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5700000009

第9章

仪注类

《服饰图》三卷

右唐李德裕编。共五十五事。

《咸镐故事》一卷

右唐韦慎微撰。纂长安自元日至除夜朝廷庆贺事。

《景德会计录》六卷

右皇朝丁谓谓之撰。谓景德中纂三司户口税赋之入,及兵食吏禄之费,会计天下每岁出纳赢亏之数,李吉甫《元囗国计图》之类是也。书成奏御。

《皇囗会计录》六卷

右皇朝田况元钧撰。况两为三司使,谓夏戎阻命之后,增兵比之景德几一倍,加之吏员益繁,经费日侈,民力甚疲。乃约丁谓《会计录》,以皇囗财赋所入多于景德,而其出又多于所入,着成此书上之,庶几朝廷稽祖宗之旧,省浮费以裕斯民云。

《封禅记》五十卷

右皇朝丁谓等撰。大中祥符元年,诏谓与李宗谔、陈彭年,以景德五年正月三日天书降于左承天门鸱吻之上,迄十月泰山修封事迹仪注诏诰,编次成书上之。御制序冠之于首。

《祀汾阴记》五十卷

右皇朝丁谓撰。大中祥符三年八月,降祀汾阴御札,至明年春礼成。四年,诏与陈彭年编次事迹仪注,逾二年,成书上之。

《吉凶书仪》二卷

右皇朝胡瑗翼之撰。略依古礼,而以今体书疏仪式附之。

《本朝事实》三十卷

右皇朝李攸编次。杂纂国朝事仪注为多。

刑法类

《刑统》三十卷

右皇朝窦仪以尚书判大理寺,与法官苏晓、奚屿、张希让等修定。古者议事以制,使民不知所争也;后世铸刑书,使民知所避也。虽若不同,所以为民之意则一。然议事以制者,委重于人;铸刑书者,委重于法。委重于人,则上之人将轻重由心,以虐其下;委重于法,则下之人将征于书,以慢其上。其为失也亦均。要之以人行法,不使偏重,然后为得耳。

《金科易览》三卷

右《崇文总目》有唐赵绰《金科易览》一卷,《田氏书目》有萧绪《金科易览》三卷。当是绰初撰一卷,绪删改析之为三尔。

《疑狱》三卷

右晋和凝撰。纂史传决疑狱事。其上卷,凝书也。下、中卷,凝子囗蒙所续。

《天圣编敕》三十卷

右天圣中宋庠、庞籍受诏改修《唐令》,参以今制而成。凡二十一门:官品一,户二,祠三,选举四,考课五,军防六,衣服七,仪制八,卤簿九,公式十,田十一,赋十二,仓库十三,厩牧十四,关市十五,补亡十六,疾医十七,狱官十八,营缮十九,丧葬二十,杂二十一。

《元丰断例》六卷

右元丰中法寺所断罪,此节文也。

《元丰广案》二百卷

右皇朝元丰初,置新科明法,或类其所试成此书。

《诸路将官通用敕》二十卷

右皇朝崇宁中修。

《绍兴敕》十二卷,《令》五十卷,《格》三十卷,《式》三十卷,《政和三年以后赦》十五卷

右皇朝张守等绍兴中被旨编修。

《刑统赋》二卷

右皇朝传霖撰。或人为之注。

《决狱龟鉴》二十卷

右皇朝郑克编次。五代和凝有《疑狱集》,近时赵仝有《疑狱事类》,皆未详尽。克因增广之,依刘向《晏子春秋》,举其纲要,为之目录。分二十门,计三百九十五事。

《律心》四卷

右未详撰人。纂《刑统》纲要也。

《断例》四卷

右皇朝王安石执政以后,士大夫颇垂意律令。此熙、丰、绍圣中法寺决狱比也。

地理类

《山海经》十八卷

右大禹制,晋郭璞传。汉侍中、奉车都尉刘秀校定。表言:“禹别九州岛,而益等类物善恶,着此书。皆圣贤之遗事,古文明著者也。”大父尝考之,于其书有曰:“长沙零陵雁门,皆郡县名,又自载禹鲧,似后人因其名参益之,。”

