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4400000018

第18章 心怀宽容,则能胸襟开阔——用心容纳整个天下(1)

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家康被誉为“战国第一忍者”,不是指其忍术高明,而是说他忍耐力最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前提是胸怀一定要宽广。德川家康在58年漫长的奋斗生涯中,一生受挫、忍辱负重、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用整个胸怀去拥抱天下,最终变得比信玄更善战,比信长更果敢,比光秀更睿智,比秀吉更坚忍。

王者的风范,来自于宽广的胸怀

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壮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周恩来

统一天下后的家康,依然身体力行地做着表率工作,不仅在行动上,也在口头上对部下起着模范作用。

一天,家康召集年轻的侍卫,对他们说:“我今天要想教你们一些待人处事的道理,只要遵守这个原则,即可无过。很简单,只要用一句话即可加以概括,那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你们回去照着这句话思考吧。”

还有一次,庆长十九年(1614)初夏,家康站在骏府城院中,呆呆地看着盛开的菖蒲花,任由思绪驰骋,心里充满了痛苦。

此时,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已经逝世,德川家康虽然比丰臣秀吉要长寿,但心中并不快乐。

十年来家康励精图治,他让年轻的老师林道春将《论语》从头到尾地讲了数遍,从中找出以“礼”治国的智慧;还令人从《贞观政要》等典籍里,找到可以成为公家和武家法度的内容,以作永世之用。

但这些还是不能让德川家康安心。

德川家康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天下的安定。当时的日本少有战乱,已经有14年无战事了。这本是德川家康一生的追求,他的梦想就是荡平天下,让日本再无战争,所以他常常宣扬“太平珍贵”。

然而,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不知乱世为何物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德川家康大声疾呼和平安泰置若罔闻,似乎这些事情与他们毫不相干。

年迈的家康对时局的忧虑成了年轻人眼中的杞人忧天,包括丰臣秀吉的儿子秀赖。

生活在太平年代的年轻人,总是憧憬着自己身披铠甲挥刀上阵,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似乎战争就是一场表演秀,因此他们对江户和大阪方之间的紧张状态,不但不想着消弭平复,反而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

面对后人的天真和幼稚,德川家康并没有怒不可遏,怨天尤人。他默默地原谅了这些不能领会其苦心的人,决心尽一己之力为天下谋太平。

每当他想到秀赖尚且年幼,但是身边却尽是一些不善于调教的顽固臣子,加上自己又无法亲自去培养丰臣秀吉唯一的继承人,就深感心痛。他将自己的长孙女千姬嫁给了秀赖,借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当秀赖的母亲淀夫人将自己视为逆臣贼子的时候,她尽量向丰臣秀吉的正室北政所夫人解释,希望通过女人之间的沟通化解误会。

“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之间的事情,是家臣与家臣之间的矛盾,你要自重些。”

明白了家康心意的北政所如此告诫秀赖的生母淀夫人,希望她不要将丰臣氏拖入家臣的斗争中,这其实是保全丰臣氏的明智之举。

有位哲人曾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德川家康的胸怀可谓博大,无论是对于不了解自己的人,还是对于满怀敌意的人,他都尽量避免杀戮和仇恨,当然,他自己就要背负很多的怨恨。

宽容是痛苦的,它意味着放弃心中的愤懑不平,将往日的种种侮辱和痛苦生生咽进肚里。

同时,宽容又是明智的,因为宽容最终会换来甜蜜,而不宽容则只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即使是从追逐快乐甜蜜远离痛苦这一“趋利避害”的简单本性出发,我们也应该在伤害面前选择原谅。

宽容是我们面对伤害应有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亲密无间的朋友,有意或无意做了伤害对方的事,是宽容还是报复,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衡量。

有句话叫“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但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大,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一般人总认为,做了错事得到报应才算公平。

但英国诗人济慈说:“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

今天犯错的是朋友,也许明天犯错的就会是自己,像原谅自己一样去原谅别人,同样也就会得到别人的谅解了。

芝加哥人茅谭在林肯竞选总统期间频频发出尖刻批评。

林肯当选之后,为芝加哥人茅谭在大饭店举行了一个欢迎会。

林肯看见茅谭正站在角落里,虽然茅谭曾大声辱骂过林肯,林肯却仍然很有风度地说:“你不该站在那儿,你应该过来和我站在一块。”

参加欢迎会的每个人都亲眼目睹了林肯赋予茅谭的荣耀,也正因为此,后来茅谭成为林肯最忠诚、最热心的支持者。

所以,原谅往往是消除矛盾的有效方法,冤冤相报抚平不了心中的伤痕,只会将伤害者和被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

