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3900000026

第26章 我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地球(1)

我们正居住在一个急速变暖的星球上。全球暖化将会引发暴雨、暴雪、洪水、飓风、干旱、酷热、酷寒等气候灾难,后果将是灾难性的!面对岌岌可危的紧急形势,面对生存危机,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威胁,国际社会正在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作为地球一份子的我们,必须腾出手来,拯救地球!这是你我共同的责任!拯救地球,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拯救地球,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根据美国宇航局2007年12月的卫星资料显示,北极冰层的厚度比以前减少了23%。航海资料则显示北极冰层比1950年代减少了50%。其他破纪录资料显示,格林兰表面冰层融化的速度大于十五年前的四倍;北极冰层表面温度是七十七年纪录史上最高的。气候科学家齐瓦利博士预测:北极冰层将在2012年夏天融冰季节结束前完全融化。

南北两极的冰层将阳光中70%~80%的热量反射回去,能够稳定两极海洋温度维持低温。如果冰层融化不足够反射阳光,就会使海洋升温,反过来进一步加速冰层融化。

1992年,科学家关怀社会联盟的1700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包括大多数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就已经在大声呼吁世界各国联手迅速遏制全球暖化,“我们剩下不到十年或几十年可以避免,我们所面临的威胁一旦无法挽救,人类的希望将非常渺茫。”“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浓度已逼近警戒线!”数据显示,65万年来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范围是180~330ppm,但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380ppm,逼近了450~550ppm的“威胁水平”。由于土壤、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在逐渐消失,如今排放的二氧化碳都会在大气中留存100年之久,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后人将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全球暖化导致北极永久冻土层的消融。永久冻土中含有远古时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仅仅是北方生物带和北极生态系统内的永久冻土带,就含有大约7500亿吨有机碳,全球暖化使这些气体释放出来,将会进一步加速地球的变暖进程。2009年3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变迁会议上,法国气候科学与环境实验院的西艾斯博士警告,全球平均气温只要上升摄氏2度,就会在北极广阔的永冻层地区引发碳“定时炸弹”,持续暖化的北极土壤会导致细菌繁衍,引发另一循环的气温加速上升,并可能释放数十亿吨具有爆炸性与致命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不仅会加剧全球暖化,还会导致火灾,造成大量人员窒息而亡,后果不堪设想!

“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米,淹没一些沿海城市,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灾难可能不会在100年后发生,或者说它很可能会在10年后发生。我们不知道,但是一旦发生,它可能是突然间发生,几乎是一觉醒来,这些城市就不见了。”这是2007年11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全球气候变暖发出的警告。2008年6月23日,美国航太总署戈达德,太空研究所主任暨顶尖气候专家詹姆士·韩森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强烈呼吁:“情况已非常严重,我们必须采取紧急行动”。

2009年2月6日,《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报道:一个由美英法等国组成的科学工作组近日公布的一份科研报告称,大气层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已经达到危险程度,达到“不可逆”水平,即使现在急剧缩减排放也无法避免气候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目前唯一可做的就是降低灾难带来的后果,但这个机会也会稍纵即逝。最近十几年来,国际社会在积极应对全球暖化威胁的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很多国家不断开发太阳能、海洋能、生质能、风力、水力、地热等再生能源,来减少化石燃料和煤炭的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然而,与全球暖化的严峻形势相比,效果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因此,拯救地球,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工业革命——气候异常的元凶

环境污染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而是一位远方来客。早在14世纪初期,英国就注意到了煤烟污染;17世纪伦敦煤烟污染加重时,有人曾经提出过改善大气品质的方案。不过那时候,污染只是在少数地方存在,污染物比较少,污染力也比较轻微,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尚不至于造成重大危害。

环境污染发生质变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肇始于18世纪末叶兴起的工业革命。我们可以把这场革命视为人类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

1.18世纪末—20世纪初环境污染的起步

从18世纪下半叶起,经过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首先是英国,而后是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和日本相继经历和实现了工业革命,最终建立起了以煤炭、冶金、化工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这是一场技术与经济的革命,它以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为基本动力。而蒸汽机的使用需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和推进,地下蕴藏的煤炭资源随之具备了空前的价值,煤成为工业化初期的主要能源。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燃用,必然会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质,这些具有超强污染力的“毒气”迅速进入了大气中。

与此同时,在一些工业先进国家,矿冶工业的发展既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又释放出大量重金属,如铅、锌、镉、铜、砷等,不仅污染了大气,还污染了土壤和水域。而这一时期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构成了环境污染的又一重要来源。另外,水泥工业的粉尘与造纸工业的废液,也会对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普遍。除英国外,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如芝加哥、匹兹堡、圣·路易斯和辛辛那提等,煤烟污染也相当严重。至于后来居上的德国,其环境污染也不落人后。19、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严重的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并且,就在空气中弥漫着有害烟雾的时候,德国工业区的河流也变成了污水沟。到20世纪初,那些对污水特别敏感的鱼类在一些河流中几乎绝迹了。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环境污染尚处于起步阶段,污染源相对较少,污染范围较窄,污染事件只是局部性的,或某些国家的事情。

