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7300000016

第16章 十年漫游,浮华若梦(2)

在历史的演进面前,个人的失意终归太过渺小。所以,在短暂失落之后,词人还是把视角放在了更为广阔之处。他想到了那些在正史、野史以及百姓的代代相传中觅得的蛛丝马迹——吴王夫差并非从开始就是个昏君。他不像周幽王姬宫湦,也不像隋炀帝杨广,从即位之初的暴虐行径中就预兆着一个朝代的陨落,夫差是背负着仇恨、责任和野心而成为吴国的主人的。他也曾运筹帷幄,图王谋霸,甚至一度出兵伐齐,并在公元前482年于黄池大会诸侯,试图与晋国争霸。夫差不是能力不足,也不是缺少机遇,只是种种机缘巧合、阴差阳错,他最终成了失败者,成为反面教材,屡屡被后人拿来衬托勾践这个忍辱负重、逆境而起的伟大英雄。

霸业未起已成空,硝烟战火、歌舞欢娱,都如悬在亭台画阁上的最后一抹残阳,眨眼工夫就从视野里消失不见了。无限江山如画,云卷浪涌有气吞万里的势头,但这一切也转瞬间就易主他人,本属于夫差的连绵沃土,最后都被勾践踩在了脚下,有着“图王取霸”之心的夫差,怎么会想到自己竟然败给了乘一叶扁舟荡遍江湖的谋士范蠡!“翻输范蠡扁舟”中所谓“翻”字,既有翻天覆地的惊人势头,又有成败顺逆转眼之间的陡然变幻,令人不胜唏嘘。

越国的谋士范蠡在吴越之战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他本出身贫寒,年轻时“佯狂、倜傥、负俗”,柳七年轻时倒也和他颇有几分神似。后来范蠡到越国出仕,为勾践出谋划策,在越国灭吴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当人人都为他的功绩感叹时,他却急流勇退,辞官归隐,自号陶朱公,泛一叶扁舟五湖遨游,从此不问政事,安心从商,并多次散尽家财又称为巨贾,成为中国儒商的鼻祖。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这是后世人对范蠡的赞誉。如此人生已可谓完美,谁能不钦羡艳慕,为他喝一声彩呢?与这样精彩的成功相比,夫差由盛转衰的命运就更惹人神伤了。柳七想前事,究往来,也只能徒然长叹——所有光彩夺目和黯淡无光的过往,或占尽风流,或衰微沮丧,都不过化作前经旧史中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的一笔,又有何可骄傲或落寞的呢?

当日风流都成往事,斜阳映着暮草,黄昏掩饰了枯败,逝去的时光,还有逝去光阴里的故事,都无需强求挽留。

那些惹起感伤情绪的旧事,常常和黄昏有着一样的色彩,或许并不是特别容易就被注意,但一经触碰,就会有无边暮色延展开去,只剩下朦胧的夜幕,又像迷迷糊糊中做的一场梦,不知是真是幻,不知何时睡去,也不知何时醒来,只觉得仿佛有羽毛掠过心尖,瞬间心动,触发怀古之思。

谁家红颜命薄

柳七既到了苏州,又想到了吴越之战,想到了夫差和勾践之间的国恨家仇,自然不可避免地还会想到另一个重要人物——西施。

国与国的战争,英雄与英雄的决斗,不论富有多么重大的历史意义,或者被渲染了多么壮烈的色彩,终归是以残酷的血色为底色的,一旦有绝世佳人被卷进这个乱局,纵使倾城倾国的美色果真倾覆了家国,也会陡然添三分旖旎调子,这血色的浪漫,让残酷也显得多情,更引人浮想联翩。以至于百年千载之后,这些往事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有沉鱼之姿的西施,有落雁之色的王昭君,能令月羞惭的貂蝉,能令花赧颜的杨玉环,被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想来悠悠数千年历史,比她们容颜娇美的人定不在少数,可任其天香国色,也再难撼动她们的地位。这大概与她们的传奇身世和悲剧命运脱不了关系,血泪交织的故事总是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或作为情意的囚徒,或成了形势的俘虏,不论她们享受了怎样的荣华富贵,也不管她们获得了如何尊崇显贵的地位,终究是命运的弃儿,连自己的人生也掌控不了。

