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1400000049

第49章 找到关键问题关键人物(2)

庄生接到陶朱公的委托后,专门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对楚王说:“据我长期观察,某一个星宿移动到某个位置,对楚国会有危害。”楚王向来很相信庄生的话,便向庄生寻求解决的方法。庄生说只有做好事才能够将这个危害消除。楚王表示明白了,当即命令侍卫去将钱财物资的府库严密封起来。

接受陶朱公大儿子贿赂的那名权贵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地对他说:“楚王就要大赦天下了。”大儿子不明白,权贵解释说:“按照楚王的惯例,他每次在大赦天下前,都要先把府库封起来,因为怕人乘机在大赦前抢劫府库,而可惜的是昨晚楚王已命令封闭府库了。”大儿子想到楚国即将大赦天下,那么他的弟弟自然也会被放出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千镒黄金岂不是白白给庄生了?想到这里心里便有些不乐意,于是立刻去见庄生,想要把那钱给要回来。

庄生见到大儿子后非常惊讶,忙问他怎么没听自己的劝告赶紧离开,谁知大儿子却十分不客气地说:“我当然不会离开了,当初我是为了弟弟的事情有求于你,才将千镒黄金送给你,但现在弟弟的罪马上就要自动赦免了,我看……”庄生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马上将千镒黄金还给了他。大儿子高兴异常,心想没有花钱就救回了弟弟,父亲怎么也得夸夸自己呀!

可令他想不到的是,他的做法大大激怒了庄生,庄生一气之下又去见楚王说:“我上次所说的有关星宿的事情,楚王说要用行善的方法来消除危害,这最好不过了。可是前两天我在街市上看到很多人都在议论这样一件事,说定陶的一位名叫陶朱公的富人,他的儿子杀了人被关在楚国的大牢里,他的家人拿了许多钱财贿赂了王的大臣,所以都说王并不是为了体恤民情而进行大赦,而是因为陶朱公儿子的缘故。”

楚王听后勃然大怒,说:“胡说八道!我虽然不敢自称什么明君,但怎么会因为陶朱公儿子的缘故就特别施恩大赦天下呢?”于是命令左右马上将陶朱公的儿子杀掉,然后才下达大赦天下的旨意。陶朱公的大儿子最终只得带着自己弟弟的尸首回了家。

进了家门以后,家人个个都非常悲痛,唯独陶朱公一人没有什么异常。家人不解,陶朱公说:“我早已知道他这一去必定会将他弟弟杀死的!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他不爱他的弟弟,而是因为他舍不得花钱!想当年他小时候就同我一起经商,对谋生的艰难深有体会,所以不轻易花钱。而小儿子呢,在他出生的时候,我们家里已经很富裕了,他几乎没吃过什么苦,不懂得挣钱的艰辛,所以不会像他大哥一样吝惜钱财。我原来就打算让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舍得花钱,而大儿子是绝对不舍得的,他去十有八九会带着他弟弟的尸首回来,这是合乎常理的,没什么好悲伤,我本就是日日夜夜在等着丧车的到来!”

救人也好,管人也罢,如果想要使一项任务得到圆满的执行,首先必须配置合适的人才去做,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任务达成,否则只会眼睁睁地看着事情朝着相反的境况发展。

故事中的陶朱公深深明白在救人上自己的小儿子最合适不过,所以派小儿子去,但最终拗不过大儿子的苦苦相逼,才勉强答应大儿子去,结果大儿子领了一具尸首回来,实为可惜。若在开拓市场时派遣了错误的对象,那么,得到的恐怕也是失去市场的结局。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使用最正确的人是高效管理的前提。不能做到这一步,任何目标都只能是空谈。

找到你所需要的贤人

懂得贤才的重要性是任用人才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一个“察贤”的过程,即正确地识别人才,这是重视和任用人才的前提条件。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吕不韦深谙“尚贤为政之本”的道理,作为一国之相,他深知人才对治国的重要性。吕不韦以政治家的眼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得贤人与得天下直接联系起来,从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尚贤的重要性。

《吕氏春秋》中写道:“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受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要求国家的统治者把尚贤作为基本国策。吕不韦的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显示了他对人才的推崇。

吕不韦所处的时代是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对此,吕不韦借助《吕氏春秋》提出了“察贤”的三个标准。

首先,《吕氏春秋》使用了许多概念,如圣、贤、士、能等,从这些概念看,吕不韦心中的“贤人”都是一些品德高尚的能人,也就是德才兼备之人。

其次,《吕氏春秋》指出:“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三者弗能,国必残亡。”吕不韦将心志、做事、功劳三者作为举人之本,这个标准把德才兼备具体化了,延伸到了做事的能力和政绩等。

