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3400000027

第27章 工作活动中的语言艺术(5)

十六、利用对手的论点反戈一击

三国时候的一位名士,叫做祢衡。曹操很不喜欢他,必除之而后快,于是,举荐他到昏庸暴戾的黄祖那里去。果然,祢衡冒犯了黄祖而被杀掉。这样,曹操巧借黄祖之手,既除掉了祢衡,又不担上“滥杀”的恶名。曹操的“借刀杀人”计不可谓不高明。借刀杀人在辩论中也时常得到应用。当然我们所说的借刀杀人者并不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阴谋家,而是可以出神入化地运用“借刀”诘难对方,达到出奇制胜效果的舌辩之士。“借刀杀人,反戈一击”的关键点也就在于如何巧妙利用对手的论点、论据和论断过程反击对方。不管他的观点、论据和论断过程正确与否,我们统统拿来,“依样画葫芦”,把对方的言论通过我们的重新组织使之出现不可能或荒谬的情况,驳倒对方。“借刀杀人”计在辩论中的应用与黄祖杀祢衡有一些不同。曹操借黄祖之手除去心头之恨,而我们则是要巧妙利用对手自己的“刀”,这一点是决胜的关键。其方法不一而足,但总的说来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1.仿体

仿体的基本方法是提炼出对手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然后用之于另一类事物的推论之中,得出一个能令诡辩者哑口无言的结论,从而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它大致类似于我们在前面讲过的放大法、反说法,但仍有许多不同。常用的仿体式有三种类型:

(1)诉疑型

这种技巧的要点是:①找出与诡辩者利益相关的事例;②采用诡辩者使用的方法来解析事例,并仿照对方的表述形式;③在论述中加入疑问的语气,显示得有理有节。例:

A:你有点不够朋友。

B:何出此言?

A:你在戏院工作,完全有能力给我弄点免费票,可是你从来没干过。

B:你也有点不够朋友吧?

A:我怎么了?

B:你在银行工作,完全有力给我弄点免费钞票,但是你做过吗?

在这个例子中,B使用的就是诉疑型仿体技巧。指出对方的谬误,但仍留有一定的余地。使用疑问的口气,不会使对方过分难堪。这种技巧最适合适用于一些需要注意把握分寸的场合。

(2)反难型

这种技巧要点在于:①选择与对方有利害关系的事例;②采用对手使用的方法解析事例,并仿用诡辩的表达形式;③在论述中强化肯定的语气。例:

A:别穿高跟鞋,穿高跟鞋的女孩轻浮。

B:凭什么这样说?

A:穿高跟鞋当然脚尖颤颤,怎么能站稳?一绊到石头,自然就会跌倒,这不就是轻浮吗? B:那你以后不许擦头油,擦头油的男孩滑头。

A:胡说!

B:擦上头油当然乌发溜溜,怎么能不油滑?落上苍蝇自然会被滑倒,这就是滑头的铁证!在这种技巧的应用中,特点是用对方自身设定的逻辑来限制对手,效果要比诉疑式强烈一些,一般用于不需要很留有分寸的场合。

(3)反责型

要点在于:①选择与诡辩者有较强利害关系并具有可表演性事例;②以意外的可感性活动使诡辩者窘迫;③采用诡辩使用的方法并仿用表述形式,对该活动做出解释。例:

A:洗完手再吃饭。

B:我才不洗呢!

A:为什么?

B:洗净了,还会脏的,何必多此一举?所以,我不干这种傻事。……喂,你拿走我的饭菜干什么?

A:吃饱了,还会饿,何必多此一举?所以,别干这种傻事。

这种技巧突出特点是兼有表演性,在行动上给对方以某种嘲弄,从而诱使他反问。一旦反问,便会发现自己上当了。一般说来,这种做法具有责罚、激怒和引诱的意味,只有这样,才会使对方无法按捺怒火,跳起来责骂,从而钻进设计好的圈套中去。仿体式辩论技巧的三种方法,语气从软到硬,反诘效果从弱到强。分别适合于不同的场合,在实战中应当针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事,区别加以运用。

2.情景构造

这是借刀杀人计的第二种情况,特点是不和对方作直接的辩论,而是以现实或设想的情景,让他面对客观的矛盾,从而认识到所存在的错误。这就是构造情景法,也有着三种基本情况:

(1)两难式构造情景

许多事情如果单从本身去论,很可能要陷入僵局,若能抓住对方主要错误,构造出特别的情景,则会使之不论怎么回答,都不能自圆其说。看下面这个例子:

B在A处求职,A似漫不经心,“在冬天食物紧缺的情况下,你从自然界能找到什么供人们吃?”

