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2000000022

第22章 恋情与悼亡诗(1)

有情乃是真英豪——《虞美人①·枕上》

一九二一年

堆②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③来百念都灰尽,

剩有离人④影。

一钩残月⑤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最早正式发表于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题解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生活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说平凡,是因为他们有着恋人情、夫妻情;说伟大,是因为为了革命理想他们付出了艰辛;说短暂,是因为毛泽东与杨开慧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几年,而且因工作需要两人经常分离。

毛泽东与杨开慧在1920年结婚。1921年初夏,毛泽东就告别新婚妻子,沿着洞庭湖的岳阳、华容、南县等地进行社会调查,刚新婚即长别,因此两个人都产生了强烈的离愁别绪,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旅途中写的。

杨开慧(1901~1930年),名霞,字云锦,湖南省人,1920年下半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季与毛泽东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追随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11月14日,因叛徒出卖,被反动派杀害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注释

①虞美人:词牌名,出处无从考证。

②堆:指物品堆积,这里指愁苦多。

③晓:天亮。

④离人:指杨开慧。

⑤残月:拂晓时形状如钩的月亮。宋代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赏析

在我们的印象中,毛泽东的诗词大多都境界开阔、气魄宏大。他的诗词,不管是早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炽热感情、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但是,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爱情生活、离愁别绪,在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昂扬炽热的革命情怀的背后,也有着极其丰富的感情世界。这首《虞美人·枕上》就是一首纯粹表现爱情的作品。

上阕写的是作者新婚别后夜不能寐的愁苦和寂寞。开头两句“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作者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了自己愁苦之多,这种愁苦不是一时袭来,而是层层“堆来”。这还不算,作者又用“江海翻波浪”来形象自己内心的愁绪就像江海波涛翻滚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接下来两句写作者因愁苦而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念之情无法排解,只能怨恨夜太长、天难明,无奈中,只好“披衣起坐数寒星”,独自体味离愁。

词的下阕抒发的是作者对离人的思念之情。“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这是化用了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名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此时已经破晓,天上的寒星随着天亮而逝去,作者一夜未眠,而且又一直沉浸在愁绪中,自然是心灰意冷。因为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所以脑海里只剩下妻子的身影,这不仅点出了作者愁苦的原因,也突出了杨开慧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当作者将视线转向西边的天空时,看到一钩残月渐向西落。在古代,“花好月圆”是美满幸福的象征,“残月”则是表现亲人的离别。如今,面对着西沉的残月,作者不禁黯然神伤,积压在心头的相思之苦和满腔的离愁别恨,顿时化作热泪,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从而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深受我国历史上婉约派词作的影响,虽然词中飘逸着一丝阳刚之气,但是阴柔是其基本格调。有人将词中的“愁”理解为是毛泽东对革命前途的忧虑,认为这首词仍然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恐怕有点牵强附会。因为毛泽东虽然是一代伟人,但是他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儿女情长,所以这首词表达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深深思念之情是不可否定的。

初稿对照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尽,倦极身无凭。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泪眼也无由。

人间知己两依依——《贺新郎·别友①》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②。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③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④。

过眼滔滔云共雾⑤,

算人间知己吾⑥和汝⑦。

人有病⑧,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题解

1923年“二七惨案”之后,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同年4月,毛泽东从长沙调到上海党中央工作,6月在广州出席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以及中央局秘书,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9月毛泽东又回到湖南从事党的工作,发展当地的工农群众运动,年底接到党中央的通知由回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离开长沙时写的。

注释

①别友:告别朋友,这里指与杨开慧告别。

②挥手从兹去:兹,此。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③零:落下。

④知误会前番书语:毛泽东曾书写唐代元稹的《菟丝》赠与杨开慧,因其中有“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的句子,杨开慧读后误会其意,毛泽东曾为此事再三解释。

⑤云共雾:比喻前句的误会。

⑥吾:第一人称代词,我。

⑦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⑧病:内心的隐痛。

⑨东门:古诗词中常用东门泛指送别之地,这里指长沙东门之一小吴门火车站的道路。

横塘:古人喻妇女居住之地,多用横塘。这里指长沙小吴门外的清水塘,唐代崔颢《长于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重比翼,和云翥:指在将来的斗争中会晤时再在云霄中比翼双飞。《尔雅·释池》:“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赏析

