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0800000065

第65章 论说(2)

白虎通讲聚,述圣言经。

黄本「言」下有「通」字。范校:「孙云:明抄本《御览》『通讲』作『讲聚』。」又:「孙云:《御览》无『聚』『言』二字。」《附校》:「『通』字无。」又:「『言』字无。」《汇校》:「『言』,《御览》作『通』。」范注:「孙诒让《籀 述林》四有《白虎通义考》上下二篇,甚详明。其下篇云:『今本《文心雕龙》述上衍聚字,圣下衍言字,应依《御览》引删。』校勘记:『通字言字并衍,诸本皆误。《玉海》引无通字言字。』又案本书《时序》篇『历政讲聚。』即指此事,亦作『讲聚』,明钞本《御览》作『讲聚』,是。」《校证》:「『白虎讲聚,述圣通经』二句八字,原作『白虎通讲聚述圣言通经』十字,王惟俭本作『白虎讲聚,述圣((通经』,今据《御览》、《玉海》改。徐校亦据《玉海》改。」《校注》:「按徐、梅删去『通』『言』二字是也。『论艺』与『讲聚』相对为文。《时序》篇:『然中兴之后,群才稍改前辙,华实所附,斟酌经辞;盖历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正指章帝会诸儒白虎观而言,其文亦作『讲聚』。今本『通』字,非缘《白虎通德论》之名,即涉下『通』字而误。『言』字亦涉上文而衍。《御览》此据宋本、钞本、倪本、活字本及《玉海》六二引,并无『通』『言』二字,当据删。孙氏所据《御览》盖鲍刻本。」按据《御览》删。

论家之正体也。

《校证》:「『正』《御览》作『政』。」《考异》:「按:宜从梅本及《御览》应作『白虎讲聚,述圣通经,论家之正体也』。又《御览》『正』字作『政』为非。」《义证》引《玉海》卷六十二:「《文心雕龙》:……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不韦《春秋》,六论昭列。石渠论艺,白虎讲聚;述圣通经,论家之正体也。」

及班彪五命。

「五」,黄本作「王」。范注:「《汉书叙传》及《文选》五十二载《王命论》。」《汇校》:「『五』,《御览》作『王』。按作『王』是。《后汉书班彪传》:『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艰,乃着《王命论》。』『五』乃『王』之形误。」按从《御览》、黄本改。

严允三将。

「允」,黄本作「尤」,黄校:「元作『允』,朱改。」范校:「孙云:明抄本《御览》作『左』。」《附校》:「『尤』作『左』。」《校证》:「『尤』原作『允』,梅据朱改。案王惟俭本、《玉海》正作『尤』。《御览》又误作『左』。」《校注》:「按《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伯升又破王莽纳言将军严尤。』李注:『桓谭《新论》云:庄尤,字伯石。此言严,避明帝讳也。』则此文之称『严尤』乃沿汉避明帝讳而未改复者也。」《考异》:「按:严尤《三将论》见《汉书王莽传》,朱改是。」范注:「《汉书王莽传》下:『尤素有智略,非莽攻伐四夷,数谏不从,着古名将乐毅、白起不用之意,及言边事,凡三篇,奏以风谏莽。』《三将军论》佚。《全前汉文》六十一辑得两条。」《义证》:「《玉海》卷六十二引此句,下注云:『《太平御览》引:严尤《三将论》,唐内杂家一卷。(按此见《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内』疑丙字之误。)」又引《训故》云:「《通志》:严尤《三将军论》一卷。」按作「尤」是,从黄本改。

兰碬三粲。

黄本作「傅嘏王粲」。《汇校》:「《御览》作『傅嘏王粲』。詹瑛《义证》引黄注:「《魏志》傅嘏,字兰石,常论才性同异,锺会集而论之。」又引王惟俭《文心雕龙训故》:「《通志》:王粲《去伐论》三卷。」按作『傅嘏王粲』是。『三』亦是『王』之残。」范注:「《世说新语文学》篇:『锺会撰《四本论》。』刘孝标注曰:『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傅嘏论同,李丰论异,锺会论合,王广论离。』《魏志王粲传》:『粲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注引《典略》曰:『粲才既高,辩论应机;锺繇、王朗等虽各为魏卿相,至于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全后汉文》九十一辑得粲所著论六篇,皆残缺不完。」刘师培《中古文学史》:「《雕龙》以嘏与王粲并言。《艺文类聚》所引粲文,有《难锺荀太平论》……又,《安身论》……观此二文,知粲工持论,雅似魏晋诸贤。其它所著,别有《儒吏论》、《务本论》、《爵论》,亦见《类聚》诸书所引,均于名法之言为近。《魏志》粲传引《典略》曰:『粲才既高,辩论应机。』岂不信哉?」按从《御览》、黄本改。

