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2800000005

第5章 丁部

胞胎陰陽規矩正行消惡圖

神人語,真人內,子已明也,損子身,其意得也。其外理自正,瞑目內視,與神通靈。不出言,與道同,陰陽相覆天所封。長生之術可開眸。子無強腸宜和弘,天地受和如暗聾,欲知其意胞中童。不食十月神相通,自然之道無有上,不視而氣宅十二重。故反嬰兒則無凶,老還反少與道通。是故畫像十二重,正者得善,不肖獨凶,天道常在,不得喪亡,狀如四時周反鄉,終老反始故長生也。子思其意無邪傾,積德累行道自成。才不如力,道歸其人,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夫道若風,默居其傍,用之則有,不用則亡。賢者有里,不肖有鄉,死生在身常定行。天無有過,人自求喪,詳思其意。亦無妄行。天與守道力行,故長生,人不肯為故死傾。記吾戒子,道傳其人則易行。古者聖賢傳道,飲血為盟,天道積重,愚人反輕。道乃萬物之師也,得之者明,失之者迷。天地雖廣大,不遺失毫釐。賢知自養比與神,俱語是乃陰陽之統,天地之樞機也。古者聖賢深知之,故以自表殊天道之要也。內以治身,外以消灾,不當為之,乃與天地同憂。

分別四治。夫帝王之士,失臣皆當老,少子本非理世人也。吾見天氣,間者比連不調,或過在仕臣失實,令使時氣不調,人君不明,灾害並行,道人亦傷。令天地三光,尚為其病,故無正明,道士於自逃,獨得不傷。故吾雖獨蒙天私久存,常不敢自保。初少已來,事師問事,無能悉解之。天師解决其要意,恐無復得知之。夫治者有四法,有天理,有地理,有人理,三氣極,然後蚑行萬物理也。願聞其意。天理者,其臣老,君乃父事其臣也。夫臣卑,何故師父事之哉?但位卑,道德尊重,師父事之者,乃師其道德,當以合策而平天下也。地理者,友事其臣,若以同志同心者。陰順,母子同列,同胞同憂,臣雖位卑,其德和平君之治。人治者,卑其甩,臣少小小,象父生子,子少小,未能為父作策,故亂小矣。夫治天下者,視天下之臣皆師父也,故父愛其子,何有危時?師父皆能為其子解八方之患難,何有失時?象地理者,天下之臣,皆君之友也。夫同志合策為交,同憂患,欲共安其位。地者順而承上,悉承天意,皆得天心,何有不安時乎?象人理者,得中和之氣,和者可進可退難知,象子少未能為父計也,欺其父也。臣少未能為君深計,故欺其君,少者生日月少,為學又淺,未有可畏,故欺也,故治少亂矣。象蚑行理者,無理義,萬物者少知,無有道德。夫蚑行萬物,無有上下,取勝而已,故亂敗矣。象天理者,人好生不傷;地理者,順善而成小傷;象人理者,相利多欲,數相賊傷,相欺殆;象蚑行理者,終無成功,無有上下,取勝而已。

天地之間,常悉使非其能,強作其所不及,而難其所不能,時睹於不能為,不能言,不怜而教之,反就責之,使冤結,多忿爭訟,民愁苦困窮,即而仰呼天,誠冤結氣,感動六方,故致灾變紛紛,畜積非一,不可卒除,為害甚,是即告天下之人心意矣。終反無成功,變怪不絕,太平之氣何從得來哉?故不能致太平氣,咎正在此。天下萬物各自有宜,當任其所長,所能為,所不能為者,而不可強也。萬物俱愛陰陽之氣,比若莫不能遊高山之上,及其有水,不限高下,皆能去矣。大木不能無上,生於江海之中。是以古者聖人明王之受事也,五土各取其宜,其物得好且善,而各暢茂,國家得富,今宗廟重味食之,天下安平無疾苦,惡氣休止,不行而為害。如人不相其土地而種植之,即萬物不竟天年皆壞,冤結不解,因而夭終,上感皇天。萬物不收,國家貧極,食不重味,宗廟飢渴,天下愁苦,人民更相殘賊,君臣更相欺殆,外內殊辭,咎正起於此,大害之根,危亡之路也。