关于西施的故事版本众多,不过大致的脉络是相似的。西施本是春秋时越国苎萝人,天生美艳绝伦,不可方物。后逢吴越大战,越国败给吴国,为求和以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越王勾践采纳了谋士范蠡提议的美人计,将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夫差被西施的美貌与多才倾倒,终于沉溺在温柔乡里不能自拔,歌舞笙箫,芙蓉帐暖,从此荒废国事,日益奢靡。夫差终日如在云端,如在梦乡,吴国上下便在天下太平的大梦中渐渐睡得恹恹无神,即便有几个耿直的臣子冒死进谏,也无力将他们唤醒。与此同时,越王勾践则卧薪尝胆,日日夜夜反复回味战败的滋味,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雪耻。战争终于爆发,靡靡不振的吴国军队狼狈溃败,士气高涨的越国将士乘胜追击,吴国灭亡,夫差自尽。

西施最后落了怎样的下场呢?有人说她本来就是范蠡的情人,在吴国灭亡后终于能与情郎再续前缘,追随范蠡泛舟太湖,最终隐遁,从此江湖渺远,再也难觅佳人芳踪——这大概是心软后人一厢情愿的幻想,因为不忍心看到美好的事物被摧毁,于是编造出美好的故事来取悦自己,也欺骗自己。

更普遍的说法是西施最后被沉江而死,而且是被她所效忠的越人害死。后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有“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东周列国志》中又明言幕后的刽子手其实是越王的夫人,她见到勾践班师回朝时将西施带回,旋即令人将西施引出,并捆绑上巨石随后沉入江中,理由是:“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总觉得这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很可能是女人那敏感且残酷的妒心。若这才是历史的真相,西施身上的悲剧意味就更重了,可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于越人之手。

把她视若珍宝捧在手心的夫差,虽不能说是因她而死,但她也必然负有责任;她用青春、信仰和生命来效忠的,则终于将她抛弃。

苏州的山水是柔婉的,园林是精致的,弹唱是撩人的,桃花是浓艳的。这样一座轻清柔缓的苏州,孕育出了这样惨烈而悲戚的故事。后世政客纷纷西施斥为亡国祸水,多情的文人却愿意为她大鸣不平。比如唐代诗人罗隐有《西施》云: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他用一首几近白话的诗,立场鲜明地驳斥了“女子是祸水”的无理言论,虽不够剑拔弩张,在当时也属难得。至于一向以平等心和真诚心对待身边女子的柳七,更是以浓情笔墨遥寄对这可怜女子的无限同情。

苎萝妖艳世难偕。善媚悦君怀。后庭恃宠,尽使绝嫌猜。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

捧心调态军前死,罗绮旋变尘埃。至今想,怨魂无主尚徘徊。夜夜姑苏城外,当时月,但空照荒台。

——《西施》

柳七为西施写成的这首挽歌,叹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共同命运。

苎萝的山水秀丽,却不及这秀丽山水养出的女子更妩媚动人。传说西施在河边浣纱时,水中鱼儿见到美如仙子的她,竟然忘记了游泳,以至于沉落水底。正因为这个典故,西施才被称有沉鱼之姿。倘若她从此一生都与这青山绿水、浮云游鱼为伴,人生固然单调,但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可是,那“妖艳世难偕”的容貌也注定了她无法获得平静的人生,一朝被卷入政治与权力的斗争,从此在风云诡谲的时代里,她只能是一颗棋子。

所谓棋子,自是用时取之,无用时弃之。对如此命运的西施,柳七自然是同情的,但他并没有在词的上阕就把这种情绪流露出来。在他看来,西施刚入吴国宫廷,如一尾锦鲤搅扰起一池涟漪时,未尝没有短暂的得意。

她是背负着使命进入吴国宫廷的,自然要使出浑身解数取悦夫差,“善媚悦君怀”,终于能“后庭恃宠”,并且宫廷上下再没有人敢对她这从敌国来的女子心存怀疑。吴王对她的宠爱又到了什么程度呢?自从她进了后宫,吴王终日沉湎美色,朝欢暮宴。若只是个后宫争宠的戏码,倒也会单纯很多,可“早江上兵来”一句一出,一切歌舞昇平的假象全被打破。

