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5700000003

第3章 引子:管理要革谁的命?(2)

可在我们这里,情况却完全相反,我们过于迷信“零缺陷”和“第一次就做对”这些愚昧的、反人性的管理理念。在我们这里,只要一有人犯错,往往就会被搞得无地自容,自信全无。而且是越不自信就越犯错,越犯错就越不自信,从而陷入一种不可救药的恶性循环之中。

你想,在这样一个剑拔弩张、人人自危的氛围当中,中国人如何能对自己的团队产生极强的亲近感,如何能迷恋上自己的团队,自觉自愿地为了团队榨干自己呢?

别忘了,团队精神不是靠嘴上喊几句口号,或者靠给员工洗脑、上大课就能得到的东西,它一定是靠真正地俘获员工的心才能得到的东西。

而“零缺陷”“第一次就做对”这些东西,只会使你离员工的心越来越远,和你所向往的团队精神背道而驰,而不是相反。

举两个我亲身经历过的小例子。有一次家里的电视机坏了,请了一位师傅上门维修。闲聊之中,吃惊地得知他是一家中国最牛的电器生产巨头的原职工,前一阵刚刚辞职出来,投靠在街边的一个小作坊式的电器维修店里谋生。

我感到很诧异,问道:那家企业多厉害啊!世界五百强!年年都是中国大学生最理想的就职对象企业排行榜的第一名。这么好的企业,别人挤破头都进不去,你怎么居然会辞职,跑到这样一个小破店里当差呢?

他不屑地哼了一声,回答道:那都是外边儿的宣传。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那家企业根本不顾员工的死活,完全不把员工当人看。再有本事的员工,也待不到三个月,基本上有点能力的员工都走得差不多了。现在,只要我一看到外边吹捧那家企业的宣传报道,就觉得特别恶心。

我愕然。要知道,那家企业可是中国的门面啊!连我自己都曾经向往不已。可没想到,在它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还有着这样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不禁开始为这个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担起心来。

还有一次,我被一家中国著名电信业巨头的广告所忽悠,决定换网。没想到,联系了无数次,就是等不到有人上门,只得打电话投诉,这才勉强盼来了这家公司的外勤人员。

这人业务倒是很熟练,三下五除二搞定后,拿出了一沓子印纸,刷刷刷地写完递给了我,让我在一个地方签名。我照办,然后他离开了。人走后,我才发现他没有告诉我密码等信息,赶忙打电话追问。电话那边传来了不耐烦的声音:这些东西手续印纸上写得很清楚,不是已经给你留下一联了吗?——言外之意,是我蠢,没有眼力见儿,和他无关。

我感到很愤怒,拿起电话就要投诉,可转念一想,即便投诉了,又于事何补呢?凭我的职业敏感,我意识到这肯定不是个别员工的问题,而是这家企业的一个根本性的痼疾,于是只好悻悻然作罢。

我下意识地打开了那个人留给我的那联手续印纸,上边赫然印着“顾客意见反馈栏”这几个醒目的黑体字,里边有许多诸如“你对这次服务满意吗?”之类的调查项目。所有的项目旁边,都印有打对钩的括号,而所有的括号里都已经打满了对钩——不是我,而是那个工作人员代我打的对钩。只有一个地方是我的真迹——签名。

我能做的,只有苦笑。

顺便说一句,这两家企业都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一管理理念的骨灰级粉丝。据说这句话是他们共同的座右铭,已经被奉为企业文化的“精髓”!

这真是天大的讽刺!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得出来,员工们在这两家企业里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管理乃至人文环境之中。在那种充斥着荒谬愚昧的“做对的是英雄,做不对的是狗熊”的冷酷氛围中,“做不对”的代价将是惨重的,甚至是令人战栗的——那往往意味着上司的怒斥,同事的冷眼,经济上的惩罚,人格上的羞辱乃至于职场前途的丧失。

这样的管理环境与企业氛围如果能够激发出员工内心深处强大的上进动机和实践欲望,就是一个天大的国际玩笑!