最后,《吕氏春秋》明确地提出了“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的内观和外观标准。所谓“八观六验”,就是“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具体意思是:

1.在他通达、过着很顺利的日子时,要注意看他礼遇的是些什么人。

2.在他显贵、发达时,要注意看他举荐些什么人。

3.在他富贵时,要注意看他供养、收养些什么人。

4.在他听取意见时,要注意他将采取些什么行动。

5.在他闲暇无事时,要注意看他有什么喜好和嗜癖。

6.在与他探讨问题时,要注意他说些什么话、怎样说话。

7.当他贫穷时,要看他不接受什么东西。

8.当他处在下贱阶层时,要看他绝对不做什么事情。

以上是“八观”的主要内容。

1.当他高兴时,要检验他什么地方没有过分的表现、所守的事情没有因此而开放。

2.当他快乐时,要看清他的癖好。

3.当他发怒时,要看清他的节制,能否保持理性。

4.当他恐惧时,要看清他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自制力。

5.当他哀伤时,要看清他为何哀伤,透过这种哀伤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

6.当他处于苦难当中时,要看清他这时所秉持的始终不渝的志向。

以上是“六验”的主要内容。

除了“八观六验”,吕不韦还说:“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汗无之而非是。此圣王之所以知人也。”所谓“六戚四隐”的标准就是:鉴定一个人的品质,除了要有以上标准之外,还要听取他六类亲戚、四种接近他的人对他所作的评价。六类亲戚是:父、母、兄、弟、妻、子;四类接近他的人是:朋友、老相识或同事、乡亲和邻居。这些人代表了他不同时间、生活侧面和生活空间内对他最为熟悉的群体,所发表的看法和见解也必然是最为客观、全面而公正的。

综观以上三个识人标准,标准一是综合的理性标准,核心即德才兼备。标准二是理性标准的具体化,侧重于标准的具体操作。标准三是从内、外两个不同方面识别考察人才,侧重于方法论。应该说,这三个标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考察体系,吕不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提出按照这一标准体系识别考察人才,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古语说:知人善任。作为一名领导者,不了解一个人,就无法决定能否对他委以重任。只有了解了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的能力和作用,或者识破一个奸伪之徒的本来面目,避免影响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正是由于了解人才、选择人才是关乎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人才管理上,现代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借鉴吕不韦的“察贤论”,掌握科学的识人方法,凭此获得更多真正优秀的人才。

别让情绪影响判断力

古代帝王虽然身居高位,能力及素质都非平常人所及,但说到底他们也是人,也有着寻常人所有的喜怒哀乐,而这些喜怒哀乐的情绪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判断力。但真正优秀的帝王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绝对不会让一时的情绪左右自己正常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力。秦王嬴政就是这样的优秀帝王。

嬴政手下曾有一名方士名叫侯生,颇为嬴政信任。公元前215年,嬴政派他“求仙人不死之药”。侯生虽然知道嬴政非常信任自己,但他始终处于担惊受怕中,自己的那一套只不过是一些骗人的把戏,早晚一天会被嬴政识破。于是在接到嬴政寻药的命令后,侯生与另一位方士卢生两人商议决定逃走。逃走倒是并不打紧,但是两人临逃前还说了很多嬴政不爱听的话,诸如“贪于权势”(喜欢独裁)、“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不肯授权给百官)、“上不闻过而日骄”(皇上听不进不同意见),并且传遍了整个咸阳城。

这就要严办了!因为这是对皇帝进行人身攻击,不是神药的问题而是严重的政治问题了。于是嬴政警觉起来,认为这个政治事件一定是代表了一批人。于是,他下令在咸阳的“文学方术士”(颂太平和炼丹药的人)里进行排查,查出了四百六十个“妖言以乱黔首”的人(散布诽谤朝政的言论的人),将他们全部坑杀。

侯生和卢生自知犯了死罪,为了缩小目标,便分头逃亡。卢生一去再无音信,不管外界有什么传说,反正嬴政最终都没有见过他。但侯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是过不惯逃亡的日子,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亲人,还是对四百六十人的死感到内疚?居然壮着胆子又回来了。

嬴政获知侯生回来的消息后,更加气愤,马上下令将侯生捉拿归案,准备痛骂一顿后将其处以车裂之罪。为此,嬴政还做了一番精心的准备,特意选择在四面临街的阿东台上怒斥侯生。因为在这里能够让许多人都看得见、听得着,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当嬴政远远地望见侯生被押过来时,便怒不可遏地骂开了:“你这个老贼!居心不良,诽谤主子,如今竟还敢来见我!”周围的侍者都猜测侯生今天无论如何都活不成了。侯生被押到台前,高昂着头说:“臣听说,知死必勇。皇上能听我一些忠言吗?”嬴政:“有话快说!”