2.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环境污染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国家煤的产量和消耗量逐年上升。据估算,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世界工业生产和家庭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硫每年高达几千万吨,其中2/3是由燃煤产生的,由此酿成多起严重的燃煤大气污染公害事件。如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和美国的多诺拉事件。

1930年12月4—5日,在比利时的重工业区马斯河谷,由于气候反常,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凝聚在靠近地表的浓雾中,经久不散,结果酿成大祸,致使大批家禽死亡,数千人中毒,60人丧命。

1948年10月27日清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山区工业小镇多诺拉的上空,烟雾凝聚,犹如一条肮脏的被单。其实,多诺拉的居民对大气污染早已司空见惯,因为这里的钢铁厂、硫酸厂和炼锌厂一个挨着一个,日以继夜地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但是,像这一次的“奇观”他们却从未见过。因逆温层的封锁,污染物久久无法扩散,整个城镇被烟雾笼罩。直到第6天,一场降雨才将烟雾驱散。此次事件造成20人死亡,6000人患病,患病者差不多占全镇居民(14000人)的43%。

20世纪30年代前后,以内燃机为动力机的汽车、拖拉机和机车等在世界先进国家普遍地发展起来。1929年,美国汽车的年产量为500万辆,英、法、德等国的年产量也都接近20万—30万辆。由于内燃机的燃料已由煤气过渡到石油制成品一一汽油和柴油,石油在人类所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开采和加工石油不仅刺激了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且导致了石油化工的兴起。与此同时,石油的应用却给环境带来了新的污染。

这一时期,“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美国后来居上,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的汽车拥有量在1938年时就已经达到2944.3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铅尘、烟尘等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醛类、3,4一苯并芘等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进一步加剧了大气的污染。一定数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在静风、逆温等特定条件下,经强烈的阳光照射会产生二次污染物一一光化学氧化剂,形成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浅蓝色光化学烟雾,对人、畜、植物和某些人造材料都有危害;遇有二氧化硫时,还将生成硫酸雾,腐蚀物体,危害更大。这是一种新型的大气污染现象,因最早发生在洛杉矶,又称洛杉矶型烟雾。1943年,洛杉矶首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人眼痛、头疼、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家畜犯病,植物枯萎坏死,橡胶制品老化龟裂以及建筑物被腐蚀损坏等。

此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西方国家不仅合成了橡胶、塑料和纤维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还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机化学制品,如合成洗涤剂、合成油脂、有机农药、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尽管有机化学工业为人类带来琳琅满目和方便耐用的产品,但它对环境的破坏也渐渐显露,对环境的有机毒害和污染越来越严重。

这一时期,在旧有污染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的情况下,随着汽车工业和石油与有机化工的发展,污染源继续增加,新的更为复杂的污染形式出现,公害事故增多,公害病患者和死亡人数扩大,因此,人们称之为“公害发展期”。

3.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环境污染的大爆发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由战后恢复转入发展时期。西方大国竟相发展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然而就在这种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巨大危机。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最终造成了环境污染的大爆发。

首先,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屡屡上演,按照发生缘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因工业生产将大量化学物质排入水体而造成的水体污染事件,最典型的是1953—1965年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水俣湾附近渔村流行一种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称为“水俣病”。1965年,日本新泻县阿贺野川流域也发生了水俣病。日本政府于1968年9月确认,水俣病是人们长期食用受富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毒害的水产品造成的。

(2)因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如1952年12月5—8日的伦敦烟雾事件,即著名的“烟雾杀手”,导致4000多人死亡。1952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也造成将近400名老人死亡。此外,1961年日本东海岸的四日市也发生了严重的气污染事件。

(3)因工业废水、废渣排入土壤而造成的土壤污染事件,如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痛痛病事件。1972年,名古屋高等法院做出判决,确认痛痛病的病源是神冈矿山的含镉废水。原来,这里的锌、铅冶炼工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镉附集于稻米上。人们食用含镉稻米以及饮用含镉水后,逐渐引起镉中毒,从而患上了“痛痛病”。

(4)因有毒化学物质和致病生物等进入食品而造成的食品污染公害事件,如1968年日本的米糠油事件。日本北九州的一家食用油加工厂用有毒的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毒物渗入米糠油中。这年3月,成千上万只鸡因为吃了米糠油中的黑油而突然死亡。不久,人也因食用米糠油而受害。到7—8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造成16人死亡。

其次,在沿岸海域发生的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被破坏,成为海洋环境面临的最重大问题。靠近工业发达地区的海域,尤其是波罗的海、地中海北部、美国东北部沿岸海域和日本的濑户内海等受污染最为严重。

海洋污染源十分复杂,有通过远洋运输和海底石油开采等途径进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及其废弃物;有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城市和工矿企业排放的、直接流入或通过河流间接进入海洋的污染物;有通过气流运行到海洋上空随雨水降入海洋的大气污染物;还有因人类活动产生而进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引起浅海或半封闭海域中氮、磷等营养物聚集,促使浮游生物过量繁殖,以至发生赤潮。如日本濑户内海,赤潮频繁,在1955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先后发生过5次,1965年一年中就发生了44次,1970年发生过79次,而1976年一年中竟然发生了326次之多。赤潮的频繁发生,是海洋污染加重、海洋环境质量退化的一个突出标志。

