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1100000007

第7章

若论其时,盛夏之月,温剂宜轻,时值隆冬,温剂宜重。然亦有时当盛暑,而得虚寒极重之证,曾用参、附煎膏而治愈者,此舍时从证法也。譬如霜降以后,禁用白虎,然亦有阳明证,蒸热自汗,谵语烦躁,口渴饮冷者,虽当雨雪飘摇之际,亦曾用白虎治之而痊安,但不宜太过耳。此温之贵量其时,而清剂可类推已。

迩时医者,群尚温补,痛戒寒凉,且曰:阳为君子,阴为小人。又曰:阳明君子,苟有过,人必知之,诚以知之而即为补救,犹可言也。不思药以疗病,及转而疗药,则病必增剧而成危险之候,又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殆;承气入胃,阴盛以败。安危之机,祸如反掌,每多救援弗及之处,仁者鉴此,顾不痛欤!吾愿医者,精思审处,晰理不差于毫厘,用药悉归于中正,俾偏阴偏阳之药,无往不底于中和,斯为善治。噫!可不勉哉!

论补法

补者,补其虚也。经曰: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曰:精气夺则虚。又曰:虚者补也。补之为义,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人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识开合,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明根本,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讲也。

何谓当补不补?夫虚者,损之渐,损者,虚之积也。初时不觉,久则病成。假如阳虚不补,则气日消。阴虚不补,则血日耗。消且耗焉,则天真荣卫之气渐绝,而亏损成矣,虽欲补之,将何及矣。又有大虚之证,内实不足,外似有余,脉浮大而涩,面赤火炎,身浮头眩烦躁不宁,此为出汗晕脱之机,更有精神浮散,彻夜不寐者,其祸尤速,法当养荣、归脾辈,加敛药以收摄元神。俾浮散之气,退藏于密,庶几可救。复有阴虚火亢,气逆上冲,不得眠者,法当滋水以制之,切忌苦寒泻火之药,反伤真气。若误清之,去生远矣。古人有言至虚有盛候,反泻衔冤者此也,此当补不补之误也。

然亦有不当补而补者何也?病有脉实证实,不能任补者,固无论矣,即其人本体素虚,而客邪初至,病势方张,若骤补之,未免闭门留寇。更有大实之症,积热在中,脉反细涩,神昏体倦,甚至憎寒振栗,欲着复衣,酷肖虚寒之象,而其人必有唇焦口燥,便闭溺赤诸症与真虚者相隔天渊,倘不明辨精切,误投补剂,陋矣。古人有言,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者此也。此不当补而补之之误也。

然亦有当补而补之不分气、血,不辨寒、热者何也?经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用四君子汤,凡一切补气药,皆从此出也。血用四物汤,凡一切补血药,皆从此出也。然而少火者,生气之原。丹田者,出气之海。补气而不补火者非也。不思少火生气,而壮火即食气譬如伤暑之人,四肢无力;湿热成痿,不能举动者,火伤气也。人知补火可以益气,而不知清火亦所以益气,补则同而寒、热不同也。又如血热之症,宜补血、行血以清之,血寒之症,宜温经养血以和之。立斋治法,血热而吐者,谓之阳乘阴,热迫血而妄行也,治用四生丸、六味汤;血寒而吐者,谓之阴乘阳,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也,治用理中汤加当归。医家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更有去血过多,成升斗者,无分寒热,皆当补益,所谓血脱者益其气,乃阳生阴长之至理。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以无形生有形,先天造化,本如是耳。此气血、寒热之分也。

然又有补之而不识开合、不知缓急者何也?天地之理,有合必有开,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如补中汤用参 ,必用陈皮以开之;六味汤用熟地,即用泽泻以导之,古人用药,补正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自得力。又况虚中挟邪,正当开其一面,戢我民众,攻彼贼寇,或纵或擒,有收有放,庶几贼退民安,而国本坚固,更须酌其邪正之强弱,而用药多寡得宜,方为合法。是以古方中,有补、散并行者,参苏饮、益气汤是也。有消、补并行者,枳术丸、理中丸是也。有攻、补并行者,泻心汤、硝石丸是也。有温、补并行者,治中汤、参附汤是也。有清、补并行者,参连饮、人参白虎汤是也。更有当峻补者,有当缓补者,有当平补者如极虚之人,垂危之病,非大剂汤液,不能挽回。予尝用参、附煎膏,日服数两,而救阳微将脱之证。又尝用参、麦煎膏,服至数两,而救津液将枯之证。亦有无力服参,而以 、术代之者。随时处治,往往有功。至于病邪未尽,元气虽虚,不任重补,则从容和缓以补之相其机宜,循序渐进,脉症相安,渐为减药,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以底于平康。其有体质素虚,别无大寒、大热之证,欲服丸散以葆真元者,则用平和之药,调理气血,不敢妄使偏僻之方,久而争胜,反有伤也。此开合、缓急之意也。

