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2300000001

第1章 汇考一

上古

太昊伏羲氏

按史记补三皇本纪太昊伏羲氏有圣德仰则观象

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女娲氏

按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有神圣之德代宓牺氏

立号曰女希氏

炎帝神农氏

按帝王世纪神农氏有圣德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

农氏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炎帝退

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

按宋书符瑞志炎帝神农氏有圣德致大火之瑞嘉

禾生醴泉出

黄帝有熊氏

按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

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

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

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

财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按贾谊新书修政语黄帝职道义经天地纪人伦序

万物以信与仁为天下先然后济东海入江内取绿

图而济积石涉流沙登于昆仑于是还归中国以平

天下天下太平唯躬道而巳

帝颛顼高阳氏

按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

化洁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

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

砥属

帝喾高辛氏

按史记五帝本纪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

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

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

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

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

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

陶唐氏

帝尧

按书经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

时雍

此言尧推其德自身而家而国而天下所谓放

勋者也

大禹谟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帝曰

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

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帝谓尧也舜因嘉言无所伏遂称尧德以成其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

有四海为天下君

益因舜言又美尧也

陈氏大猷曰广如天之

无不覆运如天之健行不息圣神如天之造化不

测武文如天之春生秋杀知天德则知帝德矣

按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

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

按六韬帝尧王天下金银珠玉弗服也锦绣文绮弗

衣也奇怪异物弗视也玩好之器弗宝也淫佚之乐

弗听也宫垣屋室弗垩色也榱桷柱楹弗藻饰也茅

茨之盖弗剪齐也黻衣絓履不敝不更为也滋味重

累弗食也温饭暖羹不酸馁不易也不以私曲之故

留耕种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于无为其自为奉也甚

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按贾谊新书修政语帝尧曰吾存心于先古加意于

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故一民或饥

曰此我饥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

曰此我之也仁行而义立德博而化富故不赏而

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行是以德音远也

按淮南子主术训尧之有天下也非贪万人之富而

安人主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征强凌弱众暴寡于是

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是故

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大路不画越席不缘大羹不和

粢食不巡狩行教勤劳天下周流五岳岂其奉养

不足乐哉举天下而以为社稷非有利焉举天下而

而传之舜犹却行而脱蹝也

按路史帝尧聪明密微其言不贰其德不回好谋能

深和而不怒忧而畏祸快而愉年有十三佐垫封植

受封于陶明人察物昭义崇仁禁诈伪正法度不废

穷民不敖亡告苦死者而哀妇人底德靡懈百姓和

欣于是改国于唐钦明文思内行谨饬笃孝慈仁敬

使人知子弟之道仁恩被于苍生德化孚于四海故

亡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年十有七践帝位曰陶

唐氏

有虞氏

帝舜

按书经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

明温恭允塞元德升闻乃命以位

言舜深沈而有智文理而光明和粹而恭敬诚

信而笃实有此四者幽潜之德上闻于尧尧乃命

之以职位也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

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陈氏雅言曰圣德及人而人化之圣德感天而

天相之功用神速至诚不乱非圣人不能也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大禹谟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

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

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

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吕氏曰自临下以简以下皆舜好生之德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奉辞

伐罪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

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

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齐

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

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于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言舜敬其子职之事以诚孝感格虽瞽瞍顽愚

