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3900000054

第54章 魂归江南

一悼严朴同志逝世三十周年

严慰冰

1949年6月5日,我的爸爸严朴同志患胰腺癌、脾脏癌,加上胃动脉破裂,逝世于北京。

我失却慈祥的父亲,可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志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春风杨柳年复年,此生几经沧桑,思及往事,泪簌簌下。

我不清楚父亲的全部斗争历史,因为他开始遭反动派悬赏通缉,被迫流亡时候,我尚。在童年。等到我稍微长大些后,家乡正处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父亲为革命奔波,两地无法通讯,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吉凶存亡。1938年我去延安,父亲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彼此匆匆偶聚,没有空闲谈过往事;满以为相处之日正长,殊不料江南解放之际,父亲因早年受过酷刑,加上积劳成疾,身罹不治之症,溘然长逝。

我与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只在他临终前的四十天。这四十天,我随时受到他的教育与熏陶。当时,他大量吐血、高烧不退、浮肿、喘息……使我心焦,但有朝夕的聚首机会,却使我深感幸福。

在父亲重病住院的五十多天中,许多事是可歌可泣的。他已大量吐血三次,完全不能进食,周身浮肿,不停地打嗝,但对家乡、对战友、对年轻人,却仍满怀着真挚与深沉的眷恋。

我怎能忘记这一情景?每天早晨,父亲要我告诉他前方胜利消息,大夫因为他病重,常加劝阻。当我迟迟才将无锡解放的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晶莹的热泪潸潸地落满了那花白的双鬓。他的双唇颤抖着,一句一句叮嘱说:“帮我写封信回去,向故乡的父老们致贺、致敬。……二十年前,当我在无锡、江阴、常熟、宜兴一带搞革命活动时,他们对我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告诉江南亲爱的老乡们,二十年前跟他们一起与反革命作殊死斗争的老伙伴,快要回去了!……”

我又怎能忘记这一情景?每天早晨,当内科主任、主治大夫、住院医师、实习医生、护士长排着长长的行列,来查病房的时候,父亲每次都非常吃力地举起浮肿而苍白的右手,频频打着招呼。当主任、主治大夫用英语彼此交谈的时候,父亲常常苦笑着说:“讲中国话吧!我是共产党员,有正确的生死观。……

请什么都不要瞒我!……你们用英语讲,这些乡里来大医院实习的年轻人不懂啊!这对他们培养、提高没有什么好处。”

当时的规矩,科主任查病房的时候,培训的实习医生只能远远地在一旁观看,他们是不能接触病员的。父亲对此颇有意见。他不止一次地向傅连璋同志建议:“病历不要用英文写。查病房不要讲英语,实习医生要在病员身上听诊、叩诊。”

父亲从他自己身上,打破当时大医院查病房的清规戒律。他常指着自己肿胀得如同大鼓似的肚子,吃力地向实习医生说:“过来!你们都过来!……摸摸我的大肚子,好好听一听!要在我身上学到东西……”又说:“以前在乡里学习条件差,如今条件好……要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学,……把本领学到手!”虽然每查一次病房都使他累得更喘,但他的嘴角却总是挂着微笑。

父亲为革命事业,1926年变卖了家里的田地房产,创办私立江苏中学,作为无锡党组织重要的活动场所。他为营救革命同志及抚恤遗孤,常常慷慨解囊,但对自己却是十分刻苦,在病中还是如此。

我怎能忘记这一情景?1949年春,天久旱不雨。父亲每天早上必问我:“夜间下了雨没有?”现在是什么节气?”“天不下雨,棉花都不能下种?…今年麦子收成怎样?”每次打针,他都向护士们打听针药价钱,打听民食市价。当时,他的双手已经浮肿,还是艰难地弯曲着手指计算着一支针药合几斤小米。他常谆谆嘱我:“天旱不下雨,不要为我多花钱!老百姓收一粒米可不容易!”后来,他竟拒绝在他身上用贵重药物,说是:“大军要过江,前方打仗要用药!”医院领导和大夫们劝他。根本没有用处。没办法,我们只得串通了哄他说:“这全是我们自己的制药厂的产品,便宜,不值钱,一斤小米一支。”

父亲是严于律己的。他二十五年如一日,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从不居功自傲。

我怎能忘记这一情景?在他第四次大吐血以后的第六日,父亲自知已不能再起,请陆定一、陈少敏同志到病榻前,口述遗嘱,由陆定一同志笔录。当时他正发着高烧,头顶和胸口全是冰袋,舌根早硬,发音微弱,可是他事事不含糊,认真地严肃地对一生工作,进行了检查与自我批评。对新党员的教育问题,郑重地、细致地提供了意见。他完全忘却自己是奄奄一息的垂危病人。当遗嘱笔录完毕,他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连连与陆、陈两同志握手,费劲地说:“好了,了一心事!以后精神好,还要补充。”