然又有补之而不分五脏者何也?夫五脏有正补之法,有相生而补之之法。《难经》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正补也。又如肺虚者补脾,土生金也;脾虚者补命门,火生土也;心虚者补肝,木生火也;肝虚者补肾,水生木也;肾虚者补肺,金生水也:此相生而补之也。而予更有根本之说焉,胚胎始兆,形骸未成,先生两肾,肾者、先天之根本也。地一声,一事未知,先求乳食,是脾者、后天之根本也。然而先天之中,有水有火,水曰真阴,火曰真阳。名之曰真,则非气、非血、而为气血之母。生身生命全赖乎此。周子曰: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凝然不动,感而遂通,随吾神以为往来者此也。古人深知此理,用六味滋水,八味补火,十补、斑龙,水火兼济,法非不善矣。然而以假补真,必其真者,未曾尽丧,庶几有效。若先天祖气荡然无存,虽有灵芝,亦难续命,而况庶草乎!至于后天根本,尤当培养,不可忽视。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又云:粥浆入胃,则虚者活古人诊脉,必曰胃气。制方则曰补中,又曰归脾、健脾者,良有以也。夫饮食入胃,分布五脏,灌溉周身,如兵家之粮饷,民间之烟火,一有不继,兵民离散矣。然而因饿致病者固多,而因伤致病者,亦复不少。过嗜肥甘则痰生,过嗜醇酿则饮积,瓜果乳酥,湿从内受,发为肿满泻利。五味偏啖,久而增气,皆令夭殃。可不慎哉!是知脾肾两脏,皆为根本,不可偏废。古人或谓补脾不如补肾者,以命门之火,可生脾土也;或谓补肾不如补脾者,以饮食之精,自能下注于肾也。须知脾弱而肾不虚者,则补脾为亟,肾弱而脾不虚者,则补肾为先,若脾肾两虚,则并补之。药既补矣,更加摄养有方,斯为善道。谚有之曰:药补不如食补。我则曰: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节饮食,惜精神,用药得宜,病有不痊焉者寡。

伤寒纲领

凡看伤寒,以传经直中四字为纲领。传经者,由太阳传阳明,由阳明传少阳,由少阳传太阴,由太阴传少阴,由少阴传厥阴。此名循经传也。亦有越经传者,如寒邪初客太阳,有不传阳明而径传少阳者,有不传阳明经而径入阳明腑者。亦有由阳明不传少阳而径入本腑者亦有少阳不传三阴而径入胃腑者,亦有传一、二经而止者,亦有始终只在一经者。虽所传各各不同,其为传经则一也。若夫直中者,谓不由阳经传入而径中三阴者也。中太阴,则病浅。中少阴,则病深。中厥阴,则愈深矣。此其所当急温也。夫传经之邪,在表为寒,入里即为热证,不比直中之邪,则但寒而无热也。先明传经直中,庶寒、热之剂,不至混投矣。

仲景三阴条下,混同立言,而昧者不察,无怪其意乱心迷也乎?

