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2800000009

第9章 辛部

請問不食而飽,年壽久久,至于遂存,此乃富國存民之道。比欲不食,先以導命之方居前,因以留氣。服氣藥之後,三日小飢,七日微飢,十日之外,為小成無惑矣,已死去就生也。服氣藥之後,諸食有形之物,堅難消者,以一食為度。食無形之物,節少為善。百日之外可不食,名不窮之道,名為助國家養民,助天地食主。少者為吉,多者為凶,全不食亦凶,腸胃不通。通腸之法,一食為適,再食為增,三食為下,四食為腸張,五食飢大起,六食大凶惡,百疾從此而生,至大飢年當死。節食千日之後,大小腸皆滿,終無料也。令人病悉除去,顏色更好,無所禁防。古者得道老者,皆由不食。君臣民足以安身心,理其職,富者足以存財,貧者足以度軀。君子行之,善樂歲,凶年不危亡。夫人曰有三命,而不自知,日三食乃生。朝不食一命絕,晝不食二命絕,暮不食三絕。絕三日不食,九命絕。無匿物,無寶留,此由飢也。奸邪大起,悉從此始。用吾道,萬事自理,吉歲可以與利,凶年可以存民,常當忽帶收腸,使利行步也。

天地之間,凡事各自有精神,光明上屬天為星,可以察安危。天地之性,自有格法,六甲五行四時節度,可以占覆未來之事,作救衰亂,防未然之事。臣見君父之衰,救之使其更興盛,是大功也;深知其衰也,不救之,或反言而去,名為倡訞,罪不除也。三事,臣知其君有失,將睹凶害而救之,使其更無凶害,是大功也。知而不救,名倡凶,其罪不除也。四事,知君理失其要意,灾害連起,而救助其理之,是其宜也,為曉事之臣。知而不救,其罪不除也。五事,臣知其君年少,其賢未能及事,而救之助其為知,是其宜也。知而不助為賢,反言不及,名為不忠,弱其上,其罪不除也。六事,臣知其君老有夭期而憂之,為其索殊方大賢之助,異策內文,令君更得延年,是大功也。知而不能,反言吉凶者,其過大也。七事,為人下知上有危,有失理或失忘,而共救之案之,是為大功。知而不救,自解避而去,為不順忠孝之人,罪皆及其後。八事,父母有疾,占相之知,能盡力竭精,有以救之;知而不救?天將大罰。九事,父母年老且盡,為子者知父母老期將至,為求賢師異方,令得丁強,孝子之宜也,此由食人之食,以食歸之,而有大功也。十事,知人凶衰有大害,患將至而救之,使其更興,與其奇方異策,內文善事,令無復憂苦,是為大功。知而不為,有罪不除也。夫為人子,見父母有死難而拋去之,處樂違苦,此乃與禽獸同耳,豈可統三才,繼天地乎?是以聖人出也,施教戒,勸人為善,斷絕凶惡,以救天地之灾,令三光五行星辰順叔,豈徒言哉?今天上乃具出文書,以化除諸灾害,以致善,是故吾自曉勑真人出書也。今天上教吾大言,勿有蔽匿也。今天地大周更始,灾害比當消亡,無復餘糧類。故教人拘校古今文集善者,以為洞極之經,定善不可復變易也,雖聖賢之人,不能復致其文辭。夫文辭,天地陰陽之語也。故教訓人君賢者,而勑戒之,欲令勤行致太平也。所以言蔽藏者,賢君得而藏於心,用於天下,育養萬物而致太平也。而歸功於上帝,則堅於石室深穴也。天生善物,必歸之善處。如珠玉也,必帝王寶之。其麤惡之物,眾棄之。況人為善,而天豈不愛乎?帝王豈不重之乎?今天上無極之天,中無極之天,下無極之天,旁行無極之天。今為法,況三道集氣共議,其應天地人之位也。乃太平至,天悅喜則帝王壽。其道神靈祐天地,善氣莫不響應,道德日至,邪偽退,訊臣奸冗滅。凡臣悉除,萬善自來,五行和,四氣時良。其為政法,起於本。本者,天地之間人象神,神象人,而各自有隅,聚亭部鄉縣,善惡所好所疾苦,各有其本,事皆近察,察自相短,短長得失,明於日月。故大教其集議,賢不肖共平其事。故天下州縣鄉里置封,仰萬民各隨材作書,直言疾苦利害可否,致書投於封中。長吏更撰上天子,令知民好惡、賢不肖、利害,可集議而理之,即太平之氣至矣。而福國君萬民,萬二千物各得所矣。封即今匭函也。

