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2600000051

第51章 信息时代需要学点经济知识(1)

生存竞争要懂的经济学

第一节信息

我们并不了解真实的世界——信息不完全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只能吃没有米粒的野菜汤度日,七天没尝到粮食,白天也只得睡觉。一天,颜回讨到一点米回来做饭,饭快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抓取锅中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拜见孔子并端上饭食。孔子装作不知颜回抓饭之事,说:“今天我梦见了先君,把饭食弄干净了去祭先君。”颜回回答说:“不行,刚才灰尘落进饭锅里,扔掉沾着灰尘的食物是浪费的,我就抓出来吃了。”孔子叹息着说:“所相信的是眼睛,可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以相信;所依靠的是心,可是心里揣度的还是不足以依靠,看来了解人真的很不容易。”

孔圣人尚不易辨识真实的世界,而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要洞穿世间万物就显得更不容易了。我们总是愿意选择相信眼前的世界,但是这却并不是最真实的世界,因为我们无法看到所有的信息。

古典经济学有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完全信息假设,即假设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对商品的所有信息都了如指掌。实际生活中却常常不是这么回事,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中。

我们知道,沃尔玛“天天平价、始终如一”是沃尔玛驰骋全球零售业沙场的营销策略,也是沃尔玛成功经营的核心法宝。但古往今来商家皆牟三分利!10元钱进货的商品8元钱卖,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实际上,商店不可能把所有的商品都如此打折销售。我们能够注意到的是,只有部分商品如此打折,并且是轮流打折。这一次是饮料打折,下一次是衣服打折,还有可能是日用品打折。其他商品的价格和别的超市没有区别,这就是真实的沃尔玛营销状况。

去沃尔玛超市,消费者不可能知道究竟有什么商品在打折促销,当他来到沃尔玛,不可能只买自己预期的打折商品,很可能还买其他商品。在经济生活中,消费者掌握的商品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以不完全信息为基本出发点,可以使我们对市场经济有更真实的了解。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发现信息不完全,并由此导致误解的实例。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带着女友到公园游览。他们在途中的一个凉亭停歇。小伙子看到不远处有卖冷饮的摊点,就问女朋友要不要雪糕。女友回答说不想,小伙子就径直去了冷饮摊点,一会儿,他带了雪糕和可乐边吃边走了过来。女友很不高兴,埋怨男友不体贴:“为什么你只买自己的份?”小伙子一脸无辜:“你不是不想吃吗?”女友更不高兴了:“可我没说我不要可乐。”接下来一路气氛凝重,两人也都玩得不开心。

即使是一对恋人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可见,信息不完全在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普遍性。

实际上,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信息不对称。因此,人们总是尽可能获取自己所要了解的完全信息。

政府只有在掌握完全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对事实有全面而真实的把握,以这些信息为根据所作出的决策才具有现实可行性。个人和企业也需要大量地掌握经济信息,才能在市场的变化面前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策略,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在获取完全信息的过程中,信息商品为人们所推崇。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同于普通商品。人们在购买普通商品时,先要了解它的价值,看看值不值得买。但是,购买信息商品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之所以愿意出钱购买信息,是因为还不知道它,一旦知道了它,就没有人会愿意再为此进行支付。这就出现了一个难题:卖者让不让买者在购买之前就充分地了解所出售的信息的价值呢?如果不让,则买者就可能因为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而不去购买它;如果让,则买者又可能因为已经知道了该信息而不去购买它。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做成生意,只能靠买卖双方的并不十分可靠的相互信赖。

信息是不完全的,这就决定了竞争是不完全的,决策个体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私人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不完全和非对称条件下,完全理性转化为有限理性,即经济个体是自私的,按最大化原则行事,但他通常并不具有做出最优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经济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理性也就是有限的。

如今,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中兴起的分支,它抛弃了完全信息假设,而以不完全信息假设正视社会和市场,这一假设对我们认识经济世界有重要作用。

为什么买的不如卖的精——信息不对称

大家都知道“东床坦腹”是指乘龙快婿,究竟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渊源呢?其实这与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晋代太傅郗鉴想在丞相王导府上物色个女婿,便派他的门生到王家代自己挑选。门生来到东厢房王家子弟齐集的地方一个个相看了一番,回去向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小伙子都很好,难分上下。不过,听说您要选女婿,他们个个都打扮得衣冠楚楚、举止矜持,希望能被选中;只有一个后生躺在东边的床上,敞开衣襟,露着肚皮,满不在乎,好像根本不知道您要选女婿似的。”郗鉴听了,高兴地说:“这个人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于是郗太傅就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人。后来经过打听,原来那个躺在床上坦露肚子的就是日后成为大书法家的王羲之。