父亲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同志。他尊重真理,疾恶如仇。

我怎能忘记这一情景?在他临终前的十五小时,陈云同志在午夜赶来看他。

父亲费力地抚摸着老战友的手,含着泪兴奋地说:“陈云同志!您我同患难共生死,相处将二十年。我总不敢称您为朋友。……如今我将一病不起,对自己的生平作为,我细细检查过。今天我才敢于说,我不愧是您的朋友!……”

陈云同志安慰他、鼓励他说:“你站得稳!过得硬!您对得起党!……病不要紧……有医生……”陈云同志的声音凝咽了。父亲满意地笑了,可是眼泪却籁簌地沿着眼角,徐徐注入耳朵。那浮肿的十指早已不能屈曲的双手,仍不停地抚摸着他的战友的手。

病榻左右的大夫与护士们感动了,在蓝色的灯光下,他们偷偷地擦着眼泪。

我又怎能忘记这一情景?在他临终前四个小时,专家们为他作最后一次输血.进行抢救。因为水肿十分严重,四肢的静脉管无法寻得,不得已动用外科手术,割切表皮及肌肉才找到静脉管,进行输血,可是吊瓶中的血液却不注人人体,而是’从针尖滴滴点点流出来。可怜,父亲的血管崩塌了!抢救已完全没有希望。大夫咬紧嘴唇,流着泪,拔出针尖。他的手颤抖着,颤抖着。金茂岳主任(妇产科专家)泣不成声,他双手在搓揉着,搓揉着,好像在深深怨恨自己无能为力,爱莫能助。

父亲舌根早僵,神志已不清,但却竭尽全力一声声在喊着:“打倒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声音越来越微弱,直到停止呼吸。

专家们伫立在病榻周围,低着头,流着泪,久久不忍离去。住院医师杨同志哭昏在父亲身旁。张庆松副院长(耳鼻喉科专家)情不自禁地说:“我看到了共产党员之死。看到了可敬的气概与精神。中国革命一定胜利!帝国主义一定被打倒!”

一位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艰苦奋斗了二十五年的战士,离开他的战友,溘然长逝了。他没有一分钱的遗产留给子女,他留给他子女的是:可贵的革命品质和未竟的革命事业。

在严朴同志病中与殁后,周恩来、朱德、陈云、董必武、邓颖超、康克清、安子文、何莲芝、于若木等长辈,及苏南千百位江东父老,对他殷殷关切之忱是我所永生难忘的。

1949年春,陈云同志主管财经工作,他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但即使如此,他还嘱咐我:“你每早写个病情报告给我,短些!三五十字,让我知道你父亲的情况。”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老夫妇、邓颖超、康克清等长辈,经常嘱秘书或亲自打电话给医院领导,详细询问父亲病情。邓颖超同志在病中,还帮我邀到香港名中医彭泽民为父亲看病。我经常收到四川蜜柑、花旗橘子、名贵饮料等当时市上十分难以买到的东西。是谁送来的呢?谁也不具名,我只得凭字迹猜,是邓颖超同志、是康克清同志、是于若木同志。邓颖超同志还不止一次谆谆嘱咐我:“守护重病号要耐心!不要在父亲面前哭泣!……

我又怎能忘记这一情景?父亲在生前虽被请当时北平所有的名中医、名西医来三番五次会诊,但并未得到确诊。6月5日下午,傅连璋同志来向父亲的遗体告别的时候对我说:“你父亲生前并没有确诊,中央许多负责同志对此格外心痛;我是个医生,更觉对不起死者。……我希望你能实践严朴同志的遗言,把他的遗体贡献给科学。”

我懂得把遗体贡献给科学是怎么一回事,心里忐忑着。因为解剖遗体在当时还没有形成风气,而自己还有私心,因此我只是哭泣,一言不发。

我守着父亲的遗体,思绪万千。我跪在床边,呜呜哭泣。我紧紧抱着父亲伤痕班班的左脚,死死不放。

门轻轻地开了,有同志肃穆地走向遗体,我抬起头来,阿!是厨副毒席!我慌忙爬起来。父亲遗体上覆盖着洁白、笔挺、熨好的被单,被我揉皱了一大片,搞得乱糟糟的。

周副主席走到父亲床前,轻轻地掀起被单,然后,退一步默默致哀。致哀完了,将被单盖上,扯得平平整整。然后又到床的另一头,把被我揉得乱七八糟的被单,弄得平平整整。这一切,我看在眼里,禁不住泪飞如雨!泪水打湿了衣襟。泪水滴湿了地板。

