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3900000068

第68章 心灵的呼吸

音乐,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是沉重而苍凉的存在。它也是一个世界,我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了,并不理解,更没有真正清醒地走进它的领域。直到现在,对于音乐的理论,甚至普通常识,可以说我都不懂。但是童年时,我听到了许多真诚而朴实的响器的演奏和歌声,强烈地感染了我,它像土地、阳光、露珠。

微风那样地真实。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一些美好的声音使你无法忘去口,它渗透了你的生命,它沉重如种子落在你的心上,永远留在那里,生了根。童年时,我觉得音乐都是沉重的,没有使我感到过有轻的音乐。既然能够影响最难以感化的心灵,它当然是很强大的力量。

我曾经在一篇文间中说,如果我一直留在家乡,我或许能成为一个民间自得其乐的画匠与吹鼓手,也许还是一个快乐的捏泥手艺人。父亲说过我是一个可以加工的粗坯子。

父亲有两船笙,一船是黄铜的,从我能记事时起,它就摆在父亲的桌上,我觉得它很好看,竖立的竹管如张开的翅羽,知道它能发出奇异的声音,就更对它生出崇敬的感情。我十岁以后,父亲置买了一船白铜的,他特别珍爱这白铜的。但我还是喜欢那黄的,我觉得白的发冷,有如寺庙里菩萨的面孔。我母亲请人给这两船笙做了布套,把它们整个包藏起来,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除去父亲,谁也不能动它们。父亲屋里的墙上,挂着一管竹箫,我只听他吹过一次。村里的老人都说父亲箫吹得很好。他年轻时常吹,但后来不吹了。只有一次,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已近十岁光景,父亲独自到房顶上,背靠着烟囱,手拄着箫,箫像是他生命的支点。我以为他要吹,等了又等,他还是不吹。我坐在房顶的一个角落,离我父亲好远,我的心灵感到一片空茫,隐隐地感觉出父亲是孤独而哀伤的。第一次感到不理解他。天渐渐地暗黑下来,父亲的面孔已经模糊不清。父亲似乎专等着天暗黑下来。我相信父亲要吹箫,我没有听到箫声,我期待着。不是听见,是感觉到了有一种很轻飘的、跟夜雾融成一气的声音,幽幽地,静穆地,一缕一丝地降落到我的心上。吹的什么曲调,我不知道,是从来未听过的声音。那箫声仿佛是从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流泄出来的,像黑暗中的小溪流,你不用心去感觉,就什么也听不到。父亲什么时候不吹了,我不知道,我们谁也看不见谁,互相没有说一句话。箫不吹了,但那个由声音显示的情境还在,人和箫声都不愿意分离。以后我再没听见父亲吹箫了。从童年起,我觉得箫声是很神秘很沉重的,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抗日战争以后,父亲和我流落到了比家乡还要苍凉寂寞的陇南山区,父亲又有了一管箫,但我还是没听他吹过。

他一定吹过,只是不晓得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吹,真难以遇到。回想起来,我当年在陇山山沟里学着写诗,就是想找一管接通遥远世界的箫,或与箫相似的让心灵能呼吸的气管。

箫,只属于我父亲个人,他只为自己吹,不要听众。笙和管子,父亲经常吹,不是独自吹,是跟村里“自乐班”的人一块吹,总是在黄昏以后吹。深秋农闲以后,他们几乎天天在五道庙前的广场上闹闹哄哄地吹奏。全村人都能听到。在这个意义上说,“自乐班”真正是全村的自乐班,演奏的声音,如当空月亮,照遍了每个角落。父亲用白铜的笙吹,得到他的允许,我怀抱着黄铜的笙坐在一边学着吹,没有谁专门教过我。父亲在家里偶然对我说过几句:指头按眼,不能按得太死,声音都憋死了,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他讲的大意是这样,因比喻特殊,我一生未忘记。我从父亲吹笙前的严肃的准备动作和神情,开始向他学习,他瘦削的双手端着笙座,当嘴唇跟笙的嘴一旦接触,笙跟他的生命就在冥冥之中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没有笙,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就没有笙。只有这时,我才从各种响器的作用和它们的配合中悟通了一些道理。它们构成了一片如自然界那么自然的情境。“自乐班”的人大都是从口外回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受够了苦,需要解闷,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所有的曲调都是很苍凉的,在苍茫之中,他们的心像雁群一般飞越过寒冷的冬天,飞越过苦难的人生。

