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1200000007

第7章

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

前章明權實兩門,是道之動用。此章明明道若昧,唯上士勤行。初明三士聞道,信毀不同。次建言下,明道德之行門。後夫唯下,結善貸之功用爾。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疏:上智之士,深識洞鑒,聞道權則微明,實則柔弱,聞斯行諸,皆不懈怠,故云勤而行之爾。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疏:中庸之士,明昧未明,聞說妙道,或信或否,謂明則若存而信奉,謂昧則若亡而疑惑,未果决志,故曰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疏:下士識不及理,聞道不信,謂為虛誕,則嗤笑之,亦猶章甫致賤於越人,和璞見遺於楚國,故《莊子》云:曲士不可以語於道矣。

不笑不足以為道。

疏:至道幽玄,深不可識,明而若昧,理反常情,下士蒙愚,所以致笑。若不為下士所笑,未曰精微,乃是淺俗之法,不足以為道。非代間法,故為凡愚所笑,是以為妙道也。

建言有之,

疏:建,立也。將立言以釋上士勤行之道,中士存亡之致,下士大笑之由。有之者,指下明道等爾。

明道若昧,

疏:明,照了也。昧,昏暗也。謂道德行人以昧養明,遺形去智,而實明了,故云若昧。言上士勤行,於明若昧,下士不達,是以笑之。中士初聞明道,故若存,後聞如昧,故若亡爾。

進道若退,

疏:進道之人,內心不起,外事都忘,功名日損,大成若缺,下士觀之,如似退敗之爾。

夷道若纇。

疏:夷,平也。纇,絲之不勻者。夫識心清靜,塵欲不生,坦然平易,與物無際,而外若絲之有類節也。

上德若谷。

疏:言勤行之士謂之上德,德用光備,光備則無不含容,故云若谷爾。

大白若辱。

疏:白,純净也。辱,塵垢也。得純净之道者,晦迹同塵,故稱若辱,而實純白,獨全備爾。

廣德若不足。

疏:言至人德無不被,廣也。守柔用謙,故常若不足也。《史記》曰: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若愚不足。

建德若偷。

疏:建,立也。偷,盜也。建立陰德之人,濳修密行,如被盜竊,常畏人知,故曰若偷。

質真若渝。

疏:真,淳一也。渝,變改也。言道德行人,其德淳一而無假飾,若可渝變,與物同波而和光也。

大方無隅。

疏:方,正也。隅,角也。夫砥礪名節,以作廉隅,此為求教之人,非曰大方之士。磨而不磷,在涅而不淄,大方也。而能和光同塵,不自殊異,無隅也。故曰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

疏:備物之用曰器,器以晚成,故能成大,是以上士勤行,積功而證,得之於漸,非一朝一夕,故曰晚成。

大音希聲。

疏:夫道能應眾音,大音也。聽之無聲,希聲也。以况聖人開演一乘,則法音廣被,待感而應,故曰希聲。

大象無形。

疏:夫涉形器者,則滯於一方矣,唯大象之道,本無形質,隨感而應,能狀眾形,故曰大象無形爾。

道隱無名。

疏:因其通生則強謂之道,忘其功用,則隱無名氏。欲明名以銘體,而妙本無象,則體不可名,故曰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疏:此結道之功用夫,嘆也。唯,獨也。貸,施與也。嘆羨此道雖復無名無氏,無形無聲,獨能布氣施化,貸施萬物,且成之熟之,故曰善貸且成爾。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前章明三士所聞之道,能生萬物。此章明萬物生化之由,必資三氣。初明沖氣柔弱,令萬物抱以為和。次云孤寡不穀,戒王公以謙自處。結以強梁不得其死,示其修學之元爾。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疏:道者虛極之神宗,一者沖和之精氣,生者動出也。言道動出和氣,以生於物,然應化之理由自未足,更生陽氣,積陽氣以就一,故謂之二也。純陽又不能更生陰氣,積陰就二,故謂之三。生萬物者,陰陽交泰,沖和化醇,則遍生庶彙也。此明應道善貸生成之義爾。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疏:言物之生也,既因陰陽和氣而得成全,當須負荷陰氣,懷抱陽氣,愛養沖氣,以為柔和,故廣成子告黃帝曰,我守其一以抱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而形未嘗衰。是知元氣沖和,群生所賴。老君舉此者,明人既稟和氣以生,則氣為生本,人當因柔和,守雌弱,以存本也。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疏:沖氣柔弱,為生之本,故舉王公謙卑以敦其本。孤寡不穀,不善之名,非尊崇之稱,人所惡之,而王公以為名者,謙之志也。王公為風化之主,存亡所繫,天下具瞻,若不崇尚謙柔,以安社稷,則物所不歸。故謙柔為本,以致巍巍之功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疏:故者,仍上之辭也。損,貶毀也。言王公稱孤寡以自毀損,則為百姓樂推,尊敬而事之,而致益也。或益之而損者,若王公貴寵其身,居上而驕,則下人離散而致損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斯之謂也。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疏:人謂人君,為政教之首,一國之風,繫乎一人而化。故老君唱言曰,人君欲行言教以化人者,當須用我沖虛柔弱之義以教之爾。

