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2600000310

第310章 吐利

〔万〕疮疹吐利,常候也,经曰∶诸呕吐暴注,皆属于热。盖三焦为水谷传化之道路,热火内迫,则传化失常,而吐利并作,火性燥动,迅 故也。邪在上焦,但吐而不利,邪在下焦,但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上吐下利。又,里气上逆而不下则吐,气下而不上则利。疮疹初发热时有吐利者,不可骤止,令邪气上下得出也,吐利久不止,方可治之,更宜消息。〔薛〕《痘疹方》云∶痘疹吐泻,盖因脾胃不和,饮食不调,烦渴呕吐泄泻,并用白术散(渴),然疮疹皆赖脾土,脾土实,则易出易靥,万物得土气温暖而生,吐泻则伤脾土,遂有更变之证,夏月中暑烦渴,泻或腹痛,或欠筋,用五苓散(惊加)藿香。伤食吐泻,用小异功散(吐泻)。手足并冷者,用益黄散(脾)、豆蔻丸(泄利)。顶陷灰白,用木香散(渴)。疮正出而吐泻者,或见血者,俱为逆证,难治。窃谓前证虽因脾胃不和,然邪实上焦,则宜吐,邪实下焦,则宜泻,如吐泻嗳腐吞酸,皆宜宣发,但微甚不同耳。张翼之云∶若痘疹吐泻少食为里虚,陷伏倒靥灰白为表虚,二者俱见,为表里俱虚,合用十二味异功散救之(见形),甚至姜、附、灵砂亦可用。若止里虚去官桂,止表虚减肉豆蔻。若能食便秘倒靥为里实,勿补,当用钱氏及丹溪法下之,皆为能食为里实,里实而补则结痈毒。红活绽凸为表实,表实而补则溃烂不结痂。凡痘见 ,便忌葛根汤,恐发表虚也,如有更变,当随证治之。〔张〕吐泻有冷热二证,吐而不渴,泻而手足冷,面色青白,此冷证也,益黄(脾)、理中辈主之,或四君子加木香、豆蔻亦妙。既吐且渴,虽泻而手足心热,面赤,居处喜冷,此热证也,五苓散(惊)竹叶石膏汤(痘渴)加橘皮等主之。大吐而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涩,面赤闷乱,钱氏云此当利小便,不瘥者,宣风散(痘发热)下之。《百问方》用香苏饮,吐加半夏、茯苓、白芍。泻加白术、茯苓。烦躁呕吐渴泻者,亦热也,白术散(渴)最当,紫草木香汤亦可。

理中汤人参 白术 干姜 白茯苓 甘草节(各等分)上 咀。用水一盏,煎五分,不拘时服。如恶寒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每帖二钱半。

香苏饮 治小儿痘疹作泻。

香附子 陈皮 紫苏 川芎 甘草 白芷(各等分)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葱白煎,或白水煎。泻加白术、茯苓,呕加茯苓、白芍药。

紫草木香汤 治痘出不快,大便泄利。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术(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一方,无甘草。

上锉散。入糯米百粒,水煎服,每帖三钱。紫草能利大便,白术木香佐之。脾气虚者加人参。

人参胃爱散 治痘疮已发未发,吐泻不止,不思饮食,或吐逆等证。

人参 藿香 紫苏 甘草(炒) 丁香 茯苓 木瓜(各等分) 糯米上,每服三钱,姜枣水煎。

初发热,自利而吐者,黄芩加半夏汤主之。更详审吐利所出之物,如吐酸水者,利色黄或青绿者,其气臭者,皆热也。若吐清痰之水,利下清白不臭,未可作热治之,乃内虚也,四君子汤加诃子肉及益黄散(脾)。一云∶痘欲出未出而吐利者,是中焦停寒,或挟宿食也,四君子汤加砂仁、橘红,或中和散,有宿食者,用紫霜丸(癖)。发热时吐泻不止,身热口渴者,四苓散加黄连、淡竹叶煎服(五苓)去桂是也。