得書讀之,常苦不熟,熟者悉目知之,不善思其志竟,不精讀之,雖得吾書,亦无益也。得而不力行,與不得何異?見食不食,與無五穀何異?見漿不飲,渴可救乎?此非愁他人,還自害,可不詳哉?故聖人力思,君子力學,晝夜不息也。猶樂象天轉運而不止,百川流聚,乃成江海。子慎吾言。

天之受事,各有法律,令有可屬,道有可為,出或先或後,其漸預見。比若萬物,始萌於子,生於卯,垂枝於午,成於酉,終於亥,雖使預見,未可保也。事各有可為,至光景先見,其事未對,預開其路。天之垂象也,常居前未嘗隨其後,得其人而開通,得見祐助者是也。不可不通,行之無成功,即非其人也。是以為明證,道審而言,萬不失一。但是其人,明為其開,非其人則閉。審得其人,則可除疾,灾異自消,夷狄自降,不須兵革,皆自消亡。萬物各有可為設張,得其人自行,非其人自藏。凡事不得其人,不可強行,非其友不可強取,非其土地不可強種,種之不生。言不良,內不得其處,安能久長。六極八方,各有所宜,其物皆見,事事不同。大人得之以平國,中士得之為良臣,小人得之以脫身。

應天理上下和合天灾除奸偽斷絕讖本文。上古之人,皆心開目明耳洞,預知未然之事,深念未然,感動無情,卓然自異,未有不成之施。所言所道,莫不篤達,不失皇虛之心,思慕無極之智,無極之言。知人壽命進退長短,各有分部,常以陰陽合得消息,上下中取其要,與眾神有約束,但各不得犯天地大忌,所奉所得當合天意,文書相白上至天君。天君得書,見其自約束分明,乃後出文,使勿自怨,中直自進,不白自聞,音聲洞徹上下,法則各不失期。恐有不及,未曾有不自責時,常恐有非見督錄神相白,未曾懈有過見退用。故重復語勑,反覆辭文宜,不違所言。是天之當所奉承,神祇所仰,皆如法,常不敢息,恐有不達。所受非一,皆當開心意,恐違期。神有尊卑,上下相事,不如所言,輒見疏記,憂心惻惻,常如飢渴欲食。天君開言,知乃出教,使得相主,文書非一,當得其意,後各有信。上古之人,失得來事,表裏上下,觀望四方,四維之外,見其紀綱,歲月相推,神通更始,何有極時。星數之度,各有其理,未曾有移動,事輒相乘,無有復疑,皆知吉凶所起,故置曆紀。三百六十日,大小推算,持之不滿分數,是小月矣。春夏秋冬,各有分理,漏刻上下,水有遲快,參分新故,各令可知,不失分銖。各置其月,二十四氣,前後箭各七八氣,有長日亦復七八,以用出入祠天神地祇,使百官承漏刻,期宜不失,脫之為不應,坐罪非一。故使晝夜有分,隨日長短,百刻為期,不得有差。有德之國,日為長,水為遲,一寸十分應法數。今國多不用,日月小短,一刻八九,故使老人歲月當弱反壯,其年自薄,何復持長時,如使國多臣,樞機衡舒遲,後生蒙福,小得視息,不直有惡,復見伐矣。惟天地之明,為在南方,巳午同家,離為正目。當明堂之事,日照明以南向北,陽氣進退,亦不失常,陰陽相薄,以至子鄉,寒溫相直,照徹自然,甚可喜。生養之道,少陽太陽,木火相榮,各得其願,是復何爭。表裏相承,無有失名,上及皇耀,下至無聲,寂靜自然,萬物華榮,了然可知。不施自成,天之所仰,當受其名,機衡所指,生死有期,司命奉籍,簿數通書,不相應召。所求,神簿問相實,乃上天君,天君有主領。所白之神,不離左右,其內外見敬,亦不敢私承,所上所下,各不失時。太陰司官,不敢懈止,正營門閣,恐自言事,輒相承為善為要道,牒其姓名,得教則行,不失銖分。上古之時,有智慮無所不照,無所不見,受神明之道,昭然可知,亦自有法度,不失其常。從太初已來,歷有長短,甚深要妙。從古至今,出歷之要,在所止所成。輒以心思候算,下所成所作無不就,並數相應繩墨,計歲積日月,大分為計。