周副主席示意要我随他一同离开病房。在走廊里,他老人家低声对我说:“你父亲为革命舍得牺牲一切,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说完,他慈祥地看着我。

我顿时醒悟过来,心胸开阔了,我向他老人家说:“周副主席!多谢您对我教育,我舍得把父亲的遗体贡献给科学。”

“这样很好!”周副主席慈祥地回答我。

父亲的内脏制成了标本,供医科大学作教学之用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从而实现了他生前的愿望:“要在我身上学到东西。”

中央指示:严朴同志的遗体葬北平西郊玉泉山南的万安公墓。这里有***同志和夫人的合葬墓。我感激年高德劭的董必武老人家为我父亲送上第一锹黄土。我感激党中央、毛主席、***同志、周副主席、朱总司令、董老、吴老、林老、徐老……都赠送了花圈。陈云同志所送的花圈,中心缀有“魂归江南”四个字。

在父亲安葬以后,苏南几县的头面人物及无锡四乡的父老,曾联名写信给周副主席,要求把父亲的灵柩迁回故乡,改葬在太湖边上。是敬爱的周副主席向故乡父老做工作,谢绝了迁葬的要求,并同意在惠山建立衣冠冢。

父亲长眠于玉泉山南的墓地,墓前的青松翠柏早已成拱。1968年起了风暴,父亲在北京、无锡两地的墓碑一而再地统统被林彪、“四人帮”砸碎!几年之后他们又扬言:要挖坟、要鞭尸、要抛骨。当时我们姐妹都在囚牢。这急坏了我的孩子们。他们只有向周总理、邓妈妈求救。

敬爱韵周总理在重病中,接到邓妈妈转交的求救信以后,十分气愤,十分同情。他老人家举起笔颤颤抖抖写了近三百字的批示:“严朴同志是好党员、好同志,我与他共事二十年。我深知他。……三少爷毁家闹革命,尽人皆知……”

我感激组织上遵照周总理的批示,保护严朴烈士的忠骨:开坟吊棺,开棺拣骨,将遗骨火化,骨灰存八宝山革命公墓。

我由衷地感激周总理和邓副委员长,是他们两位,仗义执言,保护了严朴烈士的忠骨。我由衷地感激中共江苏省委、中共无锡市委、以及故乡的父老们,又在严朴同志的衣冠冢前树立起花岗岩新碑!

林彪、“四人帮”是灭绝人性的杀人恶魔。他们、不仅砸碎我父亲的墓碑,而且蓄意要将严朴同志打成反革命。林彪、“四人帮”将反映严朴同志领导苏南农民举行秋收起义的锡剧《白丹山》一棍子打成黑戏,判了死刑。还将该剧作者、导演、重要演员、无锡县文教局负责同志,一一打倒,使年轻的无辜者遭到飞来横祸。

对这种狂风恶浪,我们毫无抵御之力。不仅如此,我九族男女老幼都早已成了林彪、“四人帮”刀下的肉块,任其宰割。

人民是最公正的,最无畏的。他们维护真理,他们疾恶如仇。当林彪、“四人帮”派出所谓的“罪行调查团”到白丹山,并威胁当地农民诬诌严朴同志的时候,他们气炸了肺!农民们举起锄头、铁耙冲向林彪、“四人帮”的爪牙,吓得他们抱头鼠窜、狼狈而去!

父亲只活了五十二岁。他没有能看到全国的解放,也没有能回到故乡,他抱恨而终。父亲殁后,三十年过去了,故乡起了巨大的变化,今日无锡已成为具有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父亲心爱的江苏中学虽在1927年4月被蒋介石扼杀在摇篮之中,可是,现在全市却有五十二所中学在培养着革命接班人。

父亲啊!您可含笑九泉!您可舒心翱翔于九天!

写到这里,我心情振奋,我昂首高歌:

魂兮魂兮归江南!这里有惠山青苍,这里有太湖渺茫!

魂兮魂兮归江南!这里有条田产吨粮,这里有电炉炼精钢!

魂兮魂兮归江南!这里有成千学庠,这里有十万新房!

魂兮魂兮归江南!这里有父老赛爹娘,这里有接班好儿郎!

