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0600000009

第9章 人情未必皆世故(2)

孔子还曾告诫弟子子贡“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南先生结合实际对这句话做了通俗的解释。以上下级为例,当上司有了不对的地方,你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对于一个问题,说的次数多了,虽说是对公司与上级有益,有时也会招致上司的反感。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听不进你的建议,如果你劝告的次数过多,反而还会与你慢慢疏远,甚至变成冤家。

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朋友的过错要及时指出,“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劝勉他,让他改正错误。但实在没有办法时,“不可则止”,就不要再勉强了。自古忠言逆耳,假如忠谏过分了,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历史上有许多先例,知道实不可为,只好拂袖而去,走了以后,还保持朋友的感情。

豪猪生长在非洲,身上的毛硬而尖。冬天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它们就聚在一起,互相依靠,借彼此的身体取暖。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毛尖会刺痛对方使它们立刻分开,分开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因为痛又分开,这样反复数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彼此间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其实,豪猪的距离对于友情同样适用,过于亲近,有时会被刺伤,过于疏远,又感受不到友情的温暖,只有把握好相处距离,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

你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履践的座右铭呢?南怀瑾先生从孔子的言论中为我们找到了答案。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很多,有没有一个简洁明了,终身都可以照此目标去做的?孔子对此讲出了“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随后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子贡还是没有真正达到“恕”的境界。

南先生进一步比较了孔子与子贡有几分相似的说法。子贡是说,我不想让别人加给我的那些不合理的东西,我也同样也不想加到别人身上。其实,这是以我为中心,在自己受到伤害之后,才想到不要同样地找别人的麻烦。而孔子所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只要我自己发现不要的,便不要再施加于别人。二者的区别在于,孔子的“恕道”是由己及人,严格要求自身的净化,不要靠比较以后才想到别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唯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白人女孩在沙滩上做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了,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到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晒黑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灼伤她皮肤的是骄阳,伤害她心灵的是被“黑与白”的不平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同理心的表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所不愿承受的,不要去强加在别人头上。

一个哲学家在海边亲眼目睹一艘船遇难,船上的人全部葬身大海。他便抱怨上帝不公,只为了一个罪恶的人偶尔乘坐这艘船,竟让全船无辜的人都死去。正当他深深沉思、感慨万分时,发现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了。原来哲学家恰好站在一个蚂蚁窝旁边,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脚上,咬了他一口,又疼又恼的他立刻用脚踩死了所有的蚂蚁。这时,上帝出现了,他看着哲学家说:“你自己也和上帝一样,如此对待众多可怜的蚂蚁,又有什么资格批判上苍的行为?”

不仅要善于对待自己,更要善于对待别人。当你在苛求别人的时候,你可能正在犯同样的错误。人往往是自私的,普通人大都有这样的通病:自己不愿意的,却推给别人。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你可能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最终“自食其果”。因为别人也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谨记这句可以履践终生的圣人箴言,你将受益一生。

以直报怨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

人生究竟应该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报怨呢?南先生借着孔子与老子之口说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许多人说微生高这个人很直爽、坦率,但是孔子认为大家的话说过分了,他并没有符合这种修养。“或乞醯焉”,有人向他要一杯醋浆,他没有,自己便到别人家去要一杯醋来,再转给这个要醋的朋友。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固然很好,很讲义气,但不算是直道。直道的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必转这个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可。

唐代娄师德的涵养是道家思想中以德报怨的典型代表。娄师德的弟弟要出任官员,临行前来向哥哥问询为人处世之道。娄师德问他:“如果有人骂你,并且往你的脸上吐唾沫,你打算怎么对他呢?”他的弟弟大概以为自己的修为很好,非常自信地说:“无论他怎么骂我,我都不还口。他吐唾沫我也不骂他,我把唾沫抹掉就是了。”娄师德一听觉得弟弟的涵养还没有那么高,于是告诉他:“别人往你的脸上吐唾沫就是对你有怨恨,他是借唾沫来泄愤。如果你把唾沫给抹掉了,那么他泄愤的目的就没有达到,你不但不能抹去,还应该把你的另外半边脸伸过去。”

娄师德的想法是道家的想法,与孔子的观点有所差别,如果是儒家中人,你要是吐他一口唾沫,他肯定不会把另外半边脸伸过去。儒家的人多半是擦干净,然后一言不发地走开——不理你。没准儿遇到他心情不好,或者遇到像子路这样性格的还要和你大干一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