今天地且大樂歲,帝王當安坐而無憂,民人但遊而無事少職,五穀不復為前,無有價直。天下興作善酒以相飲,市道尤極,名為水令,火行為傷於陽化。凡人一飲酒令醉,狂脉便作,買賣失職,更相鬥死,或傷賊,或早到市,反宜乃歸,或為奸人所得,或緣高墜,或為車馬所尅賊。推酒之害萬端,不可勝記。念四海之內,有幾何市,一月之間消五穀數億萬斗斛,又無故殺傷人,日日有之。或孤獨因以絕嗣,或結怨父母置害,或流灾子孫。縣官長吏,不得推理,叩胸呼天,感動皇靈,使陰陽四時五行之氣乖錯,復旱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氣逆行。蓋無故發民令作酒,損廢五穀,復致如此之禍患。但使有德之君,有教勑明令,謂吏民言:從今已往,敢有市無故飲一斗者,笞三十,謫三日;飲二斗者,笞六十,謫六日;飲三斗者,笞九十,謫九日。各隨其酒斛為謫,酒家亦然,皆使修城郭道路官舍。所以謫修城郭道路官舍,為大土功也。土乃勝水,以厭固絕滅,令水不過度傷陽也。水,太陰也,民也,反使興王,傷損陽精,為害深矣。修道路,取興大道,以類相占,漸置太平。

考天地陰陽萬物,上下相愛相治,立功成名,使心治一家,使人不復相憎惡,常樂合心同志。令太和之氣日自出,而大興平,六極同心,八方同計。所治者若人意,莫不皆響應而悅者。本天地元氣,合陰陽之位,邪惡默然消去,乖逆者皆順,明大靈之至道,神祇所好愛。吾乃上為皇天陳道德,下為山川別度數,中為帝王設法度,中賢得以生善意。因以為解除天地大咎怨,使帝王不復愁苦,人民相愛,萬物各得其所,自有天法常格在不匿。古者聖帝明王,重大臣,愛處士,利人民,不害傷,臣亦忠信不欺君,故理若神。故賢父常思安其子,子常思安樂其父,二人并力同心,家無不成者。如不並力同心,家道亂矣。失其職事,空虛貧極,因爭鬥分別而去,反還相賊害,親父子分身血氣而生,肢體相屬如此,况聚天下異姓之士,為君師父乎?故聖人見微知著,故重戒慎之。夫師,陽也,愛其弟子,導教以善道,使知重天愛地,尊上利下,弟子敬事其師,順勤忠信不欺。二人並力同心,圖畫古今舊法度,行聖人之言,明天地部界,分理萬物,使各得其所。積賢不止,因為帝王良輔,相與合策,共理致太平。如不并力同計,不以要道相傳,反欲浮華外言,更相欺殆,逆天分理,亂聖人之辭,六極不分明,為天下大灾。帝王師之,失其理法,反與天地為大仇,不得神明意,天下大害者也。