越人复仇而来,吴王已在温柔乡里酥了筋骨。从夫差放勾践回越国开始,吴越之战似乎就已定下了最后的胜负。吴国一败,夫差一死,西施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她这颗棋子也终于再无用处。论功封赏自然不敢奢望,连全身而退尚且不能实现!美人最终被沉江而死,西子捧心的妩媚风情从此再也不见。她的一缕芳魂无处安息,久日以来无主徘徊——魂留吴国吗?也不知她心中对夫差是否有悔有愧。魂归故国吗?对越国,她未必不是已经心灰意冷。

生时不能还乡,死后也不能归国。花容已去,罗绮成尘,心字成灰。从此芳魂无所牵系没有依托,只夜夜在姑苏城外徘徊。月色依旧,清亮的月光照耀着姑苏台,昔日夫差携西施游览至此,何等喧哗热闹,此时也不过是一座寂寞的荒台罢了。

柳七写了西施的妖艳和专宠,也写了她的无辜与可怜。在两个国家生死相搏的浩大舞台上,她一个纤弱女子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若世无西施,可能夫差会俘获其他的美人,同时也成为美色的俘虏,也可能终了一生,他也不会遇到一个让他倾心到为她荒废了政务沦丧了天下的女子,吴国与越国的命数,也可能就因此而改写了。可所有假设只存在于幻想里,历史是已经落下最后一粒棋子的棋盘,输赢已定,生死已定,荣辱已定,唯有不定的功与过,任由后人翻来覆去地评说。

西施是不能用“功”与“过”来评价的,她仅仅是一枚棋子而已,是诸侯博弈的棋局里一颗不能自主的棋子。诸侯各有胜负,她却终归是输,输掉了大好的青春,输掉了本应有的热烈的爱情,输掉了个人的理想,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生命。或许正是应了红颜命薄的宿命,她注定是个输家。

千年有有人为她吟诗谱曲,著文作画,满满的都是愁绪和哀思,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柳七这一曲痴念。同情也好,可怜也罢,对骨已枯魂已散的古人来说,全是枉然,不过是后世文人聊解心愁罢了。

寄书千里,满纸翰墨皆是情

在尊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笔墨纸砚上的功夫似乎本来与女子无关。女子缺少话语权,朝堂、战场、书苑都是男人的,女子只要精厨艺善女红就好,即使一无所长但生了一副花容月貌,安稳稳做个花瓶也是不错的选择。女子识了字读了书,有了学问,就难免会有些个人的想法,难免会惹出些在男人看来是麻烦的“事端”,所以历史上能文能诗能词的女子,总是稀少而独特的。

但凡在历史上留下“才女”之名的女子,大抵不外乎两类:其一是名门淑媛,比如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等,她们拥有良好的家学背景,书香门第的文学熏陶让她们天生就比其他女子更靠近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其后精彩与坎坷并存的人生经历又给了她们独特的生活体验,丰富了她们的文学创作;另一类则是以薛涛、柳如是、董小宛为代表的风尘女子,她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堕入乐籍,误入风尘,或是天生就有玲珑心窍、多才文思,或是为了生存才学会各种本事,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多才多艺的人。

稀少而独特,听上去仿佛高居云端,难以触碰,可沦落风尘的女子,明明又坠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这种矛盾与反差,往往更是诱人。柳七结识的众多青楼女子个个能歌善舞,但能诗善词的好像并不多,所以阅遍柳词,少见柳七称赞她们的才学,唯有一个叫瑶卿的歌女显得有些不同。柳七漫游江南期间,远在汴京的瑶卿曾给他寄来书简,其中附有小诗一首,令柳七读后久久难忘。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凤衔杯》