迄至正始,务欲守文。

范注:「魏氏三祖,皆有文采。正始中,玄风始盛。(正始齐王芳年号。)高贵乡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有文帝之风。盖皆守文之主。」《校注》:「按范说未谛。何休《公羊解诂序》:『斯岂非守文徐疏:守文者,守公羊之文。持论,败绩失据之过哉。』《后汉书张纯曹襃郑玄传论》:『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宫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又《王充传》:『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又《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充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又《儒林下何休传》:『不与守文同说。』是『守文』乃指今古学者之『滞固所禀』,拘牵文意而言,非谓守文之主也。又按『务欲』二字,疑有脱误。当作『无务』《神思》篇『无务苦虑』,《风骨》篇『无务繁采』。或『不欲』,文意始顺。下文『师心独见』,正所谓不守文也。」《义证》:「『守文』,遵守成法。《后汉书和帝纪》:『守文之际,必有内辅,以参听断。』《新唐书姚崇宋璟传赞》:『故唐史臣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按此『守文』,……不含贬意。」按《汉书董仲舒传》:「制曰:……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可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虖!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索隐:「按:继体谓非创业之主,而是嫡子继先帝之正体而立者也。守文犹守法也,谓非受命创制之君,但守先帝法度为之主耳。」《汉书外戚传》同,颜注:「继体谓嗣位也。守文,言遵成法,不用武功也。」又《汉书眭弘传》:「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后汉书孝明帝纪》:「(中元二年诏)朕承大运,继体守文。」《孝章帝纪》:「(永平十八年诏)深惟守文之主,必建师傅之官。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足证范说为是。

何晏之徒,始盛玄论。

《校证》:「《御览》『何』上有『而』字。」又:「『玄』原作『元』旧本俱作『玄』,此清人避玄烨讳改,今订正。「《校注》:「『元』,《御览》引作『玄』。《文通》九引同。按『玄』是。元本、弘治本、活字本、汪本、畲本、张本、两京本、王批本、何本、胡本、训故本、梅本、凌本、合刻本、梁本、秘书本、谢钞本、汇编本、尚古本、冈本、崇文本并作『玄』。」《考异》:「按:凡清刊本『玄』皆作『元』,避清圣祖讳也。」

详观兰石之才性。

《校证》:「张之象本『石』作『硕』。」

仲宣之去代。

「代」,范校:「孙云:明抄本《御览》作『伐』。」《附校》:「『代』作『伐』。」《札迻》十二:「案『代』当作『伐』,形近而误。《隋书经籍志》儒家『梁有《去伐论集》三卷,王粲撰。』即此。去伐,言去矜伐。《艺文类聚》二十三引袁宏《去伐论》,仲宣论意,当与彼同。」《校证》:「『去伐』原作『去代』,王惟俭本、《御览》作『去伐』,今据改。」《校注》:「『代』,宋本、活字本《御览》引作『伐』;《玉海》引同。按『伐』字是,训故本正作『伐』。当据改。」按从《御览》改。

太初之本玄。

「玄」,黄本作「元」。《校证》:「『玄』黄本作『元』,避清讳。」《校注》:「按『元』当依《御览》、《文通》及各本作『玄』。」范注:「《三国魏志夏侯玄传》:『玄字太初。』注引《魏氏春秋》曰:『玄尝着《乐毅》、《张良》及《本无》、《肉刑论》,辞旨通远,咸传于世。』」黄注:「按本玄、本无,未知孰是。」《札迻》十二:「案《本玄论》,张溥辑《太初集》已佚。考《列子仲尼》篇张注引夏侯玄曰:『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曰:强为之名,仲尼称尧,荡荡无能名焉。』云云,与本无之义正合。疑即《本无论》之文,无无玄元,传写贸乱,遂成歧互尔。」《义证》引《注订》:「太初之作,应为《本无》,元字笔误。」按从孙说改。

辅嗣之两例。

范注:「《三国魏志王弼传》:『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两例』疑当作『略例』。《隋志》有王弼《易略例》一卷,邢璹序称其『大则总一部之指归,小则明六爻之得失。』彦和或即指此欤?」《校注》:「按李冶《敬斋古今黈》:『王弼既注《易》,又作《略例》上下二篇。』(卷一)舍人所谓『两例』,当指《易略例》上下二篇言之。惜今通行《略例》本,已非旧观矣。」《义证》:「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六:王弼两例,即《易老略例》,平叔二论即《道德论》也。」

平叔之二论。

《札迻》十二:「按《隋书经籍志》道家梁有《老子道德论》二卷,何晏撰。《世说文学》篇云:『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是二论即《道德论》,显较无疑。考晏有《无为论》,见《晋书王衍传》,又有《无名论》,见《列子仲尼》篇注。(《天瑞》篇注又引何晏《道德论》,并举其总名。)『无为』『无名』,皆《道德经》语,殆即二论之细目与?」范注:「《魏志何晏传》:『晏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注:『晏,字平叔。』……(如《札迻》此说,则似无嫌于辅嗣《略例》之为总名。)」《注订》云:「两例即《易略例》与《老子略例》也。二论为《道论》《德论》,与辅嗣两例对文。」《义证》:「《无名论》残,见《列子仲尼》篇注引。《无为论》残,见《晋书王衍传》。」