父亲记得很多古老的乐谱,他有一本书写奇怪的竖写的曲谱,我看不懂,全是什么“工尺……”父亲常常一整天在琢磨它,指头轻轻地在炕桌上敲着。

“自乐班”的其他人都不懂曲谱。但父亲说,他的曲谱,大都是记录了几代人流传下来的曲子,有一些是很古的北曲。解放以后,听说父亲整理出一部分,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请他演奏过不少次。这是我听三弟说的,父亲可从来没有向我谈过这事。

“先得摸透每个笙管的个性”,父亲对我说,他让我一个音一个音地认识笙。黄昏时,我坐在屋顶上学着吹,如果父亲正好在家,他总认真地听我吹,很少指点,最多说一句“用心好好琢磨。”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吹奏时感到很振奋,整个的生命都感触到了美妙的节奏。可以说,我对节奏的理解,就是从吹笙开始的。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Ⅱ向世界,任何一个音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不是孤立的。

童年时半夜醒来,听到沉郁的驼铃声在空旷的夜里一声声地响着,我觉得那是一种生命的音乐,一种长途跋涉的沉缓而坚毅的节奏。拉骆驼的老汉和一匹匹骆驼需要这苍凉而庄重的声音伴随着。村里自乐班演奏的声音与天空的月亮、凝重的夜雾融在一起的浑沌的氛围,成为乐曲的一部分。父亲在城里一个中学教课,为了跟“自乐班”一块演奏,天天回村,第二天一早赶到城里去上课,从没有间断过。父亲这种执迷的气质我很难全部学到。

为了寻求衄谱,父亲带着笙、管、笛等和他在朔县农业学校时期的老同学马致远去五台山一趟。五台山离我家乡百十里地,马致远是五台山人,跟庙里管事的僧侣认识,他俩在台怀镇住了十天半月。马致远对佛学和佛乐有很深的造诣,各种响器都能吹奏。父亲说他有一个出家人的性子。(抗日战争后,马致远留在家乡参加了革命,建国初期任民政部的教育司司长,我去看望过他。)他们跟僧侣们一块儿通宵达旦地吹奏着。返回家里时,父亲抄回一厚本曲谱,庙里那个管事的送给他一个宣德铜香炉,很名贵。还带回一大块沉甸甸的檀香木。