強梁者不得其死。

疏:強梁謂剛暴屈強之人也。剛暴之人,失養生之要,又自失其天命,不得壽終而死。嚴仙人曰,強秦以專制而滅,大漢以和順而昌。強梁失道,剛武者失神,生主已退,安得長存?注云動與物亢,物或擊之。亢,敵也,物擊之者,易益卦上九爻辭云,莫益之,或擊之爾。

吾將以為教父。

疏:父,本也。此句結修學之元,老君舉強梁者亡以之為戒,柔弱者全以之為勸。以為教父者,父為子本,言吾將此柔弱之教為眾教之本,如子之父,故云教父爾。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前章明眾生背道強梁,所以不得其死。此章示人正性柔弱,修之則與道合。同文殊途,以發明理會,歸而齊致。首標舉道性柔弱之本,人儻有得,失之成堅強之過。後吾是以下,明無為之道,廣有利益,眾教莫能先。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疏:夫人之正性,本自澄清,和氣在躬,為至柔也。若馳騁情欲,染著代塵,為聲色所誘,則正性離散,為至堅也。

無有入無間。

疏:無有者,謂人了悟諸法,一無所有,則返歸正性,與道合同,入無間矣。無間,道也。入謂與道同也。以道為無間者,明道性清靜,混然無際,而無間隙爾。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疏:吾者,老君自稱也。此章亦通誡人君以無為化理天下,故老君云:吾見眾生正性柔弱,及乎馳騁奔競,則至堅強。若使照了心境,則一無所有,即合道矣。是知清靜無為理身理國,有益於人也。以法推之,有為之教,不及無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疏:至道無言,物之以生。聖人無為,化之以清。即不待立言,然後成教。天下希及之者,言九流百氏,希有能及無為之教者。又云自非體道之君,莫之能及,故曰希之爾。

名與身孰親章第四十四

前章明正性柔弱,馳騁所以至堅。此章明名貨親疏,愛藏所以為患。初三句,標問得亡孰病。次兩句,詳答致患之由。後知足下,結勸令守分,則可長久爾。、

名與身孰親?

疏:此以名較量身也。孰,誰也。詳問云:夫以矜徇功名,保養身命,兩者既異,誰可與全真保年之道為親乎?傷代人不能忘名以存身爾。

身與貨孰多?

疏:多者可貴重之意也。言身與貨兩者既別,誰可多貴邪?云此者欲令悟身為多,不貴於貨可也。注云擲玉毀珠者,《莊子》外篇之辭爾。

得與亡孰病?

疏:此總問上二句得名貨與亡名貨,誰為病也?得名貨則亡身,存身則亡名貨,歷然殊致,為病可知。而迷倒之徒,莫之先覺,故後文詳答之爾。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疏:此二句總答前問。甚愛又大費者,此答名與身孰親。費猶損也,親猶愛也。甚愛名者,矯企情性,損費心神,所愛既甚,所費彌大矣。多藏祕厚亡者,此答身與貨孰多。藏貨既多,其亡亦厚,劍玉賈害,譬諸懷璧,詩書發塚,衹為含珠,唯貨之損,可為殷鑒矣。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疏:辱,損累也;殆,危亡也。夫不邇聲名,知足也。不殖財貨,知止也。知足故名當其實而無過分之累。知止故貨不多藏,而無貪求之害。既不辱不珍,乃可長存而久壽爾。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前章明身貨孰親,愛藏所以為患。此章明戒盈若缺,其用所以不窮。次初七句,標立行之楷模。次兩句,明靜躁之優劣。後清净下,結釋清净則可為天下正爾。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疏:凡曰學人,功行大成,眾德圓備,常自虛忘,有如玷缺,如是則材用不窮也。道德大成之君,亦復如是,等天地生育之功,齊日月照臨之德,所成理大,故曰大成。然不恃其成,有如虧缺,以斯為用,用則無窮。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疏:沖,虛也。窮,匱也。此明聖人祿位充盈,恭儉自牧,不為盈滿,故若沖虛。所謂有若無,實若虛,故其運用而無窮匱。

大直若屈,

疏:直,正也。屈,曲也。前四句兼明體用,此下三句但出其體,不書其用。略文以見義,類可知也。夫潔己而垢人,舉直而措枉,小直也。不執是以辮非,不正己而矯物,大直也。曲隨物宜,故云若屈也。注云直而不肆,上卷道經之文也。