不夸张地说,任何置身于这种文化氛围里的员工,如果不对这个企业以及它的管理群体,甚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本身产生极大的厌恶乃至憎恨情绪,那人类的本性肯定发生了极大的扭曲。

所以我们说,这两家企业的老板和管理者已经用他们那愚昧、僵硬的管理理念和手法使“做对”乃至“做好”这两个人类的本能诉求极大地变了味儿,使它们从本应令员工“本能地向往”的精神食粮,变成了让员工“本能地厌恶”乃至“本能地抵制”的精神垃圾。

而且,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管理者还往往忽略了人类智慧的强大。对于我们的员工来说,任何令他们反感的东西,他们都会找出一百八十个办法予以巧妙应对,令管理者没脾气。

就拿那个为我办理换网手续的某电信巨头的外勤员工来说,他就巧妙地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即“只要员工不说明,客户就无法知晓”的先天优势,通过“自己打对钩”的方式轻松地规避掉了“做不对”的风险,狠狠地忽悠了一把自己的企业。

当然,这家企业的管理者也许会这样为自己辩解:员工的这些猫儿腻我们早就心知肚明,也早就想好了应对方法。比如,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抽查回访制度”,会定期给接受服务的客户打电话,如果发现员工的不良行为,一定会严惩不贷,通过这种杀鸡儆猴的办法杜绝员工的侥幸心理。

首先,必须承认这是一套“成熟”的管理手法,但我还是要说,在这件事上,关键的不是“手法”,而是“心态”。就是说,任何一种管理理念和手段,都必须得到员工的认同或大致认同,才能具有起码的生命力与约束力。如果员工完全不认同,乃至于发自内心地反感、抵制你的这些理念和手法的话,那么即便你想出一万个办法,织成一张“理论上”密不透风的网,对于你的员工来说,也照样能找到无数破网之道,令你防不胜防。简言之,衡量一种管理理念或手段是否高超的标准,应该在于“员工友好度”,而绝不能是“员工敌对度”。“友好度”越高,就越能激发出员工强烈的内在动机,相反,“敌对度”越高,员工就只能选择与你进行“鱼死网破”的博弈了。而这种博弈,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因为它将毁掉所有人的利益,包括老板、管理者、员工自身乃至于客户。

这不得不说是管理的一大悲剧。可见这些管理学的糟粕是多么的害人。

你想,连这些中国企业界绝对的大鳄、巨头都是这副光景,那其他的小鱼小虾会是什么样?

我真为我们中国企业里的人文环境揪心不已,为员工们的身心状态揪心不已。

显然,在这一点上,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与我们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在这家食品加工厂的经历,就雄辩地证明了那家物流公司的案例绝非特例,而是普遍存在于日本企业当中的一种现象。

所以,不得不说日本的员工们真是幸福,令人羡慕。

有了这样的人文环境,日本企业可以长期称霸世界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了。

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细节,那就是尽管日本人极端重视企业文化,但是他们的企业文化里却绝少空洞的说教之词抑或矫情的革命口号。他们工厂里的墙壁上也会贴着标语,可那些标语除了“注意安全”,就是“5S 管理”,全部都是极有人情味,极具操作性的“接地气”的内容,很少能够见到“零缺陷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第一次就得把事情做对!”这种形同废话的无聊说教。

除了这个荒谬的“第一次就做对”之外,这两年火得一塌糊涂的“向军队学管理”的管理理论,也是充满了猫儿腻和气泡。

直言不讳地说,军队管理和企业管理根本没有可比性,因为这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道理很简单。军队是个更多地体现“义务”的地方,几乎不存在“利益交换”的空间,而企业则不一样,“利益交换”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义务”则仅仅是一个衍生品而已。再说得简单点儿,就是军人保家卫国不是为了钱,而工人你不给他钱他就不可能给你干。

不要小看这个区别,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一点,军人与工人在工作动机、过程与结果等方方面面才有了本质性的不同。

而且,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军人之所以有着超高的素质和境界,恰恰是因为“不拿钱说事儿”,反之,如果军队也玩儿金钱刺激的招儿,打个比方,每杀死一个敌人发多少奖金的话,那么,军队的战斗力绝不会更强,只能更弱,最后沦为一盘散沙。

