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0800000081

第81章 文化大师与疆场帅才

——余秋雨书中的王阳明(1472—1528)

“炮声一响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寄托了早年王阳明的大志向,早于他影响深远的心学,首先让他成名的是“武功”,即他以一介书生征战沙场的传奇故事。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一文中说: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寥若晨星。三国时代曹操、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综合创建上毕竟未能俯视历史;身为文化大师而又善于领兵打仗的有谁呢?宋代的辛弃疾算得上一个,但总还不能说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王阳明一生有众多的军事功业,其中最大的功业就是平宁王之乱。由于武宗朱厚照荒嬉,沉湎于豹房享乐之中,宠信太监。宁王朱宸濠就开始了他的密谋。宁王也是皇室近亲,第一代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元璋诸子中,“燕王善谋(朱棣),宁王善战(朱权)”,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宁王本来的封地在边陲,天高皇帝远,可以任意发展,但朱棣称帝后,便把这位善战的弟弟改封于江西,让他远离边陲。同时,朱棣吸取了其父朱元璋的教训,对藩王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特别严禁他们拥有武装力量,以免他们有样学样,仿效自己昔日之举,重新上演“靖难”大戏。

可是这宁王朱宸濠“贼心”不死,毅然举起了反叛的大旗,王阳明的任务就是平乱。他趁宁王率兵偷袭其他城市的时候,直捣其老巢南昌,南昌轻易就被占领了。然后以南昌为据点,派兵伏击回来解南昌之危的朱宸濠,朱宸濠被俘,他起事前后仅三十五天。而功之大者王阳明总结自己用兵之道:“用兵的方法其实是什么呢?只要学问纯厚笃诚,养得此心不动,就是制胜之术。”仅此一番话,王阳明的疆场儒将之风尽显。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本来是为朝廷立了大功,但是他偏偏遇上一位神经病皇帝。宁王被活捉后,王阳明按常理想将宁王献于阙下,却被朱厚照连发数檄制止。最后几经波折,王阳明称“奉威武大将军方略讨平叛乱”,即把大功归于武宗皇帝及其左右。

而王阳明平宁王之乱,立下如此殊勋,但终武宗之世也没有论功行赏。明世宗入统,爱其才,很想招王阳明入朝,并下诏封其为“新建伯”。但是,王阳明终究陷入朝廷内大臣的纷争当中,站错了队,从而在其他反对派大臣的阻挠下,未得入京。稍后世宗朱厚璁任命的“南京兵部尚书”一职只是一个虚衔,王阳明忧恨之下,病辞归家。没过多长时间,其父病死,因丁父忧,他只能闲居于乡,郁郁数年。

但这数年,心有大志的他也没有闲着,而是用这难得的平静时间拥有了另外一个武器——哲学。从此,为世人所知的王阳明心学体系渐渐浮出水面。他的观念三字可蔽之:致良知。

这“致良知”之说一经出世,便影响深远,其中缘由当由当时的大环境说起。明朝前期主要是由宋代的程朱理学所统治,它强调的是“存天理,去人欲”,是“格物致知”,这一时期士尚质行,学无异端。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每一个人都在礼教的道德规范之内,忠臣、义士、孝子、节妇、贞女构成一系列普遍伦理价值型人格。而王阳明这一“致良知”学说的出现,对朱熹的这一套理学思想恰好是一个叛逆,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其实,悟道之前的王阳明也是朱熹的后世门徒,据说有一次,他为了亲身实践朱熹“格物致知”的教诲,就把竹子当做研究对象,他专心致志地“格”竹子这个“物”,用了七天七夜时间,却一无所得。不知这是否使得他对朱熹等创造出的这一套理论产生怀疑,但可以肯定的是,王阳明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本来没想要冲击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他的目的也在于挽救逐渐没落的封建统治,可这一思想一经问世,便成了引发思想解放的催化剂。他的哲学,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冲击了“圣”“贤”与“六经”两大权威。