“只要是人体承受得了的东西!”

A拿起一本杂志,“把这本杂志切成碎纸,人体能够承受,可你会吃吗?”

“我说的是没经人为处理的。”

A又拿起一只核桃。

“不经人为处理,你会连皮带壳地吞下去吗?”

B两处受挫,只得离去。

这个例子就是两难式构造情景的具体应用。

(2)类比式构造情景

作家马铁丁曾经批评过一个骄傲自满的人。这个人脱离群众,但却自认为是:“只有羊呀,猪呀,才是成群结队的,狮子和老虎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的。”马铁丁同志反问道:“狮子、老虎固然是独来独往的,刺猬、癞蛤蟆,蜘蛛又何尝不是独来独往的呢?”这里利用“独来独往”进行类比,构造了一个与对方观点同形异质的情景,使他自己的观点加在自己的身上,尖锐的类比使其哑口无言。

3.外显式构造情景

即把争辩的内容外显为对比式的具体情景,让听者走进情景里自己体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一切都是向钱看,不给钱的事情没人做!”

“那假如你正和女友散步,有个外地人鼻子流着血,问你医院往哪儿走,你会不会伸出手去:‘你究竟给多少钱?’”

将“向钱看”外显为听者能够感觉到的形象,让他自然地参加情景思考,不但达到了引导的目的,而且还可以给人亲切、实在的感觉。

以上三种情况是情景构造法的基本形式,使用情景构造法,不仅会使问题简单化,还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好效果。但它绝不是万能的,具体运用时要注意:

(1)情景构造法针对那些明知错误,偏要与人诡辩或强辩的人;

(2)构造的情景要有一定的真实性,虽然不一定是生活里发生过的,但必须是可能发生的事情,漫无边际的主观臆造,就会显得非常做作,而使情景构造法失去应有的作用。

十七、欲擒故纵诱敌深入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雄辩,他常常拿出问题向别人请教,当别人回答时,他就顺势就着答案给以反驳,把对方逼到一个自相矛盾的角落里去,无力回身再战,此刻,水到渠成,把自己的道理说出来,不仅胜人口,而且服人心,达到辩论的最高境界。

有一天,苏格拉底走到市场上,突然,他一把拉着一个过路人说道:“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忠诚老实,不欺骗人。这就是公认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问:“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但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这可以说成是不道德的吗?”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那人说。

“与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成功了。这种欺骗能说是不道德吗?”苏格拉底接着发出反问。

那人回答:“那是在战争中无奈才这样做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就不能这样。”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苏格拉底停顿了一下问道,“儿子生病了,却又不肯吃药,父亲骗儿子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好吃的东西。请问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那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呢?还是请您告诉我吧?”

那人被弄得无可奈何,只好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能做到道德。”而这恰恰就是苏格拉底所要说的。

在苏格拉底这里就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技巧、使路人说出了苏格拉底想说的道理。

从理论上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通常辩论时最直接的方式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辩论中往往要采用一些“迂回”的计策。“以利引诱敌人,使一向趋之,则我虽远隔千里,亦可擒杀敌将。”在言谈辩论中,如果目的难以直接实现,陷入僵局之时,就应该采用先退一步,改换战场,诱敌深入迂回击之的方法。这种方法意在诱敌以灭之,实战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早有准备、胸有成竹,应用起来从容不迫,一般都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对方是在自以为得计的情况下冒险出击,心存胜算,往往毫无顾忌,所以一旦被迎头痛击,很可能会方寸大乱、一败涂地。

十八、权衡得失,晓以利害

在辩论中,有时争辩的核心问题往往是关于某一事物的利与害、得与失的问题,而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涉及这一类辩题的辩论中,可以针对对方的不同观点,喻之以利,晓之以害,让对方在权衡利害得失关系后,放弃其错误主张,使之与辩者的观点趋向同一,从而中止对方行为。这就是“晓以利害”的辩论技法。

某市无线电厂由于长期亏损,债台高筑,濒临破产。这天,该市电视机厂对无线电厂实行有偿兼并的大会在无线电厂举行。上千名职工感到耻辱,坚决反对兼并,人们争吵着,吼叫着,吹口哨,鼓倒掌,一片混乱。这时,电视机厂刘厂长扯大嗓门讲道:“我告诉你们一个事实:到下个月工商银行的抵押贷款已经到期,无线电厂马上就要破产,上千名职工就要失业!难道你们愿意这个具有几十年历史的我市唯一的收录机专业生产厂家破产吗?难道我们厂上千名职工心甘情愿失业,重新到社会上待业吗?请问,谁能使无线电厂不破产?谁能使上千名职工不失业?是能人,请站出来,有高招,请拿出来!你们反对兼并,拿出主意来!”

