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2100000002

第2章

全论大法第一

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两书也。凡条中不冠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

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消渴、气上撞心等症,是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也。观五经提纲,皆指内证,惟太阳提纲为寒邪伤表立;五经提纲皆指热证,惟太阴提纲为寒邪伤里立。然太阳中暑发热而亦恶寒,太阴伤热亦腹痛而吐利,俱不离太阳主外、太阴主内之定法。而六经分症,皆兼伤寒、杂病也明矣。因太阳主表,其提纲为外感立法,故叔和将仲景之合论全属伤寒,不知仲景已自明其书不独为伤寒设。所以太阳篇中,先将诸病线索,逐条提清,比他经更详也。其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是伤寒另有提纲矣。此不特为太阳伤寒之提纲,即六经伤寒总纲,亦不外是。观仲景独于太阳篇,别其名曰伤寒、曰中风、曰中暑、曰温病、曰湿痹,而他经不复分者,则一隅之举,可以寻其一贯之理也。其他结胸、脏结、阳结、阴结、瘀热发黄、热入血室、谵语如狂等症,或因伤寒,或非伤寒,纷纭杂沓之中,正可思伤寒杂病合论之旨矣。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名多端,不可以数计,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而合参之。正以合中见泾渭之清浊,此扼要法也。叔和不知此旨,谓痉、湿、 三种,宜应别论,则中风、温病何得与之合论耶?以三症为伤寒所致,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则中风非伤寒所致、温病与伤寒不相似者,何不为之另立耶?霍乱是肝邪为患,阴阳易、瘥后劳复,皆伤筋动血所致,咸当属于厥阴,何得另立篇目?叔和分太阳三症于前,分厥阴诸症于后,开后人分门类症之端。岂知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该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乃叔和以私意紊乱仲景之原集,于劳复后重集可发汗不可发汗诸篇。如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不知如何名反,岂濡弱微涩等脉有定位乎?此类姑不悉辨。其云大法春夏宜发汗,春宜吐,秋宜下。设未值其时,当汗不汗,当下不下,必待其时耶?而且利水、清火、温补、和解等法,概不言及,所以今人称仲景只有汗、吐、下三法,实由于此。夫四时者,众人所同,受病者,因人而异,汗、吐、下者,因病而施也。立法所以治病,非以治时。自有此大法之谬,后人因有随时用药之迂。论麻黄、桂枝汤者,谓宜于冬月严寒,而三时禁用。论白虎汤者,谓宜于夏,而大禁于秋分后与立夏之前。夫寒热温凉之逆用,必先岁气,毋伐天和,为平人饮食调理之常耳。仲景因症立方,岂随时定剂哉?当知仲景治法,悉本《内经》。按岐伯曰∶“调治之方,必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外者外治,内者内治。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此大法也。仲景祖述靡遗,宪章昭着。本论所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者,是阴阳之别也。阳病制白虎、承气以存阴,阴病制附子、吴萸以扶阳。外者用麻、桂以治表,内者用硝、黄以治里。其于表虚里实,表热里寒,发表和表,攻里救里,病有浅深,治有次第,方有轻重,是以定其中外,各守其乡也。太阳阳明并病,小发汗,太阳阳明合病,用麻黄汤,是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也。阳明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用栀子豉汤,是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也。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调胃承气,先调其内也。表未解而心下痞者,从外之内而盛于内,当先解表,乃可攻痞,是先治其外,后调其内也。中外不相及,是病在半表半里,大小柴胡汤,治主病也。此即所谓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用白虎、栀豉、小承气之类。盛者夺之,则用大承气、陷胸、抵当之类矣。所云观其脉症,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则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之谓也。若分四时以拘法,限三法以治病,遇病之变迁,则束手待毙矣。且汗、吐、下之法亦出于岐伯。而利水、清火、调补等法悉具焉。其曰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在皮者,汗而发之,实者,散而泻之,此汗家三法。中满者,泻之于内,血实者,宜决之,是下之二法。高者因而越之谓吐,下者引而竭之谓利小便。剽悍者,按而收之,是清火法。气虚宜掣引之,是调补法也。夫邪在皮毛,犹未伤形,故仲景制麻黄汤,急汗以发表,邪入肌肉,是已伤其形,故制桂枝汤、啜稀热粥以解肌,是渍形以为汗。若邪正交争,内外皆实,寒热互呈,故制大青龙于麻桂中加石膏以泻火,是散以泻之也。吐剂有栀豉、瓜蒂,分胸中虚实之相殊;下剂有大小承气、调胃、抵当,分气血浅深之不同。