亦且信顺之

张氏曰舜之文德素敷至此又诞

敷之圣人躬自厚之意

按孔子家语好生篇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

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

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

兽驯德无他好生故也

按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父瞽瞍盲舜母

死瞽瞍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瞍爱后妻子常欲杀

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

以笃谨匪有懈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

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

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

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

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泽上人皆让

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

成邑三年成都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

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四海之

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

凰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按贾谊新书修政语帝舜曰吾尽吾敬以事吾上故

见谓忠焉吾尽吾敬以接吾敌故见谓信焉吾尽吾

敬以使吾下故见谓爱焉是以见爱亲于天下之民

而见贵信于天下之君故吾取之以敬也吾得之以

敬也故欲明道而谕教唯以敬也故欲明道为忠必

服之

按大戴礼记五帝德篇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蟜

牛之孙瞽瞍之子也曰重华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

渔事亲宽裕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

亲近承受大命依于倪皇睿明通知为天下王使禹

敷土主明山川以利于民使后稷播种务勤嘉谷以

作饮食羲和掌历敬授民时使益行火以辟山莱伯

夷主礼以节天下夔作乐以歌钥舞和以钟鼓皋陶

作士忠信疏通知民之情契作司徒教民孝友敬政

率经其言不惑其德不慝举贤而天下平

夏后氏

帝禹

按书经大禹谟曰若稽古大禹文命敷于四海祗承

于帝

孔氏曰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尧舜

帝曰来禹洚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

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

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

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 禹贡祗台德先不

距朕行

禹之功已成惟敬德以先天下则天下自不能

违越我之所行也

按战国策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

而甘之遂疏仪狄绝甘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

按史记夏本纪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

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

为纪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按贾谊新书修政语大禹之治天下也诸侯万人而

禹一皆知其体故大禹岂能一见而知之也岂能一

闻而识之也诸侯朝会而禹亲服之故是以禹一皆

知其国也其士月朝而禹亲见之故是以禹一皆知

其体也然且大禹其犹大恐诸侯会则问于诸侯曰

诸侯以寡人为骄乎朔日士朝则问于士曰诸大夫

以寡人为汰乎其闻寡人之骄之汰邪而不以语寡

人者此教寡人之残道也灭天下之教也故寡人之

所怨于人者莫大于此也大禹曰民无食也则我弗

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民我弗能劝也故鬟河而导

之九牧凿江而导之九路澄五湖而定东海民劳矣

而弗苦者功成而利于民也禹尝昼不暇食夜不暇

寝矣方是时也忧务故也故禹与民士同务故不自

言其信而谕矣故治天下以信为之也

按说苑君道篇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

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

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

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

按后汉书陈蕃传昔大禹巡狩苍梧见市杀人下车

而哭之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帝少康

按左传哀公九年伍员曰昔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

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复禹之

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成汤

按书经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囗德曰予

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

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囗德民坠涂

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

若天命

天锡汤以勇智之德勇足以有为智足以有谋

使其表正万邦而继禹旧所服行也

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

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

不近声色不聚货利此本原之地非纯乎天德

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不能也本原澄澈然后用

人处己莫不各得其当而于临民之际能宽能仁

谓之能者宽而不失于纵仁而不失于柔君德也

君德昭著而孚信于天下矣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

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

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

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

用则小

德日新则万邦虽广而无不怀志自满则九族

虽亲而亦离

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

兆民允殖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

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凡我造邦无从匪彝

无即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尔有善朕弗敢蔽罪

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

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伊训惟我商

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

汤之德威敷着于天下代桀之虐以吾之宽故

天下之民怀而信之也

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

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

艰哉

居上克明言能尽临下之道为下克忠言能尽

事上之心

太甲上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

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

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伊尹言汤常目在是天之明命以奉天地神祗

社稷宗庙无不敬肃故天视其德用集大命抚安

万邦

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

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先王于昧爽之时洗濯澡雪大明其德坐以待

旦而行之

太甲中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

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

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

此言汤德所以协下者

微子之命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皇天眷佑诞受厥

命抚民以宽除其邪虐功加于时德垂后裔

齐则无不敬圣则无不通广言其大渊言其深

吕氏曰齐圣广渊当于此识汤之全体汤克

宽克仁代虐以宽则其开六百年基业正在于宽

按吕氏春秋异用篇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

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面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

