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4300000031

第31章 我的老师:安妮·沙利文(1)

离开家乡

再过几分钟,安妮·沙利文就要离开这个家。她将先乘马车,再转火车,离家而去。这让她非常兴奋。

“我要走了,我就要走了。我不在乎哪里是我的家……”

安妮知道,乘马车、搭火车对许多人来说是家常便饭,不过对于她这个只坐过一次马车的小女孩而言,却不同寻常。上一次马车之行留下的是痛苦的回忆,咕咕的车轮把她带向的是母亲安息的墓园。

今天却不同,尽管她并不知道要去哪里,但她并不介意。很久以前,父亲曾带她到离家五英里的小镇。现在她知道,她要去的地方更远,而且永远不会再回来。不过在哪里并不重要,只要世界有光明,将来就有希望,这条路没有回头,只能勇敢前进……她将这无限的感触深埋心底。

安妮环顾四周:宁静安详的村庄,祥和朴实的农舍,空寂碧绿的田野,红色的农庄和白色的谷仓交相辉映,烘烤烟叶的烟雾随风飘散。可这里不是家。

她是一个寄人篱下,不受欢迎的人。父亲是个酒鬼,母亲已经离世,亲戚们都不想要她,为了面子和责任心勉强收留她。今天,这种压得她喘不过气的感觉就要被摆脱了。

如果马车不来怎么办?没有马车,她就走不了。怎么还不来呀?安妮决定闭上眼睛,自己数数:数到一百,马车就会来了。她开始数,小心翼翼,生怕数漏了。可她刚开始数了几秒,苏达西堂嫂就过来了。她重重地敲门,大声喊道:

“原来你躲在这里,从早餐时我就一直找你。”

安妮没理会,继续数数。苏达西堂嫂开始念叨起来,想打断她的数数。但安妮仍旧不理她,继续数数。“今天就乖点吧!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安妮!”

安妮没有回答,苏达西堂嫂也没期望得到回应,因为安妮向来沉默。

“我告诉你,安分点,听话点,听到没有?你弟弟还小,臀部的疮还没好,你要背着他,帮他拿东西,好好照顾他……”苏达西堂嫂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还有一件事,我们是一家人,可以容忍你,但那位好心的汤姆逊先生与你非亲非故,人家不欠我们的,还从大老远过来带你坐火车,你要表现得体面一点,不要把我们的脸都丢光了,还有……”苏达西堂嫂继续唠叨着,安妮继续默数。她们心思各异,都没注意到远处的马蹄声。

“98、99、100!”安妮睁开眼睛。马车正好停在门口。

“真灵验。”安妮高兴极了。

“安妮,安妮,我在这儿!”一个小男孩从车厢里探出头来,是吉米。

“安——妮——”吉米再次高喊道。亲情从心底涌上来,哽住她的喉咙。自从家破人亡,她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弟弟。

这时,安妮的堂哥约翰·沙利文走到门口。

“汤姆森先生,您好。”

“沙利文先生,您好。”

两人握手寒暄之后,约翰把安妮的小包袱交给汤姆森。那是安妮仅有的一点财产。

这时,苏达西堂嫂突然用手托住安妮的下巴,将她的脸向上扳。安妮无法逃避,只好与她对视着。苏达西堂嫂眼里有泪水。安妮觉得非常奇怪。苏达西堂嫂用另一只手揽住安妮的腰,想亲她。安妮连忙挣扎,她不喜欢这突然的亲昵,也在疑惑苏达西堂嫂的动机。为什么要亲我?为什么要流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哼,最后一天,你总该听话点吧!”苏达西堂嫂看到安妮的反应,又开始唠叨起来。听到这熟悉的语调,安妮反倒踏实了,也把戒心放下了。刚才就那戏剧般的一幕让她浑身不自在。

