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2600000115

第115章 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学问(10)

再贴现最初也不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原本是用来帮助商业银行周转资金的。商业银行虽然经营的就是“钱”,但它们也有“手头紧”的时候。为了帮助“手头紧”的银行渡过难关,中央银行就为他们开设了再贴现的窗口,为它们提供资金援助。

渐渐地,再贴现变成中央银行的一大“法宝”。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发现从中央银行再贴现借钱比较划算,就会更多地申请再贴现。这样一来,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了,货币供应量自然也会增加。而且,再贴现利率的降低也会最终带动其他利率水平的下降,起到刺激投资和增长的作用。反过来,中央银行也可以提高再贴现率,实现相反的意图。

再贴现这个“法宝”不但能调控货币总量,还能调整结构。比如,中央银行规定哪些票据可以被再贴现,哪些机构可以申请再贴现,这样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使得政策效果更加精确。

再贴现政策分为两类:

一类是长期的再贴现政策,这又包括二种:一是“抑制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提高再贴现成本,从而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二是“扶持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以放宽贴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另一类是短期的再贴现政策,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制订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的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和超额准备金,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市场的资金供求。

再贴现政策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1.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

2.能产生告示效果,通常能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

3.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

当然,再贴现政策效果能否很好地发挥,还要看货币市场的弹性。一般说来,有些国家商业银行主要靠中央银行融通资金,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的弹性较大,效果也就较大,相反有些国家商业银行靠中央银行融通资金数量较小,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上的弹性较小,效果也就较小。尽管如此,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仍有较广泛的影响。

尽管再贴现政策有上述的一些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1.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首先,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贴现,或者贴现多少,由商业银行决定,如果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其次,增加对中央银行的压力。如商业银行依赖于中央银行再贴现,这就增加了对中央银行的压力,从而削弱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再次,再贴现率高低有一定限度,而在经济繁荣或经济萧条时期,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或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借款,这也使中央银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2.从对利率的影响看,调整再贴现利率,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即使影响利率水平,也必须具备两个假定条件:一是中央银行能随时准备按其规定的再贴现率自由地提供贷款,以此来调整对商业银行的放款量;二是商业银行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利润,愿意从中央银行借款。当市场利率高于再贴利率,而利差足以弥补承担的风险和放款管理费用时,商业银行就向中央银行借款然后再放出去:当市场利率高于再贴现率的利差,不足以弥补上述费用时,商业银行就从市场上收回放款,并偿还其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才能支配市场利率。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完全如此。

3.就其弹性而言,再贴现政策是缺乏弹性的,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再贴现率不随时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因此,再贴现政策的弹性是很小的。

上述缺点决定了再贴政策并不是十分理想的货币政策工具。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的重要法宝——利率政策

2007年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五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1.35 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1.17个百分点。2007年底,央行发表报告认为,利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一是融资成本适度上升,有利于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抑制过度投资;二是连续多次加息,有利于引导居民资金流向,稳定社会通胀预期。在物价水平走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提高存款收益水平并努力使实际利率为正,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意愿下降速度已明显放缓,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第一、二、三季度降幅分别为5.6、4和0.9个百分点,幅度明显减小。第三季度,储蓄存款余额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在五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适度缩小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利差在各次利率调整后分别为3.60%、3.51%、3.51%、3.42%、3.42%,利差从年初的3.60%逐步缩小为3.42%,累计缩小0.18个百分点。

央行表示,利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

利率为什么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因为利率是资金使用的价格,它的涨跌关系着居民、企业、政府各方的钱袋,能不让人紧张吗?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变量。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央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实现宏观调控的既定目标。利率上调有助于吸收存款,抑制流动性,抑制投资热度,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利率下调有助于刺激贷款需求,刺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利率这个经济杠杆使用起来要考虑它的利弊,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幅度调整都是讲究艺术的。以日本10年漫长的经济衰退时期的零利率政策为例: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大量借款不能偿还,给银行机构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中小企业因资金周转不开大量倒闭,殃及中小银行金融机构跟着破产,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日本政府扩大公共事业投资,年年增发国债,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负债累累,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国家几乎无法运用财政杠杆调节经济。为了防止景气进一步恶化,刺激经济需求,日本银行于1999年2月开始实施零利率政策。2000年8月,日本经济出现了短暂的复苏,日本银行一度解除了零利率政策。2001年,日本经济又重新跌入低谷。2001年3月,日本银行开始将金融调节的主要目标从调节短期利率转向“融资量目标”,同时再次恢复实际上的零利率政策。2006年7月14日,日本央行解除实施了5年零4个月的零利率政策,将短期利率从零调高至0.25%。零利率的解除,也标志着日本经济开始明显复苏。

