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0700000016

第16章

問所轉捨。

答。此又有二。一所斷捨。二所棄捨。

問所斷捨。

答。謂二障種。每遇何地無間道時。彼便滅故。名所斷捨。

問所棄捨。

答。謂有漏善。異熟無記。劣無漏。變易身。取要只是有漏種現。劣無漏種現。至此最後解脫道時。盡棄捨之。名四事也。

問所轉得。

答。謂四涅槃。

問。一自性清淨涅槃。

答本性無染謂之清淨。本性寂然。故曰涅槃。

問。二有餘依涅槃。

答。如來之身。有餘樂依。無漏之身。非苦依故。名有餘依。不同二乘有餘苦依。身有屬故。

問。何知無苦。

答。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故知無苦。有餘樂依。

問蘊雖無漏。不無遷滅。何名涅槃。非寂靜故。

答。能招染盡。故名涅槃。

問無餘依。

答。煩惱既盡。餘依亦滅。名無餘依。眾苦永寂。名為涅槃。無餘苦依。

問無住處。

答。生死涅槃。二皆不住。名無住處。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問所轉得。

答。謂四智菩提。何謂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問。轉八識成四智。何故名為所生得也。

答。轉滅有漏八識之時。從無漏種生起四智。名所生得。

問。轉何識生何智。

答。轉前五。得成所作。六妙觀察。七平等性。八大圓鏡智。

問。轉識成智。智者別境中慧。豈不轉王成心所也。

答。稱實轉王得王。轉所得所。

問。云何轉八識成四智。

答。據轉強得強。云轉識成智。

問。請說道理。

答。因中識強智劣。果位智強識劣。故云轉強得強。

問。為甚如此。

答。因中煩惱增故。境界勝故。所以識強智劣。果位煩惱無故。境界空故。所以智強識劣。

問。據此八識。皆有轉理。何故前七偏名轉識。第八不爾。

答。第八一轉永轉。轉後更不間斷。故非轉識。

問。前五同八一轉永轉。何名轉識。

答。前五因位三性間轉。亦名轉識。

問。第七一性。應非轉識。

答。八地已去。有漏無漏間轉而起。亦名轉識。

問。無性第七。不通無漏。何名轉識。

答。三界相望。麤細轉易。亦名轉識。

問。第八三界以麤細易。應名轉識。

答。第七我執漸增轉暗。八無此理。故非轉識。

二無我義

問。二空名義。

答。生法二種無體名空。空即彼無。無別空體。

問。二空理。

答。二空所顯。名二空理。

問。舊云人空。或云我空。今言生空。何義不同。

答。若云人空。不該餘趣。

問。我該餘趣。何不從之。

答。有執外法。以為我者。但名生執。通該內外。

問。何須空二。

答。二執若在。二空真理。無由得顯。故須空之。

問。真如之理。非有非空。心言路絕。何得云空。

答。從能顯門。說為二空。

問。以何方便顯二空理。

答。智緣空起。為所由門。所以得顯。

問。有如何者。請喻曉之。

答。生法二執。如兩閉門。加行之智。如開門者。二空真理。如門中物。根本之智。如取物人。

二身名義(附 十號名義 薄伽六義 諸佛別名 三業化義)

問。解脫道所獲三身。

答。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

問。自性身體。

答。謂諸如來真淨法界。

問。有何義趣。亦名法身。

答。諸功德法所依止故。普潤大師云。軌持為法。依止名身。憑何以知。光明疏云。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摩訶衍云。湛湛絕慮。寂寂名斷。能為色相。作所依止。憑此而知。

