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5800000017

第17章 梦想是人生的指南针(6)

参加比赛的学生当中,获奖最多的是纽约市史岱文森高中的学生。

但是,1989年12月18日,史岱文森高中传出一片哭声。原因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没能进入西屋科学奖的大门。在12月14日,160份报告,由史岱文森高中分成两箱寄出,其中一箱在西屋奖截止的15日及时寄到。另一箱里的90份,却拖到18日才寄到。

“我们有收据为凭,14日寄的‘隔日快递’。”史岱文森的老师解释。

“我们写得明明白白,我们必须在15日收到。”西屋科学奖的主办人说,“我们不管你什么时候寄出,只管是否能准时收到。”

此事一传出,闹得满城风雨。有人批评,认为西屋科学奖有点太不近人情了,让孩子们的心血白费了。

比赛就像人生的战场。它比实力,也比速度。速度何尝不是一种实力。如果那些输的学生,能汲取教训,再也不拖,那么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学到的,应该比失去的更有价值。

拖延时间的人,“拖掉”的不仅是自己的机会,也让别人失去了机会。他不但表现了自己的不准时,更严重是表示了他对别人的不尊重。

一个人跟朋友约好吃饭,可是那位朋友迟了半小时还不到,这个人只好先吃,快吃完了,才见他的朋友满头大汗地冲进来,边擦汗边解释道:“对不起!忘了!忘了!”那个人看到他的朋友这个样子,就半开玩笑地问:“要是美国总统一年前就约你,你也会忘记吗?”那个人的朋友居然一笑说:“那当然不会忘!天天都会想一遍!”

这证明了什么?证明一个人不守时,显然是他没把别人放在心上。

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一个病人延误了看病时间,会给生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拖延这个坏习惯看似无关大局,实则是个能使你丧失机遇,破坏你幸福、甚至夺去你生命的坏蛋。

比赛就像人生的战场,它比实力,也比速度。速度何尝不是一种实力。

立即去做,终会有收获

如果有计划而不去执行,使之烟消云散,这对于我们的品格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如果有计划而努力执行,这能增强我们的品格力量。

当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念闪现在一位作家的脑海时,他的内心有了一种不可阻遏的冲动——想要提起笔来,将那美丽生动的意念记录下来,但那时他或许不方便,所以没立刻就写。那个意念不断地在他脑海中活跃、催促,然而他还是拖延。后来那个意念便逐渐地模糊、暗淡了,最终整个消失!

要知道,一个只会夸夸其谈、一味拖延而不注重实干的人最令人反感,成功也永远不会光顾这种华而不实、说而不干的人。如果切丝黑尔姆夫人仅仅满足于她动听的演讲,陶醉于她美好的计划之中,她自然就永远也不可能超出言谈的计划之中,人们也就不会相信她所说的一切。但当人们亲眼看到切丝黑尔姆夫人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她的计划时,人们才认同她的观点,为她提供帮助。

夸夸其谈未必能表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相比之下,行为倒更能切实地反映出你的本质。只有你现实的行为才能表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在你拖延某件事时,别人或许会帮你做这件事。这样,拖延又成了你摆布别人的一种手段。另外,通过拖延时间,你可能会对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

世界上不会有什么十全十美。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完美,一定要拖延到世上所有条件都完美后才开始行动,就只好永远等下去了。有的人为什么一辈子都干不了一件事情,原因正在于此。相反,有的人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但他却行动起来,力求改变现状,而不是傻傻地等待,结果行动者成功了,而拖拉者依旧一事无成。

一个真正的成功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再去解决问题。而是一旦遇到问题,他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去完成它。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要求必须要折中一下,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行动以前永远等待的泥沼中。当然最好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当我们决定一件大事时,心里一定很矛盾,都会面对到底要不要做的困扰。任何人都应该克服拖延的习惯,立即去做,终究会大有收获。

一个真正的成功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再去解决问题。而是一旦遇到问题,他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去完成它。

在努力中等待成功

有一个野心勃勃却没有作品的作家说:“我的烦恼是日子过得很快,而灵感却不愿光顾我的大脑,所以一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他说,“写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事情,要有灵感才行,这样才会有兴致写下去。”

说实在的,写作的确需要创造力,但是另一个写出畅销书的作家,他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说:“我有许多作品必须按时交稿,因此无论如何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那样根本不行。一定要想办法使自己的笔尖在纸上划动。这个办法就是我先定下心来坐好,拿一枝铅笔乱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尽量放松。我的手先开始活动,用不了多久,在不经意间,便已经文思泉涌了。”