甘地说得好:“如果我们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解决,那么整个世界将会失去色彩。”

对志趣相同的群体来说,只有彼此互相谅解,才能共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关于容人之过,历史上有一个关于楚庄王的故事。

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一次宴请群臣,要大家不分君臣,尽兴饮酒作乐。正当大家玩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灯火熄灭,全场一片漆黑。

这时,有人乘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扯下了这个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断了,就可以查证出谁是调戏我的人。”

群臣乱成一片,以为定会有人丧命。

可是,楚庄王却宣布:“请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谁不扯断冠缨,谁就要受罚。”

当灯火再燃起来的时候,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那个调戏爱姬的人自然无法查出。

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又高兴地娱乐起来。

两年以后,晋军进攻楚国。

这时,一名将军勇往直前,杀敌无数,立了大功。楚庄王召见他,赞扬他说:“这次打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

这个将领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臣,还给臣解围,使臣感激不尽。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古语云:“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宽宏的度量,他的身边便会集结大群知心朋友。大度,表现为对人、对友能“求同存异”,不以自己的特殊个性或癖好要求别人。

除此之外,大度还要能容忍朋友的过失,尤其是当朋友对自己犯有过失时,能不计前嫌,一如既往。

德川家康曾用行动去点燃了战国黑暗长夜的灯光,他的光芒照亮了后世,也照亮了他自己。那些仇恨,也都随着年月消失,无人提及。谅解他人或许并不能改变对方,但是却可以给自己一个积极光明的人生,成就一个王者的风范。

生活中,冲突和争执在所难免,青少年要学会用和平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争执。

一个人经历过一次忍让,就会多一分宽阔的心胸。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青少年只有学会宽容,身边才能够充满知心朋友和良师。

不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计较太多

谨小慎微难成大事。——席勒

作为丰臣秀吉的臣子,当丰臣秀吉讨伐九州岛的时候,德川家康也派了人马一同前往。

但是在他十二岁的儿子长松丸(德川秀忠)眼中,父亲的安排似乎不太妥当。

“孩儿听说大阪的兄长要随关白(秀吉)一起出征,但是父亲派去大阪的人,只有本多广孝,与长兄一起不过三千人,如此一来,长兄恐怕会被关白大人轻视。”

家康颇为惊讶这个孩子的担忧,但是他很快正色解释道:

“此次征伐九州岛,大势已定。去年十二月,关白被任命为太政大臣,不久前又获得赐姓丰臣的殊誉,他先后击败了毛利、四国,已经对北九州岛形成了压制之势。

这一回,又有前田利家、羽柴秀次的大力协助,应付战事已经游刃有余。因此父亲才只派了三千人。你明白了吗?”

这番话对长松丸来说,还是比较晦涩。

“前已尽力,现在就不需要了?”

“对!其实就算是不派一兵一卒,也对得起关白。因为他的十二万大军变成十二万五千或是十二万八千,对于整个局势并不重要。所以我还不如让人看到,在关白的大军后面,还有无数的德川军为后备。这样更能威慑对方。你的想法太肤浅了。”

长松丸似乎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往本来就很强大的部队派兵,不如保存实力,让整体形成两个都有威慑力的部分,相互照应。

这是从大局出发而做出的安排,相比于长松丸所说的给长兄撑门面,实在高明得多。

顾全大局的人,不拘泥于区区的小节;要做大事的人,不追究一些细碎的小事;观赏大玉圭的人,不细考察它的小疵;得巨材的人,不为其上的蠹蛀而怏怏不乐。

因为一点瑕疵就扔掉玉圭,还是得不到完美的美玉;因为一点蠹蛀就扔掉巨材,天下还是没有完美的良材。

要做成大事,须统观全局,不可纠缠在小事上,摆脱不出。

北宋年间,有这样一个故事:

名将狄青要出守边塞,好朋友韩将军向他推荐了一名猛士刘易。刘易熟知兵法,善打恶仗,并对狄青守卫的那段边境的情况非常熟悉。

但是刘易有个不良嗜好,爱吃苦荬菜,一顿饭吃不到苦荬菜就会呼天喊地,骂不绝口,甚至还会动手打人,士兵、将领都有点怕他。

刘易和狄青一起到边塞后,忙于军务,每天早起晚睡,从内地带的苦荬菜很快就吃完了,而边塞又见不到这种野菜。

这天,士兵送来的莱里缺少了苦荬莱,刘易便把盛饭菜的器皿扔到地上,并在军营中大闹不止。

士兵将此事情报告给狄青,狄青听了非常生气。

就这种情况而言,刘易这样的人是绝不能留在戍边军队中的,但刘易又确实与众不同。

狄青考虑,与这种性格刚烈的人发生正面冲突,不仅破坏了自己与韩将军的朋友关系,而且会影响刘易的情绪;如果放任不管,势必会动摇其他士兵的军心,影响戍边大业。

于是,狄青出面好言安抚刘易,并立即派人回内地去取苦荬菜。

一部分将领见这种情况,非常不服气,说狄将军骁勇善战,屡建奇功,而刘易何德何能,却要狄将军放下军务派人去给他弄苦荬菜吃。

有些气盛的将领还想去与刘易比一比武艺,杀一杀刘易的威风。

狄将军急忙劝阻众将说:“刘易原来不是我的部下,如果你们与他计较,争强斗胜,传出去势必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我们现在要加强团结,绝不能争一时之短长。”

当这些话传到刘易的耳中时,他非常感动。

狄将军派人专程去弄苦荬菜,刘易觉得自己获得了同情和理解;听说狄将军劝阻将领勿争强斗胜,刘易觉得这才是真正顾全大局,宽宏大量之人。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不该再给忙碌的狄将军添麻烦。

过了几天,刘易懊悔地去找狄青,说:

“狄将军,您治军严整,我在韩将军手下时就有耳闻。我因这么点小事就大闹,您不仅不责怪我,还原谅了我,我一定会报答您。”

从此,刘易再也没为苦荬菜闹过事,并且逢人便夸狄将军的宽阔胸怀。

狄青的宽宏大量、不对小事的计较,不仅避免了队伍的分裂,还成功的俘获刘易的心。同样,德川家康顾全大局的安排,也更能威慑敌人,远比逞一己之能有意义。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会把时间花在人际间一些无意义的小事情上,如果一个人对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情做出了小题大做的反应,就可能导致极其糟糕的后果。

如果我们都有一种不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意识,那么我们做事就会有针对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做事效率,让自己更出色。

没人能限制你的追求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德川家康常教导身边的家臣,而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向上看’,‘不忘自己限度’”。他时常提醒家臣,可别忘了这句话。

家康的话看似平常,实则是在告诉我们,做人既要有自己的目标,又不能好高骛远,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向上看”是无限的,但,如果“忘了自己的限度”,只是因羡慕而一味向上爬,渐渐失去脚踏实地的精神,就会犯下许多的错误。

家康还曾说到:

“人的一生之中,有三次不好的变化。首先是十七八岁时,受朋友的影响学坏。接着是到了三十岁左右,对于取得的功绩产生骄傲,心底里看不起老练的人。最后是到了四十岁,以为万事皆休,无着眼于将来,积极性贫乏。完全避免这三次变化,平安度过,就能成为身无遗憾的伟人了。”

认识自己的有限性,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更好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这样的意识与古希腊的一个神庙上的著名格言相似: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在丰臣秀吉初掌朝政的时候,非常需要德川家康的支持。究竟是选择与丰臣氏为敌还是为友,让德川家康思考良久。他给出的最终答案是为主仆。

尽管德川家康的实力并不弱,但是他知道,天下一统还有很多暗礁要防,此时挑起战争,只会让天下重归于乱世,而凭他德川家康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平复的。

到了德川家康掌政的时候,他不想像织田信长或是丰臣秀吉那样,人死国灭,他知道一个人的影响力不可能持久,必须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政权,于是,他倾尽晚年的最后精力,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幕府章程,德川幕府得以保存了二百年之久。

同类推荐
  • 勇敢的补锅匠:约翰·班扬的故事

    勇敢的补锅匠:约翰·班扬的故事

    英国作家约翰·班扬出身寒微,只接受了很少的教育并且被学校开除,成年后靠做补锅匠谋生,最终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本书是根据他的生平改编的故事,展现了他从补锅匠到大作家的历程,包括他的艰辛奋斗,他的敢作敢为,他的悲欢离合,让读者一瞥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 “大刀神将”秦基伟

    “大刀神将”秦基伟

    秦基伟(1914年-1997年),湖北红安人。参加过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大革命时期,历任红31军274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西路军总部四局局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独立支队司令员、129师新编第11旅副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四兵团15军军长等职;建国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回国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第二政委、第一政委、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4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1997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自1959年以来的第一次大阅兵,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隆重的首都大阅兵。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快穿系统:宿主大人别崩了!