問。寂寂名斷。安曰法身。

答。法實無名。為機詮辯。召寂寂體。強稱法身。

問。湛湛之體。當同虗空。

答。凡所有相。皆是非相。覺五音如谷響。智實無聲。了萬物如夢形。見皆非色。空有不二。中道照然。不可聞無。謂空斷絕。

問受用身。

答。有二種。一自受用。二佗受用。

問自受用。

答。恒自受用大乘法樂。

問。何義故名為報身。

答。三無數劫。修所得故。名為報身。唯此是實。後皆應身。普潤云。報謂果報。三祇修因所得果故。身者。依止相續二義名身。

問依止義。

答。有為功德所依止故。

問相續義。

答。盡未來際無斷盡故。

問。其果報者何教所明。

答。摩訶衍云。具勝妙因。受極樂果。遠離苦相故名為報。

問。依止相續義何所出。

答。唯識論云。所趣無邊。真實功德。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此其出也。

問佗受用。

答。令佗受用大乘法樂。此有十重。被十地機之所現故。

問變化身。

答。無而歘有謂之變化。聚化五蘊。名之為身。

問。化身數類。

答有三類。一大化身。二小化身。三隨類化。

問大化身。

答。千丈大化。王大千界。被地前機。

問小化身。

答。丈六金身。王一四天下。三乘凡夫。是所被機。

問隨類化。

答。猿中現猿。鹿中現鹿。名隨類化。

問。拘尸羅現三尺身。城東老母指掌所現。此當何類。

答。據被人類。屬小化身。據非丈六。屬隨類化。再問能者。

問。法身所依。

答。依法性土。

問。唯一法性。寧分身土。

答。能依義邊。名之為身。所依義邊。名之為土。

問報身體。

答。四智菩提。無漏五蘊。

問報土體。

答。無漏色蘊。

問能所依。

答。根根塵塵。遍周沙界。情器有異。情為能依屬報身。器為所依屬報土也。此實報土。

問他報土。

答。隨所被機。勝劣大小。悉皆不同。然唯淨土。

問變化土。

答。亦隨所被。大凡小聖。各隨業力。所見不同。

問。何唯三身。不增不減。

答。普潤云。萬慮沉迷。居三道而流轉。十方超悟。證三身以圓通。故無增減。

問。既一有情成佛之時。何却三身。

答。實唯一佛。約三義故。而說三身。

問三義何。

答。一體用。二權實。三理事。

問體用。

答。智與體冥。能起大用。自報上冥法性體。謂之真身。他用不赴機緣用謂之應身。

問權實。

答。權謂權暫。實謂實錄。以施權故。從勝起劣。三佛唯明。以顯實故。從劣歸勝。秪是一身。

問理事。

答。佛本無身。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仰觀至理本實無形。俯隨物機。迹垂化事。

問。十號之名。

答。一倣同先迹。號如來。二堪為福田。號應供。三遍知法界。號正遍知。四果顯因德。號明行足。五妙往菩提。號善逝。六達偽通真。號世間解。七攝化從道。號無上士。調御丈夫。八應機受法。號天人師。九覺悟歸真。號佛。十三界獨尊。號世尊。

問。十號之義。

答。無虗妄故。名如來。良福田故。名應供。知法界故。名正遍知。具三明故。名明行足。不還來故。名為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故。名無上士。調他心故。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故。名天人師。知三聚故。名之為佛。具茲十德。名世間尊。

問。諸教皆列有十一數其故何也。

答。據前所解世尊名。云具茲十德。名世間尊。則應世尊是總名。何以知也。普潤大師云。涅槃疏說阿含及成論。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故至世尊云一數。涅槃及大論。開此二號。而輔行云。大論合者。此文悞也。據輔行意世尊是總。

問。准藥師經。數唯有十。仍第二應正等覺。與十薄伽梵。不同舊譯。却無世尊。其故何也。

試卜之云。莫第二號。應正等覺一名。將應供與正遍知為一號也。然不敢妄出所以。

問。何故第十特異舊翻。

卜云。莫薄伽梵中第六尊貴。當世尊號。

問無定斷。

答。輔行尚云學者詳之。我何人哉。

問。六德。

答。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永不繫屬諸惱惱故。具自在義。猛燄智火所燒煉故。具熾盛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莊飾故。具端嚴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具名稱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具吉祥義。一切功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具尊貴義。頌曰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德義圓滿。是故彰名薄伽梵。