人生備具陰陽,動靜怒喜皆有時,時未牝牡之合也。是陰陽當主為生生之效也。天道三合而成,故子三年而行,三三為九,而和道究竟。未知牝牡之合,其中時念之未能施也。天數五,地數五,人數五,三五十五,而內藏氣動。四五二十,與四時氣合而欲施。四時者主生,故欲施生。五五二十五,而五行氣足而任施,五六三十而強。故天使常念施,以通天地之統,以傳類,會三十年而免。老當衰,小止閉房內,天下蚑行之屬,人象天地純耳,其餘不能也。故天地一日一夜,共閏萬二千物,盡使生。夜則深,晝則燥,深者陰也,燥者陽也。天與地日,共養此萬二千物,具足也。天之法陽合精,為雨陽之施,乃下入地中相從,共生萬二千物。其二千者,嘉瑞善物也。夫萬二千物,各自存精神,自有君長,當共一大道而行,乃得通流。天道上下,往朝其君,比若人共一大道,往朝王者也。萬二千物精神,共天地生,共一大道而出,有大有中有小。何謂也?乃謂萬二千物有大小,其道亦有大小也,各自生自容而行。故上道廣萬步為法,次廣千步為法,其次廣百步為法,其次廣十步為法,其次廣一步為法。凡五道應五方,當共下生於地,共朝於天,共一道而行。是以大道廣萬步,容中道千步,小道百步,氂道十步,毛道一步。物有大小,各自容往來。凡乃上受天之施,反下生施地,出當俱上朝天也。故大道但可張,不可妄翕也,翕之輒不相容。有不得生者,或有傷死,不得生出者,令人絕無後代,傷者傷人,死者殺人。古者聖人不敢廢絕大道者,睹天禁明也。子以何天道得傷?道者天也,陽也,主生。德者地也,陰也,主養。萬物多不能生,即知天道傷矣。其有不生者,即知天克有絕者矣。一物不生一統絕,多則多絕,少則少絕,隨物多少,以知天統傷。夫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德興者主養,萬物人民悉養,無冤結。

五書中善者,使青為下而丹字,何乎?吾道乃丹青之信也。青者生仁而有心,赤者太陽天之正色。吾道太陽,仁政之道,不欲傷害也。天子者,天之心也。皇后者,地之心也。夫心者,主持正也。天乃無不覆,無不生,無大無小,皆受命生焉,故為天。天者,至道之真也,不欺人也。萬物所當親愛,其用心意,當積誠且信,但常欲利不害,不負一物,故為天也。夫帝王者,天之子,人之長,其為行當象此。夫子者,當承父之教令嚴勑,案而行之,其事乃得父心志意,可為良家矣。如不承父教令,其家大小不治,即為貧家矣。財反四去,常苦不聚,其事紛紛,灾變連起,大得愁苦,過在此矣。古者帝王將行,先仰視天,心中受教,乃可行也。夫皇后之行,正宜土地。地乃無不載,大小皆歸,中無善惡,悉包養之。皇后,乃地之子也,地之心也。心憂凡事,子當承象,母之行若母,廼為孝子。夫天地之與皇后相應者,比若響之與聲,於其失小亦小,失大亦大,若失毫髮之間,以母不相得志意。古者皇后將有為,皆先念后土,無不包養也。無不可忍,無不有常,以是自安,與土心相得矣。若失之則灾變連起,刑罰不禁,多陰少陽,萬物不茂,過在此。夫是二人正行者,則神真見,真道出,賢明皆在位,善物悉歸國。

