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1600000023

第23章 小说(8)

舅舅曾经为母亲家族带来的荣耀,舅舅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舅舅曾经经历过的酸甜苦辣,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永远被掩埋在那两间破败的土屋里了。

舅舅土屋前的两棵白杨树被人锯走了,可是根还在。只要留住根,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

一头雾水

郑正

从老家来了个乡党,说我侄儿大大地出息了。

那人不无讨好地说:“你那侄儿,真是鸟枪换炮了,由一个开不出工资的小厂工人考上了公务员,吃皇粮了,人家再不愁发不出工资了。当时,一千五百多人报考,只收五十名,比考状元都难。你侄儿不费吹灰之力就考上了,乡亲们都说你这个大伯别看在几千里之外,火亮照得远着呢!”

老伴挺高兴,好像买彩票得了头奖;我却高兴不起来,心里直骂,好经全让歪嘴和尚念坏了。

那乡党看我听到他的话直皱眉头,就把双手一扎,对我不无指责地说:“你听到这话好像还不满足?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们这些人,眼馋得都流口水哩。你侄子摊上了你们这样的好大妈、好大伯,处处都能得到照顾,真是烧了高香啦!”

我听得心烦,说有事,到书房看书去了。这就是我的脾气,也不管别人能不能下来台。老伴一直批评我,说我这脾气太容易得罪人。我学不会八面玲珑。后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想想,觉得这样不好,却总改不了。

我来到书房,心乱如麻,怎么也稳定不了情绪,看不下去书,心情全叫侄儿当公务员的事给破坏了。

那还是两个多月前。半夜三更,我睡得正香,突然,电话铃惊天动地地响起来,好像暴发了八级地震。我这个人神经衰弱,患有失眠症,睡着一次实在不容易。老伴整天为我的睡觉发愁,为了保证我的睡眠,总是夜里12点后拔掉电话插头。这天她却忘记拔掉了。

我站起身来,边摸电话边咕哝:“今天的觉算是交代了。”

我抓起电话一听,原来是侄儿打来的,不由得心中一紧。他是知道我睡觉这毛病的,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事,夜里12点以后,就不会给我打电话。

我压住心惊,忙问:“家里发生什么事啦?”

自从我弟弟不幸去世后,侄儿的家就成了我的一大心病。他家这一大摊子事,我不管让谁管去。

侄儿听到我的问话,连好都没有问,就十分急切地说:“大伯,我有一件十万火急的大事。”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也十分急切地说:“什么事?你说吧。”

侄儿好似机关枪连发一样,一口气不喘地说:“大伯,你老人家无论如何,千方百计。哪怕钻窟窿打洞也好,求爷爷告奶奶也好,花钱求人也好,你老人家在三天之内,给我搞一张党票寄来。”

一听这不伦不类的话,我紧张的心倒放松了,立马气就不打一处来,不高兴地问:“什么党的党票?”

侄儿在电话里“嗨”了一声。我能想象到他还要猛然一挥手,脸上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态,这是他的习惯动作和表情。他接着干笑了两声,大概觉得自己的话语有些不当,于是语调变了,但还是信口开河地说:“大伯,我是要共产党的党票。大伯,你别看老百姓骂贪官污吏凶得很,共产党的牌子有时候还真离不了呢。”

什么话!明目张胆地污蔑党。现在小青年的嘴就是没有个站岗的,想到啥说啥,要是过去,还不批他一个反革命!

我不愿意跟他浪费时间,但是,却想知道他要党票干什么,于是就耐着性子问:“你要党票有啥用?”

侄子说:“现在县里招考公务员,必须是党员和大专学历的人才能报名。我有大专文凭,现在就差党票了。大伯,你的熟人多,关系硬,你只要动动嘴,没有办不成的事。大伯,这张党票可是关系着我的前途和命运啊!你老人家一定要给我当个事办啊!我父亲不在人世间了,你可是我的唯一靠山啊!这也是我父亲的在天之灵求你呀!”

