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0200000016

第16章 生活篇——现实生活中的博弈策略(3)

可现实中,一方面我们的孩子仍然在为分数而奋斗,因为分数就是“好好读书”的惟一体现,就意味着“好大学”,就暗示着“好的将来”,这种观念仍然在普通家庭,寻常百姓家大有市场。另一方面,对于所谓的“素质教育”,我们很多家长有着曲解,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有音乐美术、书法等各种天赋,于是家长就“分数教育”和“素质教育”一起抓,不仅“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于是不考虑孩子的天赋,不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强令孩子学习所谓的“特长”,结果又把“素质教育”演变成一种更苦的应试教育。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应试教育”不仅大有市场,对“素质教育”也加以曲解。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博弈中,应试教育占据了明显的上风。

既然应试教育占据了上风,是不是社会主体就支持这种“惟分数决定论”的应试教育呢?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教育专题专项调查显示,82%的公众认方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个性发展,对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现实,76%的人认为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此可见,对于应试教育的危害,普通社会公众是深有感触,而且加以否定的。与此同时,普通社会公众对于素质教育的了解程度不尽如人意,43%的被访者不了解素质教育所包括的内容,仅有14%的被访者非常了解素质教育包括的内容。这也许就是某些家长把素质教育,又变成另一种“应试教育”的根源。

我们所要提倡的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本身来看,素质教育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符合人的成长的需要。但是,素质教育在博弈中输给了应试教育,根源何在?

素质教育无法与应试教育相抗衡,无法形成合作性博弈的根本原因还是人们的内心深处对“人才”的错误认识。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学校升学率是他们择校首先考素,而学校是否能实行素质教育居于次要位置。这种大众压力的驱使下,学校也就陷入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博弈中,一方面希望自己能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好榜样,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考虑本校升学率。于是可以看到一种连锁反应:“好学校”生源越来越多,学校通过收取择校得的收入也越来越多,教学条件因而得以改善,师资配备也逐渐增所谓的“弱学校”则会陷入“恶性循环”。

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寄托于我们的人才,一个没有人才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人才观错误的民族同样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也许,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认真考虑,什么是人才,什么是教育,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必须实施怎样的教育,只有把这些问题都真正弄清楚了,或许这两种教育的对抗性博弈才会真正消融。

文1: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文2:应试教育

文3:这次成绩又落后了,这样怎么能考上好大学?

文4:应试教育以考试和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

文5:现在的素质教育

文6:妈妈,我不想学这么多了,没有用。

文7:不行,多学点才能上好大学。

文8:现行素质教育仍然没有脱离应试的本质。

文9:对抗性博弈与合作性博弈

文10:应试

文11:素质

文12:如何才能让二者达到平衡呢?

文13:对抗;

文14:应试教育导致,学生除了会考试外,其他的基本生存技能严重缺失。

文15: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搞素质教育,孩子的分数得不到提高。最终还是考不上大学。

文16:合作

文17: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可以相互互补,在“应试教育”的过程中并非不能培养学生的素质,同时应试教育的强制性好,可以使学生不得不去培养一些素质.另外,如果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当,也可以帮助他在应试教育中成为佼佼者。

女博士为何会成为“第三种人”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男人、女人、(未婚)女博士”三种性别的调侃。在很多人眼中,女博士是人,但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是第三种人。

博士本来就很少了,女博土在浩浩荡荡的中国人口大军中更是凤毛麟角,按照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她们应该是社会的佼佼者,是各个领域的“抢手货”,是时代的骄子,是上帝的宠儿,但现实中,她们却连“女人”也不算。难道女博士的生活会有什么特别吗?难道是女博士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性别特征和女人优势?不管怎么说,当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女博士这个群体的确遭到一些难以言明的奇怪礼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事例:

一位毕业于某医科大学的女博士,毕业后被高薪聘任在一医院做主治医生,接近而立之年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位女博士在好友的鼓励下,登载了征婚启事,最初实话实说,刊载云:某某女,28岁,医科大学博士毕业,现在某医院任主治医生,月薪6000元,希望与……征婚启事刊载三个月,居然没有一封鸿雁传书;无奈之际,在某高人指点下,重新设置条件:某某女,28岁,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现在某医院任职,月薪4000元,希冀与……不秆刊载月余,仍然应者寥寥,无法从中找到理想伴侣;最后该女博士再次刊载:某某女,28岁,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现在某医院任职,皮肤白皙,容貌娇艳,月薪2000元,希冀与……刊载半月,求婚信有如雪片般飞来,其中不令众多硕士男子,居然还有三位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女博士遭受如此境遇?本来能够把博士熬出来,这本身就是不小的成就。但在我们的上述镜头中,明明是医学博士,主治医生头衔,耀人的薪水,却只能把自己说成是本科生才能得到寻找配偶的机会;有身材,有学历的博士,却让导师发愁爱情上难以找到归宿。女博土真的是区别于我们的“第三种人”,甚至是一头怪物?