    快穿系统:宿主大人别崩了!

    (推荐免费新书:逆天娇妻:枭爷别太撩)某年某月某日,某只系统可怜巴巴的看着面前这个低头只顾着玩游戏的女人,“宿主,我们应该去下一个位面了!”女人抬头:“等一会。”某系统哭唧唧,等一会!你两个时辰前就是这样说的……………………“宿主,那是女主不能拍呀!”九妖妖看着帝九歌即将拍到女主头上的板砖心惊胆颤的喊道。“急什么,又不是拍死!”帝九歌微微停顿,没有听九妖妖的话,直接一板砖拍了下去。系统望天:唉……管理者肯定要来找它了……呜呜呜~
  • 重生之一等弃妇

    重生之一等弃妇

    岳筝是一个幸福的女儿,他的父亲为了她的感情,救下莫家掉入沉水塘的小儿子。不惜落个挟恩以报的骂名,也要莫北轩娶了她。并发誓,一生一世只娶此妻,贫贱富贵不弃。但她却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新婚之夜,丈夫便一夜不归。一月不到,便参军评判。让她独自一人,在莫家,在那个村子里,承担她的罪孽。丈夫参军离家七个月,她生下了一个足月的儿子。丈夫离家二年零四个月,归,赐了她休书一封。岳氏女淫奔无义,挟恩骗婚,犯七出之条,休。岳筝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她重生了。这一世,她却倍加珍爱那个前生她视为她的罪孽的儿子。这一世,她尽量规避前世旧路,努力探寻自己的幸福生活。上天待她不薄,附赠了她一个奇异的空间,有世间的各种花卉,载满了奇花异果,最重要的是满园采蜜的蜜蜂。什么?蜂王告诉她,空间里的蜂蜜能使人百病不侵,可治世间六十四种病症?还有一种蚕桑花,可饲世间难活之冰蚕。。。。。。。本文一对一,异能种田。男主不涉简介,请移步正文。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零之曙光

    零之曙光

    当埃里克?沃森,重新拿回在二十一岁时,被赶出去的房子时。守在门外的记者,举着话筒问道:“恭喜你,埃里克先生,沃森家族又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那么你对你背后,人们称呼的那一大堆头衔,更喜欢那一个呢?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学者?冒险家?还是刚刚获得的爵位”。“不不不,我想你们误会了,我更喜欢你们称呼我,当时对我父母定罪时的那个称呼,贼,一个臭名卓著的盗墓贼”。埃里克?沃森挑了挑眉,讥笑道。【蹩脚的盗墓贼李伢,穿越到伦敦一个崩塌的盗墓家族,追寻了历史的脚步(财富),揭开一个个尘封已久的秘密。层层剥落的谜题,巧夺天工的机关,深藏其中的异宝奇珍。】
  • 斗罗之我的武魂通万界

    斗罗之我的武魂通万界

    新书《我是一个没得感情的刺客》《斗罗之我千寻疾不能死》普通书友群:723067861,无须验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废材逆天小魔妃

    穿越之废材逆天小魔妃

    他是这世界上最最强大的人,无人能敌。他是世人惧怕的爆裂无情的帝尊,却对她宠的入骨。
  • 卜算谋

    卜算谋

    此书讲述的秦末汉初,焚书坑儒之后,儒家就此没落,而春秋大儒荀子的后世亦有传承,但被迫改为孙姓,故事的主人公荀子后人孙莫,则撑起了儒家最后的脊梁,将其香火延续,且看孙莫如何带领儒家在法家,道家,墨家中如何辗转,以算为卜,以计为谋,在汉初便奠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这一后人伟业。
  • 盼着春天的小女孩

    盼着春天的小女孩

    小草本来有个很幸福的家庭,可自从爷爷去世,妈妈和爸爸离婚后,小草的人生,从此就变得坎坷起来,成了一颗真正的小草,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比同龄的孩子都要懂事得早、懂事得多,也幸好,还有奶奶疼爱她……在小草十七岁那年她辍了学,独自一人去了G市打拼,在G市打拼的五年里,小草受了不少委屈和白眼,可是坚强的小草并没有被外来的言语打垮,在她的坚强和努力下,她终于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美容中心,让奶奶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 我真的想当个老师

    我真的想当个老师

    黑葵小队,是雇佣兵中的杀神,是战场的一代战神。他因一次任务而放弃了雇佣兵生涯。回归都市,回归于平凡,且看他如何演绎老师与英雄之间身份的互换。铁血与育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