听到这小子把我弟弟都抬出来了,好似我不顾及一奶同胞的情义,对他不管不问了一样。我气得说不出话了,嘴打哆嗦,手打哆嗦,一下跌坐在床上,把电话机从床头柜上拉了下来,在地上摔了个八瓣五。但是,听筒里还响着侄儿声嘶力竭地叫喊:“大伯啊!看在我父亲的份上,你老人家拉侄儿一把啊!”

我站起来,一脚踢过去,电话机粉身碎骨了,侄儿的叫喊声戛然而止,房间里顿时死寂般的沉静。

我的后背冰凉,衬衣让冷汗浸透了……

如今,侄儿居然考上了公务员,真让我不知说啥好。

社会风气败坏到如此地步,令人痛心疾首啊!要不是老伴极力阻拦,我早就给有关部门反映这件事,来个大义灭亲了!

由此看来,我只顾及亲情,不以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重,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侄儿到底是怎么考上公务员的,我是一点不知道,乡亲们却认为是我帮助的结果,叫我怎么解释?我这个以“爬格子”为生的末流作家和编辑,也真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事已至此,管他去!儿大不由爷,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吧,就让他自食其果、自负其责吧。

一年后,侄儿带着一辆桑塔纳2000,风风光光地驱车数千里,从老家来看望我和他大妈。后来我才悟出其中的真正原因,他主要是来向他的老师和同学炫耀自己的。

他再不是寄人篱下的穷学生了,老伴看到侄儿“飞黄腾达”了,乐得合不上嘴。她觉得她在侄儿身上花的心血没有白费。他要的就是侄儿的这种感觉。

我老母亲去世时,我和老伴带着大儿子奔丧,处理完母亲的后事,老伴看侄儿聪明伶俐,而弟弟忙着做药材生意,没有时间过问侄儿。她恐怕侄儿的学业荒废了,要帮助弟弟一把,决定把侄儿带到我们城里上高中,希望侄儿能考上大学,有点远大的前途。老伴有这种情意,我这当大伯的是求之不得的。

侄儿来我们这里上学不久,没想到弟弟遭到了厄运。

弟弟比我机灵,比我能说会道。后来学医,分到县药材公司上班,娶了个农村媳妇,生下两男一女。他不安于现状,一心想多挣钱。其实,在没有钱的时候,他的想法是没有错的。后来,他辞去公职,做药材生意,积攒了一些钱,但是,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贩运来四大汽车药材,准备赚一笔大钱。哪里想到这四大汽车药材,竟然全是假货,被有关部门作为典型案例,不但把药材放在县城的大广场上,浇了汽油,付之一炬,而且还把弟弟关进拘留所,要依法治罪。多亏弟弟是买他人的假货,也是一个受害者,关了几个月,才放了出来。

弟弟元气大伤,无本钱东山再起了,就找我来谋求发展。老伴很讲手足之情,几乎拿出所有的积蓄,帮助弟弟办起一个公司。弟弟在我们的帮助下,经营得还不错,不到一年就基本上还清了欠款。没想到他在上楼安装广告牌时,不小心从三楼摔下来。弟弟在我们这里出的事,我们怎么能不尽心尽力帮助侄儿呢?尤其是老伴,总觉得对不起弟弟。她总说:“以往安装广告牌我一直是跟随上楼的,如果那天不是因为头疼,也跟随上楼,有我提醒着,就不会出这样的事儿。”因此,她对侄儿的感情超过了儿子。

弟弟撒手归西,留下妻子儿女一大家子,不能不说是个难事。侄儿要照顾老母幼弟弱妹,再无心思上学了。其实,他更牵挂对象。他在原籍上学时,与同班的一位女孩子好上了,弟弟在时,两人订了婚。弟弟出事后,我向亲家提出,如果对这门亲事不满意,可以好说好散。亲家是个文化人,尊重两个孩子的感情,这门亲事坚决不变。弟弟的这座大山倒了,侄儿觉得孤苦伶仃,更想他的对象。有一次侄儿给对象打电话,当着他大妈的面,就问对象想他没有。老伴说侄儿怪可怜的,既然不想上学了,就让他回老家吧。我们给侄儿办了城镇户口,招了工,结了婚,又办了调动。他岳父把他安排在一家小工厂里。老伴直嫌不好,说对不起我弟弟。老伴是个心慈的人……

