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800000010

第10章 现当代黑非洲文学再探(4)

1955年,桑托斯发表了著名长诗《山嘉纳之歌》。它是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渴望自由的呐喊。山嘉纳是居住在莫桑比克南部的一个部族的名称,但在这首诗里,作者将山嘉纳作为被压迫黑人的总称。山嘉纳这个名字,在班图族黑人中间非常流行。所以诗人用山嘉纳代指被压迫的黑人民族。整首诗写山嘉纳乘独木舟在大河上漂游的所见、所闻及其所感,表达了他对自己的祖国的大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殖民压迫的愤恨。他的祖国本来是美丽富饶的地方。但在凶残的殖民剥削下,山川田野已经改变了颜色,那里的人民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早日结束受欺压、遭蹂躏的生活。山嘉纳的歌声正是自由的呼唤,它激起人民的愤怒,它鼓舞人民去战斗,它还将把无数人的歌声统一起来,形成歌的海洋,传遍四面八方。在诗歌的结尾,诗人对祖国获得自由解放充满必胜的信心。《山嘉纳之歌》成为桑托斯诗歌的代表作。桑托斯的诗歌体现了典型的黑非洲民歌风格,语言以平易质朴取胜,不以华丽铺饰见长,而且常用反复重叠的民谣手法,反复咏叹,富于音乐性与节奏感。同时,还更多运用民歌中比喻、联想、象征、对照等手法。

马蒂普·丹尼斯·布鲁特斯(1924—)是南非共和国卓越的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警笛、拶子、长靴》(1963)、《致玛莎的信及其他》(1968)、《执著的希望》(1975)等。他的诗对南非共和国白人种族政权执行的种族歧视政策做了生动而形象的描绘。

大卫·狄奥普(1927—1960)是塞内加尔最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以愤怒的笔触揭露了残酷的殖民统治下黑人的痛苦生活。他于1960年因飞机失事不幸早逝,生前只发表过一部诗集《槌击集》(1956)。

契开亚·乌·塔姆西(1931—)是刚果人民共和国著名的诗人,他从19岁起发表诗歌,主要诗集有《坏种》(1955)、《林火》(1957)、《骗心术》(1960)、《历史概要》(1962)、《饱腹》(1964)和《弯弯的竖琴》(1970)等。

科菲·阿翁纳(1935—)是加纳著名的诗人,他的主要诗集有《重新发现》(1964)、《流血的夜晚》(1971)、《驾驭我吧,记忆》(1973)、《海边别墅》(1978)等。

奥考特·普比泰克(1931—1982)是乌干达著名的诗人,用英语和罗语写作。他发表的诗集有《拉维诺之歌》(1966)、《奥考利之歌》(1970)、《囚徒之歌》(1971)、《两首歌:囚徒之歌与玛拉娅之歌》(1971)等。

戏剧创作现代非洲文学中的戏剧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产生,四五十年代得到发展,到60年代趋向繁荣。它的发展与非洲传统的民间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雅克·拉贝马南雅拉不仅是马达加斯加的著名诗人,他在戏剧创作上也很有成就,他的三部浪漫主义剧本《马尔加什的神仙》(1947)、《黎明的航海家》(1956)和《神宴》(1962),在他的作品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贝尔纳·达季耶是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不仅仅创作诗歌,根据民间传说编写的故事,并且也写下了一系列的戏剧作品,如《托戈·格尼尼先生》(1970)、《风声》(1970)、《刚果的比阿特丽兹》(1971)、《风雨岛》(1973)等。达季耶创作的朴实风格使他成为现代非洲最优秀的戏剧家之一。

艾芙亚·特奥多拉·萨瑟兰(1924—)是加纳著名的女诗人和作家,她在1961年和加纳其他剧作家成立戏剧社,并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情节创作剧本,她最著名的剧本是《埃都法》(1964),此外还著有剧本《福洛娃》和《奥巴萨尼》等。