問。古云。佛佛齊法法道齊者。如翻釋迦以為能仁。莫應餘佛非能仁也。阿彌陀云無量壽者。餘佛莫應有壽量邪。其餘佛名。隨義准難。

答曰。法苑章云。但以逐機設化。隨世建立。顯名。則功能雖殊。顯義。乃力用齊等。方知三世無量之名。具顯諸佛無量之德。

問。嘗聞四事不可化。佛地何故說三乘化。

答。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

問。三乘化義。

答。據手鏡云。准佛地論。說三業化。身語各三。意但有二。又准彼論。非身相應身業化中。說現無邊種種佛身。非身相應語業化中。即無佛身。由此。指微。顯輪。各說不同。

問。指微說相應之言。訓作何義。

答。相似義。要相貌相似。法體相似。

問。與誰相似。

答。與自相似者。名自身相應化。與佗相應者。名佗相應化。闕一二者皆名非身相應化。

且問自身相應者。

答。如大小化身。皆具相好。名相貌相似。具化五蘊。名法體相似。此皆與自相似。名自身相應身業化也。此身發語。有化心等。名自身相應語業化也。

問佗身者。

答。如觀世音。化萬迴相貌。法體與人類相似。名佗身相應身業化。萬迴發語。及有心等。名佗身相應語意化也。

問。非身相應。

答。如化佛身無根心等。雖相貌相似。闕法體相似。一類化樹林等。二義俱闕。皆名非身相應身業化。若無心佛發語。樹林說法。名非身相應語業化。

問。何無非身相應意業化也。

答。既作樹等是無情類。故無意化。

問。既然化為佛身。何無根心也。

一有根心者。却屬前類自身相應意業化也。

問。顯輪相應。訓作何意。

答。相近義。身類同義。具自二義者。名自身相應化。具佗二義者。名佗身相應化。闕一或二。名非身相應化。手鏡云。准輪鈔說。言相應者。亦有二義。一要相近。二身類同。如自受用身。現三類化身。身類同。又相近。名自身相應化也。如化佗身。與佗身同。及佗相近。名佗身相應化也。二義闕一。名非身化。如化身佛。復現諸佛。雖身類同。無相近義。如自受用。現人猿等雖具相近。闕身類同。又如化佛。化人物等。二義俱闕。此上皆是非身相應化也。愚疑此說云。佗身化中。與佗身同。及佗相近者。既與佗身相近。何須直用自受用化。又非身化中一類。自受用身。化人猿等。與佗身相應化。一向全同。何成二化。又非身土中。無此自受化人一類。既有此疑。愚試云。顯輪二義。有兼有正。相近義正。唯自相近。身同義兼。亦自身同。若於兼正二義皆具。名自身化。若具正闕兼者。名化身化。若具兼闕正。或俱闕者。名非身化。

依此問云。何者自身相應身業化也。

答。如自受用化。三類化。與自相近。自身類同。兼正二義皆具。名自身相應身業化也。

問。自身相應語意化。

答。即此前身。發言說法。有化心等。是自身相應語意化。

問。佗身相應化。

答。如自受用化佗人身。唯具相近闕身類同。具正闕兼。名佗身相應化。

問。非身相應化。

答。如化身佛復現諸佛。具身類同。闕相近義。具兼闕正。又化身佛現人物等。二義俱闕。皆是非身相應化也。

問。指微鈔主。何為如此。

答。謂順佛地。意化但二。故非身中無意業化。又順非身相應身業化中。現無邊佛。是故說現無根心佛。又順非身相應語業化中。無現佛身。故說樹林演法。水聲談空。

問。何故顯輪特與相違。

答。顯輪會云。佛地非身語業化中無佛身者。但彼論略。亦合有之。又會意業但有二者。且約其心不可孤現。及土木等不可有心。云但有二。其實亦三。既非身中有現佛身。何無根心。

