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5300000052

第52章

辩温病脉证并治法

属性:(此系仲景原文自太阳上编移集于此)温病非伤寒也。而余一并及之。何也。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以其病由伤寒而致也。暑病亦由伤寒而致。

而不及之。何也。经云夏伤于暑。秋必 疟。以伤暑自是夏时病。且温病有一二日至八九日。六经传变之候。而暑病则无是也。秋疟亦有六经传变之候。又何为而不及之也。金匮序云。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十卷。

而杂病未见其书。王翰林于蠹简中。得其书三卷。中论杂病而疟疾亦与焉。兹故不复及也。且也。疟疾而有六经传变者。

此即是秋时。伤寒。否则仲景岂不明经络。何为而未详言也。又如伤暑亦系杂病。金匮中即是中 之证。若伤暑而有六经传变者。此又是夏时伤寒。其初必由寒气而得也。外如霍乱病。亦系杂证。伤寒论列之六经篇后者。必仲景原论中。

既言伤寒。即言杂病也。惜乎其十六卷书。已大半亡失。即今世所传伤寒论十卷。其辩脉平脉可汗可下诸篇。悉系叔和所增入者。则知杂病所亡为甚多也。明赵以德着金匮衍义。既知痉湿 百合狐惑疟疾等证。非伤寒矣。独不能捡出霍乱一候。此又余之所不解也。兹因论温病而并议及此。倘有志斯道者。必以余言为不谬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言温病之与伤寒异也。夫曰太阳病者。正以见同是太阳经头项强痛之证。彼伤寒由寒气而得。则恶寒。此温病由温气而得。故不恶寒。初起便即发热而渴也。愚以不恶寒发热而渴。此是阳明温病。但头项强痛之证。兼属太阳。故系之为太阳病。愚又以四时之气。在春为温。正气伤人。实时可以致病。未必尽由冬伤于寒所致。故其治法亦不与伤寒同也。)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囗。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疑此条有错简。小便不利四字当在若被下者之前。此承上文而言温病。误治之逆证也。温病之初。是温气袭人经络。不可误发其汗。医人不知。只认以为太阳证。妄投麻桂等汤。以发其汗温袭经络。又亡津液。阳气亢极。故身热如灼。此为风温。要此风温者。即温病。盖春时多风。温气即从风中而来。故又名风温也。风温误汗之证。其脉阴阳俱浮。阴阳俱浮者。以温病本热。又发其汗。则周身阳气尽越于外。故其脉尺寸俱浮。自汗出者。成注云。卫气受伤也。身重多眠。鼻息鼾。语言难者。条辩云风壅则气昏。热甚则气郁也。小便不利者。汗出多而津液耗也。被下而直视失溲者。此本太阳病而误汗及下所致条辩云。太阳之支脉。为目上纲。误汗则经气绝。故目不转睛而上窜也。又膀胱为太阳之府。津液藏焉。既汗且下。重亡津液。故溲。溺遗失也。若误以火灸者。轻则火热土燥。其色外夺而发黄。重则火甚。热极而生风。故其神志如惊痫之状。其手足则钩曲而时 也。若火熏之者。谓发黄惊痫等证。不惟火灸则然。如以火熏之。而变证亦然也。愚按火熏者。劫汗之法。医人不知发汗之误。以身灼热不止。犹以为发汗不透。而用火熏。此误治之常耳。风温证发汗是一逆。汗之而病不除。复被下。及被火。是再逆焉。望命期之不促。而欲尚引时日乎哉。或问身重。小便不利。焉知非湿痹证。余答云。湿痹身重。此固小便不利。若得汗出。则湿气随之而散矣。今者自汗出而身反重。谓非风温之证而何。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转下火熏。皆为逆也。可白虎加人参汤。桂枝柴胡各半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郭白云复议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愚以上条无少阳经证。诸汤中凡有柴胡者。皆非对证之药。凡有姜桂者。又非温热之证。所宜。其白虎加人参汤。复与太阳病发热而渴者不相涉。考之千金方有葳蕤汤。此实补仲景治法之未备。方载后昔贤治温病法中。)或问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其于未发汗之前。当用何药。余答云。若仲景论中如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两方可参合加减用之。

(添加)葛根黄芩汤方

属性:(即伤寒论中葛根汤。去桂枝大枣。又葛根芩连汤中。去黄连。二方相合之复方也。)葛根(一两) 黄芩 麻黄(各五钱去节) 芍药(四钱) 甘草(一钱) 生姜(五大片)上六味。以水四升。先煮葛根麻黄减一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覆取微似汗。

琥按上汤。乃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成注云。发热而渴。不恶寒。阳明也。病兼阳明。故以上汤合二经温热而去之。若自汗出。则此汤又在所当禁用。