沃列·索因卡(1934—)是享誉世界剧坛的尼日利亚著名剧作家也是当代非洲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用英语写作,由于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独创性,特别是在戏剧创作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成为非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索因卡出生于尼日利亚西部約鲁巴族世代居住的阿贝奥库塔城,父母都是约鲁巴人,信奉基督教,18岁时考入当时是尼日利亚的最高学府伊巴丹大学。索因卡在大学学习期间即已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1954年他前往英国进入利兹大学英文系深造,在英国学习期间,他不仅参加学生剧团,还发奋攻读各国文学名著。当时在利兹大学讲授世界戏剧课和易卜生戏剧课的著名戏剧评论家和莎士比亚戏剧演员乔治·威尔逊对他的影响很大,这一段学生生活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便开始自己的戏剧创作。1958年,他到伦敦皇家宫廷剧院编写剧本和担任审读。索因卡得以大量接触英美及欧洲各国的戏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后,索因卡回到祖国。他周游全国,研究民间文艺,致力于把西方的戏剧艺术和非洲传统的音乐、舞蹈、哑剧等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的融合,开创了富有非洲乡土气息的西非现代戏剧。早在英国伦敦皇家宫廷剧院工作期间,索因卡创作的剧本《新发明》和《沼泽地居民》在伦敦上演就引起了“波动”,而当他回到尼日利亚,《沼泽地居民》和《雄狮和宝石》在伊巴丹上演,也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评论界的好评,从而确定了他剧作家的地位。此后,索因卡创作了大量的剧本、小说、诗歌和散文,撰写了许多评论文章,对独立后非洲民族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60年代末,在尼日利亚内战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奔走在交战双方之间,呼吁停火和谈,被独裁军政府逮捕,囚禁达两年之久。获释之后不久,他去加纳和欧洲流亡6年。1976年,他回到尼日利亚,在伊巴丹大学戏剧学院、拉各斯大学和伊费大学任教,同时从事戏剧研究。他曾担任非洲作家协会秘书长。作为英国剑桥大学和舍费尔德大学的英语客座教授,他还定期前往欧洲。他同时也是美国耶鲁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客座教授。1985年,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学院院长。1986年9月被选入全美文学艺术院,成为该院聘请的第三位非洲人院士。1986年10月,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首次授予了作为非洲作家的索因卡,为表彰其文学业绩,尼日利亚政府授予他民族勋章,巴班吉达总统还授予他尼日利亚最高荣誉称号“联邦共和国司令”。

索因卡是具有多方面艺术才华的作家,文学创作涉及各种体裁和多种题材,已有20多部剧本、小说和诗集问世。

索因卡的最大成就是戏剧创作,主要剧作有《新发明》(1958)、《沼泽地居民》(1958)、《雄狮和宝石》(1959)、《裘罗教士的磨难》(1960)、《森林舞蹈》(1960)、《强种》(1963)、《孔其的收获》(1965)、《路》、《疯子和专家》(1971)、《死神与国王的马弁》(1975)、《失去控制的大米》(1981)、《歌剧文尧西》(1981)、《未来学家的安魂曲》(1983)《巨头们》(1984)等。

两幕剧《森林舞蹈》(1960)是索因卡的代表作之一。这个剧本是为了庆祝1960年10月1日尼日利亚民族独立日而作的,并在独立日庆祝活动期间由他亲自创建的伊巴丹大学剧团公演,获得很大成功,引起热烈反响。《森林舞蹈》不仅寓意深刻,哲理性强,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作者将西方现代戏剧的精巧结构和非洲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的种种因素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将热情洋溢的现代派诗歌和含意丰富的约鲁巴谚语自然地糅合在一起,从而显示出独特的风格。

除戏剧创作外,索因卡的诗歌创作也很引人注目,他的诗歌和戏剧一样,风格多样,现实针对性很强。主要诗集有《伊达纳及其他》(1967)、《狱中诗抄》(1969)和《地穴之梭》(1972),叙事长诗《阿比比曼大神》(1976)等。

索因卡也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同戏剧一样,往往也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反映现实,表现理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释者》(1965,中文译名《痴心与浊水》),《暗无天日的岁月》(1973),自传体作品《阿凯——童年记事》(1982)等。