利水有猪苓、真武寒热之悬绝,清火有石膏、芩、连轻重之差等。阳气虚,加人参于附子、吴萸中以引阳;阴气虚,加人参于白虎、泻心中以引阴。诸法井然,质之岐伯,纤毫不爽。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愚更有议焉,仲景言“平脉辨症为《伤寒杂病论》”,是脉与症亦未尝两分也。夫因病而平脉,则平脉即在辨症中。病有阴阳,脉合阴阳。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是病之阴阳也,当列全论之首。浮、大、动、滑、数名阳,沉、涩、弱、弦、微名阴,是脉之阴阳也,此条当为之继。叔和既云搜采仲景旧论,录其症候诊脉,是知叔和另立脉法,从此搜采耳。试观太阳篇云∶“脉浮者,病在表。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脉浮数者,法当汗出愈。”诸条脉法,不入辨脉平脉篇,是叔和搜采未尽,犹遗仲景旧格也。由此推之,知寸口脉浮为在表,及寸口脉浮而紧、脉浮而数诸条,皆从此等处采出。脉有阴结、阳结条,未始不在阳明中风、中寒之间;洒淅恶寒而发热者,未始不在少阳寒热往来之部。脉阴阳俱紧者,未必非少阴之文;阴阳相搏条,未必不在伤寒脉结代之际。设仲景另集脉法,或有上下之分,谅无辨平之别矣。名平名辨,皆叔和搜采之说,仲景所云各承家技者是也。世徒云《序例》为叔和之文,而不知仲景之书,皆系叔和改换,独为伤寒立论。十六卷中,不知遗弃几何,而六经之文夹杂者亦不少,岂犹然仲景旧集哉?如疑余见之谬,请看序例所引《内经》,莫不增句易字,彼尚敢改岐伯之经,况乎仲景之论耶?欲识真仲景者,逐条察其笔法,知《考工记》自不合于《周官》,褚先生大不侔于太史矣。世皆以《金匮要略》为仲景杂病论,则有若之似圣人,惟曾子为不可强乎?

六经正义第二

按仲景自序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其留心诸病可知。故于诸病之表里阴阳,分为六经,令各得所司。清理脉症之异同,寒热之虚实,使治病者只在六经下手,行汗吐下和解温补等法而无失也。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而百职举,司天分六气而万物成耳。伤寒不过是六经中一症,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混其六经之症治。六经之理因不明,而仲景平脉辨症,能尽愈诸病之权衡废矣。夫热病之六经,专主经脉为病,但有表里之实热,并无表里之虚寒。