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逐渐深化,打破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金融神话”。他所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格林斯潘在回答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沃克斯曼的问题时表示,他从自己的思路中“发现了一个缺陷”。格林斯潘说:“当时我犯了一个错误,以为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各银行和其他企业有能力保护自己股东的利益和公司内部的公正性。” 格林斯潘承认他遵循了18年的“自由资本主义”指导市场的信条出了问题,并为此道歉。他承认信贷危机“与我所能想象的任何情形相比,涉及面都要大得多”。

格林斯潘也为自己辩解:“纵观当时的情况,美联储作出的哪一次加息减息不是必要的呢?”不过,格林斯潘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文章中也承认,他任职期间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长了美国房价泡沫。但他却认为次贷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全球经济扩张,正是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导致投资者低估了风险。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金融危机之所以发展成为全球性经济危机,与美国政府没有很好处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当时泡沫破裂美国经济就应该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很短。为什么那么短?因为是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他说。 经过一年多加息,美联储又大幅度减息,基准利率从3.5%降低到过去近50年来的最低点1%。 他认为,由此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一度高度繁荣,“代价是房地产更大的泡沫,泡沫破灭以后就更难解决”。 随着2006年年初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批评者认为,格林斯潘当初奉行的低利率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正是当年颇有成效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了房地产泡沫以及次贷危机的爆发。

在经济跌入低谷时,低利率利率政策的实施减轻了企业的债务负担,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由于市场利率的下降引起存款利率的下降,使储蓄者蒙受一定损失,直接影响到个人消费的提高;另外,由于短期资金唾手可得,助长了某些金融机构的惰性。在低利率政策下,金融机构不用说实行证券化、开发衍生金融产品,就是连传统的存贷业务利润空间都很小,特别是保险行业经营已出现困难。因此,过低的利率使金融机构丧失了扩展业务与进取开拓的内在动力。更为严重的是,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意味着日本利用金融手段刺激经济的余地也越来越小。

央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不同国家的利率标准也不尽相同。中国央行领导人曾用“橘子是不能跟苹果相比”的形象比喻来说明各个国家利率手段的内涵和定价机制不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西方很多国家和过去十年中的日本一样,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西方各国对于中国实行零利率政策的呼声很高。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利率对本国汇率和对他国汇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利率是货币供求关系的产物,增加货币投放量,市场上货币增多,供大于求,导致利率下降;反之减少货币投放量,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供不应求,利率提高。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如果中国增加货币投放量,利率降低,而假设美国利率不变,在外汇市场上导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反之如果美国降息,而中国利率不变,将导致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因此,一国的利率政策不仅会影响到本国人民的利益和经济发展,还会通过汇率作用于他国的经济。

经济泡沫产生的幕后推手——流动性

流动性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现在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货币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

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出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年 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高于贷款总额即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7万亿元。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迹象。但是,严格地说,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而已。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案例:共享经济—链接未来世界的入口 (第24辑)

    案例:共享经济—链接未来世界的入口 (第24辑)

    《案例》是蓝狮子(中国)企业研究院,针对中国企业“创新”与“变革”两大主题进行实证研究,推出的电子单行本系列,旨在为中国企业管理者和财经研究者提供鲜活的商业案例。共享经济源自于一种认知: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兴趣来过日子,那么资源很快会因为物欲而枯竭。于是,在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的背景下,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商业结构。
  • 经济学越简单越实用

    经济学越简单越实用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经济学的本质、经济学独特的思考方式以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进行了系统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大量的生活案例,从日常生活、教育、职场、消费等方面,全面剖析了经济学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帮助广大读者掌握经济学的精髓,学会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奠定成功人生的基础。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一点也不复杂,也不难理解,困扰我们的是故作艰深的语言和拒人千里之外的形式。本书没有让人望而生畏公式图表,也没有难懂的术语,更没有枯燥的实证。托马斯·索维尔用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案例,为我们讲解经济学博士都不一定能完全掌握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让所有人都能体验毫无障碍的阅读,并且在无形中学会经济学这一门专业知识体系和分析工具,让普通人不再受含糊的政治辞令和晦涩的经济学术语的迷惑,掌握经济社会的运转规律。通过本书,我们将会了解价格、投资和国际贸易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会对媒体、政治家、公知的言论保持警醒和怀疑,不再不加批判地用“穷人”和“富人”来区分不同的人群。我们还会对房租管制、贸易平衡、贫富差距、统计数据产生全新的认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现实应用篇》《房租管制法》为何无法有效限制租金?医疗保险才是造成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以男女平等为目的的政策为什么反而加剧了性别歧视?仔细检视现实就不难发现,许多决策的实际效果往往与其初衷背道而驰。是什么影响了决策的质量,经济学又能为此做些什么?经济学绝不只是书本上的数字、图表和公式,它更是与政治、社会、心理密不可分的现实生活。当我们上班、纳税、买房、投资、储蓄、看病时,我们都该成为经济学家。在本书中,托马斯·索维尔将带领读者用经济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住房、医疗、就业、移民、歧视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抽丝剥茧,透视决策失误背后的经济学逻辑。读毕此书,你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摆脱短视思维的桎梏,并有能力在面对新问题时提出兼具高度与深度的独到见解。
  •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热门推荐
  • 许宁一生

