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4400000015

第15章 屠敬山先生(2)

众人听姑父陈词恺切,深以为是,而府库无银,难以如愿。姑父挺身而出,到各大商号陈说利害,为时一日,募银数千两。溃卒缴械得资,欣然散去,附近由是得安。

数日后,德兵数十骑为侦察董兵下落过境,城内官员,震惊不已。姑父偕丁令与一法国牧师徒手三骑,迳晤德兵领队,德兵严枪以待,姑父等与领队以礼相见,请洋兵不要扰民,城中新获武器,誓死坚守,兵戎相见,对德军不利。

德军见来者不亢不卑,乃宿于驿馆,次日撤归,百姓未伤,姑父胆略,“传为美谈。辛丑和约既订,丧权辱国,姑父在旅途中竟日痛哭,而报国无门,无可奈何。

姑父南归,居扬州一年,筹建仪董学校,因经费短缺停办……学生中有成绩优良者,一一推荐人京师大学肄业。

我听到父亲讲述这些往事,才知道姑父去当县令虽然委屈,还是想在二隅之地施展抱负,报答父老。

我访问了孝宦、孝实两位表兄,他们谈起了随父去淳安的见闻,可惜年代久远,大多忘却。

淳安地瘠民贫,偏处一角,无迎来送往的官场应酬。姑父下车伊始,便以三月时间,将历年陈案全部结清。几个喜欢挑衅寻事的讼棍,都被姑父揭露,训斥之后,唯唯而去,不敢再无事生非。

为了开浚民智,姑父在梅花书院旧址创办初级师范学校,自兼校长,亲笔驰函京、沪、杭等地,礼聘英文、算学、乐歌(音乐)、理工教师数人。学校员工,由县衙职员兼任,姑父按时上国文、史学、地理三科课程,皆不索酬。经费由来有二:一是增收百分之五厘捐,二是姑父深夜微行,深入巷间抓赌,获得罚金,添置图书仪器。

姑父下令将旧存考棚等不合用房屋拆去,参考西洋学校图片,另盖实验室、仪器室、教室、自修室三十多间,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在三伏炎天,姑父亲临工地,不以为苦。校门口有几亩荒地,垃圾成山,命系狱囚人清理,还携带两位表兄,去捡瓦片砖头,拔除杂草,带动师生,迅速辟为操场,开军事体操课。学校教学质量既高,驰誉日远,徽州来了两名秀才,报名入学,成为口碑…有些私塾蒙师,对办校一事甚为恼怒,讥姑父为“洋翰林”,姑父从不计较,并多次集市民于操场,发表演说,晓喻国家大势及兴学之必要,措词恳切,闻者感动,各种非议,云散烟消。办学之事上奏,拟升任学部二等咨议官,因荣禄挟旧隙阻止,未能北行。

浙江巡抚延为记室,兼学务公所提调,署理西防同知。任满,去南京为端方督幕,对于官府应对觉得疲惫,恰好张季直先生请他去南通,便去就任国文专修馆长。

姑父原配王夫人在杭州逝世,1909年3月,21日,同我的姑母结婚。姑母相貌端丽,心地善良,患有癔症,三十多岁,没有出嫁。姑父知道有病才来求亲的,他对我父亲说:“表妹斯人斯疾,不掩其德其才,得伊人伴读,于愿足矣。病不足畏,才难得也!”这些话深深地感动了姑母,婚后竟没有再犯过病,二老相处,甚为和谐。

1911年6月,姑父自南通返家,被乡里推举为农会会长。八月,武昌起义爆发,长江下游,陆续响应,清廷很快失去控制。姑父曾说:“朝廷腐败,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不作根本改革,国将不保,民亦难存。”姑父闻故交陈其美举义帜于申江,乃联络常州志士,招练民团,保卫桑梓。

武进乡绅恽祖祁行八,人称恽老八,为人颟顸,官居江防统领。姑父为了地方公益,曾和此人发生过争辩,后来元博表兄为了办学,又和恽家发生冲突。

恽老八赴省上告,讼事未赢,怀恨在心,听到姑父已招民团数百人住在常州中学宿舍之内,便带领江防营大量清兵攻打中学,扬言扑“盗”,志在暗杀姑父,于是炮火齐发,必欲得而后甘。

