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200000017

第17章 原始先民的生活图景(2)

甲骨文的“酒”字,右边部分是个酒坛子的象形,左边表示从酒坛里飘逸出来的酒香,也可能是坛子里流出来的酒。金文的“就”字是个酒坛子的形状,即“酉”,在周初金文里,这是“酒”的本字,凡带“酉”字旁的字都与“酒”或“发酵”有关,如“醉”、“醒”、“酵”、“酸”等。后来“酉”字被借为“十二地支”之一,古人于是将“酉”字加水旁作“酒”字。

伴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酒的产量与日俱增,饮酒习俗自然渐渐形成。酒俗从它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就是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原始功能是用于祭祀活动,供神享受,作为民俗事象,它包含着庄严之美,表达着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感情。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活动渐渐由娱神变为以娱人为主,酒便大量出现在宴飨和文化活动之中,具有交际和娱乐的功能。

关于酒的发明创造,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比如说这样一则:相传当年杜康造酒时,无论如何总是造不成,后来就请教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诉他要在某地某日的酉时取三个人的血,每人一滴,这样酒才能造成功。于是杜康就在指定的地方去等人取血。不一会儿,过来一位文人,杜康上前说明缘由,于是那书生便在杜康的酒里滴了一滴血。书生走后又来了一位武士,杜康再次上前说明了原因,武士也在酒中滴了一滴血。武士走后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人来,眼看着酉时就要过去,正在着急时,远处来了一个傻子,杜康本不想用傻子的血来造酒,但一想这可能是天意,于是就取了傻子的血。酒造成后,后世喝酒的人却逃不了这三滴血的影响:开始喝酒时,像书生一样斯文;喝了一会儿,像个武士一样声高气壮;酒醉后,就像个傻子一样糊里糊涂。

不能吃的豆——“豆”字趣释

《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意思是: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饿死。这里的“豆”字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豆”、“绿豆”、“豌豆”等的“豆”字是不一样的。古人创造了“豆”字,“豆”字最初记录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甲骨文、金文的豆字,像一个上有盘下有高圈足的容器,盘中一横是指事符号,表示盘中所盛之物。豆是古代的一种食器,形似高足盘。这种器皿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商周时代非常盛行。

据文献记载,古代的豆就其质地来看,主要是木制的,还有竹制的和陶瓦豆、青铜豆等。豆是先民的主要食器,如《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其中的觞是古代的酒器,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豆是盛肉的器具。大约在战国以后,“豆”从盛肉的器具逐渐转变成为祭祀的器具。

战国时期的青铜豆

“豆”后来由食器引申为量具,又指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意思是一只手装的量叫溢,用两只手捧起的容量叫掬(捧),四掬的容量为豆,四豆的容量为一区。“豆”还可作重量单位,根据刘向《说苑》记载:“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可见,“豆”是分量非常轻的一个单位。

“豆”的初意在古代指食器,那么古代的豆科植物称什么呢?称“尗”,把“尗”捡起来,就是“叔”,后来加个草字头,便是典籍里面通用的“菽”,例如《诗·采菽》“采菽采菽”。到了汉代,“豆”就用来表示农作物的大豆了。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假借,即借用古代食器的“豆”指菽豆的“豆”。

中国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豆”在古代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人们的主食之一。有个成语叫“布帛菽粟”,其中“帛”为丝织品,“菽”为豆类,“粟”指小米。“布帛菽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出自《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朝北的窗子——“向”字趣释

《诗经》里著名的农事诗《豳风·七月》中有这样一句诗:“穹窒熏鼠,塞向谨户。”意思是冬天来了,先民们先是堵塞墙洞,熏老鼠,把老鼠从家中赶走,另外还要把朝北的窗户堵塞起来,再在用树枝编扎的门上涂上泥巴,以此抵御寒风的袭击。这里的“向”字为何意呢?