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

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

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

国归之

按淮南子修务训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赋薄敛

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

百姓亲附政令流行

按帝王世纪汤自伐桀后大旱七年殷史卜曰当以

人祷汤曰吾所为请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祷吾请自

当遂斋戒剪发断爪以己为牲祷于桑林之社大雨

方数千里

按通鉴前编汤以身祷于桑林之野祝曰无以予一

人之不敏伤民之命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与民失

职与宫室崇与女谒盛与苞苴行与谗夫昌与言未

已大雨方数千里

帝太甲

按书经太甲中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

嗣王归于亳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

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

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太甲昔之迷今之复昔之晦今之明如日月昏

食一复其旧而光采炫耀万景俱新

中宗太戊

按书经无逸周公曰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

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

十有五年

按通鉴前编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榖共生于

朝一暮大拱太戊惧问于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

德帝之政其有缺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大修先王

之德三日而祥桑枯死殷道复兴诸侯咸归之

高宗武丁

按书经无逸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

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

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

十有九年

帝祖甲

按书经无逸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

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

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

武王

按书经泰誓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

有过在予一人 泰誓下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

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林氏曰圣人至诚畏惧之心充实于中则发于

言自然如此非有一毫作伪于其间也

按礼记文王世子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文

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

按尚书大传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

间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爱人者兼其屋上之

乌不爱人者及其咠余何如武王曰不可召公曰臣

闻之有罪者杀无罪者活咸刘厥敌毋使有余烈何

如武王曰不可周公曰臣闻之各安其宅各田其田

毋故毋私惟仁之亲何如武王旷乎若天下之已定

遂入殷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发巨桥之粟散鹿

台之财归顷宫之女而民知方曰王之于仁人也死

者封其墓况于生者乎王之于贤人也亡者表其闾

况于在者乎王之于财也聚者散之况于复籍乎王

之于色也在者归其父母况于复征乎

按说苑指武篇武王举师与殷战于牧之野大败殷

人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曰诸侯之玉即取而归之

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财矣入室见女曰谁

之女也曰诸侯之女也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

之曰武王廉于色也

按册府元龟武王伐纣以除其害其德能成武功故

作大武之乐

高帝

按汉书高帝本纪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

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

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

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遂西入咸阳封秦重

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十一月召诸县豪桀曰父老

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

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

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安堵

如故凡我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所以侵暴毋恐且

吾所以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

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

享军士沛公让不受曰仓粟多不欲费民民又益喜

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六年夏五月丙午诏曰人之

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

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

万民苦殃朕亲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

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

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

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

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

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

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

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

规摹弘远矣

按西京杂记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凄怆不乐高祖

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

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

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惠帝

按史记吕后本纪孝惠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

朝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齐王兄置

上坐如家人之礼太后怒乃令酌两囗酌置前令齐

王起为寿齐王起孝惠王起取囗欲俱为寿太后乃

恐自起泛孝惠囗齐王怪之因不敢饮佯醉去明知

其酖

按汉书外戚传吕后使人召赵王来惠帝慈仁知太

后怒自迎赵王霸上入宫挟与起居饮食数月帝晨

出射赵王不能蚤起太后伺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

迟帝还赵王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

喑药伏居鞠域中名曰人彘居数月乃召惠帝视人

彘帝视而问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

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复

治天下 按叔孙通传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

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通奏事因请间曰陛

下何自筑复道高帝寝衣冠月出游高庙子孙奈何

乘宗庙道上行哉惠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

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矣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