所以,我们经常把“军人那么清贫却又能那么义无反顾地玩儿命”当成一种美德来称颂,殊不知,“清贫”恰恰是“玩儿命”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有朝一日军人不“清贫”,都“富裕”了,估计也就没人给你玩儿命了。

不过,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一件事,军人之所以可以在脱离金钱的情况下玩儿命,其原因在于所有需要金钱支撑的事儿(亦即我们所谓的正常生活需求)上,都有国家给兜着底儿,由国家来埋单,所以军人才可以放下后顾之忧,身轻如燕、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仅凭这一点,劳动收入是自身生活唯一支点的工人,就压根儿没法和军人比。

所以,拿衡量军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的工人,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谬的愚蠢行径。

另外,“向军队学管理”的理论当中还有一个巨大的陷阱。那就是这种理论的鼓吹者往往会片面地强调军人的表象,如绝对的服从、钢铁般的纪律、良好的协作、无私的牺牲、任劳任怨的美德,等等,而对军人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些表象的本质原因却有意无意地予以忽视,或者极少涉及,或者干脆一笔带过。

这样的做法,如果不是粗心,那就只能是别有用心了。没错,绝对的服从、钢铁般的纪律、无私的牺牲,等等,都是军人有着超高素质的具体表现,但是这种优异表现绝不是因为我们的军人都是机器人,脑袋一根筋,所以特别容易摆布带来的结果,恰恰相反,军人之所以能有这种不亚于机器人的优异素质,完全是拜军队里那浓浓的“把兵当人看”的氛围所赐。与很多人的想象刚好相反,军队里的氛围其实一点儿都不冷酷,更不要说残酷了。我们经常说军队是个大家庭、大熔炉,这就鲜活地将军队里那浓郁的人情味儿表现了出来。

军队里的人性化管理之经典、之到位,比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企业都要强上一百倍,甚至于即便在组织架构方面,我们的军队也体现出了对人性化管理的高度重视。比如说,军队里的领导制度是不折不扣的双轨制,除了负责业务的领导外,还设有负责政治的领导,即我们熟知的指导员和政委这些职务。可名曰“政治”,其实就是一个管理“人”和“人性”的岗位,这种岗位的存在,极大地解决了军人在“人性”方面的基本需求,使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业务”里去。

所以,在我们的军队里,军人在身与心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照与呵护,而恰恰是这种温馨的、充满人性光辉的关照与呵护,才是我们的军人可以表现出如此众多“机器人特质”的重要源泉。

其实,如果你是铁了心,非要“向军队学管理”不可的话,那么,与其看那些乱七八糟、忽悠死人不偿命的砖家叫兽们的著作,不如看一部叫做《士兵突击》的电视剧更靠谱。

同类推荐
  •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

    本书按照推销的进程来安排顺序,从塑造推销员的基本素质说开去,将接近客户、寻找和开发客户、产品介绍、说服沟通、再次拜访和持续销售缔结合同、客户服务、营销策略等每一个环节中最可能犯的错误毫无遗漏地展示给读者,使推销人员在推销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够避免此类错误。
  •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能否管理好团队,是决定一个职场人士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作者全方位讲述如何建立领导力、完善制度、高效沟通、科学考核、提高执行力、做好时间管理等团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他通过简洁有趣的描述,翔实动人的案例,告诉你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团队。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读之书。
  •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把团队里的“庸才”变成干将,可以把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不同意见整合成统一的行动方略,让每个团队成员都心服口服地接受命令,坚决执行;优秀的团队领袖可以把各自为阵、自行其是的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让大家相互协作,使大家拧成一股绳,释放出强大的团队战斗力。身为企业老板、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员工,一定要学会激励员工,一定要学会正确用人,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引证了许多经过科学检验的心理实验,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提炼出了在销售中卓有成效的各种心理策略。每种心理策略都环环相扣,直击销售全流程中客户的各种心理,让读者能够轻松应对并掌握客户的心理变化,从而改善人际关系、提升销售业绩。
  • 领导三篇