《说文解字》云:“向,北出牖也。”所谓“向”就是朝北的窗子。上古时期,先民营造的房屋多是南北向,前为堂,后为屋,而且在前堂后屋里还开窗以通气采光,先民把窗通称为牖,把朝北的窗称之为“向”。

甲骨文的“向”字,像在一座房屋的墙壁上开着一个窗口的形状,它的本义是专指朝北的窗口。从这个本义又引申为方向、朝向、面对等义。此外,向字还有从前、往昔、旧时的意思。“向”自从指朝北的窗户以后,再没有向指“所有的窗户”的意思方向发展,而是向着“方向”、“朝向”的意思引申。此后,“向”连“朝北的窗户”也不指了,于是古人又创造了一个“窗”字,取代了“向”的本义。

井的发明——“井”字趣释

相传远古时候,神农氏发明农业,自此人们开始农耕生活。有一年,天下大旱,河流干涸,人们不仅无法播种,甚至连日常吃水也成了问题。神农氏之子章,在兰池女神的授意下,率领大家寻找水脉,往下深挖,终于挖到了地下河流,做成了圆圆的井。章率领大家挖了数千口井,自此,人民的用水有了保障,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叫井章。“井”字的造型,也是依据井的形状造成的。

甲骨文的“井”字,像井口用木石构成的井栏,其本义就是水井。形似水井的事物皆可称井,如天井、矿井等。有了井,不仅可以发展农业生产,还可以解决人们的生活用水。先民们就围绕饮水井筑房居住。古代制度,同一乡里以八家共井,后来井引申指乡里、人口聚居地,古文中“背井离乡”就是远走他乡。居民集中的地方常常设置买卖之所,因而又称商业区为市井。

商周时期,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老百姓,实行了井田制。将一里见方的地划分为九个区,形体如“井”字,每区百亩,八人各分一区耕种,而中央为公田,各家“同养公田”。由于井田制的划分规定明确,有章可循,而分布整齐,所以“井”字还含有整齐、有条理之义,如“井井有条”、“秩序井然”等。

聚居之地——“里”字趣释

中国古代居民聚居之处被称为“里”,“里”又名闾里、坊。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周围设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先秦时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也就是说二十五家为一“里”。这样的生活图景反映在汉字上,就是“里”字造型。

甲骨文中没有发现“里”字,大概是“里”这种居住方式商周时还没有出现,金文中的“里”字从田从土,意为人所聚居之地。《说文解字》云:“里,居也。从田从土。”本义是乡里,如故里。引申义有城镇的街坊里巷、衣物的内层、里面、一定范围之内等,如邻里、被里儿、屋里、这里。此外,里又用作长度单位,古代以一百五十丈为一里。简化字又以“里”代替“裹”。

里原为农村的聚居形式,后移入城市。里坊制城市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盛行于西汉至唐代。西汉长安城有160闾里,分布在城北及长乐宫、未央宫之间。北魏景明二年(501),洛阳城筑里323个,每里300步见方。隋唐改称城内里为坊。隋唐长安城有110坊,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布置巷曲。北宋以后,陆续拆除城墙,封闭式的里坊制至此结束。

同类推荐
  • 站立与行走:从王安忆和虹影的作品看女性写作的双重向度

    站立与行走:从王安忆和虹影的作品看女性写作的双重向度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性别就不再保持自然性的单纯色彩,而是被涂抹上种种社会观念,以至于形成一套强大的性别秩序系统。性别二元对立反映了传统性别秩序中的性别定位。男人占据着能动的位置,是光明、权力的象征;女性则是被动、柔弱、阴暗的。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而出现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则对这种男性对于女性的遮蔽进行了揭示和审视。它们探寻女性创作的传统,破除男性在创作中的霸权地位;它们解构菲勒斯中心主义,重新发现和确立女性自我。
  •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文史学者刘梦溪的学术精选文集。全书以现代学术和文化的反思与展望为论述中心。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对古越历史上务实、创新、复仇、耿直等精神的演绎。绍兴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带给这里的人们一种从远古而来的基因,使这里的人们有着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精神面貌。
热门推荐
  • 目中界

    目中界

    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那些我们即将忘却的目光,还有眼中尚未染色的世界???这是一个讲述普通女孩秦小椋日常生活的简单故事,她爱做梦,也爱幻想,身旁会有一个两个好朋友,偶尔也会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数着满天的星光,默默的想象???我们都走在青春的路上,谁也不会比谁少受一点伤其实,它只是想要告诉你:虽然我们会胆怯,也许我们会迷茫,但那些曾经追求过的梦想、思考过的想象,遇见的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成长14岁,让青春萌芽绽放!
  • 人间第一剑