这是一首惜别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惜别词。词人在抒发离愁别恨、儿女柔情的同时,也融入了高昂的革命激情,因此这首词可以说是一首融儿女柔情和革命气概于一炉,夫妻挚爱与战友深情为一体的词中精品。

上阕的首句“挥手从兹去”,化用李白《送友人》中的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改了一字,点出了惜别的主旨,也表现出夫妻二人即将分离的无奈,“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则将这种分离的痛苦推进了一层,“重诉”的“重”字,说明这次惜别并不是首次,古人说“自古多情伤离别”,可见离别,尤其是亲人骨肉之间的离别是人生中最悲苦、最伤感的事情,更不用说是多次离别了。那么,这时候的杨开慧在毛泽东的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眼角眉梢”都好像充满了离恨,眼泪差一点就要落了下来,但还是强忍住了,既形象地描绘出杨开慧此时无限哀怨、楚楚动人的形象,也表现了杨开慧用革命的理智抑制自己的情感,使欲流的热泪“还住”。读到这里,一个有血有肉、有着丰富的情感和革命责任感的女战士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从“知误会前番书语”这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杨开慧曾经对毛泽东书信中的话产生过误会,日常生活中,夫妻之后产生误会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误会已经“过眼滔滔云共雾”,就像过眼云烟一样消散了。数一数人间的知己,只有“吾和汝”,既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又是恩爱的伴侣,这是词人从内心深处对杨开慧无限深情的赞美。

上阕的最后一句用了一个问句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这里的“人”不但指词人本人杨开慧,还包括当时许许多多的劳苦大众,这里的“病”也不是指疾病,而是指当时劳苦大众的痛苦和忧患,这表现出毛泽东天下为公的博大精神。这两句原稿为“重感慨,泪如雨”,修改稿与其相比较,使整首词的意境得到了升华。

词的下阙借景物来抒发离别之情,开头两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在严霜铺地的早晨,词人和杨开慧走在城东小吴门外的路上,一弯残月斜挂在天边,幽淡朦胧的月光照在清水塘上,这些凄凉冷清的景物衬托出了离别时“凄清如许”的境况。

虽然对亲人无限留恋,但汽笛已经响起,分手的时刻还是到来了,眼看着夫妻就要天各一方,这怎能不让词人肝肠寸断呢?“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这两句把全词推向了高潮,将离恨写到了极点。但是词人这时突然笔锋一转:“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这三句使全词的情绪猛然高昂起来,进而迸发出强烈的革命激情。因为词人明白,自己应该从个人的离愁别绪中解脱出来,投身到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中去,因此他用昆仑绝壁崩塌,台风扫过寰宇的磅礴气势作比喻,表达了自己要把个人感情上千丝万缕的牵挂割断,勇敢地奔向革命征程的高尚思想境界。

“重比翼,和云翥”表现了词人对胜利的信心和胜利之后与妻子团聚、欢庆的美好愿望。

从文字上看,这首词婉约多于豪放,但是从全词的整体基调来看,豪放又能驾驭婉约,两者相互依托又相互补充,使这首词一扫同类婉约题材诗词哀怨凄苦之态,让人读后产生昂扬激越之感。所以,这首词可以说是爱情词的千古绝唱。

初稿对照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重感慨,泪如雨。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坠,云横翥。

长歌当哭悼亡友——《五古①·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五月

去去②思君深,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③,湘滨春溜④回。

感物念所欢,踯躅⑤南城隈⑥。

城隈草萋萋,涔泪⑦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⑧,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瀁⑨游,零落匪所思。

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

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这首诗毛泽东抄录在1915年6月25日,致之相生的信中,随信最早发表于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毛泽东早期文稿》。

题解

易昌陶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的学友,两个人的情谊异常深厚。1915年3月,他突然在老家病逝,这让毛泽东感到非常痛惜。

同年5月9日,急于称帝的袁世凯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一经传出举国震惊。5月23日,学校准备为易昌陶开追悼会,为了纪念亡友,也为了表达自己对袁世凯的愤怒之情,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诗。