为什么女博士会受如此这般窝囊气?关键就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男人的自私心理,没有给女博士一个良性发展、正常交流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也就是说,在男性与女性的博弈中,男性成为规则的制订者和执行者,而女性只能被动接受。我们中国,自从男人掌握政治社会文化权力之后,就千方百计的要让女子成为男人的附庸。他们硬要给妇女同志加上“夫为妻纲”,要求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反正就是剥夺女人一切权利,让女人绝对地服从男人,形成一种权利的单向性。他们总是想把女人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心。

可进入现代,女子开始获得解放,走入学堂,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男子开始“恐惧”了;到当代,女人独立自主的劲头越发高涨,女博士成堆的出现现以后,活跃在社会各个舞台的时候,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男子受不了。于是女博士是第三性的说法就不胫而走,对她们的人身进行攻击;对她们的爱情加以剥夺;对她们一点点花边都要制造新闻加以谣传,以希望全社会都对女博士产生“恐惧”,这实际上就是把女博土妖魔化,这就是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翻版。因为只有这样,男人才能满足几千年积淀的大男子主义。所以,女博士是第三性的说法,恰恰说明现代男人思想的匮乏,说明现代中国男人的恐惧,说明现代中国男人的卑劣,说明中国男人怕失去男女博弈中的主导权。

距离知识最近的女博士却距离爱情最远,让人心酸;花费巨大代价跨入了博士门槛,却成为社会花边新闻的主角。一个个女博士难嫁的社会,折射出的是男性群体的不自信,折射出这个社会离男女真正平等还有很长的距离。毕竟,在中国,男女平等的博弈中,男子始终占据上风。所以,当女博士成为一个群体的时候,她们就成为站在了男女平等博弈的最前沿,遭受种种攻击和非议,被迫接受种种不公平,甚至是奇怪的待遇,就不足为奇了。

文1:女博士为什么会成为“第三种人”

文2:对女博士的偏见

文3:在很多人眼中,女博士是人,但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是第三种人。

文4: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文5:妻子是博士,我才是一个本科生。

文6:妻子升职了,而我还是一个小职员。

文7:妻子工资赚的比我多。

文8:妻子家庭条件比我好。

文9:夫妻生活中的博弈

文10:女博士现象产生的原因

文11:两个方面:

文12:从博弈论角度看

文13:从历史角度看

文14:在男性与女性的博弈中,男性成为规则的制订者和执行者,而女性只能被动接受。

文15:我们中国,自从男人掌握政治社会文化权力之后,就千方百计的要让女子成为男人的附庸。

文16:如何正确认识爱人,定位自己?

文17:改变观念

文18:理性思考

文19:除旧迎新

文20:要真正树立男女平等、夫妻平等的观念。

文21:要客观、理性地认识彼此的职业,能力和水平,认识彼此的优势和不足。

文22:要打破旧有的、的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建立“合理分工、彼此协作、民主团结”的新型家庭模式。

孩子,捧在掌心上的小皇帝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以致不得不去找心理问题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夫人点了点头。

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

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

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夫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

专家回答,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在他的著作《父母手记:教育好孩子的101种方法中提到的一个例子。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教育学家说这是教育的失败,是母爱的泛滥而形成的溺爱;心理学家则会认为这是“恋母情节”造成对母亲的依赖。如果从博弈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场长期“一边倒”的博弈,其最终的结局是一场双输的零和博弈。

案例中,母亲总是把儿子看做长不大的孩子,为孩子代劳一切,从而从一根鞋带开始,一步步滑向“深渊”,致使孩子将来都无从适应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是不断地“付出”,孩子是心安理得的享受,所以,这是“一边倒”的博弈。只是母亲和孩子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在进行一场博弈。作为母亲,她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快速成长,所以她什么都包办代替;作为孩子,他把一切认为理所当然。短期来看,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孩子那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在母亲手中是“迎刃而解”的,所以这种一边倒的“合作”博弈恶果显示不出。但长期来看,当这位母亲对长大的儿子遇到的问题已经无能为力了,而儿子除了依赖母亲也不会寻找别的办法,他们必然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母亲与儿子的博弈最终的结局是一场双输的零和博弈。

同类推荐
  • 外国名人故事荟萃(下)

    外国名人故事荟萃(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我社编写了“名人故事精品”丛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事迹,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外国名人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下册荟萃了大卫·休谟等思想家、理查德·尼克松等谋略家、切斯特·尼米兹等军事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外交家、约翰·肯尼迪等政治家的代表事迹。
  • 做人不要太老实