如今,侄儿坐着桑塔纳,风风光光地来看大妈,把老伴高兴得屁颠屁颠的。她对我说:“不在家做饭了。侄儿喜欢吃涮羊肉,咱们到东来顺撮一顿。”

我不愿扫老伴的兴,也就点头答应了。不过对侄儿的党票和大专文凭之事,我嘴里不说,心里却一直生着气。当前党风的败坏,就败坏在我侄儿这些人的手里。这次非找机会教训教训他不可。

从外表看,侄儿比一年多前脸晒黑了,人也瘦了,特别是那双手的指关节变大了。指关节变大,这是经常握锹把干活留下的证明。

这次,我对侄儿很冷淡,懒得跟他说话。我对我认为无话可说的人,是“惜话如金”的。老伴说我是臭毛病,让我改,我也改不了。侄儿知道我的个性,也不敢跟我多接触,怕弄不好要挨一顿骂,总是讪讪地躲着我,与他大妈却有说不完的话。

过了两天,老伴对我说:“你不要把侄儿当敌人看。他的大专文凭是通过自学考试拿到的。他入党也是走的正当渠道。他两年前就写了入党申请书,一年前被列为重点培训对象。他们的厂党支部考虑到侄儿报考公务员,只是提前半个月讨论了他的组织问题,一切手续都是符合党章要求的。这下你放心了吧?”

听了这话,我心中的石头才算落了地。不过,我对侄儿还是没有好脸色,侄儿对我也像老鼠怕猫一样,不与我打照面,只是在他要离开时,才到我的书房,半个屁股坐在沙发上,跟我告别。老伴怕我闹的侄儿下不来台,也跟上楼来,坐在一旁,大有随时随地向我炮轰的架势。我心想,这就是女人。我与侄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谈了一会儿,在要告辞的时候他才说:“大伯,在我们的省城里,有没有你熟悉的作家朋友?”

我马上警惕起来,问:“干什么?”

侄儿笑笑,说:“不干什么。我是想,如果有,我就买本那位作家写的书,让他给签个名,留作留念。”

我说:“又想拿着那书招摇撞骗!”

老伴怕侄儿难堪,马上打圆场,并随口说出一位当代著名作家的名字,我的好朋友狄兄来。

狄兄和我虽然相隔两地,但经常聚会,性格脾气合得来,结下了深情厚谊。老伴把狄兄的名字说出来了,我想拦也拦不住了,心中暗暗埋怨老伴,真害怕我这个侄儿会给狄兄添些什么麻烦?后来我才知道,老伴不但说了狄兄的名字,连狄兄的名片也给了他。

侄儿坐上桑塔纳,屁股底下一冒烟走了。

老伴还告诉我说:“侄儿这一年多干得很不错。在乡里虽然是管组织的,他要求包了一个村,带领村民退耕还林,一年没坐几天办公室。你看孩子那双手,趼茧子上面结老趼子,都变形了。没有爹的孩子,有谁心疼?我看到都心酸得想掉泪。你是一点也不理解他的困难。我告诉你,侄儿苦干一年,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交口称赞,被评为市级优秀公务员和县级优秀党员。这孩子的工作能力和吃苦精神是不可多得的。”

从老伴的言谈话语里,好像我埋没了她的好侄儿一样。和女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我只得退避三舍,埋头看书,任凭她说去。

但是,侄儿还是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暗暗思索,真要抽空好好地管一管侄儿。

我到大连参加全国中年作家创作座谈会,见到了狄兄。还没有等我说话,他就伸出大拇哥,直夸我侄儿是个“好娃”。他说什么令贤侄懂礼貌,讲情义,能吃苦,知识面宽,办事能力强,为我有这样的“好娃”高兴。