易昌陶,又名易永畦,湖南衡阳人,是湖南第一师范第八班学生,与毛泽东同班,是毛泽东的同学和挚友。1915年3月病死在家中。毛泽东曾写过一幅悼念他的挽联:“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殁,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注释

①五古:五言古诗的简称。每句五个字,句数不限,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可以换韵,不像五律那样讲究平仄对仗。

②去去:越去越远。

③衡阳雁声彻:雁声响彻衡阳。湖南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雁不过此峰,这里比喻思友悲叹的深切。

④春溜:即春水。

⑤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

⑥南城隈:南城墙弯曲处。

⑦涔泪:不断流下的泪。

⑧采采余孤景:采采,众多。余,剩下。景同“影”,这里指作者。

⑨沆瀁:同“汪洋”一个意思,形容水深。左思《吴都赋》:“溶沆瀁,莫测其深,莫究其广。”

零落匪所思:零落,这里以草木凋零比喻人的死去。匪,同“非”。

汗漫:本义是漫无边际,这里指漫步。

关山蹇骥足:关隘山川阻碍良马的奔跑。关山,关和山,比喻命运的险阻和困苦。骥足,良马,比喻俊逸的人才。

岛夷:古代指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及附近岛屿的民族。这里借指日本侵略者。

北山尽仇怨:北方群山间有仇视我们的国家,这里指沙皇俄国。

荡涤:冲洗,这里指赶走侵略者。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吕氏春秋·本味》称,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了,完全懂得伯牙琴曲的意境。钟子期死,伯牙碎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

铭旌:灵柩前的旗幡。

泓:水深的样子,比喻情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悼念学友易昌陶,抒发了作者对亡友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的爱国之情。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这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无限悲痛之情。时间一天天过去,作者对亡友的思念与日俱增,但是亡友不可能“复活”,这真让人愁苦欲绝、忧伤叹息,无限悲哀。这种思念之情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变得淡薄,只会越变越深,可见作者与易昌陶的友谊是十分深厚的。

同类推荐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
  • 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将16年前出版、6年前再版,并已累计创下150万册销售奇迹的个人随笔集《痛并快乐着》第三次修订改版。新版《痛并快乐着》随书附赠怀旧别册《我的娱记时代》,全新收入数万字此前鲜为人知的系列深度访谈。采访对象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张学友、刘德华、林忆莲、草蜢、叶倩文、关淑怡、Beyond、刘以达等八位香港一流歌星。今天看来,实为不可再现的珍贵记录。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金牌主持人、著名评论员白岩松很少展露的另一面——资深爱乐人。“那时人们有耐心去聆听,感受到更深处的美”,白岩松以别册的方式装订成书,用音乐去记录时代,比文字更加真实。在图书的装帧及版式设计方面,新版《痛并快乐着》同《幸福了吗?》都做了重新调整,两本书仍旧延续“姊妹篇”式的呼应效果,极具成套珍藏价值。
  • 让精神还乡

    让精神还乡

    本质上,她与《人生》中的刘巧珍并无区别,但在身份上则不一样。田晓霞是一个知识者,而刘巧珍则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刘巧珍永远被拴在了土地上,并成为土地的殉葬品。而田晓霞则成为知识者的追随者,并为之献出了生命。田晓霞是路遥在创作中的一个美好幻象。路遥让田晓霞死了,意味着仅有的一线希望的破灭。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一书时,在写到田晓霞去世后,曾经痛哭流涕,喃喃自语:“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并且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哀伤之情,打电话把远在外地的弟弟王天乐叫到跟前,只为告诉他:“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正因为这个梦的破灭,孙少平所有的梦想也破灭,才使小说具有了艺术的张力。
  •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是著名摄影家阮义忠的全新摄影、文化散文集。在“咖啡岁月”中,作者从他在“小镇青年”时代养成的喝咖啡习惯说起,回顾在台湾各地咖啡馆所亲历的往事,记录自己遍访欧洲时所遇见的风格迥异的咖啡馆文化,介绍冲泡咖啡、鉴赏咖啡的经验,妙趣横生,却又不乏深刻。在“黑胶年代”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在“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之后,是怎样从一位门外汉,变成一位业余的聆听者,又逐渐成长为一位收藏有一万多张黑胶唱片的资深乐迷的,其间作者对发生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的故人与故事的描述,也同样令人动容。
  •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