1979年6月于无锡梁溪饭店

同类推荐
  • 无能的批评

    无能的批评

    朱白编著的《无能的批评》内容包括:超越以往,还是遗忘以往;老而不死的贼心之作;破文坛,烂批评;一部废话构筑的肥皂剧;残酷中年爱情日记;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文学弱时代”;储备不足的仓促出手;文学大败局中的匆匆过客;虚无之境的性荒诞;中年欲念的危机;无力了结荒诞,必将暴露孱弱;语言暴发户式的机灵和卖弄;幽默在那些罕见的生活真相中;魔幻现实主义的荣耀与桎梏;消瘦且硬邦邦的写作者:韩东其人;美女、美文与丑陋;贸然切入现实后的凌乱;欢迎洞察真相世界等。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本书是以塑造人物的类型群像见长的,其中腾冲籍的国老李根源、老县长张问德、绅士杨筱山、医学博士张德辉、女学生徐秀红、傈僳族英雄余子然和余子厚兄弟、游击司令梁正中以及后来加入腾冲籍的外籍战士张仁勇、仁二林……这一系列的人物是腾冲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最为生动、感人。他们虽然是有名有姓的个体,但在作者的心中,他们都是“腾冲人”,即腾冲人的英雄群像的一个组成部分。
  • 错误的喜剧

    错误的喜剧

    《错误的喜剧》讲述了一对面貌和形体都十分相象的孪生兄弟,在海上遇难失散后,十八年后同在某异乡城市出现,造成许多误会的可笑故事。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热门推荐
  • 爱你随风散

    爱你随风散

    当诗歌与古言故事交织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我愿意用一字一句,抚慰你们的心灵,用温暖拥抱整个世界!我是平凡888,我有我的态度!欢迎加入晨光诗社,群聊号码:812217611
  • Beethoven
  • 我吃文学名著

    我吃文学名著

    你就是问题,不要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 余生你我

    余生你我

    心有所思、意有所念,仅为写给心中的那一个人
  • 肆意重生:请叫我女王

    肆意重生:请叫我女王

    婚姻美满、容貌出众、身价丰厚的顶级白富美、所有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夏氏集团的女总裁——夏晓菲被黑莲花和丈夫联手害死,只有她自己自己知道,那花团锦簇的表象下面掩盖着多少污秽和血腥的谎言。重活一世,她决定要肆意的畅快一生,踢开渣男未婚夫,手撕贱女白莲花,事业嘛,别像上辈子那么累,干脆学学音乐,搞搞创作,混混娱乐圈,做个美美的文艺女青年吧!不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向我高呼“女王威武”?
  • 权倾天下:至尊女官,不好惹

    权倾天下:至尊女官,不好惹

    陆令萱,北齐妇孺皆知的毒妇奸臣,都知她毒害忠臣良将。却不知她也温柔贤良过。那年红装大嫁,她以为就可以安享一生。一场兵变她入宫为婢北齐成立,她又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长广王高湛那日春雨微薄,将她带回了长广王府,掌管王府的一切高湛大婚,带着一身酒气去了陆令萱房里,醉眼迷离,“陆令萱,我高湛满心满眼都是你,你为何不肯嫁我。”那年秋日,百花凋零,武成帝高湛弥留之际,只留陆令萱一人,“今年春季的柳絮飘飞,我是过不了今年了。”“你知道…”“我知道,你做的一切我都知道,萱娘,只要你想要的,我都给你,哪怕是我的命。萱娘,我如今只想问你一句话,你的心里究竟有没有过我。”
  • 女扮男装:复仇娇娘14岁

    女扮男装:复仇娇娘14岁

    (养成系)九岁那年,她成了他的伴读,与他结拜成兄弟,同吃同睡同学艺;十岁那年,同窗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她是他圈养的兔儿爷;十三岁那年,她与他一起南征北战;十四岁那年,她成了他的女人……她接近他的目的:杀他,杀他,杀他,哪怕爱也必须要杀他靠近他的理由:宠她,宠她,宠她,不管她是男还是女
  • 火影之止戈

    火影之止戈

    穿越成了千手绳树,本来以为能过影三代的幸福生活,却逐渐发现变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身为一个没看过火影的普通人,又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忍界中活下来呢?
  • 大叔总裁的宠妻

    大叔总裁的宠妻

    谁会想到,父亲离世以后,她回到母亲身边,却与自己的舅舅暗生情愫。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他们备受煎熬……
  • 曼荼罗(华音系列)

    曼荼罗(华音系列)

    是命运的放逐,还是自我的贬谪?遭天之妒,寂寞于一隅。她枉拥匹敌神明的力量,倾国倾城的容颜,却主宰不了沉浮不定的命运,和自己那颗追求无限力量而不得安宁的心灵。于是,她离开了。在永世轮转的曼荼罗阵中,她那颗抗拒天地的心平息下来,犹如一株在荒原上寂寞绽放的牡丹……云裳如花,风华绝代。这是牡丹的繁华,也是牡丹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