《山海经图》十卷

右皇朝舒雅等撰。雅,仕江南,韩熙载门人也,后入朝数预修书之选。闽中刊行本或题曰“张僧繇画”,妄也。

《水经》四十卷

右汉桑钦撰。钦,成帝时人。《水经》三卷,后魏郦道元注。道元,节之子,为政严酷,萧宝夤叛,死之。史称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不经》行于世。

《十道志》十三卷

右唐梁载言撰。唐分天下为十道。所载颇详博,其书多称咸通中沿革,载言,盖唐末人也。

《青城山记》一卷

右伪蜀杜光庭宾圣撰。集蜀山、若水在青城者,悉本道家方士之言。

《庐山记》五卷

右皇朝陈令举舜俞撰。先是,刘焕尝为《记》,令举因而增广之,又为俯视图,纪寻山先后之次云。

《太平寰宇志》二百卷

右皇朝乐史等撰。太平兴国中,尽平诸国,天下一统。史悉取自古山经地志,考正谬误,纂成此书,上之于朝。

《图经》

右皇朝李囗撰。

《九域志》十卷

右皇朝王存被旨删定,总二十三路,京府四,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军三十七,监四,县一千一百三十五。

《舆地广记》三十八卷

右皇朝欧阳纂。自尧舜已来,至于五代地里沿革离合,皆系以今郡县名。或云无所谓欧阳者,特假名以行其书耳。

《青唐录》二卷

右皇朝汪藻撰。青唐,吐蕃遗种也。崇宁中,命童贯取湟、廓、西宁州,擒赵怀德,上为之御楼受降,宰臣蔡京以下进官有差。

《春秋地谱》十二卷

右皇朝杨囗编。十三国地皆释以今州县名,并为图于其后。盖常氏已尝有此书,而囗增广焉。

《洽闻记》三卷

右唐郑常撰记郡国旧事,故附之地里类。

《三辅黄图》三卷

右按《经籍志》有《黄图》一卷,记三辅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畦等,即此书也。不着撰人姓氏。其间颇引刘昭《汉志》,然则出于梁陈间也。

《职方机要》四十卷

右不题撰人姓名。序云:“本新、旧《九域志》,上据历代史,旁取《左氏》、《水经》、《通典》,且采旧闻,参以小说,黜缪举真,纟由成此书。”其间载政和间事,盖当时人也。

《渚宫旧事》十卷

右唐余知古撰。自鬻熊至唐江陵君臣人物事迹、史子传记所载者,悉纂次之。

《洛阳伽蓝记》三卷

右元魏羊囗之撰。后魏迁都洛阳,一时王公大夫多造佛寺,或舍其私第为之,故僧舍之多,为天下最。囗之载其本末及事迹甚备。

《南行记》三卷

右王仁裕撰。晋天福三年,仁裕被命使高季兴,记自汴至荆南道涂赋咏及饮宴酬倡,殆百馀篇。

《东京记》三卷

右皇朝宋敏求编开封坊巷、寺观、官廨、私第所在及诸故实,极其精博。

《长安志》十卷

右皇朝宋敏求撰。敏求因韦氏所记,搜采群书,罔有遗轶,二纪而成。凡府县之政,官尹之职,河渠关塞之类,至于风俗物产,宫室道囗,无不详备,世称其博。赵彦若为之序。

《河南志》二十卷

右皇朝宋敏求以唐韦述《两京记》为未备,演之为《长安》、《河南志》。司马光为之序。

《相台志》十二卷

右皇朝韩琦欲编次未成,郡守李琮命郡文学掾陈申之效宋敏求《河南志》成此书。

《成都古今记》三十卷

右皇朝赵囗编。囗自庆历至熙宁凡四入蜀,知蜀事为详,摭其故实,以类相从,分百馀门。

《明越风物志》七卷

右皇朝姜屿撰。以明州本越地,故曰“明越”。又以郭璞注《尔雅》,多引江东,故详载其风物云。

《蜀记》一卷

右皇朝张守约撰。载孟昶初降至薨事。

《梁益志》十卷

右皇朝任弁撰。天禧中,游宦于成都,以《蜀记》数家,其言皆无所据依,乃引书传刊正其事。

《峨眉志》三卷

右皇朝张开撰。峨眉,山名也。隋开皇十三年以名其邑,奇胜冠三蜀。郡守吕勤命开考图经及传记、石刻,缀辑成书,析为十四门。宋白、吴中复诗文附于后。

《零陵记》十五卷

右皇朝陶岳撰。永州地里志也。今永州所部才三县,其所录多运及数郡。自序云:“以其皆零陵旧地,故收之。”

