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2900000001

第1章

序品#1

爾時,海空智藏見元始天尊遍遊他土,至極樂國妙嶽之山,安坐正心,在騫林之下,與諸弟子千三百人皆得洞觀,了達無礙,於一瞬間能達三界,所有種種森羅萬象,山川土地、六道四生、有識無識,皆悉通照;大明轉輪,皆悉達慧;包含異族,混合眾生,等視萬類,皆悉空寂。澄悟玄漠,守靜篤思,端居思微,萬邪不入。其字號曰上智童子,光妙童子、真定童子、仙卿童子,如斯等輩,以為眷屬。

爾時,國西有一大城,號為寶聚,周匝圍繞四百餘里。此城莊嚴,世界第一,比於八方,華麗特甚;地勢平正,無有丘坑、山林險阻。多生甘果,樹木枝條,兩兩相對,花實芬芳,四時鬱茂,彩色葳蕤,如七寶林。微風一起,聲響雅韻。預聞音者洗然悟道。此城之內,人民殷盛,連棟比門,門無空闕。常以三時說至妙理,所謂一切三世諸法,如吁如呵,如噓如吹,如呼如吸,悉無可保。如是等例,數千億眾,共為眷屬。講說之聲,喧動天地。是城西南有一真士,年二千歲,形貌端正,獨絕無侶。貲財珍寶,饒益一城;智慧神通,自在如意。常自端然處一樹下。每至日中,無量無邊一切時眾,稽請所疑。爾時,真士一一剖析,莫不歡喜,頂戴而去。如是教化,積有年稔。宣揚至理,無處不及,乃至一切禽獸眾生亦蒙度脫。既為萬物之所宗重,國王及妃后並皆禮供,威德巍巍,天人罕匹。是城中人,共名真士為海空智藏。所以爾者,言此真士其身如海,其心若空,理包物外,是為智藏。既聞天尊至此國土,心大喜悅而作是言:此國內人皆非我敵,凡諸言論不足激揚。我常思惟,或有所滯,無處訪察,每以斯事歎息良久。今聞天尊智德無上,神通特達,形相秉發,光色晃耀;一言出口,萬坐咸服;誘接眾生,未嘗懈退。所歷國土,皆能利益。我聞其聲,久願禮拜。今當命駕,直詣其所,諮所未决。即勑弟子具諸車乘,皆使齊整,勿令陋劣。我至明晨,當謁智士。

即於爾時,有一弟子名曰發疑,前起白師:大德何為妄生下想?此是何謂,忽有斯言?大德於此智力無比,非直一國王及臣民共來宗仰,三界之內亦可稱歎。何為自賤,造人求法?我等寧能戴此形面,從師乞出,咄哉大僻。願勿復說如此處行。是時師答發疑:賢士,汝勿執著。譬如有人處在高臺,俯望臺下,見於萬姓,悉不能及。是諸萬姓在臺下者舉首高望,義絕飛昇。臺上之人自以最高,人無及者,即發意云,今在於此窮為高頂,最勝無極。即生是想,不知其上乃至有於二十八天、三清、玉京,懸極無量。臺下之人唯見此高。既知此高,不知其上乃至有於二十八天、三清、玉京,懸極無量。臺下之人唯見此高,既不能及,言無勝此,亦生劣意。我今去此甚自隔絕,如別異國亦不為異。適得及之,於須為足。如此二人,俱為失中。我今智慧勝此臺上自高之人。汝今何為同此臺下劣意之士?彼若劣我,我往詣彼,無失名稱;彼若勝我,我今著行,是獲大利。何為謂此乃為非理?是時發疑聞斯語已,心開意解,即辦行供,旛蓋輿輦,香花伎樂,種種妙寶,不可稱量。於日將中,登輿而發。賓從弟子五萬人,俱皆有大智,深達法源,明了空相。所謂空相不空,相無我相,不定相故,不實相故,如是諸相。一一弟子亦辦諸寶,種種行供,侍與師同,俱共就道,到於山外,息駕而止,逍遙咏詠,仿佯澤中。是大眾中有一弟子名曰大慧,即前長跪,參承其師:路既稍遠,跋涉山林,得無疲弊。弟子今日欲有所啟,唯願大師聽採鄙言。大師答言:隨汝所問,我當察聽。大慧即云:大師盛德,天人罕測,萬物崇敬,如事父母;群心歸依,以為大岸。論議言說,為人模範,出吐辭文,不可輕脫。若見彼人,弟子先乞與其論議,若得抗衡,師便嘿然,聲稱隆重,不勞往復,自獲重名。此義寧不?爾時,大師即便答言:如汝所說,無以異也。