伤寒主治四字论

伤寒主治四字者,表、里、寒、热也。太阳、阳明为表,太阴、少阴、厥阴为里,少阳居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凡伤寒自阳经传入者,为热邪。不由阳经传入,而直入阴经者谓之中寒,则为寒邪。此皆前人要旨也,而予更即表、里、寒、热四字,举八言以晰之,任伤寒千变万化,总不出此。夫伤寒症,有表寒,有里寒,有表热,有里热,有表里皆热,有表里皆寒,有表寒里热,有表热里寒。何谓表寒?伤寒初客太阳,头痛发热而恶寒者,名曰外感,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者是也。阳明解肌,少阳和解,其理一也。何谓里寒凡伤寒不由阳经传入,而直入阴经,手足厥冷,脉微细,下利清谷者,名曰中寒,仲景所谓急温之,宜四逆汤者是也。何谓表热?凡人冬不藏精,微寒袭于肌肉之间,酝酿成热,至春感温气而发者曰温病,至夏感热气而发者曰热病。其症头痛发热,与正伤寒同,但不恶寒而口渴,与正伤寒异耳。《伤寒赋》云:温热发于春夏,务须柴葛以解肌。言病邪在表,故用柴葛,肌肉韫热,故用黄芩、知母以佐之,此活法也。何谓里热?凡伤寒渐次传里,与夫春温夏热之症,热邪入里,皆为里热。其在太阴,则津液少,少阴则咽干口燥,厥阴则消渴仲景所谓急下之,而用大柴胡、三承气者是也。何谓表里皆热?如伤寒阳明证,传于本腑外而肌肉,内而胃腑,热气熏蒸,口渴谵语,此散漫之热,邪未结聚,治用白虎汤,外透肌肤,内清腑脏,俾表里两解,不比邪热结实,专在肠胃可下而愈也。正伤寒有此,而温热之病,更多有此,不可不察。何谓表里皆寒?凡伤寒表受寒邪,更兼直中于里,此为两感寒证。仲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也。何谓表寒里热?如两感热证,一日太阳与少阴同病,二日阳明与太阴同病,三日少阳与厥阴同病。三阳为寒,三阴已成热证,岂非表寒而里热乎?亦有火郁在内,而加以外感,亦为表寒里热之候。更有火亢已极,反兼水化,内热闭结而外有恶寒之状者,其表似寒而里实热,误投热剂,下咽即败矣。何谓表热里寒?如人本体虚寒,而外感温热之邪,此为标热本寒,清剂不宜太过。更有阴寒在下,逼其无根失守之火,发扬于上,肌肤大热,欲坐卧泥水之中,其表似热,其里实寒,误投寒剂,入胃即危矣。伤寒变证,万有不齐,而总不外乎表、里、寒、热四字。其表里寒热,变化莫测,而总不出此八言以为纲领。予寝食于兹者,三十年矣。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今特指出而发明之,学人其可不尽心乎!

经腑论

夫经者,径也,行于皮之内,肉之中者也。腑者,器也,所以盛水谷者也。伤寒诸书,以经为腑,以腑为经,混同立言,惑人滋甚,吾特设经腑论而详辨之。夫邪之在三阳也,有太阳之经,有阳明之经,有少阳之经,凡三阳在经之邪,未入腑者,可汗而已。邪之在阴也有太阴之经,有少阴之经,有厥阴之经。凡三阴之邪,已入腑者,可下而已。所谓入腑之腑,指阳明胃腑而言也。三阳、三阴之邪,一入胃腑,则无复传矣。胃者、土也。万物归土之义也。《伤寒论》云: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此阳明即胃腑,非阳明之经也。假令邪在太阳,不传阳明经而径入胃腑者,名曰太阳阳明。邪在阳明经,不传少阳而自入本腑者,名曰正阳阳明。邪在少阳经,不传三阴而径入胃腑者,名曰少阳阳明。凡三阳之邪,已入胃腑,俱下之勿疑矣。

虽然,三阳入腑,人所共知,三阴入腑,鲜或能识。夫三阳之经,去腑尚远,三阴之经与腑为近,然既曰经,则犹在径路之间,而未尝归并于一处也。《伤寒论》云: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俱言邪在于经,故有还表向汗之时,若既入腑则无外出之路,惟有通其大便令邪从内出也。此大、小承气,调胃承气所由设也。然则以白虎汤治腑病,何谓也?夫以白虎治腑病者,乃三阳之邪,初入胃腑,表里皆热,邪未结聚,热势散漫,而无胃实不大便之证,故用白虎汤内清胃腑,外透肌肤,令表里两解。若邪已结聚,如太阴之大实痛,少阴之咽干口燥、下利青黄水、心下硬,厥阴之烦满囊缩,白虎不中与也,亦惟下之而已矣。此无他,经腑既明,则施治不致差舛。

然则太阳之邪,自入本腑,何谓也?太阳之腑,膀胱是也。膀胱主盛溺,太阳病盛,则遗邪于腑,而为口渴、溺赤之症。外显太阳病,而兼有此症者,名曰太阳传本。当用五苓散以桂枝解外邪,以猪苓、泽泻等药,通其小便而愈也。

同类推荐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华问答

    法华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闽诗话

    全闽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PTIONS

    OP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赶考时代(二)

    赶考时代(二)