元氣,陽也,主生。自然而化,陰也,主養凡物。天陽,主生也。地陰,主養也。日與晝,陽也,主生。月星夜,陰也,主養。春夏,陽也,主生。秋冬,陰也,主養。甲丙戊庚壬,陽也,主生。乙丁己辛癸,陰也,主養。子寅辰午申戌,陽也,主生。丑卯巳未酉亥,陰也,主養。亦諸九,陽也,主生。諸六,陰也,主養。男子,陽也,主生。女子,陰也,主養萬物。雄,陽也,主生。雌,陰也,主養。君,陽也,主生。臣,陰也,主養。天下凡事皆一陰一陽,乃能相生,乃能相養。一陽不施生,一陰並虛空,無可養也。一陰不受化,一陽無可施。生,統也。陽氣一統,絕滅不通,為天大怨也。一陰不受化,不能生出,為大咎。天怨者,陽不好施,無所生,反好殺傷其生也。地所咎,在陰不好受化,而無所出養長,而咎人,反傷其養長也。天不以時雨,為惡凶天也。地不以生養萬物,為惡凶地也。男不以施生,為斷天統。女不以受化,為斷地統。陰陽之道,絕滅無後,為大凶。比若天地一旦毀,而無復有天地也。是故聖賢好天要文也。天者,眾道之精也。賢者好道,故次聖。賢者入真道,故次仙,知能仙者必真,故次真。知真者必致神。神者上與天同形合理,故天稱神,能使神也。神也者,皇天之吏也。神人者,皇天第一心也。天地之性,清者治濁,濁者不得治清。精光為萬物之心,明治者用心察事,當用清明。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占吉凶,長於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婢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婢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故奴婢賢者,得為善人;善人好學,得成賢人;賢人好學不止,次聖人;聖人學不止,知天道門戶,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與皇天同形。故上神人舍於北極紫宮中也。與天上帝同象也,名天心神,神而不止,乃復踰天而上,但承委氣,有音聲,教化而無形,上屬天上,憂天上事。神人已下,共憂天地間六合內,共調和無使病苦也。

願聞絕洞彌遠六極天地之間,何者最善?三萬六千天地之間,壽最為善。故天第一,地次之,神人次之,真人次之,仙人次之,道人次之,聖人次之,賢人次之。此八者,皆與皇天心相得,與其同意并力,是皆天人也。天之所欲仕也,天內各以職署之,故思慮常相似也,是天所愛養人也。天者,大貪壽常生也。仙人亦貪壽,亦貪生,貪生者不敢為非,各為身計之。

天法垂象,上古聖人常象之,不敢違離也。故厭不祥,斷狡猾,使妖臣不得作者,皆由案天法而為之。欲使陽氣日興,火大明,不知衰時者,但急絕由金氣,勿使王也。金氣斷,則木氣王,火氣大明,無衰時也。何謂也?天君當絕兵。兵者,金類也,故急絕之。帝王戒賜兵器與諸侯,是王金氣也。金氣王則木衰,木衰則火不明,火不明則兵起之象。火者君象,能變四時,熒惑為變,最效天法,不失銖分。

王者居家,主修田野治生,見之會當有四者,不賜恩愛不下加民,令赤子無以訟盜,當奈何。見賢者賜以文,飢者賜之以食,寒者賜與衣。賢者何故賜與文乎?文者生於東,明於南,故天文生于東北,故書出於東北象。虎有文在寅,龍有文在辰,負而上天。離為文章在南,故三光為文,日出於東,盛於南。天命帝王,象之為法。

天有三皇,地有三皇,人有三皇。天有五帝,地有五帝,人有五帝。天有三王,地有三王,人有三王。天有五霸,地有五霸,人有五霸。何謂也?天有三皇若三光,地有三皇若高下平,人有三皇若君臣民。天有五帝若五星,地有五帝若五嶽,人有五帝若五藏。天有三王謂三光,五霸為五嶽,與人地皆同。天之三皇,其優者日,中者月,下者星;地之三皇,優者五嶽,中者平土,下者田野。人之三皇,優者君,中者臣,下者民。

凡人乃有大罪六,不可除。或身即坐,或流及後世。然人積道無極,不肯教人求生,罪不除也。積德無極,不肯教人守德養性為謹,其罪不除。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飢寒而死,其罪不除。知有道而反賤道,而不肯力學以自救。或得長生,在其天統先人之體,而反輕不學,而死乃自冤,罪不除也。天生人,幸使人人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而不肯力為,反使飢寒,負先人之體,而輕休其力,而罪不除。強取人物,以中和為仇,其罪不除。此六大罪。天惡之不可除也。

吾將去有期,戒六子一言。夫道乃洞,無上無下,無表無裹,守其和氣,名為臣子。近求即大,遠求即失。故君王善為政者,以腹中始起,真能思道,理自得矣。近在胸心,散滿四海。古者聖人名要道。古者聖人之教帝王也,深思遠慮,閉其九戶,休其四肢,使其混沌,比若環無端,如胞中之子而無職事,乃能得其理。吾道悉以是為大要,天寶其傳焉。

