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5400000009

第9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钱也只是一种商品

你真的了解货币本质吗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常常出错。有一次,这位总统再一次“露怯”,把伊拉克货币“第纳尔”张冠李戴地说成了“苏联货币”。

布什在演说中称:“他(伊拉克商人)需要买一些黄金来制作珠宝。所以,他想出售第纳尔来换取一些欧元或者美元。”

接下来,布什又道:“当时,苏联第纳尔正在贬值。所以萨达姆就把这个人和其他六名小商人揪出来,要他们为货币贬值负责。他(萨达姆)只是简单地说,‘就你了,过来!’———然后就砍掉了他的手。”

众所周知,第纳尔本来是伊拉克货币,而前苏联的货币是卢布。可是经过布什总统张冠李戴巧妙“嫁接”之后,竟然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苏联第纳尔”。

这虽然是小布什闹的一个笑话,但我们能从这个故事看到货币的重要性,商人因为货币而砍掉了双手,萨拉姆在货币犯的错误不仅是布什的谈资,而是布什手中的把柄。

了解金融,首先要了解货币。货币是开启经济学的一把钥匙。虽然我们每天都要与货币打交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定义:古典货币和现代货币。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古典货币。古典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典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现代货币是指以某一权力机构为依托,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推行的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及作为完全流动的财富的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凭证。一般可以分为纸凭证及电子凭证,就是人们常说的纸币及电子货币。

货币就是钱,由各国的中央银行发行,政府以法律形式保证它在市场上流通。宏观经济学中所说的货币是比日常生活中的“钱”要更为广义的概念。

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不断扩展,人们对货币的认识也逐步发展,货币概念的界定也发生着变化。由于信用工具或流动资产种类繁多,各自具有一定程度的“货币性”,一定时期的货币量的构成便复杂起来,从而使得货币的边界变得宽泛起来。于是,就出现了M0、M1、M2、M3、M4……等边界不同的货币层次。

M0=现金(纸币和硬币)

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

中国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个偏见,认为美国人不储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美国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养老等支付,这些支付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很低呢?其实既不是美国人不储蓄,也不是美国人没有钱,而是这些货币存量不在储蓄项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下,即在M1项目下。

对于货币问题最有权威性的经济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米尔顿·弗里德曼,把货币被为“一种虚构的东西”,而赋予这种东西价值的是人们的信念。

在《货币的祸害》一书中,弗里德曼写道:“这些绿色的纸张(美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这些纸张有价值。每个人都之所以认为这些纸张有价值,是经验告诉他们,这些纸张有价值。……,也就是说,我们整个货币体制所依赖的是,人们都接受的但以某种观点来看只不过是一种虚构的东西。”

不仅如此,这种“虚构”在人们的印象非常顽固,以致于“共同拥有一种货币的信念价值非常之在,以致人们在受到极为严重的挑战之时,也固执于这种虚构成死抱着不放手”。

这种人们对“虚构”的坚信,就极易在某种条件下造成通货膨胀。人们不到万不得以,不会放弃对金钱的信任,直到发生德国上世纪20年代那样的通货膨胀,才会出现“以货易货”的行为。

银行破产金融走向何方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中国建设银行(CBC):“存不存?“

中国银行(BC):“不存!“

中国农业银行(ABC):“啊?不存?”

中国工商银行(ICBC):“爱存不存!”

民生银行(CMNB):“存么,牛B!”

招行(CMBC):“存么,白痴 !”

国家开发银行(CDB):“存点吧!”

兴业银行(CIB):“存一百!”

北京市商业银行(BCCB):“白存,存不?”

汇丰银行(HNBC):“还是不存!”