姑父闻枪声紧密,越围墙东出,潜行至城下,觉身后追兵甚急,乃从城墙上跳下,双脚重伤,不能行。黎明,天宁寺和尚来附近浇菜,忙将姑父背到寺中隐藏,夜间雇船送苏州就医,得以幸免于难。

就在这天夜里,先有清兵来家中搜索,未抓到姑父,使姑母非常不安,继而枪声彻夜不止,估计姑父必死无疑,她是不愿独生的,就从后门出去,跳人运河,遗体随水漂流十多里,我和表兄们将棺木迎归,安葬之日,父亲和姑父互相安慰,彼此流泪不止,我们下辈人嚎啕大哭,姑父内心的创伤很沉重,逢人便说:“夫人为我而死,此生更无知己了!”

就在这天晚上,被围民团及市民奋起,宣布常州光复,知州知县,全部被逐。恽老八逃到上海,江防营清兵作鸟兽散。

地方群众选派代表,将姑父迎归常州,推为民政长。姑父说:“常州人办常州事极难,过宽养痈成患,严必召谤,还是另请贤者为是!”推让多次,方肯就职。于是整理赋税,禁鸦片赌博,兴办学校,补路修桥,颇有政声。因为革命刚刚胜利,民气昭苏,人心思治,不法之徒,土豪劣绅,比较收敛,姑父不谋私利,忠厚对人,虽有劣董忌而散布流言,不能中伤。

1913年,袁世凯下令废除民选长官制度,江苏省长委命姑父为县知事,姑父婉辞说:“我已年老,富贵姑浮云,何况区区县令?以父老盛情难却,视事二年,决不再向俗束折腰,闭门著书,了吾素愿。”

姑父以五年岁月,写成《蒙兀儿史记》,现已由中华书局出版。

1917年,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兼长国史馆,聘为总纂,允许他南北往来自由,不需长驻馆内,他多次向我称颂蔡老,推为知音。只因平时嗜酒,视力锐减,常以此为苦。

姑父最后的一段岁月,并不是在书斋中度过,而是花在水利。和修路上。

为了修路,他手持募捐簿,亲临各户,说服动员,款聚之后,亲自丈量,分缓急两批,逐段修好,方便行人。

武进北塘等河,雨天极易涝,天稍旱则干涸,船不能过。经县农会及各乡推选,任姑父为水利筹备处总董,他走遍四乡,踏查流量及诸河淤塞情况,向三十六乡代表报告,经反复研究,始定北塘、孟河、澡港等四河先修,而北塘一河,大渠七、八条,小渠三十多,’本县境内仅五十多里,大部在江阴及常熟,预计需费十万元,而平时每年按亩所收水利经费不足六千元乃与沿河六乡父老商定,从亩捐、商捐、船捐,公平负担,得经费一万元。省内官员以花费过大,从中阻挠,姑父驰书江苏当局,痛说利害,省府资助二万元。开工后,用多部抽水机,拆除渔簖,河边泉眼近千处,边抽边涌,历时一月,才将水抽毕,破土不久,雨雪连绵,河水复涨,多处堤坝断裂,众议纷纭,冷嘲热讽,此起彼落。姑父头晕目眩,命两表兄搀扶,白天两过工程险段,夜间携酒一壶,作为兴奋剂,提灯巡查,黎明方上船假寐三小时,诚恳勤勉,感动民工绅商,水戽清后,工效渐高。姑父说:“不贾余勇,前功尽弃,家有微少积蓄,倾囊以付,速募准工四千,星夜兼行,竣工而后,与父老尽醉赋诗为欢!”

