称快的事对我们“黑帮分子”保密到五个月之久,而纹风不透!但我又不禁要问:林彪这个反革命和我们这些已被他打倒在地的“黑帮分子”并无牵连,按照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逻辑推论,我辈该被“解放”才是,为何倒对我们保密呢?那只能这样解释:你等“黑帮”休得因林彪之死而猖狂,林彪的反革命事业“自有后来人”!

而回家以后的遭遇也能证明这一点。我的家里是升了火炉的,倒温暖如春,但一出卧室门,却感到有如冰封。楼上住了一位某某局的首长,是一位“铁面无私”的“革命家”,对于我辈是目不斜视的一副庄严相,真是望而生畏。隔壁邻居过去是同单位的一般干部,倒是生得一副笑嘻嘻的面孔;回家的第二天,他便来访问过我,便未遇见,我闻讯后,马上去回拜。但一见面,不对了:笑嘻嘻的面孔变得一板正经了,一开头便大讲其“目前形势大好,而且愈来愈好”的一套,然后用教训的口吻告诫我:回来之后,应该如何如何,不应该如何如何,等等,全是一派领导者的风度。领教回来以后,才知道此公目前正是我楼上那位首长手下的红人。相面的人有句术语,叫“相随心变”;鲁迅先生也有句名言:“一阔脸就变”,都是真理了。不过,我并非某局的干部,这位首长如何关心起我来了?

关心我的人还有。只隔一道门,即在原先我家客堂里,住的是位“造反派”。

此人也生得面团团如富家翁,又似有几分杀气,对我的归来是“视而不见”的。

但隔墙有耳”,并非“听而不闻”。所以我很自爱,说话不敢大声。但是不行,江苏省五七干校来了命令:指定我在某日某时到达镇江某地的某连连部去作汇,报。这是不能不去的:我原先所在的单位已经砸烂,我的编制现正保留在这里。

就是说,我的饭碗是在这里的。人虽去了文化部干校,在这边我也是榜上有名的。某日,一早便如期到达目的地,但等到临近中午,才由一位瘦长瘦长的连长之类的领导人物出来接见。但对我的汇报丝毫不感兴趣。略问数语,便和那位有过笑嘻嘻面孔的人物一模一样,哼哼哈哈地也作了类似的训话。到“典礼”完结,一共不过半小时,但往返旅行足足浪费我一天时间!十天的假期又打个九折!不过也有收获:在这干校食堂吃饭时,看见我前边客堂里那位“造反派”也正在吃饭,他当然还是“视而不见”,但我可明白他的任务了。回家探亲,原是一桩喜事,谁料想就在我的家里,上下左右有如天罗地网将我网住,这还有什么“喜”可言?

关起房门,家里还是温暖的。但是三天过后,对全家成员情况了解一番之后,就感到每人心灵上也都有不少创伤。首先说金玲,她由于我在1966年春被变相流放到江苏,也被迫在北京办了退职手续。作为家属应该少受折磨了吧?其实不然。北京专案组两次来南京抄家;“文革”初期“造反派”抢房子,占去三分之二;林彪下令备战,强迫她和全家下放农村;楼上那位首长莅任之前,也曾经驱逐她搬家,都由她一一顶过来了。而后来却又无端飞来一顶“大右派”的帽子落在她的头上。

两年以前,居民委员会里便沸沸扬扬有了传闻,说她是由北京下放的大右派,于是人前人后,指指戳戳的小动作就多了。后来,户籍警以查户口为名,便闯进闯出,问东问西,而且打开抽屉,翻这翻那,她都以为这是“黑帮”家属应有的待遇,不以为异。但到后来居民委员会成立了“学习班”,这是五类分子才有资格参加的,也要她去交代历史,这才使她惊讶起来!

我们那个居民委员会里有位正主任,杨桂芳同志,当年新四军里著名的女团长,是“双枪老太婆”式的传奇人物,日寇称之为“中国现代的穆桂英”!如今居民里突然冒出个大右派来了,她惊问:“有了大右派,我为何不知道?”便亲自出马,找金玲谈话,这一谈,她才恍然大悟道:“原来你姓金,不是姓丁!

妈妈的,这群人瞎胡闹!比我更没有文化!”

这场笑话并不奇怪,在那荒唐的年代,只错了一个声母,能算得什么严重错误么?不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大右派”的帽子却害了我大女儿陈虹!

陈虹,这个六七届高中生,当年兴高采烈佩上大红花下放去农村的。插队在丹阳县的山区里,熬了四个年头,当上一名民办教师。丹阳县的师范学校此时适逢招生,她去投考了,并考了个第一名。喜报已经传到村里,但政审时外调人员听说她母亲是个大右派,吓慌了。陈虹因此便名落孙山!

小女儿在读初中时也遭过政治陷害。南京街头出现了所谓反动标语,全市,包括中小学生也一个个排查,查到陈晶头上,发现她的父亲是个“大黑帮”,这就如获至宝,大搞“逼供信”了:“你父亲是个什么东西?你能不反动么?”她矢口否认写过任何标语,并指出这是有人诬陷,但工宣队的老师傅还是咬住不放。全家人都去学校据理力争,也不中用。后来这案子破了,才证实她并没写反动标语。到后来进高中了,还是背着老子的黑锅进不了共青团!