大巧若拙,

疏:矜粉繪之工,騁鈎繩之妙,小巧也。因村致用,任物成功,不失其宜,大巧也。無所裁割,不見其功,似若樸拙爾。莊子稱造化刻雕眾形,而不為巧也。

大辯若訥。

疏:合譬飾辭,結繩竄句,小辯也。行不言之教,辯雕萬物,窮理盡性,

大辯也。至言去言,無所抑揚,如謇訥。

躁勝寒,靜勝熱。

疏:此舉喻以示教也。以執成者必敗,持滿者必傾,故聖人功濟天下,不見成功,其如缺,所以無弊。位尊萬乘,不視成位,其若沖,所以不窮也。恐人不曉,故寄陽氣動靜以喻之。躁,動也。勝,極也。言春夏陽氣發於地上,萬物因之以生,陽氣動極則寒,寒則萬物由之以衰死,明躁為死本,盛為衰源,喻功成不缺者又敗,持盈不沖者必傾,有為剛躁者必死。靜勝熱者,謂秋冬陽炁靜於黃泉之下,靜極則熱,熱則和氣發生也。萬物因之以生,生託靜而起,故知靜為生本,亦為躁君。取喻大成大滿,由能缺能沖,所以無弊無窮,而致生爾。夫能無為清靜者,則趣生之本。此勸人當務靜以祈生,不當輕躁而赴死爾。

清靜為天下正。

疏:此結明前義也。夫聖人有以觀神陽炁之進退,知躁為趣死之源,靜為發生之本,理人事,育群生,持本以統末,務清淨之道,則可以為天下之正爾。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前章明五大之行,用廣修學之門。此章明三大之愆,以彰可欲之弊。初標有道無道之損益,次明為罪為咎之所由,後結知足之為德,以戒貪求之生患爾。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疏:却,屏去也。糞謂理田也。天下有道,謂以道為理,無為化行,守在四夷,疆場無事,不必多貪土地,以困黎元。所以屏却兵革走馬之事,人得俶載南畝以糞理田園也。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疏:郊者,交也,謂二國郊境之際拒守之地也。天下無用道之君,則荒塞有不賓之虜,故兵戎軍馬生育於郊境之上,謂久而不還。

罪莫大於可欲,

疏:犯法為罪,貪求為欲,言戎馬生郊之罪,由人君貪求土地,見土地可欲,欲心興動,將起貪求,此罪之大者,故云罪莫大於可欲也。

禍莫大於不知足,

疏:禍,害也,神不祐也,夫亡敗之禍緣何而來?由貪土地,求而無厭,不知止足,致神道不祐,而嬰禍害。人之有過,過非一途,貪之為禍,禍之大爾。

咎莫大於欲得。

疏:咎,殃咎也。夫貪冒之雄,欲心增侈,得之不已,而又求之,非道得之,則不旋踵自招殃咎,不亦宜乎?可欲,謂欲而未得,初起貪心,罪輕於禍,不知足者,得而更須,禍重於罪。莫甚於欲得者,謂求之已得,欲心尚無厭足,則咎之為過,斯又甚於禍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疏:此結有道之君也。言有道之君,無欲廣大,不貪土地,固於本分而知足,則為天下樂推,身安國理,此知足之足,乃至於讓而常足矣。注云物足者非知足,心足者乃知足,知足者謂足在於心,不在於物,循涯守分,雖少而多,有欲無厭,雖多亦少矣。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前章明天下有道,欲令知足常足。此章明教不出戶,示以不為而成。初兩句標不出則能知,次兩句明人和則天下順,又兩句示彌出之

為失,後四句結無為而化成爾。

不出戶,知天下。

疏:有道聖君,無為而理,言教不出於戶外,淳風自洽於寰區,此可謂知理天下之道爾。又解曰:人君善教天下,應之以善,則不煩出戶而天下可知,故《易》曰:君子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况其邇者乎。此之謂也。

不窺牖,見天道。

疏:人天相應,精氣交通,人君為政以德,則象緯以之不迷,威侮五行,則陰陽由其舛候。故《書》曰:休徵則肅時兩若,咎徵則蒙恒風若是知行發於己,象著於天,豈俟窺牖然後見也?《易》曰:言行,君子所以動天地矣。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疏:此明失道之君也,不能處無為而恭己,將欲申教令以化人,令出彌遠,既失無為,所知政理,更為寡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疏:此覆釋不出戶而知天下也。無事無為,教令不出故云不行。近取諸身,遂知來物,故我無為而人自化,豈待言教出戶,然後謂之知乎?