二百天后,新堤高耸,河水清彻,舟行如箭,直达古运河。万人空巷,全县欢腾。姑父两眼如炭火,背已微微佝偻,肠胃大伤,经常呕吐,致命大病,已潜入腑脏。

1921年,东南几省濠雨成灾,泽国茫茫,人畜死伤无数,常州亦当其冲。

姑父扶病募款救灾,几次昏厥,苏醒即操劳如故,复患泄泻,形消骨立,嗓音半哑,坐下不能起,二表兄恳求,医师苦劝,始卧床二日,适有人送来江浙二省水利规划,姑父一看,尽是闭门造车,痴人说梦。乃假装睡着,半夜闭门燃灯,狂草七千言,加以驳斥,提出匡正之法,而腹痛如绞,病更加剧,一日之后,即呼吸微弱,群医无策,8月15日晨7时,溘然长逝。

姑父平生最景仰司马迁,豪爽有侠气,为文无藻饰,做事重诺言。每当半醉之际,或高声朗诵《报任少卿书》,窗上玻璃嗡嗡作回声。每言及政事得失,生民涂炭,时而拍案,时而扼腕,泪光晶莹,发自深心,不能自己。

老人家的思想不无局限,处在他的历史环境中,从儒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民以食为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意识出发,坐能言,起能行,以一介书生而能人绝塞边疆绘制地图,出身科举而能致力兴办学校;浮沉宦海而能不忠于一族一姓,慨然接受革命;考民风,兴水利,救灾修路,学在济世,才在任事,文在治史,德在爱民,在污浊的社会中体现了正气,是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美德的典型。托尔斯泰曾把一双自己制作的靴子放在书架上,很自豪地称靴子为全集的一卷。姑父的作品并不限于文章,学校、道路、河流,给后辈留下的风范,都是他文字著作的补充和扩展,二者都值得重视。因为人格高比文字美更难。

海粟少年无知,承姑父错爱,曾以文史相勉。过早离家,颠顿荒忽,当时不知姑父过人之处何在,失去聆教机会,未能继承学术,午夜扪心,背如芒刺。

现在有了历史的距离,能看出山的高度,但已经太迟了。

顺便讲一下题外话:姑父很爱松树,案头盆景,壁上立轴都是青松。有一次来我家小饮之后,看到母亲教我读王勃《滕王阁序》,很风趣地说:“嫂夫人!

一口吃不成胖子,孩子太小,念长文章不行。王序也太华丽了,还可以找些有骨格的短东西来教季芳啊!”

“请姑父教一段吧!”母亲谦和地笑了。

“念一段谢偃的《高松赋》吧!先背熟再开讲!”姑父一句一句教我,讲到松的品质,大动感情,手挥眼笑,意气乃若少年。以下这段话不仅咏叹乔松,无妨看作他赠给孩子们的座右铭,也可以看成他精神的写照:“感天地之粹质,秉阴阳之精纯,根含冰而弥固,枝负雪而更新。既无惧乎玄月,宁有悦乎芳春?!含奇文而养劲、收高洁而自珍。”

同类推荐
  • 女人独自上路

    女人独自上路

    燕燕的这些文字,既娟秀,义透出刚劲来;既有细腻的抒情笔触,又有理性的顿悟;既有从自已深切感受到的困顿乃至痛苦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悲凉,同时又足那样坪阔明朗,充溢着作者对生活永不更改的浓烈的热爱和激情。这此文字里,没有的是:媚俗和虚伪。
  •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二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2 (全套)

    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2 (全套)

    《高窗》收录拉金生前发表的所有作品,包括他最著名的四本诗集《北方船》《较少受骗者》《降灵节婚礼》《高窗》,以及部分散轶作品,可一睹拉金诗歌创作的全貌。《月光的合金》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杜弗的动与静》博纳富瓦的诗宗于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创新活力,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国诗歌主流。他的诗优美而繁复,时见玄秘,通过语言的创造从日常经验上升到空灵无上的境界。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在整个20世纪法国诗坛上独树一帜。《杜弗的动与静》收入博纳富瓦早期的四本诗集,包括《杜弗的动与静》《昨日,大漠一片》《刻字的石头》《在门槛的圈套中》,均为诗人代表作。
热门推荐
  •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数千年知识的宝库,但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势必一无所得。典籍分类正如书海里的指南,启示读书的方法,引导求学的门径。本书论述中国古代的知识与典籍分类,考索古代“七略”“四部”两主要分类的特征与嬗变,并追寻这种分类的思想文化渊源,为我们拨开求知路上的迷雾,指点入学的路径。
  • 死亡训练

