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8700000033

第33章 帮助孩子走出性格的误区(5)

消极的情绪会传染人,特别是对于敏感、模仿能力很强的孩子,父母消极的心态和语言很容易影响到孩子,使他也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用消极的语言来思考和与别人交流。要克服孩子消极的性格弱点,父母就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尽量用积极的词汇来与孩子、与别人交谈。如果把上面的那些话改为下面的话,那就好多了,对孩子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你写字很认真,要是再写得快一点就更好了。”“吃饭细嚼慢咽可以帮助消化,是个好习惯,但如果你吃得再快一点也不会影响你消化,还可以省下时间去干更多的事情。”“你觉得我的说法不对吗?你是不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觉得做这么多家务活有点累,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你似乎有很多话要说,是不是不开心?”“我们领导希望我们多干些活,也好,这可以让我们多得到一些锻炼。”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会不会感觉更舒服呢?这会不会让我们更积极地去做事呢?相信,每个人听了这样的话心里会很少有抵触情绪,反而会让人产生更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同样,对于孩子也是如此,这些积极的词汇会激励他更积极地行动。

鼓励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

消极的父母总会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总是看到问题和困难。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容易影响到孩子,使他也总是看到事情的消极面和不利面,总是看到问题和困难。因而,要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性格弱点,父母要努力积极地看待一切问题,并帮助孩子在面临困难和不顺利的时候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因为父母调动了工作,14岁的倩倩也不得不转学,这已经是她第二次转学了。这次转学是转到了外省,因为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很多地方都不同,性格有些内向的倩倩和新同学总是难以融洽地交流和交往,很多老师也和原来的老师讲课方式不一样。这让倩倩在学习、生活和交友等各方面都很不适应,她感到非常孤独,也非常想念原来的同学和朋友。为此,她整天闷闷不乐,学习也失去了动力,很多活动也没有心情去参加,她很想再回到原来的学校。

妈妈看到女儿如此不快乐,就问她是不是对新的环境不喜欢、不适应。倩倩听到妈妈的问话,就伤心地流泪了:“我不喜欢现在的学校,我能不能再回到原来的学校去上学?”得到妈妈的否定回答后,倩倩泄气地低下了头。这时,妈妈对倩倩说:“我知道你对新环境不适应,会给你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很不开心,这也会影响你的学习和做其他事情。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你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女孩并且希望自己见多识广吗?很多时候,困难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待困难,你会发现这次转学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换一个新环境正好可以锻炼你的坚强,也可以帮助你学习更多的新东西。因为你对新同学和新老师不了解、与他们的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不一样,这肯定会给你带来很多困难,如果你能积极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而不是逃避这些困难,你不就变得更坚强了吗?你可以虚心地向同学和老师学习一下当地的生活、风情,学习一下他们的语言,相信这些东西都很有趣,这样你不就又学到很多东西了吗?”

听到妈妈这样说,倩倩想了一会儿,看来转学对她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倩倩每天都按照妈妈说的去做,果然她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交了很多新朋友。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倩倩克服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她也为此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此后,她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学会了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经过她积极的思考和努力,困难都一个个被她踩在了脚下。

的确,困难的时候,只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困难就会成为可贵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不妨引导孩子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也许他就会变消极被动为积极行动。

8.“妈妈喜欢吃鱼头”

由于现代很多家庭都是4∶2∶1式的家庭,4个老人、2个年轻人都围着孩子这个全家的重心转,对他是百般宠爱、时时处处谦让,这让很多孩子都习惯了享受父母家人的爱,习惯了父母家人都要满足他的需求,这很容易让孩子养成自私的毛病。

有一对父母很为自己的儿子苦恼,因为5岁的儿子非常自私。在家在外吃饭时,若是有他喜欢吃的菜,他总是把菜盘端到自己的跟前,别人谁也不让吃,而是自己一个人霸占;他自己的玩具谁也不让碰,别的孩子玩一下再还给他都不行;看电视他总是一个人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别人要是调了台他决不干;他要出去玩就让爸爸妈妈一定要带他去,不管他们是要上班还是累了想休息,否则他就会大哭大闹。

这对父母很不理解,自己辛辛苦苦几乎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儿子,钱都紧着儿子花,好吃的、好穿的都紧着儿子吃、穿,好玩的也紧着儿子玩。父母付出那么多,没想到儿子却如此自私,从不考虑爸爸妈妈的感受和需求。实际上,父母为孩子付出太多,反而会让他养成自我中心严重、自私自利的坏毛病。而且,这对父母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没有适时地教育他如何与别人分享,没有教育他如何考虑和体谅并满足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懂得分享、照顾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并不是孩子自然就能学会的,这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自私总是一种让人讨厌的性格,自私的孩子也是很多人不喜欢的,自私最终会让孩子失去很多朋友,使他陷入孤立,这对他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他的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父母千万不要让自己无私的爱培养出自私的孩子,而是要努力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学会关心、体谅别人。