天道有緩有急,人事亦然,有緩有急。天道急,即風雨雷電不移時而至。人道有急,亦趨走不移時而至。急者即以時應天法則,上之刺一通,付還本事,而有賞罰。緩者須八月為一日上也。天上法如此。夫陰陽為法如此,人道亦如此矣。凡人腹中各有天子,五氣各有王者。天有五氣,地有五位。其一氣主行,為王者主執正。凡事居人腹中,自名為心。心則五臟之王,神之本根,一身之至也。主執為善,心不樂為妄,內邪惡也。凡人能執善,清靜自居,外不妄求端正,內自與腹中王者相見,謂明能還睹其心也。心則王也,相見必為延命,舉事理矣。不得見王者,皆邪也,不復與王者相通,舉事皆失矣。而復早終。今太陽德盛,欲使天上天下,上無竟,下無極,旁行八洞外。內真神真精光,悉出助帝王治,而致上皇洞平之氣,未常見之。善人命長,萬物無復夭死自冤者,而邪神悉消亡,天下無復強枉病者,豈可聞乎?善哉,子之問也。天使悉斷邪偽凶惡,而出真事。凡圖畫各有精神,真事有真神,邪事有邪神,善事有善精神,惡事有惡精神。夫蓄積邪之家,後必有邪害也。蓄積真文真道之家,後必有度世者也。故真偽各精所致也。故天有吉有凶,吉則吉精神,凶則凶精神。地亦有吉凶,吉則吉精神,凶則凶精神。夫三皇五帝各有親屬兄弟,三王五霸各自有親屬兄弟,小小分別,各從其類。世興則高,世衰則下。比若晝夜,相隨而起,從陰陽開闢,到今不止。貧為小人,富為君子,更共相為使轉相理。是天地親屬也,萬物不興,其中幾類似之,而實非也。天有六甲四時五行、剛柔牝牡孟仲季,共為親屬兄弟,而敬事之,不失其意,以化天下,使為善主,仁義禮智文武,更相為親屬兄弟。夫道與道為親屬兄弟者,凡道乃大合為一,更相證明轉相生。今日身已得道,凡道人皆來,親人合心為一家,皆懷善意。凡大小不復相害傷,灾害悉去無禍殃。帝王行之,天下興昌,垂拱無為,度世命長。吏民行之,其理日明,凡道皆出,莫不生光。道與道為親屬,傳相行。故與道召道,以道求道,即以道為親屬兄弟。尚化如此,則天下皆好生惡殺,安得有無道者哉?德與德為親屬兄弟者,今日身執大德,以德為意。凡有德之人推謙相事,天下德人畢出矣。以是為法,安坐無事,帝王行之,其國富,吏民行之,無所不理。以德召德,德自來矣。仁與仁為親屬兄弟者,今日身為仁,凡仁者自來相求,以仁召仁,仁人盡來矣。帝王行之,天下悉仁矣,吏民行之,莫不相親。所謂仁與仁合為一家,是為親屬兄弟矣。義與義為親屬兄弟者,以義求義,今日身已成義,凡義之人悉來歸之,以義合也。帝王行之,苦樂相半,吏民行之,生傷半。以義求義,是為親屬兄弟矣。禮與禮為親屬兄弟者,以禮求禮,今日身已成禮矣。凡禮之人悉來,行者守節,生者不安,腹中內空虛,外使若環,趨走跪起,無聞命矣。日短衣物盡單。帝王行之,愁苦且煩,吏民行之,職事紛紛,丁者力乏,老弱傷筋。禮禮相親,是為親屬兄弟矣。文與文為親屬兄弟者,今日已成文矣。以文求文,文人悉來至若浮雲,中外積之聚若山。至誠若少,大偽出焉。帝王行之,以理其事,或得或失。吏民行之,更相期妄以相拱,害變疾病萬種,人日短命。以文相期,以文相恐,轉相取轉相生,此乃文之親屬也。武與武為親屬兄弟,今日已成武矣。以武召武,凡武人悉來聚,其氣陽陽,其兵煌煌,其力皆倍,其目皆張,其欲怒不得止。武鬼居其角,取勝而已,不復惜其命。君子行之,其治日凶,則吏民行之,滅殺人世。無有善意,理有聚害,此即以武生武,則武之親屬也。辯與辯相為親屬兄弟者,今日已成大辯矣,凡有辯之人悉來歸之,辯辯相與,無有終窮。一言為百言,百言為千言,千言為萬言,供往供來,口舌云亂,無有真實。人君行之,其政萬端,吏民無可置其命。以辯求辯,是為親屬兄弟也。法律與法律為親屬兄弟者,今日已成法律矣。以法律求法律,凡天下法律之人皆聚。事無大小皆有治,凡人無有無罪之人也。自生至老,一人之身有幾何罪過,無有無罪者。以此相生,人君子之十九強死。以此為理,天下大亂不可止也。以此論親屬兄弟,相求各從其類。理亂之本,太平之基,審此九事可知也。天上諸神言:好行道者,天地道氣出助之;好行德者,德氣助之;行仁者,天與仁氣助之;行義者,天與義氣助之;行禮者,天與禮氣助之,行文者,天與文氣助之;行辯者,亦辯氣助之;行法律者,亦法律氣助之。天地各以類行神靈也。天將助之,神靈趨之,深思其要意,則太平氣立可致矣。

