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0600000012

第12章 王守澄逼浙西贡 裴端公勇闯禁宫(1)

这人就是李逢吉。这个李逢吉真是奸巧过人,先是见李德裕上书,心中惴惴不安,生怕他又弹劾自己。接着看唐敬宗脸色大变,心中暗喜,知道上书必不合唐敬宗心意。再往后又听唐敬宗要韦处厚优诏答之,就忍不住高叫一声:“不可。”说完出班奏道:“古来君为臣纲,知臣莫如君。臣下奏事,可者行之;不可者,君当训斥,未听说以下犯上,君反为优诏答之。”满朝文武一听这话,知道李逢吉是在恶意挑拨,好让唐敬宗廷辱李德裕,以之为报复。韦处厚当即出班反驳道:“正应君为臣纲,对于臣下之上书,陛下才要以诏答之,以便臣下遵旨。尔并不曾见过李德裕之上书,以下犯上又从何而来?”这两句话噎得李逢吉一时答不上来,怔怔地瞅着王守澄。王守澄装着没看见,并不插言。大殿上寂静无声。还是唐敬宗打破僵局,转向裴度道:“裴爱卿以为如何?”裴度出奏道:“陛下已命大学士优诏答之,臣以为处之甚当。”唐敬宗道:“此事已定,退朝!”

此时的李逢吉简直是无地自容,散朝时王守澄走过他的身边,鼻子里轻哼一声,心中骂道:真是个蠢材,在朝言事,不辨当否,自讨其辱!对于唐敬宗和李德裕的辞章往来,王守澄早已探得此事,又见唐敬宗近来好像正在变为另外一个人,自己心中暗暗着急,他日夜盘算,思得一计,已成竹在胸。不料今天在朝堂上,李逢吉言事如此浅薄,知道他对自己已无大用,只好独自施行已定的打算。

因他知道唐敬宗自即位以来侈用无度,宫中、府库早就入不敷出。这个李德裕又专好跟宦官做对,如挑唆唐敬宗诏命李德裕,向宫中、朝中多出私贡,他必不堪忍受,久而久之多拂皇帝之意,唐敬宗定会怒他,怎会信任他?他所谓的私贡,就是要在朝廷税赋之外,额外进贡。因他也知道,李德裕在浙西,人称廉洁,肯定没有什么积蓄。如皇帝要他进私贡,他又不敢不贡,必然要向百姓加倍收税,这样就会引起百姓怨恨。到了浙西怨声载道之时,再乘机扳倒他,岂不是水到渠成?

他考虑好后,就乘唐敬宗在后宫时,去见他,然后愁眉蹙额地说道:“奴才为大内总管,殚精竭虑地处置后宫诸事,唯恐使太后处各宫用度不敷。近已临陛下千秋圣诞,命妇要联袂进宫拜见太后贺喜,此项费用包括太后的赏赐至今尚无着落。奴才考虑再三,浙西所辖乃天下富庶之地,李德裕又素来忠于陛下。陛下可诏浙西上脂妆具,可尽陛下为天下表率,孝敬诸皇太后之孝心,不致使皇家丢脸。”唐敬宗听后大惊说:“圣诞已近,这项费用非寻常可比,若无着落,那还了得!”于是,急忙手诏,命王守澄派快骑星夜送往浙西。他也不上朝,心绪不宁地游乐停待。裴度、韦处厚等见唐敬宗于朝事刚有起色,却又连日不见上朝,心中忧虑不已。

却说李德裕刚送走朝使,见诏书中对自己的上书不但不怪,反倒和言安抚,心中甚喜。他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公务,又听传报说:“圣旨到!”赶忙又备香案接旨,听着朝使宣读诏书,他心中一沉,知道诏书旨意要浙西“上脂妆具”,实是要向宫中加贡,且不是一笔小费,这费用又从何而来?接完旨,他要部下先将朝使安排在宾馆招待,独自寻思道:这笔费用浙西肯定拿不出,若就此上书,恐凶多吉少;若要筹措,不但违律,且浙西刚遭旱灾,百姓尚生计艰难,自己何忍再给他们加赋?退一步讲,就是浙西不遭灾,额外向百姓征赋,岂不是搜刮害民!这样的事,我李德裕过去不为,现在不为,将来也不为。想到此,他决心已定。

入夜,万籁俱寂,只不时传来击更声。李德裕经斟酌后,提笔写道:“比年旱灾,物力未完。乃三月壬子赦令,‘常贡之外,悉罢进献’。此陛下恐聚敛之吏缘以成奸,窭之人不胜其敝也。本道素号富饶,更李、薛苹,皆榷酒于民,供有羡财。元和诏书停榷酤,又赦令禁诸州羡余无送使。今存者唯留使钱五十万缗,率岁经费常少十三万,军用褊急。今所须脂妆具,度用银二万三千两,金百三十两,物非土产,虽力营索,尚恐不逮。愿诏宰相议,何以俾臣不违诏旨,不乏军兴,不疲人,不敛怨,则前敕后诏,咸可遵承。”