给父母的建议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是指理解和感受对方的情绪和情感,就像感受自己的情绪情感一样,具有同理心的人常常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能够将心比心地体会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就是要时常教育孩子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感受,能够体谅和接纳对方的需求和感受。

自私的孩子常常是缺乏同理心的,他只会考虑到并努力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不能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感受和需求。3岁的毛毛和4岁的丁丁是很要好的伙伴,两个孩子经常在一起玩,他们的父母也经常互相走动交流。有一天,丁丁的妈妈又一次带着他来到了毛毛家,丁丁带来了爸爸新给他买的一个玩具小熊,这个电动小熊会唱歌会跳舞,丁丁很喜欢。丁丁的妈妈和毛毛的妈妈在客厅里说话,丁丁抱着小熊来到了毛毛的房间,毛毛看到丁丁的小熊就想要玩一玩,可是丁丁说什么也不让他玩。毛毛就伸手过来抢,丁丁急得大叫,手快的毛毛一把抓住了小熊,丁丁一边使劲推着毛毛,一边大声喊叫着。

两位母亲听到孩子的叫声,赶忙奔了过来,弄清了缘由后,丁丁妈妈对儿子说:“给弟弟玩一会儿,他再还给你,好不好?”丁丁紧紧抓着玩具,看着毛毛,还是没有同意的意思。毛毛的妈妈拿出了儿子的电动汽车,劝慰儿子:“你玩你的汽车吧。”毛毛推开妈妈手中的小汽车,非要玩丁丁的小熊。丁丁妈妈只好对儿子说:“你把小熊给弟弟玩,你玩弟弟的汽车好不好?玩够了他再还给你。”丁丁只好同意了。

终于解决了问题,两位妈妈又到了客厅,可是不一会儿,又传来了丁丁和毛毛的打闹声。她们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丁丁的小熊不唱也不跳了,他正要生气地去打毛毛。妈妈赶忙拦住了丁丁,丁丁又生气地把自己手中的毛毛的汽车狠狠地摔到了地板上,汽车的车灯顿时被摔落了,车轮也掉落了一个。毛毛妈妈鼓捣了一会儿电动小熊,还是没有动静,毛毛只顾在一旁呆呆地看着,而丁丁看到没有动静的小熊更加伤心,他又要走上前去用手打毛毛。

此时,丁丁妈妈对儿子说:“我知道小熊不响了,你很难过,但是你把弟弟的小车摔坏了,他也会很难过的。”丁丁只顾哭着说:“毛毛还我小熊,毛毛还我小熊。”妈妈捡起已经摔坏的汽车,问儿子:“你把弟弟的小车摔坏了,是不是也要还他汽车呢?”丁丁使劲推开了妈妈的手。但过了一会儿,丁丁看到毛毛也咧开嘴哭开了,他又看了看妈妈手中坏了的汽车,好像明白了什么,他突然停止了哭泣,也许是意识到自己摔了弟弟的汽车,弟弟也会很难过。于是,他走过去给毛毛擦起了眼泪,并安慰毛毛说:“毛毛不哭。”

看着这两个稚气的孩子,两位妈妈笑了,丁丁妈妈想到可能是小熊的电池已经没有电了,就对丁丁说:“小熊的电池没有电了,充上电就会好了。”毛毛妈妈也说,这个摔坏的小汽车毛毛已经玩了很久,并答应毛毛再给他买一个更好的。两个孩子这才破涕为笑了。

丁丁妈妈就摔坏的小汽车说的那两句话也许让儿子有了一点同理心,他理解了毛毛的玩具坏了他也会伤心,这才让他采取了给毛毛擦眼泪并安慰毛毛的举动。在孩子的行为伤害到别人的时候,父母可试着让孩子理解一下别人此时的感受和心情,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起孩子的同理心。

让孩子知道别人也有各种需求

孩子自私,有时候是因为他并不知道别人也有自己的各种需求和感受,不知道别人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也会很难过,他不了解自己的自私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伤害,这样他就很难照顾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而只想着千方百计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被父母家人宠爱的孩子在自己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他习惯了这种需求总是得到满足的快乐,他也会逐渐产生以下的观念:我想要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爸爸妈妈满足我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为我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习惯于安乐的人就难以离开安乐,如果某一天,父母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某一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不适应、也会很难过。而父母除了一味地满足孩子,从来没有告诉过他:爸爸妈妈在照顾、疼爱他的时候,他们自己也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理解;在孩子提出某些需求的时候,父母因没有能力满足他也会有很大的压力、会难过伤心。父母这样的做法自然不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同理心,容易让他变得自私。