請問上善易為也,上惡易為耶?夫陽極為善,陰極為惡,陽極生仙,陰極殺物,此為陰陽之極也。夫凡民生不能盡力養父母,求奇方道術以資父母,使懷悒悒而至死,復相教善衣食歌舞以樂之,是為大逆之民,天豈福之乎?天上效凡書文對,今天上為法,令天上人不得相期為猾,自有大術也。地上亦然。今真人豈知之耶?自古到今,多有是佞臣猾子,弄文辭共欺其上,愁其君父而得官位,無功於天地而食祿,天甚疾之,地甚惡之,天上名之亂紀。今天上平氣至,欲斷之,恐此子復亂理。今人積愚,多可欺而得仕,今天灾不可欺而去也,不可詐偽而除也。真與偽與天相應,不悉以示下古之人,試使用之,灾害悉除,即是吾之真文也。與天上法相應,可無疑也。不言而反,日彰明矣。用之而無成功,吾道即偽矣,亦不言而明矣。天上為法,不效巧言,乃效成功成事。比若向日月而坐,俱有光明。何以知其熱與清乎?去人積遠,以何效之?主以成功也。向日而坐熅也,足以知熱,向月而坐,足以知清,吾之真文,亦若是矣。

天上為法目,視則理陽,瞑則理陰;視則理有形,瞑則理無形,視則理人身,瞑則理精神。以是為效,故能使陰陽悉理,則無有失職者也。地上亦然,為洞極皇平也。今天之出書,神之出策符,神聖之文,聖人造文造經,上賢之辭,此皆言也。故天地神聖上士,為人盡力,以言積年,可立天地,除灾害。帝王案用之,乃致遨遊而無事,上得仙度增年,得天意,子孫續嗣無有絕也。世衰乃更為大興,天下仰命,莫不得其天地六方八遠,絕洞陰陽,俱悅天病,風雨為時,雷電不作,日月更明,三光不失度,四時五行順行,各得其所,此神聖善言所致也。其功莫不大哉。