《番禺记异》五卷

右皇朝冯拯撰。拯,淳化中谪知端州,见岭表鸟兽草木、民俗物情举异中原,录之,类为三十门凡三百事。还朝上之。

《宜春传信录》三卷

右皇朝罗诱述。载其地古今人物及牧守政迹、山川灵异云。

《蜀三神祠碑文》五卷

右皇朝井度编。任四川漕日,裒梓囗、灌口、射洪三神祠碑文板记,成此书云。

《袁州孕惠庙录》一卷

右皇朝张悫撰。记仰山二神灵异之迹。

《游城南记》一卷

右皇朝张礼撰。礼,秦人,元囗中,与陈明微自长安城南,探奇访古,以抵樊川,因次之为记。

《嘉州志》二卷

右皇朝吕昌明撰。以《嘉州图经》增广之。

《洛阳名园记》一卷

右皇朝李格非撰。记洛中园圃自富郑公以下十九所。其论以为洛阳之盛衰,为天下治乱之候,园圃之兴废,为洛阳盛衰之候。则《名园记》之作,岂徒然哉!公卿大夫忘天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也。

传记类

《黄帝内传》一卷

右序云:“昔{囗饯}铿得之于衡山石室中,后至汉刘向于东观校书见之,遂传于世。”《艺文志》以书之纪国政得失、人事美恶,其大者类为杂史,其馀则属之小说。然其间或论一事、着一人者,附于杂史、小说皆未安,故又为传记类,今从之。如《神仙》、《高僧》,不附其类而系于此者,亦以其记一事,犹《列女》、《名士》也。

《穆天子传》六卷

右晋太康二年,汲县民盗发古蒙所得,凡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诏荀勖、和峤等以隶字写之云。按《春秋左氏传》:“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有车辙马迹焉。”此书所载即其事也。穆王好巡狩,得骅骝、绿耳之乘,造父为御,以观四荒。北绝流沙,西登昆仑,与太史公记同。汲郡收书不谨,多毁缺。虽其言不典,皆古书,颇可观览。郭璞注本谓之《周王游行记》。勖之时,古文已不能尽识,时有阙者,又转写益误,殆不可读。

《汉武内传》二卷

右不题撰人,记王母降。

《汉武故事》一卷

右世言班固撰。唐张柬之《书洞冥记后》云:“《汉武故事》,王俭造。”

《汉武洞冥记》五卷

右后汉郭宪子横撰。其序言:“汉武明隽特异之主,东方朔因滑稽浮诞以匡谏。洞心于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显着,故曰‘洞冥’。”

《十洲记》一卷

右汉东方朔撰。班固《赞》言:“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岂谓此书之类乎?

《襄阳耆旧记》五卷

右晋习凿齿撰。前载襄汉人物,中载其山川城邑,后载其牧守。《隋经籍志》曰《耆旧记》,《唐艺文志》曰《载旧传》。观其书记录丛脞,非传体也,名当从《经籍志》云。

《高士传》十卷

右晋皇甫谧撰。纂自陶唐至魏八代二千四百馀载世士高节者,其或以身犭旬名,虽如夷齐、两龚,皆不录。凡九十六人,而东汉之士居三之一。自古名节之盛,议者独推焉,观此尤信。