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表现得很无私,他们甚至用谎言来满足对孩子的爱和各种需求,比如,家里穷,买了好吃的,父母自己舍不得吃而全都给了孩子吃,并对孩子说:“你吃吧,爸爸妈妈不喜欢吃这个。”然而,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掩盖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容易让孩子变得自私。有个《妈妈喜欢吃鱼头》的故事常常让人伤感:孩子小时候,妈妈每次炖了鱼,总是把鱼身上的肉全都给孩子吃,而自己只吃鱼头。当孩子懂事地把鱼肉让给妈妈吃的时候,妈妈笑着又把鱼肉夹给了孩子:“孩子,你吃吧,妈妈喜欢吃鱼头。”有一次,孩子事先夹到了一个鱼头,他尝了尝,觉得没有鱼身上的肉好吃,就又夹给了妈妈、让妈妈吃。后来,这个孩子每次吃鱼,都习惯性地把鱼头让给妈妈吃,并说:“妈妈喜欢吃鱼头。”妈妈用谎言掩盖了自己的需求,她是无私的,但她的无私却换来了孩子的自私。这不得不让放弃自己的一切去爱孩子、却培养出了自私的孩子的父母们深思。

同类推荐
  • 和孩子分清界限

    和孩子分清界限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为父母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怎样和孩子分清界限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意见。一旦您掌握了书中提供的原则和方法,并且灵活地运用于亲子关系,您就会感受到原来爱孩子是这样轻松。
  • 十月怀胎一点通

    十月怀胎一点通

    本书总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教育孩子要懂心理学第二版

    教育孩子要懂心理学第二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发育和生理成长发育同等重要;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学龄期的孩子更是步入了竞争的行列,他们需要有独立的心理、思维、行为,这时家长要做的是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表扬、肯定他;当他们失落时,家长要鼓励、支持他,而不是一味地保护或漫骂。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只要我们肯多花点时间,多用点心思,多点沟通,多点理解,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 蒙台梭利的教育

    蒙台梭利的教育

    本书既是包含教育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智慧结晶,又是一本通俗易懂、极易操作性的实用教子手册,是蒙台梭利博士对她所进行的教育创新背后的理论原则的揭示,向父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介绍了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以及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热门推荐
  • 光年之外还有我

    光年之外还有我

    我一直相信释迦牟尼说过的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她)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她)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无须过于介怀。所以我也就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应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自己该经历的事情,遇见一些我该遇见的人。。。。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发生在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上,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不堪束缚、追求自由,厌恶枯燥的功课和刻板庸俗的生活环境,梦想着过海盗式的冒险生活。在一次意外中他和他的好朋友哈克贝利目击了一桩杀人命案,并最终战胜了恐惧,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了凶残的犯罪人,保护了无辜遭殃的镇民们。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机智破解了强盗们的藏宝之谜,并最终找到了宝藏,赢得了镇民的赞赏与敬佩。《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有代表性的作品。
  • 不语志异

    不语志异

    在民间的奇闻杂谈中,各路神仙粉墨登场,各显其能,在民间的这些流传的神话传说中,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绚烂多彩,又能体现一定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亘古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定邪不胜正、正邪不两立的意念。本书将以短片小说的形式整理民间流行的奇闻杂谈,讲述民间的奇艺色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噬天妖姬

    噬天妖姬

    凰鸟,百鸟之王,本是祥瑞的化身。但若嗜杀成性,离经叛道,则异变为妖凰,百战不死,浴血重生。漓梦:若要除我,何苦诬我红颜祸水,我便自命妖女,祸乱天下,你们又奈我何?
  • 极品小赘婿

    极品小赘婿

    有知识,有文化,会治病,会杀人。很热血,很邪恶,很强大,很牛叉。(新书《剑气蜀山》已发布,欢迎大家阅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印噬混沌

    印噬混沌

    人体本来是一个会发光的系统,只要修光得法,人人都可激发出特有的光芒……这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白光、金光具有很强的射性特点,蓝光是为避邪去病的祥光,以及很难激发的绿光呢?紫光的稳定,但是当所有的光消失的时候呢?且看他,一个背负着家族灭亡的人,如何自创神通。凌驾于这个芒封大陆!
  • 小垂柳

    小垂柳

    小说以上世纪中期冀中平原为背景,以这一时期的儿童生活、学习、游戏为背景,描述了发生在马驹儿、诸葛暮白、吕球儿等一帮小朋友身上的生动有趣故事。它虽然是一部儿童作品,也适宜成年人阅读。由于每个人的童年所处年代、地域、背景不同,生活、学习、游戏也不尽相同,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童年是一个人最富天真烂漫的时期。相信每个人读了它,都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的美好记忆。小说不但充满正能量,还有许多好玩好看的故事,尤其是主人公马驹儿的结局故事,令人悲怆震撼。小说约二十三万字,分上中下三部,共一百零二章,每章约两千二百五十字。
  • 2016年散文随笔选粹

    2016年散文随笔选粹

    本书精选了2016年度发表在国内文学期刊的优秀的36篇散文随笔作品。分别为钱佳楠的《四封信》,阿慧的《前头有很多好东西》,陈涛的《小镇青年,酒及酒事》等。这些散文随笔作品题材涉及广泛,内容有深度,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读性来讲,都极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