    在这一消息没得到确认的过去二十八年里,我虽早已有心理准备,待终于等见尘埃落定,面对着后院一角那朱槿被北加州冬雨洗得青翠欲滴的一树繁枝,悲从中来。我下意识地扳着手指:于青是在2008年去世的;那一年五月,四川汶川发生了惨绝的大地震,二十多万人丧生;也是那一年,八月,在于青的家乡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在这些重大的时间点之间,是于青在无知无觉中寂静地离开,一如在二十八年前的冬天,她在美国西北的漫天大雪中被推上飞机的时刻。2008年的世界,其实已经与她脱离了18年的干系。我低头再看了一遍瑾的短信息,目光停在最后一句:“她的母亲一直陪到她离开。”——到那个时刻,她母亲已经在她的床边陪了十八年。
热门推荐
  • A Burlesque Autobiography

    A Burlesque Autobiograp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内胭脂铺

    大内胭脂铺

    当朝皇后的记者见面会。“请问娘娘,您穿过来之初,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远离皇宫院子,开个胭脂铺子,赚上大把银子,招个体健汉子。”“后来呢?”后来……-穿越小宫娥遇上腹黑皇子之前,偏安冷宫,偷制妆粉赚饭钱。有一天,小宫娥正在磨珍珠粉,皇子踱过来。“有个心上人的角色,你要不要试试?”“有多心上?”“打不得、骂不得,生了你气宁愿自残,也舍不得动你的那种心上。”宫娥一搓衣角:“我没经验……”皇子莞尔一笑:“我也没经验,都试试。”-有一天,小宫娥正在调睫毛膏,皇帝抬了把豪华宝座过来。“有一个位子叫‘后位’,你要不要坐坐看?”宫娥一搓衣角:“我没经验……”出溜爬了上去,又出溜爬了下来:“我惶恐,后宫三千都看着……”他哭兮兮:“你个戏精,哪里有三千?-皇宫迎来唯一女主人的那一日,终于改变高大上的定位,沦为胭脂制造培训基地。皇后笑眯眯:“心肝皇上,本宫为你画的这个钟馗妆,镇的住朝臣吧?”-本文1V1,HE。P.S.荐完结文:穿越三百六十行系列之一《我在古代卖内衣》。
  • 我在末世当女主

    我在末世当女主

    在末世文里当女主很难的,会不会开车开飞机开坦克?能不能找粮食抢资源干丧尸?什么?都不会?那…那…你就当个丧尸女主吧……青白脸皮翻白眼的阿芙:什么鬼?这么吓人怎么当主角?会开车会开飞机会开坦克能找粮食能抢资源能干丧尸的乔安:你是最难杀的丧尸,没有之一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人一生的路不都会是平坦的,如何去克服在中间道路上的一些挫折
  • 老子是高手

    老子是高手

    这是一个少年寻找自己身世之迷的纯洁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眼的保健细节和养护(现代健康丛书)

    眼的保健细节和养护(现代健康丛书)

    眼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大多数的信息是通过眼获得的。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外界的获取越来越依赖于书籍、报纸、杂志、电视、电脑网络等视觉信息。于是,眼睛变得越来越累了。同时,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竞争非常激烈,学生每天忙于功课,成人则每天忙于工作,往往无暇顾及自己的视力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许多人的眼睛近视了。眼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将保护视力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愿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 星芒演义

    星芒演义

    一个两百斤且略显猥琐的美术生,在一次“自我救赎”中发生了某种灵异事件,竟然重生到了另一个陌生的星球大陆。在这里,所有人都靠着天空中七颗星球形成的阵法所散发的星辰之力进行修炼,而我们的主人公竟然连最初级的测试都没有过关,反而是靠烧烤和画画赢得了家族里的尊重,他这一生的传奇,该怎么谱写?
  • 还你救命之恩

    还你救命之恩

    岑水被老天一道闪电劈到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庭,但幸好一家人感情和睦。但一场灾难令一家人再次背井离乡,机缘巧合救了他。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但……等等,你大我9岁,是不是差距有点儿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