《闽川名士传》二卷

右唐黄璞撰。录唐神龙以来闽人知名于世者。效《楚国先贤传》为之。

《王子年拾遗记》十卷

右梁萧绮叙录。晋王嘉,字子年,尝着书百二十篇,载伏羲以来异事,前世奇诡之说。书逸不完,绮拾缀残缺,辑而叙之。

《古列女传》八卷,《续列女传》一卷

右汉刘向撰。向睹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以为王教由内及外,故采《诗书》所载贤妃贞女及嬖孽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前有王回序,其略曰:此书“有《母仪》、《贤明》、《仁智》、《贞慎》、《节义》、《辩通》、《嬖孽》等篇,而各公布其义,图其状,囗为卒篇。传如太史公《记》,颂如《诗》之四言,而图为屏风。然世所行向书,乃分传每篇上下,并颂为十五卷。其十二传无颂,三传同时人,五传其后人,通题曰向撰。题其颂曰向子歆撰,与汉史不合。故《崇文总目》以陈婴母等十六传,为后人所附。予以颂考之,每篇皆十五传耳,则凡无颂者宜皆非向所奏书,不特自陈婴母为断也。颂云画之屏风,而史有颂图在八篇中,莫得而考。以向所序书多散亡,独此幸存而完,复为他手窜疑于其真,故并录其目而以颂证之,删为八篇,号《古列女传》。馀二十传,其文亦奥雅可喜,故又以时次之,别为一篇,号《续列女传》。”八武按:《隋经籍志》有刘向《列女传》十五卷,又有刘歆《列女传颂》,项原《列女后传》。今回删此书为八篇,以合汉史,得之矣。至于疑颂非歆作,盖因颜籀之言尔,又有项原《列女后传》。今回删此书为邪。

《孔子编年》三卷

右皇朝孔传取《左氏》、《国语》、《公羊》、《史记》及他书所载孔子事,以年次之,自生至卒。

《东家杂记》二卷

右皇朝孔传撰。孔子四十七代孙也。纂其家旧闻轶事于此书。

《汾阳王家传》十卷

右唐陈雄撰。雄本汾阳王郭子仪僚吏,后又从事浑囗幕府,故传不名。第九卷录行状,第十卷录副佐三十三人,大将二十七人,曰《忠武将佐略》。

《翊圣保德传》三卷

右皇朝王钦若撰。建隆初,有神降于凤翔民张守真家,开宝末,征守真诣阙,属太宗践祚,封神翊圣将军,筑宫于终南山。祥符中,诏钦若编次其事,御为制序引。

《相国邺侯家传》十卷

右唐李繁撰。繁,邺侯泌之子也。太和中,以罪系狱当死,恐先人功业不传,乞废纸拙笔于狱吏,以成传藁。戒其家求世间人润色之,后竟不果。宋子京谓其辞浮侈云。

《晁以道扬雄别传》一卷

右族父詹事公撰。杂取诸书所载雄逸事为一编,系之以赞。

《忠臣逆臣传》三卷

右皇朝杨尧臣撰。忠臣谓李若水也,逆臣刘豫也。

《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右不详何人撰。述梁大同末,欧阳纥妻为猿所窃,后生子询。《崇文目》以为唐人恶询者为之。

《绿珠传》一卷

右皇朝乐史撰。

《赵飞燕外传》一卷

右汉伶玄子于撰。茂陵卞理藏之于金漆匮。王莽之乱,传于世。晋荀{曰助}校上。

《杨贵妃外传》二卷

右皇朝乐史撰。叙唐杨妃事迹,迄孝明之崩。

《登科记》三十卷

右皇朝乐史撰。记进士及诸科登名者,起唐武德,迄天囗末。

《唐制举科目图》一卷

右不题撰人。凡七十六科,仕至宰相者七十二人,唯刘ナ名最高而官最不达。

《宋登科记》三卷

右皇朝登科人名氏。未详何人所撰。

《柳氏序训》一卷

右唐柳囗比叙其祖公绰已下内外事迹,以训其子孙。

《张忠定公语录》四卷

右皇朝张忠定公咏守蜀,有善政,其门人李畋纪其语论可以垂世者。

《西李文正公谈录》一卷

右西李文正公囗也。相皇朝,太宗其子宗谔录其平生所谈十七事。

《魏国忠献公别录》三卷

右皇朝韩魏公琦相仁宗、英宗,其门人王岩叟记其言论事实。然以《国史》考之,其岁月往往囗牾,盖失之诬也。

《锺山日录》二十卷

右皇朝王安石介甫撰。绍兴间,蔡卞合曾布献于朝,添入《神宗实录》。陈莹中谓安石既罢相,悔其执政日无善状,乃撰此书,归过于上,掠美于己,且历诋平生不悦者,欲以欺后世,于是着《尊尧集》及《日录不合神道论》云。