天上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天上無極之三光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天上中居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天上三光各異,其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天上雲氣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天上音響雷電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天下風雨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天下居中風雲氣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地上之人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地上跂行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地上草木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地上山阜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地上川谷水澤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地下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地下無極陰陽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五行各異,自有自然之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四時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六甲十干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六甲十二子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八方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神靈各異,自有自然元氣陰陽,與吾文相似,各從其俗,記吾善惡書辭而行之,即太平矣。如不從其本類教之,即大亂矣。志之哉。天教吾具出此文,以解除天地陰陽、帝王人民、萬物之病也。凡人民萬物所患苦,悉當消去之。故教子用法無極以示之,乃拘校前後聖賢神文,與凡人俗辭合而大考之,後天地之病都得消除。已消除,帝王延年,垂拱無憂也。

天,太陽也。地,太陰也。人居中央,萬物亦然。天者常下施,其氣下流也。地者常上求,其氣上合也。兩氣交於中央,人者居其中為正也。兩氣者常交用事,合於中央,乃共生萬物。萬物悉受此二氣以成形,合為情性,無此二氣,不能生成也。故萬物命繫此二氣,二氣交相於形中。故為善,天地知之,為惡,天地亦知之。故古者上善德之人,乃內獨知天意,故常方為善也。

天讖曰:復樂者樂,復善者善,復惡者惡,復喜者喜,復順者順,復真者真,復道者道,復悅者悅。凡所復,天地群神亦復之,以影響哉。復文者文復,復偽者偽復,復辯者辯復,復佞者佞復,復武者武復,復逆者逆復,復凶者凶復,復邪者邪復。凡所復,悉天地群神復之。凡吉凶安危之法,在所復已。凡人家力強者,多畜私財,後反多貧凶,何也?神人言:此乃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強反欺弱者,或後生反欺老者,皆為逆,故天不久祐之。何也?然智者當苞養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強當養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後生者當養老者,反欺之,三逆也。與天心不同,故後必凶也。夫財者,天地之間盈餘物也。比若水常流行而相從,常謙謙居其下。得多財者,謙者多得也。故期者,天不祐之矣。

從天地陰陽中和,三法失道已來,天上多餘算,蓄積不施行,何也?願聞其意。然天之受命,上者百三十,謂之陽曆閏餘也。其次百二十,謂歲數除紀也。其次百歲,謂之和曆物紀也。人悉當象是為年。今失三法已來,多不竟其年者,餘算一歲一算,格在天上,人行失天道,無能取者。今象吾文,為善行者,天上悉且下此算以增之,或得度世,或延年矣。天地囗囗已來,帝王專以憂,天下不平,失職為憂患也。微此無可憂者也。天下善人,忠臣孝子,悉共憂此。但行吾文,此憂除矣。

天上言:陽氣大興盛,鬼物不得妄行為害,何也?夫陽盛者陰必衰,故物不得妄行為害也。誰禁之乎?陽精禁之。陽精何以禁之哉?夫陽精為神,屬天,屬赤,主心。心神乃天之神也。精者,地之精也。鬼者,人之鬼也。地,母也。鬼,子也。子母法同行,並處陰道。太平氣至,陽氣大興,天道嚴,神道明。明則天且使人俱興用之,神道用,則以降消鬼物之道也。神道興,與君子同行。鬼物道者,與小人同行。故君子理以公正,神亦理公正。小人理邪偽,鬼物亦理邪偽,明於同氣類也。今陽道興火,兵刃當消滅、火厭之。故兵積陰氣盛,火積陽氣盛,陽盛消兵,自然感召也。人生必因天氣,上善者付天,中善付於人,下善付田畝。故上士學而度世,中士當理民,下士當理田野。上士當來雲氣,中士乘車,下士當步行。此三人各殊職,不相妨害。上士度世上天,為中和調風雨。中士屬縣官,當理人。下士當理財產。各有所職,不相妨矣。