同类推荐
  • 地理:与地球一起共舞

    地理:与地球一起共舞

    汉代时将甘肃至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新疆和葱岭以西地区称为“西域”。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通往西域的路线,成为了后来名扬世界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异常险恶,然而我们的先民并没有因为不利的地理条件而将之视为畏途,而是通过张骞的“凿空之旅”和后继者的进一步探索,使之成为连接西域及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国际通道。
  • 自然与生物·译言古登堡计划

    自然与生物·译言古登堡计划

    寺田寅彦(1878年~1935年):物理学者、随笔家、诗人,曾用笔名吉村东彦、寅日子、牛顿、薮柑子,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彦随笔集》等。《自然与生物》是《寺田寅彦随笔集》中的一卷,收录了《花物语》和《龙舌兰》等随笔共13篇。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寺田寅彦对自然和生物的观察记录,也是文学作品。它们语句优美,阅读性强。与他的其他随笔作品不同,寺田寅彦从对自然的观察这个角度出发,以故事的形式写下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 梦是怎么来的

    梦是怎么来的

    你的梦源自你的心灵结构,你制作它们。你的某个部分创造了它们,并知道每一个梦的意义。只要你研究你的梦,努力学习参与整个制作历程,你就更能明白它们的意义。梦与梦境自从这个世界开始有人类,梦也就来到这个世界。人们总是把梦放在一个特殊的地位上。我们的神话、圣经和各种文学里都可以找到它。在人类各种心灵活动中,“做梦”可以说最奇妙、诡谲、多姿而令人着迷。
  • 天文:从望星空到登天

    天文:从望星空到登天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科学魅力大探索天文:从望星空到登天》详细介绍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思想成就,以及测量日影仪器表、候风地动仪等天文学科知识。
  •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热门推荐
  • 在美的和音下共同成长: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汇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美的和音下共同成长: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汇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杨浦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成果汇编。共分为三大篇章:教学设计篇、论文篇、培训篇。其中,教学设计篇中分为音乐类和艺术类,音乐类中有10篇课例,艺术类中有12篇课例;论文篇中有11篇论文;培训篇中有7篇培训论文。本书囊括了14位骨干教师的这两个科目的经典教学设计案例、论文集以及多项重要培训课程,并介绍了各经典音乐的音乐特点、音乐元素和乐器。
  • 盛宠七王妃

    盛宠七王妃

    吃货一枚,盗贼一枚……想窃你的玉,却被你盗去了心。想要生生世世不负卿,奈何国恨家仇如山顶。若干年后,南洛靖无奈扶额:“何时你能戒了梁上君子这毛病?”巧笑倩兮,莺声绕耳:“奴家区区小女子,如何做得了君子?!”
  •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近年金元清戏曲研究成果的汇总,共选取作者在该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图书绪论等三十余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研究对象历史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作者对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等戏曲的研究;第二部分为附录部分,汇总了作者从宏观角度入手表达戏曲发展反思的文章,谈古论今,见解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作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选编,是一部体例严谨、见解精到的学术专著。从金院本、元杂剧到明清传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阐述,更有精彩剧本的大段佐证,更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土星照命(2018年版)

    土星照命(2018年版)

    照本雅明的说法,土星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桑塔格遂用“土星气质”来描述以本雅明为代表的这类思想家的精神风貌。除本雅明外,本文集还深入评论阿尔托、巴特、卡内蒂等她本人引为榜样和同道的思想家、艺术家的作品、鲜明地描画出他们的精神肖像,桑塔格对他人的评论由是亦成为她本人的一种精神自传。
  • 重生之富贵闲人

    重生之富贵闲人

    前世,穿越女乔珍是尊贵无比的国公府世子夫人。投身宅斗事业,功成名就之时却心力交瘁而亡。这一世重生她再也不想尔虞我诈,斗来斗去。只想做个富贵闲人。可是重生了,准备向着新的人生目标全速前进时,却是满头黑线,鸭梨山大。这要怎么说?她真的不好意思说,没胆量说……
  • 寂寞了寂寞的神们

    寂寞了寂寞的神们

    机缘巧合之下,人间中无所事事的李生获得了通往天堂的门票,在这里,拥有着特殊力量的他,在天堂中掀起重重波澜,斩断神的枷锁,攀上最伟大的神座,享受着众天使匍匐脚下的快意人生,哦不,是快意神身。
  •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使你在工作中、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主动,左右逢源。如果你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那就会比竞争者具有更多的先天的资源优势。无论如何,构建好你的人际关系是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资本。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吧!
  • 陌上桑之初心

    陌上桑之初心

    她,误入围城,受尽歧视而欲罢不能;他,执著信仰,看尽冷眼,柳暗花明之际,却危机四伏;她,是命中注定的第三者,只求一份最平淡的婚姻,幸福于她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往前一步是物欲横流,再后退却见人心叵测,他们,要如何守住一颗至真至纯的初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