骚动的人们顿时静了下来。他面对上千双翘首以待的眼睛,接着说:“我刘××不是资本家,是国家干部。就我个人来说,叫我兼并无线电厂,我才不干呢!我又何必自找苦吃?可是我是共产党员,看到国家受损失,我于心不忍啊!”

这时,有人站起来说:“我要问刘厂长,你能保证我们不失业,保证无线电厂不破产吗?”

刘厂长说:“有些同志对我不信任,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不了解嘛。请大家放心,从并厂后第一个月起,如果再亏损,由我刘××负责。我和大家同舟共济。如果要跳海,我刘××第一个带头跳,至于具体办法,我这里就不说了!”

这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当时的情况下,面对骚乱的会场,训斥或是制止都不行,而婉言相劝也不行。这时,刘厂长直陈并厂与不并厂的利害得失,终于打破了人们的认识障碍,镇住了混乱的会场。

从上例可见,在辩论中运用“晓以利害”法,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1.洞悉利害,成竹在胸

在辩论中要顺利地运用“晓以利害”技法,首先要求辩者自己要对所辩问题中的利害得失有深刻的了解。只有真正洞悉其中的利害关系,才能成竹在胸,有针对性地向对方“晓以利害”,从而打动对方,取得共同的认识。上述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2.权衡利害,角色认同

在辩论中运用“晓以利害”技法,就是把事物的利害关系摆在对方面前,做出一番权衡,启发诱导对方,克服短期行为,放弃眼前利益,自觉地服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晓

以利害”也要注意讲话的角色。每个人都以一定的角色说话,如果站在了对立的立场上,即使费尽口舌分析其利害关系,也是无济于事的。相反,及时改换角色,以“自己人”的角色出现,再陈述利害关系,便很容易说服对方。如上例,刘厂长就是站在即将被兼并的市无线电厂上千名职工的立场上,向他们“晓以利害”的。角色认同了,心理上相容了,再权衡并厂与不并厂的利害得失,职工们自然乐意接受刘厂长的意见了。

3.化害为利,辩证思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利”与“害”之间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存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互相转化。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在辩论中运用“晓以利害”的技法,还应该多作辩证思考,对事物的利害关系进行辩证分析,能够做到在利言害,在害思利,趋利避害,化害为利。那么在辩论中就一定能高屋建瓴、奇招迭出,掌握辩论的主动权,取得辩论的胜利。如上例,刘厂长能发人所未见,从兼并的表面的“不利”看到兼并的实际的“利”,

而且分析得那么透彻、那么具体、那么实际,终于说服了只看到兼并的表面的“不利”而看不到兼并后会将这种“不利”转化为“有利”的无线电厂职工。

总之,趋利避害是人的需求的心理表现,这是“晓以利害”辩论技法的理论基础。在辩论中如果我们能洞悉辩题所涉及事物的利害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透彻的辩证思考分析,帮助对方权衡利害,明辨得失,就一定能让对方放弃错误观点,做出正确的抉择。当然,运用“晓以利害”技法也需要调动感情因素,既“晓以利害”,又动之以情,在情在理,就更能影响人的行为。

十九、从前提中引申对立结论

辩论是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交锋,具有极强的对抗性,而一个高明的辩论者则往往能从对方所提供的前提中引申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使辩论充满更为迷人的对抗色彩。本文所介绍的正是从某一前提中引申出尖锐对立结论的若干方法。

同类推荐
  • 减压生活

    减压生活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的重担以及情感的困扰,都给现代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让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
  • 塑造未来