这虽然是一种戏谑,但也给我们认识了很多银行。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在我国,之所以有“银行”之称,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关。在我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主要的货币材料之一。“银”往往代表的就是货币,而“行”则是对大商业机构的称谓。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

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它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银行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的分类方法是把银行按如下方法分类:

一类是中央银行,在所有银行当中起管理作用。如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

一类是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一般办理政策性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第三类是商业银行,又可分为全国性国有商业银行,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如广东发展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如武汉市商业银行,才上市的南京银行,不过,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这三种银行的区别正在缩小。

最后一类是外资银行。外资银行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等。在现在,外资银行一般都设在一线城市,它的业务与国内银行有很大不同,现在已逐步放开它的业务范围。

简单的说,银行是经营钱的,通过打理钱的生意而赚取更多的钱,很多人可能不会怀疑银行缺钱,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韩国的银行相继破产。

2011年2月19日,也就是G20巴黎峰会的第二天,韩国政府勒令4家储蓄银行(全州储蓄银行、第二釜山储蓄银行和中央釜山储蓄银行,以及Bohae银行)暂停运作6个月,加上2月17日就已勒令停运的釜山储蓄银行及其分行大田联合储蓄银行,韩国政府突然之间叫停了6家银行的正常营业。但更加严重的是,有问题的银行并不止这6家。有数据显示,至少还有5家银行随时有可能被叫停。

这一消息公布后,韩国民众数天内就取走了韩国19家大储蓄银行的1456亿韩元资金,虽然不比一个月前挤兑走的2744亿韩元多,但短期内多家银行出问题,民众担忧情绪明显高涨。

银行为何如此缺钱?业内专家指出,资本充足率成了悬在各大商业银行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比例越低,银行倒闭风险越大。因此足够的资本充足率是各国对银行监管的重要指标。鉴于雷曼兄弟之痛,国际清算组织27个成员单位通过了《巴塞尔协议III》,规定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呈现出起伏动荡的态势。在过去的15年里,世界频繁发生银行危机。银行业是整个经济的核心体系,银行危机具有传染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银行倒闭事件,如处理不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引发整个银行业的危机,而银行业的崩溃又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危机。

英国首相布朗强调加强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跨国监管。他建议,未来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应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全球金融和经济预警系统,制定全球通行的金融监管标准,并对全球最大的30家金融企业实施相关国家联合监管。

引发银行危机的往往是商业银行的支付困难,即资产流动性缺乏,而不是资不抵债。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产充分的流动性,就可能在资不抵债、技术上处于破产而实际上并未破产的状态下维持其存续和运营。

利率是资金使用的价格

曾经有人写了这么一则场景故事:

1993年初的某一天,克林顿先生上台不久。克林顿就经济问题召见格林斯潘先生。

克林顿:“老爷子,现在经济这么低迷,你看,下一步怎么办?”

格林斯潘:“没什么,我只要挥舞一下手中的魔棒,那帮人就会推动市场。”老爷子象打哑谜一样应付这位上任不久的帅小伙子。

克林顿:“真的?什么魔棒?哪些人?怎么推动市场?”总统先生显得非常有些猴急。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手里拿着一支笔,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两眼一直望着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就是华尔街那帮金融大亨,我的老相识、老朋友们,他们都得听我的。”

“听你的,不听我的?”克林顿有点不服气。

“当然是听我的。不信,你瞧瞧!”格林斯潘用不容争辩的口气说。

“我对您手中的那根魔棒感兴趣,是什么东西?”

“利率。”

利率为什么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因为利率是资金使用的价格,它的涨跌关系着居民、企业、政府各方的钱袋,能不让人紧张吗?

利率又称利息率,它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 / 本金/时间*100%。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变量。利率上调有助于吸收存款,抑制流动性,抑制投资热度,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利率下调有助于刺激贷款需求,刺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利率这个经济杠杆使用起来要考虑它的利弊,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幅度调整都是有规律的。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央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大量借款不能偿还,给银行机构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中小企业因资金周转不开大量倒闭,殃及中小银行金融机构跟着破产,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日本政府扩大公共事业投资,年年增发国债,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负债累累,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国家几乎无法运用财政杠杆调节经济。为了防止景气进一步恶化,刺激经济需求,日本银行于1999年2月开始实施零利率政策。2000年8月,日本经济出现了暂短的复苏,日本银行一度解除了零利率政策。2001年,日本经济又重新跌入低谷。2001年3月,日本银行开始将金融调节的主要目标从调节短期利率转向“融资量目标”,同时再次恢复实际上的零利率政策。2006年7月14日,日本央行解除实施了5年零4个月的零利率政策,将短期利率从零调高至0.25%。零利率的解除,也标志着日本经济开始明显复苏。