既入山中,遙見天尊,光明挺特,如金剛王,光曜山中,如日初出,威光猛盛,堂堂容止,驚駭視望。智藏師徒皆悉愕然,或有晦遁,或有欣躍,或有戰懼,或有羞慙,生種種心,發種種意。既行到已,各下車輿,依次而坐。人人惴恐,如有所失。良久已後,天尊開顏,欣然似笑。是諸眷屬微得開解,氣息平正。智藏弟子大慧賢士即起而前,對天尊立,作禮脩謁,訊訪寒溫:山中飄泊,得無損和?於是天尊詶答,既畢。又復白言:我聞大德神通自在,才辯無礙,能悉解人久遠劫事。又如人心所求所欲,智慧照察,無邊亢礙,是以是人號為天尊。我等今者欲有此諮,唯願廣說。爾時,天尊即答大慧:善哉善哉,善男子,道汝所言。爾時,大慧即白天尊:一切法中,何者為最能得道果?何者為最能得智慧?何者為最能得神通?何者為最能得寂滅,無為無礙,最上第一?是四道中,修因云何,若為差別,所獲不同,成就各異?唯願分別曉了解說,我等眷屬及與國人當共修行。

爾時,天尊即答大慧:善哉斯問,善哉斯問。如此問者,皆必能為一切世人作大橋梁,作大舟楫,作大寶車;能致世間昇於如士。我今為汝分別解釋,使未聞者咸得聞知,皆獲度脫。汝當諦聽,善分別之。善男子,夫三界人行,各各不同,有躁有靜,有愚有智。若有愚者,非昏鈍愚;若有智者,非妙感智。躁不恒動,靜不恒止。從多而論,有勝有劣,就偏勝中,因之為名,是為躁人,是為靜人,是為智人,是為愚人。就此四心,或智而躁,或愚而靜。有智而躁,如此輩人不得道果。所以然者,智既未圓,躁加其動,於此小智,多有所之。心既不定,善惡難存,故不得道。何謂道果?果有五種:一地仙果,二飛仙果,三自在果,四無漏果,五無為果。是五道果用心雖別,同趣一源。若修此果,當用靜心,靜心專一,所習必成。何謂所習?夫五果者,習於五事,學者當知五事因緣、用心所趣。若人修行服食、休粮,研精道味,志慕山林,隱形栖遁,餐霞納氣,棄於甘腴,捨去肥膩,身輕體勁,免於老死,是謂地仙。若人生處豪賢富貴,所居華麗,身無疾惱,長齋蔬食,捨離淫慾,是謂地仙。若人生世,氣力堅猛,心遊道本,不食眾生,行慈悲法,年命得壽百二十歲,是謂地仙。若人悉力求地仙者,當須積學,用心堅固。若服食者中廢則疾,若遁林澤中廢則危。心慮廣者不得守一,心慮浮者不得沉靜。不一之心、不靜之念,是則不能長居名嶽,餐漱松流。是知地仙最須靜念,雖復愚庸,不習經典,但能修行如上法術,則能獲得地仙之果。善男子,若復有人行十善業,守護戒行,未嘗缺犯,端身正心,休粮絕穀,善持六根,不染垢汙,行業模准,不起表裏,遊踐名嶽,餐餌雲霞,脩如此術,是謂飛仙。以何心力而得飛仙?亦須靜心,堅固不動。其心質直,雖不廣覽大洞妙音,而專心力守持浄戒,如瑠璃珠內外明徹。修如上術,則能獲得飛仙之果。善男子,若復有人善達禁戒、種種威儀,身心所行,冥衷規矩,天人崇仰,莫不供養;神力變化,應現無方;志意所之,莫不畢遂。不餐藥餌,自然飽滿。若欲食者,應念而至,於此世間形慮自在,遊行山澤,得無懼心,能保遐年而無疾惱,是謂自在。以何心力得自在果?當修智業,亦須靜心。形雖感起,心如山嶽,不動如地,雖不具得智慧上法,而修智因終不懈倦,習行神通,思微定志,於思微中能分身形,應赴無量。若能通達此諸術者,是則獲於自在之果。善男子,若復有人於一切法照了通達,於他心行分別巨細,無有差失,亦能悉照諸天,所行善惡業緣,衰變之相,動止云為,皆能利益無量大眾,若有可度,即時應念,悉令解脫。常修戒行及諸妙典,一切道本,靡不畢詳,能入一切神通之門,能入一切智慧之域,亦能入於空有之際;太上大道所有經典,悉皆受持,無復煩惱。所謂種種煩惱,不正見煩惱,不正信煩惱,貪瞋癡煩惱,悉皆捨離,無復愛著。所謂五種愛著,眼愛著色,耳愛著聲,舌愛著甘,鼻愛著香,身愛著細滑。如是諸著,悉皆無餘,六入清浄。所謂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如此諸根所納,所思决定,皆是三洞奧典。復有外結。所謂三結,一者欲入法地,不明為結;二者欲從法侶,障礙為結;三者一切行願,不成為結。如是結累,永能除斷,無復遺餘,心得豁然,是無漏果。以何心力得無漏果?當修智慧。種種神通雖不全得,太上無量智慧之門並皆進習,思微定志,曉了照達,辯才說法,能度世人,於一生內及至未來,終不退轉,漸漸階梯,至無上道,不復為遠。若修此術,則能獲於無漏道果。善男子,無為果者即是入寂無上法門。所以爾者,寂境即是無為,無為即是寂境。何謂寂境?不生不死,故能長生;不毀不變,故能應變。無為即是有為,有為即是無為;以無為生有為,以有為入無為。寂境即是感應,感應即是寂境;以寂境生感應,以感應歸寂境。寂境即是妙有之源,係言為有,不得同無;既不為無,亦不為有,是為無為。無為之說,非有境界,故謂無為。以何心力得無為果?當修種種智慧、種種神通圓備,眾行具足,天人最勝。非有非無,亦非非有,亦非非無。無所見故,則以為無;有所應故,則以為有。是則無為,最上之果。