“以后”、“明天”、“下个礼拜”、“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也完不成”的同义语。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当我们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等一会儿,我一定会去做”。

让我们用另一个例子进而说明拖延与推迟对我们做事的危害吧。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妻的储蓄经过:

约翰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平衡。夫妻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总是说:“加薪之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后就要……”、“渡过这次难关以后就要……”。

最后还是他太太瑞恩不想再拖。她对约翰说:“你好好想想,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瑞恩这一次下定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别再拖延了,我们有存钱这个想法都好几年了,到现在却连一分都没存下。我今天看了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元,15年后就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如果你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挪作它用,我们说不定要靠面包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了点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现在他们却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好玩”。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很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将一事无成。

“今天可以做完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让我们永远记住富兰克林的教诲吧。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很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将一事无成。

用热情迎接璀璨

生活中,我们有时碍于面子,或者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或者怕遭受谴责,或因自己的热情总是遭对方冷漠的反应,而使自己的积极性逐日减弱。但只要我们增强一分积极的力量,便足以削弱一分消极的困扰,从而克服做事拖延与推迟的毛病。

因此,我们必须减少忧虑,充分掌握主动积极的力量,凡事多举手,多去协助别人,成功就在眼前。

三国时期,刘备之所以能后来居上,称雄巴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的主动进攻,不仅是行为上的,更是心理谋略上的。

赤壁之战爆发前夕,曹操战襄阳、破荆州,80万大军顺江东下,此时刘备势单力薄,惶惶如漏网之鱼。此际,诸葛亮当机立断,主动出使东吴。一到东吴,诸葛亮继续实施进攻策略。首先是舌战群儒,难张昭、穷虞翻、羞步鹭、斥薛综,使东吴众多谋臣儒将理屈词穷。见到孙权,诸葛亮又用激将法刺激孙权的自尊心与荣誉感。这一激果然奏效,当孙权了解了刘备的态度,便决心孙刘联军与曹操决战。这样,刘备不仅在战略上转危为安,实际上已胜利在握。

积极主动,不仅使伟大人物力挽狂澜,回天有力;也是我们平常人的立身之道。它能使我们逐渐珍惜我们的时间,不少遇事拖延推诿,使我们永远在生活中处于优势。

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心理学家告诉了他的宝贝女儿一个足以使她在以后的生活中无往不胜的绝招——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勤举手,勤于发问。

小女孩真的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内急时记得举手,老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位举手的学生。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时间久了,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极为深刻。不论她举手发问,或是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叫她开口。这样在不断积累过程中,她的知识量越来越多,在各方面她都显得非常优秀。

多多举手,正是那位心理学家教给她女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利器。

故事中那位极具智慧的父亲所教给女儿的举手观念,正是成功者积极主动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那么,积极力量就会削减一分,相对地,消极的力量便增强一分。此消彼长,再假以时日,真不敢想像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因此,要想成功,必须强调主动。一切自卑、畏缩不前和犹豫不决的行为,都只能导致人格的萎缩和做人处世的失败。

积极的人总能勇敢地面对出现的问题,他们敢于采取快速的行动,做出挑战困难的决策,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解决这些阻碍他们前进的问题。

成功源于改变

推陈才能出新,所有的新观念、新思想,都是借鉴于旧思想的,都是在旧思想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东西,把它们结合起来或进行修改而产生的。创造性的成功就由此而来。

发人深省的是,外国人居然善于利用“对联”这一国粹,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搞起了“春联促销”。在20世纪90年代,一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可口可乐公司竟然利用春节搞了一次别出心裁的促销活动,有的写着“新春新意新鲜新趣,可喜可贺可口可乐”,有的是“春节家家包饺子,过年户户燃爆竹”,横批是“可口可乐”等等。百姓虽知是广告,但因新颖实用,所以乐于接受。

“春联促销”虽不是洋人所创,但是洋人善于推陈出新,“中为洋用”,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达到了促销的目的。

其实,只要我们能改变过去的模式,推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创新的改变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麦当劳并没有发明任何新的东西,它生产的“产品”也许以前任何一个小餐馆都可以制作。但是麦当劳连锁店的创始人克罗克运用文化概念和管理技术,使“产品”标准化,设计出生产流程和加工工具,制定各阶段的工作标准,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某一个制笔行业里,有一个机灵鬼认识到,只要有笔的地方,就一定要有墨水,那么为什么不把两者结合起来呢?结果自来水笔产生了。