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率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生活中,常常有民间借贷,有承诺的也好,无承诺的也好,还款时常要与同期的储蓄存款利息比一比。在炒股生涯中,常常要对自己的股票或资金算一算,自然而然要想到与同期的利率作比较。储蓄存款利率变了又变,涉及千家万户,千家万户要谈论储蓄存款利率。

无论你是大企业家还是一名普通工人都会关注利息和利率的变化情况。如果你是企业家,那么你会非常乐意在利率大幅下调后向银行进行巨额贷款以增加投资扩展自己的业务;如果你是普通工人,那么在利率大幅上升的时候,你也许会缩减自己的消费,将节省的钱存入银行来赚取利息。

但普通民众更要重视负利率的影响。负利率是指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后为负值。当你把钱存进银行里,过一段时间后,算上利息在内没有增值,反而贬值了。

负利率的出现,意味着物价在上涨,而货币的购买能力却在下降。即货币在悄悄地贬值,存在银行里的钱也在悄悄地缩水。

面对负利率时代的来临,将钱放在银行里已不合时宜。对于普通居民来说,需要拓宽理财思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让“钱生钱”。负利率将会对人们的理财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财富如现金、银行存款、债券等,其实际价值将会降低,而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财富如不动产、贵金属、珠宝、艺术品、股票等,将可能因为通货膨胀的因素而获得价格的快速上升。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调整理财思路,通过行之有效的投资手段来抗击负利率。

抵御负利率的手段有很多,首先是进行投资,可以投资基金、股票、房产等,还可以购买黄金珠宝、收藏品。当然,我们必须以理性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来进行投资,不要只看到收益,而忽视风险的存在。

总之,你必须行动,不能坐等财产逐渐缩水。其实,负利率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面对负利率却无动于衷。

货币政策的扩张与紧缩

2009年9月2日,由人民出版社《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正式面世,即受到海内外读者的热捧,其中收录了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兼任央行行长时期的几篇专访。朱镕基,和他在央行行长短短两年经历,也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1993年7月2日,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作做出决定,时年65岁的朱镕基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任命前的当年3月,朱镕基在八届一次会议上刚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当年6月,中央采取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等十六条措施,意在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此时由副总理兼任央行行长。

1993年8月到10月间,面对由于经济发展过热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刚刚履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不久的朱镕基,先后主持召开了8次会议,集中讨论了宏观调控措施实施的程度及货币投放量控制的程度。

会上,朱镕基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身份,命令属下的行长们在40天内收回计划外的全部贷款和拆借资金。“逾期收不回来,就要公布姓名,仍然收不回来,就要严惩不贷。”

截至当年7月底,拆借的资金收回来332亿元,还增加了405亿元的储蓄。以此为储备,银行又可以发行几百亿元去收购夏粮,国库券又有人买了,财政部不再找银行借钱发工资了,股市也止跌企稳了,“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通过这种办法和我们的努力,我们基本上成功实现了经济增长的缓慢减速,没有发生经济增长率的急剧下跌,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价格波动。”在《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中,朱镕基如此评价上任初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

在朱镕基看来,为了遏制经济过快增长,朱镕基采取的办法是紧缩银根,即央行要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通过货币政策来有效地对此进行管理。

“朱镕基最漂亮的杰作就是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虽然局部地区受了影响,但中国经济防止了更高程度的、全局式的恶性泡沫。如果不是当时采取断然措施,中国的损失将是极其惨重的。对于朱镕基这个功劳,怎么说都不过分。”多年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这样评价道。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2011年3月18日早,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在七国集团同意联手干预日元后表示,日本仍将保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将会推行强有力的宽松货币政策,并继续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以保持市场稳定。”央行当天的声明表示。3月18日早,七国集团财长决定联手干预日元汇率,随后日本央行又向金融系统注资3万亿日元(合370亿美元)。此前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可能发行超过10万亿日元(约合1268亿美元)的紧急债券,而日本央行会全部买下这些债券。

所谓量化宽松,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与利率杠杆等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的工具。

地震、海啸和核危机给日本经济造成的损失超过20万亿日元。他还表示,重建需要的预算肯定会超过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3.3万亿的重建费用。日本央行继续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数量超过银行能够消化的数额,以保持较低市场利率。