    塑造未来

    常人往往会对未来充满恐惧,甚至有些人不惜破坏规则、违反伦理,企图获得美好的未来。本书作者独创“动物法则”来帮助我们理清自我,塑造未来。
  • 魔鬼搭讪学

    魔鬼搭讪学

    ●你想让自己朋友遍布天下吗?●你想让自己在异性面前魅力四射吗?●你想取得事业和爱情的成功吗?读完这本书,你会对搭讪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会对搭讪的技巧、方法有一个全新的领悟,你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更会再学习搭讪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让你第一次搭讪就上手。记住,没有人是交际天才,你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一个深喑此道的老手告诉你问题出在哪,你该怎样一步步地改进。
  • 品读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品读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现代新儒家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是一位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了解融西洋哲学、佛学与儒学为一体的学术,能找到成就自我与打造成功人生的大智慧,他就是梁漱溟。梁先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风雨近百年,其入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做人、处世、为学、修身等各个方面的心得,无不体现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历程中。他的思想已化为智慧的光芒,指导我们与幸福接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梁先生人生智慧的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人们会豁然开朗,看到无尽的希望,进而走向成功。
  • 用智慧改变自己

    用智慧改变自己

    本书通过精彩故事和永恒的哲理,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但又内蕴丰富的道理:智慧改写命运。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明代长篇小说:禅真后史1

    明代长篇小说:禅真后史1

    《禅真后史》是《禅真逸史》的续书,六十回,描绘了唐朝贞观年间的宫廷政治、军事战争、社会生活动态。唐朝贞观末年,上帝为扫除人间暴乱,殄灭妖氛,令已成仙的薛举下凡,在卢溪州降生为人,名瞿琰。瞿琰经仙僧指点,通五经,精武艺。年长后诛异僧、惩奸除恶,降魔除妖,最终仍旧急流勇退的故事,随仙僧林澹然修炼,遁入禅门,成佛升天。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女人受益一生的气质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气质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气质课》收集了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多年以来对女性生理、心理的研究心得,是一本写给女人的经典气质教科书,是可以让每一位女性效尤并且受益一生的力作。本书主要以魅力、仪容、气韵、心态、自信、成熟、性情为主题,多方面多角度指导女性由内而外提升自己的气质,脱胎换骨做魅力女人!
  • 七夜

    七夜

    十三年前,因为一场追杀,林源等七个人被困在一个只有黑白两色的地方,几人耗费了七夜才得以离开,但是脱困后每人对此只有一天的记忆。十三年后,一段摩斯电码预示着间隔十三年的杀人游戏又将继续。十三年后的七天时间里,林源先后见证了当年七人里有人自杀、有人精神病发、有人被害身亡。人人互相怀疑。林源通过对十三年前七个夜晚的各自回忆,以及十三年后七天内发生的一系列诡怪事情,终于找到掩藏在所谓“真相”后面的真相,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他骇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鸿蒙炼天决

    鸿蒙炼天决

    “名剑俱坏,英雄安在,繁华几时相交代?想兴衰,苦为怀;东家方起西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成,也是天地哀;败,也是天地哀”
  • 不染前尘

    不染前尘

    风欲起,花欲开,你将来。桥下变,星不改,我亦在。月起叶落花绽,昙花一现中你乘风而来,我跨之时空与你相遇,只是意外,这意外如流星一闪而过,我却许愿与你共在。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道侣走来了!
  • 替身大玩家

    替身大玩家

    落魄小保安意外进入替身游戏的世界……“WTF!?新手世界就是个万人坑?居然还有BUG?快来看啊,系统耍流氓啦!”“谁能解释一下大航海时代里为什么有金苹果这种坑货?爱德华先生,你说!”“我只是想在辐射世界快乐的拣垃圾而已…四爪猿是什么鬼?确定这不是潘朵拉?”“还有这位托尼先生,你这画风……”这是一个被害妄想症患者被游戏世界针对,继而怂出一片天的故事……【新书上传,求些收藏、推荐,大家多多捧场,拜谢!】
  • 异能通缉令

    异能通缉令

    家境贫寒的白鹭歌一直认为考入赫明大学是挺幸运的事,可是,这份幸运却在某个夜晚突然变成了不幸——莫名被追杀,在千钧一发之际被救。好吧,能保住小命,至少说明她还没有倒霉到顶点!可是,救了她的狐狸面具男人就这么死了……天哪!这份恩情让她如何去还?等等,面具男你为什么若无其事地出现在我面前还企图忽悠我进劳什子的社团?神马?加入社会团有钱拿?呃……那社团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