儿子陈阳的命运被认为是最“好”的。“好”就“好”在他那一届初中毕业生都留在城里就业,没有下放而已。但他是酷爱拉小提琴的,他曾告诉我说:“琴,就是我的命!”回家第二天全家去逛玄武湖,他也去了,可只拍了照,便又回家拉琴去了。但他那双手却偏偏被派做淬火工,而且日夜三班倒,拉琴的时间就不能固定。有一天午后,他刚调好琴弦,有人替首长传令了:“首长中午要休息,不要拉琴!”你是“黑帮分子”的儿子,除了流泪,你能抗命么?……

同类推荐
  •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里的十二篇文章,为阿城先生为《收获》所写的专栏,原题为“煞风景”,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这些文章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在他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好好涮过,舒缓的散文笔调,向人生的启蒙书房龙《人类的故事》致意。《思乡与蛋白酶》《爱情与化学》《攻击与人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清醒、幽默,美好而富想象力,至今读来仍刺激脑啡。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唐诺伴读文章《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收录书中。
  • 花屿小记

    花屿小记

    张宗子早已在散文爱好者中负有盛名,气质雍容闲雅,冲淡飘逸,直追他的四百年前同名人张岱张宗子。《花屿小记》书名来自杜甫的诗句“花屿读书床”,收录了张宗子近年来的数十篇读书随笔。都是与读书有关的文字,有记人、记书的,有读书随感,有购书经历,有考证事物的,还有为前贤挑错的,还有类似传记或小说的文字,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充满着人文的气质和深厚的功底,令人心旌神摇,美不胜收。
  • 王子公主故事

    王子公主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公主,公主的才能和智慧受到所有臣民的称赞,可是国王却认为一个姑娘,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识和本领。
  • 民间信仰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叙事演变

    民间信仰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叙事演变

    本书主要探讨“五四”、“解放前后”和“新时期”等文化转型时期的“民间信仰”文化的文学书写,以存在于相关作品中“民间信仰”这种“现实的自在的民间文化”或由此体现的“现实政权意识形态下的民间叙述”为考察背景与基础,是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文化形态”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挥手那年的冬天

    挥手那年的冬天

    杜海威怀着理想来到大学,并且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女生,随后两人展开甜蜜的爱情之旅。事与愿违,正当海威沉寂在这种美好的感情泡沫之中时,女友的父亲被无情的病魔折磨着,她无奈选择挥泪离去,海威痛苦至极。于是下定决心,步入社会,残酷的现实让他头破血流,面对生活的无情和那份曾经让他遍体鳞伤的感情时,他又该何去何从……
  • 女店员

    女店员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返回了自己的故土,亲眼目睹了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人们精神上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与生活的拓展,使他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唱出对新中国新人物的赞歌,力图揭示出构建现代民族精神的实践途径与历史规律,从而创作出《女店员》等一系列歌颂新文物的话剧作品。
  • 出土的谜团下

    出土的谜团下

    本套《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丛书,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破解的天书》、《真实的梦幻》、《复活的古城》、《古老的密码》、《出土的谜团》、《灾祸的降临》、《科学的黑屋》、《大脑的神奇》、《人类的奥秘》、《生命的密码》、《身体的透视》、《长寿的钥匙》。它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到震颤。
  •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本书稿为《李希凡文集》(七卷本)之一种,系李希凡先生关于现代文学的评论文章结集。几十年来李希凡先生一直活跃在文学评论与文艺理论研究界,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部分内容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李希凡先生的解读与评论依然能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 天下一家:网络联通世界(科学新导向丛书)

    天下一家:网络联通世界(科学新导向丛书)

    《天下一家:网络联通世界》一书从网络的基本知识出发,详细地介绍了网络科技的发展与用途,还包括校园网络对普及教育的重大作用。本书内容翔实、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网上冲浪参考书。
  • 最终进化体

    最终进化体

    一个普通高中生偶然之下得到基因种子,成为了初级生命体的进化者,生命最终进化的尽头到底是什么?且看他是如何走出地球翱翔宇宙……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论人权(人文与社会译丛)

    论人权(人文与社会译丛)

    什么样的权利是人权?我们如何鉴定一项声称是人权的权利是否真的是人权?我们该如何确定特定人权的内容?我们又该如何解决人权之间的冲突?《论人权》对人权的理论基石进行了探索,考察了人权概念的中世纪起源,点明当今人权探讨的困境源自于其定义的不确定性,并对具有争议的福利权、隐私权、自由权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本书是了解当代人权问题的必读之作。
  • 不二赘婿

    不二赘婿

    王大春发誓不当上门女婿,结果穿越了,不仅改名王不二,还不当赘婿不行!“那我可以提个条件吗?”“你说。”“第二个孩子跟我姓王可以吗?”“可以。不过第三、第四、第五……个孩子都得跟我姓!”……
  • 独家秘闻,首席专宠萌物

    独家秘闻,首席专宠萌物

    无意间被一个小屁孩认定成为妈咪,阴差阳错认识司寒羽,天然萌和天然冰,让人心爱不释手。司寒羽时不时去自家夫人面前混个脸熟,他步步紧逼,时装病,时强势,时温柔,二人互相倾心,彼此信任,彼此进退。“粑粑,妈妈是我的。”“夫人,你是谁的?”“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