天上諸學道之為法也,人精求道也已。小合於小道,見諸神為小得道,門戶未合於中道,乃得至於大道。至於大道,乃能致於真神也。小合小道者致小神,合於中道者致中神,合於大道者致大神。大神至,乃得度世長存。而至此,皆有大邪神鬼,不欲人度世,善惑人致息,退而自言變怪,真偽相雜。當此乃能分別邪正,則度世矣。

天上名上士,從生到終,無一惡意,乃為凡人所愛,五方人民縣官,共賜之遺之。中士乃為鄰里所愛,鄰里共賜之遺之。下士無有善心意,無可得賜遺,但竊取其家私賜遺。此天下人囗所為。何謂囗哉?上士純善,心意無惡,是上陽也。中士心意半善,是其中陽也。下士心意純無善,是下陽也。故名囗。囗不成實,內空無米,為無實信也。無信實之人,為之囗人。上士得縣官四方賜與其家者,言不忘本祖也。中士得四鄰賜與其家,言不忘父母也。下士反竊取其家財,以付傍鄰里者,當象其囗,內空外實,反背其本也。皆有害天上,言背反其家,家中不和,悉由此人。夫臣外交,其國必空,家人外交,其家必空,天之咎皆從此起。夫安危起於人腹中,神靈見於遠方,上下旁行,洞達億萬里,可不慎乎。

太平道,其文約,其國富,天之命,身之寶。近出胸心,周流天下。此文行之,國可安,家可富。

天地格法,善者當理惡,正者當理邪,清者當理濁。不可以惡理善,邪理正,濁理清,此反逆之令,盜賊不止,奸邪日生,乃至大亂,各從此起。帝王將任臣,必詳其選舉,當以天心列宿合,乃敢任之。日者,君德也。月者,臣德也。若列宿不合,必不能致太平,奸邪生矣。

說天地上下,中央八達郵亭,所衣食止舍,何等也?作道德而懷疑者,取决於此讖。今天上有官舍郵亭以候舍等,地上有官舍郵亭以候舍等,八表中央皆有之。天上官舍,舍神仙人。地上官舍,舍聖賢人。地下官舍,舍太陰善神善鬼。八表遠近名山大川官舍,以舍天地間精神。人仙未能上天者,雲中風中以舍。北極崑崙官舍郵亭,以候聖賢善神有功者。道為首,德為腹,仁為足而行之。天設官舍郵亭,得而居之,欲得天力者行道,欲得地力者行德,欲得人力者行人。此三者,無窮之路,失此三者,亂之本也。不循此三者,名逆天。故聖人苞道德行仁,過此而言,屬萬物之行矣。

請問四時之神氣以助理,致善除惡,何者致大神,何者致中神,何者致小神?日思月建帝氣者,致大神;思相氣者,致中神;思殺氣者,致小神。思月建後老氣者,致老物;思月建後病衰氣者,致邪鬼;思月建後死氣者,致純鬼;思月建後破氣者,致破殺凶惡咎害也。生氣者,屬天、屬陽、屬前。天道以神氣生,故斗前六神皆生,後六神屬地,屬陰。天道以死氣為鬼,為物凶咎。子欲使後世常謹常信,自親自愛,神明精氣不得去離其身,則不知老,不知死矣。夫神明精氣者,隨意念而行,不離身形。神明常在,則不病不老,行不遇邪惡。若神明亡,病者立死,行逢凶惡,是大效也。人欲不病,宜精自守也。凡事不過自然,自然中無精神。凡事皆不成神,不過大道與天地之性,中無大精神,尚皆不成,不能自全。故天地之道,據精神自然而行。故凡事大小,皆有精神,巨者有巨精神,小者有小精神,各自保養精神,故能長存。精神减則老,精神亡則死,此自然之分也,安可強爭乎?凡事安危,一在精神。故形體為家也,以氣為輿馬,精神為長吏,興衰往來主理也。若有形體而無精神,若有田宅城郭而無長吏也。夫長吏者,乃民之司命也。忠臣孝子大順之人,所宜行也。夫人之身,而不忠於上,不孝其親,是負其身,戮其刑,亡其本也。常思善精神,集來隨人也。思惡精神,亦來集人也。乃入人腹中,隨趨人所思,使悁悒不能忘之矣。