索因卡作为非洲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以多才多艺和最富有创新精神闻名。他的创作主要是以剧本为主,他的戏剧创作丰富多彩,有喜剧、笑剧和悲剧以及富有辛辣意味的社会讽刺剧与政治讽刺剧,还有荒诞离奇的哲理剧等。剧本充满象征和比喻,语言犀利,剧情曲折生动,富有哲理性。他虽然用英语写作,但他的创作却深深地植根于非洲沃土,因此他的剧本的最重要的主题是;表现急剧变化的非洲大陆上新与旧的斗争,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反思非洲文化和欧洲文化各自的价值,试图为非洲寻找出路。他的剧本包含着有力的社会批评,而且这些批评是以对人的本性的深刻理解为基础的。他的戏剧创作对当代尼日利亚以及非洲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约翰·克拉尔克(1935—)是尼日利亚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主要剧作有《山羊之歌》(1960)、《假面舞会》(1964)、《奥兹迪》(1966)等。

阿索尔·富加德(1932—)是南非共和国著名的剧作家,他创作的主要剧本有反映南非共和国黑人及有色人痛苦生活的《血结》(1963)、《博斯曼与列娜》(1969)、《无用的星期五》(1974),描写南非共和国贫穷白人不幸遭遇的《哈罗和再见》(1966),此外,他还发表过《诺戈戈》(1974)、《西兹韦·班西死了》(1974)、《这个岛》(1974)和《迪米托斯》(1977)等剧本。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1940—),南非著名作家,科学家。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库切1940年出生在南非的开普敦市。上个世纪60年代他移居英国。在英国他最初的职位是一名计算机程序员。库切于1969年在得克萨斯大学获得英语和语言学博士学位。在1983年以前,他曾在布法罗的纽约州立大学教书。1984年他任南非开普敦大学英语文学教授。库切是芝加哥大学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该委员会主要培养学生获得文学、哲学、历史、神学、艺术或者政治学博士学位。据称,库切已在该大学任教数年,最初是作为访问教授在校任教的。2002年他移居澳大利亚,并同时在阿德莱德大学教书。此前曾在数所美国著名大学任教,包括哈佛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库切同时还发表过各种翻译作品,并曾经担任过《纽约书评》的文学评论家。但库切本人平常却不大喜欢抛头露面。在他第二次获得英国布克奖时,他自己当时拒绝前往伦敦领奖。

库切曾经分别于1983年与1999年两度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和《耻》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

库切和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迪默被视为南非当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瑞典皇家文学院表示,库切的数部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他的作品《耻》、《等待野蛮人》和《国家中心》是这一风格的典范。这几部作品“构思纤美精巧、文白韵味深刻、分析精辟入微”,是难得一见的闪光之作。此外,库切在批判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和伪道德方面也“笔锋犀利、入木三分”。但库切的小说也存在“是非不清的观点,尤其是在一些泾渭分明的问题上”。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在其颁奖辞中,指出库切的获奖理由为:“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

库切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耻》一书是非常严肃、深刻的一部作品。“整个故事所反映的是殖民主义消退后所造成的影响。这个影响,已经不单单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殖民者给被殖民者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上的损害,这些损害也作用于殖民者身上。当殖民主义势力消退后,殖民者的后裔为他们的父辈所做的事情要承担后果。小说反映了很复杂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库切的最新作品《伊莉莎白·考斯特罗:八个教训》(2003)是集杂文和小说于一体的著作,是库切获奖前两个月新出版的一部小说。

2008年再稿于银川

同类推荐
  • 延安时期美文欣赏

    延安时期美文欣赏

    《延安时期美文欣赏》主要选集延安时期著名作家的精美短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入解析作家生活成长历程及其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所体现的人文观照及该作品对于今天人们阅读欣赏的智慧启迪,帮助人们客观、历史地认识和评价延安时期的作家作品,通过全方位赏析,为进一步提升读者人文素养、提高鉴赏水平提供有益借鉴和帮助。
  • 别了,夹边沟

