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8100000030

第30章 佛法问答

问:近世诸丛林传戒之时,皆令熟读《毗尼日用切要》(俗称为五十三咒),未审可否?

答:益大师曾解释此义,今略录之。文云:“既预比丘之列,当以律学为先。今之愿偈(即当愿众生等),本出华严。种种真言,皆属密部。论法门虽不可思议,约修证则各有本宗。收之则全是,若一偈、若一句、若一字,皆为道种。捡之则全非,律不律、显不显、密不密,仅成散善;此正法所以渐衰,而末运所以不振。有志之士,不若专精戒律,办比丘之本职也。”

问:百丈清规,颇与戒律相似;今学律者,亦宜参阅否?

答:百丈于唐时编纂此书,其后屡经他人增删。至元朝改变尤多,本来面目,殆不可见;故莲池、益大师力诋斥之。莲池大师之说,今未及检录。惟录蕅益大师之说如下。文云:“正法灭坏,全由律学不明。百丈清规,久失原作本意;并是元朝流俗僧官住持,杜撰增饰,文理不通。今人有奉行者,皆因未谙律学故也。”又云:“非佛所制,便名非法;如元朝附会百丈清规等。”又云:“百丈清规,元朝世谛住持穿凿,尤为可耻。”按律宗诸书,浩如烟海。吾人尽形学之,尚苦力有未及。即百丈原本今仍存在,亦可不须阅览;况伪本乎?今宜以莲池、益诸大师之言,传示道侣可也。

问:今世俗众,乞师证明受皈依者,辄称皈依某师,未知是否?

答:不然!以所皈依者为僧伽,非惟皈依某师一人故。益大师云:“皈依僧者,则一切僧皆我师也。今世俗士,择一名德比丘礼事之,窃窃然矜曰:吾为某知识、某法师门人也!彼知识法师者,亦窃窃然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皈依于我者也!噫!果若此,则应曰:皈依佛、皈依法、结交一大德可也。可云皈依僧也与哉!”

问:近世弘律者,皆宗莲池大师《沙弥律仪要略》,未知善否?

答:沙弥戒法注释之书,以益大师所著《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最为完善;此书扬州刻版,共为一册,标名曰《沙弥十法并威仪》。价金仅洋一角余,若与初学之人讲解沙弥律者,宜用此书也。莲池大师为净土大德,律学非其所长。所著律仪要略中,多以己意判断,不宗律藏;故益大师云:“莲池大师专弘净土,而于律学稍疏。”又云:“律仪要略,颇有斟酌,堪逗时机,而开遮轻重忏悔之法,尚未申明。”以此诸文证之,是书虽可导俗,似犹未尽善也。

问:沙弥戒第十“不捉持金银”,今人应依何方法,乃能不犯此戒?

答:根本有部律摄云:比丘若得金银等物,应觅俗众为净施主;即作施主物想捉持无犯。虽与施主相去甚远,若以后再得金银等,应遥作施主物心而持之。乃至施主命存以来,并皆无犯。若无施主可得者,应持金银等物,对一比丘作是说:“大德存念!我比丘某甲得此不净财,当持此不净财,换取净财。”三说已。应自持举,或令人持举,皆无犯也(以上录律摄大意,非全文也)。

问:今世传戒,皆聚集数百人,并以一月为期,是佛制否?