《嘉囗名臣传》五卷

右皇朝张唐英传仁宗朝贤臣五十馀人。

《开元天宝遗事》四卷

右汉王仁裕撰。仁裕仕蜀,至翰林学士,蜀亡,仁裕至镐京,采摭民言,得开元、天宝遗事一百五十九条。

《明皇幸蜀记》两卷

右唐宋巨纂。记明皇幸蜀迄于复归京师。

《吴湘事迹录》一卷

右唐大中中,李绅镇扬州,陷吴湘以罪抵死。后其兄汝纳辩诉其枉状,录总载焉。

《唐宋科名分定录》三卷

右不题撰人。元符间所著书也。序云:》“己卯岁,得张君房所志唐朝科场故事,今续添五代及本朝科名分定事,迄于李常宁云”。

《降圣记》五十卷

右皇朝丁谓撰。大中祥符五年十月十七日,圣祖降。七年,谓请编次事迹,诏李维、宋绶、晏殊同编。天禧元年之上。

《先天纪》三十六卷

右皇朝王钦若集。圣祖赵讳,即轩辕黄帝也,故钦若奉诏编次传记黄帝事迹上之,赐名《先天纪》。御制序冠其首。

《民表录》三卷

右皇朝胡纳撰。录国朝循吏善政。李淑以为虽浅俗,亦可备广记云。纳,瑗之父,天圣中,偕《贤惠录》上之。

《贤惠录》三卷

右皇朝胡纳撰。录国朝贤惠之女。后一卷,瑗嗣成之。

《莱公勋烈》一卷

右皇朝寇宗囗编。宗囗,准之曾孙也。编集仁宗祭准文及赠诰、墓碑、传志、赞诗等,为此书。

《王文正公言行录》三卷

右皇朝王文正公曾相仁宗,其弟囗录其平生言行,凡六十七事。李清臣为之序。

《韩魏公家传》二卷

右皇朝韩忠彦撰。录其父琦平生行事。近世着史者,喜采小说以为异闻逸事,如李繁录其父泌,崔胤记其父慎由,事悉凿空妄言。前世谓此等无异庄周鲋鱼之辞、贾生服鸟之对者也,而《唐书》皆取之,以乱正史。由是近时多有家传、语录之类行于世,陈莹中所以发愤而着书,谓魏公名德在人耳目如此,岂假门生子侄之间区区自列乎?持史笔其慎焉。

《潜德录》一卷

右皇朝吕诲献可之孙撰。记其祖乞立英宗言章。

《文潞公私记》一卷

右皇朝文彦博所撰。元丰初,王尧臣之子同老,以其父至和中所撰立英宗为皇子诏草上之,且曰:“时宰相文彦博、富弼知状。”神宗以问彦博,彦博具以实对。至元囗中,贾易为言官,因为韩忠彦争辨其事,彦博乃着此。其后云:自古唯霍禹云:“县官非我家将军不得至此。”杨复恭自称为“定策国老”,谓昭宗为门生天子,皆鞅鞅不道之语,卒被夷灭。

《列仙传》二卷

右汉刘向撰。

《神仙传》十卷

右晋葛洪弟子滕升尝问洪曰:“古人之仙者,岂有其人乎?”洪答曰以“秦阮仓所记,有数百人,刘向所纂,又七十一人,今复录集古之仙者,以传真识之士”云。

《王氏神仙传》四卷

右蜀杜光庭纂。光庭集王氏男真女仙五十五人,以谄王建。其后又有王虚中续纂三十人,附于后。

《高僧传》六卷

右梁僧惠敏撰。分《译经》、《义解》两门。

《又高僧传》十四卷

右萧梁僧释慧皎以刘义庆《宣验记》、陶潜《搜神录》等数十家并书诸僧,乃博采诸书,咨访古老,起于永平十年,终于天监十八年,凡四百五十二载,二百五十七人,又附见者二百馀人。分为《译经》、《义解》、《习禅》、《遗身》、《诵经》、《兴福》、《经师》、《唱道》十科。

《续高僧传》三十卷

右唐僧道宣撰。《艺文志》作道宗,大明寺僧也。以慧皎会稽人,故其书详于吴、越而略于燕、魏。故上距梁天监,下终唐贞观十九年,百四十四载,编载二百四十人,附见者又一百六十人。分《释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凡十门。