附昔贤治温病方论变法

(千金)葳蕤汤

属性:治风温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其形状不仁。嘿嘿但欲眠。下之者。则小便难发其汗者。必谵语。

加烧针者。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则遗失便利如此疾者。宜服之方。

葳蕤 白薇 麻黄 独活 杏人 芎 甘草 青木香(各二两) 石膏(三两)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加朴硝一分。及大黄三两下之。(活人书用大羌活。不用独活。加葛根)琥按上方。乃太阳阳明药也。兼入少阴之剂。其云治风温者。以仲景有风温之病而无方。故特制此汤以补仲景之未备。但汗。下。被火之后。其变证与仲景则有异。即如发汗后。仲景云。语言难出。此则反云。谵语。又是胃实证。

故方后。复加硝黄也。设加烧针而耳聋者。又不敢下。至于汗后。本方中麻黄。又不宜用。全在医者。因证出入。庶乎其无误矣。此方已见前第五卷太阳篇后止。分两略殊耳。

(短剧)茅根汤

属性:疗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者方。茅根 葛根(各切半升)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 止。则停。(哕。一名冷 。俗云。冷呃是也。)古今录验去茅根。加枇杷叶。又一方。加橘皮桂心。

琥按上方。乃治阳明病温之剂。一方加橘皮桂心者。此必是胸中有停饮。故用橘皮之辛温以利之。桂心之辛热以散之也。

(古今录验)知母解肌汤

属性:疗温热病。头痛。骨肉烦疼。口燥心闷者。或者夏月。天行毒。外寒内热者。或已下之。余热未尽者。或热病自得利。有虚热。烦渴者方。

麻黄(二两去节) 知母 葛根 石膏(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若已下。及自得下。虚热未歇者。除麻黄。加知母葛根。病热未除。

因梦泄者。可除麻黄。加白薇人参。各二两则止。

琥按上方。乃治太阳阳明病温热之药也。

(删繁)疗肺府藏热暴气发斑点。

香豉汤方

属性:香豉(一升绵裹) 葱须(切四两) 石膏(八两) 栀子仁(三两) 生姜(八两) 大青(二两) 升麻(三两) 芒硝(三两)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七味。取二升五合。去滓。然后下芒硝。分三服。

琥按上汤。虽云。疗肺府藏热。实则清解阳明胃府郁热之神方也。

温病发斑。赤者五死一生。黑者。九死一生。庞安时云。大疫难救。麦奴丸主之。(即活人书黑奴丸。见前第十二卷中)又古今录验有一物黄连汤。愚以加犀角。其效更神。

(总论)鸡子汤

属性:治热盛狂语欲死。

生鸡子(七枚) 芒硝(一两)井萃水一大升。同搅千遍。去沫。顿服快利为度。

琥按上汤。乃治手足阳明燥热之剂。

(琥)又按温病。狂热饮水发斑之证最多。愚故集以上诸方特治之。

活人书四十三问。夏至以前发热恶寒。头疼。身体痛。其脉浮紧。答曰。此名温病也。春月伤寒。谓之温病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盖因春温暖之气而发也。(云云)琥按仲景言温病不恶寒而渴。上条云。温病恶寒。不言渴。脉又浮紧。此直是春月伤寒。何得云冬伤于寒。至春始发为温病邪。其言不顺。故于下四十五问。又出风温一条。而用葳蕤知母干葛栝蒌根等汤。且云。风温不可发汗也。

殊不知仲景当日言风温者。即太阳温病。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此实一病而偶分两条。奉议不解书旨。分为二病。

其误多矣。

(活人)栝蒌根汤

属性:治风温加渴甚者。

石膏(一两) 栝蒌根(三分) 人参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葛根(一两半生用干者只三钱)上锉如麻豆大每服。钞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煮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一方。加知母。

琥按上方。乃治阳明病温。气分热渴药也。

保命集云。温病。冬伤于寒所得也。至春变为温病。伤寒。汗下不愈而过经。其证尚在而不除者。亦温病也。(云云。)琥按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精者。身之本也。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故东垣云。房室劳伤。辛苦之人。阳气泄于外。肾水亏于内。当春之月。时强木长。无以滋生化之源。故为温病耳。今云岐子云。伤寒汗下不愈。

过经而其证不除者。亦为温病。愚以仲景六经中。自有过经不愈之证。与温病毫不相涉何得扭合作温病邪。噫。是又大失仲景之旨矣。

或问阳明病温极多。其初起兼太阳病者有之。故以上等方。皆二经药也。敢问少阳之经。亦有病温证乎。余答云。

有之。然亦必阳明病居多。而少阳为杂见之证。如准绳中用柴胡升麻汤是也。今采其方。附录于后。

(准绳)柴胡升麻汤

属性: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咳嗽。涕唾稠粘。

柴胡(去苗) 干葛 荆芥(去梗) 赤芍药 石膏(各一钱半) 前胡(去苗) 升麻 桑白皮 黄芩(各一钱)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豆豉二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琥按上方。乃治少阳阳明病温。兼散手太阴风热之剂。