復次,善男子,〔善哉〕#2大慧,已得大智慧本,由習三相。所謂三相,有相、無相、非有非無相。若照此相,則得入於智慧之源。夫觀三相,舛越不同。自有眾生從有相觀,入至無相;自有眾生從無相觀,入至有相;自有眾生神意挺然,非彼二相而得觀見有無之相。善男子,若有眾生作空學人,恒運其心,從有觀無,而樹意言我見萬物,今雖見有,必歸於無。當知一切盡是虛無,非有實事,無湛然慧,無觀空慧,無應感慧。當知此人是為斷見,雖似智慧而乖其宗。善男子,若復有人恒運其心,從無觀有,而樹意言即此世中皆從無生,向本無此,而今有之,有何緣生?必因於無。是知無中皆悉有有,以有有故,一切無無。當知此人是為狹見,雖似智慧而失其宗。善男子,若復有人恒運其心,從非有非無中觀於有無,常樹意言,即世眾生悉皆非有,亦復非無。所以爾者,若言有者,則終歸無;若言無者,今見則有。若必爾者,則為不定。不定業故,不得出生。人天果報,當知六道,形有則有,形滅則無。若作此觀,是為或見,非謂智慧。如此三見,失智慧本。善男子,若復有人觀於三有,作如此心,觀一切無,即是寂寥,不能生物,豁然不動,不能感應。善男子,譬如大山,善能興雲,雲能生雨。如此等例,從有出有,决定當知,無不出無。又復觀有,即著形質,即此形質,是有實有;離此形質,無處名有。又復觀於非有非無。善男子,譬如風聲,聲響遍徹,如此等例,風質非無,執不可得。若言實有,又非礙著。響亦如是。應知此例,非有非無。若有學人作此觀者,亦皆失於智慧之本。善男子,若復有人觀於三相,作四種意,妙無妙有,麤無麤有,明此四意,自然能見非有非無。何謂妙無?即是道性。以何因緣,道性之理自為妙無?以淵寂故,以應感故。若以住於淵寂之地,觀於諸有,則見無相;若以住於應感之地,觀於諸有,則見有相。善男子,若言道性全為無有,中有應感;若言道性全為有者,而實寂泊。以是當知道性之有非世間有,道性之無非世間無。是謂妙無。何等因緣,觀於妙有?即是應感,法身之端,嚴茂發起,超絕三有;雖有其質,不得同凡。以是因緣,謂為妙有。善男子,以何因緣觀於麤無?麤無即無,無感無應,空處寂漠,豁然而已,謂為麤無。善男子,以何因緣觀於麤有?若麤有者,即是質礙。以礙著故,謂為麤有。善男子,若能善知,遍此四意,分別體相,當知此人已能得知非有非無。以何因緣而得知之?即尋道性,義則可求。若有學人習觀三相,了此四意,則為入於智慧寶城,遊智慧室,坐智慧床,餐智慧食,是得智慧機相之本。

復次,善男子,善哉大慧,得神通力,由習思微之義,淵博難辯。以是緣故,謂為思微。一切眾生得神通力,莫不由此。若得大定,運此神力,如風扇火,一念之間,莫不俱休。當知思微能生種種神通之慧。有二神通,何謂為二?一者挺然自有神通,種種照了,能知能見,觸機便發,不假入定,自然具足,於倏忽頃,生無量變,從心自在,未嘗違意。如此神通為最上力。其二神通因思微生,入定而有。若不入定,則不能生,種種變化,是為次力。而此二通皆藉思微,以得具足,積習既久,是故嶷然而自通變。若有學人求神通者,當應善念思微之道,得為神通變化之源。

復次,善男子,善哉大慧,求於寂滅,無為無礙,皆由備諸善念之行,具足威神,成就種種無量功德。修行無量,一切道本。神力自在,通達變化。體相微妙,如浄瑠璃。一切天人,有感必應。濟拔四生,莫不度脫。是謂道本,智慧之源,是為寂滅,無為無礙。以何因緣謂為寂滅?善男子,夫寂滅者,非空豁虛,以其豁虛,不染三界,行超物表,一切諸法,所不能動,是為寂滅。善男子,夫無為者,一切萬物不能為其作動用事,其色澄漠,其質淵玄,是謂無為。善男子,夫無礙者,一切萬。物不能為其作障礙事,其感通微,其力周普,是謂無礙。如此四道,寂滅為最。是故學人當脩如是種種功德。