独自漂泊在旅途中的人,身体和心灵是自由的,却难免觉得孤寂。往日他身边总是环绕了莺莺燕燕,喧哗热闹中虽然也免不了灵魂无依的痛苦,但终归有那么多人与事,还有那么多爱与恨,会填满心灵的空虚。一旦走上漂泊的路,就连从耳边拂过的风都是陌生的,暖黄的曙光与绚烂的朝霞都不能带来安慰,唯有穿云破月而来的鸿雁所捎带的书信,才能给这苦寒之路添三分暖意。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一个人在蔓草青青、缀满露珠的郊野,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清扬婉兮,顾盼生情,令人一见倾心,甚至生了“与子偕臧”,携手同行的期盼。

在异乡的柳七没有这种艳遇,但是“有美”瑶卿,特意从千里之外遥寄小诗长简,慰藉他孤独的灵魂。柳七对瑶卿的评价,除了并不会让人过于惊艳的“美”字,“能染翰”三字一出,立刻也让她的形象显得特别起来。“染翰”即沾染翰墨之意,意味着这个女子能赋诗著文,并且,她能得到柳七夸赞,想来其诗词造诣应当也是不错的,遗憾的是她的诗没能流传下来。至于诗中内容,柳七也未多说,他只是在脑海中认真描摹,投入地想象着瑶卿给他写信时的模样。

同类推荐
  • 杨春荣

    杨春荣

    最后一个去西班牙参战的中国人是杨春荣。他到西班牙时已经是1938年3月14日了。西班牙共和国在西方国家的“不干涉主义”下,买不到军火补给,一路从内陆战退到东海岸,背向地中海而战,急需新血补充,杨春荣的到来,正是时候。国际纵队立刻将他分派到第14旅第4营第一连当步兵。当时杨春荣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而是46岁的中年人了。1938年以前,像他这样岁数的人来加入国际纵队,通常是不分派当步兵的,而是充当救护人员。就像跟他差不多岁数的张瑞书和刘景田,1936年他们从巴黎到西班牙后,想加入机关枪队,可是因为他们年岁大了,所以不准许,最后把他们俩人派到卫生队去当担架兵。
  •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锦衣玉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我会不断成长,经历风霜,经历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渊,一次次饱尝痛苦,更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我不会认输,不会放弃。不压抑,不逃避,更多地品尝悲伤的滋味,饱尝痛苦的感觉,让悲伤治愈你的悲伤。信仰自己的人,终将与最好的一切相遇。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自己,meiya把那些宝贵的生命体验记录下来,也写下自己的压力、焦虑、迷茫和不安全感。35段人生感悟,35次流着泪成长,在她的文章里,我们看到别人,看到自己,庆幸最终明白一个道理:爱自己,是与一切美好相遇的开始。关于自己:你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幸福。
  • 话亦有道

    话亦有道

    编这样一本书,文章的版权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我们为此应该说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联系并得到了周作人、唐钺、张申府、叶圣陶、冯友兰、陈源、潘光旦、王力、章克标、胡风、梁实秋、聂绀弩、钱歌川、巴金、邵洵美、张中行、丽尼、季羡林、邓拓、金克木等前辈的后人、亲属及版权代理人的允许和支持,尤其难得的是已经一百零五岁高龄的周有光前辈,在电话中让我们将他的《善于辞令》一文“拿去用”,我们也借此祝周老先生健康长寿。但是,依然有部分作者作品的版权继承人我们没能联系上。在此,我们真诚地希望您们能够与我们联系,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稿酬和样书,更重要的是,有了您们的联系和鼓励,这样一本书的出版才能完满。
  •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鲁滨孙漂流记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英国年轻的航海爱好者鲁滨孙,在一次海难中被风浪卷到一座荒岛上。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为了生存,他用自己的聪慧和坚强意志,克服了种种磨难,建造了堡垒、“别墅”和船只。他又救下土人手中的俘虏,协助英国船主收复了被海盗占领的大船。最后告别了他生活了28年的荒岛,随船返回了英国。
  • 百年沧桑

    百年沧桑

    这是一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散文集,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自晚清至今,六十多位文人志士的经典力作。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到李大钊的《新的!旧的!》、陈独秀的《新青年》、方志敏的《清贫》,再到萧乾的《看待二十一世纪中国》、韩少功的《笛鸣香港》、王昕朋的《山神的女儿》……该书展现了中国梦的蜕变:从精英们骨感的理想,最终成为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热门推荐
  • 不择手段(卢克·斯通系列惊险小说第一部)