约翰告诉安妮:“这位汤姆森先生是来接你和吉米的。”安妮看了他一眼。

陌生人微笑着优雅地向她打招呼:“安妮,你好!”他还伸出了手。但安妮低下头,自己爬上马车,坐在吉米一旁。我才不跟陌生人握手呢。她想。

堂嫂说:“安妮,向这位先生问安啊!”接着,她又开始唠叨起来。

安妮没理她,转向弟弟:“吉米,吉米,这太棒了。”她激动得喘不过气来。她再也不用回来了!吉米感觉到了姐姐的情绪,微笑着拍拍她的肩膀。安妮和弟弟新的人生旅程开始了。

马车驶过山林、田野,走在陌生的乡间小道上。吉米兴奋地东张西望。“安妮快看,那房子有四根烟囱!每个角都有一根!快看,那湖里有天鹅,它们在水里不冷吗?”

大多数时候,安妮都焦急地喊道:“在哪儿?快告诉我。”她的视力不好,远处看上去都是一层迷雾,朦胧不清。她的眼睛问题越来越严重,几乎就要彻底失明。马车跑得很快,她还没怎么欣赏到沿途的风景,他们就已经到达春田火车站。

“都下来吧,孩子们。”汤姆森先生开心地督促他们下车。他一把抱起吉米,安妮自己下了车。之后,汤姆森先生买了一长串火车票。吉米非常好奇地问:“这些都是我们的票吗?”

“是啊,我们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你要不要保管车票?”汤姆森微笑着说。“好哇!”吉米开心地抓住汤姆森的手。就这样,一个男人牵着一个小男孩,安妮紧跟其后。刚上火车时,她觉得到处都是新奇的东西。但时间一久,周围的情景渐渐变得平淡无奇起来。安妮望着窗外,感觉倦意涌上来,闭上眼睛。

吉米低声呻吟起来:“姐,好痛,好痛!”

汤姆森问:“怎么回事?”

安妮几乎都要睡着了,现在只好醒过来。她对汤姆森说:“你应该看看他的屁股,长了个肿瘤,他们说是‘结核’,我妈就是生这种病死的。”说完,她又闭上眼睛。汤姆森听完后顿生同情。可怜的小男孩长了致命的瘤疮,几乎瘫痪;瘦巴巴的小女孩几乎成了瞎子。一想到他们要去的地方……上帝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地方。

他不觉同情地看了安妮一眼。安妮毫不在意,她的心已经有了厚厚的盔甲。

谁稀罕你自作多情的同情呢!

日落时分,列车员叫道:“图克斯伯里到了,请准备下车。”三人疲惫地走下火车。车站上没有什么人。一辆马车停在远处。汤姆森带着两个疲惫至极的孩子走过去。那是一辆破旧不堪的马车,黑色的车厢架在长满铁锈的轮子上,摇摇欲坠。让人狐疑的是,马车没有窗户,只在车厢顶板上留了些气孔。安妮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她感觉到这车阴森诡异。

汤姆森先生拿出钥匙打开门,说道:“进去吧。”安妮看到马车里面有两排长凳。

安妮和吉米感到一阵寒意,不由得毛骨悚然,都磨磨蹭蹭不愿意进去。汤姆森喝道:“快上去,难道还要我抱吗?”他走向吉米。小男孩躲到安妮后面,吓得瑟瑟发抖。想着家里的晚餐都凉了,汤姆森有些不耐烦。“过来听着!我要走了,我把你们交给老丁,你们不要怕,他会带你们去的。”他指着马车夫说。

车夫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头,他露出被烟草熏黄的钢牙笑了笑,向安妮和吉米点了点头。

看着还算面善的笑容,安妮心里的紧张缓解了不少。她爬上马车。汤姆森把吉米抱到她身边。“再见!”汤姆森用力关上车门。

汤姆森目送马车离去。他身为政府官员,不过是在执行公务。但看着两个孩子坐上“黑玛丽”,他也不由得皱眉。因为缺乏经费,政府只好用“黑玛丽”囚车送他们,好在孩子们也不知情。他叹口气,掉头离开。