爾時,大慧聞是語已,生大敬仰,心合口言:咄哉大德,辯才通達,自在無礙,能使我心開發智慧,實為快哉!又復白言:大德天尊,威神若此,得無畏力,得大神通,能濟凡賢入於正道,遊行三界,最上無匹。今日稱服,與我師等。即解上服寶導珠瓔,以奉天尊,白言:大德,願受我獻,以表丹誠。是時天尊答大慧言:吾今處此深山窮谷,不勞如此珍麗之飾,無容空受,以為過費。大慧又言:夫聖人者應現世間,心不華薄,及其源故,出現此身。何為沉隱,處在幽谷?今欲請觀,遊行弊國,所以逆獻如此服耳。爾時,天尊默然不受,即於此時化作三萬六千白玉導青珠瓔、三萬六千黃金導絳珠瓔、三萬六千瑠璃導白珠瓔、三萬六千碼碯導黑珠瓔、三萬六千琥珀導黃珠瓔,如是導瓔遍滿座下,不可稱數。即語大慧:汝見是中眾實大導及瓔珞不?答言:天尊,甚見甚見,此中何緣遂生如此諸寶導瓔?咄哉神通,致此興盛;奇哉天尊,瑞相炳發。爾時,天尊答大慧言:我現於世,當為一切闇冥眾生作大導主,决定能導無量眾生出生死海,何況如此寶導之珍,安足為怪。即以神力收諸寶導,共作一導。如此一導徧滿虛空,明相照曜,不可稱說。海空智藏及其眷屬咸皆敬伏,莫有發言。

爾時,眾中有一弟子名曰上足,稽首其師,白言:大師,我隨大師數百餘年,曲蒙恩慈,昇堂入室,未嘗暫見如此神通瑞相之異。而此大德云何頓爾踴躍讚歎,唯願大師奮其智力,示現異相,令彼會眾見者讚歎。

爾時,海空智藏答上足言:汝勿高慢,生求勝心。所以者何?天尊巍巍,光相挺特,豈是世人所可比校,能與齊等。吾今或可更諮所疑,以自决判,寧容輕以微薄神通自生夸大。汝勿復言。

爾時,眾中復有一人名曰妙思,即前叉手禮天尊足,舉言問曰:我雖愚鄙,欲有所諮,唯願大德垂哀賜示。

天尊當爾答妙思言:善哉善哉,隨汝所問。我當為汝事事解說,皆令開解。

妙思白言:大德聖師,一切萬物以何因緣得生得死,有愚有智,有大威力,有大美貌,或貴或賤,或無容儀,或為人敬,或為人輕?如此種種,不可終紀。為當樹因,感得斯果;為當脩行,致此業報。時退思量,難以明驗。唯願垂慈,少降矜答。

爾時,天尊答妙思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大學賢士善能發此深奧之問。我今為汝一一解釋,令無疑滯。妙思當知。譬如有人臨空而語,聲響彼谷,反應無差。若作鄙言,響還即鄙;若作善言,響還即善;若作歌聲,響還即歌;若作哭聲,響還即哭;若作大聲,響還即大;若作小聲,響還即小;若作中聲,響還即中。若相召喚,如此種種,不可數量,隨語發聲,應聲還聲,千千萬萬,終不差跌。善男子,夫人生世種種善惡,亦復如是,皆由前世宿業所行,得感得果,與此響還等無有異。若其前世行慈悲心,救度一切,此人今生得大威德,人所尊重。若人諂毒,無慈善心,此人今生無有威容,人不敬愛。若其前世供養三寶,修於施戒,精進忍辱,思微智慧,如此等通,此人今生得惠業力,得神智力,得無畏力,備諸善本。善男子,若其前世普濟眾生,則得無病長壽之報。善男子,若其前世侵害眾生,則得疾惱、短夭之報,如此感果,數千萬億,不可悉記。皆由前世業因所感,感得此報,如響隨聲,等無差異。

復次,妙思,猶如日影,皆由於形,形長影長,形短影短,形大影大,形小影小。形之為質,不得離形;形之巨細,不得藏影。一切世人感果不同,亦復如是。善男子,前世植因小則報小,大則報大。如規如矩,如繩如墨,皆相應赴,分毫不差。妙思當如善惡之生,由如影響,不離形聲。