答:佛世,凡受戒者,由剃发和尚为请九僧,即可授之;是一人别授也。此土唐代虽有多人共受者,亦止一二十人耳。至于近代,惟欲热闹门庭,遂乃聚集多众;故益大师尝斥之云:“随时皆可入道,何须腊八及四月八。难缘方许三人,岂容多众至百千众也。”至于受戒之时,不足半日即可授了,何须多日。且近代一月聚集多众者,亦只令受戒者,助作水陆经忏及其他佛事等,终日忙迫,罕有余暇。受戒之事,了无关系;斯更不忍言矣。故受戒决不须多日。所最要者,和尚于受前受后,应负教导之责耳。唐义净三藏云:“岂有欲受之时,非常劳倦。亦既得已,戒不关怀,不诵戒经,不披律典。虚沾法伍,自损损他;若此之流,成灭法者!”益大师云:“夫比丘戒者,乃是出世宏规,僧宝由斯建立。贵在受后修学行持,非可仅以登坛塞责而已;是故诱诲奖劝宜在事先,研究讨明功须五夏。而后代师匠,多事美观。遂以平时开导之法,混入登坛秉授之次;又受时虽似殷重,受后便谓毕功。颠倒差讹,莫此为甚。”(菩萨戒,另受)

问:今世传戒,有戒元、戒魁等名,未知何解?

答:此于受戒之前,令受戒者出资获得,与清季时捐纳功名无异。非因戒德优劣而分也。此为陋习,最宜革除。

问:末世授戒,未能如法,决不得戒。未识更依何方便,而能获得比丘戒耶?

答:蕅益大师云:“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盖指依《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所立之占察忏法而言也。按《占察经》云:“(先示忏法大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已。(礼忏七日之后,每晨以身口意三轮三掷,皆纯善者,即名得清净相。)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一心立愿称辩戒相。先说菩萨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菩萨律仪三种戒聚。所谓摄律仪戒(五、八、十具等)、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自誓受之,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故益大师于三十五岁退为沙弥,遂专心礼占察忏法,至四十七岁正月初一日,乃获清净轮相,得比丘戒。

已前:

约有戒论退为出家优婆塞,成时、性旦并受长期八戒。

约无戒论自誓受三皈、五戒。长期八戒,菩萨戒少分。

授比丘戒缘,第四心境相应。

或心不当境,或境不称心,或心境俱不相应;并非法故。

问:若已破四重戒者,犹得再受比丘戒耶?

答:在家之人,或破五戒、八戒中四重。出家之人,或破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戒中四重;并名边罪。若依小乘律,不得重受。若依《梵网经》;虽通忏悔,须以得见相好为期。今依占察经忏法,则以得清净轮相为期也。《占察经》云:“未来之时,若在家、若出家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即是边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可应受。”

问:古代禅宗大德,居山之时,则以三条篾、一把锄为清净自活。领众之时,又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为清规,皆与律制相背,是何故耶?

答:古代禅宗大德,严净毗尼,宏范三界者,如远公、智者等是也。其次,则舍微细戒,惟护四重;但决不敢自称比丘,不敢轻视律学。惟自愧未能兼修,以为渐德耳。昔有人问寿昌禅师云:“佛制比丘不得掘地损伤草木,今何自耕自种?”答云:“我辈只是悟得佛心,堪传佛意,指示当机,令识心性耳。若以正法格之,仅可称剃发居士,何敢当比丘之名耶?”又问:“设令今时有能如法行持比丘事者,师将何以视之?”答云:“设使果有此人,当敬如佛,待以师礼。”我辈非不为也,实未能也。又紫柏大师,生平一粥一饭,别无杂食。胁不着席四十余年,犹以未能持微细戒,故终不敢为人授沙弥戒及比丘戒,必不得已则授五戒法耳。嗟乎!从上诸祖,敬视律学如此,岂敢轻之;若轻律者,定属邪见,非真实宗匠也(以上依益大师文挈录)。

上列十章,未依次第;又以匆促撰录,或有文义未妥之处,俟后修正可也。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这是一部独特的后现代基督教思想作品。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变得世俗,没有哪种宗教教义在被认可的知识分支中扮演构成性的角色。然而,关于“上帝”的信仰的影子依然在我们的语言、环境、艺术和文学中渗透。虽然人们长期生活在世俗人文主义的文化中,但是很多人依然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气质。传统的宗教观念或宗教主题以一种崭新的伪装的方式回归了。“上帝”的永恒性在纯粹的短暂性中回归、在批判性思维中回归、在人文主义中回归,创造世界的圣经观念则在现代诗歌和语言哲学中回归。
  • 《清真释疑》研究