请你不要轻易接受一般的看法。在自己没有亲自尝试一下以前,不要轻言不可能。如果你去尝试了,并且能以坚韧的态度来面对困难,那么你就有可能成功。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改变能够拓展你的自我空间,使你能有机会感受以前尚未感受过的东西,比如新的知识、新的做事方法、新的技能,甚至是新的事业起点。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改变能够拓展你的自我空间,使你能有机会感受以前尚未感受过的东西,比如新的知识、新的做事方法、新的技能,甚至是新的事业起点。

从失败中学会变通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所表现的自信要大过我们所意识到的,我们很早便知道相信自己,因为你有信心,所以你会去完成它。当你想到自己已完成的事时,你对能做的事会更有信心。只有失败者才不去这样想,因为他们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失败和缺点上,他们看不到成功和自己的优点。

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入学考试的前一晚十分紧张。他母亲对他说:“如果你不紧张,就会考取。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否则没人会相信你。要有自信,要自立。即使你没通过,但你知道自己已全力以赴了。”发榜后,麦克阿瑟名列第一。

当你相信自己能做出最好的成绩时,你不仅会发现自信提高了,而且会发现自信会有助于你的表现。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它们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成功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要知道,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就越容易感受到失败。当然,失败有大有小,比如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不顺,同事间的磨擦等,这些都属于一些小事,但积累起来却会消磨人的锐气。有些重大失败则往往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使人陷入不能自拔的地步,严重影响自身发展。

但是有些失败能引导一个人产生创造性的变迁,它不仅能增强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引导人们以更好的方法满足需要。

也有些失败不仅会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伤痕,而且也会造成行为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要从生活自身的逻辑出发,要求人们变通进取,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产生创造性的变迁。成功的逻辑要求人们增强生活的勇气,来战胜失败。一位哲人说过:“迎头搏击才能前进,勇气减轻了对命运的打击。”无数伟人就是在层层叠叠的困境和失败中锻炼了这样的勇气和胆识。

同类推荐
  • 年轻人要多懂点形象塑造

    年轻人要多懂点形象塑造

    这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超实用的个人形象定制手册。作者从影响个人形象的说话、气质、举止、性格甚至品质、心态、情商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塑造成功形象的关键点,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各个细节中。相信每一位读过此书的朋友都能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只用一册白菜价的笔记本,一网打尽生活中易遗漏的宝贵信息,一系列简单实用的笔记小技巧,帮你提高记录效率,发动头脑风暴,营造创作氛围,调整日常心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更有含金量。
  •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是一种心态,它能使你乐观豁达;能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能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解脱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心态决定命运,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人生处处是春天!
  • 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

    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

    成功的唯一敌人就是你自己。要想改变命运,首先得超越自身的弱点,战胜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这是由原野编著的《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的论点立意所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虚荣、自我、贪婪、懒惰、自卑、胆怯等,这些弱点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 战胜自己

    战胜自己

    当你需要勇气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懦弱;当你不够勤奋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懒惰;当你需要谦虚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骄傲;当你无法宁静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浮躁。本书从发现自己——掌控自己——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包括自我定位、聚焦自我、战胜自卑、战胜退缩、战胜命运、摆脱依赖、征服惰性、克服恐惧、逆境成长、征服狭隘、征服固执等诸多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
热门推荐
  • 美丽娇妻不能弃

    美丽娇妻不能弃

    安雨希期待结束这不圆满的婚姻,但结果偏偏不尽人意,意外促使俩个人发现,原来自己还爱着彼此,依然如此,那么就一切重新开始......
  • 古魂铜戒

    古魂铜戒

    乱世未启,人界化修。身怀绝世魂器焚天戒,身修绝世功法焚天诀,挖掘家族世代辛秘,不断拼命提升境界,只为在乱世开启之前,拥有能够站稳脚跟,拥有能够保护亲友资本。我叫张易天,皇帝易位,天之娇子,这是我的名字,这也是我的传记。
  • 无限电影世界