《求法高僧传》二卷

右唐僧义净撰。义净垂拱中往天竺求佛经,既还,因纂集唐僧往西域者五十六人行事。

《比丘尼传》四卷

右萧梁僧宝唱撰。起晋升平,讫梁天监,得尼六十五人,为之传。以检净为首。宝唱,金陵人。《艺文志》有其目。

《僧宝传》三十二卷

右皇朝僧德洪撰。其序云:五家宗派,嘉囗中达观、昙颖尝为之传,载其机缘语句而略其终始行事。德洪谓入道之缘,监终之效,有不可阙者,遂尽掇遗编别记,补以诸方之传,又自嘉囗至政和,取囗门、临济两宗之裔绝出者,合八十七人,各为传,系之以赞云。

谱牒类

《姓源韵谱》一卷

唐张九龄撰。依《春秋正典》、《柳氏万姓录》、《世本图》,捃摭诸书,纂为此谱。分四声以便寻阅。古者赐姓别之,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是也;后世赐姓合之,汉高命娄钦、敬项伯为刘氏是也。惟其别之也则离析,故古者论姓氏,推其本同;惟其合之也则乱,故后世论姓氏,识其本异。自五胡乱华,百宗荡析,夷夏之裔,与夫冠冕舆台之子孙,混为一区,不可遽知。此周齐以来,谱牒之学,所以贵于世也与?

《元和姓纂》十一卷

右唐林宝撰。元和中,封阎某于诸家姓氏为太原,其人乃言非本郡。宪宗令宰相命宝纂诸家姓氏,自李氏外,各依四声类集,每韵之内,则以大姓为首。

《千姓编》三卷

右不着撰人。

《阙里世系》一卷

右皇朝孔宗翰重修孔子家谱也。《唐艺文志》有《孔子系叶传》,今亡。其家所藏谱虽曰古本,止叙承袭者一人,故多疏略。宗翰元丰末知洪州,刊于牍。绍兴中,端朝者续之,止于四十九代。洪兴祖又以《史记》并《孔光》、《孔僖传》,及太子贤注,与《唐宰相世系》诸书校正,且作《年谱》,列于卷首。

《释迦氏谱》十卷

右唐释僧囗撰。僧囗以释迦谱记杂见于经论,览亦难通,因纂成五卷,又取内外族姓及弟子名氏附于后。

《鲜于氏卓纸谱》一卷

右唐乔琳撰。《艺文志》有其目。

书目类

《艺文志见阙书目》一卷

右《唐书艺文志》。近因朝廷募遗书,刻牍布告境内,下注书府所阙,俾之访求。

《吴氏西齐书目》一卷

右唐吴兢录其家藏书,凡一万三千四百六十八卷。兢自撰书,附于正史之末,又有续钞书列于后。

《文选著作人名》三卷

右唐常宝鼎撰。纂《文选》所集文章著作人姓氏、爵里、行事,及其述作之意。

《十三代史目》三卷

右唐殷仲茂撰。辑《史记》、两汉、三、国、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周、隋史籍篇次名氏。国朝杜镐以唐、五代书目续之。

《崇文总目》六十四卷

右皇朝王尧臣等撰。景囗中,诏张观、李若俗、宋庠取昭文、史馆、集贤、秘阁书刊正讹谬,条次之,凡四十六类,计三万六百六十九卷。康定三年书成。尧臣及提举官聂冠卿、郭稹加阶邑,编修宫吕公绰、王洙、欧阳修、杨仪、陈经各进秩有差。》国史《谓书目刘向至毋所著皆不存,由是古书难考,故此书多所谬误。

《大宋史馆书目》一卷

右皇朝史馆书。总计一万五千一百四十二卷。

《邯郸图书志》十卷

右皇朝李淑献臣撰。淑,若谷之子也。载其家所藏图书五十七类。经、史、子、集,通计一千八百三十六部,二万三千一百八十六卷。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目。

《开元释教录》三十卷

右唐僧智囗撰。智囗在开元中纂释氏诸书入中国岁月及翻译者姓氏。以《楞严经》为唐僧怀迪译,张天觉以怀迪与菩提流支同时,流支,后魏僧,其言殆不可信也。

《道藏书目》一卷

右皇朝邓自和撰。大洞真部八十一秩灵宝洞玄部九十秩,太上洞神部三十秩,太真部九十六秩,太平部一十六秩,正一部三十九秩,凡六部三百一十一秩。

《成都刻石总目》三帙

右皇朝刘泾撰。元囗中,蔡京帅成都,以意授泾纂府县碑板幢柱。自东汉初平,迄伪蜀广政,凡二百六十八。

《田氏书目》六卷

右皇朝田镐撰。田伟居荆南家,藏书几三万卷。镐,伟之子也,因成此目。元囗中,袁默为之序。

《群书备检》十卷

右未详撰人。辑《易》、《书》、《诗》、《左氏》、《公羊》、《囗梁》、《二礼》、《论语》、《孟子》、《荀子》、《扬子》、《文中子》、《史记》、《两汉》、《三国志》、《晋》、《宋》、《齐》、《梁》、《陈》、《后周》、《北齐》、《隋》、《新》、《旧唐》、《五代史》书,以备检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周慎斋遗书