此故事作为美谈流传了下来,渐渐地人们就把别人的好女婿称为“东床佳婿”、“东床坦腹”、“东床”和“东坦”等。

王羲之敢于将自己的真实面展示给别人,而郗太傅也能慧眼识人。这和经济学中的信息对称有异曲同工之妙。信息对称就是指相关信息为所有参与交易各方共同分享,在市场条件下,要实现公平交易,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必须对称。换句话说,倘若一方掌握的信息多,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二者不“对称”,这交易就做不成;或者即使做成了,也很可能是不公平交易。

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则是十分普遍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之大,甚至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

人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对商品的个体信息认知也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有些商品是内外有别的,而且很难在购买时加以检验。如瓶装的酒类,盒装的香烟,录音、录像带等。人们或是看不到商品包装内部的样子(如香烟、鸡蛋等),或是看得到、却无法用眼睛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如录音、录像带)。显然,对于这类产品,买者和卖者了解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卖者比买者更清楚产品实际的质量情况。

可以说自交换产生以来,人来社会一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信息对称的假设基础之上。当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信息对称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普遍性,研究信息经济学的学者因而获得了1996年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不对称引起信息多的一方欺骗另一方的可能性。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将使行政权力失去监督,滋生政府腐败;企业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不对称会引起机会主义行为;劳动力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会使雇主和求职者受到侵害;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是诚信丧失的根源……所以,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经济学的热门话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随处可见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如果你加倍努力干好工作,你的老板理应多付你工资,但因为他对你的努力程度只是有个模糊概念,所以你的业绩奖金只是你薪水的一小部分。如果老板能完全看清楚你的能力与努力,他就可以将你的薪水与表现挂钩。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你想在附近的餐馆吃饭,但是不知道哪家最好,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品牌店,因为大家都知道品牌店不会差。由于顾客不会一家家去寻找最好的餐馆,所以一般来说老字号餐馆能够收费更高。

当然,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人们总是能够想出高超的解决办法,用以提高信息的质量,或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损失。举个例子来说,当你需要购买电脑但同时对电脑硬件又不了解时,你会找懂行的朋友咨询,参考网站和杂志,希望借此能得到实用信息,在想购买的产品中作出理性的选择。正是通过不断地搜寻信息,以希求获得最全面的信息,给自己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不过,信息不对称也不见得完全是坏事。比如国防机密,所有信息都公之于众,反倒会妨害国家安全。夫妻双方信息完全对称,各自连自己的一点隐私都没有,生活往往并不幸福。距离产生美,糊里糊涂的爱,也许更能幸福一点。其实仔细想想,信息对称,这世界反倒无趣了。在信息化的今天,还是给各方留一点私人空间为好。

只要我们收集对方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小于所得的收益,减少信息不对称就是理性的。或者说,寻找更多信息增加的成本小于由此增加的利益,寻找更多信息就是理性的。绝对理想的东西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我们追求次优化或较完美的状态,是我们认同不对称信息的重要原因。

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信息不对称也是正常的。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求完美,也没有必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实现信息完全对称。当然,也并不是说,信息不对称就好得不得了。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努力获得对方更多的信息。比如,政府行为要尽可能公开化,要买二手车还需要请专家鉴定等。

21世纪就是一个信息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拥有信息越多,越有可能做出正确决策。对社会来说,信息越透明,越有助于降低人们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但是客观事实是,一小部分人垄断事物状态的信息,而另外绝大多数人则缺乏事物状态的信息。提高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加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以我们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头脑,我们将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给我们造成损失。

劣币为什么会驱逐良币——柠檬市场

阿克洛夫在197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他本人也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是次品市场的意思。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信息时,柠檬市场会出现,低质量产品会不断驱逐高质量产品。

“劣币驱逐良币”是柠檬市场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金属货币作为主货币有较长的历史。由于直接使用金属做货币有不便之处,历史上人们将金属铸造成便于携带和交易、也便于计算的“钱”。人为铸造的“金属货币”,有了一个“面值”,或称为名义价值。这一点变化,使得铸币内在的某种金属含量(如黄金含量)产生了与面值不同的可能,如面值1克黄金的铸币,实际含量可能并不是1克,人们可以加入一些其他低价值的金属混合铸制,但它仍然作为1克黄金进入交易流通中。

16世纪的英国商业贸易已经很发达,玛丽女王时代铸制了一些成色不足(即价值不足)的铸币投入流通中。当时在英国很受王室看重的金融家兼商人托马斯·格雷欣发现,当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铸币同时进入流通时,人们会将足值的货币贮藏起来,或是熔化或是流通到国外,最后回到英国偿付贸易和流通的,则是那些不足值的“劣币”,英国由此受到巨大损失。鉴于此,格雷欣对伊丽莎白一世建议,恢复英国铸币的足够成色,以恢复英国女王的信誉和英国商人的信誉,以免在贸易中受到不足价值铸币的“驱逐”。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花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因为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从而产生柠檬市场效应。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二手车市场模型”可以形象地解释这种现象。