    做人不要太老实

    很多时候,老实就是愚笨和无知的同义词;很多时候,说一个人太老实无异于讽刺他是个大笨蛋。你可能常常为以下的问题感到头疼和郁闷;●因为不愿与人计较应得的利益而总是吃亏;●因为不肯使用手段而总是被人耍得团团转;●因为不懂察言观色而总是让老板产生误会;●因为不会勾心斗角而难以在公司生存立足;●因为不善包装自己而令人不屑一顾;●因为不好与人交往而陷于孤独寂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做人太老实。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要挖掘出那个不断趋于完美、不断成长的自己。让我们抛开太老实的观念和思维,凭着本性中具有的超人魄力和胆识,改变命运、走向成功。
  • 李嘉诚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李嘉诚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李嘉诚没上过高等学府,他的成功全靠自己拼搏。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成功的法宝:“每个人都可以有伟大的雄心及高远的梦想,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实现这些梦想。当梦想成真的时候,是否会在成功的台阶上更加进取?当梦境破灭无力取胜时,是否会被套在自命不凡的枷锁里?再有学识再成功的人,也要抵御命运的寒风。”
  •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这本《遇见幸福的自己: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我们生活在世间,往往面临诸多的不如意,比如,生活的平淡、工作的压力、人情的冷漠、婚姻的痛楚……很多时候,都被烦恼束缚,苦不堪言,痛不欲生。为什么有这些心理状态?都是因为我们太执著,放不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为了繁杂琐事,眉头紧锁?佛家有云:“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妄想执着,放下烦恼,放下欲望,放下一切贪嗔痴,生活得自在超然,幸福的感觉定会潜滋暗长。
  • 漫话幽默谈吐

    漫话幽默谈吐

    本书分为幽默素质和幽默随笔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调节、神经放松、颠倒逻辑、歪曲推理、自我调侃、哥们儿真逗、文人幽默逸事等。
热门推荐
  • 丧尸之后

    丧尸之后

    吕蛋是直系始丧尸的后人,却成了最无用的后丧尸。在被全新的世界给祸害的无法安生之际,展开了全新的搏斗,才发现,原来他的体内,有着始丧尸的基因!
  • 箭术:知道这些就够了

    箭术:知道这些就够了

    远在一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人类就发明了弓箭来狩猎捕鱼,之后弓箭又是用于战争的武器之一,现弓箭作为人们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存在下来。
  • 西瓜颂

    西瓜颂

    陈九今年说什么也不走了。他下定决心要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种西瓜。虽然还能听到稀稀拉拉的鞭炮声,那地上的红纸屑就像绽放在雪地里的梅花,空气里还残留着刺鼻的硫黄气味,那门上的大福字依旧耀眼灿烂,可这些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喜气洋洋拖着小轮车一样的拉杆箱,哗啦哗啦,哗啦哗啦,雪地上乱七八糟的脚印,一道道细痕,相互交错着,缠绕着,让雪地里的红梅一下子成了残花败柳。按乡下的说法只要不出二月二就是年,可谁还能耐得住性子?他们那颗躁动的心哟,早就像小鸟那样落到了城里的电线杆子上。
  • 天魔舞之血月悲歌

    天魔舞之血月悲歌

    玉龙阁第四代弟子穆长风,丰神如玉,少年老成,极受长辈的器重,是阁主之位的有力竞争者。下山历练之时途经一座荒芜已久的千年古寺,用禁术重新封印了绝世祸胎。这本是为了守护苍生的正义之举,却不料命运从此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都因此而起。
  • 快穿之复仇计划进行中

    快穿之复仇计划进行中

    刚过十八岁生日的妖离被主神弄得要强制执行任务。当不喜别人强迫的妖离一经逃脱,他又将如何向主神复仇?
  • 像奥普拉一样成功:从问题少女到传媒女皇

    像奥普拉一样成功:从问题少女到传媒女皇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大人物,一位打动亿万人心的魅力女郎,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而又颇受争议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一个偏僻的小镇,凭借着自身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喜爱。她不仅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娱乐界明星、商界女强人,也是慈善活动家,是“美国最便捷、最诚实的精神病医生”,是美国的亿万富婆。在2003年的《福布斯》世界100富翁排行榜上,奥普拉在美国黑人亿万富翁中名列第一位。对于她的成功,有人称之为“奥普拉现象”。那么,她的身上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成功总是与她如影随形?
  • 拔剑之血染书香

    拔剑之血染书香

    稚子摇头熬寒窗,四书五经若囫囵,学得功成科举望,多少白头未开张!放眼江湖多风雨,仗剑行侠美名扬,捐弃荣华多艰刻,落魄无人暗忧伤。陌上无人新旧冢,寒烟衰草一枯荣,寒鸦飞渡离人去,拔剑染血葬书香。
  • 腐烂都市之希望曙光

    腐烂都市之希望曙光

    本作因为一些原因只能写到这里了,很抱歉。
  • 上阳子金丹大要

    上阳子金丹大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尽小世界

    无尽小世界

    在这个不知何时就会毁灭的世界,创造一个平等的世界你所认为正确的人生,不一定合适我,手持闪钢斩,成为最强。无尽小世界,是你的人生。(是拯救世界?还是拯救自己?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