    不择手段(卢克·斯通系列惊险小说第一部)

    “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看的惊险小说,情节巧妙,从一开始就扣人心弦。作者匠心独运地塑造出了一系列形象丰满令人喜爱的角色。我都等不及要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了。”来源于《书籍和影视评论》,Roberto Mattos(针对《不择手段》这本书)纽约市的一家防卫松散的医院里的核废料在一天夜里被一群伊斯兰对战分子盗走了,在和时间的疯狂赛跑过程中警察打通了FBI的电话。FBI里的一支秘密精英特工队伍的队长卢克·斯通是他们唯一可以求助的人。卢克立刻意识到那些恐怖分子的目的是造脏弹,意识到他们会寻找高价值的目标在48小时内发动袭击。一场猫追老鼠的游戏随之上演,这个世界上最机智的政府特工和最顶尖的恐怖分子之间的对决随之展开。当斯通特工把案情一层层剥开,他很快意识到他面对的是一块巨大的阴谋,意识到这场阴谋的目标的价值超乎他的想象——一路直指美国总统。自己遭到诬陷,队伍受到威胁,家人身陷危险,情势无比危急。但是作为前部队特种突击队员,卢克曾多次身陷绝境,在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们之前他绝不会放弃。他遇上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阴谋,案情甚至超出了他的掌控能力,剧情随之发生了一个又一个转折,在这些转折中故事被推向了高潮。以国际为背景设定,悬念不断、惊心动魄的政治惊险小说《不择手段》是一系列将让你挑灯夜读、欲罢不能的震撼惊险小说的第一部。卢克·斯通系列小说第2部现在也已上市!
  • 我的背后有大能

    我的背后有大能

    心中有道不尊佛,不拜观音不拜佛。西游路上炼真心,四海八荒遍显踪!
  • 窗口修仙

    窗口修仙

    木离,穿越成为万花宗一名杂役弟子,带着可升级的窗口,从包身工开始,窗口越来越多,木离利用一个个窗口开始圈地,圈地形成小地图,改变小地图,就可以改变世界。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从火影开始搞事

    从火影开始搞事

    穿越到了火影?没事儿还好我同人小说看得多。什么?还要去别的世界搞事?而且输了就是死?大哥别搞我啊,火影这防御力,我去了其他世界就是个死字啊。你这金手指也太没用了吧?
  • 旅途从火影开始

    旅途从火影开始

    一个人成为派克然后能换世界的故事(不会写简介,所以不写了)(故事很流水)火影→
  • 青春和你不期而遇

    青春和你不期而遇

    身为资深网文迷的李子清,总想着来一段霸总甜甜爱,黑卡无限刷的倾城之恋,但网文跟现实压根不搭边。在看到班级名单时,李子清暗道:孽缘,多年兄弟竟成同班同学,对方还手握众多“黑料”,为了形象,李子清决定先下手为强。杨晨本以为那位在游戏里疯狂飙车又常摔死,喊打喊杀却又常伪装伏地魔的女生是个长得很强壮长相偏于男性化的糙妹子,没想到本人却像个柔不禁风的文艺女青年
  • 漫天飞舞的信(上)

    漫天飞舞的信(上)

    12岁,开始给自己划定私人空间,不再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旅游。12岁,男生和男生在一起,女生和女生在一起。彼此互相熟悉,却不再像从前那样热情。12岁,既想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又想躲到一个没人发现的地方。12岁,突然有一肚子话想跟谁说说,可是一开口,却发现自己一句话也不想说。12岁,左手梦想,右手秘密。12岁,下一站,就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青春。
  • 等待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等待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等待不是永远,恋人只要许愿。就在一起,我们相遇,以后的你让我永远相依
  • 婆婆遇上丈母娘

    婆婆遇上丈母娘

    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强势丈母娘来助阵……艾冬:“丈母娘说的对!”高欣:“婆婆说的似乎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