王阳明的哲学将儒家的思想通俗化,带有世俗人情的味道,从而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这就影响了明末市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后期的文化艺术,出现了以“文化”和“娱乐”为中心议题的市民文化。明朝后期的小说、戏剧创作、瓷器、木刻版画等,例如小说《金瓶梅》的出现,肉欲赤裸裸地展露,到《牡丹亭》中具有审美意义的爱情,从欲望的觉醒,到人性的觉醒,这就是中国文化与思想的大进步,阳明之功不可没。

王阳明的哲学在现代一直被人们称为诟病,特别是那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说是唯心主义的代表。其实不然,余秋雨说,这是多高超的悟性,多精致的表达,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千古命题,对人本的信赖,对教条的轻视,对我们芸芸众生来说,只有恭敬研习的份。

【名家巡礼】

王士慎(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垣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工诗,为康熙年间全国诗坛主帅,倡“神韵”说。任扬州推官时,曾到泰州,著作甚富。他的诗风格清新,富于神韵,如:槛外红梅初吐萼,千枝万朵压檐低。淮南斜目登高阁,目极寒芜雪涨溪。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俄罗斯音乐之魂”迷一样的波折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作者秦九凤,作为周恩来纪念馆研究室主任,掌握大量详实而丰富的一手资料,并在多年的工作中采访了许多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老干部。作者条分缕析,创作了《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本书从四个部分:周恩来与故乡。周恩来也亲属、周恩来与生活小事、周恩来轶事等方面,介绍了周家庞大的家族,周恩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从小事中彰显出伟人的风范,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总理形象跃然纸上。
  •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本书以胡适、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七位大家在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因及此后在台湾的境遇为主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与文化解读。本书在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真实地勾勒出七位知识人的命运剪影,透视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悲歌与文化乡愁。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洞天(卫斯理珍藏版)

    洞天(卫斯理珍藏版)

    攀山专家布平相约宾客到他家叙旧,分享他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圣母峰的经历。席间,布平向卫斯理提出一个普通但甚具意味的问题:「当我们不看着的时候,一个瓶子是什么样子?」这引申至布平在阿玛达布兰峰上桑伯奇喇嘛庙内的一段奇遇。一块奇石带来来自灵界的信息,可惜集合多个教派的高级上师仍未能领悟当中信息。那块奇石究竟有什么与别不同之处?那块奇石在不被看着的时候,仍然是石头的模样吗?著名天文学家李天范委托布平帮忙寻找他失踪的儿子,李一心。经了解,李一心失踪前到达的地方便是桑伯奇喇嘛庙。
  • 绿色地球

    绿色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人类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无情地索取着她的资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废气排放……我们的地球在哭泣。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共同的家园,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还给地球一个绿色的明天。
  • 缘起而情深

    缘起而情深

    每一个匆匆而过的人,是的的太阳,是月亮,还是匆匆一锅的流行,我们皆不得而知,其实冥冥之中早有注定。
  • 战斗的原由

    战斗的原由

    何为战斗?并不是是指文学上的切磋,也不是指武力上的撞击。而是追随之物的碰撞。有人为了守护,有人则为了毁灭;有人为了未来,有人为了过去;有人为了英雄,有人为了钱财;有人为了想念,有人则为了杀孽。
  • 逆流1993

    逆流1993

    重回1993,这辈子不再留遗憾!
  • 六十种曲寻亲记

    六十种曲寻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重兴

    大明重兴

    我来了,我见了,我做我想做的!那就是让我堂堂中华当让万邦来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巅。
  • 荣毅仁的前半生

    荣毅仁的前半生

    全书分《荣毅仁的前半生》和《荣毅仁的后半生》两册。本书为《荣毅仁的前半生》,主要叙述荣毅仁从圣约翰大学毕业,正式进入家族企业任职后,道路曲折、险情重重的经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荣毅仁经受了深重的磨难,然而他和荣氏家族矢志不渝,出生入死,艰难图存,坚守民族气节。在历史转折时期,荣毅仁做出正确抉择,顺乎历史大势,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工业化的启动出谋献策,竭尽全力。在公私合营中,荣毅仁率先交出荣氏二十余家企业,以振兴民族实业,表现了可贵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被誉为“红色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