    无限电影世界

    宅男栩枫收到一台九十年代的老式放映机,在调试的过程中触电,从此进入到无限电影世界。
  • 无限神能

    无限神能

    神,无所不能!所以,神能无限这是一个疯狂的大魔王在诸天万界追求成为无所不能的神,屠戮神魔,噬灭苍生的故事。在功夫世界吸纳世界底蕴,觉醒超凡,踏出成神路上的第一步然后吞噬无限恐怖的主神大光球,将自己的光辉撒向诸天万界PS1:经历的世界:功夫、无限恐怖、奥林匹斯众神……后期会写遮天卷~PS2:无女主,黑暗文风,主角心狠手辣大boss
  • 尽殇令

    尽殇令

    魔教遗孤海璐一夜之间家门被灭,震荡仙门百余门派,而后偶遇明楼小公子渝小梵、桥北一枝花花云。一群心怀正义涉世未深的郎朗少年,在除魔过程中慢慢揭开多年前父辈伐魔大战的黑暗面纱,魔教教主明楼小黄鹂,明菱,死亡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邪恶与正义,爱与仇恨,曾经梦想匡扶正义拯救天下苍生的他们,该如何抉择?一曲别离半生凉,欲唱不唱歌尽殇
  • 武绝天下

    武绝天下

    无尽大陆,全民皆武,武武相争,强者为尊。他,却要凭一己之力,打碎天穹,挣脱枷锁,修得武道通天,成强中最强,做人上人!大丈夫存于世,自当喝那最醇的美酒,拥那最美的女人!
  • 修仙皇朝

    修仙皇朝

    凤凰之子,再临凡俗!以凤凰之血,度天地之灵!将万民之力,灭仙人之威!这是一段平凡少年步步崛起的修仙史!热血、勇敢、坚毅、沉默、顽强,尽在其中!
  •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本套装全两册,分别为:《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和《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20世纪60年代,阿以边境冲突不断。叙利亚训练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实行恐怖袭击,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与约旦和叙利亚结成联盟,放言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爆发,史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战争,并占领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从而确定了以色列在战略上的优势。但是战争过后,却并未给以色列带来期盼已久的和平与稳定,战争中有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并成为之后中东战争不断升级的根源,严重影响巴以局势,巴以人民也因此长期饱受冲突之痛。究竟在“六日战争”之后,“赎罪日战争”之前,以色列国内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人民生存现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巴拉克、尼灿、帕斯特纳克及其子女们的职业生涯与家庭生活经历了何种变迁?这些故事与细节,都将在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所著的《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中一一道来。《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如果把以色列的生存奋争当作一场戏剧,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可以算是这场戏剧的浓缩版:在神圣的日子里,以色列在南北两条战线上遭到突袭。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对阿拉伯国家的进攻给予了令人生畏的支持,以色列在兵力、武器与对方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后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胜利,成功突破了阿拉伯国家的包围圈,由此走上了与埃及签署和平协议的道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以多年艰巨调查得来的史料为依据,在《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中,对“赎罪日战争”前后阿以不断升级的矛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重点表现了战略战术的抗衡与较量,以及各权力中心的激烈角逐与外交纠葛,真实再现了以色列当时旦夕倾覆的危险局面,同时为认识和解决当今中东地区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不仅是一部浓缩的以色列生存奋争史,也是一部令人感佩的卫国战士奋争史:老一辈英雄兹夫·巴拉克、约西·尼灿、萨姆·帕斯特纳克还在不同的战场上殚精竭虑,新生代英雄诺亚·巴拉克、阿里耶·尼灿、阿莫斯·帕斯特纳克已经开始在不同的部队里奉献、战斗,他们的职业选择和感情取舍都深深地镶嵌在以色列国的命运变动的版图之中……
  • 敌后

    敌后

    这是我生平最受窘的一件事。1938年秋天,我刚刚结婚,太太关玉如22岁,人长得美,在我看来几乎没有缺点——当然,除了迷信之外。接受任务的当天,玉如硬是拉着我去算了一卦,就在独流镇的运河边上。卦师将三枚铜钱摇得哗啷哗啷响,卜出一个“大畜”卦,二四爻动,变爻后为“离”卦。他说,此卦卜南行不吉,您太太五日之内当有小恙,一个月之内您会错失一个自救救人的机会,最要紧的是,腊月之前您必有血光之灾……我向来不信这些骗人的玩意儿,但玉如相信,她出身于满族世家,除去洋教,凡是日常生活中的迷信他们家都信。
  • 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

    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