李德裕将奏章草拟好留底,又工工整整抄写一份,托朝使代为上奏。王守澄所派朝使,必是他的亲党一类,将李德裕的奏章带回后,就交给了王守澄。他打开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自语道:“李德裕果然厉害,此事要交宰相商议,必将掀起轩然大波。”他就不上奏唐敬宗,又另派宦官,只说唐敬宗驳回李德裕奏章,要他遵诏奉行。李德裕就将奏章再抄一份,乃托来使带回。王守澄仍不上报,又派宦官以唐敬宗的名义,到浙西去催贡,使者往来相接于道,却毫无结果。到后来,李德裕却将上书再改内容上奏。

王守澄见李德裕又将《丹箴》六首,重新抄写上书劝谏,就又心生一计,恨恨说道:“就算你李德裕厉害,你终究跳不出我手心。我再要你贡献盘条(彩色丝线编成的绳带)缭绫(一种精致的丝织品),两大类贡品,你总不能一项也不进献吧!”于是就去见唐敬宗说:“陛下前已下诏,命浙西贡献妆具(古代小型妆具),李德裕催办得力,正在筹措中。今千秋节临近,宫中赏赐尚缺盘条缭绫千匹,太后处催要甚急,望陛下一并诏李德裕督办。”唐敬宗不厌其烦地说:“卿既为大内总管,宫中之事,卿代朕下诏,自去措办便了。”王守澄内心大喜,连声诺诺退出,就以太后已下懿旨为名,以唐敬宗名义又下诏,要浙西进贡盘条缭绫千匹,厉言切责,要李德裕和妆具一并入献,就又派宦官送往浙西。

李德裕接诏后,见诏书内严厉谴责自己不奉诏,却也内心暗惊。他认真考虑后,就打发来使先回。他知道唐敬宗必是受宦官蛊惑,要逼自己就范。他决定这次不由宫中上奏,就字斟句酌地写道:“太宗时,使至凉州,见名鹰,讽李大亮献之,大亮谏止,赐诏嘉叹。玄宗时,使者抵江南捕、翠鸟,汴州刺史倪若水言之,即见褒纳。皇甫询奏织半臂、造琵琶捍拨、镂牙于益州,苏不奉诏,帝不加罪。夫、镂牙,微物也。二三臣尚以劳人损德为言,岂二祖有臣如此,今独无之?盖有位者蔽而不闻,非陛下拒不纳也。且立鹅天马,盘条掬豹,文采怪丽,惟乘舆当御。今广用千匹,臣所未谕。昔汉文身衣弋绨,元帝罢轻织服,故仁德慈俭,至今称之。愿陛下师二祖容纳,远思汉家恭约,裁赐节减,则海隅苍生毕受赐矣。”奏章写好后,又写了一封给裴度的信,备述宫中催逼妆、盘条的原委以及自己回复诏书的内容,然后派快马一并送入丞相府,托裴度转奏上闻。

裴度接到李德裕的信,又惊又恼。本来唐敬宗连日不上朝,裴度就为此忧虑,今才知唐敬宗却在宫中连下诏书,向浙西聚敛宫中用度。他心想此风若一长,不定哪天会在什么地方闹出乱子来。于是就整备进宫,把事情搞个究竟。来到宫门口,他也不令小黄门传报,直接闯进去,也不去延英殿,却直接往兴庆宫而来。因他知道萧太后、王太后新为太后不久,对宫中各事,尤其对大内府库情况不甚了解,郭太后掌禁宫日久,对宫中一切了如指掌。如太后宫中发懿旨,很可能由郭太后宫中所出,因此就往兴庆宫而来,并请求入谒。

郭太后闻报裴度求见,不由一愣,暗想,裴度乃三朝元老,一向不入后宫,今入宫求见,又有何事?就传报:“有请!”裴度入拜后,跪地奏道:“臣有一事不明,这关系到朝内外安危,故不得不闯宫拜见太后,以解疑惑,望请太后恕罪!”郭太后道:“卿为朝廷重臣,又为国事而来,何罪之有?快快请起,坐下说话。”裴度道:“臣闯宫而来,太后不罪,已倍感荣幸,何敢在太后面前就座!不知太后曾于近日发懿旨往浙西征妆具否?请太后明示!”就听郭太后叹息一声说:“当今天子非哀家所出,家兄郭钊又在朝为臣,哀家唯恐宫内外诽言说哀家仰仗祖上勋业,宫内外交通,擅权后宫而得祸。因自新天子即位,哀家并不在宫内走动。再说宫内一切用度,自有天子诏大内总管统一调度,并不使有缺。目下所用,尚且有余,哀家何敢再发懿旨,向藩臣索要?但不知萧太后、王太后处可有懿旨?”裴度说:“两太后自尊位以来,也和太后一样,对朝中、宫中诸事从不多出一言,更不会不与太后商议就擅颁懿旨。今臣心下之事已经明了,不敢再扰太后,就此叩谢告辞。”郭太后也不挽留,裴度叩谢,起身退出。