狄兄是位才华横溢的人,不光小说写得是全国一流水平,而且广交朋友,为人特别厚道,有着两肋插刀急人危难的侠肝义胆。他那一双精明的小眼睛,一眨巴一个鬼主意。我怕他上我侄儿的当,受我侄儿的骗,告诫老兄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是凡人,你和我侄儿交往,要多长个心眼。我是把‘丑话’说在前头,如果出现了我侄儿对不住你的事,我可是概不负责。”

狄兄用食指点着我的额头说:“你别危言耸听。你呀,是把真金当黄铜啦。我和你侄儿之间的交往,不要你操心,我都是五十多岁奔六十的人了,眼里有的是‘水’。就针对你刚才说的那些不着边际的话,我还非得好好帮助帮助你那贵贤侄一把不可。”

我说:“帮助不帮助我侄儿,那是你们的事。你想以此来骗我的酒喝,那可是没有门的。”

狄兄不由分说,伸手夺过我带去的酒瓶子,说:“你找我行贿赂的酒,不喝白不喝,喝了也白喝。”

狄兄是性情中人,我们投的就是这脾气。

从大连开会回来,我真怕侄儿把我那狄兄给糊弄了,搞得上下左右都不好看,我就给狄兄打电话。我的话刚说出口,狄兄就不容分说地抢过我的话头,说:“你别催促了,我会把你侄儿的事办好的。”

我在电话里大嚷道:“老兄,我可从来没有求你为我侄儿办过事呀。”

狄兄没头没脑地说了句:“你静等好消息吧”,啪地把电话挂断了。

过了一段时间,编辑部派我到侄儿所在的省城组稿,没有想到,下了飞机,是侄儿带车来接我。他抢先说:“是狄伯让我来接你老人家的。”

侄儿风驰电掣地把我拉到一座四星级宾馆,我问:“咋把我拉到这地方来了?”

侄儿说:“这是狄伯安排的。”

进到宾馆的总统套间,狄兄和另外两位朋友站起相迎,大伙握手寒暄。狄兄指着年轻的朋友介绍说:“这是章老弟,省长大人的秘书,前程无限,是炙手可热的人物。”狄兄回头指着年长的对我说:“这位更了不得,民营企业家赵老兄,家里穷得除了钱一无所有啦。”他又指着我说:“我刚才对二位都说了,他就是名震中国的大作家、大编辑,亲手培养出数十名当代大作家。这老弟跺跺脚,中国文坛就要颤几颤哩。”

同类推荐
  •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是继《永康百工》后推出的第二本反映浙江金华永康市地方特色的系列图书之一,是对永康民俗文化横纵交织、古今汇总、图文并茂的全面反映。既有对各种民俗渊源的追溯,也有对当今变迁的描述;尤其是作者通过手中的相机,永久地记录下了反映永康民俗文化的场景,使其意义更加深远。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照片多。作者是永康本地人,又是著名民俗摄影专家。本书为永康人写永康事,永康人拍永康照,将永康民俗用最家乡的视角、最永康的语言进行了描绘。该书对于永康、金华市及至周边省市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是一部叙述古代英雄海罕和俸改之间的战争的史诗,展示了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初期傣族先民广阔的社会生活。当傣族先民进入“英雄时代”以后,创造了剩余的生活资料,私有制观念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存在成了可能,阶级分化出现,随之而来的便是无休止的掠夺战争。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对方的财富包括妇女。海罕的妻子被俸改所掠夺,为了夺回爱妻,海罕和桑洛的联军包围了勐景罕,天上的天神也来帮助海罕攻打俸改,经过旷日持久的激战,海罕打败了俸改,夺回了爱妻。力量和勇敢成为这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武功赞扬英雄的风俗。
  •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在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满足时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满足时陷入无聊,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
  •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一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辽沈地区老字号的缘起、特色、掌故与传承,并对新时代辽菜菜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同时,该书也对辽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为人们读懂辽菜,并通过辽菜文化理解关东风情提供参考。
  • 舌尖上的西北