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上乃诏有司立原庙

惠帝常出游离宫通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熟

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许之诸果献由

此兴

文帝

按史记文帝本纪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

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

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

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

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

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

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

然上召责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

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

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

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

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

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按袁盎传文帝

即位盎为中郎将盎曰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上曰

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

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

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夫

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乘传驰不测

之渊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

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

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

按汉书文帝本纪元年三月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

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

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

以振贷之又曰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

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

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

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有司请令县道年八十已上

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

帛人一匹絮三斤赐物及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

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

不称者督之 按景帝本纪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

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

生减耆欲不受献罪人不帑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

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此皆上世之所不及

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

获福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

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然后祖宗之功德施

于万世永永无穷 按刑法志孝文即位躬修元默

劝趣农桑减省租赋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

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

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

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选张释之为廷尉罪疑者

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即

位十三年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

安淳于公无男有五女当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

生男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悲泣乃随其

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

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

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

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遂下令曰

制诏御史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

而民弗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

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故夫

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

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

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

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

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

具为令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奏言肉刑所以禁

奸所由来者久矣陛下下明诏怜万民之一有过被

刑者终身不息及罪人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于

盛德臣等所不及也臣谨议请定律 按东方朔传

武帝时天下侈靡趍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

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孝文皇帝贵为天子富

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囗莞蒲为席兵

木无刃衣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

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 按贾

捐之传捐之曰孝文皇帝闵中国未安偃武行文断

狱数百民赋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时有献千里马

者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

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于是还马与道里费

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当此之

时逸游之乐绝奇丽之路塞郑卫之倡微夫后宫盛

色则贤者隐处佞人用事则诤臣杜口而文帝不行

故谥为孝文庙称太宗

景帝

按汉书梁孝王传孝王二十五年来朝上未置太子

与孝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

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二十九年孝王入

朝景帝使使持乘与驷迎梁王于阙下既朝上疏因

留以太后故入则侍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上林中

梁之侍中郎谒者着引籍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

亡异 按刑法志后元三年下诏曰高年老长人所

尊敬也鳏寡不属逮者人所哀怜也其着令年八十

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系者颂系

师古曰颂读曰

容宽容之不桎梏

武帝

按桓谭新论武帝才质英妙有崇文广业之规故即

位而开发大志考合古今获前圣代事迹改正朔制

度招选俊杰奋扬威怒武艺四加所征者服兴起六

艺广进儒术至开辟以来汉家最为盛图故显为世

宗可谓卓尔绝世之主

昭帝

按汉书昭帝本纪赞昔周成以孺子继统而有管蔡

四国流言之变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盖上官逆乱

之谋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

名大矣哉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

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于民休息至始元

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举贤良文学问民所

疾苦议盐铁而罢榷酤尊号曰昭不亦宜乎 按霍

光传光受遗诏辅少主上官桀为九卿位在光右与

光争权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御史大夫桑

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

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

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

上称太官先置又引苏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

不降还乃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

都尉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

且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

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

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

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