同类推荐
  • 仓央嘉措:我和我的人生擦肩而过

    仓央嘉措:我和我的人生擦肩而过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二十四载的短暂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让我们走进神秘的西藏,去寻觅最深情、最真实的藏地诗佛——仓央嘉措。
  •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纪念文章8篇,分别为《苦海蓝天》《家中爹是大将妈是帅》《舔犊情深》《不一般的育子方法》《爹妈重男不轻女》《爹妈在周边乡亲中的名声好得不得了》《爹妈两情相悦生死相依》《爹妈坦然面对生命终结》。
  • 民国清流

    民国清流

    从2015年起便陆续迎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百年纪念热潮,一个世纪前,由一代文人学士引领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推动着中国迈入现代化进程。民国六年至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肩的思想活跃、文化灿烂的局面。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在风云激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共同擎起中国文化的苍穹。
  • 眷恋

    眷恋

    《眷恋》是翻译诗集,分为激情岁月、人生感悟、故乡、爱恋、夕阳情、在朝鲜、风景等7个部分,共收录金哲不同时期的诗几百首。金哲是朝鲜族的著名诗人。他早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战火中奋笔疾书写诗开始,直到耄耋之年,一直激情满怀,笔耕不辍。他始终怀着战士的大爱,抒写对祖国、人民、家乡、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歌具有明快的基调,浪漫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力,情真意切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
  •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学科的开创者,也是中国东方文学、东方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先生一生著述丰赡,学术经历极其丰富。大半个世纪以来,他身体力行,做出楷模,被公认为中国的东方学、东方文学以及相关的其他一些研究领域中成就最大,资历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学术带头人。先生走了,先生不会再回来。我中心悲伤。只是突然又想起先生经常提到的陶渊明的一段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一段诗,先生说,他一直很喜欢。先生自己,也常常吟咏。如果是这样,先生也许走得是安心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云梦睡虎地泰简的发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盛世风华之嫡女归来

    盛世风华之嫡女归来

    母亲离世,父亲冷淡,落星辰从高高在上的尚书府二小姐沦为小可怜。八年后,嫡女回归,风华万丈。打继母,撕白莲,她的世界里就没有忍这个字!江湖纷争,朝堂风云,她被迫卷入这场逐鹿天下的争斗中,唯有他倾心守护,不离不弃。她用了八年的时间成长,他便用八年的时间等待,携手同归,终成眷属。
  • 青春,那一抹茶色

    青春,那一抹茶色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信口市五个年轻人(苏慕贤、谷雪琳、欧阳筱筱、蓝绮、麻袋)之间的一段故事经历,有关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感的故事,其中三个人(苏慕贤、蓝绮、麻袋)为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另外两个人(谷雪琳、欧阳筱筱)为在校的学生,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小说。
  • 刑行

    刑行

    诸神早已没落,生存下来的血脉,能支撑多久?远去的辉煌,近处的残垣,早就难舍难分。远世留下来的六座通天神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三大势力,存留着时代最初的模样;以预言者之身,寻迹四条神秘之线;以魔王之名,以背叛之义,水深火热,苦苦煎熬。
  • 中华异想集·马腹

    中华异想集·马腹

    一切都在四月十三日的深夜变得不一样。风雨巷中那家驰名百年的顾家绣房发生了异变——主事的顾氏夫妻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客人,而这对夫妻俩的女儿去参加学校同学的生日宴会,可是当顾绿章晚上回到家后,却发现古宅里已经空无一人,却也没有打斗的痕迹、没有血的味道……难道三十几年前的事情又要再次发生?她的父母是否会像她的祖父母那样?做完了最后一顿晚餐,穿得整整齐齐出门去了,在那之后就没有回来?这一切和那张没有绣完的裙幅到底有什么关系?
  • 忠犬老公,宠妻上瘾

    忠犬老公,宠妻上瘾

    哥哥意外去世,后妈怀上双胞胎男孩要抢外公遗产。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绑架父亲竞争对手公司的二世祖来一场夺产交易,结果误绑了江城最尊贵神秘的男人……
  • 幸福婚姻心理学

    幸福婚姻心理学

    婚姻是一场修行,有人参透,有人顿悟,有人愚痴。我们终究要明白的是,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不是出自需要,而是出自喜悦和丰富。本书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层次分析解读各种婚恋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外遇等多种婚姻伤害的心理原因。它教你如何强大自我力量,提升觉知力,避免伤害,化解矛盾,促进沟通,营造双赢的幸福婚姻。成熟的婚姻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在问题中学会成长,学会爱,最终修炼成一个完整、独立、有力量的人。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漫漫人生寻寻觅觅,可有亳端蕴秀使你怦然心动?悠悠岁月走走停停,何处暗香袭来让我心有灵犀?与你一起,谛听时代的足音,追寻生命的履迹,发现社会的真实,感受文字的魅力。精选的时文为你采撷一路芬芳,在感悟和思索中伴你成长。
  • 混元尊天

    混元尊天

    戮,擅自下凡,威镇四方,不管帝国圣君,还是世家天才,触犯底线者,死!后悟得杀戮之道,毁灭之心。一手镰,杀四方!裂虚空!破苍穹!无人可及!来者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