    死亡训练

    既然是第一次在推理类杂志发文,那就让大家推理一下吧。讲个冷笑话先: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兔子,它跑到了一个密室里,然后它死了。以此大家可以分析出来作者的特性了吧:好偷懒,没脑子,无耻卖萌……唔,第一次发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指教。城市里好像永远没有危机感的地方,就只有菜市场了。临近傍晚,天光切割着天空,右半边街道就像被夕阳敷了层金色的薄膜,有鸡蛋糕蓬松的香气。阳光下的鲫鱼在塑料盆里打了个挺,刚想游开,却还是被一双手掐住肚皮,从水里捞了起来。
  •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书友群:309429159!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偶的故事

    偶的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云少的私有宝贝

    云少的私有宝贝

    沈雅颜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有一天,她留给青梅竹马的第一次被人设计玷污了清白,第二天醒来和那个自认为最崇拜的男人一丝不挂的躺在大床上。身旁的男人在她心中是神的存在,云中集团的总裁,云氏家族的当家人,对于这样的男人沈雅颜多少有点儿畏惧,哪怕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四年,但现在发生了不该发生的关系,让她觉得恍如一梦。他是她死去姐姐的未婚夫,所以,平常的时候为了尊重都唤他一声‘姐夫’,其实这种关系压根不着边。豪华的总统套房,两人紧紧相拥。他冰冷得如同一蹲雕塑,她温顺得如同一只小绵羊。【片段】:“那个,姐夫?我们真是遭人算计的?”某女吓得浑身发抖,诺诺的问身旁的男人。外面的记者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出去必死无疑。“嗯!”一个字算是作答,男人的面色不变,拥着她身子的手紧了紧,外面的记者似乎根本与他无关。“那你一定要找出那个人,千刀万剐!”女人愤恨的咬牙,头一次在男人面前露出凶狠的模样。“……”男人听后嘴角猛的一抽,不给予回应,搂着她的身子的手更紧了几分,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抹精光。千刀万剐?这个女人还真狠心!“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女人懊恼的挠头,小脸上还带着情事后的潮红。“我会娶你!”男人铁青着脸承诺。女人并不领情,一把拽住男人的胳膊,好言好语的哄着,“不行,姐夫,您一向神通广大,一定要帮我找出那个人!”“该死的,我说了我会娶你!”云墨辰从来没有这般煞费苦心的得到过一个女人,并承诺娶她,这个女人竟然不识好歹的拒绝?!他云墨辰想要的东西,从来不会拱手让人!他宠她入骨,爱她成殇。她心里藏着竹马,他狠毒的拔除,让她心里只容得下他一人。身份的悬殊,她逃,他追,他绑,不容她有任何机会逃出他的五指山。
  • 太上召诸龙神安镇坟墓经

    太上召诸龙神安镇坟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点怀疑对象

    重点怀疑对象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暮少的娇妻太狂了

    暮少的娇妻太狂了

    夜凝很狂,很拽。帝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于是,在夜凝莫名消失后,众人开始谢天谢地,大魔头终于不在了。然……几个月后,众人发现夜凝又回来了,而且更狂更拽了,更有某个男人在背后递刀。众人又开始恐慌了。于是某天,某个组织被一锅端众人瑟瑟发抖:神啊,快来救救他们吧。{凝姐很强,背景很厉害。众人不知道凝姐的身份,凝姐凭实力吊打。}{点进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呦}
  • 故事

    故事

    少年出现在长街的时间是下午四点三十分。冬日天短,少年刚刚走进临街的中医诊所,最后一抹夕阳就消逝在远处天空上,而玩具店老板恰好利用那临终前的阳光瞥见了少年的样子。第二天,在警局里,玩具店老板是这样描述那个少年的:中等身材,面色苍白,穿了一件黑风衣,围着白色丝巾。除此之外,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眼睛,一双孤独而骄傲的眼睛。探长老泰一边用粗大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一边认真听着玩具店老板提供的线索,沉吟片刻后说道:这是个新近出道的杀手,据说他每次杀人前,枪里只留一颗子弹。关于他,我们知道的只有一个谦卑的绰号——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