锋颖精密。

「颖」,范校:「铃木云:黄氏原本《御览》《玉海》作『颕』。」《考异》:「按:黄本『颖』从禾是,从示『颖』之俗体也。《诗大雅》:『实颖实粟。』传:『垂颖也。』」

盖人伦之英也。

范校:「铃木云:《御览》《玉海》『人伦』作『论』一字。孙云:《御览》引作『盖论之英也』。」《校证》:「『论』原作『人伦』二字,今从《御览》《玉海》改。」《校注》:「按作『论』字是。《章表》篇,『并表之英也』,与此句法相同,可证。彼篇为章表,故云『表之英』;彼段论「表」。此篇为论说,故云『论之英』。此段论「论」。若作『人伦』,则非其指矣。」《考异》:「按:人伦之英、是论人,论之英,是论文,本皆可通,缘下文言,『原夫论之为体,及是以论为析薪』,皆指论言而不及于人也,从《御览》是。」按据《御览》改。

至如李康运命。

《校证》:「『如』《御览》作『乃』。」

陆机辨正。

「正」,黄本作「亡」,黄校:「元作『正』,谢改。」《校证》:「『亡』原作『正』,梅据谢改,徐校同。案《御览》、《玉海》正作『亡』。」《校注》:「按《御览》、《文通》引作『亡』;王批本、梁本、谢钞本、清谨轩本、尚古本、冈本同。谢改是也。《陆士龙集与兄平原书》:『《辩亡》已是《过秦》,对事求当可得耳。』当为评士衡《辩亡论》之最先见者。」《考异》:「按:陆机《辨亡论》,言吴之所以亡也,见《文选》,作『正』误。」范注:「陆机《辩亡论》上下二首,载《文选》五十三。李善注引孙盛曰:『陆机着《辩亡论》,言吴之所以亡也。』」按《晋书陆机传》:「机以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皓举而弃之,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业,作《辩亡论》二篇。」作「亡」是,从《御览》、黄本改。

然其美矣。

黄本「然」下有「亦」字。范校:「孙云:明抄本《御览》(矣)作『哉』。」《校证》:「冯本、日本刊本无『亦』字。《御览》『矣』作『哉』。」《义证》:「按元刻本无『亦』字。」《汇校》:「《御览》『然』下有『亦』字。按:有『亦』字语胜。」按从《御览》、黄本增。

同类推荐
  • 优古堂诗话

    优古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生导引秘籍

    养生导引秘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河集节钞

    观河集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彰化节孝册

    彰化节孝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浅初时光

    浅初时光

    回不去的是青春,留不住的是岁月,流年驰隙,且行且珍惜。
  • 清暑笔谈

    清暑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上妖神

    无上妖神

    蛮荒大陆,宗门万千,强者林立,可哪怕是妖神强者,修炼也需要依靠妖宠进行,肉体无法直接吸收天地灵气。少年妖宠走失,从天才云端跌落,一本无名拳法让他可直接吸收天地灵气,成为大陆之上唯一一个例外,牛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碾压天骄,吊打不服,就问一句还有谁?
  • 武神龙尊

    武神龙尊

    龙血沸腾,战天斗地!四海八荒,惟我独尊!
  • 幸遇男神:闪婚老公宠妻如宝

    幸遇男神:闪婚老公宠妻如宝

    遭遇初恋出柜,左小奈对爱情失望,只想发财。于是相亲变卖场,稀里糊涂连人带房卖给了他。不料,婚后立马前女友怀孕找上门。龙埕佑很冤枉:“我一根手指头都没碰过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封神之后世书

    封神之后世书

    鸿钧一道传三友,三友立得三教难,人教掌管人间事,阐教难把神仙瞒,截教不论何等人,皆入吾教传法然。西方也是得道几万年,修得真果在池边,功德至在人心上,不劝神来不劝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蒋公的十二门徒

    蒋公的十二门徒

    广州陆军讲武学校于1923年底在长沙招生,湖南革命青年陈赓被共产党组织看中,推荐他去报名考试。考试时,与陈赓并排而坐一同考试的是宋希濂,俩人很快就攀谈起来。1924年春,黄埔军校正式筹备,陈赓与宋希濂皆被录取,讲武学校也全校并入黄埔。陈编入黄埔第三队,宋被编入第一队。陈赓担任队长,是军校里的活跃分子。当时有一句顺口溜:“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三人并称“黄埔三杰”,蒋介石因有如此优秀的学生而自豪,但他们大搞派系斗争也很让蒋校长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