不見而名,

疏:此覆釋不窺牖見天道也。夫鶴鳴即子和行,感而天動,原小可以知大,審己可以知物,元吉所召,在乎其人,則太平之化可得而言爾,何必窺見然後名乎?故云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

疏:此總結不出不窺之義也。夫以上有所為,下必有擾,今聖人凝神端扆,玄默廟堂,君無為,人無事,百姓家給,萬化自成。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前章明不出不窺,可以知政理之道。此章明為學為道,則至乎無為之事。首兩句,示進修忘遣之漸。次三句,明損有歸無之益。後四句,結成其意,戒有事不足以化人矣。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疏:為,修為也。損,忘損也。言初修學者,日求見聞以為益,因益為道,則忘遣功行以為損,所以者何?夫為學者,莫不初則因學以知道,修功而補過,終則悟理而忘言,遺功而去執。故注云益見聞為修道之漸,蓋言其初也。損功行為悟道之門,蓋言其終矣。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疏:損之者,謂損為道者之功行也。又損之者,謂除忘功行之心也。斯乃前損忘迹,後損忘心,心迹俱忘,可謂造極,則以至於無為矣。

無為而無不為。

疏:夫有為則有礙,有礙則有所不為,今既無為,無為則無礙,故能無所不為也。以謂契道,則應用而周普也,故上巷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疏:此勸人君行無為也。取猶攝化也,攝化天下,必須為無為,事無事,無事則下人不擾,無為則百姓自安,以斯臨往,于何不可?所言常者,無為御物,不可斯須離也。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疏:夫有事謂政令煩苛,禁網凝密,令苛則人擾,網密則刑煩,百姓不安,四方離散,欲求攝化,不亦難乎?故此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风火纤纤

    风火纤纤

    她是一个聪明独立的女孩,他是一个聪明且是个神秘的男孩。不同命运的两个人再九州一中做起了欢喜冤家的同学。青春而又美丽的校园故事有许许多多的悲欢离合。
  • 修丹

    修丹

    世人憧憬修仙之人,数不胜数的原因让修仙之路人潮从未断绝,或羡长生、或愿自在、或求强权,却不知仙界崩碎,仙人受创,沉眠、封印、流落红尘,有一位残仙奔波于世间,只为修得一枚仙丹
  • 逆伐成王

    逆伐成王

    一缕刀芒碎乾坤,两行清泪逆轮回...阴阳大陆,强者主宰天地,弱者卑躬屈膝,冷漠的世界,只有实力才是王道!陈麒,名不见经传的封印之地的小家族少爷,因故被废,得龙皇相助,修复伤势,修逆天功法,踏阴阳之巅,历经磨难,伐天成王!且看陈麒如何为兄弟,屠戮四方,为爱人,逆乱轮回,血与火,爱与恨,只为踏上巅峰!战天,战地,战苍生,只为逆伐成王!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名侦探柯南之羽田橙真

    名侦探柯南之羽田橙真

    嗯……诡异又俗套的穿越呢。难道是上天听到了我的心声,日夜期盼,终于跨过次元壁,来到你的身边。即使案件永不结束,黑衣组织的追杀从不停止,我也很愿意陪伴在你身边,活着,永远守护你,死了,只要你还活着,那便足矣。目前周更,不会弃书,安心收藏。(女主小哀,群号:773799818)
  • 秋凉冬暖

    秋凉冬暖

    秋色渐渐凉下来,本以为昆明的冬天会很寒冷,但是因为在冬天又一次与你重逢,所以冬天也变得温暖起来,温暖的就像一个美好的春天一样。你就像冬天卧在滇池水面上的西西伯利亚红嘴鸥一样呆傻可爱,却还要在我面前时时假装机灵。谢谢你回到我身边,做我唯一的超级英雄。
  • 甜妻来袭:大叔要抱抱

    甜妻来袭:大叔要抱抱

    被算计丢了清白身的盛晚星,连着经历男友的出轨,闺蜜的背叛。历经沧桑后,她转身发现,陆慎行一直默默守护在她身边。“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男人神色温柔,“我的小娘子,你忘了我们早就定过终身了吗?”
  • 傅少今天跪下了吗

    傅少今天跪下了吗

    他对她极尽宠爱,言听计从,帮她手撕贱人,并霸道宣言:挡她的人,他要让这个人后悔出生!想要个宝宝,傅言宸战术迂回,每晚在顾琉星耳边念叨别人家的宝宝多可爱多呆萌……顾琉星微笑:说好什么都听我的。大boss微笑:好的。
  • 时光,恰好

    时光,恰好

    明明,是你先动了心;最后,却是我动了情。我宁愿从未遇见过你,现在也不必一直流泪想要忘记。
  •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是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一部人物随笔集。主要内容是作者以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翔实的资料,写出了张爱玲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并结合人物经历,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鉴赏,尽显其传奇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书稿内容高雅积极,诗意唯美,是当代不可多得的随笔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