問。指微何說佛無根心。

答。只為指微。要法體相似。說非身者。要不相似。若有根心。不成非身。故說無心。

小乘五位

問。聲聞因果位次如何。

答。亦有五位。謂資及學也。

問。誰人修此。

答。定性聲聞。一分不定。

問不定。

答。有一人具三乘性。有具聲聞菩薩二性。有人聲聞緣覺二性。此等皆得修聲聞行。名一分不定。

一資糧位

問。何時立此資糧之初。

答。雖有三慧。心未決定。名外凡位。發決定心。名內凡位。從此內凡立位之初。

問。資位修何觀行。

答有三。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

問。五停心觀名。

答。五處停住於心。名五停心觀。

問五者何。

答。一多貪眾生。作不淨觀。二多嗔眾生。作慈悲觀。三多癡眾生。作十二因緣觀。四著我者。作界分別觀。五多尋思者。作想息念觀。

問不淨觀。

答。想自及佗。青淤虫食。骨鎖等類。

問。別相念觀。

答。身受心法。四各別想。名別相念。

問。如何別觀。

答。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是別別觀。

問總相念。

答。總觀四法。皆是苦空無常無我。名總相念。

問慈悲觀。

答。乃錦被七翻章也。

問。十二因緣觀。

答。觀十二支緣生。遷變無常。苦空無我。假和合故。輪迴不息。

問。界分別觀。

答。謂觀地堅。水濕。火煖。風動。空虗。識了。皆具顯示無常苦空無我。

問數息觀。

答。有六行相。一數。隨。止。觀。還。淨。

問。資糧等名。

答。同大乘說。

問。資糧位後際齊何。

答。七賢前三名資糧位。

二加行位

問加行位。

答。七賢後四。謂煖及第一。名加行位。

問煖名。

答。如人鑽火。初煖生故。

問。暖修何觀。

答。剏觀四諦十六行相。每諦有四。謂苦。無常。空。無我。集。因。生。緣。滅。淨。妙。離。道。如。行。出。上下具觀三十二行。下三品善。

問頂名。

答。可動法中最殊勝故。如人之頂。

問觀行。

答。亦即觀前三十二行。中三品善。

問。何故重觀。

答。為成熟故。

問忍名。

答。印可諦理。名之為忍。

問。此忍有幾。

答。下中上三。

問下忍。

答。印可於前三十二行。

問中忍。

答。別作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

問上忍。

答。唯一剎那。重觀欲界苦諦下一緣。

問。世第一名。

答。有漏道中最第一故。

問觀行。

答。亦一剎那。重觀欲苦一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云溪的轮回仙途

    云溪的轮回仙途

    末世木系异能者林云溪偶得神器碎片,开始轮回之路。寻找她的前世之谜。不一样的穿越故事
  • 体坛大魔王

    体坛大魔王

    立志要成为体坛大明星的陈凡,一觉醒来被系统附身了。成为一支平行世界里华夏足球队的一名替补球员。谁知道系统不靠谱,陈凡只能自力更生,怼天、怼地,对空气,硬是怼出一片新天地。陈凡的口号是:不服!来怼啊!欢迎大家围观体坛大明星!
  • 红线女侠传

    红线女侠传

    唐朝年间,剑南道清云寨兵马使李慕唐被奸臣陷害而死,在奸臣的追杀下,其妻女离散。女儿红线被友人救走后得几位武林大师传授武功,练成超一流的武功。在寻找奸臣报仇的一路上,红线也卷入了江湖武林的恩怨情仇中.....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影后,结婚吧

    影后,结婚吧

    关于导演顾珩和影后叶殊有没有交往过,八年来一直是各界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直到,记者蹲守到两人......面对追问,叶影后眼神凉凉,“想太多。”顾导笑的漫不经心,“影后说不是,那就不是吧。”
  • 将女为谋:皇上,请入瓮

    将女为谋:皇上,请入瓮

    【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放心入坑】重活一世,她为家人,为朋友,刀山火海,万死不辞。她曾以为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可谁知半路杀出个妖艳贱货,于是乎撩得她面红耳赤,宠得她自此残废。偏偏世上总有一个人,你从未见过她,但一看见她,你便知道,就是她。“猫儿,过来,为夫教你造小人~”某贱侧躺在床沿上,一片红纱只起了遮羞的作用,那双瑞凤眼像是会说话儿似的,让人忍不住上前。花溯屿咬一咬牙,转头直道:“妖孽!”(前面剧情发展有点慢,介意慎入)
  • 毒妃至尊

    毒妃至尊

    一句话简介:为你血染天下,但求一世长安。 苏九黎:我爱你,即便等上千年万年,也甘之如饴。寒夜柒:我爱你,即便失去所有记忆,也一见倾心。
  • 仙尊你家娇妻又凶又甜

    仙尊你家娇妻又凶又甜

    打个游戏都会猝死,她也是醉了,一觉醒来,发觉这世界玄幻了,Oh,mygod!御剑飞行?会法术?缩地成寸?兽兽还会说话?她是在做梦吗一入山门,师傅就说:不被人嫉妒的修真者,就不是成功的修真者。于是,某女腰杆挺直、大摇大摆地走自己的道路,让别人嫉妒去吧。可是,她什么时候招惹到这么一个人了,用他那温和的攻势,落失芳心。第一次相见,是在那飘落的花雨中,不可思议这游戏里的人物竟然能在现实中可见。“宝啊,我想你了。”缠绵的声音响在耳边。“为你,宁可负尽天下!”霸道的语气中带着宠溺般的爱意。
  •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