于是,侯生昂扬顿挫地说道:“为臣的曾听说,大禹曾经专门在门前树立一根‘诽谤木’,以此获知自己的错误。如今皇上您一味追求奢侈而丧失治国的根本,终日过着淫乱安逸的生活。宫室台阁连缀不绝,珠玉重宝堆积如山,妇女倡优数以万计,钟鼓之乐无休无止……所有自己享用的一切,都是华贵奢靡,数不胜数。然而普通老百姓呢,他们衣不蔽体,缺粮少食,民力枯竭,您这些都看不到吗?一旦别人指责您,您只管恼怒万分,以强权压制臣下,以致为臣的有口也难言,所以我们才逃走。臣等并不吝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惋惜秦国就要灭亡。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食物只求吃饱,衣服只求保暖,宫室只求能住,车马只求能行,所以上没有看到他们被天所遗弃,下没有看到被百姓抛弃。如今皇上的淫逸程度,是丹朱的一万倍,是夏桀、商纣的一千倍。臣想皇上如果继续这样过下去,只怕秦国必亡无疑了!”

听了侯生的肺腑之言,嬴政感到无比震惊,他沉默了很久都没有说话,之后缓缓地说道:“这些话你为什么不向我说呢?”侯生回答说:“皇上您的心思一直放在‘车马服饰旌旗之物’上面,并且自认有贤才,能够使秦王朝长期兴盛,可是秦国灭亡的征兆其实早就显现出来了。臣等害怕说出来您也不会听,反而自己送死,所以就逃走了。现在为臣肯定要死了,才敢向皇上说这些话。这番话虽然不能阻止秦国的灭亡,但也要让皇上明白秦国是为何灭亡。”嬴政落寞地问道:“秦国灭亡的趋势我还可以扭转过来吗?”侯生回答说:“已经成必然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若皇上想有所改变,您能保证自己做到像尧和禹那样吗?如果不能,改变也没有任何意义。皇上您现在的辅臣大部分都不是良臣,臣恐怕即使作出改变也不能扭转这一趋势了。”嬴政听后虽心里特别不舒服,也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下令将侯生放掉了。

侯生逃走的典故发生在嬴政统治末期,虽然嬴政当时不过四十几岁,尚属英年阶段,但他已经取得了骄人的功绩,目空一切,犹如侯生所说,不太能清醒地正视自己。即便如此,在对待侯生的态度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出嬴政善于纳谏的勇气,说明他还不糊涂。尤其是在盛怒之下,在听了侯生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辞以后,嬴政居然能不杀他,还将他放走,从嬴政的性格上分析似乎不太可能,但是从他一贯的用人之道来分析可以得知,嬴政一向能在盛怒之下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判断力,当然对方必须是言之有理,话说到点子上,否则必会带来杀身之祸。

由此可见,情绪的控制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领导者具备高情商的标准之一。他们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有良好的情绪。虽然他们也时常愤怒,但总会把一个底线摆在心里,当坏情绪一旦超越那个底线时,他们总是能够及时地将其控制住,不会让不良情绪肆无忌惮地蔓延,影响自己作出正确判断。

同类推荐
  •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懂得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的人,其步履必然积极而阔大,其事业必然顺理而成章,其人生必然恢宏而壮丽。拥有成功做人的箴言,掌握智慧做事的方略,我们便能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沛的人生。
  • 帮你达成梦想的60个希望法则

    帮你达成梦想的60个希望法则

    心思灵动,就会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眼界开阔,就会插上飞往梦想的翅膀;思维创新,就会跨过挫折与磨难,抵达梦开始的地方。本书为亲们提供了60个实现梦想的希望法则,从内心意志,婚姻感情,职场智慧,人际关系,心态调整等方面,给亲们以明晰的指导,以点燃生命的亮色。
  • 办事的艺术全集

    办事的艺术全集

    本书既是一本办事的艺术集萃,也是一本蕴涵处世真谛的哲理书。全书从办事的心态、办事的形象仪表、办事的尺度和分寸、利用关系网办事、办事语言的运用、送礼和宴请,以及求人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何寻求领导、同事、下属、朋友、同学、亲戚、同乡、邻居、名人、客户帮助办事等角度出发,借鉴和汲取了我国古代处世智慧的精华,结合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和规律,理论与实践并重,配以生动的案例,全面阐述了种种办事的方法、手段、技巧。
  • 理想的激励(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理想的激励(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八分满的幸福学