    领导三篇

    本书主要包括:正人先正己、放权任人、奖赏要有度、胆小不得将军做、敢于集权,敢于分权等。
热门推荐
  • 软绵绵想吃慕斯蛋糕

    软绵绵想吃慕斯蛋糕

    顾染绵本来以为,和她从小认识的慕斯阮,是她生命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人,是她的全世界。后来她才知道,原来她也是慕斯的全世界。某天,顾染绵鼓着腮帮子,颐指气使地瞪着慕斯阮:“你是不是只会威胁我?”慕斯阮失笑,把养了那么多年的小青梅揽过来:“不是啊,我还会喜欢你。”他从不好奇,唯独想要知道她身上的所有秘密。他像蛰伏待机的兽,一直以来就等着一只狡猾的狐狸能够落网。然后,拆骨入腹。
  • 佛系女配穿书实录

    佛系女配穿书实录

    穿越成小说里面的炮灰女配,言彦表示自己也很无奈啊!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喂,对面的小哥不要看了,我可是有家室的人了!对面小哥:我好像就是你的家室言彦:……
  • 弹珠传说之非梦

    弹珠传说之非梦

    【知道没人看但我依然为爱发电系列】当穿越至弹珠传说的世界,墨茗决定规规矩矩走剧情。但只要给她一个支点,她能撬动整个世界。本文男主格裂男主格裂男主格裂【排雷】
  • 邪帝追妻腹黑大小姐

    邪帝追妻腹黑大小姐

    她是黑夜的女王,在无边的黑夜里她被自己爱的至深之人背叛他是无上的强者,在无边的大陆上他被野心之人偷袭两个世界的人拥有者近似的命运,她死后天不亡她,给了她一条命,他伤后天不灭他,给了他一个缘,两个人在相处中,升起了别样的情愫。她会为他报仇,他护她一生一世,她要变强,不仅是为了他更是为了这个世界,她最为重视的亲人他要变强,仅仅只是为了保护心中最爱之人。
  • 快穿之男神不好追

    快穿之男神不好追

    (文笔渣更新慢,慎入!!!)云烦死了,云烦又活了。其中的艰辛只有云烦知道。-温柔校草:宝宝抱抱!腹黑王爷:宝宝亲亲!高冷总裁:宝宝摸摸!心机皇帝:宝宝别走……【崽崽崽崽那个小哥哥长的好看~】“……”被美男支配的恐怖。
  • 一团和气见深情

    一团和气见深情

    大明宫庭风云变幻,一个弱小的生命在一位妙龄宫女的庇护之下长成为一代君王,面对种种血雨腥风的,一生功过又有几人说得清,觉得成化帝朱见深的故事有许多可发挥之处,《一团和气》是他年轻时的绘画作品。
  • 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画像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犯罪也在不断升级,残忍暴徒不断犯下惊天大案,使得各国警方疲于奔命,破案率直线下降。为了准确预测犯罪风险,找出凶手们的共性,预防连环凶案的出现,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应运而生。犯罪心理画像是通过分析作案人遗留下来的各种表象或信息,来刻画作案人犯罪心理及外在形象的侦查过程。犯罪心理画像是查办连环凶案的强有力武器。本书不是艰深晦涩的教材,而是犯罪心理学通俗读物。本书的适用读者是对犯罪和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以及警察、法官、检察官、狱警、律师等职业群体。
  • 悠然见田园

    悠然见田园

    本是21世纪农村出品的林若水,在一次收割花生时,不小心跌入山崖,穿越来到了云朝。且看普通的小女子一枚,如何修炼自然功法,又如何在云朝活得云淡风清……
  • 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开发

    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开发

    本书以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主要门类如海洋节庆产业、海洋休闲产业、海洋影视产业、海洋文艺产业、海洋工艺美术品产业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各沿海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进行论述,试图对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 科幻世界(2016年7-12月)合集

    科幻世界(2016年7-12月)合集

    科幻世界杂志社创立于1979年,目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其中,由四川省科协主管主办的《科幻世界》月刊,以倡导创新思维,展示科学魅力为发展目标,主要刊登国内外一流的科幻小说和最新沿的科学动态,以及优秀的科幻画作和实用的写作指南,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读者崇尚科学、热爱幻想的热情,多次荣获国内期刊出版最高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