虽因于伤寒,而已变成热病,故竟称热病,而不称伤寒。要知《内经》热病,即温病之互名,故无恶寒症,但有可汗可泄之法,并无可温可补之例也。观温病名篇,亦称评热病论,其义可知矣。夫叔和不于病根上讲求,但于病名上分解,故序例所引《内经》,既背仲景之旨,亦舛岐伯之意也。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故以伤寒杂病合为一书,而总名《伤寒杂病论》。所以六经提纲,各立一局,不为经络所拘,弗为风寒划定也。然仲景既云撰用《素问》,当于《素问》之六经广求之。按《皮部论》云∶“皮有分部,脉有经纪。其生病各异,别其部分,左右上下,阴阳所在,诸经始终。”此仲景创立六经部位之原。又曰∶“阳主外,阴主内。”故仲景以三阳主外,三阴主内。又曰∶“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故仲景又以阳明主内。少阴亦有反发热者,故仲景又于表剂中用附子,是固其渗也。又曰∶“少阴之阴,名曰枢儒。其入于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部注于骨。”故仲景制麻黄附子汤,治发热脉沉无里症者,是从阳部注经之义也;制附子汤治身体骨节痛、手足寒、背恶寒、脉沉者,是从阴内注于骨之义也。又《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故仲景以之主表,而以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为提纲,立言与热病颇同,而立意自别。阳明为阖,故以之主里,而以胃实为提纲,虽有目痛、鼻干等症,而所主不在是。少阳为枢,少阴亦为枢,故皆主半表半里症。少阳为阳枢,归重在半表,故以口苦、目眩为提纲,而不及胸胁痛硬。少阴为阴枢,其欲寐不寐,欲吐不吐,亦半表半里症,虽有舌干、口燥等症,而不入提纲,归重在半里也。岂惟阳明主里,三阴皆主里,而阴阳异位,故所主各不同。阳明主里症之阳,阳道实,故以胃实属阳明。太阴主里症之阴,阴道虚,故以自利属太阴。太阴为开,又为阴中之至阴,故主里寒自利。厥阴为阖,又为阴中之阳,故主里热而气逆。少阴为阴中之枢,故所主或寒或热之不同,或表或里之无定,与少阳相似也。请以地理喻,六经犹列国也。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里。心者三阳夹界之地也。内由心胸,外自巅顶,前至额颅,后至肩背,下及于足,内合膀胱,是太阳地面。此经统领营卫,主一身之表症,犹近边御敌之国也。内自心胸至胃及肠,外自头颅,由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阳明地面。由心至咽,退场门颊,上耳目,斜至巅,外自胁内属胆,是少阳地面。此太阳差近阳明,犹京畿矣。腰以下为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腹者三阴夹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肠魄门,为太阴地面。自腹至两肾及膀胱溺道,为少阴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从胁肋下及于小腹宗筋,为厥阴地面。此经通行三焦,主一身之里症,犹近京夹辅之国也。太阴阳明,同居异治,犹周、召分政之义。四经部位,有内外出入,上下牵引之不同,犹先王分土域民,犬牙相制之理也。若经络之经,是六经道路,非六经地面矣。六经之有正邪客邪、合病并病、属脾属胃者,犹寇贼充斥,或在本境,或及邻国,或入京师也。太阳地面最大,内邻少阴,外邻阳明,故病有相关。如小便不利,本膀胱病,少阴病而亦小便不利者,是邪及太阳之界也。腰痛本肾病,太阳病而亦腰痛者,是邪及少阴之界也。六七日不大便,及头痛身热者,是阳明热邪,侵入太阳之界也。头项强痛兼鼻鸣干呕者,是太阳风邪,侵及阳明之界也。心胸是阳明地面,而为太阳之通衢。因太阳主营卫,心胸是营卫之本,营卫环周不休,犹边邑之吏民士卒,会于京畿,往来不绝也。如喘而胸满者,是太阳外邪入阳明地面而骚扰,故称为太阳阳明合病。若头不痛,项不强,胸中痞硬,气冲咽喉,不得息者,此邪不自太阳来,乃阳明实邪结于胸中,犹盗贼聚于本境而为患也。心为六经之主,故六经皆有心烦证。如不头项强痛,则烦不属太阳;不往来寒热,则烦不属少阳;不见三阴症,则烦不属三阴矣。故心愦愦,心怵惕,心中懊 ,一切虚烦,皆属阳明,以心居阳明之地面也。阳明犹京师,故心腹皆居其地。邪在心为虚烦,在腹为实热,以心为阳而属无形,腹为阴而属有形也。夫人身之病,动关心腹。阳邪聚于心,阴邪聚于腹。肝为阴中之阳,故能使阴邪之气撞于心。阳明主在里之阳,故能使阳邪入聚于腹耳。更请以兵法喻,兵法之要,在明地形。必先明六经之路,才知贼寇所从来,知某方是某府来路,某方是某郡去路。来路是边关,三阳是也;去路是内境,三阴是也。六经来路各不同,太阳是大路,少阳是僻路,阳明是直路,太阴近路也,少阴后路也,厥阴斜路也。客邪多从三阳来,正邪多由三阴起,犹外寇自边关至,盗贼自内地生也。明六经地形,始得握百病之枢机;详六经来路,乃得操治病之规则。如以证论,伤寒大寇也,病从外来;中风流寇也,病因旁及;杂病盗贼也,病由中起。既认为何等之贼,又知为何地所起,发于其境,便御之本境,移祸邻郡,即两路夹攻。如邪入太阳地面,即汗而散之,犹陈利兵于要害,乘其未定而击之也。

同类推荐
  • 积聚门

    积聚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经稗疏

    诗经稗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wakening & Selected Short Stories

    Awakening & Selected Short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檇李谱