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

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

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

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

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

不足遂上不听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

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

等不敢复言

宣帝

按汉书宣帝本纪地节二年上始亲政事令群臣得

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

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

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

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 三年诏曰鳏寡

孤独高年贫困之民朕所怜也前下诏假公田贷种

食其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二千石严教吏谨视遇

毋令失职 元康三年夏六月诏曰前年夏神爵集

雍今春五色鸟以万数飞过属县翱翔而舞欲集未

下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具为

令 按刑法志宣帝即位廷史路温舒上疏言秦有

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上深愍焉乃下诏曰

间者吏用法巧文寖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当

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

史与郡鞫狱任轻禄薄其为置廷平秩六百石员四

人其务平之以称朕意于是选于定国为廷尉求明

察宽恕黄霸等以为廷平季秋后请谳时上常幸宣

室斋居而决事狱刑号为平矣元康四年又下诏曰

朕念夫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既衰亦无暴逆之

心今或罹于文法执于囹圄不得终其年命朕甚怜

之自今以来诸年八十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

按本纪赞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

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

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

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方单于慕义稽首称藩功

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元帝

按汉书元帝本纪赞元帝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

温雅有古之风烈 按刑法志元帝初立下诏曰夫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今律令

烦多而不约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元之不

逮斯岂刑中之意哉其议律令可蠲除轻减者条奏

惟在便安万姓而已

成帝

按汉书成帝本纪成帝为太子宽博谨慎初居桂宫

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

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上迟之问其故以状对上大

悦乃着令令太子得绝驰道云 建始二年三月罢

六囗技巧官秋减乘舆囗马 按本纪赞成帝善修

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

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博览古今容受直

辞公卿称职奏议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 按刑

法志成帝河平中下诏曰甫刑云五刑之属三千大

辟之罚其属二百今大辟之刑千有余条律令烦多

百有余万言奇请它比日以益滋自明习者不知所

由欲以晓喻众庶不亦难乎于以罗元元之民夭绝

亡辜岂不哀哉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博士及明习

律令者议减死刑及可蠲除约省者令较然易知条

奏书不云乎惟刑之恤哉其审核之务准古法朕将

尽心览焉

哀帝

按汉书哀帝本纪绥和二年四月丙子即皇帝位六

月诏曰郑声淫而乱乐圣王所放其罢乐府掖庭宫

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官奴婢五十以上免为庶人

禁郡国无得献名兽察吏残贼酷虐者以时退有司

无得举赦前往事

后汉

光武帝

按后汉书光武帝本纪更始元年光武进围邯郸拔

其城诛王郎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

章光武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 建

武元年六月即皇帝位十七年冬十月甲申幸章陵

修园庙祠旧宅观田庐置酒作乐赏赐时宗室诸母

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

柔耳今乃能如此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

柔道行之 中元元年夏京师醴泉涌出饮之者痼

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又有赤草生于水崖郡国频

上甘露群臣奏言地祇灵应而朱草萌生孝宣帝每

有嘉瑞以改元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列为年纪盖以

感致神祇表章德信是以化致升平称为中兴今天

下清宁灵物仍降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

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宜令太史撰集以传来世帝不

纳常自谦无德每郡国所上辄抑而不当故史官罕

得记焉 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

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皇太子

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

尔所及每旦视朝日侧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

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

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

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虽身济大业兢兢如

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

亦止戈之武焉 按宋弘传弘为大司空尝燕见御

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弘正容言曰未见

好德如好色者帝即为彻之笑谓弘曰闻义则服可

乎对曰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按严光传光与光

武少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

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

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元纁遣使聘之三反

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囗褥太官朝夕进膳车驾即日

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

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

昔唐尧着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叹

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光

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

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按董宣传光武征宣为

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

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

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

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

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

以头击之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

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

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

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

出赐钱三十万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按马援

传援留西州隗嚣以援为绥德将军建武四年冬嚣

使援奉书洛阳援至引见于宣德殿世祖迎笑谓援

曰卿遨游二帝间今见卿使人大惭援顿首辞谢因

曰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臣与公孙

述同县少相善臣前至蜀述陛戟而进臣臣今远来

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而简易若是帝复笑曰卿非

刺客顾说客耳援曰天下反复盗名字者不可胜数

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之有真也

按东观汉记光武时马援谓隗嚣曰到朝廷凡数十

未尝有见明主如此也才能惊人其勇非人之敌开

心见诚与人语好丑无所隐讳图讲天下事极尽下

情兵事方略量敌较胜阔达多大节与高祖等经学

博览政事文辨前世无比嚣曰如卿言胜高祖耶曰

不如也高祖大度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

度不饮酒嚣曰如卿言反复胜也

按袁山松后汉书前汉成哀以来天地纵横巨猾窃

命世祖以眇眇之祚起白水之滨扇之以仁风驱之

以大威霜雪被而丛棘枯纲维振而逆鳞埽群才毕

奏人思与能数年之间廓清四海虽为中兴与夫开

创者宁有异乎马生之言固以恢廓大度同符高祖

又资太宗之仁兼孝宣之明故能享有神器据万物

之上

按册府元龟光武以天下既定思念欲完功臣爵土

不令以吏职为过故皆以列侯就第帝虽制御功臣

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远方贡珍甘必遍赐列侯而

大官无余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故皆保其福

禄终无诛谴者

明帝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帝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者后