    许宁一生

    “我不知道这段感情是否能长久,但是现在,我只想将身旁的你拥入怀中。”“你的身影不经意地闯进我的生活,我一见到你,就再也不想移开视线了。”“这一生很长很长,先前的时间已经没有了,往后的余生我只想有你。”他将满腔温柔,都给了她。她用余生拥抱他。
  • 逆水而行

    逆水而行

    霍品从鸡心湖缩回目光,眼睛又涩又胀。侧过头揉揉,眼前顿时一片模糊。一个人向霍品跑来,霍品怎么也看不清。到跟前儿,是刘会计。霍品问这么慌张,出啥事了?刘会计边揩汗边说吴乡长让霍品开会。霍品说知道了,却不动弹,目光再次抛向鸡心湖。湖水刚刚融化,泛着青色的光泽,在湖水映照下,岸边那排红房子格外刺眼。刘会计焦急地说,吴乡长让现在就去。霍品不答,却瞅着刘会计脖子上的伤痕问,又挂彩了?刘会计捂着脖子嘿嘿笑,不再催促。霍品这才往回走,慢悠悠的。霍品前后当了二十多年村长,乡政府大门进了无数次,现在却挺犯愁进去。不想见吴石。
  • 送苗七求职

    送苗七求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炮灰青莲逆袭记

    炮灰青莲逆袭记

    青玖几乎形神俱灭,剩余的一缕神魂各种穿梭于别人的人生。替别人完成各种心愿,获得灵魂之力,修补自己的神魂,直到某一天,她才恍然,原来她就是别人眼中的炮灰,好吧!炮灰她也认了,她只想悄咪咪地活着而已。
  • 小市场

    小市场

    生活的年月,水自流时光阴蹉跎,当回忆起光阴在岁月划痕时,总觉得该留住些美好。城市最底层的平凡生活,也许我们可以从平凡中读懂人生……
  • 605高地

    605高地

    对石茂成的注意源于一个来自淮北地区的青年导游。那天,林东秀因核实某文史事件的场景去了一趟位于市东兴大道的历史博物馆。身为《省史纵横》的编创人员,尚有些稚嫩的她是这家博物馆的常客。一迈进大门,就见一群头戴红色旅游帽的老人堵在门口。一个手持小旗的小伙子正在对他们训话:“……这里都是革命英烈,打败蒋家王朝的历史见证。叔叔阿姨要好好看,慢慢瞧,说不定还能找到你们年轻时的影子,去年我带团就撞上了一个……”老人们哈哈笑。“别不信,真的。你们要是累了就找个地方坐坐,左边是男厕右边是女厕,不要乱跑,跑丢了我们的大巴不等人……”
  • 我真的很想穿越

    我真的很想穿越

    叮——!一个冰冷的声音,突然在神斯脑海中响起。【今日起,你便是无限空间唯一的适配者。】【完成无限空间下发任务,无限空间将通过任务完成度,给予同等奖励。】【初次激活奖励:卡巴内瑞基因、二次元美少女一个(限定版)。】……-------------综漫向!书名无力,但内容有保证……想的书名全部被占用。PS:作者节操一般,请安心入坑,书友群:87664372PS2:完本作品:其他五本完本书已被和谐,还有一本‘死神之狂徒’幸存,爆笑死神同人,对死神同人有兴趣可以看看。
  • 唐朝的事

    唐朝的事

    武德殿。“父皇,退位吧。”李世民一身戎装,跪在了李渊的身前,浑身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看着眼前衰老的不像样子的唐高祖李渊,声音低沉的说道。“事情真的到了这样的地步,罢了,罢了”李渊绝望的摆了摆手,就像是生了一场大病,看上去仿佛随时会死掉的样子,眼底流露出的那种哀伤,动人心魄。即便是无情的帝王之家,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骨肉相残的丧子之痛,也不是能轻易承受的。
  • 豪门暗斗:弃妇不可欺

    豪门暗斗:弃妇不可欺

    因被设计,程寒佳竟怀上恶魔总裁方亦照的孩子,也因此,她嫁入豪门。豪门深似海,一再忍让受辱的她却终究无法适应这样的勾心斗角。当她失去孩子,当她成为可怜的替死鬼,她终于涅磐重生。昔日的忍辱弃妇成为冷血女强人,与恶魔总裁又会上演一场怎样的厮杀虐恋?与十年初恋的爱情又该如何收场?与痴心腹黑男的牵扯又该如何理清?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当挣扎敌不过命运倔强的齿轮,你该认输吗?程寒佳。
  • 妇贵

    妇贵

    昨天她还是个在职场拼搏的白领,一转眼她成了安国公府的嫡孙女,探花郎的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