請問胞中之子,不食而取氣,在腹中自然之氣已生,呼吸陰陽之氣,守道力學,反自然之氣。反自然之氣,心若嬰兄,即生矣。隨呼吸陰陽之氣,即死矣。

同类推荐
  • 六十种曲节侠记

    六十种曲节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无常经

    佛说无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宫闱典宫闱总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宫闱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华西语文学刊(第九辑)

    华西语文学刊(第九辑)

    本辑包括:学者访谈,语言类型学研究,日语语法研究,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语料库与日语研究,日语教学研究,日语翻译研究,书评等栏目,共收录37篇文章。
  • 改造现世界

    改造现世界

    莫名其妙被拉入创造空间,然后开始改变世界。首先创造一个虚拟网游,好像全世界很震惊的样子。虚拟网游可以增强现实世界人的力量?可以带虚拟网游的东西进入现实世界?改造世界从虚拟入侵开始。书友群:576214854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神封魔师

    超神封魔师

    在封魔界,有的人生来就会拥有一部魔书。魔书能够将魔兽之魂封印其中,从而获得魔法。这样的人,被成为封魔师。本没有魔书的普通少年乔南,在十六岁的时候觉醒了一颗幸运水晶。从那以后,幸运常伴!魔书、眷兽、伙伴、秘宝接踵而至名誉、荣光、财富、力量纷至沓来“做好事,行好运!”少年乔南,携带着一身光芒四射的正能量,踏上了辉煌的荣耀之旅!……
  • 楼兰诡国之丝绸密码

    楼兰诡国之丝绸密码

    当丝绸之路上的古国、千年之后被人发现的楼兰遗址、万国探险者的失踪死亡,数十年间,甚至千年不为人知的秘密竟然都和一具干尸上的丝绸有着莫大的干系。相继接触过这段丝绸的人都莫名死去,上面诡异的符号竟然隐藏着有关数千年前楼兰生死之谜,众人抽丝剥茧,从丝绸上诡异的图腾、符号甚至文字,一步一步顺藤摸瓜,却发现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和惊天秘密等待着他们。
  • 猎户掌心娇

    猎户掌心娇

    一朝穿越,农业大学校花成了乡下寄人篱下的小村姑。再睁眼,她已经是猎户家的小媳妇,两岁孩子的后娘。家徒四壁,没吃没喝,亲戚凉薄都不怕,一身本事闯天下!改良农作物,包鱼塘,开酒楼,学医术,扭转乾坤,风生水起。他是山中猎户,身怀武功,高大健硕,宠妻如命,却从不提亡妻半个字。后来的某一天,宫里接走了他儿子,她方才恍然大悟。“相公,你以前没娶过亲……”
  • 游戏影视万界

    游戏影视万界

    没有系统,但我有游戏属性模板,例如:【学生】【剑客】【武书生】等等,这就是我的金手指!你以为我会混迹都市?不,诸天万界,凡是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只要是合理的世界,都是我的舞台!浪迹在不同的世界,掌握不同的能力,成就无上的永恒!实力、爱情、自由都是我的目标!
  • 用诗歌冒犯时代的疯子:诗人食指

    用诗歌冒犯时代的疯子:诗人食指

    诗歌该不该存在,诗人该不该存在,若无死亡的冲动别再去碰诗,北岛远行,顾城已逝,海子自杀,食指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