而回顾过去,2001年至2006年间,在通货紧缩的长期困扰下,日本中央银行曾将政策利率降至零并定量购买中长期国债的政策就是一种典型方式。这些政策的最终意图是通过扩大中央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增加货币供给,降低中长期市场利率,避免通货紧缩预期加剧,以促进信贷市场恢复,防止经济持续恶化。

量化宽松有利于抑制通货紧缩预期的恶化,但对降低市场利率及促进信贷市场恢复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或将给后期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认为,“毫无疑问,主要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开启,将带来全球通胀的风险。”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形成日元走软、商品价格上涨的局面。

货币增发与印钞厂扩招

作为人民币发行流通中的起始环节,担任国家法定货币生产设计、印刷的印钞厂、造币公司、钞券设计公司等企业因属于特种行业,在老百姓心目中一直戴着“神秘”的面纱。

随着2010年全国几大造币企业面向应届毕业生的集中招聘计划逐渐展开,造币厂的“神秘感”正在渐渐退去。2010年3月以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钞券设计公司和国内5大造币厂等企业启动了近5年来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招聘计划,用人需求量超过100人。

作为全国高校中唯一一家独立的印刷类本科高校,北京印刷学院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备受造币企业的青睐。“往年这些企业招聘计划很零散,每年就一两家,今年前后来了5家。”该校招生就业处赵老师表示。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钞券设计公司和国内5大造币厂等企业启动了近5年来最大规模的招聘计划,用人需求量超过100人。

印钞公司扩招与货币增发有一定的关系。2005年底市场货币流通量是2.4万亿,至2010年11月底,市场货币流通量已达4.23万亿。将近五年的时间,市场货币流通量增长了近80%。

2001年-2005年,货币供应增速超过GDP+CPI增速的幅度是5.4个百分点,2003-2007年超过幅度是2.8个百分点。

在现代经济里,各个国家只有一个银行可以印钱,那就是“中央银行”。 流通中的每一张人民币钞票,都是央行出品。这也正是法定货币制度的含义。在这套货币制度下,除了央行作为法定的发行货币的机构,任何其他中央的和地方的政府机构,都无权印钞。

中央银行是政府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中央银行把印出来的钱贷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或者个人收取利息。中央银行再从商业银行回笼货币,烧掉一部分现钞,又印一些新钞,维持心目中理想的现钞总数。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10月,全国流通中的现金有41646亿元,而全社会的存款总量高达786499亿元,现金只占存款总量的5%;10月流通中的现金甚至低于今年2月的42866亿元,而2月至10月,中国的新增贷款有好几万亿元;10月中国流通中的现金仅比2008年末的34219亿元增长了7429亿元,而从2009年初以来,中国人民币贷款增长了近17万亿元。

投放多少货币才是合理的?经济中到底需要投放多少货币?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曾经针对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的问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有四十份饭,四十个学生,如果分配均匀,刚刚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这是一个不坏的比喻——用吃饭来阐述社会资金供求关系。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正是戴根有所领导的部门职责所在。因此,如果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就意味着投放的货币总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货币总量在一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决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测度货币总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那么,货币总量是如何增加的?

货币总量实际上是经济总量的表现形式。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扩大货币发行量,否则会限制经济的增长速度。而现实的需求量是由自己的财富总量和生产能力及生产量决定的。比如一个人要买房子,必须有一定的存款和生产能力以及生产量,这个生产能力和生产量就体现在工作能力和工作量上。如一个人要贷款办厂,它必须具备一定可用财富总量,当可用财富总量越大时,其贷到的款项从理论上就应该越多。所以同样的道理放大到大的经济环境中,也是如此。如果一国的生产力强劲,生产量增加,那么伴随着其经济的增长,货币总量必然要上升。

为了防止中央银行乱印钱,一般要求印钱的时候政府有对应的金银、合格票据、外汇、有价证券等等,作发行准备。

货币危机的多米诺骨牌

20世纪20年代,随着一战的结束,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时期,欧洲各国的货币都摇摇欲坠。在这个时期,法国政府上演了一个精彩的成功地捍卫了法郎。