或问。赵氏医贯治温病。谓温病不恶寒。则知其表无寒邪矣。曰渴。则知其肾水干枯矣盖缘其人素有火者。冬时寒气虽伤。不能深入。藏于肌肤历时既久。火为寒郁于中。将肾水熬煎枯竭甲。阳木也。藉癸水而生。肾水既枯。至春。

时强木旺。无以为发生之本。故发热而渴。余以六味地黄丸滋其水。以柴胡辛凉之药。舒其木郁。随手而应。其说是邪。

非邪。余答云。此其说虽发明温病之源。实推展李东垣之意。然六味地黄丸料煎汤。岂治温病之药邪。此为乡愿乱德。

其说似是而非者也。或又问云。然则治温病之方。将何药以滋肾水邪。余又答云。肾水枯当急救肺金。金清。则水自滋。

温为春令。春木胜。则病温。金清则旺。而风木之邪自平。以上诸方中药。如葳蕤白薇石膏知母茅根栝蒌根。谓非色白入肺。清凉助金之药乎。况温病发热而渴。火郁之气盛也。火盛。必先烁金。所以古方治阳明病温。实清肺之药居多。

清肺金者。滋肾水也。且热渴已极。先治其标。赵氏反用六味丸料。以益水之源。是为迂。而不切于病情者也。犹云活人甚众。吾不信矣。

或问。庞安时论温病。有四时自受乖气。而成腑脏阴阳温毒者。则春有青筋牵。夏有赤脉囗囗秋。有白气狸。(音郁与郁同)冬有黑骨温。四季有黄肉随证别。五脏各有方治。其说然欤。余答云。素问但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仲景伤寒例云。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其于夏秋二时。未闻有所谓温病也。今庞氏于四时之月。创造五色奇证。

以骇人心目。近今以来。未见有人得此等病者。所以花溪虞氏特起而议之。至今总论一书。亦渐淹没而不传也。

(琥)总按上温病方论一卷。乃春时感温气而成病。即内经所云。先夏至为病温者是也。病源千金外台等书。皆以温病为温疫。云此病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无收视者。

此系大瘟大疫。如东垣用普济饮子。治大头伤寒者是。非仲景论中所云温病也。温病间或。相染。不至灭门绝户。恐俗医不知而互相错认。故于卷后并及之云。

附方剂分两说

属性:仲景方剂。并按古法锱铢分两。与今不同。(所附千金外台等方亦然。)谓如囗咀者。即今之锉如麻豆大是也。云一升者。即今之大白盏也。云铢者。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二十四铢。为一两也。云三两者。

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料例大者只合三分之一。足矣。

同类推荐
  •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卫公兵法辑本

    卫公兵法辑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李山人还玉溪

    送李山人还玉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The dawn of amateur radio in the U

    The dawn of amateur radio in the 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手机里的宇宙

    手机里的宇宙

    一次奇遇,孙小天的手机连接到另一个宇宙,这让他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也让他成为另一个宇宙的神。
  • 六十种曲浣纱记

    六十种曲浣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五人格之暮光杰克

    第五人格之暮光杰克

    [第5人格]受到了庄园主的邀请。据说在那里记忆中的ta第5人格系列很短,但是就会写很多本。这是杰克的,也是我写的第1本第5人格。字数可能在3万字左右。多多包涵。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疯狂灵兽店

    疯狂灵兽店

    在修真界开一家疯狂的灵兽店;出售大千世界各类珍奇的宠物;一不小心,吊打了整个修真界;这是一个修仙与灵宠的故事!
  • 幻想穿越

    幻想穿越

    三个性格截然不同却同样渴望自由的现时代女性来到异世凭借自己的才能努力生活的故事···筱耿—书读的不少,可是因为缺少进取心,在自己的文字编辑上一直没有前进过卢秋华—生活在农村,渴求能够去到一个尊重女性的地方沉香—身世凄惨,性格强硬,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放弃追求理想的生活。
  • 村耻

    村耻

    黄花河是从大山深处流出来的,河水清澈得出奇。天气晴好的时候,当鸟儿从河面上飞过,映在河水中的倒影连羽毛都看得清清楚楚。那黄花村呢,就处于黄花河中游,由于河水滋润的缘故,村里一直民风古朴,几十年来别说流血打斗,连吵架红脸的争执也没发生过,连年被评为道德风尚良好的模范村。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酸甜苦辣咸,生活就是这样,让你哭,让你笑,让你痛,让你不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