从此以后,父亲不论研读曲谱,或者独自吹奏乐器,事前总要把檀香切成一条条,在宣德香炉里熏起来,那烟在昏暗的屋子里呈乳白色。父亲全身心地沉湎其中。记得父亲由五台山回家不久,把两船笙拆卸开来,把一个个竹管擦洗得一尘不染,管簧都重新点过。整修过的笙吹起来声音特别地爽利。我吹笙时,父亲一再告诫:“把手洗净。”我是用祖母收集的麻雀粪把手上的脏污搓洗干净的。(一般的肥皂洗不动厚厚的积垢,谁要不信,请试试,就知道我说的不假)父亲跟我一块吹,总要检查我的手和脸是否干净,仿佛不只是吹吹笙,是带我去一处远远的精神境界,比走亲戚还要郑重几分。父亲和我端端地坐在炕上,面对面地吹,中间隔着一张、炕桌。我当时觉得这一切的细节确有必要,它表现了一种虔诚的气氛和心境。父亲没有让我吹过管子,说我人还小,容易伤了心肺。笙主要起和声作用,是柔性子,它的圆浑的声音天然地跟檀香的烟雾相投台,而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像忽上忽下飞翔在笙声的云雾中鸣唱的鸟。我隐约记得练过《得胜还朝》,是一个悲壮的曲子,曲谱早已忘了,只在心灵里感到了沉沉的深深的旋律。父亲说:“这种曲子,两个人吹奏不出气势来。”父亲夸奖我吹奏的流畅,说我的指感不笨不木。我父亲本来是有肺病的,可能是祖父传染给他的,祖父三十六岁从呼和浩特病回来,吐血死了。祖父也吹笙管。父亲说:“吹笙得法,对心肺是个锻炼。”又说:“吹笙可磨炼人的脾气。”我的性子像母亲,发躁,笙声像流水能把我的粗厉性子磨洗得光洁起来。父亲吹管子时,脸憋得通红,胸间的气似乎聚集起来朝上冲,拚命朝高高的顶峰飞越。管子是用硬木镂空制作的,握在手里很沉重,还镶着一圈圈的白铜。我父亲的嘴异常灵活地吹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每个音节,稍一不慎,松懈一下,就可能从高入云霄的顶峰摔了下来,把乐曲摔得粉身碎骨。但是非常令人奇怪的是,笙和管两种气质不同的声音竟然能奏得那么和谐,达到亲密无间的地步。到现在我还有一种看法,吹奏时,曲谱固然重要,但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黄昏后,村里的“自乐班”在五道庙前热热闹闹地演奏时,那情景,那气氛,表面上很混乱,尘土飞扬,还免不了有孩子们的哭闹声,可是一旦演奏起来,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即使吹奏技术很粗俗,也一点儿感觉不出来。

如果我有一点对音乐的素养的话,那也是很原始的,主要就是从这些充满了热汗味和烟尘气的场合感受来的。我没有听见我父亲唱民歌,他性格很内向,歌儿都在心里唱。跟父亲同龄的庄稼人或者走口外回来的牧人,都经常在田野上小巷里吼唱。在这一点上我不像父亲,比父亲外露,我常常与村里的大人们一起吼唱。这些民间歌手们唱的曲子,有的有故事情节,夹着对话,有的没有词,’只凭着声音宣泄几代人内心的苦闷与悲伤。我的姊妹都能唱,我们一家人就可以演唱各种的秧歌。现在这些童年时唱的民歌谣曲还能记得十个八个曲调。

由于我在童年少年时期,形成对乡土音乐的迷恋,特别受父亲的音乐气质的熏陶,使我这一辈子也无法背离了深入骨髓的乡土气。

离开家乡以后,我跟音乐就没有童年时的那种全身心的接触了。作为一个世界,音乐真正地离我很遥远了。也可以说,我一生并没有进入这一个世界,只在童年那一段梦一般的时间,曾经感受到了从这个世界飘流出来的一些云朵和飞鸟似的音韵。我的父亲,我认为他是深深地走进去了。但仅仅这一点童年时得到的音乐“素养”,影响了我的一生,也影响了我的诗的气质。故乡古老的音乐和谣曲养育过我稚小的心灵,这是千真万确的。我即使不去想它,它也不怪怨我,这也就是所有故乡的性格吧!

同类推荐
  • 文学武侯

    文学武侯

    武侯,是一个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散发着浓烈的区域文化气息的诗意名字。在这个名字背后默默矗立的人和事,像时间长河中一坛窖藏的老酒,我们路过酒窖,就能闻到历史的瓶塞边流溢而出的醇香,不同的人还会品出不同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跨越时空,对话历史,我们乐意成为文化的朝圣者。与历史对话不是为了单纯地触摸、延续,而是为了传承城市的文化血脉。如今,我们身边活跃着这么一群文化的守望者、探索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岗位,用文字孜孜不倦地耕耘着,用真心的投入丈量着生命的里程,凝聚、聚集、沉淀着武侯作家群落的内涵。
  • 大家小书:谈美书简