法郎危机也是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法国政府在一战中花掉了大量军费,这个数字是1913~1914年所有主要参战国军事费用的两倍。一战结束后,法国财政出现了62亿法郎的缺口,而且还有巨额贷款。1926年,法郎的汇率开始下滑。人们相信,法郎将会面临和德国马克一样的命运。当时的法国政府内阁束手无策,物价不停上涨,法郎持续贬值。

这时,总理雷蒙·恩加莱开始掌权。他通过提高短期利率把短期借款转为长期借款,提高税收和削减政府支出,同时从美国摩根银行借来了一笔巨额贷款,使法国银行的现汇得以补充。一系列措施恢复了人们对法郎的信任,从此,法郎币值开始走稳,法国经济和政局也渐趋稳定。

货币危机经常指的是本国货币的供给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利率和货币币值急剧下降的过程。从通俗的角度说,货币危机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一国的货币丧失信心,大量抛售该国货币,从而导致该国货币的汇率在短时间内急剧贬值的情形。如1994年墨西哥比索与美元的汇率和1997年泰国铢兑美元的汇率骤然下跌,都属于典型的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危机与特定的汇率制度(通常是固定汇率制)相对应,其含义是,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特殊情况下(如在恶化的情况下,或者在遭遇强大的投机攻击情况下),对本国的汇率制度进行调整,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使自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远远高于原来的官方汇率,这种情况就是货币危机。广义的货币危机泛指汇率的变动幅度超出了一国可承受的范围,通常情况表现为本国货币的急剧贬值。

经济学家的大量研究表明:定值过高的汇率、经常项目巨额赤字、出口下降和经济活动放缓等都是发生货币危机的先兆。就实际运行来看,货币危机通常由泡沫经济破灭、银行呆坏账增多、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外债过于庞大、财政危机、政治动荡、对政府的不信任等是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

如何对付危机,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紧急贷款条款,紧急贷款的额度必须要足够大以加强投资者的信心;另一种是实施紧急资本管制,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本外逃。

当代国际经济社会很少发生一桩孤立的货币动荡事件。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国货币危机常常会波及别国。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据俄罗斯官方统计,从2009新年到2月初,卢布便贬值了23.1%。从2008年年初到2009年初,卢布贬值了47.4%。而从2008年8月份到2009年2月,卢布贬值了35%。而更坏的情况是,市场交易显示未来一年卢布可能进一步贬值20%。俄罗斯国内弥漫着一股悲伤情绪,俄罗斯的经济学家们对卢布充满了悲观,他们已经达成了一致,认为照目前的跌速,卢布继续贬值已经无法阻挡。对于俄罗斯央行在此次的货币危机中的表现,俄罗斯央行前第一副行长阿列克萨申科批评说,在卢布贬值问题上,央行犯了个大错误:去年该贬的时候不贬。现在市场已经开始疯狂测试卢布贬值的临界点,看央行“是否能撑到只剩最后一滴血”。

为了支撑卢币,俄罗斯政府动用了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来做支撑,但这依然没有起到正面效果。经济学家称,卢布在未来仍将继续贬值。在外汇储备骤减、资本流出加快的时候,人们对俄罗斯主权的评级下调到仅比垃圾级高两档。内外交困之中,执著于卢布挂钩美元的俄罗斯当局未来的选择将变得更加艰难。

当代国际经济社会很少再看见一桩孤立的货币动荡事件。一国货币危机常常会波及别国。货币危机在国际社会中的扩散现象被称之为“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汇率是这一联系的“纽带”,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实施相配套的经济政策,已成为经济开放条件下,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

思考:为什么白宫要给华尔街上套

众所周知,华尔街早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条街,一个区域了,而是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词。这条街平均每天资本的流通量是2000亿美元,世界上较大的近千家金融机构都坐落于此,这里是全球资本市场最核心最活跃的地方。

美国华尔街的跨掉是2008年的大事,无论怎么大书特书都不过分。正如查韦斯总统在访华时说的那样:“华尔街的坍塌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相当于柏林墙之于前苏联。”一个时代结束了,一种信仰结束了,没有人再相信放任自流的资本主义是最佳选择。