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

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

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故吏称其官民安其业

远近肃服户口滋殖 按章帝本纪章帝即位有司

奏言孝明皇帝圣德淳茂劬劳日昃身御浣衣食无

兼珍泽臻四表远人慕化僬侥儋耳款塞自至克伐

鬼方开道西域威灵广被无思不服以蒸庶为忧不

以天下为乐备三雍之教躬养老之礼作登歌正雅

乐博贯六艺不舍昼夜聪明渊塞着在图谶至德所

感通于神明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载而深执

谦谦自称不德无起寝庙埽地而祭除日祀之法省

送终之礼遂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天下闻之

莫不凄怆陛下至孝烝烝奉顺圣德臣愚以为更衣

在中门之外处所殊别宜尊庙曰显宗其四时禘祫

于光武之堂间祀悉还更衣共进武德之舞如孝文

皇帝祫祭高庙故事制曰可 按光武阴皇后纪显

宗即位尊后为太后永平七年崩合葬原陵明帝性

孝爱追慕无已十七年正月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

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

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

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囗视太后镜奁中物感

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按明

帝马皇后纪永平十五年帝按地图将封皇子悉半

诸国后见而言曰诸子食数县于制不已俭乎帝曰

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乎岁给二十万足矣 按东

平王苍传永平十一年苍与诸王朝京师月余还国

帝临送归宫凄然怀思乃遣使手诏国中傅曰辞别

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瞻望永怀实劳

我心诵及采菽以增叹息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

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大副是要腹矣今送列

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已上能趋拜者皆令带

按册府元龟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

必达内外无幸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

号居前代十二

十断其二

言少刑也

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

武永平之政

章帝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帝少宽容好儒术显宗器重之

元和二年诏曰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筭三岁令

诸怀囗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着以

为令 三年春正月乙酉诏曰盖人君者视民如父

母有憯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其婴儿无父

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禀给如律二月敕侍御

史司空曰方春所过无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

避之騑马可辍解辍解之诗云敦彼行苇牛羊勿践

履礼人君伐一草木不时谓之不孝俗知顺人莫知

顺天其明称朕意 按本纪赞魏文帝称明帝察察

章帝长者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感陈

宠之义除惨狱之科深元元之爱着胎养之令奉承

明德太后尽心孝道割裂名都以崇建周亲平徭简

赋而人赖其庆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故乃蕃

辅克谐群后德让谓之长者不亦宜乎 按和帝本

纪和帝即位有司上奏孝章皇帝崇弘鸿业德化普

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穑文加殊俗武畅方表戒惟人

面无思不服巍巍荡荡莫与比隆周颂曰于穆清庙

肃雍显相请上尊庙曰肃宗共进武德之舞制曰可

按明帝马皇后纪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时后前

母姊女贾氏亦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

谓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后于是尽

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惇笃恩性天至

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按陈敬王羡传建初

三年有司奏遣羡与巨鹿王恭乐成王党俱就国肃

宗性笃爱不忍与诸王乖离遂皆留京师明年按舆

地图令诸国户口皆等租入岁各八千万

和帝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帝自窦宪诛后躬亲万机每有

灾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前后符瑞八十一所自

称德薄皆抑而不宣旧南海献龙眼囗支十里一置

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

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

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大官勿复受献

由是遂省焉

按册府元龟和帝即位遵章帝故事兄弟皆留京师

恩宠笃密有司请遣诸王归藩不忍许

至安帝

初乃就国

元十五年有司以日食阴盛奏遣诸王侯就国诏曰

甲子之异责由一人诸王幼稚早离顾复弱冠相育

常有蓼莪凯风之哀选孺之恩知非国典且复须留

至冬从祠章陵

安帝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元和二年二月戊戌遣中谒者

收葬京师客死无家属及棺椁朽败者皆为设祭其

有家属尢贫无以葬者赐钱人五千

质帝

按后汉书质帝本纪本初元年春正月丙申诏曰昔

尧命四子以钦天道洪范九畴休咎有象夫瑞以和

降异因逆感谨微应大前圣所重顷者州郡轻慢宪

防竞逞残暴造设科条陷入无罪或以喜怒驱逐长

吏恩阿所私罚枉仇隙至令守阙诉讼前后不绝送

故迎新人离其害怨气伤和以致灾眚书曰明德慎

罚方春东作育微敬始其敕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

验以崇在宽二月庚辰诏曰九江广陵二郡数离寇

害残夷最甚生者失其资业死者委尸原野昔之为

政一物不得其所若己为之况我元元婴此困毒方

春戒节振济乏囗掩胳埋胔之时其调比郡见谷出

禀穷弱收葬枯骸务加埋恤以称朕意

桓帝

按后汉书爰延传延性质囗少言辞桓帝时为侍中

帝游上林苑从容问延曰朕何如主也对曰陛下为

汉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对曰尚书令陈蕃任事则化

中常侍黄门豫政则乱是以知陛下可与为善可与

为非帝曰昔朱云廷折栏槛今侍中面称朕违敬闻

阙矣拜五官中郎将

昭烈帝

按三国志蜀先主传评先主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

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

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文帝

按魏志文帝本纪注魏书曰帝常嘉汉文帝之为君

宽仁元默务欲以德化民有贤圣之风时文学诸儒

或以为孝文虽贤其于聪明通达国体不如贾谊帝

由是着太宗论曰昔有苗不宾重华舞以干戚尉佗

称帝孝文抚以恩德吴王不朝锡之几杖以抚其意

而天下赖安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

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若贾谊之才敏筹

画国政特贤臣之器管晏之资岂若孝文大人之量

哉三年之中以孙权不服复班太宗论于天下明示

不愿征伐也他日又从容言曰顾我亦有所不取于

汉文帝者三杀薄昭幸邓通慎夫人衣不曳地集上

书囊为帐帷以为汉文俭而无法舅后之家但当养

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矣

其欲秉持中道以为帝王仪表者如此

明帝

按魏志明帝本纪注魏书曰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

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即

位之后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

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

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薄性行名迹所履

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含垢藏疾容受

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

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孙盛曰闻之长

老魏明帝天姿秀出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初诸公

受遗辅导帝皆以力任处之政自己出而优礼大臣

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

之伟也

同类推荐
  • 陆清河集

    陆清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随缘集

    随缘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ilded Age

    The Gilded 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yala'  s Angel

    Ayala' s Ang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倾世第一凰妃

    倾世第一凰妃

    她,二十一世纪华夏最强古武世家少主。一朝穿越,骤然变成了天罡大陆东隅小国臭名昭著的废柴白痴夜三少!自此,废柴强势崛起,不仅容貌惊世,修炼、炼丹、炼器、阵法、驭兽天赋更是统统逆天!女扮男装行天下,端的是绝代风华!无数男女为之疯狂!她腹黑强大,俊美非凡,人道她冷血无情,殊不知她可为庇护亲友舍弃生死!她身世如迷,生来天就要压她,她却狂妄一笑:我夜无烟,不求与天同齐,但求弑天逆命!她从边隅走出,一袭白衣惊艳世人,这一去,必将掀翻九重天!本叹高处不胜寒,谁知路遇一绝世美男。他与她世世羁绊,誓死守护,共临巅峰。终于,某女义正言辞地说道:“别再对我用美人计。”某男红唇一挑,无辜眨眼。“否则我将计就计。”某男莞尔,世间风华尚不及分毫。
  • 王爷他今天也在被怼