爾時,妙思聞如此語,即生一疑,乃整衣巾,端心正慮,重白天尊:大德聖師,響應聲還,誠如妙說。若深山邃谷,林障重疊,如此之處,發一小聲,響還極大;若小屋小器,如此之處,發一大聲,響還猶小。以何因緣聲俱不異,而應有差?又如空地,雖發音聲而無響應。云何此處徒發巨聲,了無應者?若推此事當知作是罪因、福因,同等不差。或得大果,或得小果,或不得果,猶如發聲。發聲之始,大小是同,報響之聲,隨處而異。又如形影,形值斜光,其影即長;形值正光,其影即短;形不值光,其影不見。以是因緣,形不為殊,影則長短。有無之異,若推此事,作是福因,作是罪因,同等不差,或得長果,或得短果,或不得果。大德今者譬諸影響,理無如此。若不如此,則非真喻。大眾疑惑,願垂解釋。

爾時,天尊欣然悅慮,答妙思言:善哉斯問,能發眾疑,方便利益,不可必限量。今當諦聽,善思念之。汝今問我,所行不異,得報有差。其理實爾,如汝所說,如汝所說。所以者何?若有世人斷害人命,斷害是一人命不異,若害真士、善人、道士、有德之人,罪大深重。所以者何?如此等人為人師範,利益眾生,解脫一切,出生死苦。若無此人,一切眾生則為不免三塗八難苦惱之弊。斷此人命,則為俱斷眾生善根。以此而言,罪大加倍。若殺五逆、凶害、懷惡如此等人,得斷命之罪,不得傷善之報。以此為言,罪報輕小。以此二途,斷命是一,得報不同。猶如聲發,聲發不異,隨處應響,大小不同。又如布施,善能供養,皆是福業,等無有異。若施真士、善人、道士、有德之人,福報大重。所以爾者,如此等人皆為世間宣揚教化,度脫眾生,利益萬物。若施是人,則是為施一切眾生法橋之梁,求道之逕,當知得福不可限量。若施凶害、四重、四病、五逆之人,施則是同,得福不定。若作慈悲,心施得福,猶不及於施與善人。若作周給一切惡人,心施翻大得罪不同。所以者何?長養一切凶惡人故。長養凶惡,則害萬物,是為此施同害萬物。以此而言,施雖未殊,得報有異。善男子,猶如聲發,隨處應響,大小不同。又如殺人,作無記心。若殺人者,不挾忿怨,不生快樂,直害其命,不生善鄙於其中間。如此得罪微為小輕。所以者何?心無毒故。猶如空處發起言聲,非無響應,由其響微,不聞於耳。亦如無記,作罪眾生,非不得罪,罪不過彰。又如布施,作無記心。若布施時不發廣濟心,不發救度心,不生慈悲心,不生歡喜心,不生嫉妬心,不生勝人心,不生夸大心,不生恩德心,亦不生吝愛心,如棄糞於大海中。當知此人得福微薄。所以者何?無善心故。猶如空處發起音聲,非無響應,由其響微,不徹於耳。亦如無記作福,非不得福,福不過彰。以是因緣,如汝所說,不為差異。

是時妙思聞是說已,豁然開悟,心無疑結,得達解轉,退坐本處,歡喜踴躍。是時坐中復有一人名曰最勝,威德堂堂,超拔眾侶,海空智藏第一弟子,已備十轉,所謂無憂轉、浄心轉、釋滯轉、通儒轉、達解轉、善見轉、權物轉、了機轉、大明轉、具足轉;復有神通,所謂眼、耳、鼻、舌、身、手;復有辯才,所謂通意辯、解煩辯、斷惱辯、達相辯、窮幽辯;具諸上智,上為一國人頂戴宗奉。即離席起,到天尊所,致敬作禮,端身正視,一心不倦,白言天尊:我常習學,功積多年,專心思惟,識悟妙理。欲有所諮,未敢先發。今見大慧及與妙思啟問所疑,天尊慈愍,降垂辯答,析理分明,聞者即悟,無復滯惑。我大歡喜,不可限量。譬如有人經遇篤疾,忽然一旦平復如本。我今歡喜,亦復如是。又如有人早離父母,一旦不期遇相逢值。我今歡喜,亦復如是。又如有人積日大饑,一旦之間逢諸美繕。我今歡喜,亦復如是。唯然天尊,竊有所疑。譬如有人患諸重疾,枕臥狀席,飲食不能,氣命無幾,忽於空中得甘露藥,盈滿一巵,欻在頭首,其人大驚,疑是鬼毒妖灾所降。又復疑是神明所賜。當欲飲之,進退未敢,忽於空中有一善神,發聲唱言,是大妙藥,可取服之,疾者聞已,方大歡喜,取藥而飲,病便除瘥。我今亦爾。疑滯既久,聞天尊說,既未善解,分別其相,心懷狐疑,未敢便受。若更聞决,心即通達,曉然無疑。亦如有人欲之彼國,隔大河流,翹望彼岸,渺然萬里,愁苦屏營,不能自抑。善濟神王忽於岸邊化作一舟,篙橄行具,觸事無乏,中有一人語欲度人,汝可入此,當載汝過。其人即驚,我在此久,多時覓船,終不能得,那忽今日挺然化有,當是鬼魅誘我入水,若是化惑,後必生害我,寧止此卒於生命,脫失計去,死悔無及。即於爾時,善濟神王化作飛仙,於雲霞間,高聲唱言,此是善神,欲濟汝命,度去無嫌。是時此人得聞斯語,心大歡喜,安隱無量,便入船中,直過彼岸?我於今日,亦復如是。聞天尊說無上妙法,不能曉了,心懷猶豫。若更聞决,無復疑悔。天尊大聖若知我心有所疑者,賜為開釋,我則泰然無復結滯。