美国低收入者向银行借款以后,随着利率上升和房地产降温,其偿债风险也逐步产生。为了尽快将次级贷款收款权变现和防范风险,放贷银行通过金融衍生品出让收款权,而投资银行又再次甚至多次通过金融衍生品,将收款权出让。华尔街把次级贷包装、重组成CDS向世界各国大肆兜售。华尔街自己制定规则,自己生产、销售那些叫人眼花缭乱看不懂的金融衍产品。华尔街用1美元做100美元,甚至1000美元的生意。就这样,华尔街以一个不可思议的杠杆率,用1.2万亿美元的次贷按揭债券套牢了一个价值1000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市场。这1000万亿是什么概念?目前全球所有国家的产值也只有50万亿,而这个所谓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其20倍。

2007年,高管薪水是员工的275倍,而在30年前,这一数据则为35倍。金融机构对高管的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受益挂钩,在高薪驱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从而从事金融冒险。那些衣着光献的金融高管每天只消打几通电话或者在电脑键盘上敲击几下,就可以获得非洲、亚洲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金融高管还要求发高额奖金。

华尔街过度创新的金融工具,缺少监管、过度杠杆化的金融风险,以及过高的金融高管的薪资压垮了华尔街。如果华尔街失去了金融监管,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危险。

法国总统萨科奇谴责金融高管年薪,要求银行对交易员的奖金发放做出限制。2009年2月4日,奥巴马公布了一系列薪酬限制措施,其中包括对接受“特殊救助”的金融公司的主管实施严格的限制薪酬规定,其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这项新规定不仅适用于花旗等已经接受政府援助的金融企业,还同样适用于未来可能接受政府救助的企业。而若企业以股票形式给予高管奖励,价值超出50万美元的也须在该企业清偿政府贷款后才能兑现。

2011年3月2日,美国证交会(SEC)发布新规,将对金融经纪商、自营商和投资顾问公司的高额薪酬实施更严格监管,并首次要求接受监管的公司每年向SEC报告详细薪酬计划,而SEC则有权禁止相关公司发放那些被其判定为属于激励过度的薪酬安排。

金融监管的传统对象是国内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但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金融监管的对象逐步扩大到那些业务性质与银行类似的准金融机构,如集体投资机构、贷款协会、银行附属公司或银行持股公司所开展的准银行业务等,甚至包括对金边债券市场业务有关的出票人、经纪人的监管等等。

我国最初的金融监管工作是由央行来执行的。但随着和国际接轨,要求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职能加强,因此央行的监管职能被独立出来,形成银监会和保监会。对所有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监督管理。

同类推荐
  • 储蓄小常识

    储蓄小常识

    本书针对青少年而编写,一共分为3篇:第1篇从“储蓄”的定义、目的、种类和方式入手,讲述了“储蓄”的基本常识;第2篇讲述了“利率”的基本含义和各种类型;第3篇讲述了“储蓄机构”的定义、分类等基本内容。
  • 国际投资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投资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详细介绍国内外国际投资学理论研究状况,发展过程及未来方向,理性分析中国投资现状并提供发展建议的书。一方面从全球视角看世界,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政策前沿;另一方面,从中国视角看全球,研究中国双向投资新格局下所涉及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政策前沿。
  • 东方启动点(下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东方启动点(下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们必须想清楚中国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很多改革举措都是手段,最重要的是目的。浙江改革的最重要的一点,它不仅是路径选择,更主要的是让老百姓致富。
  •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共分为管理实务与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管理表格三部分内容。具体以管理实务、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餐饮企业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的要点。《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该书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与参考价值,是餐饮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
  •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这本《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由刘忠生著:现代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和动脉,它的稳定与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次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金融灾难对国家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而金融安全也因此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有效率的融资平台,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其本身也是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资本市场出现为标志,金融交易日益表现出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特点,同时仍然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影响,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运行状况最直接的反映,但其却不断表现出泡沫膨胀和破裂的过程。
热门推荐
  • 荷塘月瑟

    荷塘月瑟

    护国大将军的女儿白初伊曾被指婚前太子,前太子却成了通缉嫌犯。后被皇上选为美人,却在入宫前府中遭遇大火,父亲又被诬陷叛国……无依无靠的她怀中还抱着刚刚出生的妹妹,没有人帮,还要躲避搜查……她的人生又该何去何从?她又该如何复仇?本书古言谍战。有感动,有虐心,有仇恨,更有你猜不透的背后凶手!爱情结合谍战,扑朔迷离的剧情。友情,爱情,亲情,所有感情的事实摆在面前,鲜血淋淋地告诉你,这都是一个错误,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骗局……【作者很靠谱,一旦更新,绝不断更,直到完结。各位可以放心入坑。每晚更新一章,各位看官慢慢观看,故事保证非常好看!】
  • 噬道诸天