车厢里光线很暗,寒气袭人。不过安妮和吉米无心多想,全神贯注地坐着。

图克斯伯里道路颠簸,一不小心,他们就会从滑溜溜的木板上滑下去。不久之后,马车进入一个大门,停在一个院落内。

老丁下车,打开车门。两个孩子跌跌撞撞地下了马车。四周暮色苍茫,大门徐徐关闭,将安妮和吉米与世界隔开。老丁把吉米的小手放在安妮手中。安妮茫然地望着老丁。老丁说:“你们一起进屋吧,就是最靠近我们的这一栋。我先把马带到马厩,马上回来。”

1876年2月12日。这天是华盛顿的诞辰日,也是安妮·沙利文来到人生中转站的日子。安妮和吉米走上台阶,进入房子。

这里是马萨诸塞州的图克斯伯里,收容他们的机构叫“马萨诸塞州州立救济院”,一般人都称之为“济贫院”。

美好的回忆

安妮和吉米来到一个灯光幽暗的大厅。有人坐在屋子里,正忙着写笔记。看到他们后,那人善意地说:“过来一点,让我看看你们。”他的声音尖细,身材瘦小,就像一只蟋蟀。

“你们是沙利文姐弟,对吧?”安妮和吉米点了点头。背后传来马车夫老丁的脚步声,他们不约而同地回过头。他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一面之缘的老丁现在仿佛是百年知己。

“老丁,你来得正好。”那人从桌子后面热情地招呼道。然后,他不停翻着文本,一直翻到一页空白的纸面才停手,“我叫罗兰杰,我先问几个问题,然后安排你们的房间和床位。先从你开始。你叫安妮·沙利文,对吗?”

“是的。”安妮回答。

“几岁了?”罗兰杰等了半天,却没听到回应。

“几岁?”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寂静。

“生日是什么时候,这你总该知道吧?”

“7月4日。”安妮撒谎了。她的生日其实是4月14日,不过反正没人知道。7月4日总是洋溢着节日气氛,烟火灿烂,孩子们欢笑着,嘴里的冰淇淋慢慢融化。

这是一个充满欢乐,象征幸福的日子。罗兰杰记下了。

“可是安妮,你到底几岁了呢?八岁,九岁还是十岁?我想是八岁吧?”但罗兰杰猜错了。安妮看上去又瘦又小,可她实际上马上就满十岁了。

“好,你的资料齐全了。等我问完小弟弟这几个问题就好了……”

罗兰杰转向老丁,感慨地说:“这么小就被送到图克斯伯里来。除了那些弃婴,他们就是这里年纪最小的了,可怜啊。可是除了命运,又会有谁安排这两个孩子来到这里呢?”

这一切起源于安妮出生之前。她的父母是爱尔兰人,当时爱尔兰发生严重饥荒,贫困的佃农卖掉家里的所有东西,最后卖到无立锥之地。饥寒交迫中,只有两条路:留下来饿死,或者远离故乡,另谋生路。

1860年,逃荒者像潮水一般拥入新大陆。沙利文家族的托马斯和爱丽丝夫妇也在其中。托马斯带着妻子来到了马萨诸塞州的费丁希尔小村安定下来。他听说这里工作机会较多,容易糊口。

托马斯很快就找到了打短工的工作。刚开始时,他们还觉得远离故乡,倍感孤独、寂寞。但随着爱尔兰移民一批一批地到达,这个问题不复存在了。

1866年4月14日,他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牧师给孩子洗礼时问孩子叫什么名字,爱丽丝虚弱地说:“乔安娜。”但这个名字是受礼名,大家都喊她安妮。

虽然沙利文一家很穷,但他们已经不再受冻挨饿。

安妮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托马斯便天天讲故事给她听。通常晚饭后,托马斯会拉开椅子,把安妮抱在膝上,说:“今天要听什么故事?”其实不用问,父亲的每一个故事安妮都爱听,最喜欢的是《小红帽》,还有其他爱尔兰的传说、民谣和诗歌。