爾時,天尊告最勝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今知汝心之所疑。汝心疑言,一切眾生皆因前業,獲得報身,身行善惡及與業緣,悉由前因之所建立。譬之形聲,感果影響。若無形聲,亦無影響。若如天尊今日說者,一切眾生有識之初,未有善惡,云何得因生於善惡、好醜之異、貴賤之殊。汝心如此結疑以不?

爾時,最勝聞此語已,驚服嗟嘆,心大戰慄,口不能言。如此良久,天尊乃言:如汝心不?最勝答言:大聖天尊,今日方知一切世間有大智尊,有大明者,慶此世間得最上師,得大導師,得大舟航,得大慧眼,得大法城。一切世間今者當得免離怖畏,免離五趣,免離愛慾,免離悲憂,免離三障,免離垢濁,免離一切結業。我今大慶,無有限量。我向實生如此疑滯,唯願天尊分別顯說。我既釋然,亦能利益現在、未來天人大眾。

爾時,天尊高聲唱言:今來大眾,當諦專心,聽我所說。如是三唱,今來大眾當諦專心,聽我所說,勿生懈怠,勿緣他事。即此座中有大真人名曰最勝,心生疑滯,如我所說,我今為其分明析理。是以汝等宜善採察,得大善利,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最勝當知,夫一切六道四生業性,始有識神,皆悉淳善,唯一不雜,與道同體,依道而行,行住起卧,語嘿食息,皆合真理。如魚在水,始生之初,便習江湖,不假教令。亦如玉質本白,黛色本青,火性本熱,水性本冷,不關習學,理分自然。一切眾生識神之初,亦復如是,稟乎自然,自應道性,無有差異。云何而生種種惡緣、地獄、餓鬼、畜生等報?當知皆是六根所引。何謂六根?跟、耳、鼻、舌、身、意。眼根因緣,著諸色觸,色相攀緣,其理不一,種種諸色皆入眼根。以是緣故,眼根生漏,漏既互生,生於無量無邊諸法,或善或惡,以不定因,生於惡果。耳根因緣,亦復如是,著諸聲觸,聲相攀緣,其理不一,種種諸聲皆入耳根。以此緣故,耳根生漏,漏既交生,生於無量無邊諸法,或善或惡,以不定因,生於惡果。鼻根因緣,亦復如是,著諸香觸,香相攀緣,其理不一,種種諸香皆入鼻根。以此綠緣,鼻根生漏,漏既互生,生於無量無邊諸法,或善或惡,以不定因,生於惡果。舌根因緣,亦復如是,著諸味觸,味相攀緣,其理不一,種種諸味皆入舌根。以此緣故,舌根生漏,漏既交生,生於無量無邊諸法,或善或惡,以不定因,生於惡果。身根因緣,亦復如是,著諸細滑,身相攀緣,其理不一,種種細滑皆入身根。以此緣故,身根生漏,漏既互生,生於無量無邊諸法,或善或惡,以不定因,生於惡果。意根因緣,亦復如是。著諸攀緣,以攀緣故,其理不一,種種攀緣皆入意根。以此緣故,意根生漏,漏既交生,生於無量無邊諸法,或善或惡,以不定因,生於惡果。最勝當知,三塗所起,由於六根、六觸、六情、六染,是四大結能生種種善惡業因,增長三塗種種苦惱,能改無始一切善本。以是緣故,一切眾生初由六根種諸過患,過患既生,緣起不滅。汝等當知,六根為灾,不可限量。是故學者應當撿肅六根,不可放逸攀緣諸相。

說是語已,坐中又有一大真人,名曰决理,即起於坐,往天尊所,頭面至地,稽首作禮,白言:天尊今者說言一切眾生有識神初,淳善不雜,行必合規,動應真理,進退俯仰、行住起卧,莫有失節。一一諸法,皆合道宗,無有差異。若如此者,眾生所見及與所聞,動止所為,云何得染麤穢之事?天尊譬如冰寒之堂,淳以冰凍而為梁柱,林席幢帷莫非冰結?就此中間,云何得火?云何得熱煩惱之患?一切眾生識神之初,亦復如此。相與既善,淳一不雜,六根所染,云何為非?云何習惡、致招罪果?又復天尊譬如瑠璃,照徹內外、表裹中間無有穢玷。識神之初,亦復如是。本既為善,所習復善,云何獲惡種種果報?又復天尊譬如百和之香,共在一篋,此篋之內,芬芳流溢,無有一毫臭穢之氣。識神之初,亦復如是。本既香潔,滓穢無方。又復天尊譬如日光晃發明照,於其中間了無闇黑。識神之初,亦復如是。本既曉了,明昧云何猶復並用?我今有疑,世間不客於善法中行無量惡。唯願大德為我解說,令諸眾會悉皆洗然,離諸疑滯。