    噬道诸天

    地球青年陈空穿越到一个实力至上未来世界,却被因为脑海中的神秘进度条夺取一切能量而体质孱弱,备受欺凌。当进度条读满的时候,陈空获得了一项能力——掠夺一切。掠夺生命,强化体质。掠夺灵魂,强化精神。掠夺天赋,为我所用。掠夺法则,我为法则。掠夺宇宙,即是主宰!
  • 重生逆天女帝:冷王,腹黑宠

    重生逆天女帝:冷王,腹黑宠

    嫡女沈明珠一世明媚张扬,却身背污名惨死。重生来,她多了剔透心机,断情绝爱,宅斗白莲花,智打绿茶婊,救了亲人,更弄乱天下。他寡言高冷,人若谪仙,剑舞倾国,却偏与她斗智斗勇,纠葛不断。他与她是算计?是盟友?联手推翻旧朝,他说你做女帝。有人参她是魅惑君王,篡权夺政。他却笑吟吟地说:“这群笨蛋,他们不懂:天下是你的,而你却是我的。”qq群428150981
  • 化气世界

    化气世界

    只有化气,没有任何东西,这就是化气大陆!
  • 狂奔吉普西

    狂奔吉普西

    读心者吉普西在相亲回家的路上撞上了绑架案,她挺身而出但被歹徒开车撞晕。这一撞非同小可,在医院里醒来时,身负重伤的吉普西暂时失去了语言能力,无法说出自己的经历。她的超能力帮她找到了警察康纳——她的相亲对象——来解决这桩案件。但吉普西发现康纳也有异于常人的特殊能力,并且在隐瞒着什么……吉普西逐渐恢复,凶手又一次锁定了她,她能保护自己,抓住凶手吗?
  • 让未来的你,喜欢现在勇敢的自己

    让未来的你,喜欢现在勇敢的自己

    生活值得你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只要生命没有终结,所有的过程都不是你的“拦路虎”,而是你美丽人生的财富与风景。本书告诉你:生命不在其长短,只要活得充实;不在其华丽,而要活得真实。不要在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不要在年华逝去后嘲笑自己。
  • 众神的赌约

    众神的赌约

    众神下注轮流赋予神的能力,但每天只能用一次……赌局中的天选之人能玩转古今,纵横寰宇吗?
  • 超凡宇宙之超兽武装系统

    超凡宇宙之超兽武装系统

    在获得了超兽武装系统的主角将怎么在这由无数黑科技以及超能者如修真者,基因战士,法师等的宇宙中如何变强。
  • 开锁的人(中篇)

    开锁的人(中篇)

    颜良重,福建大田人,曾在《福建文学》《诗歌月刊》《滇池》《诗潮》《满族文学》《海峡诗人》《新诗》和中国诗歌网等发表诗歌作品。在《山东文学》等发表小说。出版散文集《白发均溪》。玉田市神偷被抓的消息,对多少家庭形成快感的冲击很难说,但切切实实成了科勒和肖楠这两个死对头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好比油锅滴进一滴水,让惠美感到十分意外。科勒感兴趣的是,这事是不是真的?房东老太太已经多次站在窗外告诫过,出门家要上锁,值钱的东西放在小偷够不着的地方。老太太说得挺离谱,却也是善意。惠美出门从来只是关了门,不上锁,因为科勒天天都在家里躺着。
  • 快穿之超时空游戏

    快穿之超时空游戏

    苏桐成为位面修复师后的终极追求是什么?升级!升级!升级!升级了之后可以干什么?扩大权限,增加位面辖区,涨工资,加积分,抱的美男归!等等!苏桐愣住了,最后一个‘抱的美男归’,你是不是乱入了?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一项!某男:可软萌可腹黑,能温柔能冷酷,又可爱又变态,你……值得拥有!(前几个位面比较正经!后面可能‘有点’欢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