    檇李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魏氏庶女

    重生之魏氏庶女

    开新文了,《玉暖京华》欢迎围观吖!本来是双腿尽断被丈夫遗弃在园子里的残废。不曾想天降好火,让她重生到十三岁那年冬天。一切尚未开始,老天爷还赐给了她一枚能力非凡的指环。从此靖州魏氏女开启了新一世的逆袭之路。侯爷当丈夫,郡主是朋友,日子越过越好,钱财越赚越多。但当按照指环上的指示救下一个个上辈子身死之人后,一盘早就被动了一子的棋局渐渐跃然眼前……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下)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下)

    管理学者认为,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管理才的首要问题。管理者的第二个目的管理所有动态性的关系。管理者是所有势力的中心,这些势力都有他们的工作安排,所有势力都要求管理者用能促进目标的方式管理。施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成功地防御危机的发生,现代公司应具备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及时遏止危机,最终走向成功。本书让读者感受到全球顶尖的商业智慧和决策理念,从而能够明白管理技巧的真谛。
  • 猎爱游戏:早安,金主大人

    猎爱游戏:早安,金主大人

    本文又名《偏执大佬的心尖宠》 帝城权贵江易衡有个捧在心尖上的娇宠“妹妹”,世人皆羡。 可唯有苏安颜拼了命的想要逃离。 当这种关系走向深渊的时候,她终于拿出所有勇气狠狠一推。“放了我……”“安安又病了,不然怎么会说胡话。”他面色温凉,薄唇轻动,如同第一次见面那般,只是,那双讳莫如深的眸内是她惨白无力的脸。她自以为百毒不侵,原来仅仅是中毒未深。 当一切落尽,江易衡看着空荡的别墅,突兀的笑了。 实际上,有病的人是他。 江易衡有病,病入膏肓药石无医,唯苏安颜是药。
  • 穿越修仙文女配

    穿越修仙文女配

    话说不就是喜欢看修仙文嘛,何必让我去亲自体验一下呢,说什么看在你这么诚心拜读文章的奖励。穿越成自己看过的一本修仙文,还成了女配,清芷打算和女主搞好关系,避免原著中的下场。然而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原著,她与女主成为真正的姐妹,结识了身受重伤的老凤凰,先女主一步来到凤舞大陆,成了凤舞第一家族嫡系传人的师父……额头神秘的梅花敕文,未知的身世之谜,不知用处的神器丹域……事情到底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 武侠之天地至尊

    武侠之天地至尊

    重生在了大唐护龙卫一名小旗身上,一步步走上巅峰,威压天下,天地称尊。
  • 落华0a

    落华0a

    我名落华,意为落尽铅华!五代十国,晋王李存勖称帝,而众人皆认为戏子误国,而我,就是这一戏子。众人皆认为后唐王朝是我和存勖两人毁灭的可是,谁又知道我们的生活都是被安排好的!后唐灭亡,存勖战死,我,落华,要用我最后的一口气,来捍卫我们这个国家!
  • 神往界

    神往界

    三件神秘的宝物:倾城之心——一朵神奇的花、永恒之心——一个神奇的戒指、轮回之爱——一条神奇的项链,隐藏的一个魔法的惊天大秘密,卷起整个天下的阵阵波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命洛河图

    天命洛河图

    河神洛不凡的女儿偶遇了个神秘美男子。桃树精花颜嘴馋喝了坛六千年的桃花酿。从此天上人间,命运轮转…… 洛小小:“那日,洛水边桃花灼灼,我初次遇见你才知道,这世上有一种人,是如罂粟花一般危险的。”玄夜:“呵,你真是弱小的,同尘埃一样啊!”龙九漓:“曾经,我有两个朋友,一只是爱算计的狐狸,一株是爱喝酒的桃花……”摩炎:“自出生那日君父就告诉我,龙族九女是我命定的劫数,我拼了命的努力终于足够强大,却不想这劫竟是情劫,你说好笑不好笑......” 洛水尽,河图出,九州动荡,乾坤大劫!
  • 神医皇后:帝尊,别作死

    神医皇后:帝尊,别作死

    前世,她是任人百般凌辱丑小鸭。重生少年时代,她开启异能,重塑灵根、逆天改命,横扫天下。上一世辱她骂她不敬她者,她发誓今生加倍奉还,为己正道。他,万人敬仰的万古帝尊,冷酷无情,不喜美色,却对她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