    八分满的幸福学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时刻紧绷着神经,所以变得忙碌和疲惫,这就需要修炼一种悠然、弹性、适度的人生态度。能给每一个接触的人留下应该有的空间,回旋的余地;能给自己在每一个疲惫后养足精神的休憩,而这些将是再次起步的本钱。本书从多角度分析幸福人生的“八分”生活哲学,更重要的它并不只是单一的说理,而是结合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进行分析和探讨,让更多的人把握现代社会中幸福的生活方式。另外,本书中还列举了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详尽而透彻的解决方法,以便提升你的幸福指数。
热门推荐
  • 太仓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太仓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太仓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是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南丝竹的发源地、娄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的降生地,在娄东文化与江海文化的交融相汇中形成了“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太仓史话》系统地介绍了太仓由古至今的特色文化、历史沿革及现代风貌,有利于人们全方位地领略太仓的千年魅力。
  • 最强虫皇养成系统

    最强虫皇养成系统

    放开那只虫,你看它白嫩嫩,胖嘟嘟。多可爱。怎么能杀死,要杀死也只能我杀死,,,,,,自从程云有了虫皇进化系统,表示终于也能章口就来了。
  • 误惹霸道狼君

    误惹霸道狼君

    一块烧饼,引狼入室,从此他便缠上了她,苏清煜说:“常晚,一块烧饼怎么能饱,一生一世我怎么能够!”她的乖乖,她怎么忘了,狼再乖巧,终究是狼。苏清煜说:“我不仅要你今生今世,还要你永生永世!”是偏执的疯子守着正直的傻子,还是正直的傻子救了偏执的疯子?
  •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12个月的智慧修炼,为你破解幸福密码365天的心灵之旅,让你从容享受当下。365则动人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意义,滋养你的头脑和灵魂。365句幸福提醒:每句都会提醒你,幸福其实就在身边。365个心灵安慰:让你与心灵对话,让心灵回归自然。
  • The Flirt

    The Fli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沉默的另一端

    沉默的另一端

    本书是一位心理医生走出抑郁症的回忆录。作者琳达·加斯克是个专业的心理医生,但同时自己也患有忧郁症,抑郁症困扰了她整个成年人生。现在她终于克服了自己的抑郁,并她把自己走过抑郁症的经历写成了这本书。在书中她理智又感性地描述了她经历抑郁症的过程,帮助和她有相同境遇的人们去更好地理解他们正在经历着什么,并且更有效率地去应对抑郁症。
  • 限时抢婚:呆萌替身新娘

    限时抢婚:呆萌替身新娘

    大婚当日,他当着众宾客的面,深情款款的对着她叫着别的女人名字说:“宝儿,我真想化作你无名指上这颗戒指,这样我就能套住你的心一辈子。”这厮人前明明还在走温柔深情硬汉风,谁知道人后邪恶本质被揭露。“不准再去做那种不着调的工作。”“boss大人,你这分明就是职业歧视。我无非动动嘴皮子,而你……”“呵……钱多多,真有你的,你还真是演戏的行家……”话未说完,某人神色诡异的向她逼进……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 我在唐朝开网吧

    我在唐朝开网吧

    长安城在经过一次次的动乱后,伟大的李二陛下终于将这个大唐帝国大部分的疆域掌控上在手中,可也戴上了个弑兄夺位的帽子。如此时光,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时候,可是在永乐坊的一处民宅内,一个少年一脸苍白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环境“这他妈...假的吧?”少年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踉踉跄跄的推开房门,屋外灯火通明,坊内的居民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不知在讲些什么,时不时的传来一声声的大笑。“长...长安?我曰你个嘴,真的被他说中了?”
  • 帝妃轻狂

    帝妃轻狂

    一朝重生庶妹欺负人人得而诛之?不怕,雷霆珠在手一道闪电劈到外焦里嫩香喷喷!传闻夜家千金区区仙尊修为四处招惹是非且自大无脑?她仰头长笑,恶魔鬼帝威明招摇谁敢乱说一句试试!传闻控制凡界四十二节气的雷霆珠不小心成为天下人人觊觎的香馍馍?她一身红衣邪魅天下,有谁不怕死那就尽情来拿!传闻他是大陆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皇,高高在上、不近女色、铁面无情然而事实却是……“娘子,为夫为你逆转时空身受重伤,求收留!“……《注:本文结尾瑕疵较强,介意可以只看免费部分当然也可以绕道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