    周慎斋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体力日记

    体力日记

    生活总是充斥着坎坷和不公,但脚下的路却不曾停下
  • 救赎(下)

    救赎(下)

    九年前,一场校园连环凶杀案,让十八岁的楚西辞名声大噪,也让十七岁的卿清身负重伤险些丧命。分别九年后,他们因为一起命案再度重逢,彼时,楚西辞是最年轻的解剖学教授,而卿清成了落魄的私家侦探。他为了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朝她伸出援手;她也为了寻找杀父真凶,做了他的助理。两人一同携手探寻惊心动魄的局中局、案中案,当他们一步步靠近真相时,才发现原来当年卿清父亲之死另有隐情……
  • 颖江漫稿

    颖江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后来自天族

    帝后来自天族

    他是一心统领魔界的王,而她本身就是这世间可以助他得到最大的力量的丹药,所以他费劲心机的接近她。多年之后,知道一切真相的她站在尼驼山的山巅,一身红衣潇洒释然。她说:“既然他看魔界比我重要,那么我就抢了他这魔界,如何?”她性格难以捉摸,是仙界最难让人头疼的存在,可是,却偏偏为了一个男人堕了魔。仙界众生镜前,一个个仙风道骨的老头子看着一袭白衫,站在魔界胥蔓之花的花海中的人,捶胸顿足的哀叹:这可是他们仙界唯一的一个小仙主啊!他站在她的面前,敛眉看着她,眼中神色不定:“你这是做什么?”“呵……”她低笑一声,眉间尽是张扬和霸气。“北冥王看不出来吗?我当然是来抢了你的魔王之位,然后~睡你的!”
  • 秋歌

    秋歌

    写作于1975年。讲述的是一个自尊自重的19岁女孩董芷筠,因弱智的弟弟竹伟闯了祸,认识了富家子弟殷超凡。殷超凡被美丽能干的芷筠吸引住了。
  • 猫武士之血族崛起

    猫武士之血族崛起

    族群的胜负就掌握在新生的幼崽中。红色的风划过平静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新的希望会在灾难后崛起。新的血族会在战争中重生。
  • 人一生要注意的365个健康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365个健康细节

    养生有方法,保健讲原则;长寿不神秘,九成靠自己,善待自己,生命不打折;关注健康,为寿命加分;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岁以前没有病,八十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
  • 大学之窗

    大学之窗

    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是可以过上一种富有尊严与简朴的生活,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真诚与简朴!若是要我说从哪一点上尊敬他们,或者说希望让自己按照什么样的气质去塑造人生真诚与简朴就是我想追求的,我将会学习这种气质,并且在生活中机敏地捕捉这种气质,无论它是来自于老年人或是年轻人身上,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失望本身往往是催发你再次尝试的动力。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并不纠缠于此。我明白了希望的曙光比悲伤的痛楚更加不可征服。因此,这让我认识到,即便在逆境中,在看似一事无成或是痛苦的经历中,人其实还是可以收获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许不是一种激昂或是离别时那让血液沸腾般的精神,但却是一种更为沉着、更为有趣与快乐的充实。换个角度来看,幸福本身就是连带着某些灰暗面的,那些把灰暗面都算进去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找寻的幸福。
  • 古土记

    古土记

    炼体天才,却终身无望炼气?少年与禁地妖主交易,用自己一魂一魄换取能够修炼的功法,是福是祸?意外发现密匙,却得知古土被封存的通道?古神族为何灭亡,附属七界何去何从?统治天下的新神族又是从何而来?鸿蒙大陆还存在着其他神秘种族?一切祥和之下,却充满着欺骗、危机。上古遗族逐渐浮现出世,秦长生的误打误撞,将这片土地的过往,一一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