家庭变故

但是,有一天厄运开始降临,幸运之神不再眷顾沙利文家。

那时安妮还不到三岁。她的眼睛开始发痒,眼皮上长满细沙状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由小变大,由软变硬,扎得安妮的眼睛又痒又疼。安妮只得不停地揉擦,渐渐伤害到眼睛,视力越来越差。

沙利文夫妇用了许多方法和偏方。爱丽丝听邻居说天竺葵泡水洗眼睛可以治好眼病,就摘来天竺葵叶子,在锅中煮成“药水”,给女儿洗眼睛,结果安妮疼得拼命哭叫,眼疾也没治好。

因为贫困,沙利文家没钱请医生,只有等福利机构的巡回大夫免费看病。大夫来了,翻开安妮的眼皮,用小刮刀刮下眼皮上的小颗粒。安妮疼得大叫,而医生只是叫人将她牢牢抓住。

托马斯恳请医生治好女儿的眼病。“这里有些眼药膏,一天涂两次。”医生的话听上去让人安心。于是,沙利文夫妇满怀信心地离开了。但医生其实知道,小女孩的眼睛已经没法痊愈。她患的是颗粒性结膜炎,也就是俗称的沙眼。要想治好沙眼,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充足的营养和卫生条件,需要很多钱。如果女孩的父母有钱,她根本不会染上这种不干净的病。沙眼偏爱贫民窟,喜欢在肮脏的地方流行。

祸不单行,爱丽丝也病倒了。一天清晨,爱丽丝发现自己的喉部疼痛难忍。

几天后,痛苦不但没有减退,她又开始发烧,而且一天比一天消瘦,身体倦怠无力。她还拼命地咳嗽,不用请医生,爱丽丝也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肺结核”也是纠缠穷人的不治之症。

更糟糕的是,几天后吃晚饭时,爱丽丝告诉丈夫:“托马斯,我们又有孩子了。”托马斯默然地放下刀叉,问:“什么时候生?”我想可能在圣诞节前后。

“好一个累赘的圣诞礼物!”他摔下餐巾,掉头走出去。

爱丽丝也长叹一声。的确,一切都不顺利,她患肺病,安妮有眼疾,现在又多一个婴儿。这日子该怎么过啊!

1869年1月,吉米出生了。不幸的是,他一出生,臀部就有一个大大的结核瘤。那以后的日子里,爱丽丝总是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有人告诉安妮说,她母亲年轻的时候非常开朗、非常爱笑。但在安妮的记忆里,母亲苍白、困倦、瘦弱,寂静得像一尊雕像。

父亲仍然为女儿唱歌,讲故事。还带着安妮去了五英里外的西乡镇。因为托马斯听说这里有一位眼科医生,所以特地带安妮过去看看。

然而医生检查了之后,摇了摇头。回家的路上,托马斯蹲在安妮身边,搂着她说:“宝贝,不要担心,爸爸一定会找到一位好医生来治好你的眼睛。”他把安妮扛在肩膀上,“等你长大一些后,我就带你回到我们的家乡爱尔兰。用爱尔兰香农河的河水洗你的眼睛,它们就不会痛了,那是世界上最好的药水……”

同类推荐
  • 辩锋犀利(下)

    辩锋犀利(下)

    论辩是人们常用的、最正当而且最有效的武器。武器的种类很多,使用的方法当然各有不同,它的利钝也因武器而异。语言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对它的用法昏然不知,再好的武器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
  • 怎么做才能让人信服

    怎么做才能让人信服

    生活中、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是以德服人?以理论事?魅力,将以迷人的风采和神奇的魔力帮助你征服人心。魅力是在禀赋、知识和阅历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素质,通过与他人在身体上、情感上以及理智上的交流而表现出来的影响力。
  • 有了这样的能力,做好并不困难