    王爷他今天也在被怼

    (甜宠,双洁1v1)“听说秦王爱子如命。”刚被父王赶出娘亲房间的萌宝很委屈,你们秦王明明是爱妻如命。“听说秦王骁勇善战无人能敌。”萌宝看着又被娘亲揍趴下的父王,你们王妃才是无人能敌。“听说秦王狼子野心想篡位。”萌宝眼泪汪汪的看着远处的父母,你们秦王明明只是嫌我跟他抢娘亲太碍眼,于是打个天下让我管,他好独自把娘亲霸占。
  • 新知识图书馆:能源新希望(氢能)

    新知识图书馆:能源新希望(氢能)

    本书囊括人类科技多个领域等一系列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为青少年朋友了解推动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 八月寒

    八月寒

    我不知道当时说出那句话后会在未来的河流里激起怎样的涟漪而且我也未曾料想到的是从那句话开始我的生活轨迹,被彻底改变了……
  • 都市之无敌圣帝

    都市之无敌圣帝

    无敌爽文,叶枫是叶家不能修炼的废物,被撵出家门,修炼归来天地变色,让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
  •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怜不知梓

    怜不知梓

    幼时,她问父亲:“喜欢上一个人,是否要坚持一生?”“你对他真的深爱时,你会觉得一生很短。”至此之后,她遇上他了,便知道此话之意。他们相恋,却换来一宗圣旨。踏入皇宫,她眼看他权倾天下,可惜她已经是别人的妻。“你有曾一刻喜欢过我?”她在他怀里问着。“你后悔过吗?”此为她的遗言。不是爱了就能够长相厮守,有着过多的身不由己,只怪有缘无分。
  • 低调的小小宫女

    低调的小小宫女

    【甜文】【np】(此文请看至大结局处,番外暂未更新完整)她是宫里的小小宫女,在皇帝身边当差,为人十分低调,是个‘善良’的人,严重申明是‘绝对善良’!!!‘善良’守则:给银子的,可以帮这位娘娘向尊贵的皇上说点好话。至于没有银子的,由于只是个小小宫女,比较懒,胆子又小,所以不可以也不爱管闲事。嘻嘻!!!……其他人物介绍:尹天蓝:蓝国皇帝,话说,留下一部分敌对势力只是为了和其弟-尹天月一起看戏。尹天月:蓝国八王爷,曾经一个不高兴,在一个月灭了地处要塞的绿国,举世震惊。尹天雷:冰块男是也,女主曾误把他当成了‘空调机’。红衣,白国有名的医者,可怜男人是也,变装癖,曾,先被尹天雷所救,后又被尹天雷打包卖身给了尹天蓝。可怜的红衣在还未说出一句-‘不愿意’之前,就已经被人定下来命运。溟炎:是江湖中最为诡异的一派-‘炼狱宫’的宫主,更是‘溟衣坊’的变态售衣条例的秘密制定人。还有看戏二人组:青漠,紫恋更有粘人‘宝宝’:白耀……【小说纯属虚构,切勿模仿】推荐烟的新文《异世魅公子》:前世的她,死在深爱之人的枪下……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本该灰飞烟灭的她,附身在迭嵲国丞相家的二女儿身上,赐名——郁凡心。郁凡心,又名:喻烦心,亦或是愈烦心,注定,是个不受见待的孩子。只是,命运之轮的转动,却是不随个人意志的转移而前进着!那个在前世伤她至深的男人,却是最终,在异世相见。一样的容貌,一样的微笑,一样的声音,却是不一样的身份……这一切只是机缘巧合吗?到底,她的出现,是为了什么?…………【小说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天令神篇

    天令神篇

    人生如浮云,白云苍狗,变幻莫测,一切如镜花水月般……周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桑鹊本应该像林间的鸟儿一般无忧无虑,但是却卷进了周朝,犬戎国漩涡之中。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过是经历凡间的种种,却落得满身伤痕。事情的发展又该何去何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