    大家小书: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倒着写的故事

    倒着写的故事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倒着写的故事》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天堑:和平解放西藏纪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天堑:和平解放西藏纪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人民解放军以十八军为主,分别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多路进军西藏。越过世界屋脊的千重高山,万条巨壑,克服了高原缺氧、冰川激流、风雪严寒、悬崖深谷以及疾病饥饿等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困难,进行昌都战役,徒步6000余里,征服了世界屋脊,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重任,并进行平叛和民主改革,使西藏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热门推荐
  • 古曦

    古曦

    一步一步踏向巅峰之境,荡平眼前一个个敌人。
  • 诗露沾我衣

    诗露沾我衣

    点点滴滴的小诗意,点缀生活的平凡梦,让世界的温暖浓一点、光明亮一点、前进的步伐更坚定不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北大人生讲座

    北大人生讲座

    《北大人生讲座》遴选了梁启超、蔡元培、徐志摩、周作人、胡适、傅斯年、闻一多、朱自清、章太炎、蒋梦麟、陈独秀、李石岑、夏丏尊、王统照、陶行知等民国大师关于人生的经典文章。《北大人生讲座》全书分为人生的意义、学做一个人、人生的责任、写给年轻人四个部分,从不同方面解答了人生的种种问题。谁的人生不迷茫?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通过阅读《北大人生讲座》,读者可以从民国大师那里获得关于人生的建议和答案,从而更好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 预言师要崛起

    预言师要崛起

    ——哇,你长得真像女的——哇,你不会喜欢我这样可爱的男孩子吧——哇,你别乱来林啸飞内心os:我一句话没说,兄die,你脑子里在想些啥?然后接下去就见一个身影被踹飞,这是林啸飞第一次遇到这么聒噪的人。
  • 超越宇宙的巨龟

    超越宇宙的巨龟

    灵气复苏,重生为龟。…………“天呐!我看到了什么?沼泽中有一座大山动了!”“神兽,这是进化到了不可思议程度的神兽!快回去通知人类最强者,我们这次发达了!”感应到人类的声音,大乌龟翻了个身,自语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 爱的十万个为什么

    爱的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优秀的你遇不到合适的他?为什么认真的你得不到长久的爱?为什么相爱容易结婚难?为什么婚后感情会面临更多考验?……这本书会帮助你揭示这些看似孤立的问题背后所隐藏着的爱情规则。越早知道,越早幸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秦时明月付你还

    秦时明月付你还

    秦歌的人生,从十岁那年开始,就多了一个目标——把付笙娶回家。秦歌筹划了八年,最终还是让付笙跑了。于是秦歌表示——翻遍世界也要把付笙找回来,然后……娶回家。付笙很懵逼,自己认了这么多年的哥哥说喜欢自己?!这个世界玄幻了!?还是赶紧收拾包裹跑路吧……再次归来,付笙表示:秦歌是谁?我不认识!秦歌咬牙切齿,死女人,终于舍得回来了!不认识?那就重新认识一下吧……于是……付笙进了娱乐圈,秦歌抛下自家公司也跟着进了娱乐圈;付笙开了娱乐公司,秦歌就去签约求老板;付笙怀孕被爆,于是……秦歌对着众媒体微笑:“没错,孩子是我的……”
  • 最后一个大魔头

    最后一个大魔头

    群号:欢迎加入:234909134希望大家能踊跃加入我若成魔天下无佛、我若成妖,妖中为尊!魔,不是冷酷无情,魔,不是恨天恨地!魔!是一种对世间一切不满的控诉!魔,当行天下不敢为之事!魔,当行天下不敢做之事!!魔,当行天下不敢当之事!!!请不要认为这是一本小说,因为它是文明和修炼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