    正在和老校长攀谈的钱龙向会场扫了一眼,“湘……湘秀!”他差点喊了出来。钱龙被眼前这女子惊呆了,站在麦克风前的女子太像自己的初恋情人湘秀了。三十八时间像沙漏里的细沙在悄然无声中静静地流淌着。苏正浩一晃来北京有十几天了。这些日子他是一天也没有消停,不是今天约几个在京工作的同学,就是明天拜见朋友,忙得不亦乐乎。北京的九月底正是桑拿天气向秋老虎天气转变的阶段,室外像下火,室内天天空调不断。诗琪每天都煮些冰糖银耳莲子羹来给苏畅消暑,由于不适应北京的天气和内心的压力,从不感冒的苏正浩还是得了热感冒,天天咳嗽个不停。
  • 从前你是我的女孩

    从前你是我的女孩

    顾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保险推销员,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备感压力的她有些精神上的失眠症,之后在朋友的推荐下去往一家医院治疗,而就在她的病快好的时候,在她的住处附近发生了一起药物中毒的案子,这起案子经过警察调查发现死者所吃的药物和顾双的是同一种。得知真相的她不紧起了寒颤,感觉自己命不久矣。
  • 阴尘途

    阴尘途

    命运如同丝线缠绕,无尽岁月已然早已注定,纵使拼尽一切也从未改变,天道之下,无力逆天。
  • 校园女神是学霸

    校园女神是学霸

    话说,校园里,长得好看的女生一般学习不好,可是唐小朵却是个例外。长得好看就算了,为什么还是个学霸,不是说女主应该娇滴滴的等男生他们保护吗?你那么彪悍真的好嘛?
  • 未世神话

    未世神话

    神话生物,在一代代人的口中愈发神秘;当人类步入机械文明,迈向宇宙,移居其他行星时,却发现宇宙中的敌人不在少数,为此,人类建立太阳系防卫部队,建立地表异能者防卫部队,与入侵的外域生物展开战斗......“沉寂了这么久,人类在我们的引导下还算有点作为。”“现在,也该我们登场了。”
  • 青青之琬

    青青之琬

    深受丈夫亵渎和摧残的徐青琬,本想一丈白绫撒手了结此生,偏巧身边的侍女一个个也惨遭丈夫的毒手,枉死,不到半年的功夫,徐青琬在李府成了孤家寡人。李杰良的狠毒与绝情,激发徐青琬骨子里的血性,复仇的种子填埋于心,是执念,也是怨望,等了四年,也谋了四年。一切仿佛已经结束,可她突然睁眼,重回至九岁,惊喜吗?可为何依旧像前世般传来父亲离逝的噩耗,但又与前世不同,这次父亲并非像前世般救人溺亡,而是被人谋害!阴谋,阳谋,一切都在徐青琬的重新审视中一一明朗。
  • 你我好时光

    你我好时光

    《你我好时光》是小说家、翻译家于是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的六篇小说作品,其中《你我好时光》是她的知名小说篇目。本书收录备受喜爱的《你我好时光》《肉体标本》《夜泳馆》等小说作品。于是用凝练的文笔书写着那些不肯离去的情绪,被称作“尤擅于翻译的小说家”。
  • 砚山斋杂记

    砚山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日传说

    落日传说

    神秘的宿命之镜,晶莹的镜子城堡。到游乐园游玩的女孩易沐悠,开启了她命运中的第一个转折。被妖魔缠身的她为了得到他们的保护,不得已定下契约,穿梭于各个时空,收集镜子碎片。安静悲伤的赛修,腹黑的迪洛斯,神秘的痕,头脑简单的凯弥尔。一个个原本离她生命很遥远的少年就这样悄悄走入了她本该平凡的生活。历史、神话、传说。她在这些或存在、或消亡的历史中穿梭,邂逅着一个个未曾被史书记下的故事。
  • 末世重生之不做肉文女配

    末世重生之不做肉文女配

    上一世她至死都没能回家一趟,三年后在基地再次见到因饥饿而瘦弱的不成人样的父母,她胆小懦弱的没敢上去去认,只因为她没有任何的地位和生存的本领,只能苟且偷生的靠着小队而活,直到一次意外她惨死于基地几里外的位置。死了一次她才总结出来原来她的一生只是一个女配,为女主生,为女主死。这一世,她一定要早早的回家,和父母一起在这个残忍冷酷的末世里一起活下去,远离那个绿茶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