黄芩加半夏汤黄芩(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 白芍药(酒拌晒九次,三钱) 半夏(汤泡七次,二钱)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渴、去半夏,加枇杷叶去毛炙二钱,芦根、茅根、各三钱。

中和散 治中焦停寒,或夹宿食。

浓朴(一钱) 白术(八分) 干姜(四分) 甘草(三分)上锉细。作一服,加生姜一片,水煎,稍热服。

起胀灌脓时吐利并作,宜急治之,胃寒者益黄散、理中汤,胃热者黄芩半夏汤调四苓散。

靥后吐泻,亦分冷热,冷者亦宜益黄、理中辈,热者四苓散、竹叶石膏汤(痘渴)加橘皮,或竹茹汤亦可。

竹茹汤橘红 半夏 白茯苓 黄连(姜炒,各一钱) 甘草(五分) 竹茹(一团) 葛根(一钱五分)上,水一钟,生姜三片,煎五分,不拘时温服,分二帖。

和中汤 虚吐不止。即镇胃止吐汤加人参。

人参 茯苓 甘草(各五分) 白术 半夏(各八分) 陈皮 藿香 砂仁(各一钱)上,用生姜水煎服。

藿香正气散 治初热干呕。

藿香 紫苏 大腹皮 陈皮 桔梗 甘草 茯苓 半夏 浓朴 白芷上,姜枣煎服。

凡疮痘已经大吐大泻之后,上下俱脱,即当用大补之剂,纵有他证,皆以虚论,庸医每罔顾人元气,用药克削,而致夭枉者,滔滔皆是,可恨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英雄联盟之轮回创世

    英雄联盟之轮回创世

    你们是英雄,不巧,我也是。只不过我是无限火力版的,就问你们谁能扛得住?感受被时间支配的恐惧吧!
  • 巨星家族

    巨星家族

    已过不惑之年的沈秋山意外穿越平行时空,苏醒之后发现,自己竟然生在了一个牛叉闪闪的“文娱世家”……二弟是歌手(过了气的那种)三妹是演员(十八线的那种)四弟是武替(不露脸的那种)小妹是主播(在实习的那种)然而,这还不算完,他还有一双儿女,儿子影视学院毕业在即,女儿则刚刚考入某音乐学府……面对这么一个“文娱世家”,身为大哥的沈秋山压力很大,该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打造一家子巨星了。……
  • 神遗之风尘篇

    神遗之风尘篇

    “丫头,我化为人形,是男人,可以保护你了。你,在哪儿?绝世界……”
  • 长安少年谣

    长安少年谣

    长安武家九娘武慧儿爹不疼娘不管,但是皇帝宠着贵妃让着,哥哥们护着,于是一不小心长成了刁蛮跋扈纨绔少女。
  • 混元五极

    混元五极

    他自穿越而来,稀里糊涂进了龙墓,莫名其妙得了传承...他又穿越而归,被逼无奈加入师门,意想不到卷入战争...于是,修了真、锻了神,传承地还化身了青龙,匪夷所思的经历,叹为观止的历程,但是为什么结局总是出人意料?
  •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大戏台》是神州轶闻录的一本,结集成册的梨园故事。
  • 快穿之拯救弱小boss

    快穿之拯救弱小boss

    “姐姐,跟你一起上分的人是谁?”炸毛少年看着面前的少女缓缓道。“小羽儿,你可不要无情嗷。”妖娆师弟在羽昼耳边轻声细语。羽昼:“乖啊,哄人很麻烦的。”
  •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娇王妃:摄政王爷要点脸

    傲娇王妃:摄政王爷要点脸

    他,是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她,是丞相的嫡女!他,高冷至极,唯独对王妃宠入骨!她,沉着冷静,唯独在王爷前似孩童!“不好了!王爷!王妃把四公主打了!”有人通报道。谁知摄政王连头都不抬一下,直接说:“让她打!旁人不得阻拦!”“不好了!王爷!王妃把苏王府拆了!”又有人说。“带帮人陪着王妃一起拆!”“不好了!王爷!王妃与司徒公子离京了!”这摄政王哪还坐的住!直接用轻功飞出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