同类推荐
  • 周慎斋遗书

    周慎斋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om Swift and His Air Scout

    Tom Swift and His Air Sco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eno

    Men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妇人遇辜经

    佛说妇人遇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略疏

    华严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药凰医妃

    药凰医妃

    【文是坑】【待定整理】修改了书籍剧情,简介等过几天理好了改!
  • 一生只够爱一人

    一生只够爱一人

    20个或温暖、或浪漫、或令人唏嘘、或让人遗憾的情感故事。每一段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平凡的人,他们曾用心经营过与自己在擦肩而过的爱情,在失而复得或得而复失中成长。每个故事都会找到似曾相似的自己。夏夭夭,简书热门作者,新浪校园名博博主,小说阅读网、红袖添香签约作者,多家原创微信公众号驻站作者。其作品文风细腻、情感真挚。被读者誉为“女性文章写得最好的男作者”。
  • 锦州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锦州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雄踞中国渤海北岸、关内外咽喉要地的锦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北方文化名城,本书从古代史略、百年风云、现代风貌、名胜古迹四个方面,对锦州的悠久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既有锦州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明清松锦大战、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等)、重要历史人物(如耶律楚材、慕容廆、尹继善、张作霖等)、又有锦州的现代风貌,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锦州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底蕴。
  • 心灵鸡汤精粹版1

    心灵鸡汤精粹版1

    一个人可能时时刻刻都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善待自己的人懂得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 华胥寻梦

    华胥寻梦

    邯郸一梦,黄粱引。大梦三千,终将破。这是一个有关魂穿女主成长的江湖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盛世娇绝世九公主

    盛世娇绝世九公主

    在幻月大陆,所有女人都是肥肉一大堆,面容平淡却娇横跋扈。稍微好点的被人奉为女神。可,北枫国的九公主洛凰却肤如凝脂,面容极美身段也是一等一的。但,在三岁多的时候,因为一个道士的话而送到扼腕森林要到13岁才能回去。(注:幻月大陆的女人什么都不会,女主洛凰却不同哦!)在幻月大陆男人长的都是很俊美的哦!女主洛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医术,毒术样样精通。
  • 雁西归

    雁西归

    出身京华勋贵,爹娘和如琴瑟,家中兄友弟恭,祖父更是摒弃世俗、悉心教养,带她领略另一个风华万象的人世——不擅心计的程曦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地又一次过上开了挂的完美人生。以为终将守得云开,却再一次迎来圣旨赐婚是什么鬼?!...还让不让人愉快的重生了!
  • 甩鞭

    甩鞭

    2003年,山西作家葛水平写出了她的小说成名作《甩鞭》,甫一面世,一鸣惊人。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喊山》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本书是葛水平的一个中短篇小说集,选入《甩鞭》和《喊山》两部有代表性的作品。葛水平的心灵一直行走在故乡的山神凹。她的创作更多地源于她对乡村的记忆。“普通人的寻常生活”成为葛水平审美观照的对象。这在哑巴的喊山(《喊山》)、铁孩的甩鞭(《甩鞭》)中都是如此。小说以细致而又充满温情的笔调描写了晋东南人民的原生态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太行山地区农民的斗争和日常生活,政治、风俗、人性相纠缠;作者着力追求“好看”,善于经营故事,情节性强,语言很有晋东南地方特色。同时,谴词造句又有女性的温婉,古典而清美。作者善于捕捉民间大地和俗世生活的真实与质朴,有尘世的石头般的坚硬的质感与疼痛,又有民俗风情的淡雅与诗意,有超然的水般的柔和与温暖。
  • 谁在操纵你

    谁在操纵你

    本书通过具体阐述如何通过操纵自我、操纵对手、操纵爱情和生活等,一步步掌握操纵人心的奥秘,使你无论是在商场、职场,还是情场中都所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