爾時,天尊安詳答言:決理真人,如斯切問,不可思議。汝等已曾親近無量無邊一切真人,供養無量無邊一切天尊,通達大智,曉了無礙,故能發此微妙之言。我當為汝具實解說。汝等諦聽,勿生疲怠。決理大真,夫人心法不得全以譬於冰凍、瑠璃、香等。所以爾者,如此物等皆為靜法,其質安謐,不能變易,是以其體不能生他。以靜因故,故外物不入。此譬為異。若喻日者,是義或同。所以爾者,日不恒明,體不恒正,有時薄蝕,有時昃隱。心法亦爾,遷動不定,染滯所驅,貪著利己,樂善己身,眼貪善色,耳貪善聲,鼻貪善香,舌貪善味,身貪善觸,意貪逸樂,皆為苦受。若作所貪,最為苦受。所以者何?眼貪善色,各隨人心,生種種想。假使恒得,則損心慮。唯知貪愛,忘去善本。若不恆得,生種種求,種種計度。或見人善色,願己皆得。如此等輩,直置自生無量苦惱,況復所求不即稱遂。耳貪善聲,各隨人心,生種種想。假使恒得,則亂心慮,唯知貪愛,忘去善本。若不恒得,生種種求,種種計度,或見人善聲,願己皆聞。如此等輩,直置自生無量苦惱,況復所求不即稱遂。鼻貪善香,各隨人心,生種種想。假使恒得,則弊心慮,唯知貪愛,忘去善本。若不恒得,生種種求,種種計度,或見人善香,願皆聞其氣。如此等輩,直置自生無量苦惱。舌貪善味,各隨人心,生種種想。假使恒得,則煩心慮,唯知貪愛,忘失善本。若不恒得,生種種求,種種計度,或見人善味,願皆入其口。如此等輩,直置自生無量苦惱。身根貪觸,著於細滑,各隨人心,生種種想。假使恒得,則惱心慮,唯知運心,愛習柔軟,忘失善本。若不恒得,生種種求,種種計度,或見人善質,願皆附己身。如此等輩,直置自生無量苦惱。意根不定,攀緣諸想。一切諸緣皆入於意,繼著諸根,往還不息。若皆從意,則生驕逸;若違於意,則生瞋恚。以是因緣,直置自生無量苦惱。决理,當知一切世間恬然安靜,不修勝業,不念真道,不行六通無上智慧,不喜精進,樹諸福因,恣於六根,六情所引,自然墜於三惡道流。所以爾者,六根六染,能生無量種種罪因,不可勝記。以是因緣,識神之初非習凶惡,招於罪果;非以見惡,生於罪果;非以聞惡,生於罪果,直以六染自生諸過。漸漸增長,遂生地獄、畜生、餓鬼無量種因。决理,當知過去之世有一國土,名日曰地,此國豐樂,如欲界天,人民無量,並皆安樂,常脩妙道,三洞之說莫不習誦。此國有王名曰制頂,其王明了,得大神力,行坐起卧,種種變通。忽於一時,即於座前生一蓮花,千葉葳蕤,光色晃耀。制頂大王驚愕而起,禮拜此花,須臾之間,花葉之內生一童子,年時大小堪五六歲,端正獨絕,三界無雙。王既見是,便即命抱養,名曰化生。至年成長,智慧月隆,神通自在,無有罣礙,無量國土莫不齊服,所求所願莫不備具。制頂大王尊其威德巍巍無量,乃自禪位,授與化生臨國。一切天人並皆快樂,恭敬尊重,無有疲厭。忽一日,集會大臣及諸眷屬、國師道士、玄儒眾學言讌講論,以日繼夕。化生大王高聲唱言:我今此土一切自在,快得安樂,無復衰得。我聞東方有一國土,名大堂鄉納善世界。雖聞其名,未見其形,欲與卿等俱共履歷,徧觀風教及與人民,可爾以不?是時諸臣同聲答言:大王神通自在無礙,徧欲詳覽,復有何疑?臣等亦願承藉威靈,同得省察彼國奇異。即於是時,不起于坐,以神通力超然而往,與諸大臣及宮殿俱。既到彼土,納善國王命駕出迎,遙見禮拜,問訊起居,共還入城,設大高座。其座高廣,不可限極,非是世間所能籌筭。化生大王昇之而坐,普放光明,作諸神變,於國土中化作四百億萬明珠寶幢,一一寶幢長四萬里,於寶幢上有大光明,照耀明徹,日月之耀翳然無用。一切人民見此光明,皆生歎訝,咸自謂云:如何國中忽有如此大異之相?五五三三,共聚論釋,未能詳辯。是時化生震大雷音,唱言眾人,可乘此光來入王城。發此語已,普徧國界,悉得聞知。因聞此聲,各各尋明,到其王所。正見化一生在高座上,莫不頂禮,恭敬而立。眾集既竟,化生大王高聲唱言:眾會當知一切法性不可恒守,皆應毀滅,隨緣而去。勿云此土快樂而可安,故有美國勝此無量,若脩善業,必得往生。即授國人十善之戒,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飲酒、不妄言、不錡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欲、不瞋恚,若能堅持如此十法,當知必得往生妙土。說是語已,大眾歸依,咸皆受持,終身不缺。納善國王亦得神通,浄心妙轉。教化既畢,輕舉而歸。過歷國中,處處究悉。既還本處,問一大臣,名曰達見:汝向隨我至納善世界,有何所見?今可廣說。達見答言:大王當知,我向侍從,察望彼國,見彼國土地平如掌,無有砂礫,種諸雜果,行列齊平,如繩如削。一切人民皆食樹實,形容端正,少有疾苦;城闕宮殿,皆多青色,譬如朝雲,覆青山上。推尋此處,不勝玆土。化生大王告達見言:汝又何見?達見又言:我又見有明珠寶幢,此是大王威力所化,非彼國土真本所生。若止如此,不足可願。化生大王答諸臣言:且各消息,當復更廣遊。諸臣聞是,退還其位,嘿然拱坐。