    有了这样的能力,做好并不困难

    为什么努力了,但仍然一无所获。这样的问题,正是本书需要解答的。每一个成功者都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本书通过各种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语言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他们善于摆正心态,敢于面对现实;善于调节自己,拥有过硬的自制能力;善于把控自己的人生;善于激发正能量;善于把压力变成推动力;善于应对变化;善于和自己沟通,提高信心;善于把精力放到自己的强项上,善于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全书积极向上,格调健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工作重在责任心

    工作重在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员工是企业的栋梁,由有责任心的员工组成的企业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本书从培养个人的责任心出发,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责任心对个人和企业成败的重要影响,以及员工在工作中如何做到有责任心。本书主要包括:员工的责任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承担责任,放弃借口;强化责任心,创造新业绩;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提升责任心的六大修炼;责任成就事业等。
  • 幸福人生的秘诀

    幸福人生的秘诀

    本书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励志作家,其著作《致加西亚的信》曾在美国及全世界引起轰动并畅销了一个世纪。其实除此之外作者还有很多人生随笔更富有哲理、对年轻人更有启迪,本书就是这样一部集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失火的天堂

    失火的天堂

    她是洁舲,柔和、美丽、飘逸,几乎是完美的化身;她也是豌豆花,从一落地便被命运玩弄得遍体鳞伤。当她带着伤口,奋不顾身地接受了展牧原的爱之后,她的天堂还会是洁白的、还会是充满希望的吗?此文充满了幻灭之感。少女洁舲想象中的天堂是透明的,当她试图走近这个透明的天堂时,天堂失火了,她也因此而幻灭,幻灭是梦幻的直接现实化,琼瑶在小说中构织了许许多多美丽的梦境,当然也就不得不承受幻灭的结局。
  • 凝至尊芯片

    凝至尊芯片

    手机是整个世界的主旋律,每个人出生都会有一部手机。手机的进化,带动了人类的进化。手机的毁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宋煜带着手机穿越到了异界,美人,金钱,武力统统入我手。
  • 君临之天火炉

    君临之天火炉

    天火炉!灭世?创世?神秘魂体空间孕育出一个惊天战狂!天火炉你为何与我同行?万古之谜,是否由此揭开?星河宇宙有谁可堪一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美人倾世:朕的江山请收下

    美人倾世:朕的江山请收下

    她是顾家长女,家族大权在握,师从世外高人,归来之时便使整个京城为之轰动。他贵为天子,心系天下,无奈却为权臣与名门士族所牵制。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她曾与他隐匿在山林间寄情山水,也曾出山助他稳定朝堂。从此以后,琴瑟和鸣,他如虎添翼。夺兵权,分势力,将震主之臣一网打尽;削藩王,平天下,要万里江山尽入囊中。江山既定,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纵情享乐,移情他人时,他却仍然尽心理政,待她依旧柔情似水,只听得一句:“朕的江山请收下。”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将保健进行到底

    将保健进行到底

    健康就掩藏在生活的细节之中,每个懂得保健的人,都会懂得维持自己的好心情,以心神来促进养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好方法。但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呢?不要着急,下面小编就会跟你一起去发掘,那些我们可以轻松达成的,对身体有所注意的小事情,包括吃糖果、吃你喜欢的巧克力哦。
  • On Horsemanship

    On Horsemanshi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疯羊血顶儿

    疯羊血顶儿

    沈石溪的《疯羊血顶儿》是由《血染的王冠》、《血崩》和《疯羊血顶儿》三个中篇小说组成。《血染的王冠》写金丝猴群中黑披风雄猴与麻子猴王争霸的一场内战。动物界以强力和年轻挑衅老猴王的故事经常发生,但当猴世界两王并存格局出现时,后果堪忧。故事解秘动物世界内战的混乱和伤害,最后以老猴王的慷慨赴难和王后的殉难谱写了动物世界的爱情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