    别了,夹边沟

    1958年8月28日,淅淅沥沥下了一夜的小雨还在不停地下着。上午8点多,押解我的公安战士来到我家催我上火车站。王静正坐月子,还没满月。老岳母匆匆为我整理了行装。我刚刚迈出院门,“哇——”,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我回头一看,刚满两岁的三儿子杨澍淌着满院子的泥水跑了过来,他紧紧拉住我的手不放,哭着说:“爸爸,我也要去哩!”我说:“爸爸有事,不能带你去呀!”他哭着喊着不让我走。我抱起孩子亲了亲,泪水滴在孩子的小脸蛋上。他边哭边喊:“我跟爸爸上街哩。”
  • 情书·名人·美文

    情书·名人·美文

    在北京《京报》上,女师大学生为“驱逐校长杨荫榆”而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的消息刊登了出来。但“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却是,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从此就得了一个害马的绰号。在学校的布告里面,校方公布了这几个人表现怎么不好,并把表现不好的内容寄给六个家长。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家长误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怎么在学校里面不守规矩,不守纪律,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鲁迅就和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写了一个声明。《情书·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生平事迹和家庭婚恋。
  •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2016中国散文年选

    2016中国散文年选

    “花城年选”中的一种,由小说家,两届短篇小说奖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世旭选编。所选名家作品居多,更注重文章的美文色彩,可读性及历史厚重感。如:李国文的《李国文谈古论今》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洞察世事的睿智,于混沌的时世激浊扬清;叶兆言的《诚知此情人人有》是对掌故旧闻的娓娓解读;毕淑敏的《一念3000里》诠释着对生活的识见和温情;刘小川的《庄子的逍遥游》以活泼的叙述而使故纸堆中呆板的亡灵有了趣味;鲍尔吉·原野的《大地诗》其文字幽默而不失朴实,豪放而不失细腻。
热门推荐
  • 神棍,别过来

    神棍,别过来

    唐琦薇是风水大师徐三的高徒,风水、看相等无一不精不料竟会被人当成神棍!而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她要帮那个骂她神棍的人化解血光之灾……
  • 遗失在海边

    遗失在海边

    莫然在离开李戈之后,就和丁小雨逃离到了海边。海边的际遇,还有在莫然开始的大学生活里,接连出现的事情,就像一张蜘蛛网,千条万续,将每个人都牢牢锁住。莫然累了也醒了,在经历过太多事情之后也看清了,她也想过如果李戈这一次让她回到他的身边,她就会毫不犹豫的向李戈跑去,什么也不要管,只是......
  • 寒夜里的星星

    寒夜里的星星

    苏静安的青春曾经盛满光明,也曾陷入漫长的寒夜。只不过一次短暂的犹豫,一个没有坦然说出口的真相,造成了一场颠覆所有人命运的悲剧。幸运的是,寒夜里独行蹒跚的她遇见了照亮她、温暖她的星星。一个宽容沉默的男孩,给了她用生命承载的爱;一个优雅坚定的男孩,教会她什么才是真正爱一个人。从此,她不再惶恐如无巢之鸟。就算再痛,她也会学着成长。要相信,命运总有赤诚的一面。思念也终会跨越时光,给你绵延不绝的回音。
  • 古代游戏入侵现实

    古代游戏入侵现实

    横扫八荒的秦始皇,虽远必诛的汉武大帝,盛唐时期的巅峰军团,明清强军的终极对碰,这一切都在一个诡异的游戏入侵现实世界后,变成了可能。人类面对历史上出现过的那些伟人及其大军的降临,会做出如何抉择?且看一个获得唯一战争领主职业的小人物,在人世间叱咤天下!
  • 逆天修仙传