    人间第一剑

    身在异界他乡的华夏少年,为了寻找回家的路,成为世间第一剑者。开六道,建轮回,上九天,下黄泉,只为一条回家的路,修仙成神再好,不如家乡的一杯烈酒。
  • 护法崩了对谁都没好处

    护法崩了对谁都没好处

    大好少年马含光为博师姐芳心,发奋图强终成门派典范,未料表现太好被派往魔宫充当卧底,卧底失败惨遭师门出卖,再回首时师姐已die,纯情少年经此打击性情大变,报社之路一去不返。师姐重生十二岁魔宫少主,终与昔日师弟、今日护法狭路相逢。其实就是爱的人对面不识,养大的闺女回头打脸,马护法心有明月奈何明月诛心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怎样延长你的寿命

    怎样延长你的寿命

    书中内容涉及生物学、昆虫学、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美食学、历史学、文学,讲解深入浅出,所提供的养生方法简单易用。因此,对许多读者而言,本书又是一本养生书,书中对影响寿命的因素及如何延长寿命这个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提供了延长寿命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操作简单,对读者大有益处。 本书虽然为研究性著作,然而论断精辟,文风简练,语言流畅。正是如此,编者才敢将这盘佳肴精细加工,以飨读者。全书包括老年的研究,动物的寿命,自然死亡的研究,以及人类的寿命能延长吗?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从生命的本质上为读者解释养生和长寿的秘诀。
  • 荒城临古渡i

    荒城临古渡i

    筱陌——一位超人气网络作家。最近在写一本叫《公子独宠我》的网文。人气很高,不过她却陷入了码字难题。在一个晚上,因为一场雷阵雨,她来到了异次元世界——就是她的那本《公子独宠我》但她并不是女主,而是女主身边的丫鬟。在她构思的故事里,丫鬟的下场很惨。而如果她不改变故事走向的话,故事就会像她所构思的那样发展,她必须要拯救她自己……
  • 恋君生

    恋君生

    一个女子,不管之前还是之后,都被同一个男人所牵绊。这就是命啊!!!田甜甜悲催了,魂穿了,好日子还没过够,就被通知要嫁人了。听说是个有钱人,是个独生子,是一个帅哥,是“她”自己定下来的夫婿。靠,要不要这么狗血,且等她再试一试说。-------可是小姐你这样主动真的好吗?一个女子怎能拉起袖口,大口喝酒,还势要把未来姑爷喝趴下。你懂毛?酒后吐真言。看着小姐脱衣服的时候,呜呜呜,错了原来小姐才是被坑的那一坨。且看一个现代小女子是怎样在陌生的朝代打倒一片花痴,闯出属于自己一片天地,把幸福握在自己的手里面。男主略腹黑,女主偶尔短线,但是个睿智型的。本文1vs1,双处,甜蜜不虐。
  • 男神你是我的白月光

    男神你是我的白月光

    【本文类似生存游戏】 “这是个神的领域,只要你能获胜,成为最后活下的7人之一,现任神就会满足你的愿望。”慕怜茵清醒后,才明白自己被卷入了一场竞选神的比赛。各种各样的人不断闯入了她的生活,他们都为了自己的目的或梦想厮杀着。智谋,心计,勇气,武力,意志,一样都不能少。慕怜茵为了能完成自己的愿望,也为了能活下去,不断寻找生的希望。然而,随着比赛的进一步开展,记忆的复苏,她的心性也发生了变化。“我想,你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光了。”少年眼神温柔地看着她,“我愿为你堕入黑暗。”
  • 系统之绝对铁匠

    系统之绝对铁匠

    川风偶然穿越到异世界,得到了铁匠系统。本想做个老百姓娶妻生子!奈何,像他这样英俊的人,怎能平凡过一生?
  • NICHOLAS NICKLEBY

    NICHOLAS NICKLEB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森林变奏曲

    森林变奏曲

    我们站在钢筋水泥森林里仰望天空,看着灰色低沉的天空,听着森林里动物们变调的歌声,那一曲曲或忧伤或愤怒或不甘或寂寞的声调,汇成了一首奇妙的森林变奏曲,留下了一个个细思极恐的都市传说。嘘……静下心来,我们现在就走入森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