孔子为什么不赞成以德报怨呢?我们的人生经验会告诉我们,有的人德行不够,无论你怎么感化,恐怕他也难以修成正果。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如果已经坏到底了,那么我们又何苦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他的身上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生存,用自己珍贵的时光做出最有价值的判断、选择。你在那里耗费半天的时间,没准儿人家还不领情,既然如此,就不用再做徒劳的事情了。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强者自救,圣人救人。”我们的孔子是大圣人,所以他来拯救众人的灵魂,而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能够做到自救已经很不错了。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圣人来看待,指望自己能够拯救别人的灵魂,这样做的结果多半是徒劳无益的,何不将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呢?

南先生结合不同的宗教教义进一步解释了孔子的“抱怨”观点,“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我就不理他,这是孔子主张的明辨是非的思想。但是,要记住,对方错了,要告诉他错在何处,并要求对方就其过错补偿。如果不论是非,就不能确定何为直,“以直报怨”的“直”不仅仅是直接的意思,以怨报怨才是直接的方式。“直”,既要有道理,也要告诉对方,你哪里错了,侵犯了我什么地方。

基督教奉行“以德报怨”,你对我坏,我还是对你好,你打了我的左脸,我就把右脸也凑过去,直到最终感化你;伊斯兰教则相反,以怨报怨,你伤害我,我也伤害你,以毒攻毒,以恶制恶,通过这种方法来消灭世界上的坏事。其实,二者都有失偏颇。以德报怨,不能惩恶扬善;以怨报怨,则冤冤相报何时了?

有一次,经济学家茅于轼陪一位外国朋友去首都机场,并打了辆出租车,等到从机场回来,他发现司机做了小小的手脚,没按往返计费,而是按“单程”的标准来计价,多算了60元钱。这时候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向主管部门告发这个司机,那么他不但收不到这笔车费,还将被处罚;二是自认倒霉,算了;三是指出其错误,按应付的价钱付费。

外国朋友建议用第一种办法,茅于轼选择了第三种,他说,这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我不会以怨报怨,也不会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如我仅还以德,那么他将不知悔改,实质上是在纵容他;我若还以怨,斤斤计较,则影响了双方的效率与效益;我指出他的错误,然后公平地对待他,则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

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被他人侵犯、伤害或妨碍,有的人可能是无意中冒犯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冲撞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让你反感。这些算不上大奸大恶的小事,多是道德领域中的事,未必能达到法律的高度。咽下去,心有不甘;针锋相对,实在不值。

有人开玩笑地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以怨报怨,最终得到的是怨气的平方;以德报怨,除非真的达到一定境界,否则只会让你心中不知不觉存积更多的怨。其实,做人只要以直报怨,以有原则的宽容待人,问心无愧即可。

宽容不是纵容,不要让有错误的人得寸进尺,把错误当成理所当然的权利,继续侵占原本不属于他的空间。挑明应遵守的原则,柔中带刚,思圆行方,可以宽容他错误的行为,但要改正他的错误。

苦海虽无边,“放下”即是岸

同类推荐
  • 翻红身价的密码

    翻红身价的密码

    《翻红身价的密码》由欧阳吉强编著,按照本书中的方法操作,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样子,展现出大家风范,赚取更多的财富,拥有更高的身价。
  •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小人、哈巴狗、墙头草、笑面虎、伪君子、大嘴巴、瘾君子、红眼病、多疑者、忘恩负义者、贪婪者、赖皮鬼、窝里霸、滥施暴力者、轻浮人、二管家、自负狂、假面人,这18种人无论哪一种人都会使我们的人生蒙受损失,甄别并防范18种人,方能趋利避害,左右逢源,走向成功。
  • 成功就在你心中:6000米高山印证的人生智慧

    成功就在你心中:6000米高山印证的人生智慧

    本书通过16章来阐述领导力,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位商界领导者,通过策划、组织并征服非洲最高峰这一团队任务和行动,通过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来说明领导者在管理中也需要“攀登心中的高山”,16章不仅记录了说服董事会出资并寻找赞助方、开诚布公解决分歧、面对高山症伙伴和拍摄证许可的意外、克服巨大障碍巴兰科大岩墙、成功登顶等故事,同时在每一章都有与故事情节中提炼出来的领导力价值相对应的、与一位国际著名商界人物关于这一价值的对话和思考,既有震撼人心的场景描述又有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和经验总结,还穿插引用了大量名人的经典论述,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读物。
  • 心态好,一切都会好