同类推荐
  •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你面前:企业倒闭,百业萧条,更可怕的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中国35%的经济产出都要依靠外贸出口,而这些产出所依赖的终端消费形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步步恶化已经没有往日的风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冲击到目前为止是有限的,还没有真正开始,真正的开始会是什么时候?就是美国的防火墙破裂之后。美国的防火墙一旦破裂,冲击到美国的消费市场,由于美国进口的减少,使我们的出口受到影响,从而打击到我们经济的基本面。
  • 近代以来上海城市规模的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近代以来上海城市规模的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历史学的视角和方法出发,梳理公共租界、法租界、条约时期上海租界以及1937年到1949年的上海城市规模问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上海城市规模的变迁。
  • 做决定前,读一点经济学

    做决定前,读一点经济学

    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身在其中的不少人都担心“现在不买房子,恐怕以后更买不起”。超市里的蔬菜,晚上要比早上便宜,我要不要晚上再买菜?股市一直不景气,手里持有的股票有一段时间了,要不要抛出去?刚毕业上班挣得很少,可生活在大城市,什么都要钱,我该如何分配自己的工资呢?周一上班,我是开车去呢,还是坐地铁?诸如此类的现实困惑很多,我们总是徘徊在得与失之间。面对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读一点经济学,从而去了解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生活和工作。
  • 万科真相

    万科真相

    “空手套白狼”,一个原本下海的“小官员”,如何能在20年间打造出中国最大房企帝国…… “做空卖空”,一个本是作坊式的贸易公司,如何能在3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住宅企业…… “资本滚雪球”,一个曾经在菜市场兜售股票的企业,如何能在18年间滚出超过美国前四大房产公司之和的市值……
  • 迷航

    迷航

    本书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公认的一部管理“圣经”。全世界多家航空院校将其作为必修教材,还有很多院校将其列为课外参考读物,其在业界的影响可见一斑。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航空公司的运营、规划、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航空运输专业学生,以及所有与航空运输行业相关的人员的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性空臻禅师语录

    性空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已入我心

    君已入我心

    你可知,同心结代表一生一世一双人,你可知,木槿花下处处有雪莲。
  • 峨眉七矮

    峨眉七矮

    还珠楼主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他的一生,历经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其作品多达1700万字。他的小说,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融合侠义和武术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发挥,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宏大气魄。本社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规模推出《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本书是其中之一种。
  • 来吧穿越者

    来吧穿越者

    魔界少年偶然间在自家书房发现一张召唤阵,法阵启动后,漫天的彩光绚丽夺目,朦胧的雾气中有个曼妙的身影正款款而来……迎着漫天华光而来的究竟是异世界的美少女还是毁天灭地的战神?!这是一个关于少年在剑与魔法的奇幻大陆上天入地寻找现代穿越者的奇妙冒险故事……
  • 魔禁法典

    魔禁法典

    一本魔书,书中记录的都是禁忌,无人翻看过,据说看过的人已经死了。这是魔法的世界,世界中绚丽多样的魔法令人目眩。一位少年因一本书悄然崛起。
  • 所有瞬间都是你

    所有瞬间都是你

    为了家族利益,林粤和叶慎安结婚了。他们一个是百分百优秀的酒店总经理,一个是纨绔蠢萌的等闲公子哥。婚礼当天,新郎迟到。婚后第一天,新娘留下一纸便条,不知所终!因为莫名其妙的“绿帽危机”,叶慎安远赴巴黎追妻,终于化解了重重乌龙,和林粤开启了蜜月时光,却因为一个突然闯入视线的女孩的背影,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青春记忆。原来在轻狂的年少时光,林粤已埋下了关于叶慎安的秘密……两人回国后,世悦酒店的经营不断遭遇挑战和危机,前男友陈伟廉回到林粤身边深情守候,叶慎安的追妻套路只得再度甜蜜升级!
  • 全球无限入侵

    全球无限入侵

    如果天上的“太阳”变成了主神,各种电影、小说、漫画、连续剧等等作品的剧情发生在了现实。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类将每一次的全球遭遇入侵称作“大降临”;个人或团队前往异位面入侵称作“小降临”。林斌在第三次全球遭遇入侵的时候战死,出于未知原因重生回到了全球第一次遭遇入侵之前。时间回到了他前去洛杉矶见女网友,见证了外星人的第一次入侵的开始……
  • 吾有神助

    吾有神助

    身体有座坟,住着一批神。坟头有棵树,猫在上边住。
  • 快穿之你在我心里

    快穿之你在我心里

    机关算尽,没有巧合一个是疯子女神,一个是一贫如洗小可怜一切的一切都汇聚为终点女神骗走小可怜,小可怜成为小疯子的大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