    逆天修仙传

    年华不虚度,岁月不等闲!且看葛晨如何把握机遇,在魔界与正道间游刃有余,面对巨枭毫不畏惧,在修仙界闯出一片天地!
  • 第一废材修仙记

    第一废材修仙记

    一个传说却引得整个部落赔命,侥幸被救的她成了一个废人,本只想平静安度一生,无奈被人步步紧逼。当最疼她的人兵戎相见,至她于死地时。当最爱她的人,为了护住她的周全,却要赔上整个部落性命时,她能选择的惟有反击。 “就算天下不容你,白云间也是你永远的港湾。” 当她成为众人眼里的魔女,以除其而后快时,他却站在她身后如是说。 她却冷笑,反问:“你是我的谁,凭什么拿你的整片天下护我?”看着那片熟悉的天,她不过是想静静的过日子,只是不想连累那些曾护住她的人,为何那些人要步步紧逼? 魔音起情所不愿,但愿琴音落下,你我静好!
  • 总裁的外遇

    总裁的外遇

    结婚一年多,她以为他对自己不冷不热,但多少有些感情的。可是,当她检查出自己有了身孕,正想要跟他坦言的时候,他忽然将离婚协议书推到了她面前。她握着黑色签字笔,手微微颤抖,咬紧牙关,一笔一划勾勒好自己的名字,可惜不够端正,歪歪斜斜的,像毛毛虫一般,真够丑的。签完字在街上晃荡,她发现原来他也是可以这般地温柔,他也会等人,但对象却不是自己,而是另外的女人。一年多的婚姻,最终还是抵不过他过往青梅竹马恋人的归来。曾经的开始,如今的结束,都由着他一手掌控。三年后,在他的订婚宴上,他发现她牵着一个小女孩,挺着一个大腹便便的肚子,巧笑倩兮地被拥在他同母异父的弟弟的怀中。他哭了,虽然没有一滴眼泪,可是他是真的哭了。“三年前,你为他流产,三年后你又有了身孕,而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个天杀的男人是谁?”他怒吼,喊得撕心裂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恍然若梦,梦里不知身是客。镜中月水中花,万丈红尘皆勘破。
  • 名门世子妃:郡主的娇宠日常

    名门世子妃:郡主的娇宠日常

    散散新书,快穿文《快穿攻略之渣男不渣》,大家多多支持呀!谢谢大家了,爱你们,笔芯 苏点点穿越了。苏点点平平凡凡,就是大千世界中最平凡的一个人,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穿越了?不过开心的是穿越后的她简直就是个小公主嘛,母亲是大长公主,皇帝的亲生姐姐,皇帝伯伯对这个姐姐也甚是尊重。父亲是驸马,同样也是朝廷重臣。爷爷是卫国公,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重要的是!整个卫国公府就只有苏点点一个女!孩!子!简直美滋滋!可是后来她发现这个世界怎么这么熟悉?和她看的一本狗血玛丽苏小说简直一样一样的。而她,苏点点,就是传说中的恶毒女配,结局超级凄惨的的那种。苏点点瑟瑟发抖……在她还是个小团子的时候,看到了美的不像凡人的男主。苏点点握紧了自己的小拳头,她决定一定要好好巴结男主,走上人生巅峰!ps:女主胎穿。
  •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

    你是否经常向朋友袒露心扉,最后却发现他总是向其他人散布你的谣言?你是否向老板提出加薪,却因为猜不透他的心思,最终遭遇"滑铁卢"的失败。你是否因为不懂恋人的心思,最终错失一段美好的姻缘,直到现在还高声唱着《单身情歌》?请翻开本书,获取掌控他人的王牌,顺利地开启幸运之门。
  • 凤鸣岐山之仙君请留步

    凤鸣岐山之仙君请留步

    某天,洛兮华在溪水旁见了一个长着耳朵和尾巴的奶团子。于是修真界便炸了锅。“听说兮华尊者要收一个妖族为徒?怎么可能?!”“千真万确,我去了拜师礼,就是个小崽子!”“兮华尊者向来为人正派,怎么就.......唉!”某男咬了咬牙:“为何收我为徒?”洛兮华捏了捏对方的耳朵:“怎么?不乐意?”某男气鼓鼓:“.......那我为何要比你小一辈?”洛兮华弯了弯眸子:“我这不是想体会一下你上一世的感觉吗?”她才不会说她是因为萌某种设定呢!于是某日某地,心智恢复的某狐邪魅一笑:“师父父,让徒儿来孝敬您。”尾音上扬,千回百转的声音让她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