    心态好,一切都会好

    我们社会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很多人勤奋努力地工作,人心变得淡漠,亲情也因此疏远,还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但是实际上,一个人吃的就是三餐,穿的衣服也就是一,睡觉也只是一个床……要是能够这样看的话,人其实不管多忙都能够活得自在、富足的。由此来看,要活得,最主要的是你的心态够好。
  •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全面阐述了而立之年低头做人的哲学基础和现实意义,详尽提供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低头做人的方法和诀窍,帮助广大读者掌握低头做人这门实用的处世哲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把握做人的准则,衡量处世的分寸,学会退让,懂得放弃,低姿态做人,高标准行事,在人生舞台上走好每一步,扮好每一个角色,尽快获得事业的成功,找到人生的幸福。
热门推荐
  • 斩痕破

    斩痕破

    斩痕一出,锋芒毕露!斩痕再出,谁与争锋!斩痕三出,傲视苍穹!
  • 小说法

    小说法

    《小说法》与当下国内许多优秀小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发现了小说家在创作时的思考路径和秘密,所以《小说法》不是一本小说评论集,也不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小说创作的教材,33篇文章深度解构当代国内优秀小说,告诉阅读者如何深刻理解小说家们的描述语言,告诉创作者如何巧妙设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法》对所有志向、喜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小说法》由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序、推荐。
  • 诸天神魔场

    诸天神魔场

    “那么请问你都做过什么大事?”“混沌之时,我和盘古开过天;洪荒时代,我和鸿钧论过道;封神时,我书写的封神榜;西游时,我与三教争气运,孙猴子知道吧!那是我的猴!对了,叶天帝知道吧!那是我小弟,涂山狐妖知道吧!那是我……咳咳,这个不是。总之我很牛。”【时间:七月七日。病人姓名:顾小峰症状:妄想症。治疗方案:???(治不了了)】白大褂在本本上写写画画后,叹息一声:“唉!可怜的娃!带走吧!”“放开我,我没疯,没疯,没疯!!!”顾小峰被两个壮汉架着,手舞足蹈的挣扎着……
  • The Most Interesting Stories of All Nations

    The Most Interesting Stories of All N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北山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

    一部用良知和真诚写就的开启一代新“国风”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一部真实、具体、生动的中国农村变迁史、中国农业发展史。中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新时代农村的发展就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体现。作品从令人高度关注的中央一号文件视角切入,以生动鲜明的历史故事为题材,从中国农业遭受“左”的思潮以至于由此带来的巨大挫折的反思开始,截取当代中国农村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场景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事迹,反映了中国农村发生的空前深刻的变化,进而追寻当代农业发展的崭新道路;探讨、思索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未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图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许崇德是资深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少年时值日军侵华,为避沦陷区奴化教育,他辗转艰苦求学,抗战胜利后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建国初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做研究生,适逢新中国制宪盛事,他跨进中南海在田家英的具体领导下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在他献身法学的一生中,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作为《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曾经为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做过积极贡献。为配合普及法制教育,他还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及部队军官讲过宪法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树游戏者

    神树游戏者

    这里是游戏者的天堂,懦弱者的坟墓,同一个起点,不同的能力,都朝着那最终的目标前进,这里是神树的世界,这里是获得第二次生命,来之不易的游戏世界。
  • 情殇之豪门爱恋

    情殇之豪门爱恋

    如同一具行尸走肉,浑浑噩噩的头脑还未完全清醒。昨天是她毕业的日子,她却被亲哥哥金文宇贩卖到了夜总会,成了妓女。莫名被夺去初夜,可她却不知道那个男人是谁!姓什么,叫什么,多高,多胖,只知道他有一张俊俏到自愧不如的脸。全身酸痛,毫无力气,金不瑶一个瘫软蹲坐在石阶上,脑海在不断回放昨夜那无休止的缠绵。欢爱,是让人兴奋的,可却是让金不瑶感到惧怕的。她不知道那一个晚上被要了多少次,只知道每一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