    《清真释疑》研究

    《清真释疑》是回族先贤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者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资料来源,以儒生们最熟悉的语言为工具,以比较、描述和批判为主要方法,用问答形式解答了大约20个问题,内容涉及宗教信仰、宗教功修、饮食习惯、衣着与仪表等。《〈清真释疑〉研究》对《清真释疑》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著述原因、论述方法以及版本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原著进行了点校、对原文进行了分段、断句、标点和今译;对一些人名、地名、书名以及生词做了注释;对作者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补充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纠正了一些学术错误,第一次将《清真释疑》这部清代文献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你的妹妹已到账

    你的妹妹已到账

    某咸鱼:来,送你两个妹妹。洛天傲:这是妹妹?你确定不是女儿?比女儿都难照顾,除了卖萌还能干嘛?某咸鱼:卖萌就够了,常言道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段时间后)洛天傲:这样地狱还有多少,请在给我来一打~╮(‵▽′)╭
  • 禅门章

    禅门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略微清凉

    略微清凉

    走走看看,做做停停,听到看见,闲聊笑谈,略微清凉!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烽火红棉

    烽火红棉

    一段阴谋,将几个孩子牵扯进了历史的漩涡之中,儿女情长,家国之痛,别后重逢,戏梦人生。如何学着在乱世中生存,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冲破命运的桎梏,如何学着去爱与被爱,几个主人公在故事中成长与领悟......
  • 王者大陆之剑仙传奇

    王者大陆之剑仙传奇

    地仙界位面宇宙发生错乱,李白魂穿异世来到一片叫做王者大陆的地方,且看地仙界的潇洒散仙如何在王者大陆大放风采。
  • 重生之娇妻追夫记

    重生之娇妻追夫记

    重生,领着全村老小奔小康,再就要好好弥补上辈子错过的爱情,这就是铷初这一辈子的毕生愿望。什么?还附带了一个空间!铷初觉得这下,稳了! 新书《回到农家当幺女》六一上架,请各位新老朋友继续支持哈,推荐票月票尽管砸过来。 这是小鱼儿第三本书啦,心情嘛,确实有点点激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姐有渔,王爷家的小厨娘

    农姐有渔,王爷家的小厨娘

    作为禹城第一厨娘,许丞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饭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她身怀神秘系统,拥有无数调味料,做的出天下名菜。但想吃饭的太多,走后门的太多,更有大官小官想要吃霸王餐。一天,某王爷跪在搓衣板上,大叫:“若做不出满汉全席,本王宁愿饿死。”顿时府上姨奶奶,亲娘哭天喊地,叫着:“我儿命苦!”许丞暖淡定的盛上一碗鱼汤,两片烤馒头。某王爷扬了扬下巴,一脸傲娇:“本王要吃肉!许丞暖默而不语,某王爷的迅速吃完,又道:“再来两块!”
  • 痞子王爷

    痞子王爷

    一朝穿越,她竟然捡到一个孩子,意外的成为了他的娘亲。为了他,她应征做了丫鬟,却遇到一个明明有着婚约却只嚷嚷着要自己嫁给他的痞子王爷——洛天逸。谁知一向不愿意留下的儿子竟然认了这个痞子王爷做爹?要毒药,斗青莲,意外学的一门功夫,待再次回城时,痞子王爷婚期已定,前世的渊源今世的结,撇开喜欢上这个痞子王爷的情愫,她毅然决定嫁给痞子王爷的大舅子。只是当一切都朝着美好的一面发展的时候,交自己功夫爷爷失踪了,给自己毒药的阿峰死了,整个洛王府更是被诬陷谋反,随着事情的不断变化,几年前的皇宫旧案被翻了出来,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由这桩旧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