    舌尖上的西北

    本书“陕西小吃小识录”这一章节,其中包括了数十种著名陕西小吃的风味特色、历史由来、制作技艺和逸闻趣事种种,风格犹如古人笔记体美文,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悦目赏心。第3至19章节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涉及到陕西各地食文化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贾平凹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对其行迹所至的陕西各地美食的精彩描述,虽然笔墨不多,但已是色香味具出,令人神往。第20至27章节的题材上则是一种放大的对食文化的解读,但凡入口品食者如烟、茶等等都算入其中,这些文章更有一种对食文化形而上的阐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空灵博大,韵味悠长。
热门推荐
  • 紫青双剑录(第十卷):吸星 决斗(经典系列)

    紫青双剑录(第十卷):吸星 决斗(经典系列)

    《蜀山剑侠传》为「天下第一奇书」,经过增删、续写之后,改名《紫青双剑录》,自成面目,情节曲折离奇,而在结构上,其大体上各自独立的特点,也使得每一本分卷独立成篇,不会有前后不连贯之感,都可以看得人津津有味。作为压轴卷,主要情节集中在「峨眉三次斗剑」上。旁门第一人物兀南公的命运最可味道,而沙红燕这个美女,也有了个好归宿。倪匡道:「这实在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奇书,又重看了一遍之后,觉得经过删改续写的版本,确然比原著更容易接受,更适合现代读者的胃口。增删出版之后,閒言閒语不少,好在本人一直我行我素,人家如何说,是他们家的事,与本人无尤。若有本事,也请续写点来看看!」
  • 网游之梦想之旅

    网游之梦想之旅

    王一一一枪一剑一拳一掌的杀着怪物,他实在不明白那些小说里都不需要杀怪就能等级排第一的变态们是怎么做到的,就自己这勤奋的杀怪速度都没能甩开自己身下那些牲口们多少级别,何况不打怪整天泡妹子的小说主角,带着些许的不解,一掌劈向了一个毛茸茸的……
  • 简·爱(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简·爱(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简·爱》是长篇小说作品。书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的那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心灵,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大胆地爱自己所爱,然而当她发现自己所爱之人还有妻子的时候,又毅然离开她所留恋的人和地方。
  • 重生校园打怪升级

    重生校园打怪升级

    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请见谅~至于简介的话,只能说非常的爽就好了......各种打怪升级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锅庄

    锅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风琅传

    风琅传

    在上古时期,天地孕育了八大灵珠,人类修士们抢夺不休。在一次惊天动地的灵珠大战后,新的世界出现了。不过,好景不长,人类的贪婪是无止尽的。在血莲天公子带领下,亓官和司空两大隐族,突然袭击拥有血灵珠的华西隐族轩辕一族。最终,轩辕灭族,血灵珠下落不明。不过,江湖的恩怨却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变得更加血雨腥风。
  •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无限万界系统

    无限万界系统

    张玉在梦中被九个金手指砸中,最终选择了【万界系统】!拥有了可以在梦里穿越无数电影、小说、动漫世界的机会。“任务失败,系统卸载?卸载后大脑瘫痪?”…………在僵尸先生中用辟邪三宝,打的它只想躺回棺材。刀剑神域捕获本子娜一只。在霍版笑傲江湖中练武修道,开启武林新时代。在鲁路修世界帮助鲁路修开启争霸之路!还有无尽的世界等着他去穿越……PS:新书惨遭和谐,新书有缘再见。书友交流群:661925597欢迎喜欢本书的书友,一起来群讨论交流!
  • 我穿成了蒲松龄的女鬼

    我穿成了蒲松龄的女鬼

    现代女性聂小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不仅穿越到了古代,还变成一只半透明的鬼,她能看到别人,别人看不到她。她能悬浮在空气中,也能变小藏在锦囊里,她变得无所不能,却也变得一无所有。就在她寂寞得发疯的时候,她发现,唯一能看到她,触碰到她的,只有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做:蒲松龄。※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