#1敦煌S.7292抄本卷一,題作《會聖品》。文字亦與道藏頗異。不復詳校。

#2『善哉』二字據下文例補。

同类推荐
  • 燕北录

    燕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桂苑丛谈

    桂苑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释道

    释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政理

    政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四分戒本疏卷第一

    四分戒本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球神武时代

    全球神武时代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重回少年时代,却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原来的世界了。异次元裂缝出现,异兽来袭,武者兴起。人类与异世界激烈碰撞!林洛持方天画戟,所向披靡,保家卫国,战无不胜!!!
  • 蜀云仙侠录

    蜀云仙侠录

    洪荒六界,修仙问道,九天神魔,谁主沉浮?一柄上古封魔神兵,引洪荒六界纷争。一场无量浩劫,荡尽诸天神魔。一名神秘少年,涅槃重生。手持上古神兵,以剑入道,逆天而行,一人一剑,扫荡天下,开启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碾压六界至尊,踏入洪荒主宰的不朽强者之路。太宇神荒荡日月,战天斗地谁与争锋。天地无道起风云,笑怜苍生唯我独尊。
  • 唐多令和林江仙

    唐多令和林江仙

    唐多令和林江仙,大学时代神仙眷侣。唐掌门以横行霸道无法无天著称,林大侠以纵容女友和为女友收拾烂摊子而著称。三年后,林江仙调任分公司总经理,发现自己宠出来的野蛮女友已成为下属的贤淑娇妻!蒲哲为了跟上司拉关系请上司住到家中,却不知道是在引狼入室。豪放派女友成了婉约派贤妻,面对前男友最拿手的宠,和老公一味的憨,唐多令又该怎么办呢?唐多令说:婚姻之外还能存在什么伟大的感情?林江仙说:别拿任何东西和我对你的感情相比,我的感情无与伦比!蒲哲说:我知道林总是个正人君子,我老婆也是个好女人!这场好人与好人的战争……
  • 春天不再遥远

    春天不再遥远

    又闷又宅的剩女,在飘雪的冬夜,捡到一个醉酒的帅哥……于是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之开荒者

    无限之开荒者

    武侠世界,灵异世界,仙侠世界,洪荒世界……肖鹏一步一个脚印,向无上天道……进发。……新书《轮回开端》已发布,拜求大大们继续支持大鹏。书友交流群:19512950喜欢本书的大大,没事可以到群里与书友们交流交流哦!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狮舞和龙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狮舞素描;民间狮舞起源;狮舞的流派;各地狮舞;龙舞素描等。
  • LA BELLA

    LA BELLA

    《医生杜明》作者小汗十年精华短篇选,其中收录包括《医生杜明》特别篇在内的历年来各大媒体刊登作品之精华。
  • 超时空祭奠

    超时空祭奠

    《超时空祭奠》是轻小说实力派小天后胡伟红力作。创作历时整整一年,尽管是科幻题材,也将感知到爱的无处不在。让你见识另类安妮丝公主。“在你遇到我的那天起,这超越时空的恋情该如何选择?”时空的穿梭,超力能的比拼,地球安全的威胁。这一切在时间的面前都不过沧海一粟,唯有爱是那么刻骨,那么永恒!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